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点亮心灵的灯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题记
当房间昏暗时,可以点亮蜡烛,照亮房间,心灵昏暗了,又该如何呢?大概要用梦想来点亮吧。
期中考试,这是人人皆知的重要大考,让同学们个个为之所惧,毕竟,期中过后有个“家长会”呢,而我却将这个“家长会”抛在脑后,置之不理,最后,我以一个做梦都没想到、令老师惊讶不已、令父母不停责骂的坏成绩告终……
成绩出来后我像陷入了无底的深渊,没有光线,没有温暖,没有……
悲哀充斥着我的心情,仿佛我的世界里弥漫着阴霾。
我不喜欢沉默的生活。回到家后,我用同学教我的方法——听听音乐,放松心情,那些曾经我喜欢听的歌也不多听了。随便听听吧。过了许久,有一首歌让我感受最深——《彩虹背后》。最令我深受感动的是这样一句话:“我相信在未来某一天,我会收获所有的光荣,就算我像颗流星划过夜空,至少对得起每一分钟。”当歌声飘过耳畔,谁会不认同呢?我们的生命也许很短暂,为何不成为那个为美丽的“流星”呢?此后,每当我又不认真,听着秒针移动的声音时,就想想这句话,就立即投入到学习中了。
关键词: 中学生作文批改 亮点寻觅 方法指引
中学生作文批改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之一,同时也是全体语文教师深感困惑的工作之一,其工作的密集度之大,耗时性之长,高投入低产出之效益,付出之弥多,收益之弥艰,向来为非语文界人士所能想象,我们哀其无效,伤其无策,眼看着久久不能长进的学子,真是爱莫能助,心急如焚。于是为了寻求作文批改的良方妙计,在工作中,我特意作了以下的尝试:在“苦中作乐”,用欣赏的眼光审视学生作文中流露的心灵哲思,从中得到了“别是一家”的“半亩方塘”,并以此为契机,激励学生从一字一词开始,逐渐锻造出令教师满意的习作,一扫作文批改中教师的低落情绪、失落意志,也更有利于语文教师用积极主动的欣赏的眼光与学生相约笔端,交流心语。这样相互促进,不仅提高了学生作文批改的质量,走出了作文批改的困惑,而且有利于指导学生写作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一、尽力从学生作文寻觅恰切的字、词、句,诱发学生积极使用优美的语言文字。
中学生接触的文学知识已较多,学习使用的语言文字就更多了,但是很多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地、恰切地使用现代的语言文字的灵性和强烈的内质表现力,也不习惯于有意识地使用精美的话语表达内心的情思。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尽可能地使用自己的“红笔”,细心勾画圈点出学生习作中性灵散射的亮点,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审读这样的语句,或在眉批中加以及时的、恰当的提示、批注,诱导学生尽可能使用精美的词句,引导学生的写作原动力,鼓励学生创作,从而使他们乐于创作,勤于写作,敢于创新,积极表白自己的心思,以至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突变,彻底改变作文意识:写作文不是完成任务,而是吐露心思。
二、积极肯定学生的训练成果,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亮点,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捕捉写作灵感。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一定要心细、谨慎,寻找并发现学生心灵的火花,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跟踪指导。学生有了心灵的火花、灵动的智思,有了创新的细微亮色,教师应用智慧的眼光,充分肯定,给予赞许。受到创新快意的奖赏、创新精神的鼓舞,学生会尝到作文的甘甜,进而会不懈努力,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思维的活跃,心灵的律动,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构思、训练、表达。经过多次的写作实践,得到及时奖赏的学生的作文中时时会有恰当的表达,精美的语言,深刻的思考,独特的构思。这样的学生,平时积累的素材多,观察得详细,阅读的内容广博,思维活跃、敏感,因而运用语言的能力极大地提高,应对写作的技能提升,对生活的感触加深,这样优秀作文也就写出来了。
三、点燃学生创作的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关注准确恰当的词汇,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使用自己积累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内智识界。
教师在作文中一定要用美的眼光审视学生点滴心灵的闪光点,随时准备捕捉学生心灵的光亮,并使它们驻留在学生的记忆中,这是写作的妙计,思维的灵感,内文化的表露,内质语言的外显。切记:点亮一盏灯比吹灭一盏灯更困难。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将是开启学生智慧灵气的金钥匙,教师长期坚持,学生智源的阀门打开了,倾诉的心扉也会开启。因此教师要做的就是细心刻录学生的内心语汇,在作文眉批中加注批语。学生如能经常注意作文的点滴进步,体验收获的美感,感触成功的愉悦,思维就会活泼,用语就会大胆,他们在与“大家”(大手笔)靠近的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提高作文水平。
四、利用学生偶然流露的真情实意,能够轻松点亮他们的心灵智灯,让他们明白写作的真谛。
当前,中学生作文成绩上不去,或中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现今不少中学生不知道作文的真正目的。针对这样的事实,我们首先要引导他们认识作文的真实目的。中学生的生活较丰富,他们在生活中有所见、有所感、有所闻、有所思。曾经尘封的记忆酝酿于心,急切需要倾吐、诉说时,就需要用作文表达;说得真切、清晰、明白时,他们的内心需要时,他们就会寻找最充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呈现自己的内心活动,于是为了自己表达的需要,而不会陈词滥调、东拉西扯、空话连篇、胡乱造作,从而提高用语技能和表达技巧,形成内心的完美倾诉和真实表白,这样,教师再也不会因为学生抄袭和应付而担心了。当然,写作文不是教师逼迫学生写作,不会成为学生的作业负担,而是像记日记一样,学生记录自己生活的经历,述说自己生活的辛酸苦乐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要做的就是细心解读学生的内心世界。
学生有了表达的愿望,自然就会消除“怕”写作文的恐惧心理,从而为展示自己的情感意志而写作,作文水平就会有极大的提高。
五、作文中的勾画批注也是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引导学生读书时及时作标注,积极积累词汇,是开发学生思维的捷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读书时勾画书中精美的词汇,同时作相应的批注,及时捕捉思维活动的成果,这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也是高效的学习方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一人开车赶夜路。对面车辆疾驰而来,他很有礼貌地把刺眼的远光灯转换为柔和的近光灯。但对方依然打着远光灯疾驰而过,强光刺痛了他的眼,他心里很是不快。
不一会儿,又一辆打着远光灯的车急驰而来。他没有把远光灯变过来,对方也没有。对峙似的,刺目的白光直射对方的眼睛。但在交错的瞬间,对方忽然良心发现,将远光灯改为近光灯,他在瞬间也变换了过来——那是个双方都感到惬意和温暖的时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构 思 演 练
构思这道作文题,必须理解材料中的两个关键词“远光灯”和“近光灯”的含义。顾名思义,“远光灯”照得远,光线是直射的;“近光灯”照得近,光线是散射的。一般夜间会车时,如果开着远光灯,就会使对面车的司机“瞬间失明”,产生视觉错误,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比如说:如果两车相遇并同时使用远光灯,就会造成对方的前面白茫茫一片,此时如果中间有行人通过,几乎是无法看到的,而等到发现时突然急刹车或者急转弯,便可能引起两车相撞甚至更大的事故。
车子设远光灯目的是为了在夜间行车时看得远,看得清楚;会车时改为近光灯,可以减小对迎面来车司机眼睛的刺激,让其看清路,顺利行驶。
由此及彼,联想现实社会,可以进行如下构思:
1.生活中会遇到“远光灯主义者”——利己者,这种人总是不管不顾,以自我为中心,无视别人的存在,往往有意无意地影响甚至伤害他人。因此应该淡化“自我中心”意识,只有心中都存有他人,人际关系才会变得美妙,世界才会和谐美好。
2.有时候也会遇到“近光灯主义者”——他们懂得与人方便,为人着想,使彼此相处和谐。比如开车并线的时候不那么蛮横;进门碰到人时让一下;与电梯里的陌生人相见时点头微笑。在这样的氛围中,对方也变得谦和与合作,双方相处得很舒服。由此立意:①想问题、做事情时应从对方的角度思考,尊重他人,多为他人着想。②与人方便与己方便。③为他人着想是一种美德。
3.还会遇到许多远光灯瞬间转为近光灯的微妙时刻。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不易被察觉,但人们还是会在瞬间被对方的情绪所传染,并且把这种情绪传递开去。心灵的温暖在传递中是递增的,你在温暖别人的同时,也在提高自己心灵的温度。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为别人点亮心灯时,温暖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由此,可以这样立意: ①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关爱,才能构建温馨的家园。②爱是相互的,只有付出才会得到回报 。
佳 作 示 例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一考生
中国有句俗话:“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在夜间开车时,将刺眼的远光灯换成柔和的近光灯,既是为对方着想,也是为自己消除安全隐患。
有这样一个故事:双目失明的盲人在晚上打着灯笼赶路。路人很奇怪,问他:“灯笼对于你来说一点用处也没有,你为什么还打灯笼呢?不怕浪费灯油吗?”盲人认真地答道:“因为在黑暗中行走,别人往往看不见我,我很容易被撞倒,而我提着灯笼走路,灯光虽然不能帮助我看清前面的路,却能让别人看见我,这样,我就不会被别人撞倒了。”这位盲人用灯光为别人照亮了路,为他人带来了方便,同时也保护了自己。
一个乡下人进城经商,开了家店铺。刚来不久,他就发现这条街不仅生意不好,而且路面坑坑洼洼,到处是残砖乱石。乡下人觉得奇怪,就向相邻的商家请教。相邻的商家告诉他,路不好走,经过的人或车辆就会慢下来,人们走进店铺的几率就会增加,这样才能增加商机。乡下人对这种逻辑很不理解,就不听周围人的劝阻,坚决搬走路上的砖石,并找人将路面修平。从此,这条街人车畅通,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商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增。众人疑惑不解地问乡下人:路通畅了,人们驻足停留的机会少了,何以商机反倒增多了呢?乡下人答道:路不好,人们多绕道而行。经过的人少了,商机又怎能多?
这两个故事至少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利人才能利己。人人为我,我也为人人,只有大家真诚相待,互相服务对方,形成良性互动,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相反,如果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互不相让,就如同两个相向而行在独木桥上的人,结果要么对峙,要么都落入桥下,两败俱伤。
如果事事都依照“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原则行事,“宁愿自己揽下麻烦,不给别人增添困难”,古道热肠,办事定会左右逢源,不仅能赢得四海朋友,还会招来八方财源。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青少年 情感 早恋 对话 自尊 智慧 心理健康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爱的使者,是点亮学生智慧的明灯。职业的神圣无不让我们教师在不断的研究和学习中展现自我的价值。教书而且育人更是班主任肩负着的重任-培养下一代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个过程,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要协调一致就要做到爱学生,体会学生,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问题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教育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同学帮助,老师说理等办法使其改正,从而进步。不同的教育手段也会对教育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
有人说,中学时代处于“多梦季节”,这种梦,既有多姿多彩的人生理想,也有虚无飘渺的海市蜃楼,而“早恋”正是这无果之花中的稚嫩的一束。她,是个各方面都挺优秀的学生,还特别的善解人意,现在却困在早恋的旋涡里不能自拔,脱离了集体,疏远了同学,成绩也直线下降,怎么办才好……她身边的好朋友都十分焦急,已经轮番地做她的思想工作了,结果却都以失败告终。于是,她们只得向我求救。刚听到这个消息,我十分惊讶,后来想想,她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父家的缺失的确使她显得比别的小孩脆弱。住宿的生活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困难,紧张的学习也让她觉得压力太大,脆弱的她最终还是没有办法独立面对困难。[1]
作为从教将近三十年的教师,我试着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按摩师”,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稚嫩的心灵。当学生遭到误解时,巧妙地引导学生恰当的化解;当学生遭遇委屈时,有效地引导学生真诚地宽容;当学生承受压力时,灵活地引导学生科学地缓解;当学生遭遇挫折时,机智地引导学生乐观的面对;即使是学生犯了错误,也在教育的过程中小心地呵护学生的心灵,引导其走出误区。
她已习惯用语言文字与老师对话,她用清丽的语言书写她的心灵感悟。在芳菲尽显的四月里,我顿悟:自尊也是一个战场,既然我不愿比别人落后,也不愿向别人透露一丝我的疲惫与忧伤。既然我还是我,那么,我就得抛开一切,认真学习。而我知道,我要抛开的,正是我用一切赌注也换不回的这一份珍贵。”
这是一个忧郁女孩小欣在作文《童年雨季》中的片段。
对于这样的女孩,除了找她谈心之外,我急于要做的就是让她感受这是个多么阳光的世界。我收集了她所有让我感觉洋溢灵性的习作,让她试着给自己编集子。《叶子》是她给自己的集子取的名儿,“我甘愿是一片落叶,一片在风中飘摇的落叶,拥有阳光的润泽,拥有清风的抚摸,拥有大地的亲吻,也拥有宁静、淡薄。我珍惜现今真实的拥有,也永远向往美好,向往快乐,永远向往着落叶情怀。”
但是怎么帮她才好呢?她是个优秀的小孩,自尊心很强;她是个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小孩,内心特别脆弱,处理得不好,可能会深深的伤害了她啊。
谈话引导,我还是觉得不仅收效甚微,敏感的她肯定会特别抗拒。开班会?好几次的问题我都是用班会的形式达到了目的,这样没有那么明显地针对她,或许能呵护她那脆弱敏感的心。
青春期交友交往不当就会出现早恋的问题,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离不开社会;人一生的愉快、烦恼、快乐、悲伤、爱与恨,也同样与其他人的交往分不开。因此,与人交往不仅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建构人类文明的基础。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新生代市场检测机构在北京了一个报告,该报告显示,半数以上(51.1%)中学生认为,知心朋友是自己未来生活中最重要的,这一比例远远高于选择财富、权力、信仰等等其他事项的比例。同时,59%的中学生表示最快乐的时刻是“与朋友在一起”。这反映出交友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据分析,现在十几岁的城市青少年基本上都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与陪伴,有的只是父母的说教和无尽的爱,因而现在的中学生渴望友谊,渴望同龄人之间的理解与交流。况且早恋问题是应该重视了,只有在交友方面正确引导学生,才能帮助他们处理在交友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这不是一举多得吗?何乐而不为啊。
有一天我终于有了主意,上课后,在班里宣布:“再过几天就是元旦了,这是我们跨入初中阶段的第一个元旦,在元旦联欢会上将增添一个新的节目――赠送贺卡。同学们自己制作一张贺卡,写上美好的祝愿,送给你最想送的同学。谁收到的贺卡最多,就由谁主持今年元旦联欢会的最后一道精彩而美妙的‘大餐’:切蛋糕……”我找了班委,让他们每人制作一张贺卡送给岳林,帮助她在青春之旅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那天的元旦联欢会开得热烈而隆重,同学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互赠贺卡,这时,主持人说:“现在,让我们看看,谁收到的贺卡最多?”“岳林!”“岳林,你能读读贺卡的内容吗?”主持人问。岳林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眼神望着我,我鼓励地点了点头。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念道:“青春如花朵般美丽,比黄金还要宝贵,让理想与信念装扮你美好的青春。”“运动场上,当你奔跑向前时,我们为你加油鼓励;当你捧回第一名的奖状时,我们为你欢呼。在我的心中,你是我们班的体育明星。祝你在学习之路上也飞奔向前。”……读着读着,她的眼中噙满了晶莹的泪花。这时,我说:“学生时代是掌握知识,撷取智慧之果的黄金时节。如果有的同学受外界影响,分散了精力,耽误了学业,会造成终身的悔恨。
俄罗斯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少年教育中产生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行为以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而人在这种年龄段从本性上就不愿意被他人教育。”学习成绩,遵守纪律是我们评价学生的标准。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情感需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是一种理论,一种书面语而已。
教育无痕,无痕的教育,是学生的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 让学生在自悟自觉中走出困惑和无助的状态,教育的效果一定是明显而持久的。教师时刻要做到“人文情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个良师不仅影响着学生,做学生的表率,而且时时像之路明灯照亮学生前行的路。适时的播撒爱的种子让学生受用终身。
关键词:亲感体验 观察生活 思维感悟
于漪老师曾把读和写喻为语文能力的双翼。提倡比翼双飞。而这双翼中“写”这一翼是最难丰满又最易受损的。作文教学有两苦,一是学生苦,苦于被强逼硬迫。一次作文训练结束后,学生、教师均有如释重负之感。当写作已成为让人痛苦的负荷时,又怎能提及快乐写作、自主创作?又怎能指望其振翅高飞呢?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作文教学中引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点亮情感的明灯,照亮生活的角落,激发思维的光彩,从而唤起学生昭示情感、张扬个性的创作热情,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感”和“悟”。
《礼记・乐记》云:“人心之动,物之使然”,“感”正是把外物与内在感情连接起来的一道桥梁。用感官去观察自然的细微变化,聆听世间的嬉笑怒骂,品尝生活的苦辣酸甜,这种自发地感受体味方能产生感动、感慨、感谢、感激等一些列情感体验,触景伤情、睹目思人即是如此。“悟”是这种情感体验的理性思考,是在“感”的基础上发展的高一层次的心理能力。悟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深入了解,反复思辨,最终洞悉、领会与觉醒的过程。悟是一种状态,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状态。“情郁于众,发乎于外”,当情感经过理性的分析思索,褪去了拉杂无序和晦涩难明变得仿佛触手可及时,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用文字抒发表达的欲望。
感悟与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感情则是开凿泉眼的工具。创作根植于生活,又必须是对生活的浓缩与提炼。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感悟无疑会充满虚情假意,空洞苍白,如水中月、镜中花经不起岁月的涤荡、实践的推敲。而不经过感受与感悟的过程,照录生活原样的作品没有可掬可视的真情与见微知著的警醒,没有意气风发的激昂,也没有娓娓道来的雅致。
感悟与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使生活无限延伸,可以使人获取新知,开拓视野,丰富人生体验,为感与悟提供广阔的空间。阅读带来人格的完善,优秀作品大抵是思想深邃、底蕴厚重、情感充沛、语言优美之作,读之如饮甘霖,如沐春风,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滋润,人性得以升华。读书可养性,读书可修身,读书亦可提升文化品位,提升感悟的层次与水平。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对文本的感悟才能吸收作品的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许多作品“用意十分,下笔三分”,要想读懂读透,需要置身其中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感悟直达作者的心灵,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
感悟与个性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大观园里众姐妹同作柳絮词,其中黛玉与宝钗的作品最能体现各自的性格,一个是“漂泊亦如人命薄”的“缠绵悲戚”,一个是“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高远志向。面对同样的景致,两位同样才华横溢的贵族少女确有如此不同的感悟,不能不说是其中个性使然,而另一方面也是个性的差异使得两人观察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感受不同、领悟也不同。人的感悟是有个性差异的,同样是秋风,有人感叹它对生命的摧毁。有人赞美它摧枯拉朽的魄力,有人叹息时光的飞逝,还有人会欣赏它吹得天高云淡,满目金黄,更有人会体味出秋风萧杀的悲凉。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才可以涌现出众多独到见解又极富个性化色彩的文章。
感悟能力是有差异的,例如:“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这首词中塑造了两个感悟能力不同的人物“卷帘人”与“我”,在看同一景物经历同一事情时,一个是木然无知,一个是心细如发、百感交集。罗丹有句名言“艺术就是情感”,感悟力强者“感悟吟志”莫不充满“灵性”与“激情”。感悟能力差异其实是由于人的各种素质(心理、文化、智能)差异产生。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引导学生增强感悟力,提高写作水平呢?
用心观察生活
鲁迅曾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观察是进行感悟的前提。现实中不少学生抱怨生活平淡缺乏亮点,以致作文选材日渐枯萎。其实这是对生活熟视无睹所致,也是缺乏观察能力的表现。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明确目标进行训练。就是为了达到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室内室外的观察活动,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可以进行专题观察、连续观察、积累观察等。②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要注意观察对象的整体到局部的特征;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突出顺序性层次感有条理有次序地进行观察;可以多角度侧面地进行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共同感受。通过锻炼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全面性,引导学生关心身边普通人,关注平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发现美,品味生活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还要倡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注那些反映观念改革、社会矛盾、时展取向、世界风云局势的热点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宏观的视角、综合的思维、博大的胸襟,使感悟更厚重,使文章具有时代感、责任感和真情实感。
加强课内外阅读
课内阅读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悟性的培养。①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式思考。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入角色进行积极思考可以使感受更真切、思维更清晰。②巧设疑问层层深入。这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整体理解,有利于培养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洞察力。③利用课文特点巧设课程收尾。可续写、可谈感想、可针对某一看法或疑问进行探讨,既可以加强对道理或哲理的领悟,又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此外,要营造比较宽松自由的课外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如为学生推荐丰富健康的读物、创设图书角、进行读书笔记评比、举办读书交流会等,这些方法保证了读书质量和效果。总之广泛地阅读使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写出的文章大气、积极健康、内容充实、题材广泛、独到新颖。
勤写札记、随笔
不限篇幅,不限内容,一段美文、一个场景、一处风光、一束思想火花、一点感悟都可以记录。它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素材、保留灵感、整理思绪,心中所想下笔成文后,我们的思想将更成熟完善,不再是一种如丝如缕、若即若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