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卫生服务汇报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2010年市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文件精神,结合《市2010年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书》、《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公共卫生项目工作任书》要求,特制定本考核实施方案。
一、考核小组
二、考核办法
实行首席考核员制度,卫生局考核监督小组根据年度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实际需要,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项目首席考核员、考核员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确定2010年年度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首席考核员及考核人员。
根据基本和重大(专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指标体系,对照任务书内容,由首席考核员负责制定相关项目考核细则,由卫生局组织考核人员进行培训,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评分办法,汇总项目考核成绩,提交项目考核报告。
三、考核对象
(一)十三家镇(街)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专科医院以及市属卫生医疗机构(包括民营医院)。
四、考核依据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实施办法》
3.2010年市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
4.《市2010年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书》
5.《市卫生局2010年工作要点》
五、考核时限与准备
1.考核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10年10月31日期间的各项基本、重大(专项)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特别是传染病防控等工作完成、落实情况。
2.各医疗卫生单位按《市2010年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书》要求,11月8日前完成自查评估。
六、考核内容
(一)资料考核
1.各单位准备好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总结、自查结果;对服务站、责任医生及公共卫生联络员每月及年度考核结果;各村社区人口数、户数、责任医生、公共卫生联络员花名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报表资料(以上材料统一交考核组)。
2.按照《市2010年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书》整理好有关资料。
3.职能部门季度考核反馈存在的问题以及专项督查通报落实整改情况的汇报。
(二)现场考核:
从第三轮已实施健康体检的行政村中,随机抽取院内、外各2名社区责任医生,考核责任医生工作完成情况,现场抽查职能部门督查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
(三)满意度考核。
七、考核安排:
(一)考核分三组,由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镇街中心卫生院,每个单位半天;第二阶段市属医疗卫生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及专科医院,每个单位半天。
(二)具体时间安排:
11月15日对考核人员由卫生局组织培训,统一标准;
11月16日—21日为分组考核时间,具体对单位考核时间由各组长提前通知;
11月23日前各首席考核员将考核成绩和考核报告上报局医政科、卫监疾控科,医政科及卫监疾控科进行整个考核成绩再汇总,写出各块总结报告,11月25日前由医政科将2010年年度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考核总结报局考核领导小组。
八、考核要求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注重工作实效,所有资料、凭证、台帐等,不得搀杂缩水,凡是弄虚作假,一经查实,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将追究当事人及领导的责任。
一、取得的成绩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卫生工作,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特别是近两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在标准化建设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市里制定下发了《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建设规划》。要求市辖区200*年末规划建设完成13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市)末规划建设完成8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届时将提前1年多完成国家规定社区卫生服务100%覆盖的目标。
二是完善政策,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市政府及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这些政策文件明确了我市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规范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确定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职能及工作考核标准,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三是加大投入,建立了稳定的社区公共卫生投入机制。200*年,共投入8594万元,用于我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其中,中央财政4704万,市级财政2630万,市、区级财政1260万)。
四是加强管理,规范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全市成立了各级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机构;制定并了“社区卫生十不准”;统一了机构标识,健全了规章制度,加强了信息管理,完善了服务功能,树立了社区卫生服务良好形象。
二、下步打算
为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上步伐,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是加大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00*年,我市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全市预计筹集社区卫生服务和建设资金1亿3千多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经费4704万元,市财政安排5012万元,包括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012万元,能力建设经费万元。市县安排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653万元(市级人均4元,县级人均2元)。
二是利用社区平台,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建设。
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定点机构,并通过降低起付标准和提高报销比例等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参保人员到社区看病就医。
三是强化培训,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要加快岗位培训的步伐,继续开展全科医师及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还要鼓励符合条件的临床医师通过培训、考核转为全科医师,以尽快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力量。
四是落实政策,吸引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和智力。
通过制定一系列吸引人才优惠政策,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优秀人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在职称评审、人才奖励、科技成果转化、社会保险、公积金缴存、子女入托入学、购房购车、税收等方面,享受当地的优惠(来源:文秘站 )政策。
为保障全市人民的公共卫生安检察院平安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为保障全市人民的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我市卫生系统在公共卫生方面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平安xx”的建设,现根据市委办《关于报送平安xx建设有关材料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卫生工作情况,将有关材料上报如下:
一、近年来,我们以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架构、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为目标,着力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经过不懈的努力,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形成了统一指挥、协调有序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架构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二)疾病预防控制水平不断提升。扎实开展村级防保员的专业培训工作,重点抓好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治工作,规范计划免疫管理,完善艾滋病防控体系,健全精神病社区康复网络,针对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等监测薄弱环节,加大了工作力度。
(三)妇幼保健工作又上新台阶。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培训,推动免费婚检实施,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狠抓医院产科规范建设,0-5岁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健全覆盖全市各个镇区的妇幼卫生信息报告体系。
(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落实新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做好《食品卫生许可证》更换工作。开展针对重要节日、重点行业和高危食品的卫生许可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承担起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食品卫生监督职能,做好城镇及农村流动酒席加工业的监督管理。全面提高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水平,保障食品安全。同时,全面开展公共场所卫生、医疗机构监管和传染病防治管理等卫生综合执法,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违法行为。
(五)急救医疗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依托市人民医院的市“120”急救中心,下设包括市中医院、市博爱医院在内的28家医院急救站,形成市、镇(区)二级急救网络,覆盖全市各个区域。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了现代化的指挥调度系统,中心与28个急救站之间实行微机联网,全面实现微机化调度。
二、在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水平,加快推进“平安xx”建设,今年我市卫生系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进程,全面完成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目前新建的市疾控中心项目已进入最后装修阶段,可于近期内实施搬迁;市xx医院(传染病院)项目正在紧张施工,预计年内可以投入使用。
(二)健全公共卫生工作机制,加强内涵建设。逐步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健全职能、转换机制、落实责任、提高水平、改善服务上来。通过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和规范化管理制度,转变服务模式,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和管理运行机制。各级防保机构要严把人员准入关。市疾控中心、市博爱医院、埠湖医院、结防所等市级防保机构要不断增强自身业务素质、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对镇村防保机构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工作质量监控职能,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防保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进一步加强重点疾病防治工作。继续做好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和分析预测工作,加强人禽流感、非典等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落实遏制艾滋病防治措施,从疫情监测、宣传教育、行为干预、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等各个环节全面加强防治工作;继续加强鼠疫、霍乱、登革热、乙肝、结核病、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动物以及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阻断动物传染病向人传播;进一步推进预防接种工作,加强计划免疫,强化流动人口免疫接种;做好碘缺乏病、肝吸虫病等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促进精神病社区防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继续加强高血压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四)以产科质量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妇幼保健工作。建立健全妇幼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妇幼保健工作责任制,提高母婴保健服务能力。以“降消”项目为契机,提高镇区医院产科、儿科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继续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的管理。大力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
(五)进一步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继续做好全市范围内职业危害企业的摸底调查工作,加强有毒有害物品管理,督促相关企业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控措施。加强职业危害从业人员职业性体检的管理。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职业病的识别能力和专业防治机构职业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汇报材料
XX乡卫生院建于1958年,地处鄂渝两省,XX,XX,XX三县交界处,东距XX县城66公里,西距XX县城84公里,平均海拔1560米,属于XX的西藏,地处高寒,山大人稀,全乡常住人口27000余人。医院占地面积6900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2960平方米,现有职工52人,其中执业医师9名,执业助理14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11人。医院设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及化验、放射、心超等业务科室, 内设床位80张,拥有DR、彩超、电子胃镜、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三分类血球计数仪,麻醉呼吸机、牙科椅等设备,具备开展胆囊切除术、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疝修补术、子宫全切、剖宫产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及四肢骨折、各种内外固定术能力。担负着全乡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及公共卫生工作。
自2015年医疗保障政策实施以来,老百姓的健康得到了极大保障,很多以前无经济能力治疗的疾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卫生院业务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职工生存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多的提高。以2019年为例,全年共接诊门诊人次12835人次,全年共收治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患者1913人次,其中县内1744人次,县外169人次,例均费用2405元,共收治职工医保患者107人次,其中县内103人次,县外4人次,例均费用2334.39元。
医疗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利上的重大民生工程,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是医保制度可继续运行的生命线,也是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政策保障。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是医疗机构的主要责任。自“打击欺诈骗保 维护基金安全”专项医疗行动以来,我院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宣传,对存在的及时整改。但工作中由于我的工作能力限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今天迎来了各位领导、专家、教授来我院督查指导工作,传经送宝,这对我的整体服务水平、政策把握能力将是一次极大地提高,我们一定虚心向各位专家请教,致以诚挚的感谢。
近年来,医院在乡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关怀下,全院上下精诚团结、真抓实干,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坚持“以人为本,质量强院”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以公共卫生为基础,以基本医疗为重点,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办院方针,使诊疗环境明显改善,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健康需求有了可靠保障。医院始终秉承“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竭诚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1.1缺乏有效的指挥与协调力
疾控卫生应急管理人员承担着应急指挥、协调、运转的职责,后勤管理中心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响应、处置工作的效率。目前疾控中心后勤部门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公室,因为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文化层级不均衡,或者其他科室兼职的,导致整体上应急工作质量不高。导致相应的业务管理及应急管理、质量控制质量不高,存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极大隐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后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及《突发事件应对法》缺乏理解和实用能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无法合理做到资源分配,难以形成有效的应对机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无法有效运转,上级和下级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缺乏统一调度,无法做到紧密合作,仅仅依靠行政领导的指挥调动,而不是依靠有效连贯的机制,导致对各种危机事件缺乏宏观性的总体考虑,从而在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处理单纯表现为撞击-反射式的被动反应模式。
1.2职责不明,信息化管理手段不多
疾控中心信息化水平还处在初级的阶段,后勤信息化的应用还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受到传统管理观念、运行条件和员工能力水平的限制,无法建立内部统一的网络连接,未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利用,目前计算机还仅仅停留在打字机或电子帐本的低水平。疾控中心的后勤工作包含了基建、采购、安全、车辆、餐饮等多个方面,但目前的这些工作还基本无法做到计算机信息化集成管理,普遍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在目前的后勤工作中,管理与服务往往混淆不清,管理者同时承担着服务者的角色,职责不明确、权限不清晰,缺少相应的后勤工作监督与评价机制。
2疾控后勤管理创新成绩
随着社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近十年来疾控后勤工作初步实现了突破传统管理模式,把科学、高效、及时体现到各项工作中,疾控后勤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疾控后勤服务质量逐步提高,疾控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基本实现了如下几点。
2.1网络信息化
后勤管理系统涉及多方面,后勤保障、物资流通、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与环节需要后勤人员管理、财务运行情况的监测等,因而具有明显的经营管理的特点,是一个复杂、细致、全面的服务体系。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来加强后勤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后勤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渠道和反馈渠道,建立高效快捷的信息通道。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大部分单位有一个局域网与因特网相连接,在单位和系统中应用计算机开展工作已成为现实,在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网络建设,能为开展信息化后勤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利用网络实施的后勤管理工作,可实现信息的双向沟通,更容易进行面对面的面对面交谈,提供有说服力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得到群众支持。例如在疫苗管理工作实施疫苗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疫苗温度监控系统的管理后,大大提高了后勤管理人员对生物制品的管理能力,保证疫苗质量的同时,方便快捷,减少了人力支出。
2.2提高了应急处理机制
疾控后勤保障工作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后勤管理工作包含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应急处理中心应做好储备物资定期清理,保养和维修,确保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处理及时、充分补充使工作及时完成。传染病日常的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是减少突发事件的工作基础。应当在工作中加强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并建立相应的数据监测网络,并定期对采集的疾控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期尽早对突发事件作出评估、预判、预警和预处置。并以此对指导突发应急事件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和充实,强化专业骨干专题培训,鼓励低学历的工作人员和缺乏工作经验的年轻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培训,全面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建立后勤人员与专业公卫医生互派学习机制,使后勤管理工作者能掌握疾病控制与临床医学知识,应急工作机制逐步健全。疾控中心应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广泛采集来自网络、报刊、电视的疾控信息,为实际工作提供基础材料;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建立了有效的联动应急工作机制,使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更加规范有序。近年来,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手足口病等突发事件做好了处置救援工作。
2.3建立了疾控后勤管理的新型人事、分配制度
后勤实体涉及多个部门,岗位繁多,所以后勤实体必须要有统一的岗位生产力标准,对每个岗位的作业流程、作业条件等加以规定,使之标准化。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人员的工作习惯、工作经验与工作技巧,对应分配不同的流程岗位,避免工作的遗漏与重复、时间与资源的浪费、错误的摸索,同时因人制宜,发挥最大的岗位效能。后勤人员实行聘任制,科室负责人实行竞争上岗制,重点岗位管理人员实行奖惩制,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中心全员的责任制管理,做到人人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使每个岗位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对既定的各项目标、措施、任务落实要不折不扣、迅速到位,绝不能疲疲沓沓,拖拖拉拉。对上级领导交办的事情,要快办、办好;对县(市)区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及时汇报;对上级下达的指示,要准确记录,及时传达。同时,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理清新思路,拿出新招数,开创新局面。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上通下达的工作机制和充满活力生机的用人机制。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