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营销计划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讯:社会化网络的基本功能是“汇聚”,汇聚内容、汇聚人群。人群是脉络,内容是肌理,这二者的聚集构成了立体、生动的社群网络。在社会化网络中人群与内容二者缺一不可,互为唇齿。如果把社会化网络理解为人体的血脉系统,人群就可以理解为血管,内容就是血管与血管间传递、输送的血液,当然血液的成分非常复杂,这就是内容的多样性。同时动脉血与静脉血却有着相对清晰的区隔,这就像不同类型的用户偏好不同类型的内容,是用户决定了内容的类型。
社会化网络的这个特征,决定了社会化网络营销本质上就是对人群、内容的理解、影响。问题是人群与内容是两种完全不同目标主体。如果着眼于内容,技术就是不二选择,只有技术手段才能将海量内容归类、精炼,并创造类同、能引发普遍用户共振的内容。技术手段在社会化网络营销中扮演的是绝对理性的角色。另一方面社会化网络中的用户确实是感性的。社会化网络将更大的主权赋予了用户,用户能依照自我的意愿建立人际网络结构,并决定其中的内容(如果网络中的某些人提供的内容经常与用户喜好相悖,这些人就会被用户边缘化,直至被清除出用户自己的网络)。同时用户虽然有共性,但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个体,如果要与这些个体建立更为持久、稳固的关系并最终获得影响力,只能通过情感的交互,通过人文关怀才能达成。
从这个角度看,技术手段与人文关怀在网络营销的应用上相互依承又互为矛盾,这一对矛盾也是整个网络文化的最根本矛盾。网络首先是一种技术,它从诞生那一刻起到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带有浓重的技术色彩。不仅网络是一种技术,由此延伸的深度服务亦是依托于技术之上,社会化网络也不例外。
现在看似有效的社会化网络营销手段更多的是依托于技术,数据挖掘就是技术的一个集中体现,在网络广告时代,数据挖掘是提升网络广告效果、降低广告成本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数据挖掘能非常理性的判断社会化网络中传播的内容特征,能判断用户行为模式甚至是用户的心理状态,通过关联及推送技术又能将配对相对吻合的内容和用户。
但是社会化网络营销中采用的技术本身并不关注人,而是关注人的行动。然而,任何一种技术,从它走出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那一刻起,就应该要具有“人文”的色彩。而社会化网络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化网络,首先要面对的是人文性。无法单纯采用技术手段期望能和用户建立起人化的关系。(文/沈禄政)
关键词:内容数据库 网络化报纸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在数字化技术推动和报业网络化转型的背景下,传统报业加速进行报业的战略转型及报业新业务的创新与探索。传统报业基于内容生产商和供应商的角色定位,就必须建立内容数据库,做好做大内容产业,彰显传统报媒内容资源的优势地位。而基于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的内容生产则是报业内容数据库建设的基础。在网络化与数据库生存条件下传统报业的生存形态发生了改变,媒介边界消失和生存形态的混一是传统报业网络化后的显著特征。基于网络化与数据库生存条件下传统报业生存形态的变迁建构网络化报纸的经营模式是报业发展的根本趋势。
一、从集成商转变为内容生产商与供应商
自全球报业遭遇危机以来,我国报业也开始检视和探讨未来报业的生存形态和发展模式。20世纪末我国报业集团化和相关产业多元化的发展形态使传统报业在报业产业链中扮演着集成商的角色也遭遇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传统报业面临着传媒市场的角色转换――从集成商重新定位为内容生产商和供应商。通过满足读者个性化的信息需要,为其提供定制服务,坚持独家报道和深度报道,彰显报业内容资源的品牌影响力,打造报媒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未来报业市场产业链上游的内容资源生产商和提供商。
报纸的内容决定报纸的影响力,报纸的竞争,其核心还是内容的竞争,是影响力的竞争。整合报道资源、调整报道结构、改进报道质量,应该成为报业媒体当前的首要任务。
报业只有立足现有资源,检讨经营战略和经营策略的问题,调整经营观念,依托报业的核心产品――内容,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内容应该回归到报业发展的战略层面,无论媒体通路如何发生改变,内容都是其他媒体迫切需要的资源,而拥有内容资源的报业才能够在未来市场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进而拓展和延伸内容的数量和质量,提供不同形式的内容资源给其他媒体有偿使用。同时,利用已有资源为市场提供数据库查询及信息增值服务等。
报业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追求高品质具有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新闻产品,体现新闻的权威性、前瞻性、实用性和特殊性。绝大多数报业集团都是以党报为龙头组建的,因为党报在报道新闻信息方面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的固有优势,在读者中享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党报集团应该利用该优势资源努力打造其品牌的影响力并加以拓展和延伸,利用党报的良好声誉和在读者中的认知度,进一步提升报业集团的整体核心竞争力,把报业品牌作为集团经营战略层面进行考虑。同时,要避免信息内容的同质化,只有个性化和特色化的信息内容才能在网络时代赢得先机。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报业媒体最显著的优势,就是拥有雄厚积累的内容资源。随着技术发展和宽带普及,未来内容的传播渠道一定会越来越多,报业对传播渠道的弱势地位将加剧其成为内容生产和内容提供商的地位。与此同时,未来对内容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平台要想获得增长和利润,将不得不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内容订制。另外,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与新平台在有效拉动了对内容的需求的同时,也为这些内容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收入模式和更加广阔的利润空间。从市场需求看,传统报业媒体在网络化转型中遭遇的困境将因为技术的发展而获得极大的改善。技术越进步,渠道越发达,对内容的需要就越大。传统报业媒体作为内容生产商和内容提供商更能发挥出自己的主业优势。
二、基于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的内容生产与数据库生存
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推动下,报业媒体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就是:避免内容同质化。因为数字技术导致网络快速复制和传播新闻信息内容,如果报业媒体提供的信息都基本类似,则失去在网络时代生存的基本条件。基于网络化和数字化的特点,报媒在内容生产上必须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和专业化的生存法则,摆脱当前报媒高度同质化的现状。同时,报媒要依托数据库生存,建立并做大做强报媒内容资源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并提供内容数据库的增值服务。
1.新闻信息内容的个性化、特色化选择
报业媒体打造的核心竞争力源自于内容产业,只有发挥报媒在内容领域的自身优势才能够在众多的报媒和新闻网站中独领。在报媒网络化转型中,报媒所办新闻网站应该从战略上做出调整,在传播介质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应该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进行战略调整,传统报业着重于纸质载体的特性,采编人员多从编辑角度出发去进行组版,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等。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出版也在逐步的发生改变,更好的实现报网融合。比如,《华尔街日报》报纸上很多摘要性的报道,外加很多路标性质的指向网络上的链接――背景资料、全文报道、声音或视频的采访录音录像等,而财经报纸上寻常可见的数据、图表、走势图等,读者可以进入《华尔街日报》网络版,那里可提供3万多家公司的丰富数据。通过报网互动,《华尔街日报》为读者提供了更多个性化和特色化的信息内容。
报纸媒体把信息内容从纸质载体转移到电子载体上,就必须走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1)个性化生存――精确投放,按需定制
报业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必须以读者为中心,按照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精确投放,生产满足读者需求的信息内容。报纸媒体拥有庞大的订户信息数据库,里面有大量的读者信息,包括家庭住址、电话、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状况等。这些讯息都可以帮助报业媒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内容服务,根据其需要,发送有针对性的信息内容。
(2)特色化生存――凸显优势,塑造影响力
从报纸媒体的信息内容方面而言,特色化是报纸媒体内容生产的核心竞争力。比如,《经济日报》定位为“中央级以经济宣传报道为主的综合性大报”,以全国性、全球性的视野去应对区域性报纸的竞争,以原创的、独家报道作为报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通过提供独家报道、原创报道提升报纸自身的品质和品牌影响力。
2.报媒数据库生存的另一种选择:专业化
专业化报媒数据库,既能服务于传统媒体,又能服务于新媒体。关于报业集团数据库建设,需要从战略层面统一考虑,决定报业集团数据库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具体而言,在数字化和网络数据库技术的双重背景下,数据库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整合报业集团优势资源,建立信息内容数据库平台
报业集团媒体信息资源包括两部分:一为通过纸质媒体的信息资源,一为受版面空间限制而未刊发稿件资源。比如。新华网,依托新华社强大的信息采集能力,除了报纸刊发信息转载以外,每天还几千条甚至上万条的新闻信息。日积月累下来,报纸刊发信息和网站信息都成为报
业集团数据库的内容资源,而这些内容资源都是进行数据库建设的基础。
除了建立信息内容数据库,还可以建立读者和客户资源数据库。报业市场化进程促使报业从“以订单符理”为核心的系统转变为“客户为中心”的系统,提高报业的服务水平成为报业竞争的利器之一。报业集团通过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及集团统一的呼叫中心,对大量客户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直接了解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和变化,改善服务,提高报业整体品牌形象。
(2)专业化报纸数据库服务于传统媒体
报业媒体通过建立专业化报媒数据库;整合传统报媒的内容资源和特色讯息资源,把长期以来没有创造价值的内容进行重新包装,为需要的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创造价值。
(3)专业化报纸数据库服务于新媒体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信息内容目前更多依赖传统媒体,建立专业化报媒数据库可以提升传统报媒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传统报纸可以努力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把内容作好,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作为新媒体的信息内容生产商和提供商。
三、数据库营销:网络化报纸经营模式的建构
在报业网络化转型中,报业媒体应围绕“内容资源”发展核心业务,通过提供个性化、特色化和专业化的内容,提高报媒在内容资源上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以内容数据库营销作为报媒未来的终极生存形态。
1.数据库生存条件下内容销售的经营模式
数据库生存条件下网络化报媒内容销售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是否拥有足够多足够丰富的内容数据支撑报媒数据库的发展,只有在内容数据库方面做到市场领先地位,才能做大做强内容数据库营销,无论是版面销售还是数据库营销。
经过长期的经营探索,中国的报纸媒体也在建立数据库的道路上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已有报业开始注重搜集、建立读者客户资料数据库,并尝试运用读者数据库开发报业增值服务。但大多数报媒在数据库建设上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真正实现数据库服务。国外许多报媒通过在线数据库提供服务而赢利,比如英国路透社约有40多万个终端和5万多个客户,在中国就提供财经资讯系统、交易平台、外汇交易管理系统、市场数据库、自动交易系统等5类产品,依托数据库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是路透集团最主要的赢利模式。
可见,对报业集团现有优势信息内容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就能有可能实现在所在区域市场实现数据库的增值利用,获得新的赢利能力。
首先,信息数据库:内容多次售卖。信息内容数据库是不仅包括已传播的新闻成品构成的史料型数据资源,还包括记者采集的尚未正式发表的数据资源。因为报纸版面这些信息内容是建立信息内容数据库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报媒可以利用现有的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信息内容进行归类和整合,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经济、政治、娱乐、体育、天气、健康等内容的检索服务,也可以对报媒的现有内容进行整合和分析,以报告形式提供给客户,满足客户的特殊需要。
其次,读者数据库:个性化内容定制服务。报媒拥有订户的详细资料,包括具体的地址、邮编、姓名、性别等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整合分析读者的兴趣爱好、阅读习惯、重点关注等内容,提高对读者资料的充实和精确分析功能,为不同需求类别的读者提供新闻定制服务和其他相关资讯服务。同时,根据读者数据库的读者人口特征细分,为不同广告客户进行精确的广告传播提供了依据。依托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增强报业内容数据库的规模和检索功能。如《华尔街日报》的个人版,就是根据读者爱好进行内容定制,使用个人电脑或账号登陆该网络,就会出现读者喜欢的新闻标题、题材、风格等内容。
(1)数据库生存条件下内容销售的赢利点
通过对目前报业媒体经营状况的分析,数据库生存条件下内容销售的赢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商业合作的赢利;企业收费的赢利;收费读者的赢利。这三个方面又包含着若干种具体的赢利渠道,这些赢利渠道综合构成了数据库生存条件下内容销售的赢利模式。
①商业合作的赢利
广告依然是数据库营销收人的主要来源,利用报媒数据库平台,采取“前店后厂”模式,通过对中小企业及从业人群提供培训、管理咨询、营销策划、企业公关等方面的服务以及出版等业务,获取衍生服务收入。通过这种营销方式、品牌、传播功能将数据库资源全面整合。
②企业收费的赢利
通过建立新闻信息数据库,报媒网站背后有一个庞大数据库,提供读者付费检索、下载服务。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提供针对目标市场的调查报告,方便企业市场营销的顺利进行。日经数据库(Nikkei)于1984年创建,数据库收集了170多家媒体的信息,这些媒体包括口经集团的报纸,《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等全国性报纸,以及一些地方性报纸和杂志。此外,数据库还有世界5000万家企业的情报,国内100多家公司的财务报表信息、人事情报,和国内的宏观经济指标等。日经数据库供读者付费检索、下载,每年流水帐达到200多亿日元,利润率也非常丰厚,是集团中最有前景和增长最快的媒体板块。
③收费读者的赢利
目前。多数报媒采取当天网络版免费阅读,如果读者需要查阅往期报纸,则只有付费才能阅读。《人民日报》数字报前四版内容长期免费,五版及五版以后版面内容当天免费。但阅读往期报纸的其他版面则需要付费。而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则是必须付费才能阅读的,这和它提供股票和期货信息内容有关。不同的报媒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读者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免费和付费内容服务,对过往新闻进行价值再挖掘成为新产品进行销售将成为报媒的赢利点_之一。
(2)数据库生存条件下内容销售的商业模式
数据库内容销售的商业模式无非两种,一种是独立经营模式,一种是合作经营模式。这两种模式对于媒介来说,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
①独立经营模式
采用这种经营模式的运营商往往比较有实力,他们认为完全可以自主进行数据库平台的商业运作。比如拥有大量信息内容的报业集团,或者是具有大量国内外新闻信息的网站。都可以依托自身优势来进行内容数据库营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网络特质决定了网络媒体数据库营销的唯一性,必须对整个市场进行重新定位,建立金球、全国或者某一个区域领先的内容数据库,才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比如新华网可以着眼于全球信息内容数据库的营销,人民网可以着眼于国内信息内容数据库的营销,发挥自身的信息优势开展独立的经营模式。
②合作经营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是一种常用的模式,它可以联合不同的运营商来加速数据库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国内存在众多的区域性报业集团,不能也不可能都建立起自己的信息内容数据库营销,这些报业集团基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可以通过报业集团之间2家甚至多家共同投资建立信息内容数据库,为受众提供特有的信息内容服务;报业集团也可以和网络媒体,比如门户网站开展合作,共同投资建立具有专业化和特色化的信息内容数据库,比如专门做娱乐新闻、财经新闻等,都是未来报业集团和网络媒体的可能发展途径之一。
2.基于信息流与物流的专业数据库经营模式
报业媒体自身需要拥有的资源可以归结为三类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一是信息内容数据库;一是广告客户数据库;一是订户信息数据库。只要报媒能够有效的开发这三类数据库,报业媒体将会在数字化背景下获得快速的发展。同时可以利用报媒自身的发行渠道去做物流业务,拓展报媒的产业结构。
对于信息流而言,报媒可以根据订户信息数据库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内容服务,比如读者需要关注地产信息、财经信息、娱乐信息等,报媒都可以有目的性的进行信息流的传输,为读者提供定制服务,提升报媒的服务价值。同时,报媒可以通过和报媒及网络媒体的合作,进行信息流的多次售卖,进而使信息流产生更多的收益。
对于物流而言,报媒从90年代开始重视起来,利用现有发行渠道,开展除了报纸发行以外的物流业务,开拓信息流之外的新的赢利模式。在零售业“渠道为5E"的时代,报媒拥有的发行物流配送网络显然具备巨大的优势,如何对发行物流配送网络进行深入的挖掘,开展多种业务,使发行渠道本身保值增值,获得最大化的利用价值。这就需要依靠报媒拥有的订户信息数据库的优势,从“发行经营”转变为“经营发行”,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渠道优势,积极拓展产业链,向物流配送、产品开发、广告收集、家政服务、信息加工等领域广泛渗透,从单一的报纸发行转变为多元化的物流配送。
报纸发行渠道及物流网络的业务主要可以分为报业发行相关的物流配送业务和业外物流配送业务等。
高校图书馆要实现现代化管理就要主动采用信息网络化方式做到文献资料共享,让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达到合理利用。高校图书馆是学生获取更多知识和文化交流重心,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学习、高校教学以及科学研究服务,高校图书馆应该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网络资源数据库和校园图书馆网站,链接最热门的搜索引擎为学生、教师提供便捷的检索界面,实现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信息网络化对高校图书馆冲击
信息网络化发展影响深远,期刊、报纸等传统纸质化媒体认识到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机遇呈现数字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态势。所以作为纸质书籍藏量最多的图书馆,受到网络信息化的冲击更大。
1.读者信息需求量大
传统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围绕纸质文献资料,学生对知识资源的获取也主要依赖于纸质文献。这种传统的工作服务理念根深蒂固,以至于高校在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同时图书馆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工作方式。由于互联网快速发展,在实现信息网络化的同时也实现了信息国际化,这就使得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量更多。知识的不断跟新发展也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补充学习需求更加迫切,而图书馆纸质书籍提供的信息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的信息需求量大给高校图书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网络资源丰富
网络最大优势在于它集结了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更新速度快,而且网络资源形式多样,包含了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给读者带来感官上的视听享受。这样新颖的阅读方式吸引了大量读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获取信息渠道。学生对文献资源的需求转移到网络上,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的所需资源。网络上会有一些免费的文献资源提供给用户,同时网络会提供一些文化论坛,学生可以在论坛里与其他人进行学术交流学习。网络获取资源快捷、迅速是高校图书馆所不能达到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化建设不顾完善,缺少可靠地数据资源库,不能第一时间满足学生需求,这就使得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在学生的意识里逐渐被淡化,在搜索文献资源时首先想到的是网络而不是图书馆。
3.图书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作为掌握大量信息的高校图书管理人员要具备信息捕捉的敏锐能力,培养个人信息导向能力,对新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及时补充到图书馆网站上供学生查找。由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图书的保存和整理,多以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不高,导致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大多是低学历,不是图书馆专业管理人员;图书馆部门专业人员少,缺少网络技术相关专业知识。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导致服务质量跟不上信息需求,为图书馆信息网络化系统的建设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给图书馆的变革发展提供了机遇,为了减少网络信息的冲击和满足学生对文献资源的广泛需求,高校图书馆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网络化平台,但在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
1.搜索引擎缺乏信息针对性和科学性
高校图书馆的搜索引擎系统对不同用户的资源检索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用户资源多层次检所需要。导致用户对检索到的资源信息的准确性和使用性存在疑问,使用这样的搜索引擎不能及时对信息进行补充,导致信息落后。
2.信息库利用不合理
高校图书馆初期开始建立数据库时,对数据库的总体规划不合理,使数据库冗杂、重复现象频出,资源共享达不到预期效果。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现数据库的适应能力差,对原始的资源整合统计适应能力强,对新进资源的适应能力较差,对资源的更新引进带来难度。
3.缺乏对网络资源的整合
高校图书馆在引进网络信息资源时,只注重信息网站的链接,缺少对资源的筛选和整理,对网络信息不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及加工。只作为网络资源寻找的一个途径,而不是提供有效地网络资源。网络资源比较繁杂,直接引用不仅不能为用户提供准确的资源信息,反而会让用户因为质疑网络资源的准确性而增加负担。
4.馆藏资源的浪费
高校图书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对资源的需求,建立了信息网络化体系,充分发挥了网络信息的优势。但是这也给馆藏资源的利用带来了冲击,图书馆把主要的注意留放在网络资源的链接搜索上,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忽视了馆藏资源的优势,使馆藏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浪费。
5.技术缺陷
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网络化的阻力主要是技术缺陷。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让人们对新的技术接受能力较差,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所以在建立图书馆信息网络平台时,没有专业技术支持。在使用过程中在书籍数据传递过程中也存在技术缺陷,文本格式不正确等现象频繁发生,给用户使用带来难度。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化发展策略
信息网络化,给高校图书馆带来极大的冲击,同时也为图书馆的发展变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所以,高校图书馆要适应信息网络化要求,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信息网络化系统。
1.建立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化体系
信息网络化是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高校图书馆应该改变传统管理观念,适应社会发展,根据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建立符合自身的信息化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满足学生对信息的巨大需求。
2.建立读者反馈机制
高校图书馆如果想要更好的为学生、教师服务,就应该建立读者反馈机制,定期搜集读者对图书馆的意见及建议,然后根据读者提出的改进意见进行调整。这不仅加强了与读者的联系,更能让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发展中来。让高校图书馆更能贴近读者的需要,使图书馆的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3.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应该提高招聘门槛,严格筛选,聘用专业人员,这样保证图书馆管理和服务质量。培养管理人员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对网络最新知识信息第一时间基于补充。建立专业的信息网络部门,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信息网络进行维护。
4.网络信息与馆藏资源相结合
信息网络化使得网络信息量巨大,网络资源更新快速,对知识的补充也很及时。但是网络资源信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资源不能再网络上获取,而且网络信息也不是完全准确,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就可以弥补网络信息带来的缺陷。因此为了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就要网络信息与馆藏资源相结合运用,才能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质量。高校图书馆把网络上寻找不到的纸质资源信息利用电子文档的形式到校园图书馆网站上,对知识进行补充。
5.建立校内图书馆网站
高校图书馆想要得到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利用,要加强在校园内的宣传。建立校园图书馆网站,分门别类的把馆藏资源到网站上,对资源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同时可以再网站上图书馆近期的活动事项和最新信息。与多家网站合作,通过网站链接找到更多更新的网络信息资源。
石狮市湖滨教委新湖中心小学 杨美美
[内容摘要] 本文从基于网络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出发,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基于网络中小学数学的教学是一种探讨和发展中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异,本文着重描述了在网络环境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优点。
[关键词] Internet ;CAI ;电子白板 ;校园网
求学网是一个"人脑+电脑+网络"的教育。"网络"教育,说到底也是一种媒体教育,而且是21世纪媒体教育的基本模式。"教师+(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板)+学生"这种传统典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只要求传承知识虽有一定好处,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却始终处于被灌输、被填鸭的从属地位。其主动性、内动力和自压力、积极性难以发挥,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形成,与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而网络环境中的小学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中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创造情景,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表现为单维性,即从抽象的数学文字到抽象的数学公式,显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记忆,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们只是强调抽象逻辑思维而往往忽视了形象思维的作用,在网络环境下数学的教学就能解决以上的矛盾。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认识》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长方形,然后问:这个长方形快速旋转时会形成什么图形?学生众说纷坛,急欲求知,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在电子白板上进行自由交流讨论,让学生在校园网中的素材库中找出用3Dmax软件制成的长方体旋转成圆柱体的过程的三维动画。(平时一定要做好数学素材的积累)也可以借助Internet网从鹏博士素材库中去寻找该素材,让该演示在学生个人的PC机上演示出来,从而使学生深争感悟圆柱体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求圆柱体特征的欲望,确实有"投石激浪"之功效。(如下图)
二、把握时机,促进发展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认识规律的形象性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特别是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处理、方式、方法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只要能把准时机,辅助到"妙"处,"巧"处,便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1、使定义清晰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令数学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于数学中出现的抽象的概念、定义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应用,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教学"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时,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是让学生动手用尺子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长度,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能通过"闪烁"、"平移"等手段强调、刺激学生的注意,把两个三角形的底完全重合,两条高也完全重合,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让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进行思维,从而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和定义。
2、使空间形象化:几何图形,特别是立体几何图形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形成,有赖于想象。例如:《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提供了"割拼实验法",但难以具体操作,很多学生对这一公式的推导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运用3D Max制成的CAI课件,可以将一个圆柱体沿着它的高切割成16等份的扇形,再把这些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切割成32等份的扇形,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把学生理解的难点--近似的长方体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呈现出来,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为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使导入适时化: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但必须注意适时导入,恰到好处,才能化平淡为神奇,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如果上课伊始,教师就直接把长方体表面积展开之后是一个平面图形(如下图)展示在屏幕上:
那么,这就使计算机媒体过早地介入课堂,应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触摸,甚至动手拆开长方体、猜想之后,再让媒体进行演示论证,这样才是适时导入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把多媒体用在掌握知识的"刀刃"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共享资源,协作发展
应用网络环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不必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组织和编写教案上,而只需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在帮助学生确定某一学习主题时,引导学生从何处获取有关的学习,如何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学习资源等。例如在《圆锥的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圆锥的体积等于同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这一知识点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程序:
所以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只是处于引导、点拨的主导地位,而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伙伴或教师的帮助自主建构知识。因此,网络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协作性、创造性、创新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之,基于网络中小学数学的教学只是一种新的模式,它确实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它又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教学手段,同时它也存在着局限性,只有把计算机多媒体同时与其他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使用,才能相得益彰,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材应用实训项目化
【课题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计算机网络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子课题(课题批准号:WG0705-1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37-01
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专业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迎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各大出版社纷纷联合中职学校一线教师共同开发教材,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职国家规划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系列教材等,再加上各个学校自编的网络专业教材,可以预测,中职网络教材开发的洪峰时期已经到来。现阶段,怎么利用好教材、怎么把网络专业教材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已成为当前很多中职老师面临的迫切问题。
随着中职课改的进一步深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等重要的教学思想逐步渗透到了教学一线,在此氛围下对教材应用的革新也势在必行。对此,笔者结合当前任教学校教材的应用实践,提出了具体的项目书开发策略模式。
以下笔者以《Windows操作系统》这门课为例,简述具体的实施过程。
1.确立教学项目,书写课程项目总表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时量的安排,再综合考量中职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该门课对应的具体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确定本课程采用的实训项目。项目确定后提交专业教研组就教学目标是否一致、学生的完成度、能否结合实训环境、学生能否掌握实际技能、项目难易度等方面进行集体审核。
2.确定各项目的实施计划,书写项目实施计划表
该阶段主要分析具体某个项目如何去实施开展教学。通常计划项里包括:项目内容,主要简单描述该项目的内容及具体要求;项目分析,主要是项目流程的规划,包括把项目划分为具体的任务;分工安排,主是要项目分工,明确职责,这是分组项目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班,选举任命项目小组长,并明确各项目组成员的具体分工;工作目标,主要是实施项目的教学目标。
3.分析各项目的任务模块,书写任务书
该阶段主要以制作任务书的形式介绍具体某个任务的实施流程,任务书会分发到每个学生的手中,让学生明确具体要完成的任务要求。通常任务书会包括:任务布置,主要是包含任务名称、课时、实训设备、要求、检测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任务分析,主要包括对要完成的任务就可行性、可操作性、实用意义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更透彻理解本任务的意义;任务实施,主要是具体的实验实操过程。
以下是《Windows操作系统》课程中部署普通FTP站点及测试任务书例子:
部署普通FTP站点及测试任务书
任务布置:本任务的学习内容见下表
任务分析:本任务共分解为2个小活动项目,分别是创建普通FTP站点和站点检测。
任务实施:按任务流程,完成活动。
附:项目任务实训指导书《部署普通FTP站点任务实训指导书》
4.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制作任务实训指导书和任务评价与总结表
该阶段主要制作学生实训时的实训实操指导书和任务评价与总结表。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一般采用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当遇到实操的具体难题时,可以通过查看图文并茂的实训指导书,去自主学习。每个任务完成后师生还要共同对本任务进行任务评价,通过该表,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掌握的程度,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该表回收上交后也可以作为中心教研组对任课老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Windows操作系统》课程中部署普通FTP站点及测试任务的评价与总结表例子:
任务评价与总结
项目组:____________
至此,教学实训项目书完成。此过程相当于对项目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此过程中既高度地融合了教材的精华部分,立足的教材,又能让项目更好地结合课堂教学,立足于课堂。这也高度地体现了“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专业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教学改革重点”的教改精神。
中职项目式教材的开发已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在应用的层面上,不同的学校可能会有不同的操作方面,笔者所在的学校也历经多年的摸索,在此提出的是本校实践的一种思路。有创新性地应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并在服务当地经济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不失为一种好的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 吴晓玲.中职计算机专业教材的使用策略.教育技术,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