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文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原则。将其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到文化生活的全方位。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建设的政治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术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文化育人功能的原则。学校文化建设要贴近教育目标、贴近中心工作、贴近广大师生,形成全员共同参与、共担文化责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在校园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三是坚持正确处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则。坚持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在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中的引领与批判功能。四是坚持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遵循大学文化发展和建设的普遍规律,又从学校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学校本身发展历史、服务行业特点,提炼、培育和弘扬学校文化个性和文化特质,注重文化创新,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五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注重发挥学校、部门、学院(所)等多层面、多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扩大文化建设的师生参与度和受益面。突出建设重点,精心打造一批重点文化项目。
二、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凝练精神文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把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结合,增强师生凝聚力;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的精神文化品质,总结凝炼校训精神和办学理念以及学校教风、学风、校风。通过长期的精神文化建设,力争使师生员工的大局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科学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二)进一步繁荣活动文化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形成主旋律与多样性相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相协调的校园文化生动局面。具有各种专业学科特点的科技节、文化月,各种类型的学科知识竞赛,各种规格的论坛讲座等精彩纷呈;各类文化艺术团体和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文化传播和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图书馆、校史馆、展览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文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理顺学校内部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架构;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激励制度顺利实施并发挥积极作用,学生学业和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学术规范深入人心,处置学术不端行为机制健全;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校务公开等方面的制度不断完善;健全文化建设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的文化建设工作体系。
(四)进一步优化设施文化结合多校区及新校区功能定位,建设高质量的“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系统规划和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校园主题雕塑、文化走廊、人工景点等人文景观,充分植入文化元素,使其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环境育人功能更加完善;推广普及学校视觉识别管理系统工作,重视学校形象塑造,提升学校的品牌价值。逐步构建现实与虚拟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新兴文化设施体系。
(五)进一步打造精品文化推出一批体现时代风貌、高教特征、学校特色的文化精品。加大校史研究广度和深度,推出以学校正史为主体、以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专题研究为补充的系列成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文化创新,推出适应文化传播方式转变、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保持和巩固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门类的优势,加快发展科技发明、艺术展演等门类成果,推出全国高校优秀文化品牌。
三、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为了促进大学文化发展,实现既定目标任务,学校应着力组织实施一批文化建设重点工程。
(一)精神文化传承工程大力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包容和谐、开拓进取”工程人精神,积极践行“立德立志、善学善行”校训,持续实施“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努力深化“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不断彰显“从严治校、从严执教”的管理特色,继续坚持“开放办学、面向世界”的宽广视野,逐步完善校风校徽校歌等系列形象标识,使精神文化发扬光大。
(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工程按照责任权利相结合、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学校与学院、独立研究机构等的职能关系和运行机制,形成管理高效、竞争开放、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作体系;制定《河北工程大学章程》,并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发展和更新,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推进校务公开,依法公开学校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处理的程序和结果,充分发挥广大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教授治学”。深入实施《河北工程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实施细则》等规章,强化学术规范。
(三)文化活动创新工程文学艺术活动。大力加强校园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书画、摄影等方面建设与发展;把艺术教育纳入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支持工会、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众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体育文化活动。弘扬河北工程优秀体育文化传统,以培养体育精神、提高体育能力、增强身心健康为目标,大力加强体育工作;坚持以群众性体育活动为基础,以专项性体育教育为桥梁,构建体育工作新格局。社团文化活动。引导师生社团健康发展;完善社团管理机制,改进对社团成立、注册、审核等环节的管理,以评选优秀社团为抓手,五年内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的“示范社团”,充分发挥社团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术文化活动。开展面向师生的高层次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和学科竞赛等,形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学术交流平台;积极组织广大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和学科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抓手,大力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四)形象文化塑造工程完善文化设施。在校园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文化元素和文化功能,保证每幢教学科研大楼拥有一定的文化活动空间,每个学院拥有一定数量的文化发展场所;注重发挥图书馆、校展室、体育馆以及学生活动中心、教工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的功能,加快建设校史馆、博物馆、文体中心、校友活动中心等。塑造文化景观。依据校园建设规划,系统设计和布局校园人文景观;结合校园规划建设,选择合适场所建立具有丰富内涵的主题雕塑、主题文化石。做精文化标识。完善并推广校园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制定《河北工程大学形象设计(VI)手册》,规范使用校标、校徽及学校标准色、校名中英文标准字体、专用字体等,规范校内建筑物、道路、各单位办公场所的名称及标识,建立系统的、符合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要求的设计与制作标准。
【关键词】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001-02
没有受到大学人文精神熏陶,使之成为自身血肉的一部分,变化其气质的学生,不是真正的大学生。没有其独特精神追求的大学,也不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真正的大学应该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尊崇,能够使置身于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感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在这里,师生都不知不觉地发生着一种变化,它们永远地改变一个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学习以及自我的关系;在这里创生着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分享方式,创生着一种朝着进一步向未知之境开掘迈进的阔大和开放的氛围。
1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
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天职的,它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是人,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大学人文精神是充分反映大学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持的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人文关怀的体现。人文关怀不仅能使大学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也会使大学形成一种有利于个性与人格完善的氛围,有利于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促使受教育者在人格方面得到最充分的完善。大学是无法脱离人文精神而存在的,因为大学原本就是人文主义的一种体现,人文精神对一个大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923年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做过题为《北大之精神》的演讲,将“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列举为北大精神;1927年北大著名教授并曾任教务长的到浙江发表题为《北大之精神》的演讲,提出“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往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鹊的。”[1]这些可看成是“大学精神”一词的语用源头。1998年北京大学100年校庆前夕,陈平原写了《北大精神及其他》,任剑涛、杨东平等人使用“大学精神”这一概念写文编书,开始了“大学精神”概念的独立运用。
大学文化的精髓在于培育以大学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在大学的生存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大学文化与重振大学精神,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着眼于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积极探索在改造旧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对广大师生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熏陶功能。大学文化的精华培育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又促进了大学优秀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大学精神的土壤,而大学精神又是大学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灵魂和最高体现。
2 大学精神的缺失对大学文化的影响
2.1 大学精神的缺失导致价值观的偏向。大学精神的缺失使大学文化在价值观上表现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的倾向。时下的高校校园少了些老一代学人“十年磨一剑”,甘于坐冷板凳的精神,多了些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色彩;少了些深刻,多了些浅薄;少了些精品,多了些平庸。实用主义的风气侵蚀校园,以为时下兴盛有用的就趋之若骛,认为不能立竿见影的便撇在一边;目光短浅,浅尝辄止;重视专业教学,忽视通式教育,出现了盲目追逐“热门”和时尚的潮流。工具主义的突出表现则是把教育的目标局限于教授或学习某种谋生的技能和手段,忽视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缺乏健全的人格修养和全面的知识结构,也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潜能。
2.2 对大学文化的整体功能的认识不足。许多高校虽然也在大力营造大学文化氛围,但只是认为大学文化建设就是树立一些雕塑,开办学术讲座,举办一些文艺晚会或体育比赛,虽然表面上轰轰烈烈,但通常也难以持久,时断时续。领导重视时就多做一些,领导的关注点有所转移,则难以坚持。这样一来,大学文化建设就可能流于形式,不能向其中灌注一种文化精神,从而显得有“形”而无“神”。把大学文化建设与一般的校园事务等量齐观,认为学术文化的发展也需要行政权力的推动和安排,从而忽视了学术文化应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一基本前提。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切实使高校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是我国高校乃至我们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2.3 缺乏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爱因斯坦指出:“人要藉着教育得到对事物乃至对人生价值的了解与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2]这体现了大学教育对人格塑造引导的必要性。大学不是职业学校,读书也不仅仅为了职业,而是为了人生。人类所有的知识学问对于人生的作用,有的很容易看出来,有的短时间甚至永远看不出来。
孔子说:“君子不器”。一个人不是“工具”,除了有专门才能贡献人类外,他还是一个“人”。对于世界社会要有他自己的认识看法,对已往及现在所有有价值的东西也要有能力去欣赏。如果一个学校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播与技能的培养,而缺乏对“人生”的拷问与“人格”的构筑,那么训练出来的人只能成为社会的“工具”。
3 以大学精神为引领,创新高校大学文化建设
3.1 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历史常新的动力和源泉,对于凸显和稳定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具有重要的熏陶功能、凝聚功能和规范功能。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大力宣传大学精神对学校建设和大学文化发展的作用,积极倡导大学精神在学校的发扬光大,使广大师生员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用精神的力量促进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大学精神是在办学历史的积淀中,在不断培育中形成的。只有大力践行学校精神,才能使其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精神素质。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宣传校训,使之成为团结师生员工、规范师生员工行为和价值取向的精神力量,大力加强校风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风尚。教师要用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创新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学校精神的培育和传播发挥重要的作用。要从学校的历史传统、培养目标、办学理念、所处地区的文化环境等存在的差异的现实情况出发,将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有机地融为一体,努力培育具有文化个性和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
3.2 以大学精神统领大学文化建设。构成大学文化体系的各个层面和内容都应力求体现大学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在环境文化建设中,既要重视各种教学设施的建设和合理布局,营造恬静、雅致的校园自然环境,又要精心设计校园人文景观,努力建设体现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文化。要加强对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规划,根据学校的传统和培养目标,建造品质高雅的人文景观,用优美的校园环境激发师生员工对学校的热爱之情。要增强环境意识,使师生员工认识到“没有环境便没有教育”和“环境育人”的道理,引导大家爱护自身生存及工作、学习的环境。要加强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要增强大学文化的科学人文底蕴,营造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行为文化建设应以树立优良校风为核心,大力倡导勤奋钻研、严谨创新的学风,敬业爱生的教风和高效民主的管理作风,努力建设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校园行为文化。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努力形成以教学、科研和学术研究为主导的管理机制和运行规则,妥善处理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的关系,制度的规范性与简约性、约束性与宽容性的关系,建立有利于师生张扬个性、体现风格、表达思想、贡献智慧和发挥才干的体制和制度,努力建设体现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校制度文化。
3.3 回归大学文化本质,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高校师生不论研习人文类学科还是理工类学科,都需要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已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学的历史和现实、大学的每一活动每一机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渗透着浓厚的人文教育,都培养学生的诚信、仁爱、自律、责任等现代人文素养,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自由本质,这就要求开展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素质。注重对人的感情及情感的培养,是对个体价值观、责任感的培育。大学文化建设的长远目标是通过高校师生的示范作用,把先进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推广到全社会,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严格自律,做高尚的人,做有道德的人,具备科学素养的与时俱进的健康的人。
3.4 发挥大学文化的精神创造力,提高文化辐射力度。精神创造是“大学精神”的传统,英国人的“绅士风范”源于牛津和剑桥人文传统;柏林大学坚持“教学与研究统一”的原则,对德国人崇尚科学,处世严谨的品质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可见“大学精神”创造本身就是文化辐射的过程。
大学的精神创造和文化辐射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的精神产品的创造。大学是学术的殿堂,创造精神产品保证了大学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创造精神产品也为大学在教育系统中不断以全新的知识教育大学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第二、大学文化对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影响。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活生生的表现形式,也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过去,人们只是从校园本体孤立地理解大学文化,把大学文化看成大学自己的事。今天,社会开放已经打破了社会系统间的封闭性,大学校园已经融入社会整体系统之中,特别是与所属社区之间形成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当前,面临的知识经济时代又从社会基本矛盾这个层面提升了大学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样,社会文化与大学文化、社会文明与校园文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大学文化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通过对大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培养,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把体现着“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
在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大学应该有勇气、有能力,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必须有勇气、有能力,打出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这样一面生机勃发、气势雄浑、魄力非凡的大旗。当我国大学精神的旗帜迎风烈舞成一种庄严的象征和召唤,大学文化才能重振辉煌,大学也才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文化专业建设以人为本
大学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大学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的观念。大学文化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对现代大学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优秀的大学文化不可能自发形成,需要大学的主体主动地对本校的文化进行提炼和总结,并有意识地进行特色大学文化的建设。
1 关于大学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我比较认同的一个定义是:文化是人创造的,人是以文化的方式生活着的。人类创造了文化并以文化的方式生活着,规范着自己的行为,从而使社会得以发展。凡是文明的社会,必须以先进的文化为指导。
传统的大学文化是一种精英文化,这是因为传统的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己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文化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所以,如何审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大学文化,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2 大学文化视角下关于专业建设的思考。对专业建设这一问题,可以从系统论的观点进行分析。
专业设置是一个一环套一环、彼此相连的系统工程。首先,社会需要决定专业设置;其次,设置了专业就要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第三,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计划,而培养计划里要体现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和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第四,按培养计划构建课程结构体系;第五,按照课程结构体系的要求,研究制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最后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课程教学,这其中还包括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例如,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在设计所讲授的一门课程时,想没想到这门课程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的作用,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对社会的作用和对学生终生发展的作用?就是说,设计这些东西时,专业建设负责人是从上往下设计的;而每一位教师在做具体的教学工作时,是要从下往上按照这个系统链循序向上去考虑的,而不是孤立进行的。这就决定了,专业建设负责人设计课程结构体系时,不能按教师设课,也不能因为没有教师就不设课。同样,教师讲课时,也不能不顾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只是按照个人的喜好去讲课。
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些课程学生学起来比较卖力,有些课程学生们不愿意学?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
2.1 课程设置的问题。
2.1.1 设置的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其中的一些课程能不能起到有效的育人作用?
2.1.2有没有因人设课的问题和因没有人而不设课的问题?
2.1.3 教学大纲制定得是否合理?能不能贯彻培养计划中确定的教学思想,实现培养目标?就是说要研究每一门课的大纲,研究每一门课程的育人价值。
2.1.4 有的课程的教学安排,完全不顾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不管哪个专业,都用同一本书、同一个大纲、一样多的课时、混在一个班级里由同一个老师授课,这就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2.2 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水平问题。
2.2.1 教师是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了?如果投入了,就应该了解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遵照专业整体计划的要求,力图使自己所讲授的课程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2.2.2 教师的教学水平能不能达到要求。例如“两课”教学,学生们普遍不愿意学。可是,其中有的老师讲的课学生却很愿意学。为什么?抛开教师的工作态度问题,显示出的不就是个人教学水平问题吗?教师能不能根据专业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进行教学,实在是个水平问题。
2.3 学生的学习价值观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价值观里确实有一个功利主义价值观的问题。课程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学生们往往追求一些显性的、表面的、能够表征他们学习成绩的东西,例如英语的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等。追求分数和证书,因为这些能够给他们直接带来就业的筹码。而有些涉及学生素质教育的课程,由于它是隐性的,所以学生往往不会太重视。可是,很多隐性课程的育人价值是很大的,从长远看更利于就业。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3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以人为本”理念的思考。大学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学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另一方面要强调教师的育人功能,以教师为本。
3.1 增强全员育人意识,努力做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不仅要在大学的物质文化建设中尽量体现人性化,使校园文化设施、校园环境都能给人以美德感染和道德熏陶,而且要将“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观念深植于每个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头脑之中,要在大学文化建设规划和引导工作中贯彻和落实这一观念,从而使大学里所有教职员工都能从文化育人的角度,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个岗位,在专业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行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各个方面,做到以文化的力量教育人、陶冶人、感染人。
3.2 加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更重要的是从制度文化的层面来保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形成人性化的组织管理制度。大学组织管理制度必须摒弃传统的物本管理的思想,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对人的培育,充分开发人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与创业精神,真正树立“以师生为本”的“人性化”的管理理念。第二,要形成鼓励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大学教学必须着眼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教育的内容和过程中始终贯穿创新精神,把创新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之中,贯穿于实践教育之中。第三,要形成自我管理的生活行为制度。要加强学生群体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接轨。第四,要形成一套科学的学生自我管理运行体系。在大学党政领导和辅导员、教师、学生工作干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文化;区域特色文化;华北理工大学
美国教育家泊尔凯和史密斯曾说过:“一个办得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大学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责任,更肩负着传播先进思想、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大学文化的建构和传播不仅应该纵向汲取大学自身的历史和文化特质,更应该吸收大学所处区域的优秀文化成果,才能促进大学文化的长远与个性化发展,提升大学的软实力。本文以河北省曹妃甸区的华北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区域特色文化的大学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1华北理工大学所处区域的文化资源
华北理工大学,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前身是河北联合大学,由原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组建而成。2016年华北理工大学又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历史机遇——由唐山市区迁址到曹妃甸,学校以整体搬迁为契机,在整合校区和优化整合学科群的基础上,力图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打造国内知名大学。学校在自身受益的同时,与曹妃甸发展产生共振,起到辐射周边区域、带动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华北理工大学迁至的曹妃甸区是201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下辖四大功能板块:工业区板块,主要是港口和临港产业集聚区;南堡开发区板块,这里主要是海洋化工产业,有完整的盐化工产业链;唐山湾生态城,这是唐山“双核城市”中的重要一核,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产城融合的新城区;垦区板块,这里主要是农垦体制下的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曹妃甸区域文化呈多样化发展态势,既包括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妈祖文化、曹妃文化、农垦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又有伴随着曹妃甸经济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湿地文化、港口文化等现代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学校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华北理工大学所处区域的文化特色
2.1地域特色鲜明
根据《滦南县志(1979~2005)》记载:曹妃甸“为古滦河三角洲湖区,系滦河经由老溯何中、下游河道在这里入海,而形成的巨大三角洲。滦河东移后,这里在海水经久冲刷作用下,三角洲渐渐脱离河口和陆地而形成海岛,甸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公里。”[1]以滦河入海口和沿海潮间带为依托形成了村镇,这些村镇依靠海洋资源和湿地资源以捕鱼和农耕作为谋生手段,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和积淀,由此而派生出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等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搬迁唐山,并明确提出“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结合首钢搬迁和唐山地区钢铁工业调整,在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的目标。伴随着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和发展,组织实施“依港促工、重化立城、港城互动”战略,大力构筑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逐步建立了以精品钢材、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物流四大产业为主导,电力、海水淡化、建材、环保等关联产业循环配套,信息、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循环经济成为了曹妃甸发展的特色,也是曹妃甸工业文化品牌的一大亮点。
2.2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滦南文物古迹寻踪》一书记载“曹妃甸南缘水深七、八丈,波涛万顷,航道通畅,直通黄海而无阻。历代海运,南粮北调,出东海,经黄海,入渤海,进京畿之舟船,必经此地。”[2]运粮的水道为漕,漕运古已有之,可上溯到秦汉。元代建都北京,运河淤塞,漕粮以海运为主,曹妃甸正是漕运的必经之路。同时曹妃甸又是陆地联运的集散之地,同时也是九河下稍、关里关外的东西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曹妃甸从明清开始便有移民迁入,现代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及大批工业、化工项目落户曹妃甸、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北京景山学校等中、高等院校迁入曹妃甸,使得大量移民迁入曹妃甸,曹妃甸的文化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充实,文化的开放性、兼容性之大不言而喻。
2.3文化的传承性与创新性
创新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动力,只有不断突破传统不断开拓进取,才能创造出独具魅力的新文化。曹妃甸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创新。曹妃甸在历史长河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出了众多体现时代特色、独树一帜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成果,如古代的曹妃文化、妈祖文化、渔盐文化,近代的红色文化、农垦文化,现代的工业文化、港口文化等。曹妃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紧扣时代的主题,并具有鲜明的地域印记,生生不息,传承提升,成为世代坚守的高地和精神哨所。
3华北理工大学构建区域特色大学文化的路径
3.1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融入区域文化
大学文化根植于区域文化的土壤中,深受浓郁区域文化氛围的影响。因而在进行华北理工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时,汲取曹妃甸区域文化的文化特质,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大学文化,可以提升大学文化的内涵和活力。(一)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传承曹妃甸文化大学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华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895年创办的天津北洋西学学堂矿务学门,历经百年的发展,华北理工大学与其所在区域——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唐山的发展联系紧密,在继承“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唐山精神基础上,以搬迁曹妃甸为契机,深入研究曹妃甸区域的传承、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色,挖掘其文化精髓,不断为“明德博学,勤奋求实”的大学文化精神注入新的内涵。学校应加强师生对曹妃甸区域文化的了解,通过组织开展文化座谈会、文化大讨论调查活动、各种社会实践,定期举办各种有关曹妃甸区域文化的活动,让师生逐步了解曹妃甸区域文化,认同曹妃甸区域文化,在完善办学理念和校训校风时融入曹妃甸开放包容、紧扣时代步伐、不断开拓创新的文化精神,从而树立特色鲜明的精神文化形象,使精神文化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二)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体现曹妃甸文化文化的表现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物质文化是构建精神文化的前提和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他认为,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应该做到墙壁也能说话。学校在已经建成的曹妃甸新校区的基础上,应该主动塑造具有曹妃甸鲜明特色的物质文化,可以在校园布局、楼宇命名、环境设计中融入曹妃甸区域文化元素,让学生不断的受区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一是不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绿化美化工作,恰当增添具有曹妃甸特色的装饰性墙壁、雕塑、亭子等建筑,依托地理优势修建校内湿地,为师生营造具有曹妃甸文化特色的氛围,既体现曹妃甸生态城的“绿色化”和“生态化”,又增强了曹妃甸文化的感染力,使得校园文化自然而然的与地区区域文化相融合。二是在教室墙壁、校园展板悬挂或张贴曹妃甸历史文化名人或名言警句,或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如被誉为“冀东三枝花”的评剧、皮影、乐亭大鼓。
3.2在教学科研中体现曹妃甸区域文化
目前,大学文化和区域文化整体还处于无意识阶段,师生是区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主要参与者、传播者和建设者,但是许多师生都抱以不了解、不关注、没兴趣的态度,使得区域文化难以融入高校文化中。(一)建立地域文化学术团队区域特色文化能否融入大学文化的建设中,离不开相关科学研究的推动。学校可以组建地域文化研究的学术团队或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如曹妃甸文化研究所,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依托学术研究机构,以课题的形式对区域文化展开调研,使科研体现区域文化特色。只有深入了解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与周围区域环境特色相结合,对口进行项目研究,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提升服务区域文化发展的能力,同时为大学文化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营造浓厚的区域文化氛围。同时以学术团队或科研机构为中心,吸纳学生参与到区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融合互动中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能够使之将所学的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有利于大学文化建设,也有利于高校优秀人才的培养,实现传播文化与培养人才的共赢。(二)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方式在理论教学方面,可以通过开设曹妃甸区域文化相关的面向全校理、工、医、经、管、文、法、艺各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以“浸入式”的形式传播区域文化,并以适当的形式与大学文化进行融合与提升。充分结合唐山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将唐山工业文化引入教材;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定期开展相关活动,比如组织关于曹妃甸区域文化的相关竞赛,引起学生关注并激励学生了解曹妃甸区域文化;合理利用区域文化遗产资源,带领学生参观旧工业基地和文化遗址,并借此讨论、研究区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同时可以开发新的学习平台,借助网络课程、微信公众号,拓宽学习渠道。不断激发学生对区域文化的兴趣,产生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总之,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创新授课方式,有利于将区域文化进一步融入大学文化的建设中。
3.3在社会服务中对接曹妃甸区域文化
大学应当利用好自身科研优势、创新文化,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区域文化提供智力支持与保障。[3]一是高校加强与地区政府、企业在文化人才培养、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学校应主动与曹妃甸政府及企业建立联系,了解政府和企业在人才、科研等方面的实际需求,通过多种模式为区域文化建设不断输入人才资源,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二是充分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通过学校平台,承办各种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如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开展继续教育、远程教育,举办各种文化讲座,开放部分图书室,提升区域市民素质。发挥高等人才的优势,为区域的文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作者:王晓阳 邓茜月 聂怀勇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组织部
参考文献:
[1]刘占才.滦南县志(1979~2005)[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付八军,殷小平.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宁波大学学报,2005,(1).
[2]文丽丽.从习惯养成和心态调适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水平.中国教师,2007,(4).
[3]罗丽华.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兰州学刊,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