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推广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使得人们在吃方面追求更好的品味,这其中就包括蔬菜,但是当前我国蔬菜与市场的地域出产矛盾以及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1]。所以,加快推进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以提升蔬菜的品质以及出产量,这对于缓解蔬菜供需矛盾、缩小地域种植差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但是当前,我国在大棚蔬菜种植方面的工作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通风换气不够,蔬菜施肥不当、保湿、除湿掌握不好以及低温冻害防护措施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将会对大棚蔬菜的品质以及出产量提升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3]。所以,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对应的措施,以大力发展无公害、产量高的大棚蔬菜,不断繁荣市场经济,满足人民需求。
1.大棚蔬菜种植常见问题和危害
1.1有害有毒气体调节以及预防措施不到位
对大棚中有害有毒气体认识还不够,至于调节以及预防措施肯定做不好。二氧化碳、亚硝酸气体、氮气是大棚内主要影响蔬菜品质和产量的气体。施肥不当、尿素肥使用过多便会产生过多的氮气,氮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从而使得蔬菜叶部或者根部边缘出现斑点,严重的时候甚至发生溃烂;氨态氮肥使用过度会产生亚硝酸气体,该气体会使土壤呈现酸性,造成蔬菜呈现白色斑点,严重时会引起蔬菜整株变白枯死;在冬季,在燃烧燃料使大棚升温的过程中,若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时候如果不及时进行通风,这会对蔬菜造成负面的影响,造成蔬菜产量减少。
1.2低温冻害预防措施不到位
冻害、低温预防措施不到位会导致蔬菜减产,严重时甚至绝收。因为蔬菜发育生长只有在一定的温度范围才能进行,对大棚种植技术进行大力发展,可以保证蔬菜的生产。但是在寒冷的冬季,就必须对大棚采取保温措施,避免大棚因为温度过低而发生冻害现象。在这方面,很多大棚蔬菜种植或者培育者都做得还不够,致使大棚蔬菜经常发生冻害现象。
1.3大棚内除湿不到位
除湿不到位使得大棚内部湿度很大,这对蔬菜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大棚蔬菜其特点,使得其在封闭的场所内进行种植,而封闭场所很容易聚集湿气;因此需要对大棚内的湿度经常进行检测并定期除湿,确保大棚保持适宜湿度。当前,很多大棚蔬菜种植或者培育者对大棚内的湿度控制不够,不进行定期除湿,使得大棚内的湿度升高,严重影响蔬菜正常生长。
2.解决大棚蔬菜种植问题的技术措施
2.1控制和防范有害有毒气体造成的危害
首先,施肥必须合理,过度施肥现象在大棚内是要坚决杜绝的。在选择化肥时,对大棚内施用的化肥必须做到精挑细选,保证其质量,同时务必将肥料经过发酵腐熟之后再使用,可以将过磷钙和尿素混合搭配使用,这样可以避免尿素过度沉积而产生过多的氮气;在选择施肥方式时,应保证底肥的厚度在20cm左右,且追施肥厚度约12cm,施肥以后应该适量、及时浇水,以保持大棚内土壤的适度养分。其次,必须做好大棚内部通风换气措施。在湿冷天和晴暖天,都需要对大棚进行及时通风换气;在选择大棚覆盖膜时必须保证其无毒害且优质,对报废膜要及时清理,保持大棚内优良的环境。
2.2二氧化碳含量保持在合适水平
二氧化碳作为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必须的气体含量得保持恰当。由于大棚空间是密闭的,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变化比较大。在正午时候,二氧化碳含量会慢慢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处于亏缺状态,这时候就需要对棚内二氧化碳进行及时补充。补充的方法有燃烧法、化学反应法以及有机生物肥增气法等。
2.3预防低温冻害
应从棚内与棚外两方面对大棚低温冻害做保温措施。首先,当棚外的温度大幅度降低时,棚内就必须采取增温措施,比如可采用燃烧增温的方式,另外,也可在土壤中添加增温肥料, 利用动物粪便在土壤中的分解作用而产生温度。其次,可以在大棚外放置障碍物以减小冷风的风速。大棚周围挖寒沟、培土,利用炉渣、稻壳填充沟渠,确保沟内保持干燥以保持大棚周围温度。
2.4做好大棚除湿措施
大棚种植与露天种植相比较,大棚种植的环境湿度比较大,所以控制对大棚内部环境的湿度非常重要,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大棚内的湿度。①通风换气法,降低大棚湿度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通风换气,但注意选择棚外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再进行通风换气,不然会导致棚内温度下降,同样对蔬菜正常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要对棚内额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的检测,在进行通风换气的过程中若棚内温度下降过快,此时应该马上停止通风换气。②棚内灌溉水量应合理、适度,棚内浇水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灌溉量,并及时松动土壤、进行通风,以降低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③可在土壤上部覆盖一层铺底膜,以降低土壤内水分的蒸发,从而降低棚内湿度,采用这种方法对降低棚内湿度、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量很有效,使棚内湿度环境维持在适当范围内,以保证蔬菜健康、快速生长。
3.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推广模式
3.1田间学校模式
所谓田间学校就是依据农民的需要,为之指派专家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此外,也可以对农民进行培训,将农业科技和农民教育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对他们讲解病虫害防治、政策法规、温室日常管理、设施蔬菜、蔬菜产品质量标准、农药喷施等方面的内容。在农业生产较为关键的时候,指派农业专家团队到技术示范基地、蔬菜大棚等一线生产基地建立教学课堂,与农民进行直接沟通交流,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民发放相关的学习光盘、科技书籍、专家的讲课笔记以及技术资料等。
3.2专家带徒模式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建立由农业专家和年青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师徒”关系,形成创新团队。对于每个团队都应该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创新目标、创新课题等。结成“师徒”关系以后,按照师父为主、师父选徒弟的程度和方法进行。应该尽量鼓励农业专家吸收最基层的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徒弟。师徒之间还要签订协议书,每名师傅要确定一个创新课题或者科研项目,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科研计划,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结题并且通过鉴定。根据专业特点,师傅对徒弟采取评议教案、示范课、课题研究、现场指导、论文指导、经验交流、技术推广等形式进行交流,师傅主动承担起提携和培养青年人才的重任。
3.3会展模式
所谓会展就是展示各类最新技术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效果,其作用就是引进试验示范农业新技术以及组织培训本地农民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可以对著名蔬菜交易物流园、育种基地、农业企业O进行展示,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以及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会展在技术交流和经济发展、文化培育和社会发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一个重要平台,对各种大棚蔬菜技术的成果的转化以及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
3.4技术示范模式
可以建立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示范区,根据实际产业发展需求,可以在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农业企业、生产基地、农业园区等进行技术示范,将最优质的种子、最新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展示给农民看;此外,对于密植技术、薄膜覆盖、松地深耕等各种栽培模式也要及时积极示范,通过直接的种植效果促进农民学习以及效仿。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使得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蔬菜作为日常必需品,人们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当前我国蔬菜与市场的地域出产矛盾以及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所以,加快推进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以提升蔬菜的品质以及出产量,这对于缓解蔬菜供需矛盾、缩小地域种植差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成华.浅谈大棚蔬菜种植管理的有效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2, 32(12):77-79
首先,加强通风,降低棚温。菜农在种植越夏蔬菜时,为了避免棚内蔬菜出现高温障碍,要注意将大棚的上下放风口全部打开,让棚外的冷空气进入棚内后,与棚内的热空气形成对流,以加速热空气的排出,从而有利于棚内温度的降低。需要提醒菜农注意的是,在放风时,要在放风口的下方设置挡风膜,以防冷风直吹到蔬菜的果面上,导致果实出现皴皮、裂口等。
其次,使用遮阳网降温。当通过放风方法还不能将棚内温度控制在适宜蔬菜生长的要求范围之内时,菜农最好使用遮阳网遮阳降温。菜农应在上午棚内温度接近适宜蔬菜生长的最高温度时将遮阳网放下,在下午棚内温度低于适宜蔬菜生长的最高温度时将遮阳网卷起即可,但是要注意在将遮阳网放下时不能挡住放风口。在选购遮阳网时,菜农可以选购遮光率在60%左右的,因为这种遮阳网即能起到遮光降温,预防日灼果的作用,又能让部分光线照射到大棚内部,有利于蔬菜叶片光合作用的提高。
再次,中午喷雾降温。在夏季中午时,因为棚内温度较高,叶片蒸发量大,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满足蔬菜蒸腾作用的需要,而使西红柿叶片出现上卷现象。菜农可以在棚内安装微喷头喷雾的方式来降低棚温,这样做还能起到增加棚内空气湿度,预防蔬菜花柱柱头干燥,促进授粉,预防蔬菜落花落果的作用。
最后,菜农还可像棚内蔬菜叶片上喷洒甲壳素、氨基酸、海藻酸等叶面肥的方法,促进蔬菜健壮生长,提高其对高温的抗逆性。
蔬菜种植土壤耕作特点要求深耕、起垄。耕地深度应根据蔬菜种类和土壤性质决定,一般要求深耕25厘米-30厘米,种植萝卜、南瓜等必须深耕。粘性土壤必须深耕,疏松土壤和新垦地开始宜浅耕以后再逐渐加深,深耕细作、扩大根系,是保证蔬菜丰产的关键。
菜地翻耕后,在直播或定植前需要起垄,垄的大小高低应依土壤性质、地势高低和蔬菜种类来定。一般垄的高度为15厘米-18厘米,宽1-1.2米。为便于排水灌溉,平地整高些,浅根性蔬菜,如叶菜类等整低些;春夏雨水多,宜整高垄,秋冬季可整平垄。起垄应东西横向,以在夏季到来时减少强烈日光的伤害。另外,在倾斜地起垄,垄长须与斜坡呈90度直角,才能挡住水流和减少灌水的困难,减少养料和土壤的流失。
选种适时播种
依照蔬菜对光照和温度的不同要求,蔬菜播种时期分为春播和秋播。
蔬菜播种方法有两种,即苗床育苗移栽和露地直接播种。凡需移栽的蔬菜,如甘蓝、花椰菜、芥菜、茄子等,应先育苗,再移栽,而不便移栽的蔬菜,如萝卜、豆类等移植后易伤害根部正常发育,应该直播。直播时,对细粒种子,如小白菜、菠菜等应将种子混和草木灰或细沙进行撒播,保证种子分布均匀;对胡萝卜、小白菜、菠菜等也可按一定距离开沟分行条播,这比撒播花工,但蔬菜生长期管理较方便;对蚕豆、豌豆、萝卜、马铃薯等大粒种子都用点播,即按一定的行株距挖穴播种。播种后盖土不能太厚或太薄,不然不利于种子发芽。也可盖土后盖草,保证土壤温度和湿度,促进发芽,但注意发芽后适时揭开盖草。
把握时机移栽
在苗床育成的秧苗到达一定大小时,应及时移到大田栽植,如番茄、茄子等,一般在6-7片真叶时,瓜类不超过3-4片真叶,甘蓝类、白菜类在5-7片真叶时,必须准确把握。
为提高移栽成活率,应注意选择移栽时间。一般晴天宜在傍晚,可减少菜苗地上部分的蒸发,而阴天无风时不必限定时间。为减少菜苗根部损伤、增加吸水力、栽后成活快,在挖苗前应对苗床充分灌水,使根部多带土壤。
栽植时,应按预定行株距,开穴沟,施基肥与土壤充分拌匀,再放一层细土,然后将苗带土放入穴内,加以扶正,同时用手将土壤向根际压紧,浇定根水,使根部和土壤密接。有条件的浇定根水后即灌“跑马水”,促进成活。
中耕除草培土
蔬菜秧苗定植成活后,进行中耕除草,使土壤保持疏松,增加土温,流通空气,促进肥分分解,调节土壤水分,减少病虫害。
中耕深度一般蔬菜宜浅,以4-7厘米为度。但不同的种类、生长期和土壤性质等中耕深度也不同,浅根性蔬菜,如洋葱、黄瓜等中耕宜浅;瓜类(除黄瓜外)、番茄、根菜类等深根性蔬菜,中耕可稍深。
播种后第一次中耕宜浅。幼苗在根分布处中耕应浅,行间应稍深;长大植株,根系扩大,为避免伤根,中耕宜浅些。中耕以生长前期为主,在蔬菜栽植恢复生长后开始中耕,以后间隔10-15天中耕一次,每次降雨或灌溉后也必须中耕一次。
生长中期叶片覆盖地面、根系布满表土层,应停止中耕。通气好、透水性较大的沙质土,中耕宜浅,粘性土可较深。气温低时可稍深,使地温升高快;天气温度高时,水分蒸发快,且杂草较多,一般中耕宜浅。
关键词:蔬菜大棚;生产;性能;有机肥
1 大棚的性能问题
1.1 温度 蔬菜大棚种植中,塑料薄膜具有保温性,但当棚内温度与外界温度产生的差值并不是蔬菜生长最佳适应温度时,就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因此,要合理控制棚内的温度,确保作物有最好的产值。
1.2 光照 新塑料薄膜的透光率约为80%~90%,但使用过程中由于粉尘、降水、薄膜老化等原因,透光率降低10%~30%。因此,应选用耐温、防老化、除尘无痕的塑料薄膜,使棚内的采光、温度都达到最适宜的状态,并延长塑料薄膜的使用期限。
1.3 棚内湿度 薄膜的透气性较差,如不及时通风,棚内土壤内水分的蒸发和作物蒸腾就造成了棚内的湿度过高。因此,要注意作物最佳湿度的调控。
1.4 二氧化碳浓度 每天要根据情况进行通风,补充二氧化碳。此外,当温度较低时,要选用优质煤炭进行充分燃烧,并且要把烧后的废气排出大棚外。
1.5 土壤湿度 大棚内土壤湿度分配不均匀。靠近棚架两侧的土壤,由于受到棚外水分的渗透和棚膜上凝聚的水滴的下流,使得土壤较为湿润。而大棚内中央的土壤则较为干燥。因此,要根据土壤的湿度来分配作物的种植。
2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2.1 连续耕种的危害 连续耕作的蔬菜大棚,由于常年种植同一种农作物,会导致土壤内营养成分不均衡。同时大量施用氮肥,会使土壤呈酸性,导致农作物出现死苗的现象。并且,由于棚内土壤温度、湿度较高,加速了土壤内有机物的分解,再加上不科学的施用肥料,致使残留在土壤内的各种肥料盐分随着浇灌水聚集起来,形成次生盐渍。当土壤盐浓度达到0.3%~0.5%的时候,由于土壤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会导致农作物吸水能力降低,易干枯致死。
2.2 盲目使用农药 不可否认,农药在防治病虫害这一问题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促进了作物的生长。但喷施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也是造成蔬菜、环境污染的原因。大棚内环境较为封闭,许多有害病菌聚集在了土壤内,必须长期用农药才能维持农作物的生长,但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使土壤产生抗药性。致使有些农民为了利益最大化,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来维持作物的生长。这样不仅污染环境、不利于生态平衡,还有可能造成人、畜中毒等现象的发生。
2.3 有毒气体的危害 大棚中的蔬菜在栽植过程中,常受到氮气、二氧化氮和塑料薄膜产生的有毒气体的危害。由于大棚是相对密闭的环境,大量施用像鸡粪、猪粪等有机肥,特别是当施用未被腐熟的有机肥时,则易导致产生氨气。如果一次性大量的施用氮肥,则易产生过多的二氧化氮气体,危害农作物。如果土壤中液态氮的含量增多,就会生成过多的二氧化氮。所以,过多的氮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会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降低产量。
2.4 低温危害 由于大棚内的温度分布不均,且昼夜温差较大,早春时又有许多塑料薄膜有破损,如不及时修补,冷风侵入,易导致植物萎蔫、生长停滞等现象出现。长期处于低温下的植物,根部易受到损害,阻碍了秧苗的正常生长,使产量下降。
3 防治对策
3.1 合理轮作 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对各种养分吸收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合理轮作可以有效的利用土壤中的养分;而且,合理轮作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此外,还可以减轻病虫害的危害。由于病害对寄主是有选择性的,连年耕作同一作物的话,部分害虫的专食性就会导致作物的减产,也会导致土壤内有益微生物的减少。因此,要合理轮作,用地、养地相结合,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3.2 用腐熟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 (1)腐熟有机肥料中不仅含有氮、磷、钾,而且还有很多微量元素,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均衡营养。(2)当腐熟有机肥分解后,为土壤内的微生物提供了大量的营养元素,促进了微生物的繁殖,而微生物又可以促进有机肥的分解,使土壤内营养丰富。(3)施入有机肥后,可以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4)腐熟有机肥当中的有机物分解时产生的有机酸能够促进土壤和化肥中矿物质的分解,提高化肥利用率,有利于农作物的吸收利用。
3.3 土壤湿度和盐分 大棚土壤湿度分布不均匀。靠近棚架两侧的土壤,由于棚外水分渗透较多,加上棚膜上水滴的流淌湿度较大。棚中部则比较干燥。春季大棚种植的黄瓜、茄子特别是地膜栽培的,土壤水分常因不足而严重影响质量。最好能铺设软管滴灌带,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施放肥水,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追肥宜淡,最好进行测土施肥。每年要有一定时间不盖膜,或在夏天只盖遮阳网进行遮阳栽培,使土壤得到雨水的溶淋。土壤盐渍化严重时,可采用淹水压盐,效果很好。另外,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是防止土壤盐渍化的一项根本措施。
地点:山东省莱州市虎头崖镇小沟蔬菜水果种植大棚实践基地。
关于“农村蔬菜瓜果基地的建设”,是在国家提倡建设家庭农场,完善土地流转大背景下的一种组织形式。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财政上的大力支持,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使农村的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化组织建设成为了一种趋势。
学习内容:
小沟村属虎头崖镇北部沿海村居,居民536户、人口1768人,总面积1506亩,耕地面积1306亩。走进小沟村,远远就看到两白墙红瓦的蔬菜大棚整齐划一,大棚内满眼翠绿,黄瓜顶着鲜嫩的黄花,成片的西葫芦长势旺盛,这是由虎头崖镇政府投资220万元新建成的10个长100米宽20米节能型日光温室大棚,西红柿和茄子已经开始上市了。他们正对棚区进行1500平方米道路硬化,温室大棚内进行1200平方米通道硬化。果蔬生产项目采用俄罗斯技术和管理模式运营,所有果蔬产品均达到欧盟标准。基地集采摘、观光、购物、休闲于一体,分设农家乐区、库房区、养殖区、暖棚采摘区、冷棚采摘区、瓜果采摘区六个功能区。通过引进这一项目,实现农民增收3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村集体通过出租滩涂以及栽植速生杨的方式,增加集体收入330余万元;投资20余万元,在村内栽植樱花、月季、紫叶李、海棠等观赏苗木2万余棵,实现三季见花、四季常青;基地确定建设成为胶东最大集果蔬、采摘、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景点和莱州市最放心的绿色蔬菜、瓜果供应基地。
学习体会:
看到呼啦啦来了一帮人,提着一篮子黄瓜围在办公室门口,哈书记连连摆手:“大伙儿的心意我领了,这黄瓜我不能收。”
“多亏了你,帮我们贷款建大棚、买瓜苗、架电线,现在黄瓜熟了,怎么也得送你尝一口。”乡亲们七嘴八舌表达着心意。
原来,2015年山东省政协下派哈诺到郯城县郯城街道三井村担任第一书记,这位从省城来的女书记到村心就凉了半截:三井村是马陵山脚下的一座小村庄,山地贫瘠,种树树不长,种粮粮不丰,村民的日子过得格外紧巴。
“既然来了,就没有后退的路。”入村先入户,哈诺登门拜访的第一户,不是村书记家,而是村里的贫困户。经过初步了解,哈诺发觉村里的10多个贫困户,除了一户因病致贫,其他都是因为缺乏一技之长导致的收入低、家里穷。
“如何才能让缺乏一技之长的贫困户尽快脱贫?”哈诺思来想去,觉得解决之道还得围绕农业做文章,想办法从土里刨金。她琢磨着带领大伙儿种植大棚蔬菜,但当她把想法告诉贫困户时,乡亲们却犯起了嘀咕:没技术,怎么种?
“只要大伙儿肯吃苦,剩下的工作我来想办法。”在省政协工作多年的哈诺,经常到寿光、兰陵等地的蔬菜大棚基地参观,结识不少大棚种植技术员。如今,为帮助贫困户了解大棚蔬菜种植,她早已联系好了。经过组织,三井村的10多位贫困农户先后到兰陵、寿光参观蔬菜大棚基地,深受启发的农户们回村后,都有了种植大棚蔬菜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