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生物论文

微生物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生物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生物论文

微生物论文范文第1篇

推动学生间的思维互动我们经常说的合作学习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学习。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形式来共同完成一个课题或解决一个问题,当然也可以以小组辩论、比赛和游戏等方法进行互动。教师可以作为旁观者或者裁判参与学生的互动,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要敢于放开学生、包容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这样会使问题的展开更加全面和开放,使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和“宽”。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理解存在的问题,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这种多变互动的活动中,让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信息量,而且会很好地激发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有效利用直观教学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生物教学中,直观教学是一项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因为直观教具的使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的视觉效果,强化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很多生物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演示得来的,因此,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制作各种直观教具,包括挂图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物标本的制作展示、显微镜的观察使用、生物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我们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运用各种直观教具。直观教具的使用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比较抽象的东西直接展示出来,这些丰富的表象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现象的直接认识还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创设问题情境

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思考,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对课文内容中的一些具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进行处理,将其设计成学生比较喜欢的问题,并且提前设计好预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指导学生去观察、讨论、推理,把解决问题的过程抛给学生并不断地对其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异常活跃,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活跃起来。

四、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微生物论文范文第2篇

对于不同的环境污染问题和不同的环境污染类型,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等三大类,在进行处理污染物时,可以单独使用某种方法,也能几种方法结合使用。由于化学法和物理法的投资比较大、成本比较高,并且存在二次污染的现象,因此,常使用生物法进行处理。生物法是指利用系统中的生物,尤其是微生物,来转化、降解污染物,达到污染物处理的目的,生物法具有污染物处理速度快、效率高、消耗低、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环境处理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1.1城市垃圾生物处理技术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堆肥、填埋、焚烧、发电等,垃圾堆肥是利用垃圾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自然发酵,这种方法的处理时间比较长,并且处理量比较小;垃圾填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且还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填埋的垃圾还有可能污染地下水源;而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引起二次污染,同时还有可能引起火灾隐患;因此,较好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垃圾发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城市垃圾生物处理技术逐渐被研发出来,这只给技术是先经过筛选,将可以回收的资源进行回收,然后加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进行厌氧发酵或者好氧发酵,并收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充分发酵后的垃圾能当做肥料,用于农业生产中,这种处理方法的处理量,能自动控制发酵过程,并且发酵形成的肥料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1.2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污水的处理方法也可以分为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三种,目前,在进行污水处理时,经常会使用生物法或者生物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污水处理。根据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状况可以将生物法分成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悬浮细胞法等几种情况,其中活性污泥法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而生物膜法的效率是最好的,在一些特殊行业的废水处理中比较常见。

2微生物对环境修复的作用

2.1生物修复

对于污染严重的环境,是不能利用垃圾处理或者废水处理的方法进行修复的,近年来,环境治理的专业人士研究出一种能治理大面积环境污染的技术,也就是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也可以称为生态恢复技术,这种技术是利用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污染现场的污染物浓度降低、转化、降解,将这些污染物转化为无害化物质或者元素,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分为环境条件修饰和讲解污染物两种情况,目前,生物修复技术主要用于农田农药污染和石油污染中。

2.2生物杀虫剂

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采用化学农药很容易形成污染物富集的现象,而采用生物农药则能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出现。目前,生产运用最多的生物农药是由苏云金芽孢杆菌生产的BT生物杀虫剂,这种杀虫剂中含有有毒蛋白质,昆虫吞食后会中毒死亡,同时这种杀虫剂的主体是苏云金芽孢杆菌,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BT生物杀虫剂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生物杀虫剂,能有效地防治农作物害虫,同时还能杀灭蚊虫,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可以采用生物杀虫剂,从而有效地缓解环境污染的现象,促进环境修复。

3总结

微生物论文范文第3篇

1.1菌根共生对外来植物入侵的促进作用

菌根共生体在强化植物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提高植物营养水平以及塑造植物种群和群落结构与动态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菌根菌与植物相互作用过程中,一方面植物可以向菌根菌提供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另一方面菌根菌可以为植物提供氮和磷等营养,提高植物对环境中水的利用效率,增强植物对一些病原微生物侵染的抗性.因此,外来植物若能与入侵地的菌根菌形成共生体,将大大提升其入侵潜力.目前的研究表明,菌根共生可能是促进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一个重要原因.如NI-JJER等在研究乌桕(Sapiumsebiferum)成功入侵的机理时发现,与土著植物相比,其根系中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fungi,AMF)是提高乌桕生长率、促进其进一步入侵温带湿地系统的重要原因.HARNER等研究了AMF在斑点矢车菊(Cen-taureastoebe)入侵过程中的重要性,结果发现AMF极大地促进了斑点矢车菊对氮的吸收,从而有利于其在河漫滩地的泛滥生长.目前,AMF在外来植物入侵中的作用已被大量试验证实.如杨如意等认为菌根真菌在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canadensis)入侵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MARLER等对入侵美国西北部草地的斑点矢车菊的研究揭示:外来植物如能与AMF形成共生体大大提高了其入侵潜力.FUMANAL等在研究从北美传入法国的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时发现,接种其根系中的AMF显著增加了豚草的株高、基茎、叶片数、根生物量干重、地上生物量干重以及总生物量干重,从而进一步促进其入侵.为了说明菌根共生如何促进外来植物入侵的机理问题,CAR-EY等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研究了菌根共生对斑点矢车菊与本土植物爱达荷狐茅(Festucaidahoen-sis)的营养竞争关系,结果表明,菌根菌通过地下菌丝网络将碳水化合物由本土植物爱达荷狐茅向斑点矢车菊进行转运,进而抑制了爱达荷狐茅的生长,促进了斑点矢车菊的入侵,但此机制是否适合于其他入侵植物尚不清楚.此外,有研究发现,本地植物与菌根菌之间存在碳素竞争,从而抑制了本地植物的生长.那么菌根菌是否对入侵植物也具有负反馈作用还需要大量的实验证明.总体而言,目前关于入侵植物与菌根菌相互关系的研究大多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所以仍需大量的野外证据来支持.

1.2固氮微生物共生对外来植物入侵的促进作用

土壤氮是决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外来固氮植物通过与土壤中的固氮微生物共生,显著提高了入侵地土壤氮的含量与可获得性,进而提高了入侵种类的丰富度.火树(Myricafaya)是生长于大西洋加那利群岛上的一种能共生固氮的木本植物,该植物侵入夏威夷后,与土壤放线菌Frankia共生,其每年所固定的氮是本地植物固氮量的4倍,为其进一步入侵创造了有利的土壤条件.XU等在研究入侵中国西南部的外来植物紫茎泽兰(Ageratinaadenophora)的根际土壤特性和固氮细菌群落时发现,重度入侵地土壤的土壤肥力、固氮细菌数量和种类多样性显著高于轻度入侵和非入侵地.牛红榜等的研究结果亦显示外来植物紫茎泽兰重度入侵区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和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数量都显著高于轻度入侵区和未入侵区.YELENIK等比较了黄羽扇豆(Lupinusluteus)和金环相思树(Acaciasaligna)2种外来共生固氮植物与入侵地土壤氮循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种外来植物均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植物的可获得性氮含量,进而有利于其进一步入侵.然而固氮植物入侵对土壤氮可获得性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还与被入侵生态系统的生境特征等因素有关.如入侵南非的豆科金合欢属植物金环相思树和海岸金合欢(Acaciacyclops),在养分充足的土壤中氮矿化速率加快,而在贫瘠土壤中却没有.此外,外来固氮植物与入侵地土壤根瘤菌共生要比与本土根瘤菌共生更有利于其生长.如PARKER等对由美国入侵到北澳大利亚的含羞草(Mimosapigra)的根瘤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发现,入侵的含羞草中一些根瘤菌品系完全不同于生长于美国本土的含羞草根瘤菌品系,且这些澳大利亚根瘤菌品系对含羞草的入侵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综上,固氮微生物能提高入侵地土壤中氮的含量与可获得性,创造出有利于外来入侵植物生长的土壤微环境,促进外来植物成功入侵.

1.3土壤病原微生物的释放有利于外来植物入侵

尽管“天敌逃避假说”遭遇了一些研究的挑战,认为入侵植物逃避天敌不一定会提高入侵植物对群落的破坏作用,因而“天敌逃避假说”可能不是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然而,该假说目前仍然是最能解释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该假说认为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是因为其在入侵地成功逃避了本土的天敌(主要指食草性动物),从而充分发挥了其潜在的竞争优势.最近的研究进一步认为外来入侵植物逃避的天敌还包括原产地的土壤病原菌、寄生虫、食根性原生动物等微生物.KLIRONOMOS通过接种病原体进入灭菌与未灭菌的土壤来研究入侵植物和本土植物的生长与病原体侵染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病原微生物对本土植物具有负反馈作用.CALLAWAY等研究了入侵植物斑点矢车菊在本土与入侵地土壤上的生长与土壤微生物群落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发现在未灭菌的本土土壤上栽培斑点矢车菊,其生长速度明显低于灭菌的本土土壤,而斑点矢车菊栽培在入侵的未灭菌的北美土壤上,其生长速度明显地高于灭菌的土壤.由此推测:本土土壤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对斑点矢车菊的生长具有负反馈作用,而在入侵地由于缺乏相应的土壤病原微生物,斑点矢车菊的入侵更容易.VANDERPUTTEN等在研究入侵博茨瓦纳共和国稀树干草原的印度蒺藜草(Cenchrusbiflorus)时指出,逃避本土土壤病原微生物也许是其成功入侵的原因.“天敌逃避假说”是基于扎实的生态学理论提出的,但该假说也有自身的局限性.BECKSTEAD等在研究入侵美国加州的欧洲海滨草(Ammophilaare-naria)时发现,入侵地与原产地的土壤微生物对欧洲海滨草的生长均表现为负反馈作用.也有研究表明,入侵植物在入侵地可以通过富集对本地植物有害的土壤病原菌来影响本地植物的生长,从而成功入侵.如MANGLA等[52]发现入侵印度的飞机草(Chromo-laenaodorata)可以富集入侵地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土传致病真菌-半裸镰刀菌(Fusariumsemitectum),抑制本地植物生长,促进其成功入侵.

1.4土壤微生物群落总体结构的改变促进外来植物进一步入侵

在土壤总群落结构与功能水平上,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地上植物群落组成密切相关.外来植物入侵常常导致本土植物群落组成剧烈改变,进而引起根系分泌物和凋落物的化学组成发生变化,最终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相应的演替,且改变后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有利于外来植物的进一步入侵.目前,关于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入侵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2个方面:

(1)外来植物入侵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具体组成的关系.SI等在研究南美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入侵程度与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时,发现轻度和重度入侵显著增加了南美蟛蜞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丰富度,而对细菌群落未造成明显影响.此外,南美蟛蜞菊的入侵也对参与土壤氮循环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了明显影响.KOURTEV等研究了日本小檗(Ber-beristhunbergii)和柔枝莠竹(Microstegiumvimineum)的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入侵显著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尤其是代表细菌与菌根菌的脂肪酸含量均随着入侵的深入显著提高.BATTEN等研究了外来植物黄矢车菊(Centaureasolstitialis)和钩刺山羊草(Aegilopstri-uncialis)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发现植物入侵显著提高了土壤硫还原细菌、硫氧化细菌等的脂肪酸含量.此外,我国学者对紫茎泽兰和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2)外来植物入侵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外来植物之所以能成功入侵是因为其能够促进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进而创造出有利于自身生长的土壤微环境,从而加快了入侵进程.DUDA等和LI等的研究表明,盐生草(Halogetonglomeratus)和薇甘菊入侵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针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祖元刚等研究了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替代紫茎泽兰过程中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紫茎泽兰的入侵显著提高了土壤真核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对细菌多样性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的差异一方面可能与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研究的入侵植物种类有关.

1.5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改变对外来植物进一步入侵的作用差异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有机物的矿化作用和无机物的转化,并由此影响着土壤营养的可获得性,而土壤营养的可获得性又直接影响着植物的个体生长和种群或群落动态.现有研究表明,外来植物有选择地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某种功能可能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如BAJPAI等证实:与非入侵地土壤相比,紫茎泽兰入侵地土壤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活性和速效氮含量,对紫茎泽兰生物量积累具有积极的作用.LORENZO等发现,银荆(Acaciadealbata)的入侵使土壤碳、氮和可交换磷含量持续增加,从而为银荆的进一步入侵创造了有利的土壤营养条件.SUN等发现,紫茎泽兰的重度入侵显著增加了土壤总磷和硝态氮含量.EHRENFELD等分别研究了入侵植物日本小檗和柔枝莠竹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伴随着植物入侵,土壤总氮的矿化作用和硝化作用均显著提高,从而为植物的进一步入侵创造了有利的营养条件.不同入侵植物对土壤微生物功能的影响不尽相同,如EVANS等研究了旱雀麦(Bromustectorum)入侵对草地氮素营养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旱雀麦通过提高氮素在植物体中的滞留量而降低了土壤氮的可获得性,从而降低了土壤总氮的矿化速率.DRENOVSKY等研究了钩刺山羊草入侵与土壤营养循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入侵显著降低了入侵土壤中碳与氮的循环.这些研究结果的差异一方面可能与研究的入侵植物种类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入侵生境有关.因此,今后要扩大外来植物种的研究范围,探索不同物种入侵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关系,为揭示入侵机理提供更多的证据.

2植物入侵的内生菌生态学机制

植物内生菌(endophyte)泛指那些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段时期寄居在植物体内,对植物组织没有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微生物,包括那些对宿主暂时没有伤害的潜伏性病原菌、菌根菌以及营表面生的腐生微生物.植物内生菌可增强宿主的抗逆性、抗病性、抗虫性、提高植物的生产力,以及对其他植物的排斥性等,但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本土植物进行的.近年来,研究者开始从内生菌的角度研究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相关机理.有研究证明,内生菌能够增强入侵植物的入侵性,如SHIPUNOV等发现,入侵北美草原的斑点矢车菊体内定居了多种内生真菌,并且部分内生真菌直接提高了斑点矢车菊在入侵地的竞争力,进而增强其入侵性.ASCHEHOUG等研究了内生真菌对入侵植物斑点矢车菊化感作用的影响,发现感染内生真菌的斑点矢车菊对本土植物(Koeleriamacrantha)的化感强度很高,感染数是没感染数的2倍多,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斑点矢车菊的竞争能力.此外,假高粱(Sorghumhalepense)体内定居多种内生固氮细菌,这些内生固氮细菌的存在进一步提高了土壤中碱金属(Ca2+、Mg2+、K+、Na+)、微量元素(Zn2+、Fe3+、Cu+、Mn2+)以及可被利用的氮、磷元素的浓度,从而提高了假高粱的入侵能力.此外,人们还发现,内生菌的存在可以通过改变入侵植物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来修饰其入侵性.如RUDGERS等发现内生真菌(Neotyphodiumcoenophialum)的存在提高了外来植物高羊茅(Loliumarundinaceum)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其入侵.然而,人们也发现了一些相反的结果.如NEW-COMBE等发现斑点矢车菊体内的部分内生菌是病原菌,这些病原菌的存在抑制了斑点矢车菊种子的发芽、生长,并延缓其开花.不难看出,植物内生菌在外来植物入侵过程中可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入侵植物的促进作用.因此对入侵植物与其内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展深入研究可能会发现新的规律,为控制入侵植物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3入侵植物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面临的问题

国内外关于外来植物入侵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由于入侵植物的种类不同,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理亦不尽相同,争议仍然存在,目前很难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2)在外来植物入侵的过程中,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微生物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营养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在外来植物入侵过程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至今尚不明确;

微生物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阿魏生物学特性生境

前言

阿魏是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sinkiangensis和阜康阿魏Ferulafukanensis的树脂[1]。含挥发油、树脂及树胶、阿魏酸和法尼弗醇等,是国内仅分布在新疆的一种重要珍稀药用植物资源,是维吾尔医常用药物之一,由于缺乏管理和采收不当,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阿魏味辛、温,有理气消肿、活血消疲、祛痰和兴奋神经的功效,其药用历史已有一千多年。维吾尔医还用来驱虫、治疗白癜风、胃病、关节炎等[2]。国内外只有5种具蒜样异臭的臭阿魏,才可供药用。新疆全有这5种臭阿魏,载入《中国药典》的有两种[3]。在石河子市南部山区,生长在带有砾石的黏质略带沙土壤和石质干山坡上,分布着一种呈苇状的野生臭阿魏,野生阿魏是早春短命植物,8年才能开花结果。一株阿魏的双悬果有9000粒种子左右,但发芽率仅为0.3%,第1年的主根仅如筷子粗细,3月中旬出苗,5月上旬开始回苗,留下膨大的肉质根以度严寒酷暑。如此往复,到第8年4月底,则迅速抽出粗壮幼嫩的茎,4月底始花,里面充满白色乳液状树脂。本研究从新疆阿魏的生物学特性入手,摸清新疆阿魏的生长习性,继而进行人工栽培试验及药材提取加工试验。使保护与利用紧密结合,挽救濒临灭绝的新疆阿魏这一珍稀药用植物资源,使其永久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一、内容和方法

2005~2006年对生长于石河子南山的野生阿魏跟踪观测,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测和实验分析。

1.1物候期观察从3月底萌芽到5月中旬地上部分枯败、6月开花结实的不同时期,地上部分生长状况,形态特征变化进行观测记录。

1.2开花结果习性观测按文献[4]方法于20060426开花初期,选取石河子南山阿魏原生地标记5株,每4天观测记录1次花序开放数,直到开花末期,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1.3对幼叶及挥发油进行营养化学元素成分分析取新疆阿魏树脂、基生叶提取挥发油,按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进行氨基酸、钙和磷等化学成分分析。

1.4生境条件土壤特性研究取不同生境不同层次的土样,按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进行氮、磷、钾、有机质、总盐和pH值分析测试。结果见表1。表1土样记录(略)

1.5生长量观测选取生长正常的阿魏5株,于生长季节各期测定其株高、冠幅。

1.6原产地与引种地环境因子比较原产地新疆石河子南山与引种地新疆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植物园直线距离10km,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其地理位置处在东经85°~86°30′,北纬43°30′~45°40′之间,地势相对平坦,且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地面坡降仅0.74‰,原产地海拔高度约468.2m,引种地海拔高度约442.9m。纵伸于沙漠南缘,为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具有夏热冬冷、降水少而蒸发大、热量资源丰富、风沙繁多、气候干燥多变,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加上天山雪水灌溉等的特点,两地主要气候因子见表2。

二、结果

2.1物候期北疆野生阿魏一般在春季3月15日左右始出芽,3~4月为莲座叶丛期,5月15~20日莲座叶最大直径可达123cm(单叶长约1.3cm);3月20日始见抽茎,一直持续到5月上旬;阿魏的初花期为4月29~5月9日,高0.5~1.5m,全株有强烈的葱蒜样臭味。复伞形花序生于茎枝顶端,单株总花期8d,盛花期为5月中旬,5月下旬仍有零星花开放;开花后10d,种子开始成熟,长椭圆背腹扁压,绿色至浅紫色至深褐色,4月中下旬开始枯败,直至6月下旬;7月至第2年3月中旬为休眠期。阿魏喜温暖干燥气候,15~30℃生长尤为迅速,较耐寒,地下肉质根可耐-20~-15℃低温,夏季生长在潮湿冲沟里的植株,其生长期稍长。两地主要气候因子比较(略)

2.2开花规律野生阿魏每日早6:30左右花始开放,约15min全部花序开放,10:30左右达到当日开花高峰。每个花序自开放到闭合延续4h左右,开花时间持续到下午7点左右。如图1所示,石河子南山野生阿魏从4月下旬初花期开始,每株花序开放数逐渐上升,至5月16日左右达高峰期,延续1周后急剧下降,但开花一直零散见于6月上旬,可见阿魏花期很短。见图1。

2.3株高、冠幅增长规律见图2。

2.4树脂及基生叶化学成分分析阿魏叶柔嫩,叶有微量阿魏胶,特别是处于莲座叶丛期的植株,其叶量丰富而鲜嫩,总氨基酸含量为24.46%,粗脂肪2.65%,粗纤维11.65%,粗灰分12.25%,钙1.26%,磷0.68%,17种氨基酸丰富而全面,其含量见表3。表3新疆阿魏树脂、基生叶氨基酸含量(略)

2.5生境土壤条件分析从野生阿魏两个不同的生境中取得土壤样品,对氮、磷、钾、总盐、有机质及pH值进行测试,结果见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不同生境土壤条件差异不大,阿魏的土壤适应性较强,耐瘠薄能力较强,在有机质不算丰富,氮、磷和钾含量不高的土壤中,不影响其生长发育。表4不同居群生境中土壤成分分析(略)

三、讨论

3.1形态特征与生长特性阿魏ferulalehmanniiBoiss生于夏热冬寒,气温变化剧烈,日照时长,年均降水量仅为200mm左右的荒漠,土壤多为荒漠灰钙土,伴生植物多为蒿类,其生长气候要求冷凉、干旱少雨条件,具有耐寒、耐旱、喜光的特性。能充分利用春天雪融化后土壤水分条件良好的短促时间,迅速发育生长开花结实,年生长期仅50d,其余时间为休眠期。3月底出苗,4~5月开花,5~6月结实。为多年生草本,高50~150cm,主根粗大肥厚,圆柱形或纺锤形,有时分枝,表皮黑紫色。上端具有环纹。茎直立,基部有多数纤维状叶柄残基。基生叶有长柄。茎叶互生,3~4回羽状复叶。小叶片羽状深裂。复伞形花序顶生,花小黄色,双悬果扁,卵圆形紫红色,肋间脂管1~2个,结合面6个。莲座直径可达130cm;抽茎期为3月下旬。4月底,未抽茎的阿魏地上部份开始回苗,只剩下抽茎的植株。阿魏每年生育周期短,一年中累计的养分有限,延长生长期限才能开花结实;一半生长周期为8年,在营养生长阶段叶子排成莲座状,逐年增大,发育成熟时由丛生叶中抽出花茎,开花结实。千粒重7.8g,种子小而轻,易借风力传播,休眠期长达300d以上。

3.2抗逆性新疆阿魏在原生地石河子南山一带,最低气温达到-33℃。冻土层最深1.5m,最浅1.3m,未见有冻害现象;该植物适宜于土壤水分较好的干旱环境中生存,同时它也能在水分不充足的情况下正常生长开花结果,说明它具有一定的抗寒性、抗逆行;阿魏属植物耐旱,但土壤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植株的高度,如:长在较易积存水分的低凹地和冲沟边的植株要比其它地方的高大得多。但抗涝性较差,一但淹水时间太长或连阴雨天,就会导致地上嫩枝叶黄化,地下部分发黑腐烂;该植物抗病虫害,可能是由于本身具有杀虫作用。

3.3气候特征原产地石河子南山与引种地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植物园均具有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特征,两地主要气候因子(表1)基本相似,说明我们开展这项研究是遵循“气候相似论”的引种原则,具备引种成功的条件。

3.4生境土壤特性从植物生长发育的另一重要生态因子-土壤条件分析:我们调查了石河子南部山区的阿魏,其生境为黏质略带沙砾的荒地,土壤条件为旱中生性质,酸碱度中性偏碱,土壤有机质较为丰富,是否有耐盐碱特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3.5营养、药用价值阿魏幼叶营养价值较高,氨基酸含量较之一些蔬菜和牧草种类,其含量是很高的,且种类齐全,其他营养元素的含量也较高。作为药用的挥发油成分含量也达到10%。阿魏不仅是国际市场上不可缺少的中草药之一,而且还是新疆早春荒漠上的重要牧草之一,能否让8年期间的基生叶不浪费,代替匮乏的阿魏原植物药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深入地研究珍稀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对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地产野生种质资源进行原生地保护与引种驯化相结合,在新疆推广栽培阿魏具有科学依据,也有基础条件,此项研究表明野生资源原生地生境条件、土壤条件类似于引种地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植物园,都适合阿魏生长要求。

【参考文献】

[1]阿依吐尔汗,王文婕,谭敦炎.新疆阿魏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应用前景[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增刊),2000,23:58.

[2]何爽,谭敦炎.阿魏的研究进展[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2,25(2):1.

微生物论文范文第5篇

一、选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

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

需要指出,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

二、设计

设计是在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

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

三、实验与观察

从事基础或临床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写作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观察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西,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巴甫洛夫语)因此,不管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详细认真.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

有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论文的撰写并不一定要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论文或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综述等,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实践中得来的素材上升到理论,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四、资料搜集与处理

资料是构成论文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

论文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

五、拟写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