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目标:
1纵向梳理我们所知道的诗词曲作家。
2复习我们学过的诗词曲名篇名句。
3感受古典诗词曲之美,培养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依据飞花令的形式,梳理所学过的诗词曲名篇名句。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历朝历代的作家流派以及其创作风格了解起来有难度。
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历史朝代,以及名家名作。
2按照“飞花令”的形式,整理出一部分诗词名句。
3有条件的话,看一下“中国诗词大会”中的几期节目。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设置: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若将中国的文化比作一片灿烂的星空,那么诗词就是这茫茫星空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若将中国文化比作广阔无垠的大海,那么诗词便是大海中最为璀璨的一颗珍珠。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人文精髓, 它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说, 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 但他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家。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携手遨游诗词的海洋,去感受诗词的魅力吧。
一、论世知人
请把以下古代诗词曲名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
1李 白辛弃疾李商隐白居易
2马致远苏 轼韩 愈纳兰性德
3杜 甫陶渊明曹 操杨 炯
4 高 适龚自珍 李清照陆游
设计意图:梳理古代文学史分期,明确作家生活朝代,从时代角度切入,对于各个作家的创作风格有所了解。
二、知人知其作
诗词曲名家流派列举,选择其中一位或者一组进行介绍。
东汉末年:“三曹”
东晋:陶渊明
唐代:“初唐四杰”李白杜甫“王孟” “高岑” “元白”“小李杜”
宋代:“苏辛” 李清照陆游文天祥
元代:马致远
清代:纳兰性德 龚自珍
设计意图:将自己了解的作家生平作以简介,可从“名、时、地、评、作”五方面进行介绍,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关键词】陆游;七律;渊源
七律这一融合了中国古代诗歌自《诗经》、《楚辞》以来的千年积淀,发展到陆游时代,经历了漫长过程,他对前人在诗歌艺术上留下的丰富遗产转益多师,自成一家。受到陆游推崇的历代诗人有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等人。本文以钱仲联先生的《剑南诗稿校注》为范本,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陆游在该诗集当中化用前人成句进行统计和分析,进一步探讨诗人七律创作对前人诗歌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陆游一生共创作近一万首诗歌,其中律诗成就最高,“放翁以律诗见长,名章俊句,层见叠出,令人应接不暇。使事必切,属对必工;无意不搜,而不落织巧。”【1】共有3184首律诗,约占总数三分之一。而在所有律诗当中,学习前人作家作品达九十五个,化用前人诗句高达1035首,约占律诗总数三分之一。如此庞大数字,从侧面展示出陆游对前人成果重视和学习,化之为己用,兼收并蓄。其中排在前十位的诗人和作品分别是杜甫211首,苏轼72,庄子70,韩愈65,黄庭坚49,陶渊明45,李白39,屈原35,《诗经》34,古乐府30,杜牧23,《孟子》21。“盖陆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历甚广,眼界、心胸均相当开阔,而不同于一般孤守一隅,寡于闻见者,故其诗之源甚广,远法《骚》、《庄》,近取当代,囊哲时贤,几乎一网打尽。”【2】诚如赵翼《瓯北诗话》认为,陆游七律有三变,以杜为正宗,前期学江西诗派,尤以黄庭坚为主,刻重炼字造句,尤于筋骨;至投戎巴蜀以后,诗风渐窥宏大,雄放悲慨,主要承传苏轼诗风,兼具屈原之“骚体”,杜甫之沉郁与李白之浪漫;晚年又造坦夷朴素,追求庄子澹然朴素与渊明平淡自然,隐见一生诗法发展和变化。下文就影响最大三位诗人略为探析。
一、杜甫之沉郁苍凉
关于杜甫,袁行霈先生说:“追溯陆游诗歌的艺术渊源,当然要首先追溯杜甫。陆游不但推崇杜甫的诗歌艺术,而且敬重杜甫的伟大人格。”【3】杜甫与陆游均经历社会动乱时期,忠君爱国,用情专一而终不见用使他俩一拍即合。杜甫七律最主要特点为沉郁顿挫,其中“悲”是主导风格,《登高》为其七律代表作,尤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是显示杜诗沉郁风格之范例。陆游很多七律极似杜诗这一风格,有《度浮桥至南台》、《初发夷陵》等等,又见《哀郢》篇:“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诗人所举意象萧条、沉郁,尾联二句写屈原内心怨恨没完全释放,悲婉苍凉。诗人将自己主动与屈原相联系,寄托强烈爱国情怀。与杜甫苍凉风格相比,陆游之苍凉似水,越施加压力越向四周扩散,故其七律更多是自我释怀的超然放旷;杜甫似土,将满腔忧患压抑于心中,越压越沉,越积越厚,更有不屈的生机。
二、 苏轼之豪健雄拔
方回推崇陆游诗歌,他认为“短章亦大篇,往往蛟龙惊。”【4】陆游诗歌重“气”,由苏轼的“气高天下”,建立养气说;由诗文的气,扩充到任重道远事功之气。认为倘若一个人胸中充满浩然正气,不仅作诗,甚至于做其他事情也能高人一筹。这种坚定而刚强的品格折射在七律上,就体现中期作诗主要表现的天骨开张,豪健雄拔风格。在《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早事枢庭虚画策,晚游幕府愧无功。草间鼠辈何劳磔,要挽天河洗洛嵩。”中,诗人于嘉州检阅秋操,想到功名未就,心里涌起一股哀愁,但尾联两句仍寄予伟大抱负,气概非凡,他不仅在边城防备小盗贼,还要奔赴抗金前线施展才能。通读下来,令人感到一种畅行无阻和健行不息的力量与气度。如无天骨开张,豪健雄拔风格,何有此感觉呢?张谦宜在其《斋诗谈》里谈及“放翁诗浑厚雄健”“才气豪健,议论开辟;引用书卷,皆驱使出之,而非徒以数典为能事,意在笔先,力透纸背。”【1】或许说的也是此类美学特征吧。
三、庄子之平淡朴素
直至晚年,陆游七律诗风一改从前沉郁苍凉、豪健宏律,主要归于平淡,“及乎晚年,则又造平淡,并从前求工见好之意亦尽消除。”【1】诗人所提倡并努力实践的平淡自然诗风,有借鉴陶渊明、梅尧臣,但归根结底还是来自庄子的影响。尤为后期描写山水田园和叙写日常生活细琐的诗歌,诗的每一句都是特写镜头,篇中多有隽句,如“冻云傍水封梅萼,嫩日烘窗释砚冰”(《冬晚山房书事》),“老眼厌看南北路,流年暗换往来人”(《门外独望》)等。同时善于剪裁,抓住本质,高于自然,全诗如一幅幅秀丽的山水画、风俗画,写得具体形象,又清新隽永。在《南堂晨坐》中,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晚春山水画:“镜湖清绝似潇湘,晨起焚香坐草堂。日暖游丝垂百尺,花残新蜜酿千房。”感知着镜湖的清澈与透明,体验着阳光的温暖与蜜蜂的勤劳,在诗人笔下,一组组乡村典型意象构建世间的美妙,于平淡朴素中折射田园风光的美好与乡风的淳朴。
陆游七律主要体现沉郁苍凉、豪健雄拔、平淡朴素特征,“厚”、“健”与“清”并存,隐见一生诗学发展规律,折射其七律创作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的成果上,遗貌取神,最后自成一格。正如韩愈所说“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陆游能对古代名家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历代大诗人的思想营养和艺术营养。”【5】陆游转益多师善学态度促使他汲取历代诗人之精华,最终成就自树立而不因循的一代大家。
【参考文献】
[1]赵翼.《瓯北诗话》【A】.霍松林,胡主佑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邱鸣皋.《陆游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陆游诗歌艺术探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孔凡礼,齐治平.《陆游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关键词:;菊文化;“夕餐秋菊之落英”;文学;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I【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Dendranthema×grandiflorum(Ramat.)Kitamura)是菊科春黄菊族菊属的一种重要的花卉,起源于中国,已经有1600多年的栽培历史[1]。它不仅色彩艳丽,而且具有不畏风寒、傲霜怒放的特点,自古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2]。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名花,也是目前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历代人们爱菊、赏菊,留下了丰富的赞菊诗、词、歌、赋。古人爱菊、画菊、咏菊,借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情,借物言志,而使这种植物,具有了人们感情的色彩。最早携入诗的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他的名篇《离骚》里面就写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通过这两句诗,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正是由于他们赋于以崇高的象征意义,从而使升华到它的文化性,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感彩的文化观念,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历来对“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一句的理解众说纷纭。本文的目的就是对目前的众多解释进行分析,并根据菊文化的文学意义以及生物学原理对该句诗词的合理解释进行探讨。
二、“夕餐秋菊之落英”创作的历史背景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出自《离骚》,其作者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生活在战国时代后期的楚怀王时期,当时楚国的情形正是“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战国策》)。屈原虽处乱世,但却是一位“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政治家,提出了一系列“美政”理想,但却遭小人陷害,最后竟被放逐。面对着这样的现实和处境,诗人义愤填膺,感慨万千,从而写下了《离骚》。屈原在《离骚》中借用“佩兰”“带罗”“餐英”“饮露”等来象征自己品格的高洁[5]。
三、目前常见的几种解释
对“夕餐秋菊之落英”一句解释主要是通过文学方面的考虑,所以很久以来争议颇多,其中关键的分歧点就是对“落英”两个字的理解。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
1.“陨落之花”说
“落英”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有“落花”的解释,这也是最为合理的理解。“英”很早以前就被用来描述花草,其本义也是“花”的意思。《诗经》的《郑风・有女同车》有“有女同行,颜如舜英”,旧注:舜,木槿花;英,华也,华、花古字同,但微有差别,华是盛放之花[4]。《魏风・汾沮洳》有“彼其之子,美如英”等。另有“落英”与“坠露”为对文,“落”即陨落之落之说[7]。另外,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比如“落英缤纷”和“色艳群英”等。因此,“傍晚餐食着落下来的花瓣”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解释,但是也是历来争议最多的。
2.“初开之花”说
“落英”除了“落花”一解之外,还有“初开的花”也普遍接受。王逸曰:“坠,堕也;英,华也;落,始也”。“落英”,指初生的嫩的花瓣。言己旦饮香木之坠露,吸正阳之津液;暮食芳菊之落华,吞正阴之精蕊,动以香净,自润泽也。孙弈《示儿编》:“《楚辞》云夕餐秋菊之落英,谓始生之英可以当夕粮也。落与《访落》(《周颂》)及章华台成则落(昭公七年)之落同。盖嗣王谋之於始则曰访落,宫室始成而祭则曰落成。故菊英始生亦曰落英;设或陨落,岂复可餐?况独于枝上而不坠,所谓秋英不比春花落也。”吴曾《能改斋漫录》:“夕餐秋菊之落英非零落之落。落者,始也。故筑室成谓之落成[7]。《而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落、权与――始也。”《诗・访落》:“访予落止。”传:“落,始也。”周必大说:“注《诗》者释访落为谋释,然则《楚辞》“餐秋菊之落英”,其指初落无疑”[8]。宋朝的史正志在《史氏菊谱》中写到“花原有落与不落的,但秋菊之‘落英’即初开正艳的意思”[3]。罗大经曰:楚辞云,餐秋菊之落英,释者云,落,始也。如诗访落之落,谓初英也。古人言语多如此,故以乱为治,以臭为香,以扰为驯,以特为匹,以原为再,以落为萌。王曰:“士有不遇,则托文见志,往往反物理以为言,以见造化之不可测也。屈原离骚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原盖借此以自谕,谓木兰抑上而生,本无坠露而有坠露;秋菊就枝而殒,本无落英而有落英。物理之变则然,吾憔悴放浪于楚泽之间,固其宜也[9]”。晋陶渊明有《饮酒》诗“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都说明不是凋落之花。其实,这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如果真是把凋谢的花瓣拿去食用,似乎是难以置信的,所以便有人认为“落”应当作“始”字讲,落英就成了“初开的花”了。
3.“花瓣上的红霜”说
此说是郭沫若在《离骚今译》中的解释:“我在春天饮用着木兰花上的清露,我在秋天餐食着瓣上的红霜。”此解释和上句的“坠露”相互对应堪称妙哉[10]。由此可见,译者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对的生物学特性也有所了解[11]。
除了以上三种之外,还有很多源自不同考虑的解释,比如“下垂之花”等等不胜枚举。从这个小小的细节就足以看出菊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花文化的主要的分支,渗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但是,菊文化的整理和研究涉及到历史、文化和的起源、演化以及固有的生物学特性,因此要达到科学而合理地认识历代的文献资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文学及生物学分析
《离骚》在艺术上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比兴寄托手法的运用。“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臣,恶禽臭物以比谗;灵精美人以比于君,宓妃佚女以臂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王逸《离骚经序》)。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和他个人“志洁心廉,芬芳纯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道德品质是分不开的。尽管他处于恶劣的环境中,但决不同小人同流合污,而是自拔于流俗之上,傲岸正直[5]。这些思想对后人的影响极为深远,以至于它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与这种气质品性相比较,也具有类似的禀性。独荣于秋天,不与百花争喧,自开至谢,花蒂始终长于枝上而不落,铁骨霜姿,高洁隽逸。
,从植物学性状来说,属于多年生宿根草本,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完整的器官。株高因品种与栽培技巧而异,可20cm~200cm不等。花后茎叶大部分都枯死,次年自地下茎萌生蘖芽。花为头状花序,人们看到的一朵“”,实际上并不是一朵花,而是由许许多多小花组成的一个“花序”,称为“头状花序”。花序中心的花是管状花(俗称花心),它具备完全的雄雌蕊,边缘的花大而美,称舌状花(花瓣)。这种花是单性的雌性花(雄蕊已退化),它不会受精发育,因而它不发生细胞分裂而形成离层区,因此,花瓣能保留较长时间不凋落,最后仅是萎蔫或呈干枯状态而脱落。但是,晋朝陶渊明时代以前提到的菊、鞠等,其实并不是现在所认为的栽培的,而是指野菊(D.indicumDesMoul)和毛华菊(D.vestitumLing)等菊属野生植物,我们目前所说的是在中国晋朝陶渊明时代或稍前开始形成的[1]。这些野生种和是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花通常比较小,单层,花型和花色也没有复杂。菊属植物大部分都是典型的短日照开花植物,所以花期通常在九月份以后。
对于以上提到的几种解释,可以根据“夕餐秋菊之落英”所涉及到的文学和生物学特性给予分析。首先,“落花”说的缺陷主要涉及“落与不落”之争,坡诗云“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也有朱淑真的诗“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都说明菊残枝苦。另外,现代生物学家贾祖璋为了考证是否落瓣,曾经三论《夕餐秋菊之落英》。事实可能也是如此,即使是目前栽培的大菊,花瓣凋谢以后也不会轻易散落,更何况是野生呢?而从目前的栽培实践中也可以看出,无论是还是菊属的其他野生种花瓣在凋谢之后都是不容易散落的。其次,其他两种解释似乎都有合理的地方,但是细考的花期都还是站不住脚的。上句有“木兰之坠露”,众所周知,木兰花期是在春季,而此时的都还是只有枝叶,花是万万开不了的,更别说是落了。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解释成“之嫩芽”是比较合适的。首先,菊之嫩芽能食古已有之。《牧竖闲谈》一书中有载“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菜,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唐代诗人陆龟蒙喜食枸杞,曾在园中广种,当春之令,菊苗恣肥,便令儿童采摘供食,并作《杞菊赋》,以“尔杞未棘,尔菊未莎,其如予何”来自明其高风亮节。宋代苏轼慕其高义追其风,曾采掇杞菊以充饥,作《后杞菊赋》,张耒则读之而后感叹,并“撷露菊之清英,剪霜杞之芳根”以待客。姚宽曰:后汉冯衍赋云食玉芝之茂英,言英华之英。宋书符瑞志沈约云,英,叶也。言食秋菊之叶。据神农本草,菊服之轻身耐老,三月采叶。玉函方王子乔变白增年方,甘菊,三月上寅采,名曰玉英。是英谓之叶也[9]。到现今江南一带的居民还经常去山野采撷野菊的嫩芽用以炒食,其味香脆,名为“仁”。其次,从“木兰之坠露”来看,此时也正是菊苗旺盛生长之时,所以“夕餐秋菊之嫩芽”就理所应当了。
【参考文献】
[1]陈俊愉.中国花卉品种分类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218~227.
[2]姚毓..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3][宋]史正志.菊谱.1175(南宋淳熙).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4]何小颜著.花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周蓬华.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义辨.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1,16(1):32.
[6]秦蕙兰,黄意明.菊文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7]马茂元.楚辞注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25.
[8]詹安泰.离骚笺疏.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25~26
[9]游国恩.离骚纂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102~109
[10]郭沫若.离骚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6~17
[11]薛守纪.中国图谱.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摘 要:在文学通识教育课程中进行审美化教学,可迎合审美教育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需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中所有的审美要素,从而将文学教学中的审美优势凸显出来,并根据学生自身的审美心理对课堂的教学活动实行审美加工,并适当提高教师自身的美学修养,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达到用美促教和以美育人等功效。
关键词:文学通识;教育课程;审美化;教学
1.前言
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将美育融进通识教育中,实施通识教育课程审美化的教学,已经成为目前通识教育的发展方向。审美化的教学指的是将所有教学的因素,如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环境等环境等,将其转化成审美对象,让整个教学的过程成为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一种活动。让整个教学过程表现为静态与动态两者和谐统一,内在的逻辑美与外在的形式美两者高度的和谐统一的一个整体。审美化教学还有以美育美、以美启真和以美怡情等三种功能,可大幅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师生均能获得身心愉悦的教学思想理论和操作模式、方法的一个过程。
2.审美化教学在文学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性
2.1现代化审美教育需求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主要是借助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审美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使学生能得到全面和自由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美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作用,任何专业和层次的教育中均需融入审美的教育,并将其当作一个比较重要的教育目标完成。在文学通识教育中实施审美教育,最佳方法就是将文学通识教育课程进行审美化的教学,从而符合现代化的审美教育需求。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挖掘出文学作品内存在的审美要素,并将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优化成为审美的过程,使学生能体悟出诸多文学遗产内所海涵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进而实现美育教学这一目标[1]。
2.2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目前大部分学生无法到位地理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导致其对文学课程的兴趣泛泛,因此在学习中不用心。特别是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其兴趣和精力大量投放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对文学课程抱着应付的态度,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能了解到文学通识课程重要性,是当下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在文学通识教育课程中进行审美化教学,能够在教学内容中挖掘出美感,让每个教学的环节均审美化,从而自内到外逐渐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把学习当作审美的享受过程,并在精神上得到升华,进而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2.3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文学通识课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大部分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却对其不够重视,把讲课当作一种程序化的工作,课程教学目也不明确,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陈旧,从而使课堂枯燥乏味,并未实现文学通识课程开设时所需达到的目标,课堂教学质量较差、教学效果低下。如果在文学教育的课程中进行审美化的教学,可将所有教学的因素进行审美化,让学生带着审美的心态去体悟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等)和文学人物内蕴含的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用自然的眼光欣赏美和感悟美,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增添效果文学通识课的文化魅力。
3.开展文学通识教育课程审美化教学的方法
3.1挖掘文学作品中的审美要素
文学教育的审美化本来就比其他学科教学拥有独特的优势和审美价值,这是由于文学本身就蕴含着比较丰富的审美资源。古今中外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经典著作多不胜数,这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文学作品中几乎蕴含了全部的美学要素,诸如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等。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室只需将其挖掘出来完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就可以让学生体悟到文学所独有的美学魅力。
3.1.1挖掘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
文学教育中展现艺术美的形式有很多种,主要通过形象美来表现,如人物描写或刻画、环境烘托、画面感、氛围营造等,形象美属于艺术美中比较直接、生动的表现方式,也是最易唤起人的审美共鸣的一种美的形式。古今中外诸多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描绘出一幅幅与自然、社会、历史等环境的展示宏图,他们均成为美的来源。
如《杜丽娘怒沉百宝箱》中刻画了一个敢爱敢恨、多情却所托非人的风尘奇女子――杜丽娘,从她的外在美逐渐升华到心灵美。又如《安娜・卡列宁娜》中安娜的形象,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形象,作者本来想将安娜塑造成为一个,但是写作到了后期,作者竟然无法将人物安娜刻画得那么无趣,作者笔锋一转,将其塑造成为敢于追求爱情、敢于反抗封建社会,却落得卧轨自杀的可怜女人的形象,从而塑造了人物的灵魂,使其成为不朽的经典角色。再如庄子的《逍遥游》集中,将大鹏翱翔九天,自由自在的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庄子不慕名利、渴望自由以及人与自然合一的天人境界美,在佩服之余,也会衍生出神往之心;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世外桃源生活的情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缤纷的桃花,潺潺溪水,野村人家,这种田园生活之美,不仅是陶渊明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也是现如今忙碌的人们共同渴望的生活。
3.1.2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美
文学作品中,主要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这也是文学通识教育核心。教师必须多加利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情感美,将其加以渲染,从而达到以情感人和以情怡情的目的,进而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心灵得到进一步的净化,情感得到全面的陶冶,从而让学生能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感。经典的文学作品均是作者用深切的情感为墨,以内心的真挚为笔而完成的,文学作品中刻画的人物所具有的情感和精神也寄托了作者自己的情怀。教师此时只要将这种情感美用优美动人的语言表达出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共鸣,让其能体会作品中的情感美[2]。
如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中的美,除了莎翁语言艺术自身的唯美性,还有哈姆莱特王子所表达出来的悲剧美,王子亡国丧父的悲痛,与王子自身的俊美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凄美的感觉,极具感染力。又如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不仅是诗歌如画的画面美,也有王维自身的恬然、闲适的生活情趣在里面。更难得的是诗中所蕴含的哲理,颇有佛味,这也是王维诗中独特的魅力所在。
3.1.3挖掘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具有独特的美,教师可对其进行挖掘,让学生能在体验语言美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进行生活。如诗歌的语言要求含蓄凝练,散文语言既有朴实无华,也有华丽张扬;小说语言则是重在人物的内心和性格表现[3]。不同作家的语言也不同,如鲁迅的语言比较犀利,一针见血;沈从文的语言华美中有淳朴,乡土气息较浓厚;马克・吐温的语言幽默风趣,却又富含哲理。文学作品中还有一种语言美,叫“含泪的笑”。无论哪部作品的语言,都有值得挖掘的美。
3.2优化审美课堂教学
审美属于一种高级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审美活动实现,还需要依靠感知、理解、情感和想象等心理因素来共同完成。文学通识教育课程中实行审美化教学,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根据学生审美的心理特点来设计整个教学活动。教师还可针对作品自身的特点,精心设计一个导入,如进行背景介绍,抒发作品情感,引述故事或者设置悬疑等,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对文本分析时,要注意在分析讲解时的教学设计。另外,因文学作品自身具有由抽象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本质,因此,可考虑在教学中采用一些直观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辅助手段,使文本讲解更生动具体[4]。
如《飘》这一课的讲解,由于其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教师可播放电影版的《飘》,即《乱世佳人》,让学生亲眼体会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风景和人物,从而更容易理解文中的人物思想和精神内涵。教师在讲解《钟子期和俞伯牙》这段故事的时候,可以播放古筝名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知音之情。教师适当引入现如今学生之间的友情,与古代相比较,让学生去深思,去体会,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
3.3提高教师的美学修养
美学修养指的是一个人在美学理论学习和长期的审美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美学文化底蕴,以及运用美学的理论去感知、鉴赏和评价的一种审美活动和现象能力。因此,美学修养不仅是学生努力学习需达到的境界,也是讲授文学通识教育课的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从而促使教师在文学通识教育课程中较好地实施审美化教学。美学修养的形成,与教师自身的素质和美学理论的学习相关,教师不仅要熟知中外的美学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底蕴,从而可在教学中熟练地运用美学原理进行审美教育,教会学生真正的审美精神,使学生的审美情感能得到升华[5]。另外,教师还要在美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并时常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最终养成较好的美学修养。
4.结束语
文学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既可采取潜移默化和实实在在的教育方式,也可采取循序渐进和逐步深化的教学模式。教师想要实现文学通识教育的最佳教学效果,必须在其中实施课程审美化的教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更能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灵魂,最终达到良好的教育目标。(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单威.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审美化教学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3):120-121.
[2] 肖太云.文学通识课的审美化教学及课堂操作――以《边城》的审美化教学设计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8):95-97.
[3] 莫莉.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文教资料,2011(11):67.
【关键词】促进;动态;生成;构建;散文;精彩课堂
构建和谐、愉快、动态、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是每个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心愿。因为在和谐、快乐、动态、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中,学生即能够轻松愉快学到知识,又能够受到美丽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氛围的熏陶。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构建和谐、愉快、富有动态的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呢?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为良好的开端可以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精美的散文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可以点燃学生对将要品味的精美的散文文本的学习热情。那么,如何才能创设语文散文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呢?实践证明:用音乐导入语文散文课堂教学,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因为,音乐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听觉等器官,激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还有助于触发学生学习语文散文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写作散文的灵感与想象力,点燃学生多维思考的火花。所以,用音乐来渲染语文散文教学的课前情境,更容易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愉悦的语文散文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对诗意般精美的散文的感悟和审美体验,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领会,增强散文文本中所蕴含的美的因素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功能,进而构建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
比如,教学周敦颐的《爱莲说》时,当同学们愉悦地欣赏了贾鹏芳的二胡名曲《睡莲》后,就非常自觉地、抑扬顿挫地吟诵起了周敦颐的《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期间,有的同学一边朗读一边联系文末的注释翻译课文,有的同学一边诵读一边查阅与《爱莲说》相关的辅导资料,有的同学边朗诵边写写画画……就这样,我只是通过贾鹏芳一首优美的二胡独奏就把学生的思绪从课外的散漫中很快地吸引到对经典美文《爱莲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花之君子”之美的审美品鉴中了。如此,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美丽、和谐、快乐、高雅、充满动态美和浓浓诗意美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氛围,并为构建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古语也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都说明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同学们一旦遇到了问题,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心理便会自发地活跃起来。因此,语文散文教学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预设一些难度适中、数量适度的预习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等,以此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通过倾听、思考、品鉴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后得以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受到精美的散文在文章主旨、艺术、审美教育功能等多方面的熏陶与体验,继之为构建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在教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在引导学生借助文末的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疏通了文意并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及主旨后,我在白板上出示了下列两道预设题供同学们思考:
(1)我去永州参观过现实中的小石潭,发现它远非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记》清幽美丽。请问,柳宗元为什么要把一个非常普通的自然景观描写得那么美丽清幽?
(2)柳宗元与刘禹锡是唐代同一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同是永贞革新运动的核心人物。在他们参与的永贞革新失败后,两人同时被朝廷贬谪,但是,为什么刘禹锡的诗歌和散文一直充满着积极、乐观、向上的情调,而柳宗元的散文与诗歌却常常笼罩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与寂寞之情?
顿时,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竭力思考上述问题的答案。有的同学上查阅自备的辅导资料,有的同学相互间低声探讨上述问题的答案……顿时,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对上述问题的独特见解,有的同学们说“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记》之清幽美丽胜过现实中的小石潭,是因为前者是融合了作者主观审美意愿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后者是天造地设的纯粹的自然景观”;有的同学说“柳宗元与刘禹锡虽然同时代同才华同命运,但其散文诗歌的风格与情调不同,是因为两人的个性不同使然”……听了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我深深感到:精心设计问题营造散文教学的课堂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构建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
三、创设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美国著名教育家托拉斯提倡创新教育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线索与寻求答案的信息,必须给学生创设想象与联想、推测与预料等课堂空间,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师有意的“留白”中达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再创作的强烈欲望。在语文教学中,散文因其语言的高度凝练与意象的高度集中而给教师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强烈的再创作欲望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宝贵的资源。教学散文时,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再创作欲望,还可以因之构建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
比如,在教学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序》时,在引导学生借助文末的注释、手中的工具书或者网络等辅助资源疏通文意、整体感知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在作品中所寄予的美好愿望后,我引导学生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序》看似散文,其实有着诗歌一般凝练的语言和跳跃的故事情节。故此,请同学们在这篇散文的任意一个段落选择任意一句或者几句话进行合情合理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补白。
一时间,有的同学翻阅教辅资料,有同学的查阅文末的注释和课后的练习提示,有的同学边看书边做笔记,有的同学窃窃私语相互争辩,有的同学蹙眉思考,有的同学喜笑颜开……其表情真是应有尽有,百态尽妍。课堂氛围也经历了从“静悄悄”到“热闹闹”再到“喜洋洋”三个有趣的变化过程。不用说,在“留白”的10分钟学生畅所欲言的精彩补白中,许多同学精彩的补白赢得了我和同学们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持久的掌声。
可见,在语文散文教学时,教师有意创设供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空间,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再创作的强烈欲望,构建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
四、师生快乐分享,增加学生幸福指数
教育家夏尊认为:“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此话极为正确。在我们的沪教版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散文中都蕴含着美丽的情感和深情真挚的关爱,都能够给予学生美的情感的熏陶与诚挚的爱的感受,都能够让同学们在散文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至美,感受到关爱,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愉悦,感受到幸福。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与学生分享这份快乐与幸福,让学生的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与幸福外化为整个语文散文教学课堂的快乐与幸福。
比如,在教学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时,很多同学都被作者热爱自然、崇尚山水的美好感情所感染,都被作者依次拜访的德高望重的老桥、青翠的树林、亲切的山泉姐姐等产生了极大的关爱之情,对文章中表现出的我们应该把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当作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一般善待和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动植物朋友的主题深表认同,纷纷举手发言说:我们的动植物朋友生存的家园在一天一天地缩小,我们的动植物朋友的品种与数量在一天一天地减少。我长大后,一定要考上全球最著名的环保大学,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做个环保专家,每天从事教育人们爱护动植物、保护动植物家园的环保工作,我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爱护动植物,保护动植物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精神家园与物质家园。
对此,我不仅极为赞赏同学们这种崇高的环境保护美德,极为赞赏同学们对我们的动植物朋友的深切关怀和诚挚热爱之情,还极为诚恳地对同学们说:“希望将来当上了环卫专家的某位同学,千万不要忘记将这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告诉我与同学们,因为我与同学们也非常迫切地希望与你一道参加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而又持久的掌声。不用说,我与同学们又共同创设了一堂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
五、生生快乐分享,营造轻松快乐氛围
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给学生创设生生之间快乐分享预习成果、探究成果等平台。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快乐分享,不仅可以起到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协作、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等作用,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之间合作互助、共同探究的学习精神,还可以增加语文散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愉悦性,让学生在轻松、快乐、动态、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中习得知识,体味散文中所蕴含着的浓浓诗意。
无需置疑,预习的过程是学生自读、自感、自悟、自我升华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探索和发现新的学习元素的过程。在预习过程中,不同性格爱好的同学、不同学习成绩的同学、不同鉴赏水平和审美品位的同学对新的学习对象的理解、感悟、品鉴等肯定不尽相同。鉴于此,新的散文课文教学前,我们如果能够布置适量的、难度相当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预习题供同学们预习,而且在上课伊始就给予同学们展示自己预习成果的机会,那么,一定能够营造轻松活泼的、精彩美丽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氛围。
六,多媒体相助,营造快乐课堂氛围
在语文散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施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在语文散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设施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精美的散文中蕴含的丰富的抽象的美的意象、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等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盛宴中体味蕴含在散文中的美的因素,继而产生妙不可言的审美体验,从而构建精美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
比如,在教学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时,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具体的感受安塞腰鼓所具有的激荡着激昂的生命激情和磅礴力量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我将在网络精选的林枫、高清激情朗诵的的音画视频安插到我制作的《安塞腰鼓》中,让同学们在音画朗诵视频课件中真实地、具体地感受到安塞腰鼓的雄浑壮美等审美特质。如此,则不仅让语文散文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在这赏心悦目的视觉、听觉盛宴中进行了一次愉快的西北艺术之旅。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散文教学中,能够遵循语文散文的教学规律精心设计课前导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创设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精心创设师生分享快乐的平台增加学生幸福指数、精心构建生生分享快乐的平台营造学生相互交流的轻松快乐的氛围、多媒体相助营造快乐课堂氛围等,就有可能构建诗意般的精彩的语文散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许智勇.促进学生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职教通讯,2011年08月
[2]洪庆阳.创设情景,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J].新课程(下),2012年10月
[3]徐霞.构建高效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