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校本教研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教学工作要点依据,以教师进修校校本教研工作为依托,结合我校实际,在现有学校教研和教师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教研目标:
以科研兴校、教研强师为理念,以教学研讨为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活动形式,用心营造教研氛围。抓普及,促提高,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逐步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力求我校校本教研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1、通过校本培训,更新教育观念,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力求课堂教学体现新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通过校本培训,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评价能力与教学理论水平。这是本学期的重点。
3、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教研组工作,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4、观看或实践优质课,尝试案例分析、自学反思,力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具体步骤和方法:
2、深化制度。继续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上,继续完善各项制度,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制度促发展,以制度作保障。
3、深化课例研讨校本教研模式。
深化上学期的教研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1)每个教师围绕校本教研主题上一节汇报课。(要求:课后说课后反思)
(2)教师(学校领导)听一节课、同评一节课。共同研讨交流。(做到三个一:说出一点优点,找出一点不足,提出一点希望。)
(3)执教教师结合大家的建议进行二次修改。
5、围绕新课程,扎实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实效。
(1)加强常态下课堂教学管理并对管理内容进行检查,做好各项检查记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本学期我校将狠抓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调研,学校领导将加强听课力度,采取推门进听课、跟踪听课、检查性听课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确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立足课改,不断深入实施新课程。扎实开展人人争达标活动。以教校为单位,交流、反思教学情况,进行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交流等,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高自身的执教水平。
(3)立足岗位培训,逐步提高。结合我校实际,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业务技能比赛,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如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等活动。
6、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丰富研讨内容。
依据名流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进行课题研究,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年度的校本研修工作计划,本计划将以学校与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有效地实施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稳步实施新课程改革。
一、工作思路:
“强化科研意识、转变课程理念、落实研修实效”,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研修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研修,促使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学习课程标准为抓手,通过有效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新模式,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要点
本年度的校本研修,我校仍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内容,以“一切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现代型教师队伍;形成一批在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同时,学习、发扬名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由“经验技术型”向“实践反思型”的现代型教师转变。
1、师德研修,将结合我校实际,以活动为载体,以公开课教学、示范观摩课教学为基本形式,同时,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使广大教师爱教育,就是要做到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献身教育,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爱学生,就是要做到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先进的学生观和正确的教育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爱自己,就是要做到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社会的表率。
2、新课程研修,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员课改通识研修和以掌握学科要求为主的学科教师研修。通识研修在组织集中专题研修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再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研修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
3、教育教学能力研修,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对教师通用基本功、学科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做到常抓不懈,并有针对地对部分年轻教师和新教师强化基本功训练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研修;要通过结合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研修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4、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强化课堂应用、教学信息化整合的教师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为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环境。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力倡导教师人人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形成有思想、有品味、有影响的博客群落。
5、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本期继续以“有效研究”为切入点,做到教学即研究,让老师不畏惧科研,使老师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教育叙事中,提升总结中,借鉴学习提炼中。
四、研修方式与活动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切实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各教研组在每月要安排一次专题讲座,专题讲座资料及时交教导处存档。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教研组长要时时关注新的教育动态。
关键词 民办本科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设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7-0107-02
近年来,民办本科院校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教学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在化学化工、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当中,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是两门必修的基础课。有机化学内容相当丰富,课堂讲授学时相对较少,如何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有机化学实验技能,仍然需要同行不断进行创新研究。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让学生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当了解有机化学领域的新成就、新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仍然是每个有机化学教育者不断追求的目标。目前,已有教育者总结了这方面的先进经验[1-5],但是教学同样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改革实践的过程,如何提升民办本科院校有机化学教学质量,仍然是一个研究的挑战。笔者主要对民办本科院校中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合理对策。
1 民办高等本校院校在有机化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1 学生基础较差,对基础知识的领悟较差
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录取分数线较低,生源基础较差,对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对基本有机化学概念不熟悉。大学丰富的有机化学知识使学生更难以掌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较差。
1.2 学生学习氛围较差,学生自我控制力差
从高中的封闭式管理到大学的开放式管理,很多大学生一下难以适应,一些学生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当中,导致学习的氛围较差,平时对有机化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成绩和能力难以提高。
1.3 实验课教学与理论课教学脱节
民办高校研究经费紧张,实验设备较少,实验课开设学时相对较少;实验课教学与理论课教学脱节,导致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处在一个记忆的阶段,动手能力较差,科研创新能力较弱。
1.4 不同专业之间差别较大
在高等有机化学教学中发现,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化学专业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比较重视,成绩相对较好;而非化学专业尤其生物工程、制药、环境工程等专业学生认为化学非他们的专业课,因此对有机化学学习兴趣不高,成绩相对较差。
2 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2.1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转变观念,转变思想,细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课件,不断转变传统的粉笔板书的讲课方式,结合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授课。如在讲授亲核取代反应时,学生对SN2亲核取代反应和SN1亲核取代反应中遇到的立体化学很难理解,教师可以适当做一些动画方案,或结合化学结构教具、模型,让学生对反应过程的立体结构变化有更深入的理解,使这些抽象的化学反应变得通俗易懂。同样,在讲解立体化学判断手型分子R、S构型时,涉及分子的空间结构,对这部分内容,初学有机化学的学生也是不容易理解,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结合分子的球棒模型来授课,让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更加直观,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2 结合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突破教学的难点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重视反应机理的教学,通过反应机理的讲解,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规律。如在自由基取代反应中,烷烃与溴水在光照下反应,结合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通过自由基的稳定性顺序来决定最终产物。烯烃高温α-H的卤代、芳烃侧链α-H的卤代同样属于这一类型的反应,通过解释自由基的稳定性顺序解释最终的产物,举一反三,提高教学质量。烯烃与溴化氢在过氧化物存在下的自由基加成时,同样决定产物最终结构的为中间体自由基的稳定性。
通过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在讲到烯烃与不对称试剂发生亲电加成反应时,加成产物符合马氏规则,为什么是这样呢?通过讲解亲电加成反应机理,以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来解释最终的主要产物。同时举一反三,如烯烃、炔烃与水、次卤酸的反应,都主要属于亲电加成反应。
2.3 重视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课堂讲授的同时,通过课堂讨论或提问,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每章结束后都布置一定量具有代表性的习题,通过习题的训练,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基本知识点能够进行灵活应用。教师应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集中进行课堂讲解。教师每周应抽取至少半天的时间采用固定地点进行答疑,也可采用网络等不同方式进行答疑,解答学生在课后复习中遇到的难点。
教师应融入学生,以微笑的姿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热情。同时介绍一些优秀的课外辅导书,或组织知名的专家教授做学术报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
2.4 重视实验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在民办高校中,研究经费紧张,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简陋,实验课学时相对较少。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克服遇到的困难,大力加强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有机化学烷烃、烯烃、炔烃的鉴别、不同卤代烃的鉴别、醇的鉴别及胺的鉴别等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条件允许,最好在实验室进行实验,使学生由单纯的记忆实验现象变为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提高学生通过实验更加牢固掌握有机化学知识的能力。在实验课教学中加强有机合成实验的教学工作,让学生通过有机合成实验进一步熟悉基本的化学反应和实验操作技能,把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际合成中去,培养学生动手进行科研创新的能力。
3 结论
本文对民办院校有机化学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四点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应采取的措施。当然,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还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尝试,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提升有机化学的教学效率,巩固学生有机化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动手能力,为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继秋.民办高校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和实践[J].创新教育,2009(34):125.
[2]陈鸶,杨英杰.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12):63-66.
[3]刘亚群.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讨[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9-81.
一、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教学内容陈旧,缺乏趣味性。现在市面销售的基础化学实验教材种类繁多,且版本也在不断地更新,但是其中包含的实验内容大同小异,几乎没有任何的创新和改革。实验内容不贴近生活,感性不够,趣味性较低,不能反映当今科学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内容没有随着实验技术手段的进步进行改进,如很多教材中还经常使用单口瓶作为反应装置,沿袭了十几年前的教材和当时的实验技术手段。
2.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传统的基础化学实验侧重于学生单项技能的培养和对知识的验证。如做有机实验就是合成,有产品就行,不管过程分析,也不评价产品的纯度;做分析实验只去关心分析结果好不好,不去理会样品的来源与处理等等。缺乏将同一学科的各个知识点或二级学科串联起来的实验培训,缺乏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主线。
3.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需要改革。目前,虽然实验教学的呼声很高,但是各个学校、各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流程也基本类似,即学生先做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实验前老师会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同时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进行操作完成实验过程,学生根本不用独立思考,只要记住实验步骤和方法即可,即“照单抓药”式。这样的实验课对化学实验教学固然是必要的,通过这种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一些分析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这种“照单抓药”式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教学资源匮乏,难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由于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各校的实验教学资源明显改善。但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比如实验仪器由于实验台套数少,在强调实验时间与课程进度衔接的情况下,实验任务安排与落实困难,造成实验安排在时间上相对集中,实验过程给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少等问题,实验教学匆匆走过场,考核也名存实亡。
因此,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主线,以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和新世纪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组织开放实验教学,实验室资源购置重组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当前高等学校化学类实验教学改革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院校化学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基础化学实验改革采取的措施
1.精炼基础化学实验内容,使其与理论知识同步,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小综合实验为辅,既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实验基础技能与应用。在综合实验过程中,实验内容表现为至少两个二级学科之间的交叉,既巩固实验技能与应用,又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在宽厚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在专业方向设计性实验过程中,以设计为主,讲究完真实验,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意识、科研作风。在实验内容选择上力求融知识性、自主性、应用性、开放性为一体。凸显个性化培养模式。
2.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引入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用构建理论指导教学过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基础实验阶段主要采取实验室开放,但是实验不开放。在综合化学实验和专业设计性实验阶段,既进行实验室开放,同时进行实验开放。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传授模式,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对等的讨论引导学生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有效的利用网上资源,辅以多媒体课件进行网络教学,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
3.优化管理,最大限度的实现共享,应对资源匮乏。改变传统的四大化学实验室分立的观念,建立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平台,进行实验室开放,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挤出资金添加真正匮乏的仪器设备,做到一举两得,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资源匮乏问题。同时建立综合和专业设计实验教学平台,以保证开放性实验的进行。
摘要:甘肃二本院校《有机化学》是否适合“慕课”的教学模式,以问卷形式,抽样调查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三个年级466名学生使用校园网络平台的学习状况,分析学习动机、态度、效果和对慕课的认知程度,以探讨学生参与MOOC学习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学生拥有使用网络平台学习的基本能力,但在《有机化学》主干课程教学中完全慕课化,尚需完善教师教学素养和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慕课;有机化学;问卷调查;网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09-02
《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重要专业基础课,内容繁多,发展尤为迅猛,与物理、生物、数学等领域相互渗透[1],这使得《有机化学》在有限的学时与不断扩充的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信息化教学是根据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应用现代教学方法而展开的一种教学模式[2]。“慕课”伴随时代要求,脱颖而出。作为一种新型的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3]具有“微课程、小测验、及时解答、学习自主”的核心理念以及发挥学生主人翁意识,学生获取知识容量大、方便快捷的优势[4],它打破学校间的壁垒,使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全球共享,在高等教育界引发了一场革命[3]。
然而,慕课为学习者提供顺应时展的学习模式及平台的同时,它也要求学习者对这种新的学习模式的认可及适应能力。地处我国经济、交通、教育欠发达的西北地区的甘肃,这种教育模式是否适用于本地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兰州城市学院学生使用网络平台学习的目的与动机、学习方法与效果、对慕课的了解途径与接受程度等方面,为《有机化学》慕课教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的探讨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改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一、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概述
本次调查以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一、二、三年级化教、化工和环境三个专业学生为样本,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从使用网络平台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及对慕课的认知、接受等方面展开调查,分析慕课教学的可行性。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66份,回收466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66份,有效率100%,其中化学教育学生182人,化工学生186人,环境学生98人。
二、结果与分析
1.网络学习的目的、态度及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学生是为了满足选修学分的要求而选择了网络课程,23%的同学认为网络课程具有不受时间限制的优势,22%的同学因为想要学习本专业以外的感兴趣的课程而选择网络课程,只有10%的同学出于好奇对网络课程进行尝试。结果表明,只有少部分同学意识到网络平台学习的优势,大部分同学选择网络平台学习具有盲目性,其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主人翁意识,主观能动性较低。
在对待网络学习的态度方面,学生每次学习网络课程的时间长短不一,62%的同学能保持在2小时以内,少数同学能持续更长一段时间,这说明网络课程学习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网络课程虽然具有吸引力,但不够强大。
对于使用网络平台学习的感受与效果,绝大部分同学感到有难度,只有13%的同学认为这种方式学习课程既轻松又容易。有31%的同学在进行网络平台学习时不能做到认真听课;造成学生不能认真听课的原因很多,接近一半的同学认为视频过长,少数同学觉得自己的自制力有限,还有一部分学生感到网络学习不能进行交流且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在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下,绝大多数同学认为网络平台学习带来新鲜感,开阔视野,学习方便,但是对于掌握课程的重难点、主线清晰度方面存在难度。这些结果与学习目的的调查相一致,再一次说明学生主要学习方式是课堂学习,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有偏差,对学习方法的认知缺乏前瞻性。
2、对慕课的了解与认知程度。低于50%的同学对慕课有简单的认识,他们有的通过老师同学推荐而了解,有的被学校要求关注,还有一部分同学是通过网络视频了解。慕课教学方式的开放性、课程的多样性以及上课的时间与地点的便利性成为吸引学生的不同原因。在与慕课的接触程度方面,有65%的同学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数据说明,学校仍然是学生认识慕课的主要途径和渠道,同时表明在兰州城市学院学生对慕课比较陌生,老师对于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模式的宣传不到位,学生对于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关注度不高。
三、结论
慕课作为教育和学习的新模式极大地冲击和影响着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共建中文慕课平台,实现在线优质课程共享。在不久的将来,慕课会逐步在全国各级各类院校中得到推广和普及。甘肃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其教育水平较低,教育资源相对落后,为了尽快跟上国家教育改革的步伐,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对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学生接受慕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研究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甘肃二本院校《有机化学》开展慕课教学尚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改进。原因:(1)大部分学生观念陈旧,尤其针对于专业课程,学习方法与手段比较单一,习惯于被动课堂接受知识,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加上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具体的成长规划,造成自身自制力较差,学习缺乏动力,对新鲜事物仅仅好奇,而不去探究。(2)学生对慕课比较陌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网络平台学习的有效方法。《有机化学》属于化学的四大基础课程,与多门课程有交叉,它又是考研的必考课程,完全通过慕课手段进行教学,会造成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重点没抓住,难点未突破,体系不健全。(3)部分教师工作因循守旧,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课堂设计缺乏新意,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问题脱节,课件冗长没有亮点,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面对慕课的来临,老师和同学被赋予新的使命和要求,我们不仅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而且要加大慕课圈层宣传力度和学校推广影响,更要在慕课背景下进行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革,为迎接慕课的到来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刘鸿杰.独立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东化工,2015,43(02):208-209.
[2]刘建宇,刘晓平,张辉.在信息化条件下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民营科技,2016,(8):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