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不良分析报告

不良分析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不良分析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不良分析报告

不良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合理应用;分析报告

中药注射剂是采用中药饮片经提取、净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浓溶液[1]。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中药新剂型,按给药途径可以分为皮内注射剂,皮下注射剂,静脉注射剂等。随着中药注射剂品种的研发和临床广泛应用,其药品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为了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笔者对2010~2012年我院收集的21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通过查阅本院临床科室2010~2012年住院病历以及门诊、住院医师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1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按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标准,按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反应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进行分析、评价。

2 结果

21 患者年龄、性别比例 发生的21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患者女性182例,占866%,男性28例。女性多于男性,年龄最小的四个月,最大的62岁。其中14岁以下57例,占271%;25~45岁149例,占71%;45岁以上4例,占19%。

22 统计患者药物过敏史 发生的210例不良反应中,有药物过敏史者占578%,无药物过敏史者占533%,过敏史不详者5908%。

23 药物类别 收集本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寒战,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过敏样反应;其次是皮疹,荨麻疹,斑丘疹等易于观察的不良反应。以七叶皂苷钠针,最为常见。双黄连粉针,喜炎平针,细辛脑针偶见。

24 药物不良反应关联性 在21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按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的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标准,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很可能99例(474%),可能132例(582%),肯定4例(238%)。新的48例(231%),其中新的、一般的45例(2134%),经过对症治疗,187例治愈,23例好转。

25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21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寒颤,发热以及皮肤过敏。其中寒颤,发热患者118例(563%),皮肤过敏,皮疹,寻麻疹,斑丘疹58例占(278%)。

26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对原患疾病的影响 大多数药品不良反应在停用疑似药物后,并且给予对症治疗方案,对原患疾病影响不明显,一般的不良反应居多,无死亡病例,用药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最短为20 min,最长的为15 d,其中发生在24 h之内的131例,占(6254%)。

3 讨论

31 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的要求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含有多种蛋白,鞣质,粘液汁,果胶,色素,淀粉等致敏物质,这些物质常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同时注射剂中加入的助溶剂,增容剂也是产生热源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的制备工艺对保证制剂质量起到重要作用,不合理的制备工艺可能使提取不纯,引起不良反应[2]。

32 有效成分本身具有刺激性 如注射用七叶皂苷钠针中的七叶皂苷钠A和七叶皂苷钠B;黄芩中的黄芩素;喜炎平针中的穿心莲内酯等都可产生局部刺激作用而引起疼痛。而钾离子,鞣质等杂质也是中药注射剂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

33 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331 正确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应严格按照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辩证选择中药注射剂,避免发生原则上的错误[3]。

332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临床应用时选择适当溶媒,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配伍使用,避免发生氧化聚合或由于pH值改变等,析出大量不溶性微粒,引起输液反应或过敏反应。

333 严格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输液时控制滴速和浓度。

虽然用药总剂量没有超出限制范围,但药物引起的抗体浓度变化,内生致热源释放,血细胞破坏等均与药物浓度有关与单位时间内进入患者体内剂量相关。所以应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选择给药途径,控制输液速度,不得过快。

4 小结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主要途径是静脉给药,各级医疗机构应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加强监测,充分发挥中药注射剂的疗效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对医护人员培训,避免不安全使用和不规范操作,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与规范管理。

参 考 文 献

[1] 毕凤兰,张力.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探讨.中国药物警戒,2012,9(2):8991

[2] 杨水英,蒋晓燕.中药不良反应探讨.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6365.

不良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中药注射剂是利用现代制药技术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中药制剂,是我国特有的剂型,从柴胡注射液的诞生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其具有剂量准确、作用迅速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新品种的上市日益增多,但与此同时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也日渐增多[1]。为此,我们对 2010 年至 2011 年间我院7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为临床正确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 2010 年1 月至 2011年12 月门、急诊以及住院患者中因使用中药注射剂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报告74例,对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类别、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 、临床表现以及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评价标准: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程度及症状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不良反应评价标准[2、3],其中因果关系分为:可疑、可能、很可能、肯定四个等级;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症状按器官/系统进行分类。

2 结果

    74例患者中,男39例,占总数52.7%,女35例,占47.3%;年龄20~73岁,平均(54.32±7.8)岁,中老年患者(≥40 岁)居多,占 82.43%(61/74),详见表1。

    中度不良反应29例,轻度45例,无重度病例;因果关系与转归:肯定 36 例(48.65% ),可能 14例 (18.92% ),很可能16例 (21.62% ),可疑8例 (10.81% )。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愈 67 例,好转 7 例。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多见,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详见表 2。

    74 例不良反应所涉及的药品均为清热解毒与活血化瘀类药物,共9个品种。其中清开灵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18.92%,其次为炎琥宁粉针16.22%,详见表3。超过一半的病例54.05%(40/74)存在用药不当的情况,并且有同时出现两种用药不当的情况。其中超适应证用药60% (24/40)最常见;禁忌证用药17.5%(7/40);配伍不当15%(6/40);输液管未冲洗10% (4/40);溶媒不当5.00% (2/40)。

                

3 讨论

中药注射剂从柴胡注射液的诞生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因其具有作用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优点,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但同时由于自身特点与制造工艺的复杂,目前其还未能实现完全提取单体有效成份配制[4],加上中药药材不同产地、质量、杂质等原因,目前由中药注射剂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日益增多[5]。如鱼腥草注射液[6]、葛根素注射液[7]、刺五加注射液[8]等,在使用过程中都曾发生过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我院7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老年患者(≥40 岁)居多,占总例数的82.43%,其主要原因可能为:中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代谢能力降低,从而导致机体药动学的改变,使血药浓度常保持在较高水平,药物效应增强;其次中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退化,易出现变态反应。因此针对中老年患者用药,因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密切观察。

本文不良反应所涉及的药品均为清热解毒与活血化瘀类药物,共9个品种,其中清开灵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18.92%。其主要原因为,临床上这两类中药注射剂使用率最高,因此其不良反应也是最常见的。而清开灵注射液是在安宫牛黄丸的基础上研制的,组方复杂,所含杂质多,因此较易引起不良反应[9]。中药注射剂多为复方制剂,每味药又含有多种成分,并且多为大分子物质,如多肽、蛋白质、多糖、甙类等,这些大分子物质均具有致敏原的作用,可引起变态反应,这也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临床常见的原因之一。此外,某些注射剂中添加的助溶剂与稳定剂也可能是造成变态反应的致敏原。

    本文不良反应有超过一半的病例54.05%存在用药不当的情况,包括超适应证用药、禁忌证用药、配伍不当、输液管未冲洗与溶媒不当。推测原因可能为部分医师对中医辨证原则缺乏必要的了解,目前国内60%的中成药处方是由西医医师开具的[10],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望文生义,只是将疾病与药品名称相对,而没有注意药品成分与患者病症是否相宜,从而导致超适应证用药、禁忌证用药等不当用药。在治疗过程中,合理的配伍治疗,可增强疗效,但是配伍不当反而会降低治疗效果,甚至产生不良反应[11、12]。黎开华等[13] 研究了丹参注射液与喹诺酮类药物的配伍,结果混合后产生了沉淀、混浊。主要原因为喹诺酮类药物pH值较低约为4.1,配伍使用时,丹参注射液的pH 值降低,造成其脂溶性丹参酮及水溶性原儿茶酚衍生物等沉淀析出。因此,中药注射剂最好单独使用,如与其他药物共用同一输液管路,应在使用本类药物前,先用相溶输液冲洗输液导管,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通过本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除医院在选择中药注射剂品种时,严格把关关外,增强医务人员中医辨证用药意识,针对不同患者正确合理配伍用药,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密切观察,可以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韩丽萍,张延军,赵树进.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11):705.

[2] 黄剑臻.我院近3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中医,2009,31(12):1871-1872.

[3] 田庆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征原因及临床应用对策[J].中国药房,2007,18(30):2388-2389.

[4] 宁华,姜洋,张艳华.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5):679 -680.

[5] 翟胜利.中成药的辨证用药[J]. 中国中药杂志,2008,25( 12) :758-759.

[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警惕葛根素注射剂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J].中南药学,2006,4(4):315.

[7]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的通告[R].北京:国食药监安,2006.

[8]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刺五加不良事件查处情况[R].北京:国食药监安,2008.

[9] 张惠霞,陈建玉,宋成.3414 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6,3(4):232.

[10]庄洁.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8):20-23.

[11] 赵家新,徐乃焕,吴碧桃.常用中药注射剂与其他针剂的配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1, 21(9): 550.

[12] 韦 曦,吕超智,杨 荔,等.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变化[J].柳州医学, 2007, 20(1): 40.

不良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特点分析

阿奇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其生物利用度、细胞渗透性和组织选择性均较高,它能与微生物的50s核糖体亚单位结合,扰乱其蛋白质合成。同时阿奇霉素抗菌谱较广,抗生素后效应良好,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低,半衰期可达35-48h,现已广泛运用于由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等引起的呼吸、泌尿系统的感染疾病[1]。阿奇霉素在临床上虽然应用很广,但随之而来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开始困扰大家。现将阿奇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特点详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2年11月期间发生的82例阿奇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案例为研究对象,男45例(54.88%),女性37例(45.12%);年龄1-82岁,平均(25.6±1.3)岁。

1.2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依据世界卫生组织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2],分析不良反应案例的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出现时间、用药方式、不良反应类型、以及临床表现等特点分布情况。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在P

2结果

2.1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2.2用药方式分布情况82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者中静脉滴注给药63例(76.83%),口服给药16例(19.51%),另有3例(3.66%)先静滴后口服。静脉注射给药方式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给药方式,且差异显著(P

2.3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分布情况82例患者中54例(65.85%)在首次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28例(34.15%)在连续2次以上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首次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2次以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差异显著(P

2.4临床表现分布情况82例患者中15例(18.29%)发生皮肤变态反应,16例(19.51%)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1例(13.41%)发生泌尿系统不良反应,14例(17.07%)发生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13例(15.85%)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8例(9.76%)发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其他不良反应5例(6.09%)。

3讨论

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其抗菌谱与红霉素接近,临床上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多用于治疗敏感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支原体肺炎等疾病[3]。阿奇霉素是将红霉素的分子结构中的内酯环扩展成为十五元环而制成,这种结构增强了阿奇霉素的稳定性[4],但静脉滴注时会升高血浆胃动素水平,使得胃肠道平滑肌强烈收缩,诱发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5]。

本组研究资料表明阿奇霉素所致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与性别无关,其中尤其要注意儿童用药,考虑到儿童生理机能特点,用药时要严格把握儿童体重、体表面积等制定用药方案,确保儿童用药安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与给药方式有关,静脉滴注时不良发生率较高,因此临床尽量选用口服给药方式,减少不良发生率,如病情需要不得不选用静脉滴注时也需掌握好药物浓度和滴注速度。临床不良反应可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包括皮肤变态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等,多数发生在首次用药后。综上所述,为了用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应合理应用阿奇霉素,严格把握临床用药适应症,选择最佳用药方式,控制滴速,尤其是儿童和青壮年用药不宜过快,掌握好药液的剂量和浓度,输液前尽量进食,不可空腹用药,加强监控,必要时做好抢救准备。

参考文献

[1]马雪根.170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析[J].抗感染药学,2009,6(3):209-210.

[2]王迎春,周学琴,刘玉琴.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相关因素分析 [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37(1):73-74.

[3]胡守伟.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8):152.

不良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避孕药具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应对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有了较大改变,避孕药具在育龄妇女的应用越来越多。本研究通过对10000例婚后育龄妇女使用避孕药具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对避孕药具不良反应/不良事件进行监测,总结其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9月~2011年12月随访使用避孕药具的产后育龄妇女10000例,年龄22~50岁,平均36.75±8.17岁,其中22~29岁2692例(26.92%),30~39岁4545例(45.45%),≥40岁1763例(17.63%)。使用宫内节育器7521例,安全套避孕1804例,药物避孕675例。随访的所有妇女均无严重疾病。对于上述女性由于避孕药具的使用而发生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有1036例妇女出现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均为使用宫内节育器。主要不良事件如下。

位置与形态改变(宫内节育器下移):宫内节育器下移是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宫内节育器下移可能与IUD放置后个体子宫排异作用或外力使宫腔内压力增高有关。IUD作为一种异物,对局部子宫内膜组织直接产生刺激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达到阻碍和干扰受精卵着床及发育而最终达到避孕的目的。如果节育器下移,受精卵在宫腔上部或前后壁着床就成为可能,而导致带器妊娠。本组1036例不良事件中,587例宫内节育器下移,构成比56.66%。

月经问题(月经间期出血/点滴出血268例、月经过多17例、闭经1例):1术中术后短期出血:一般来讲,术中及术后均会有少量出血,但若术中或术后24小时内出血量>100ml,或术后出血时间>2周,属异常出血。2月经异常:在放置宫内节育器者中的发生率为5%~10%。多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点滴出血、不规则出血等,但月经周期较少发生改变。出血可能与含铜IUD放置后机械性及化学性损伤子宫内膜止血功能减弱有关。本组1036例不良事件中,月经问题286例,构成比27.61%。

非意愿妊娠128例(带器妊娠120例、不带器妊娠8例),构成比12.36%:一般意义上的带器妊娠分两种情况:1宫内节育器发生下移或脱落而导致的怀孕。2节育环在宫腔内位置正常而发生的怀孕。带器妊娠可能与IUD放置后个体子宫排异作用或外力使宫腔内压力增高有关,或IUD型号与宫腔大小形态不适应避孕作用下降有关。

腰腹疼痛:其中下腹疼痛和腰骶部疼痛及痛是主要的表现形式,因疼痛而导致取出节育器的发生率仅次于子宫异常出血。放置宫内节育器而导致的疼痛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情况。损伤、继发感染等原因导致的是病理性疼痛。节育器本身导致的属生理性疼痛。腰腹疼痛可能与IUD放置后刺激宫颈内口疼痛感受器、宫体受到机械性及化学性刺激产生宫缩有关;延迟性疼痛可能与IUD型号与宫腔大小形态不适应有关。本组1036例不良事件中,腰腹疼痛18例,构成比1.74%。

宫内节育器完全脱落:可能与节育器放置后个体子宫排异作用或外力使宫腔内压力增高及个体宫颈形态差异有关。本组1036例不良事件中,宫内节育器完全脱落8例,构成比0.77%。

讨论

作为医院及计划生育服务站应对技术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及技能的培训,使其的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在临床实际过程中正确掌握放置宫内节育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放置和取出的时期,做到术前准备规范化、手术操作标准化。并对置器后的妇女加强宫内节育器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加强术后随访及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宫内节育器的不良事件。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不同类型的宫内节育器其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差异较大。这说明宫内节育器的质量是导致其发生不良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相关部门应对生产宫内节育器的企业与相关产品进行严格管控。确保所使用的材料、生产过程都符合要求,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和有效。对于易出现不良事件而临床又必须使用的宫内节育器应组织相关科研单位与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在使用材料、生产工艺方面得到创新,降低其产品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避孕药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保障育龄妇女安全使用避孕药具,维护广大育龄群众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易,胡一萍,吴蓉丽.两种新型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343-1344.

不良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抗菌药物;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69.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3(a)-111-02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用药后产生与用药目的不相符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抗菌药是临床上用以控制严重感染不可缺少的药物,由于广泛的使用,随之而来的是抗菌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数量也渐趋上升[1]。开展ADR监测工作,为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及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上报的16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评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ADR的报告表。在365例ADR中,统计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164例。

1.2 标准

采用卫生部ADR监测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

1.3 方法

分别对患者年龄、性别、所用药物、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等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评价。

2 结果

2.1 病例资料

在164例ADR中,女性90例(占54.88%),男性74例(占45.12%),患者年龄最小为17个月,最大为87岁,发生ADR的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ADR患者年龄分布及构成比

2.2 不良反应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

将ADR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进行分类统计,药物种类及相关病例数、构成比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10位的抗菌药物

见表3。

2.4 不良反应涉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

按涉及系统、器官分类,ADR涉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见表4。

2.5 不良反应涉及的给药途径

在164例病例中,静脉给药138例,占84.15%;肌内注射2例,占1.22%;口服给药24例,占14.63%。

2.6 不良反应的转归

164例ADR中,痊愈66例,占40%;好转98例,占60%。

3 讨论

3.1 ADR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164例ADR中,男女比例为1∶1.22,女性高于男性。从年龄分布上看,患者年龄最小17个月,最大87岁。由表1可见,成年人(18~59岁)患者ADR的发生率最高,这主要与就诊人群的年龄分布有关。其次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23.78%),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渐减退,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能力都降低,故对许多药物反应特别敏感,ADR发生率增高,所以给老年患者用药时,应遵循个体化差异,制订最佳给药方案,降低ADR的发生。

3.2 ADR发生率与药物使用频率密切相关

抗菌药是临床应用范围广、种类最多的一类药物,也是发生不良反应比率最高的药物。在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报告的365例ADR中,由抗菌药物引起的有164例,占总例数的44.93%,表明抗菌药物ADR发生率居于所有药品的首位[2-3]。临床用量最多的3类抗菌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引起的ADR占抗菌药总ADR的90.25%,表明ADR发生率与药物的使用频率密切相关。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存在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问题,造成抗菌药物的滥用和患者的不良反应增多[4],提示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素质培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用药指征,避免无指征联合用药、超剂量使用及疗程过长等问题的出现。

3.3 ADR累及的系统、器官

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为主,占总例数的42.57%,以皮疹、皮肤瘙痒多见。这与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在临床上的表现较其他系统、器官的损害易于观察和诊断有关。故应加强其他累及系统、器官的ADR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隐蔽了的ADR,减轻ADR的程度。

3.4 不同给药途径对ADR的影响

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共138例,占84.15%,明显高于口服给药(14.63%)及肌内注射(1.22%)。导致这种现象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由于静脉给药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无首过效应,血药浓度高,故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较口服给药迅速、强烈;其二是因静脉给药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注射剂成分复杂、输液配伍不当、输液中所含微粒超标、给药速度过快等[5];最后是因ADR的报告以住院患者为主,静脉给药方式较普遍。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给药途径,遵循“能口服勿注射”的给药原则。建议在提高注射剂产品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避免由于药液配伍不当、浓度过高、配制的液体放置时间过长和滴注速度过快等引起的不良反应[6]。

3.5 ADR病例愈后良好

本组病例痊愈、好转率为100%,这主要是因为本组病例绝大多数为住院患者,ADR能被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减量、停药、给予治疗药物等。因此,对于ADR的防范关键在于用药后的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

总之,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很高,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科学地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

[参考文献]

[1]吕卫红,江君微,朱良荣.192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医药导报,2007,26(7):819-820.

[2]林建华,郭涛.120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6(6):415-417.

[3]孙鹏丽,张丽.哈尔滨市2004~2005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6,3(4):207-209.

[4]田德蔷,陈晓红,赵志刚.我院1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1):70-72.

[5]刘承统,潘小青.5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