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软件工程实习工作计划

软件工程实习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软件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软件工程实习工作计划

软件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项目教学法;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各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均开设这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开发的技术和方法,具备作为软件工程师所需的专业能力,为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同时,软件工程的研究除计算机软件本身外,还涉及众多其他的领域,如管理科学、心理学、经济学、人机工程学等,因此,它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进入新世纪,软件工程已经由最初的一个学科方向发展成为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学科,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组织好软件工程实验性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合格的软件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软件工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培养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存在着“什么都学过,却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局面,专业教育、教材与应用需求严重脱节。事实上,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就业市场不需要计算机人才,其根源还是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所致。传统的“软件工程”课程虽然有实验教学的要求,但一般只是停留在组织学生编写软件项目若干设计文档这个单一环节上。然而,由于教育过早和长期的文理分家,导致理工科学生的文档编写是个“软肋”,他们也不感兴趣。此外,由于教学时间有限,要真正完成软件工程各阶段文档的编写,事实上也没有可能。今天,软件工程教学还面临着计算机学科发展规范所提出的更高的质量要求,同时也面临着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所带来的客观问题。

因此,迫切需要对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工程化改造,逐步建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化开发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而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让学生的基础知识、科学素养、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2软件工程项目教学法的改革与实践

软件工程强调采用工程化的方式开发和设计软件,要求培养学生能胜任研究、分析、开发、设计、生产、测试、管理、咨询、培训等多种角色,使学生熟练掌握软件工程知识与技能,具备作为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专业所需的专业能力。随着高校扩招,教学规模迅速发展,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上的缺乏与不足,直接影响了计算机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对于像软件工程这种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没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方法,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因此,切实加强软件工程课程的创新与改革至关重要。

按该课程的特点,实验内容包括软件开发的两大方法学的专题训练,即结构化(生命周期学)的方法学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学,以平时实验和课程设计相结合,设置一些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利用结构化软件开发技术或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完成对该项目的开发。以项目作为实验环节的主线,随着课程进展布置任务,从项目开发的准备工作、系统分析过程、系统设计过程、软件测试到系统实施,结合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完成项目的开发。同时,依据国家《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撰写规范的技术文档。因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软件工程教学作了改革与创新的尝试:

(1) 树立工程化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学、专业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

把工程化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全面改革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体现工程化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路,进而形成了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以适应现代软件产业的需求。

(2) 设置工程化教学阶段和企业实习阶段。

把工程化素质培养作为学生全培养期中自始至终关注的主线。在工程化教学阶段,一方面独立设置了多门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的学分课程;另一方面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多媒体技术等十多门传统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工程化改造,充实工程教学内容,引入实作业。在企业实习阶段,建立跨度为半年的全时制企业实习制度,在著名软件企业中设立实习基地,通过真实的企业氛围和开发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

(3) 实验课程以平时实验和课程设计相结合,设置一些综合实验项目。

随着课程进展布置任务,通过调查研究、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版本升级)及技术文档的编写,结合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完成设计。实验内容应覆盖软件工程学科的各个主要环节,覆盖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但也要避免“喧宾夺主”,在积极发展实验教育的同时,要保证必要的理论教学水平。必须充分重视和精心设计实验内容,要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适当的难度。可操作性保证学生都能完成实验,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学生抄袭的理由,克服实验数据普遍抄袭的弊病;趣味性体现“寓教于乐”,以提高学生完成实验的积极性;而适当的难度有助于激发优秀学生进一步钻研的斗志。

项目来源为教师科研课题、实践基地课题、校内应用课题和自选课题。选题的原则为:新颖、实用和规模适中。新颖代表计算机发展的主流技术和应用范畴。实用代表所选题目一定是具体单位或用户要求开发的,而不是由学生随意杜撰和随意想象的,其目的就是保证学生在软件工程实践过程有实际的场景环境(主要包括用户、领域专家和工作环境),这对于高质量的软件工程实践过程具有质的保障。

(4) 软件工程实验要求学生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结合具体的开发项目进行设计,班级按项目小组进行分组,每组不得超过4人。每个项目小组选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经理,由其召集项目组成员讨论、选定开发项目。

(5) 学生分工合作,学习软件开发小组的组织和管理,将项目开发各阶段的任务明确,熟悉软件开发环境,培养团队精神,共同完成该项目的设计任务。项目中的每项任务要落实到个人,实验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学校机房的机器应固定下来,并安装好相应的软件,没有特殊情况不应缺席。

(6) 配置开放的实验环境:实验环境是保证实验教学活动和质量的基本条件,对于软件工程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项目开发不是简单程序设计,而是软件工程全过程的综合性实践,应该建立和配置相应的软件工程实验环境或实验中心。实验环境或实验中心的建设重点要放在软件工程环境和自动化开发工具的配置上。应该清楚,高层次的实验环境应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实验环境还应该是开放性的,这有利于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建立一种项目开发、科学研究和创新思维的综合效应。

(7) 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分组讨论是项目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质上是一种概念或想法的交流。围绕项目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讨论、辩论和争论。每个学生可以自由的抒发己见、相互启迪、互相借鉴,重点是想法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简要介绍自己对软件开发所做的分析设计,并提出自己对该软件开发流程的看法,供大家讨论与切磋,可以按照项目中所提出的问题一个一个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课堂发言,进行全体学生的交流。本阶段讨论主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小组讨论没有达成共识的问题;②按照教学目标,有意引导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法各阶段所做的具体工作以及进行相关工作的必要性。

为了使分组讨论有效地开展,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除了熟知项目陈述的事实、观点外,还要谙知项目反映或蕴涵的原理、规则等知识,以便引导学生概括出来。要认真学习研究项目后给出的教学指南,具体拟定出课堂教学计划,这要求教师认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希望课堂上发生些什么?如何引导这些情况的发生?讨论如何开展?时间如何安排?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是先得结论再分析,还是相反?并对课堂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教师还要依据课程目标、项目目标及教学计划的具体安排重点分析以下方面的内容:项目中反映的那些重要论题、项目中反映的情况发生的根源、项目中所反映的而学生可能设想不到的情况等。在讨论掌握上,教师要力保讨论沿预期的轨道进行,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并引导出与论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力争班上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切实做到有效参与。

(8) 总结归纳,消化提升

总结归纳是软件工程项目教学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针对每个项目写出学习报告。该报告中包含学生在阅读项目中所得到的具体收获;通过分析与设计软件,提出自己所解决的实际问题;对理论上软件工程概念和项目中的实际是否一一相对应;以及对软件工程仍然存在的困惑。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项目的认识,真正作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

项目教学中,师生都要注意角色转换,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将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做一名旁观者,项目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学生只有真正地深入项目、体验角色,才会有项目情境的“再现”,项目教学的价值才能被体现。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可充当监督员,激励启发学生,监督项目分析、讨论情况;可充当示范员,向学生演示、讲解、分析项目中的事实、图表、材料等;可充当主人翁,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并在实施中起主导作用;可做仲裁,解决各种争端;可充当交警,使讨论回到预定的轨道上来,等等。

3项目教学法的效果

软件工程项目教学法已在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中进行了全面实施,效果显著,提高了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软件开发的综合能力和软件项目的管理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增强。特别在基础技能、团队协作、资料收集、人际交流、项目规划几个方面明显具备较强的能力。

客观地说,作为第一次开发实际软件系统的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开发出各方面都达到真正实用要求的系统是难以完成的。实践的意义更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过程,体验各阶段方法和工具的应用,还有锻炼除技术以外的多方面能力(如需求分析时如何与用户交流、文档写作、成员间的协作与管理,等等),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4结束语

今天,软件工程已经由最初的一个学科方向发展成为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软件工程的教学面临着计算机学科发展规范所提出的更高质量要求。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高端软件人才的严重匮乏,让我们面临新的挑战。软件工程项目教学法改革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

(1) 软件工程教学改革体系应在培养学生工具的使用与实验技能、工程设计与实现能力、评审与测试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过程管理与控制能力等方面下更多的工夫,作更多的努力。

(2) 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系统测试、维护的重要性会更加突出,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应在这方面有所准备,有所侧重。

(3) 软件工程教育应当给予学生“工程”的概念,以软件生命周期为主线,构建知识结构,将科学与工程有效结合,实施技术与管理的能力和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郑红. 基于建构主义的软件工程教学方法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8(10):10-14.

[3] 林松. 高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与实践探讨[J]. 福建电脑,2008(1):33-36.

[4] 林惠强,刘财兴,林丕源.“软件工程”课程启发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5):8-11.

[5] 丁琼.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z1):76-80.

软件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1.1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

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就是要注重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实际需要,以最终学生能顺利就业为目标.对于本科阶段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来说,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面向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二注重对社会需求量较大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2以应用能力为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一是拿到实际问题以后能够对其进行整体把握以及系统分析;另外就是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用数学模型将其抽象出来,用数学模型准确地将实际问题表达出来进而求解.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学生掌握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尤其是能用本专业的软件工程方法将实际问题解决并开发出来.在该“2+1+1”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始终将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将课程建设贯穿其中,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尤其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的教学和实践内容要科学的设计和论证.

1.3以素质教育为重要方面

社会的发展迫切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所谓人才就是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对于企业来说,过硬的技术是员工必须首先要必须具备的,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团结精神也是作为不可或缺的.为了训练学生的职业素养,学院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沟通技巧、职场礼仪、就业指导等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2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宗旨就是应用,所以能实际应用是其发展的动力和归宿,计算机本科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企业对应用型人才所要求的能力,即理论知识扎实,有一定的系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2.2知识、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

计算机专业一般要求学生掌握以下课程知识:离散数学、电子技术基础及设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等课程.素质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精神品质与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学生的素质较高,就可以使学生知识和能力更加积极的发挥作用,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强知识和能力.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主要以企业软件项目设计为主,所以这就涉及在关键开发过程中与客户以及队员的沟通问题,因此与他人交流、协作、人际交往以及项目管理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3.1学制采用“3+2”的培养模式

“2+1+1”的培养模式指的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分三段式,两次分流.首个阶段是大学本科前两个学年,在这两年中主要以公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和各类选修课程为主,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阶段是大三学年,通过第一个阶段的学习,然后实施第一次分流,指的就是专业分流,即分流以后更加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不同的培养方法,对学生专业知识面进一步拓宽.最后一个阶段是大四学年,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在主修专业内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并进行二次分流,也即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分流,此时主要以专业方向课程为主,根据自己所选的专业方向进行深层次培养.因为本科毕业时学生往往有两种出路,即考研和就业,相应的将培养方向分成理论研究型和工程技术型两类.

3.2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

对目前课程体系结构做进一步优化,对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调整:通过对国内外不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结构的调研,并且根据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关系,对目前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不合理部分修改,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逐步建立模块化、层次化、方向化的课程理念.课程教学内容也不能一成不变,它同样根据技术的发展、市场的需求进行更新和调整.根据最新人才培养模式[4],对课程体系重新规划,新课程体系结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坚持如下原则,即:

(1)用发展的眼光设置课程体系.当前,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相关内容要及时引进到教学中,要用发展的眼光设置课程体系,保证教学计划的先进性.

(2)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保证开放性.课程体系设置要将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教学经验引入进来,不仅如此,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也要保证较高的开放性.

(3)理论教学和实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计算机教学最终目标是培养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所以聘请企业界专家对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进行讨论与修订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一来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紧跟技术发展的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

3.3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的应试教育区别较大,新模式采用三个阶段学习,即“理论+上机+在线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可以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掌握软件开发的相关技术.新教学模式下每阶段的课程都按照“理论+上机+在线学习+指导学习”的方法,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实际技能去分析与解决问题.

(1)理论:基本概念和理论主要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完成,主要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学习.

(2)上机:通过上机课程将实践和理论知识统一起来,对理论做进一步理解.

(3)在线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完成自学、自问等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指导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种种问题,这时教师可以组织讨论和解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与进一步提高.

3.4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改革重点,是理论应用实际关键一步.实践教学主要有基本教学实验、课程设计、综合课程实践、开放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开发、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是决定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模式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要制定完备的实践教学工作计划.不仅主干课程,而且专业基础课程都要合适的制定课程设计,在假期期间可以鼓励高年级学生实施项目研究,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4.1全项目实战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新培养模式提倡为学生提供若干个有意义的针对学生的开发项目,这些项目可以出自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是某企业的实际项目.尤其是专业课程,都可以使用项目驱动的方式实施教学,在理论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抛出教学内容,在上机实践课则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类似项目,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环节要注意各自角色的转变,教师可以转化为项目经理,教材里的习题可以使实际应用项目,课堂就变成学生在完成项目.

3.4.2加强实习实训一边要加强校内实践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和校外实习基地建立良好的计划切实将实习实训落到实处,要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充分掌握相关知识与应用技巧,搭建校企平台,实现双赢.目前我院已在北京科瑞尔斯有限公司、南京达内、上海杰普、科大讯飞、苏州风云等公司等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积极意义,而且也为学生的就业铺平了道路.

3.4.3增设综合课程实践内容可以通过增加综合课程实践内容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应用能力的提升.综合课程实践可以安排在大二和大三下学期,时间可以在一至两周时间内,并且实践课程内容最好与本学期教学内容相关,通过实践促进学生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应用,指导老师往往是本学期专业课程的主讲老师.设计题目要考虑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差异性,难度和内容要多样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能力.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程序设计、C++、数据结构、数据库等课程往往在大二下学期就已经结束,这时可开展软件开发的综合项目.计算机网络、JAVA、WEB一般在大三时结束,此时可开展网络设计的项目,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在Internet环境下的编程与数据库应用.

软件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DB2;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1原有教学活动中的不足

1.1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多样性

当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主要采用CAI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减轻了教师板书的负担,增加了授课的信息量,但由于使用课件教学加快了演示节奏,缺乏教与学的友好交互,学生的思维难以与之同步,从而使教学质量下降。目前的大学生总体上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因此必须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取长补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

1.2市场的需求和培养目标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当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中,“学”是最根本的,学生要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主要依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学校和教师只能起辅助作用。教学要帮助学生培养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将来的独立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以市场和行业领域的需求为导向制定教学培养方案,以IT软件技术发展和企业的生产实际指导大型主机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从而促进学、研、产的良性循环,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为大型主机应用开发领域创新人才的成长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要实施“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战略,需要研究培养掌握大型主机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与产业的结合、与需求的结合、与市场的结合。

现在国内大型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银行业、保险业、大型工业制造企业及信息业、人才出口等行业。银行、证券、保险市场的飞速发展要求建设与之配套的技术环境,技术环境的核心是大型主机系统以及对应的软件开发环境和工具。DB2占据大型机和IBMe-server®iSeries(AS/400)上数据库份额的绝对支配地位,每种平台上的数据库市场份额都超过了90%。IBM在UNIX®平台数据库上占据重要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在Windows®Server上的市场份额虽然小得多,但却在迅速增长,位列第三。通过主机DB2的教学,学生熟练掌握大型机程序设计风格和调试方法,养成了良好的编程习惯和较强的程序调试能力,为今后实际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认证考试,学生具有数据库工程必需的知识和经验,得到了国际化的认证,增强了职业选择面。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综合地应用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科学研究和创新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

2课程教学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

根据当前主机DB2数据库的教学情况,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如下:

2.1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改善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

在目前大学数据库教学中,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还没有真正体现能力、素质培养的内容。本课程教学中,特别强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促使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建立相应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从封闭转向开放,从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研、产一体化教学模式发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除了具备相关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很强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数据库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而目前国内的DB2课程主要面向DB2v8,还没有面向DB2v9的相关教学资料。电子科技大学IBM中心现已编写完成了一本面向主机DB2开发的教材,经过本校两个班级、近300人的教学实践,效果良好。

DB2课程要求学生已经学习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数据库系统原理的理解,掌握关系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能够使用DB2数据库设计,宿主语言嵌入SQL、Xquery查询等内容。通过课程实习作业的练习,具备独立开发DB2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基本能力,通过课程提供的案例设计,进一步提高数据库开发能力。

2.2在教学方法上,案例式、交互式和情景式教学相结合

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从课后作业到上机实践,几乎都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大多数学生是抱着应付差事的心理被动地来完成这些任务的,缺乏创新思维。因此我校在教学活动中注重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增加了一些项目上机内容,作为独立的实验和实践课程来开设,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现代企业数据库应用基本上是工程化的合作开发,它是按软件工程学的原则进行组织。软件工程学的基本方法融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尽早建立起工程化的概念,是顺应人才市场需求和培养目标的。

2.3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的教学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片面强调了知识的灌输,忽视了数据库应当作为一个工具,解决理论和工程上的实际问题。在信息技术环境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思想也应当发生转变。项目需要多个学生共同协作,不但要培养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调学生在一个团队中的协作。学生去寻找资料,然后学习,提出方案,并同小组其他同学讨论、协调,定出最终的项目方案,在具体的项目中学习、思索、实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把班级模拟成集团,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企业各种岗位角色。采用项目化教学,以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为核心,由学生独立采集信息、制定工作计划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4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在本教学中,主机DB2系统使用和管理部分要求学生提交一个主机DB2系统管理的小项目,并安排IBM全球认证DB2700考试作为实验部分考核依据;主机DB2系统应用开发部分要求学生提交一个主机DB2应用开发的小项目,并安排IBM全球认证DB2703考试作为实验部分考核依据;在期末考试中,除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其他主要考查学生解决工程中问题的能力,避免了过去“考前猛背,考完即忘”的情况。

2.5增加选择性的课程设计

通过增加选择性的课程设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多渠道加强师生交流,同时,能够多方面地、较为全面地学习掌握主机系统下数据库的各种使用场合及技术。

本教改依托于电子科技大学IBM中心实验室,已经有近10项课程设计项目已经完成或正在进展当中,如电子商务系网上交流平台、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网上商城系统、数据库处理中性能分析等可直接作为实验室的开放式实习软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软件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依据《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本科毕业生需要一定的基础,要具有灵活地、探索性地、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以应用已经掌握的技术去重复解决某些问题为主[1]。

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正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唯就业率论导致的学校和学生重视程度的下降、青年指导教师本身工程实践素质的欠缺等,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了与本科培养计划发展不一致的现象,没有达到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

如何在新的形式下保证和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成为教育届研究的热点[2-4]。

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过程的开始,对毕业设计最终的完成起着引领作用。

一旦学生选定了的毕业设计的题目,也就大体上明确了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和技术要求,高质量的课题能有针对性地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对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基于产出教育要求下(OutcomeBasedEducation,OBE)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当前毕业设计选题中存在的问题1.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OBE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

OBE要求根据培养目标实现之需要设定毕业要求,毕业要求主要是以学生解决问题,特别强调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主要追求”[5]。

然而,当前许多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实际出题和选题过程中,偏离了专业培养目标。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问题主要体现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技术出现,而毕业设计选题陈旧,没有结合当下专业技术的发展需求;毕业设计题目中联系实际的真题少,学生往往只是在计算机上做仿真运算,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很难得到动手能力的训练;毕业设计题目综合性差,工作量不足等。

2.选题方式不灵活。

在毕业选题方面,目前高校实行的主要是教师出题和学生选题相结合的方式。

该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毕业设计开始阶段由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先拟定几种题目供学生进行双向选择。

但存在的问题是:受到研究方向的局限,指导教师在出题时没有针对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毕业设计内容,当学生碰到不感兴趣的题目时,只能应付了事,造成毕业设计的质量的下降。

3.选题监管不到位。

虽然高校对选题立项都有规定,然而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有的学生是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出题,或者是由校内指导教师出题,在实习单位做毕业设计,无法进行监管,甚至出现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途换题的现象。

这种毕业设计过程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题目审查流于形式、毕业设计内容与毕业设计题目及任务要求相背离。

二、基于产出的教育要求的毕业设计选题原则OBE要求学生能够在未来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主要是以学生解决问题,特别强调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主要追求”,要体现学生在毕业时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技术等。

具体来说,选题是应注意以下一些原则:1.符合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原则。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毕业设计选题及具体要求内容必须符合培养目标,这是毕业设计选题的基本要求。

指导教师在出题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既要让学生了解基础理论的作用,又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以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同时在出题及制定具体要求时要使学生具备软硬件基础和系统观。

硬件类毕业设计课题,要有一定的软件基础要求,软件类毕业设计课题,也要有一定的硬件基础要求。

2.坚持人才培养多样化原则。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

调查显示,本科生毕业半年后从事的前20位高薪职业中,就有10种与计算机相关,包括互联网开发师、计算机软件应用工程师、网络设计师、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师、计算机系统工程师或设计师、计算机程序员、网络系统和数据传递分析师、其他计算机专家等[1]。

因此,在毕业设计选题和要求中,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学生自身条件等,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选题。

3.选题要可行性原则,工作量和难易程度适中。

由于毕业设计时间有限,因此应充分考虑所选课题的综合性、可行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

如果课题过难或过于复杂,造成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完成,违背了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初衷。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出题时,需要考虑不同素质(如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情况,并有针对地对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要求做出说明,在学生选题后,指导学生对选题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合理安排毕业设计内容,形成可行性报告,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

三、基于产出教育要求的毕业设计选题的建议1.选题结合学生兴趣与特长。

做毕业设计时,学生已经对所学的专业有了基本的了解,并有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选题时可以采用教师出题学生选题和学生自主出题相结合的方式,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兴趣出发,根据选题的原则和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分析确定毕业论文选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提高做毕业设计的主动能动性性。

2.选题与工作就业结合。

在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可以将学生毕业设计选题与就业相结合。

针对在毕业设计选题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到用人单位去做毕业设计,以自己将要接触开发的产品为课题,在用人单位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

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就业单位技术有较深层次的掌握,还大大缩短了参加工作后的适应期。

对于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来说,可以指导学生参加一些科研课题的研究或者根据学生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课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锻炼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那些既要进行毕业设计又要寻找工作的学生来说,在了解了专业就业方向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自主选题,尽量选择与将要从事的工作内容相关的设计题目。

3.课题与科技创新活动结合。

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主题,许多高校都提倡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和各种科技创新竞赛。

将毕业论文选题和科技创新和科技竞赛工作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参赛学生在创作时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将科技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选题相结合。

软件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引言

《中国制造2015》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纲领,中国要想走出制造业困境,最需要加强的就是人才培养和提高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在高校教学中提出实践教学理念,既能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又能与社会需求相?Y合,避免教学与社会实际相脱离,这样才更能发挥出高校“产学研”的特色。嵌入式系统是一个内容广泛的课程,包括单片机、ARM、FPGA、DSP、IC设计、微处理器等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组成/微机原理、操作系统、数字电路、C语言、数据结构和算法、软件工程测试管理等知识。嵌入式系统集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于一体,具有实时性、尺寸小、功耗低、效率高的优点,所以是一个软硬件结合、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是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成为程序员和工程师的必备技能。

二、课程状态分析

1.课程教学目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仪学院仪器专业培养方向包括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备等,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电子、计算机、光学、机械知识基础上,具备跨学科研究开发能力,能在各领域拥有较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本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为:(1)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开发条件进行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实验,熟悉开发环境,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而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学生的基础实验教学工作。(2)在第一层次基础上,培养学生依据现有实验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熟悉平台多样化功能,提高学生的开发能力。(3)培养学生进行系统设计,根据现有平台进行自主化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研发力。(4)学生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也要对其应用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这有助于启发教师对课程改革进行一定的探索。(5)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一定的解读,促进教师学术的发展,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课程条件分析。(1)实验设备方面:学院实验条件,从ARM7到Cortex以及配套学习教材,最新的Cortex A8平台,配合相关使用手册和开发文档。(2)实验内容方面:从在linux系统环境中编程、调试、完成对LED灯的控制,到充分使用实验箱大部分功能,包括物联网仓储系统、多功能音乐播放器等。(3)考核方式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态度和能力、实验效果的创新性等,而不仅仅是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其理论考试成绩。学生在现有实验经验和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中的功能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小项目,通过项目合作既能让学生相互合作、沟通学习,教师也能有针对性地教授学生一些课外感兴趣的知识;通过电子课程设计及竞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后续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等全国性比赛培养人才,同时也能提升学院的整体实力,但是这需要保证充分的课题时间,学生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3.教学现状。生仪学院为本校的新学院,各专业人数不似大学院人数多,所以非常适合小班化和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实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同时教学资源也可以合理分配,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多。但是生仪学院现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理论教学,学生学习和接触的知识不足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对日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作用较小,所以教学改革要求在基础研究和科研能力之外,多增加实践教学部分,可以从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逐渐改革培养模式,发挥学院和学校人才培养上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符合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否则将失去创新的潜力和学习深度,偏离正确的学习和研究道路。实践教学除了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外,还能促进师生间交流讨论,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答疑解惑,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其学习进度。同时,高等学校教学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将横向项目有针对性地引入课堂,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来锻炼自己,提高其在实习和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另外,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定位规划,使教学能依托企业的优势和便利,学生可以更快地融入到社会环境中去,做好未来的工作准备。

三、课程改革具体方法设计

1.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本校的硬件设备主要为Cortex A8嵌入式平台,软件设备为虚拟机下ubuntu开发环境,交叉编译工具链等,教学内容包括搭建Linux系统安装和开发环境,shell命令及窗口系统使用,简单程序编译、链接、调试,编译工程文件,编写Makefile文件,客户服务器通信,板载LED灯控制等基础实验。

2.具体课程工作计划。第一阶段: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主要为实验室FS210嵌入式平台和开发手册,对教学内容侧重点进行相应调整,适当增加目前应用广泛且易于上手的硬件设备系统内容,增加学生对应用系统和开发内容的了解,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环节以便其后期可以进行深入学习,同时教师可以缩减陈旧知识的比例,减少行业应用比较少的知识比重。第二阶段:在了解课程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同时强调组内的分工讨论和合作。学生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组间合作、互相交流等来共同解决问题。此外,通过预先选定小组项目作业,学生能边学习边完成项目作业,若时间太过仓促的话,学生则不能按时完成项目作业。第三阶段:各学习小组在组长在带领下进行钻研,协调组员自主学习任务,在脱离教师监督的环境下,学生能具有更加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第四阶段:每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与各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启发小组的学习思路和想法,并讨论学习研究中的难点,分享小组间优秀的学习成果。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每周抽出15分钟的时间,由各小组做理论知识报告,其余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旁听并作点评和指导。案例教学贯穿其中,通过小组案例分析使学生在短期内获取更多内容,更好地理解整个嵌入式系统。第五阶段:评选优秀小组,并进行程序展示和解说,促使其余学生从中可以学习到优秀小组的优点和精神,促进其进步。实施实践教学后,教师的教学质量通常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学生既掌握了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也扩展了眼界和宽度,自主钻研的学习态度、能力等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同时其实践动手能力也大大增强了。

3.考核方式改革。?收各小组项目作业,并评分等级。(1)优秀为实现功能的同时,系统性能和交互性良好;(2)良好为实现功能,系统性能一般;(3)合格为实现功能。考勤、提问、讨论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而项目可以作为学生知识掌握的重要依据。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对比以往的教学成果,并进行课后调查,收到了学生对教学改革的好评和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