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环境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世界各地的自然低温环境千差万别,主要是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不同,以及受到不同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各国气候区划分标准不同,低温环境类型划分存在一定差异。MIL-STD-810G[7]中将自然环境低温分为微冷(C0,-6~-19℃)、基本冷(C1,-21~-31℃)、冷(C2,-37~-46℃)和极冷(C3,-51℃)等4种类型。其划分依据是温度出现的频度,比如在北极最冷区域最冷当月温度低于-51℃的时数所占比例不会高于20%,而此地历史记录最低温度达到-68℃。DEFSTAN00-35[8]将自然环境低温分为微寒(C0)、中寒(Cl)、寒(C2)、严寒(C3)和极寒(C4)等5种类型,基中C0~C3划分与MIL-STD-810G中一致,C4温度值为-57℃。因为在极寒条件下,最寒冷季节的夜晚都很长,温度在24h内基本保持不变,故C3类和C4类温度为恒定温度值。
2我国低温环境类型
2.1我国气候类型GB/T4797《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中根据我国197个台站1961—1980年的气象数据统计结果,以温度和湿度为要素,利用日平均值划分法、年极值划分法、绝对极值划分法把我国分为寒冷、寒温Ⅰ、寒温Ⅱ、暖温、干热、亚湿热、湿热等7个气候带,见表2。GB/T4797中存在低温条件(年极值低温≤-5℃)的区域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80%以上。
2.2我国低温环境类型划分为了较全面地了解我国的低温环境,对不同地区的低温数据进行了统计,其中低温数据来自国家气象中心连续多年的温度数据,包括我国北方及高原地区共计125个气象站点数据。站点分布在黑、吉、辽、内蒙古、京、津、冀、晋、陕、甘、宁、新、青和藏等14个省/直辖市,见表3。文中的低温环境气象站点个数远多于GB/T4797中的站点个数,站点在我国低温环境分布的区域更广。温度数据是在地面以上1.25~2m高度气象观测箱内,标准通风和辐射屏蔽条件下测量的环境空气温度。参照MIL-STD-810G和DEFSTAN00-35,结合我国低温环境以及现有气象数据实际情况,文中将我国低温环境划分为6种类型,见表4。
2.3我国极端最低气温我国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最北的黑龙江省漠河气象站,l969年2月13日测得我国现有气象资料中的最低气温记录为-52.3℃,当天的日平均气温为-43.9℃,也是全国之最。在这之前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新疆富蕴。l960年1月21日富蕴气象站测得-51.5℃的全国极端最低气温,当天的平均气温是-43.8℃,仅次于漠河的记录。
3我国低温环境数据统计分析
3.1低温环境类型统计将125个气象站点年极端最低气温进行分段统计,结果见表5。对各气象站点极低气温在总站点数中出现的频度及累积频度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各站点极低温在-30℃附近出现最多,低于-40℃的站点数只占总数的3.2%,低于-33℃的站点数占总数的20%。
3.2低温环境类型分布以温度区间对125个气象站点极低气温进行低温环境类型划分,各站点地理位置分布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4个C4严寒类型低温环境出现在黑龙江和新疆高纬度地区;C3类型低温环境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新疆北部及高原地区;C2类型低温环境集中在北纬41°至北纬44°范围内;C1类型低温环境主要出现在京、津、冀、鲁及新疆南部地区。当根据武器装备产品的部署范围考虑,在我国范围内贮存或工作时,温度的选择既要考虑绝对低温,又要考虑某一特定低温条件覆盖地理区域的频度。如果不考虑出现频度,可能会造成过试验[9]。一般研制费用中通常选择20%出现的概率,如产品在我国范围部署,按照覆盖80%我国大陆低温环境,可以从图1中得出低温为-33℃。地表温度通常比地面温度低4~5℃,因此从部署地区考虑,实际低温温度可选择-38℃。若提高研制要求,也可选择覆盖90%我国大陆低温环境出现的温度条件。
4结语
战略流派追求竞争优势。指导思想为多元企业理论,重视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应随不同主体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影响程度而变化,战略性地采取社会责任行动来构建和维护企业的竞争优势,特别关注了媒体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作用,CSR战略能够为企业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理想的CSR水平可以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确定。各学派的共同点:企业是社会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自愿的行为,通过承担多方面的责任,达到与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的目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什么?即企业在创造利润、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在面对多种多样的社会需要与社会问题时,为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所应履行的相应义务。企业依赖整个社会发展而存在和活动,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独立发展。只有在充分关注社会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前提下,把自己完全融入社会,充分认识到企业利益来源于社会,社会的根本利益就是企业的长远利益,并将自身行为、目标、利益置于社会的约束和限制之中,树立社会责任的意识,企业才能为企业创造最大利益与价值奠定牢固基础。
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湖北省的现状分析
当今越来越多企业自觉在报表中披露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肩负起社会责任,树立了负责任的良好社会形象,在无形之中提升了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推行并落实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政策,不断加大对环境监管的力度,标准也随之提高。在未来国家环保政策执行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形下,一些企业的环境保护成本会逐渐增加,经营业绩将会受到影响。为降低环保政策性风险,一些企业改进设备,在满足国家对环境保护方面严格要求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报表中披露的比例上升幅度不明显,关注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的集中在医药、化工及重工业这些自身的经营发展对环境不可避免污染较大的企业;而诸如服务、零售类行业,则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关注度较低。相关企业在自然环境保护披露方面在年度财务报告中主要体现在“管理费用”、环保局等的政府拨款补助“在线监控建设环保专项资金”、其他非流动负债中“污水处理改建环境保护资金”;是否重视公司所在地的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公司及其子公司是否列入环保部门公布的污染严重企业名单;全年是否发生环境污染和环保违法事件;节能降耗、节能减排的成效。在环境污染方面,我国污染防治成本高于排污费征收标准,从短期利益考虑,企业为了追求眼前自身利润最大化,更愿意缴纳排污费来降低成本而不是投入更多的钱去防治污染;然而从长远利益考虑,拥有更好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的企业则更有利于在社会上树立负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赢得人们的好口碑,为其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与壮大添砖加瓦。另外其法律强制性不够,预算约束和有力的监督考评制度相对缺乏,最终致使排污费的征收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三、促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措施
1)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加强执法环节,强化执法力度。
企业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于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都要依法严惩。
2)完善税收制度,增加税收优惠。
对排污收费实行“费改税”的改革,开征污染税。我国税费政策制度中与节约资源、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相关的主要税种有资源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实行“费改税”制度,开征污染税,强制性要求企业承担责任。企业所得税方面:加大对企业治理污染的扶持力度,对企业治理污染的固定资产投资可采用加速折旧、延期纳税等优惠措施;对企业采用先进环保技术、改进环保设备、改良生产工艺等的投资,应给予税收抵免等优惠政策。
3)加强企业自律,设立奖惩机制,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健全生产经营标准和管理规范,改善管理流程,使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具体落实到产品的原材料采购、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
4)媒体应公正客观报导企业内部执行社会责任的状况使其透明化。
生态文学批评是文学研究和现代生态哲学思想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回应。生态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化批评思潮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美国形成,然后又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出现。许多学者对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发起人同时也是主要倡导者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认为,所谓生态文学批评就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批评,这一定义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把生态文学批评界定为研究文学乃至整个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的批评,揭示了这种批评的主要特征。生态文学批评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这种特殊的方式对人类文化进行重新审视,进而通过文化批评来探索人类在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模式等方面怎样影响人对自然的行为,怎样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已经认识到,需要深入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类生存方式。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类研究文学除了要研究怎样运用文学话语表达自然以外,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考察那些能决定人类对待生态系统态度和行为的所有社会文化因素,并把这种考察研究与文学批评联系起来。因此,生态文学批评就是要“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1]。
十多年来,美国生态文学批评无论在学科化还是在体系化等方面均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989年,美国西部文学研究会建议以“生态批评”来替代以前沿用的“自然写作研究”;1992年,成立了美国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紧接着在第二年该研究学会又创刊《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六年后,美国现代语言学会吸纳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为该组织会员。美国生态批评的发起人之一谢里尔?格洛特费尔蒂认为,生态文学批评在体系构建和批评实践方面将会按照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文学再现荒原即天然自然;第二阶段通过研究重现长期以来被众多文学工作者忽视的实体自然创作,广泛深入地研究有生态倾向的文学作品;第三阶段将会致力于研究通过文学语言对人类世界的重新建构,批判西方传统文化将人类与自然割裂开来并主张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二元对立思维。不难看出,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坚持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的基本原则,揭示了人类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思维给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带来的危机。“生态”一词在美国生态文学批评那里体现了更为鲜明的实践价值,蕴涵了更为深厚的人文精神。这种努力将会培育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种生态文化批判思潮将会变成一场将自然科学研究与人文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对人类现代文明做出深刻反思的文化运动。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性成就的同时,由于片面地把自然当作征服的对象,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另一方面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寅吃卯粮甚至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环境公害事件”层出不穷。西方国家首先步入工业化进程,最早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繁荣,也最早品尝到工业化带来的苦果,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更是首当其冲。这时人们开始对工业与科技革命带来的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已经认识到,如果人类不改变自我中心的立场,继续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那么在创造了空前的物质繁荣和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埋下了人类自我毁灭的祸种,由生态危机带来的种种环境问题将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美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些学者开始有意识地把生态问题引入文学研究领域,在文学研究中进行生态思考,尝试一种融合生态视角的文学研究方法,而文学研究领域生态思考的发展结果是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诞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产生又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即当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这种环境伦理思想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肯定人类价值高于自然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另一部分是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并倡导人类与自然具有平等价值的非人类中心论思想。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这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思想,与此同时,它又借鉴了西方现代生态学涉入社会科学的理路,发展为独树一帜的生态文学批评思潮。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认为,自然界中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都有其内在价值,应当受到与人类同等的尊重;整个生物圈,包括人类、其他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不应当把自然环境看成是仅供人类享用的资源,相反,应把它看成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中心。因此,人类需要把善、同情等道德情感从人自身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到今天,已经深入到哲学层面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哲学思想。第一,通过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了生态主义的自然观与只关心人类利益的人类中心主义恰好相反,这种生态主义的自然观关心的是整个自然界的利益,因此它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同时,它又与专注于环境退化的症候,如污染、资源耗竭等等的环境保护主义不同,环境保护主义提出只要改善针对环境问题的管理方式,不需要改变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就能够解决环境问题,但是生态主义自然观则认为,这种观点已经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深层矛盾,必须以彻底转变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及其人与环境的关系为先决条件,因此在实践上主张重建人类文明的秩序,使之成为自然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3]多布森(AndrewDobson)在《绿色政治思想》一书中明确指出,生态主义首先是从根本上怀疑目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它不追求一个高增长、高消费乃至高科技的社会,而是期望一个以更多劳动、更少物品和为人类服务需要的“美好生活”为目标的后现代社会,这一点明显有别于环境保护主义;其次,生态主义特别强调地球的有限性资源,在这个前提下来追问什么样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是可能的;再次,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上,生态主义所关心的是必须把人类活动限制在什么范围内才不至于干扰乃至威胁自然界的生存和发展,而环境主义关心的只是人类对自然界活动的介入在什么程度上不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和安全。第二,通过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说这种环境伦理说认为,诸如物种、生态系统等非人类存在物具有和人类一样的道德地位,因此,人类对它们负有与人同等的责任和义务。一般而言,环境伦理说旨在系统地阐释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它假设人类对自然界的行为能够而且也一直被道德规范约束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国际著名的环境伦理学家、美国教授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发表了《存在着一种生态伦理吗?》的学术论文,首次从环境哲学的角度提出了生态伦理和环境伦理的概念,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他还出版了《环境伦理学》,该书认为,人必须从价值上摆正大自然的位置,在人与大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伦理情谊关系,人类才会从内心深处尊重和热爱大自然;也只有在这种尊重和热爱的基础上,威胁着人类乃至地球自身的生存的环境危机和生态失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伦理观要求人类与自然建立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倡导人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主张人类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而破坏大自然与浪费自然资源,就等于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就等于是在慢性自杀。人类需要秉承一种生态危机意识,才能担负起保护地球、保卫家园的神圣职责。因此,环境伦理观将道德关心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生命界与自然界,构筑了以“尊重自然”为终极道德意念的伦理学体系。第三,美国生态文学批评也意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生态智慧在美国有越来越多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文化研究者认识到,发掘和引入古代东方生态智慧,很可能为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找到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思路。在这方面,中国古代的文化哲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哲学异于西方的最显著的特征。以中国与西方比较,中国哲学之归趋,人与天合;而西方哲学之归趋,人与天分。中国哲学以人生观察宇宙,使人与天合而为一。西方哲学,则道德哲学(精神哲学)与自然哲学,各有领域,分送发展,源远而未益分。所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来看,天人合一论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不分彼此、融为一体的和谐共生思想与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对割裂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的二元论的解构,存在内在的契合,富有极大的生态智慧。事实上,生态文学批评的这一发展倾向,为中国学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走向世界学术论坛的契机。在生态批评的世界论坛上,许多人正期待着中国学者的参与,期待着来自古代东方生态智慧故乡的学者为绿色思潮的全球化提供更新、更多和更有启示性的精神资源。
总之,通过对美国生态文学批评思潮的反思,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都是整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共生共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从根本上形成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一、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前沿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这对高中地理学科提出了总的要求。在课程性质当中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这一性质规定了地理学科中环境意识教育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则明确提出:“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在课程目标中进一步细化为“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地理课堂中学生环境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环境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是要改变人类自身的存在状态,建设新型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大力建设和推行的今天,中学地理教材中对于环境问题的探讨变得更多了起来,而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是承担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场所。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承担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奋斗历程中,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人们在利用自然的时候没有合理地处理和自然的关系,甚至无视自然的规律,最终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不得不承受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恶果。因此,人类必须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在地理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环保理念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可以这么说,地理教材是介绍、接触环境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作为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全人类角度去理解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引下把环保贯彻到行动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然诉求。
三、地理教学中学生环境意识培养的可行路径
1.直观讲解法
教师要精心备课,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有许多章节涉及到了环境问题,教材准备的资料非常详实,从不同的章节分为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呈现了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备课,在讲授原理的同时把环境问题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讲到我国的水资源时,可以从短缺、污染等不同的角度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让学生结合实际来讨论可以采取的措施,从而让学生直观地面对我国的资源现状。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2.图片引导法
在讲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典型图片展现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对大气、水等自然环境的破坏,对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的浪费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当我们通过图片展现出非洲小朋友因为缺水而生活在困苦中时,比教师单纯教育学生保护水资源效果要好得多。
3.课外活动法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亲临其境。让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了解环境问题的由来及解决的途径,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必须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领悟,在体验中成长。
(1)举办环境知识专题讲座。教师可以结合近期的环境热点问题,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角度来组织专题讲座。教师可以提前把讲座的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信息。通过主题讲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
(2)举办环境夏令营或者环境调查活动。新课改后的课堂上,非常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探究性教学。而地理的探究性教学不可能事先不做准备而照本宣科,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地理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夏令营或环境调查活动,让学生带着发现的眼睛和探究的新奇去实地考察,去亲身实践。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搜集有关的环境数据和环境资料,在整理搜集资料、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调查的这一问题做一个整体的分析整合。在分析整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学的环境知识来个大综合,这样提高的不仅是分析能力,他们的环保意识也会大大地提高。
财务学作为我国一门新兴学科,从对西方财务学简单介绍开始,到借鉴西方财务学的基础上融入我国经济、制度、文化等因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学理论体系,不过三十多年的历史。对于三十多年我国财务学的发展变化,国内学者已从不同的视角和不同侧面对其进行回顾和总结。如,王化成等从期刊论文角度,系统梳理了我国财务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现状和最新进展,从财务学研究范式、研究创新方面,回顾了我国企业财务学理论的情况;王跃武、曹越从产权视角,总结我国制度财务学发展的逻辑主线。也有学者对我国行为财务、非盈利组织财务等不同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任何认识都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任何理论都是系统化的认识。财务学是人类在长期财务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所产生的关于财务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财务主体与财务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对此,笔者从财务学的客体与主体视角,对我国财务学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回顾,以期对我国财务学发展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我国财务学研究提供借鉴。
二、基于客体角度的我国财务学研究发展
财务学的客体即财务学的研究对象,影响着财务内涵、目标和功能。财务学的客体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其经历了最初货币和资金,到后来本金和资本,以及现在价值、财富和资源之说。
我国早期财务借鉴苏联模式,是依附于国家财政体系的一个基础性环节,因而财务也就是对其“货币”这个客体进行收支管理。在对苏式财务客体继承基础上进行批判和创新,邢宗江等(1964)提出了财务学以“资金”为对象,而王庆成(1988)又发展了“资金”观点,并认为财务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这一时期资金作为财务客体观点占据主导地位,筹集资金、垫支资金也成为当时财务的功能。20世纪90年代,财务面临新的环境与地位,郭复初(1993)提出了“本金”之说,并定义财务是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从财务学历史演进来看,相对货币与资金论而言,本金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受西方财务学的影响,尽管由于传统上寓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批判的,而讳言“资本”,但资本仍然进入我国财务学的范畴,又被称作财务资本或金融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本金”主体来源不清的缺憾。有学者便认为财务学是人们在不确定的市场经济中, 对财务资本的筹集、投放、支出、收回及其跨时间配置从而创造价值的学问,其功能是发现价值、保障经营过程有效运行和创造价值(2008,孙建强)。价值是知识经济时代财务学的研究对象(罗福凯,2001)。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背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财务学是研究如何创造价值、发现价值和整合价值的一门学问。李心合(2001)在《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一文中,也提出了由硬资源和软资源组成的财务资源概念,在传统硬财务资源基础上加强财务软资源的研究,拓展了财务学研究对象的范围。此时的财务视为通过合理的财务制度安排、财务战略设计和财务策略的运作,有效培育和配置财务硬资源和软资源,以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和协调化,维持理财主体的可持续发展。从广义财务学角度,苏万贵(2010)把财富作为财务客体,认为财富包括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及二者结合物,财务的功能便是取得财富、 使用财富和积累财富。不难发现,财富与泛财务资源作为财务客体有异曲同工之妙, 注重非物质(软资源)的对象研究。
随着财务客体的不断变迁,我国财务学目标经历了从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目前公认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三、基于主体角度的我国财务学研究发展
相对财务客体而言,财务主体的研究相对复杂得多,理论界争议也颇多。财务主体曾有一元论、 二元论、 多元性等观点, 对此王跃武(2009)详细分析了几种观点, 认为不同观点的产生是由于对财务行为主体和财务产权主体混淆不清所导致。 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制形成, 财务主体是由财务行为主体和财务产权主体构成(如图1), 财务行为主体是独立进行财务活动, 展开配置其拥有或控制财务资源使之增值的主体(一般指企业或组织), 财务产权主体是财务资源的所有者, 是对财务行为主体活动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主体。从财务主体看, 我国财务学业务理论得到快速的发展。
从财务行为主体看我国财务学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财务行为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财务学也由主流公司财务向国家、广义财务等纵向发展;二是公司财务学继承传统财务理论的基础上向多领域综合交叉发展。
在我国财务学发展的三十多年历程中,改变了以公司为唯一财务行为主体的局面,涌现出很多非公司财务学领域。(1)国家财务学。国家财务学理论是由我国著名财务学家郭复初教授(1986)提出的,认为国有资本的运行是否健康,是关系到国有经济运行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对于国有资本的管理、营运及其监督进行研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重要意义。随后郭复初教授对国家财务的逻辑起点、内涵和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国家财务学的提出,改变了国家只有财政的传统观念,厘清了财政与财务的区别,彰显了财务学的“宏观性”一面。(2)发展财务学。依据经济学按国家经济学发展程度不同可分为传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郭复初教授(2006)将财务学分为传统财务学和发展财务学,并构建了发展财务学的理论结构。(3)非营利组织财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改革的推进,非营利组织成为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部分学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进行研究。(4)广义财务学论。苏万贵(2004)提出了广义财务学,认为财务存在于所有组织和个人当中,通过各种财务现象,找出财务的共性,进一步认识财务的普遍规律。不管是国家财务学、广义财务学,还是发展财务学理论,都为我国财务学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
我国公司财务学发展至今,既在传统公司财务管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因受经济、 制度、 环境影响而向其他分支学科发展。我国公司财务管理方面发展体现在: 筹资理论方面主要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对资本结构、 融资顺序、 资本成本、融资方式的选择、控制权收益、 融资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投资理论方面既有对传统投资理念进行革新的观点探讨,也有紧贴企业投资实际的实证性分析; 分配理论探讨较多的是股利分配和管理者激励; 财务管理其研究方法由规范研究为主向实证研究为主转变,这与财务学科是一门应用科学, 因而其理论、方法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需要开展实证研究的内在要求保持一致。 我国公司财务学多元化交叉方面的发展,伴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也有学者提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财务(冯巧根,2003)、 公司软财务(茅宁,2007);金融危机的爆发,针对现有公司财务基于阳态经济条件下,提出了公司阴态财务学(李心合,2009); 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公司可持续发展财务(施平、2010)、公司自然灾害财务学(郭复初、干道盛等)应运而生。目前, 我国学术界在公司行为财务、公司集团财务、跨国公司财务等方面也有较深的研究。由于财务学不像会计学那样,受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也有学者提出了公司相机财务。
从财务产权主体看,我国学者运用产权理论对现代财务理论进行了研究,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理论成果――财权理论和财务治理理论。(1)财权理论。汤谷良(1994)开创性地从产权角度来思考现代企业的财务问题,并提出了财权是由原始产权派生而又独立于原始产权的一种财产权的概念;随后,基于财务“价值”层面和“权力”层面,伍中信教授提出了“财权”=“财力(价值)”+“(相应的)权力”的全新理念。“财权”这一科学论断提出后,实现了价值与权力、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的高度融合,弥补了传统财务学重财务关系而轻财务活动的缺陷。在财权理论基础上,引出了财务分层理论的研究。谢志华(1997)从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角度将财务分为终极出资者财务和中间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干盛道(1998)从现代企业制度角度提出了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2)财务治理理论。以财权理论为基础,不断挖掘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而形成了财务治理理论,主要是通过剩余财权的“流动”与“分割”,旨在释放财务治理效率,从而提高公司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超越了以静态范畴研究为主的财务治理(曹越、伍中信,2011)。财权理论、财务治理理论,突破了西方财务学单一的价值主线,对我国资本市场弱式有效和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解决公司财务监管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我国财务学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从客体上看,财务学客体的研究顺应了我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化。就目前而言,财务学客体研究存在不同的观点,必然形成不同的财务内涵、功能和目标,进而导致人们对财务没有逻辑上一贯性的认识,这对我国财务学发展产生了不利条件。财务学是创造价值的财务,由于资本的增值性,在大多数财务活动研究中仍以资本特别是财务资本或金融资本作为客体对象,但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泛财务资源的财务客体,这就导致现代财务学发展的“科学困境”中一个明显的问题在于研究配置时忽视财务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李心合,2009)。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了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废气过度排放以及空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等许多环境问题,导致大量社会成本产生,这是源于财务客体范围研究的局限,从而导致财务行为的不适。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存在价值得到共识,而且其价值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还有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这些变化只有在财务学领域及时体现,才能使财务学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面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必须拓展财务学客体的范畴。因此,笔者认为现代财务学应以资源为研究客体。资源理念其实早已进入财务学者研究的视线。著名财务学家罗伯特・莫顿教授(1997)认为,财务是人们研究如何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间配置的学问。我国伍中信教授(1998)也提出资源配置是现代企业的基本职能。财务学客体“资源”是一个广义资源概念,即包括传统财务资源(资本)、实物资源、知识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各种资源的综合。财务客体研究中既要考虑不同资源创造经济价值,还要考虑创造生态价值,同时还要考虑不同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的财务关系。因此,将资源作为财务的客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务学发展中的困境。以资源为客体的财务是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对资源的筹集、投放、支出、收回及其跨时间配置的学问,其功能是培育和利用资源,其目标是资源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和协调化,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客体与主体整体关系看,对财务主体的研究要远远多于对客体的研究。我国财务学改变了以公司为唯一财务行为主体的局面,涌现出很多非公司财务学领域, 公司财务学也向多领域综合交叉发展。 而最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财务学的产权主体研究,将财务关系与财务活动, 价值流和权力流高度的融合,增强财务学的社会性。正如著名的行为财务学家卡托纳(George Katona)等人认为,现代财务与传统财务的最大区别在财务活动的立足点上发生了根本变化,“物的财务”为“人的财务”所代替。从唯物哲学范畴看,主体和客体是在实践基础上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是在实践中实现主体与客体的辩证法的统一。但遗憾的是,学术界至今都没有用客体与主体辩证统一的思路来思考与审视财务学研究,以至于对财务客体漠视,远离生态问题, 又成为了现代财务学发展的困境。因此,从客体与主体辩证统一的关系视角研究我国财务学问题,有利于财务学发展走出当前的迷局, 促进财务客体与主体协调发展,有助于形成人与物共同财务的理念,维持财务学的可持续发展。
五、基于客体与主体关系的我国财务理论框架构建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都需要一种概念框架作为统一推理的依据。我国财务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财务客体方面和财务主体方面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成就。但迄今为止,我国财务学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和规范的概念框架或理论结构,这严重阻碍我国财务学的发展。对于我国财务理论框架研究,李心合教授(2001)提出了财务概念框架由财务环境理论、财务基础理论、财务战略理论、财务运作理论四个层次构成;王化成教授(2006)建立了以财务环境为逻辑起点,以传统财务理论研究的效率市场假说和新兴的行为财务理论为分析前提,以公司价值为落脚点的财务理论框架;也有其他学者认为财务学理论框架由起点论、基础理论、目标理论和运行理论构成(陈兴述、冯琳,2005)。本文继承和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以财务客体和主体的关系构建我国财务理论框架(如图2),对我国财务学研究做有益的尝试。
从我国财务学发展历程看,财务环境对财务客体和财务主体都有着全面的和直接的影响,因而仍将财务环境论作为基于客体与主体关系构建我国财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财务就是物质的客观性和意识的主观性统一,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财务客体和主体的具体范畴会发生变化,因而形成相应财务客体论和财务主体论,构成了财务学整体框架两条逻辑主线。
世界是物质的,财务的客体属于物质范畴,决定着财务的本质,因而在客体理论指导下形成财务基础理论,有助于财务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标几方面达成统一的本质认识。随着产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运用到财务学领域,财务学不仅关注财务活动(价值流)的研究,还要注重财务关系(财权流)的研究,因此对体现财务关系的产权主体和体现财务活动的行为主体研究作为理论框架的一部分是未来财务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社会分工程度的提高和分工结构的优化,决定着财务行为主体具有多样性。对于私人家庭、社会组织、公司和国家来说,公司是经营财产效率最高的经济组织,因而公司财务是财务学的核心行为主体,但由于其他非盈利组织对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从财务行为主体方面需要构建公司财务学理论和非公司财务理论。公司财务是主流财务学,随着资本网络化的发展,要形成广义筹资、投资、分配通用业务理论,而在通用理论的基础上,公司财务又向集团财务、跨国财务、环境财务等多分支发展,以后还会有新的分支学科出现。同样,在公司通用财务理论的影响下,非公司财务学也向多元化发展,未来还将会有其他组织财务呈现。
从财务客体与主体关系构建我国财务学理论框架,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财务客体与主体辩证统一、协调发展,更好地指导财务实践活动,形成对财务学的统一认识;另一方面,将财务关系与财务活动、价值和权力融合,更是价值表现(客体)、价值创造(行为主体)和价值权力(产权主体)三者的整合,有利于形成人与物共同的财务,维持财务学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2011年度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基于财务学视角的矿产资源问题研究”(11B06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化成:《关于开展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会计研究》2006年第8期。
[2]王化成:《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1年第12期。
[3]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会计研究》2006年第7期。
[4]罗福凯:《财务理论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创造》,《会计研究》2003年第3期。
[5]张兆国、刘晓霞、张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会计研究》2009年第3期。
[6]王跃武:《财权、财权主体与财务治理:我国制度财务学发展的逻辑主线》,《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