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各地风俗文化

世界各地风俗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世界各地风俗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世界各地风俗文化

世界各地风俗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习俗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世界各地风俗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情景;教学;英语

1 什么是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而具体的场景,从而引导学生最真实的态度体验,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以及心态都得到了发展。情景教学包括:课堂游戏、才艺展示、角色表演、游览观光等。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

根据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情景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2 情景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创设情境、实践体验

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章节是关于西方节日与文化的,对于生活在中国的学生来说一定对这些文化习俗很好奇,他们也希望能够过上西方的节日,切身体会到当中的快乐,教师在讲解到这些章节时,可以创设一个节日课堂,让同学们参与其中。

拿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Halloween)为例,教师最好把这节课的讲解安排到晚上,因为根据这个节日的风俗,晚上的气氛会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从而掌握书本知识。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这个节日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以及发展历程,并把在这个节日中将要学习的生词教授给学生,学生首先能记住单词,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初步掌握。

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一些南瓜面具和一些水果作为礼物,再把学生分成小组,一个小组代表一个家庭,不同的组分别准备各自的水果,根据水果的不同给自己的家园命名,比如apple house, grape garden, orange box等,每个家庭选出一名代表戴上南瓜面具,把教室里的灯关掉,走向其他各个家庭,叩开房门,说出“treat or trick”, 要求学生用英语和对方展开对话,进行激烈的劝服工作,争取对方心甘情愿地拿出水果,在对话过程中鼓励学生尽量应用这一课所学的单词和语法,比如,动名词的使用。最后进行评比,看哪一组得到的水果样式最全,数量最多,教师可以对最后的获胜者进行奖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应用课本知识,而且也对万圣节有一个真实的了解。

2.2 角色表演,切身体会

角色表演也是情景教学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说英语台词,深入角色的诠释,会对知识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比如,在讲到music和movie这些章节时,不妨让学生走向表演的舞台,鼓励学生唱经典英文歌曲,或者在讲到Magee’s present(麦琪的礼物)这一课时,安排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麦琪和他的丈夫。这样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熟练的掌握,对于知识的学习也会深刻、透彻。

2.3 课堂游戏,奖惩激励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站在讲台上对着书本讲解,学生在下面一边听,一边抄笔记,这样的课堂显得沉闷、枯燥,毫无生气。为了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小游戏,并形成游戏分组竞争的制度,对于落后的小组,用才艺展示的方式进行惩罚。

比如,在manners(礼仪)这一课,可以先把学生分组,然后,让学生围绕桌子坐下来,成一个圆圈,每名学生手持一副西方餐具:刀、叉等,再在桌上摆上真实的西餐,把课堂真实地拟造成一个西餐盛宴,这时候教师可以开始讲解课文中的礼仪内容,用英语逐一讲述每个礼仪细节,并且一边讲一边让学生追随去做,如果哪个学生做错了,就让他站起来仔细阅读课本,重新为同学讲解,对于连续三次做错的学生,要求他背课文,或者抄写英文句子,以此来加深他的记忆。

2.4 借助网络,形象展示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于英语教学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某些无法身临其境的活动,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图片或视频来得以体验。

比如,讲到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环游世界)这一课时,我们无法真正地带领学生出去旅游,但是,可以组织学生集体上网,教师根据课本内容事先设计好图片或者视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把要学的生词或短语加入其中,比如,对于各地风俗习惯的解释,各地名胜古迹的名字都要用英文标注。在老师带领同学们游览完世界各地之后,要求同学们针对某一地区作英语报告,用英语描述当地的景色,所见所闻,说出都学到了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游览胜地,对比当地文化与中国文化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运用生词,还饱览了当地的风土民情,对西方或国外的风俗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

3 情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在情景教学课堂中确实尝试了新意,体会了快乐,但是,高中应试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学生学会基本的语言知识,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任务分配,以及加强作业检查力度,防止学生只注重陶醉在游戏中,却忽视了学习任务的完成。

世界各地风俗文化范文第3篇

品牌名称是品牌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进行品牌设计、品牌建设中,要特别讲求命名艺术,为产品选择一个好的品牌名称。

俗话说得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同样,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给产品起个好名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名字起得好,消费者容易记住,再加上其它生产经营环节也做好了,产品俏销了,那也就快成为名牌了。所以说“名字也是生产力”实不为过。

名字起得好、优美、响亮,叫起来顺嘴,听起来好听,既有个性,又与时代新风尚合拍,树立品牌良好形象,最终有益于促进销售,堪称是门高深的学问。可以说,命名也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投资,这一观念今天正被不少经营者从教训中所认识。

有人认为,相对于技术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投入来说,命名似乎无足轻重。可是,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环节往往正是很关键的一笔无形资产的投资,它不但回报率远远超出预想,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有形资产投入的市场价值。命名的科学合理,会使企业的整体投资发挥出极限效益来。

“长虹”“红桃K”、“海尔”、“娃哈哈”、“乐百氏”、“SONY”(索尼)、“ACER”(宏基)等国内外著名品牌,其品牌名称无一不具备显著的区别性特征,充分突出自己的特色;易于为消费者所认同所接受;具有较高的文化附加值。如国内的“红桃K”这个名字出台前,几个创业者当初曾不惜斥数万元重金,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产品的名字及其商标图形的创意,最后从多达近两万个候选名字和商标创意中筛选出了“红桃K”三个字,真可谓字字千金。世界上成功的大企业,更是无一不看重命名这个投资环节。如美国有家石油公司为设计出既符合世界各地风俗,又符合各国法律的名字,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历时6年耗资一亿余美元调查了55个国家和地区,最后从设计的1万多个商标中筛选出一个商标,这就是著名的埃克森(EXXON),如今它的品牌价值已达上百亿美元。其它诸如“SONY”、“ACER”等命名,也都是一笔巨大的投资,当然,最终的回报也是丰厚的。

二、品牌命名的误区

如今,我国的企业也大都认识到了品牌名称的重要性,但在给自已的产品命名时,却因种种原因陷入了品牌命名的误区。

1、雷同

国内很多品牌无特色,缺乏个性,甚至名称雷同,结果企业的规模发展越大,当初命名投资中的问题就暴露越多。如广东就曾流传着这么8句话:“‘红棉’遍地开,‘珠江’到处流,‘五羊’满街跑,‘熊猫’遍地走,‘三角’满天飞,‘钻石’到处撒,‘羊城’处处见,‘粤穗’眼底收。”这就是对名字雷同现象的准确描绘。报载1998年广州认定的不同行业的58种著名商标中,命名相同的竟累计有14件,占近1/4。

2、媚洋

如今,我国的许多企业挟洋自重,本为国货,却非要给产品起一个洋名不可,“媚洋”思想从其品牌名称上表露无遗。理发店取名“黛丽丝”;自行车叫什么“奥柯特”;歌舞厅挂牌为“拉斯维加斯”;甚至一块热红薯偏偏要称为“蒙娜丽莎”……。从这些“洋气”招牌上看不到中国人的“骨气”。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之后,西风东渐,洋货以其高、精、尖的技术含量而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企业因此借一点洋货的光亮为自已增辉,原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这种借光现象搞得走火入魔,都为产品起一些“土著”与“洋人”都看不懂的洋名,就不但不能表现产品的特色,反而会受到国人的鄙视,更严重的是给人一种没中国人的“骨气”之嫌了。

3、循古

当前,我国的许多企业沾“古”而醉,热衷于以古代的人名、地名甚至以古代的典故、传说来为自已的产品命名。中国有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企业请它们为本企业发挥一些余热,确实可以为产品增添光辉。“孔府家酒”之所以大出风头,的确与它的品牌名称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如果大家一窝蜂似地都去循古,那“古”的功效就会因多、烂甚至捕风捉影而淡化,还有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如,自从有了“孔府家酒”后,于是就出了类似的“禹王山酒”、“康王河酒”、“宋府家酒”等等,这些有抄袭、模仿之嫌的品牌名称,实在令人大倒顾客味口,其品牌效应就可想而知了。

4、媚俗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一些品牌名称、店铺招牌还莫名其妙地染上了一股重重的“俗气”。比如,有什么“老爷酒店”、“财神当铺”;什么“洪福酒楼”、“肥婆餐厅”;有豆酱制品取名为“老干妈”、“老干爹”;据报载,南方某地产的一种儿童食品居然取了个艳名叫“泡妞”,真不知这一企业取此名字的目的何在。

品牌名称、店铺招牌实际也是一种促销广告,同时也是企业精神的一种外显。一个好的品名(或招牌)能给企业带来无尽的收益和回报;一个高雅、文明的品名(或招牌)能让公众感受到一个企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而那“财神”、“肥婆”、“泡妞”、“老干爹”之类俗不可耐的品名、招牌只会招来大众的反感,只会为自已的企业外在形象抹黑。笔者真是想不通,我国语言词汇浩瀚如大海,其中有无数的绝妙好词,但这些企业为什么偏偏选中那些俗不可耐的俗名呢?

目前,国内企业在进行品牌名称的选择的时候,除了陷入了以上几种误区外,还常常陷入“称王称霸”、“猎奇求怪”、“贪多求大”等误区。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

三、品牌命名的原则

实际上,产品品牌的命名是一门高智慧、高价值的艺术。要想所选择的品牌名称能发挥其促销产品、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的良性作用,避免陷入上述的误区,就必须坚持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品牌命名要新颖独特对比强烈。

品牌命名的目的是为了更有利于消费者的选择,使它们在同类产品中具有万绿从中一点红的效果。因此,新颖性和独特性无疑是品牌命名的第一原则。

最近,女儿迷上了一种名叫“小鱼军团”的袋装小食品,该食品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一些油炸小鱼。十几条一袋,四块多钱,价格不便宜。但它的名字却大大吸引了我那三岁多的女儿,一旦买上一袋后,她便会一条一条地“消灭”,口中还不时大叫:“爸爸、妈妈,我又消灭了一个军团成员。”有时,妻子也加入了对付“小鱼军团”的战斗,直到把整个“军团”消灭干净。在消灭“小鱼军团”的过程中,女儿高兴,妻子快乐,当然我就更快乐了。这一切统统都是“小鱼军团”这个新颖、独特、有趣的名字所带来的。

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新颖、独特的品牌名称能使普通的商品变成富有强大吸引力的商品,它能给顾客带来意料不到的欢乐和享受;一个新颖、独特的品牌名称就等于给商品做了一个绝好的广告,它能给企业带来滔滔不尽的丰厚财源。我想,生产“小鱼军团”的企业,其生意肯定不错,至少它从笔者的钱包中就掏去了不少钞票。

2、品牌命名要能够隐喻产品特点。

能够表现产品独特性的第二个因素是产品的功能和特点,同时,它也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为了更加突出和更加艺术地表现产品的功能和特点,使产品品牌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品牌的设计者们大都采取比喻或隐喻的方式来表现变种功能和特点。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所生产的桑塔纳轿车就是借喻桑塔纳旋风的威名而成名的。桑塔纳原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座山谷的名称。那里盛产名闻于世的桑塔纳葡萄酒,同时也盛产强劲的桑塔纳旋风。大众汽车公司将他们的名车命名为“桑塔纳”,不但隐喻着那车像桑塔纳旋风一样风驰电掣,而且希望那车能够像那旋风一样风靡美国和全球。

3、品牌的命名要能够诱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产品命名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赢得用户的接纳和选择,因此,一个好的品牌名称不能仅立足于公众的识别和欣赏上,而是要有强烈的卖点,使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购买欲望和购买冲动。

诱发购买欲望和购买冲动的关键是能够引起顾客美好的心理联想,使他们醉心于购买带来的美好结果。这种对未来的憧憬作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量,很容易转化为购买动机。在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的人们都挡不住“可口可乐”的诱惑,其中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那具有极强诱惑力的品牌名称。

4、品牌的命名要顾及国情、民情、民俗和民风。

天津“狗不理”包子在我国北方已畅销了上百年。但它在南国广州却寸步难行。这是因为,广州人对“狗不理”这个名称在心理上不能接受。这正映证了“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古语。

由此可见,产品命名不但要考虑它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而且要考虑产品销售市场的国情、民情、民俗与民风,做到“入乡先问俗”,千万不要冲撞了当地的社会禁忌。

5、品牌的命名要做到好听、好看、好记、情深。

除了以上原则外,品牌的命名还要注意做到:一是“好听”———品牌的名称听起来舒服。二是“好看”———品牌标识要醒目,让人看完之后赏心悦目,从而留下对这个商品或服务的美好印象。三是“好记”———名称简洁有深义,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四是“情深”———品牌要有一定的文化韵味或一定的情感内涵,让人们在使用此产品或服务时,体会到一种情感上的享受,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四、品牌命名的途径与方法

要想获得一个绝好妙的品牌名称,除了要避免陷入上述的误区与坚持上述的原则外,还要选择适当的途径与方法。

品牌命名的途径通常有三条:一是通过媒体诚心诚意地向社会公众征集,既可得到好名字,又能很好地宣传自己;二是邀请专业公司或人士介入新产品投资开发过程,为产品的命名出谋划策;三是发动企业内部员工为产品命名。有时候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品牌名称更能切合企业的实际。

方法是原则的体现。品牌命名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以产品产地命名。

即以产品的传统和著名产地命名,如茅台酒、龙井茶、北京烤鸭等。凡名牌产品大都有其原产地或中心产地,人们习惯上把这些产地视为正宗。以产地命名可以使消费者产生一种仰慕和信赖心理,并从而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2、以植物类比命名。

即以具有象征意义的名树、名花、名果来为产品命名,如椰树饮料、莲花味精、红豆衬衫等。以名贵植物类比命名可以使消费者把产品形象化,并通过积极联想给产品附加一些与植物有关的属性。

3、以动物类比命名。

即以具有象征意义的名贵动物来为产品命名,如风凰电扇、虎牌摩托、熊猫电器等。以珍禽异兽命名,不但可以使产品形象化,而且可以产生强烈的动感,使产品在消费者头脑里生动起来,从而给产品附加一些与那动物有关的属性。

4、以自然现象命名。

即以某种自然现象的名称作为产品名称的一种命名方法,如长虹彩电、紫光电脑、霞飞化妆品、旭日升饮料等。这种命名法可以将自然现象的某种受人喜爱、受人憧憬之处寓于产品之中,从而借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消费者购买。

5、以价值比喻命名。

即以修饰性的语言来喻指产品价值的方法为产品命名,如金贵特曲酒、超能电器、自然美化妆品等。这种命名法,可以直接让顾客了解产品的价值之所在,有一定的促销作用。

6、以威信效应命名。

即以历史上和现实中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的人的名字作为产品名称的命名方法,如东坡肉、孔府家酒、中山装、李宁服装等。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人,代表着一种理相化的生活方式,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认同;另外,以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人的名字作为产品名称还可以产生“名人效应”,使产品能够借“名”扬名,借“名”促销。

7、以企业理念命名。

世界各地风俗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网络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取得的一个划时代成果,使人们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环境,促使他们关心世界、关注社会。同时,开放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便捷的获取异域风情文化的途径,结合各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层次人的思想等因素,催生出多样的文化思想,众多此类思想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再加以融合,逐步形成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网络文化。

一、网络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1.网络文化的定义。

百度百科对网络文化是这样定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一般来说,人们经常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看待网络文化: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

综上所述,可以将网络文化描述为以互联网为载体,依托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传输系统,使用一定的表达方式,传播大众思想、领略各地风俗民情、探究异地文化,并可以表达自身的意见观点,宣泄个人的情绪,而构建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是一道崭新的文化风景。

2.网络文化的特点。

网络文化是现代技术和传统文化交互作用发展而形成的产物,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网络文化具有广泛性。网络具有跨越时空的特性,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模式。网络文化完全突破了其他文化的局限性。无论你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全球最新资讯,接触和感受各地的思想文化。

第二,网络文化具有包容性。网络是世界性的,没有国界、民族、语言、等因素的隔阂。从接触对象来说,无论你是家产万贯的富翁抑或是一贫如洗的百姓,不分男女、老幼和阶级尊卑,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上网交流、访问,共享网络文化。从内容上来说,网络文化是多样丰富、五花八门的,不仅包括各地风土人情、世界时事政治、各派文学艺术、最新科技前沿、军事发展等文化,还存在不少反面、低俗、等有害文化,所有的这些均可以网络文化这一形态存在并传播。

第三,网络文化具有互动性。网络与书籍杂志、电视传媒和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在传播方式上有极大的不同。传统媒体多被某一机构或群体掌握,掌控者可以按照自身的意愿,以由上而下地以金字塔式形式来对广大民众进行传播影响,受影响者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但是网络文化则改变了这一模式,网络为每个用户提供了一个广阔自由的对话平台。每个人既是信息主体又是信息客体,既是信息的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无论你身份、思想信仰和地位如何,只要接入互联网这一平台,便可以平等地从事信息文化的制造、交流与使用。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主动地获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

第四,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网络空间与平时生活的真实空间是相互区别而又独立的,是一种新型的空间存在形态,是以虚拟的电子信息为介质的,在这种虚拟空间中快速实现实践、互动和交流。每个人在进行网络交流时都不一定会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告知对方,甚至有些时候大家故意隐瞒身份,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处于一种虚拟环境。因此,网络中任何东西都可能非现实的,包括你所见到的图片、文字。

二、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在校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教育对象,他们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思想特征因受到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等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因此,了解他们的思想特点对如何更好地将其教育成为理想、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思想方面。

在思想方面,呈现出意识多样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主体意识增强的特点。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思想文化发展世界化及我国社会经济模式多样化、收入分配不平衡、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大学生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下,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同时,大学生价值取向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功利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体人生价值观正被部分大学生接受,他们片面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陶醉在个人世界中,淡漠了个体责任意识、相互协作意识、集体意识。

2.道德品质方面。

在道德品质方面,道德观念多样化,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不一致。随着全球信息化越来越普及,单一的传统道德观念受到西方道德观念的强烈冲击,形成多元道德观念并存的局面。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是受多元化道德观念冲击最大的群体。多数大学生既遵从传统道德,又认可部分西方道德观念和规范,尽管两者可能有相互驳斥的方面。同时,一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存在双重的价值评判标准,存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的道德要求存在二重性,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较高的道德价值标准来评判别人,而以个人主义的道德价值标准来要求自己。

3.心理素质方面。

在心理素质方面,层次性明显,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现在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自幼成长在家长和老师营造的“温室”里,对亲人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心理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较弱。在这一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他们肩负着社会和家庭的多重期望,承受来自社会、家人、同事等多方的压力。故此,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出心理问题多发、心理矛盾多、压力大等特点。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1.国外文化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冲击。

网络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系统,开放性是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它可以跨越国界,将世界各地的人联系在一起,各类信息迅速传播,大家共享资源。在校大学生对外来新鲜事物有着巨大的好奇心和极强的接受能力,互联网在使大学生便利地获取国外大量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也接触到了许多西方的文化理念,这些意识形态对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来说并不完全适用,显得过于超前或是与目前国情相左。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并未完全具有辨识好坏是非的能力,一般都是囫囵吞枣全部接受,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面临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和巨大冲击。

2.大学生意识失范和道德缺失。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社会的形成在客观上可以为大学生接触外来道德意识理念带来方便,从而促进自身道德品质的提高。但必须看到,在网络文化条件下,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和导向功能减弱趋势明显。网络是一个由电子空间构成的虚拟社会,人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用虚拟的身份和人交流,自由度加大。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大学生很难约束自己的行为,容易忘却自己的责任,丧失道德,极易出现网络犯罪。网络犯罪是一种高科技犯罪,具有危害面广、影响深远、损失严重、隐蔽性强等特点,是网络时代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3.网络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疏离。

社会学的基本原理指出,社会互动是以个人为基础的。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扮演各自的角色。现实社会的社会活动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进行的交互作用的社会交往方式。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相比,具有一种虚拟的特征。虚拟世界的交往并不是面对面的、实实在在的交往,而是通过电子邮件、QQ等网络工具间接进行的,长期利用这种方式进行交往,大学生易发生人际关系互动受阻,信任感下降,不愿与人交往,对他人漠不关心,个人主义盛行,这很可能导致一种后果,即少数大学生只愿意在网络中寻求虚拟的完美人生,而逃避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导致人际交往出现障碍。

4.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容易腐蚀大学生的思想。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各种合法、非法、有益、无益、真实、虚假等信息未加筛选混杂在一起,这对于正在成长的、尚未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来说,不可避免地带来冲击,甚至误导,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这一特征,使得许多关于西方享乐、奢侈、刺激等不健康的信息充斥其中,对于那些具有强烈好奇心却又缺乏自身控制力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受到西方的价值观念的腐蚀而抛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进而丧失进取奋斗的精神和意志。

四、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网络组织、网民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强网络管理,维护互联网的文明、健康和安全;网络组织应自觉加强自身网络的安全性,防止黑客的攻击,病毒的感染,对不健康内容进行筛选;广大网民应文明上网,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内容和行为的侵蚀;社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着力研究改善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中心意识。

我国传统德育的最大问题是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将老师放在中心地位,学生被视为教育对象,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所授予的内容。高校德育工作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迎接网络文化的冲击,就应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现代教育理论愈来愈强调教育对象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和能动作用,受教育的人必须明白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重要性,逐步转变其教育观念,以自我为中心地进行学习。

2.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面对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我们应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用先进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价值尺度引导教育大学生,用积极健康的文化资源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和渗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注重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高校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未来的网络化教育中将发挥重要作用。2004年,在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防止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搭建网络学习、交流平台。运用校园校报、新闻资源、广播、电视台等资源,结合信息技术,搭建出一个能良好体现出导向性、充满正能量的交流学习平台,使大学生了解网络的魅力。其次,高校还可在网上举办网上征文、设立谈心室、开办电子刊物等,逐步把网络建成重要的德育阵地。

(2)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控和管理。根据现状,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规范和控制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建立专业的教育队伍,定期对校园网进行清理和抽查,阻止各种不良信息进入校园:建立心理咨询网站,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减少校园网络的不文明现象,预防网络犯罪,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网络环境。

(3)丰富校园网络内容。迎合学生所需,办好高校主流网站。在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多探讨一些大学生关心的大事件、国际新闻、文体娱乐等方面的素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

4.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对于大学生来说,深入基层是了解社会、磨炼意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好方式。因此,面对大学生沉迷网络、知行脱离的现象,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在丰富其业余生活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将来担当新的社会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高校还可以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之余,举办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使高校“网虫”走出网上世界,回到现实当中,发展其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结语

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应通过分析研究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利用网络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檀江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孟静雅,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建构中的风险问题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2010(1).

[4]张再兴.十年:回顾高校网络思想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11-30.

[5]杨丽艳.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77.

[6]张健敏.互联网潮流与未来.上海信息化.2006,(6):80.

[7]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9):145.

[8]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31:134.

[9]王欣.当前我国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10]段晓辉.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11]包月英.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12]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13]马速.浅谈价值澄清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科技资讯,2010.(13):239.

[14]杨雅琼.感恩教育: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直面的课题[J].价值工程,2010.3:208.

[15]王蓓.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新思考[J].职业时空,201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