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城镇化调查报告

农村城镇化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城镇化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城镇化调查报告

农村城镇化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 关于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探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遮谈 我国农村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背景下小产权房存在的法律困境及解决途径 论当前新城镇化的解决对策问题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索 浅谈城镇化视阈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 我国农村家庭城镇化问题及对策探析 浅谈我国实现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纵论我国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浅析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浅谈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9-12-10].

[3] 徐玉斌.完善农村走教制度,构建教师共同体[J].河南教育,2008(11).

[4]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央政府网站,2014-3-16.

[5] 2009年华商报乡村教育调查报告:走向“空壳”的乡村学校[N].2009-11-14.

[6]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58).

[7]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4-9-9.

[8] 雷万鹏.城镇化进成中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14(2).

农村城镇化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在谈及西部地区当前面临的问题时,胡俊生分析认为,西部地区在快速发展的10年间,最大的问题就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胡俊生说,在这10年间,西部12个省市有的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事业长足进步,如四川、内蒙古、宁夏的发展。有的则依然比较十分落后,而且基础设施薄弱和经济发展滞后的状态并没有多大改善,如贵州、云南,甚至包括陕西的一部分地区等。

造成这些落后状况的原因除了投资因素之外,最主要问题就是开发层次很低,尚处于初级阶段,由此也引发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目前,退耕还林大有成效,但覆盖面还不够大,巩固已有成果还需持续性努力。

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开发,国家与地方、群众利益分成不当,政策需要调整,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的开发。

城镇化进程中引发的土地纠纷不断,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转移就业安置及社会保障问题较多,需进行专题调研,制订方案。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也存在着目标指向及政策导向上的某些矛盾冲突,值得认真研究。因此,继续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应是西部大开发未来10年中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和任务。

胡俊生表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教育迅速走向衰落,城镇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现行教育政策、经费投入却忽视了这样的现实,隐忧甚多,而最近媒体做的一个乡村教育调查报告也反映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就业问题,鉴于西部地区工业(如乡镇企业、县办企业)底子差,吸纳农村剩余劳动能力有限,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何去何从,事关重大,必须从长计议为他们寻找出路。

胡俊生认为,西部地区必须从根本上再用10年时间努力改善西部的人居环境、投资环境,把恢复生态继续作为进一步发展经济的根本点抓下去。

胡俊生表示,西部地区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开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经济开发的层面。针对西部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问题,胡俊生表示,西部地区尤其是地方政府应顺乎民意,以主动积极的姿态稳步推进农村教育的城镇化。政府可按照遵从民意、政府引导、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原则,以县为单位把教育资源逐步向城镇和县城集中,集中财力,修建县一级的教育园区。而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近期目标是实现“农村初中县城化”、“农村小学乡镇化”;长远目标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胡俊生建议,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对基础教育投入还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并且应坚决纠正以往的乱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规划,集中使用。而且今后的主要投向是对扩大县城中学等教育资源的经费投入,解决“农村学校吃不饱,县城中学吃不了”的难题。

农村城镇化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河南省 市民化 困境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5.090

Analysis of Dilemma of Promoting Citizens of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Transfer in Henan Province

YUAN Jingjing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 The transfer of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of citizens is the core problem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two yuan of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To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into the cities and towns and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town in He'nan Province,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transfer of capital shortage caused by the people of ability poverty, urban and rural institutional barriers on the lack of empowerment, government power is not restricted to transfer the realistic dilemma. These problem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government behavior.

Key words He'nan Province; citizens; dilemma

城市化作为与工业化相伴随的社会结构发展方向,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即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从河南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转变的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在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贫困、赋权不足、政府助力不够,这些问题对目前直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府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

从字面意义上看,“农业转移人口”中的 “农业”泛指第一产业,它与“人口”搭配反映该群体的农业户籍身份,而“转移”指的是这一群体通过就地转移或者异地转移的方式实现从农村到城镇的空间地域转变。农业人口的大量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进行二元经济结构改造的核心问题。城市化作为与工业化相伴随的社会结构发展方向,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成为农业人口转移的根本出路。2012年,党的十将“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陈鸿宇教授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不仅要让农民在脱离农村之后实现地域转移和职业转变,更要让他们在进入城市的过程中实现身份转换,最终能够融入城市,在就业方式、人居环境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平等的市民待遇。因此,人的城镇化的意涵在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它指的是职业农民或者户籍农民接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各种要素,发展相应能力,学习并且获得市民资格,适应城市,并且具备市民素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农业转移人口而言,它包含居住地点、生活方式、职业观念、社会身份的转变;对于国家而言,它标志着社会资源在国民中重新分配,并且预示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与整合。

2 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状况

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河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至2012年,河南省三大产业结构由19.3:48.9:31.8转变为12.7:57.1:30.2,八年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6.6个百分点。据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相关专家估计,2012年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达到3200万,2013-2014年将达到峰值。从转移途径上看,农业转移人口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被动转移,因为承包地、宅基地被征用而迫使失地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二是主动转移,在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作用下,部分农民为求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主动外出进入城镇,这类农业转移人口以农民工群体为主流,2013年年底河南省农民工数量达到2600多万。按常住人口计算,2013年河南省城镇化率达到43.8%,但若按照户籍人口计算,河南省社科院的《河南社会发展蓝皮书(2014)》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河南省城镇化率只有26.6%,有将近1635万是农民身份的市民。如果参照中国社科院估算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率为40%推算,目前河南省完全能够享受市民待遇人口的完全城镇化率只有33.48%,有近千万已经进入城镇但没有受到城镇市民待遇的农业转移人口。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这一群体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由此看出,河南省面临巨大农业人口转移压力,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并不顺利。第一,农业转移人口存量大,目前有约1000万的农业转移人口已经常住于城镇,但缺乏市民能力未能获得市民资格享受市民待遇,处于半市民化的状态;第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比重较低,仅有四成进城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的转变;第三,农业转移人口增量惊人,根据河南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到2020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届时将新增11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这意味着未来六到七年,河南省要完成2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

3 河南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困境

3.1 农业转移人口资本要素短缺造成其市民化能力贫困

借用布迪厄的资本理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资本由他们拥有的能够以物化或者活的劳动形式而占有的各类资源而决定,主要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的高低。

农业转移人口的物质资本主要包括该群体的总收入和固定资产拥有状况。从笔者对新乡市郊、南阳市郊失地农民的走访情况来看,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土地征用后收入大幅下降,郑州大学对河南省失地农民调查数据也显示,超过八成失地农户家庭的总收入低于同期河南省城乡居民平均水平。根据河南大学教授马进举教授《河南省八百行政村农民工调查报告》统计,2010-2011年56.5%的农民工月收入低于1500元。而承包地、宅基地、房屋等依附于土地的固定资产,其弱流动性和价值不确定性也加重农业转移人口物质资本短缺的状况。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指的是该群体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带来财富增值的体力与智力形态的资源,表现为个体的知识储备、劳动技能、健康状况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程度。《河南省八百行政村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河南省农民工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5.5%,而入职后,仅有32.7%的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因此,人力资本“先天积累”和“后天形成”的不足导致农业转移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受限。社会资本由农业转移人口从社会网络、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中得到的资源来决定。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农业转移人口社会网络趋同性明显,相对封闭,政府对失地农民安置以原拆原建或整村搬迁的集中安置为主,农民工以亲友、同乡聚居为主,生活遇到困难多数求助于移出地的初级关系网络,参与老乡会等地缘关系网络的意愿高于工会等业缘网络,因而难以与城镇老市民社会网络形成互动,产生交集。这样就造成农业转移人口不仅难以将他们在乡土社会中形成的“原始社会资本”替换为进入城镇之后的“新型社会资本”,而且也无法从城镇市民社会网络中获得额外收益。

农业转移人口的资本占有不足反映出其市民化能力贫困,在朝向市民转变的过程中,人力资本困境造成他们职业转换能力有限,物质资本匮乏又降低了其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承受风险的能力,社会资本不足则制约其在城市的融入程度,这些都成为阻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在瓶颈。

3.2 城乡制度壁垒对农业转移人口赋权不足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每个公民因为其平等的公民身份而在社会共同体内被平等地对待。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年代,我国确立了优先发展城市的战略,1958年通过的《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我国城乡分治的人口管理模式。从此以后,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城乡群体的公民权利存在明显差异。时至今日,这些历史形成的,现在仍有效的,对资源分配显失公平制度壁垒对农民赋权不足,是造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困境的重要因素。

就户籍制度而言,其早已超越了其原本证明身份和提供个人信息的基本职能,嵌入其中的各种与之匹配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才是户籍的价值所在。近些年来,一些公共资源丰富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不断收紧落户政策,严格的户籍准入制度使得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在完成地域和职业转换后,由于无法取得城市户口而被排除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之外。社会保障方面,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到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权利明显滞后。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例,2013年河南省确定的市民低保底线为每年3600元,农民低保底线则只有每年1800元。而与制度化、普遍化的城镇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相比,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参与社会保险状况却呈现出碎片化、零星化的状态。碎片化指的是缺乏统一标准,个人承担自缴部分吃力;零星化指的是参保比例不高,2010-2011年,分别只有28%和40.4%的农民工参加了参加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最后,由于当前关于土地所有、经营、使用、流转、征用、补偿等土地制度的缺陷未能有效保护农业转移人口在农村的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经济产权,使得农业转移人口不但无法享受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甚至还可能损害他们在放弃土地权利的权益补偿。由此看来,我国现行的城乡制度壁垒增加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提高了市民化的门槛,是阻碍该群体成为市民的又一障碍。

3.3 地方政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助力不够

在市民化的研究中,有不少学者使用角色理论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工具虽能解释农业转移人口缘何在实现职业、身份转变后还不能扮演好市民角色问题,但也有可能含混地把市民化的障碍单一引向角色认同、思想观念等主观原因,从而忽视政府肩负的责任。事实上,地方政府助力不足也是造成市民化进程滞后的重要因素。从城镇化的实践来看,地方政府在晋升和财政的双重压力下明显更热衷于“土地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目前在官员晋升锦标赛中,考核标准过度依赖地方经济绩效,将农业转移人口的土地用作城市建设,既能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又能拉动区域产业投资维持GDP增长。在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通过预算内财政收入弥补财政缺口的压力日益沉重,以土地城市化为载体获得土地出让金就成为增加地方财政最便捷的方式。另外,市民化实际就是公共服务和公民权利均衡化的过程,它要求政府改变对农业人口投入不足的状况,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为13万元,同时河南省市民化压力地区差异明显,2013年全省只有郑州市是净流入地区,省内跨市流动人口中的60%流入到郑州,由于缺乏成本分摊机制,地方政府难以承担如此庞大的公共开支。

4 结语

农村城镇化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镇化;社工服务;农民工

随着广东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产业转型,广东珠三角地区不断推动着城镇化水平的稳步前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提升农业,带动农业,富裕农民,加快农村的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格局,但是,城镇化的发展为经济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城市规模的扩展,城市周边农村的一部分农业用地也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被征用,必然会触及一部分群体的利益一一那些靠被征用土地为生的失地农民。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也必然会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需求量的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给失地农民提供了进城务工的机会,城市农民工的数量在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迅速增加。然而,农民工作为一个介于城市与农村的群体,他们也有着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尴尬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这些有城镇化所带来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倾斜照顾同时也需要作为专业人员的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没,民政部门工作会议上提出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进程都充分说明了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建设具有的积极作用,广东农村的城镇化进程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以维护城镇化背景下社会的和谐。

一、社会工作者向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培训与心理疏导

农民生存与生活的保障是土地。但是,城镇化的发展使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土地的保障,转身由农民身份变为城市居民身份,可失地农民无论从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都不能一下子适应这种转变:原有耕地被征用,由于既没有资金与更多的谋生技术,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从农民到城市居民,身份的转变与潜在的农民意识未能同步转变,这便造成了身份与意识之间的冲突,而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城市的生活中表现得无所适从。

身处城市边缘地区,没有合适的工作,失地农民难免会被城市主流生活所抛弃,文化水平的低下,也会导致他们与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相脱节,被弃于城市主流文化之外,形成自己的群体亚文化。社会工作具有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社工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失地农民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服务。从社工扮演的角色上来看有以下几点:第一,服务提供角色,了解失地农民的心理和社会需求,提供心理上的支持。社会工作者运用小组或者个案的工作方法,帮助失地农民调适冈失去土地而带来的心理上、生活上的不适,提供有关正确处理身份、意识转变压力的应对技巧,对有情绪障碍的失地农民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协助他们做好与城市居民和当地政府的联系和沟通,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不仅是失地农民本人,还涉及到失地农民的家庭,运用家庭治疗法,解决他们的心理压力问题。社会工作者相信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不仅帮助失地农民解决生存问题,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欣赏自己,发挥他们的潜能,发展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第二,引导者角色,授予技能培训,帮助失地农民发现自身的潜能,指导其制定合适的职业发展规划。失地农民一般是在文化水平或者技能上有所欠缺,社会工作者要根据社会工作的个别化原则,帮助每一个失地农民选择适合他们的技能培训,教授各种工作技巧,帮助他们首先解决生存问题。社会工作者还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成为政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为失地农民争取社会保障,从政策上保障和维护他们的社会福利。

二、农民工群体需要社会工作者提供维权增权服务

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建设者农民工贫苦的生活处境相对比,使得农民工成为备受关注的群体。从一定意义上讲,城镇化过程实质上是农民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是他们融入城市文明的过程,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的过程。亟待专业社工的介入。第一,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首先要改变农民工经济地位的低下。农民工经济地位的低下一是由于其农民工掌握的谋生技能有限,二是工作单位对他们的工资待遇较低。社会工作者可以以指导者的角色介入,根据个别化原则和自决原则,帮助农民工制定培训计划,提高他们自身素质,帮助他们争取应得的利益,提高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增强知法、懂法、用法的意识。第二,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农民工自身所处工作环境缺乏相应的文化设施,而社区的文化、体育设施也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形形的培训和讲座也没有针对他们的,工作之余,他们的业余生活非常单一。社会工作者应以组织者的角色介入,以小组工作的方法,根据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帮助他们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以及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的能力。第三,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平等的享有城市发展成果。农民工的工资偏低和工资拖欠,各种社会保障不能很好的得到落实。社会工作者应以策划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介入其中,帮助农民工争取他们应有的权利和权益,协调农民工与城市环境的关系,维护他们的利益。

珠三角的城镇化进程在加快,在这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是不能被忽视的,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解决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以专业的理念和专业的方法,运用专业的技巧,在不同的问题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帮助以农民工为主的弱势群体解决问题,并对他们进行增能,促进他们的参与城市生活的意愿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廖瑞晓,胡慧敏.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科技广场,2006(9).

[2]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C].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农村城镇化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耕地保护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刍议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耕地保护问题

收录日期:2014年3月4日

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现状

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推进现代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其中一项主要经济指标是城镇化比率。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其表现为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所从事的职业向城镇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其发展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及后期。我国已经经历了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自1996年,我国城镇化比率达到了30.48%,当年城镇人口37,304万,农村人口85,085万。自此,迈入了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表1)

从表1可见,我国自2000年开始,城镇化比率逐年提高。直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27%,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60%左右。这表明,中国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标志着中国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几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发展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的分布格局。从而说明我们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此阶段特征为工业基础已经比较雄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工业快速发展已能够为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图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数据库有关数据整理计算绘制而成)

既然,我国已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从国外的经验教训看,这个时期也是耕地减少最快的时期。耕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公共资源和约束性资源,数量有限且不可再生,所以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我国政府向来重视耕地保护,2011年8月23日,同志就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提出了“三个最严格”和“四个切实”的要求,也分别于2011年7月20日和9月2日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但当前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并不乐观,随着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不仅耕地数量不断下降,耕地质量、耕地环境也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耕地流失现象未能得到遏制,使得耕地保护与城镇化、工业化矛盾日益突出。

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加快进程中,耕地数量持续减少。中国是农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尤其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随着城镇化比率的上升,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被不断占用,耕地面积逐年下降。2002~2010年10年间耕地总量由2001年的19.14亿亩减少到2010年的18.26亿亩。其中,耕地大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违法、违规建设占用大量耕地。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建设征用土地已经成为我国土地面积减少的重要因素。另外,在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一般是粗放型的,受近年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产业园”、“产业区”集中出现,各地普遍在城镇搞新区、产业园区,有些地区经济实力不足,使得很多项目搁置,导致大量耕地占而不用。而且部分项目是地方政府鼓励支持,开发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地价相对比较低廉,因而在建设过程中铺张浪费,出现耕地被浪费的现象;第二,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城镇需要大量劳动力补充。首先,农业生产带来的收入具有不确定性;其次,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基本还是靠天吃饭。虽然中央近年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各项补贴等惠农政策,希望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惠农政策没有得到最佳的体现。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农业用地闲置浪费。

(二)耕地总体质量偏低。2009年12月24日国土资源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显示,我国耕地根据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因素综合调查与评定,把我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9.80等,等别总体偏低。

近些年来,我国的耕地质量普遍下降,其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如水土流失使土壤养分流失,土地沙化降低了土地的肥力;人为因素则包括耕种方式不当,耕地占补不平衡(占优补劣,耕地质量总体下降),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占用。其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是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第一,工业和城镇发展的过程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会占用大量的优质耕地,比如城郊的良田、菜地,土壤肥力高,熟化程度相对较高。但是,为了寻求占补平衡,补充的耕地往往分布在耕地条件较差地区的荒地,或者是废弃的宅基地,在质量上很难和占用地相比;第二,由于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年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通常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明显不足,缺乏对耕地保护和管理耕地的能力,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土层变薄,蓄水保肥能力降低。这些原因都致使耕地总体质量下降。

(三)耕地环境恶化。近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加快,为广大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回避的耕地污染、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中国耕地质量调查报告显示,污染土壤已经占耕地的1/5,即全国有20%的耕地受工业“三废”和农业污染。“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废渣。如果农民利用工厂污水灌溉农田,会造成土壤的污染,土壤本身的养分受到破坏,降低产量,更甚者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工厂排放的废水中若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不但危害牲畜的健康,更有可能损害农民自身的身体健康。废气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硫,随着工厂的排放,进入土壤,使土壤酸化。同样,危害农作物及人畜的健康。还有废渣,常常会释放出有毒物质,污染土壤。

除了“三废”污染,农业污染也不容忽视,如化肥、农药、家畜粪便通过降水或者排水灌溉时产生地表径流,土壤渗进水体,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过度使用化肥会降低土地退化,反而降低产出。

三、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耕地保护的对策

(一)控制城镇外延增长,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期发展阶段,今后仍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所以我们应对土地进行节约利用。第一,严格实施耕地保护政策,耕地保护意义重大,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耕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衣食之源,而且为农民的生存承担着社会保障功能,同时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第一个写进法律的基本国策。因此,要对农民加强耕地保护的教育,大力提高农户的耕地保护意识,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第二,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和规划土地的使用。在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时,杜绝浪费土地和侵吞侵占的行为。通过舆论监督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保证其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待耕地保护问题,保证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杜绝可能滋生的腐败现象;第三,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城市的无序扩张。首先,近一步明确和完善新《土地管理法》,完善土地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土地再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减少一切不合理现象。

(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产出潜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耕地保护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强调的耕地保护不仅仅是保持现有耕地面积的稳定,更重要的是在现有的数量下,提高耕地的质量。追求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首先,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耕地的使用永远存在着矛盾,保护耕地势必就容易阻碍城镇化的进程,同样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势必导致耕地的减少。因此,我们要寻求一种全新的耕地保护模式,从而有效地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占补平衡”和“先补后占”就是耕地保护的核心内容,耕地占补平衡是新《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建设单位必须补充相应的耕地,以保证耕地不减少。而先补后占是指在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之前,建设单位先履行补充耕地的义务。补充耕地任务完成后,建设单位方可占用耕地。所以,全面实行“先补后占”,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有着深刻影响。笔者认为,实施耕地占补平衡与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是“两位一体”的事情,是应对耕地资源紧缺、人增地减长期趋势不可逆转形势所拟订的政策组合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环节;其次,尽可能控制工业“三废”带来的影响,推广新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合理有效的回收处理,争取变害为利。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数量,使其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还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尽可能少的使用,确保土地的养分。对已经被严重污染的土壤要采取妥善的处理方式,尽可能使损失降到最小。

(三)探索和实施我国特有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和实施我国特有的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稳步发展模式,必须严格执行和落实土地政策。首先,重视尝试利用有利于耕地保护的市场机制变革,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市场交易,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土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对土地的需求增加,土地价格必然上升,地价较高,自然会阻碍非农土地增加的速度和规模,在某种程度有利于对耕地的有效使用,减少土地浪费和重复建设,最终实现市场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其次,我国地域辽阔,地域之间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稀缺,但土地利用相对比较合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土地的利用开发相对无序。所以,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政策是十分必要的。显然,政府不应该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地区的耕地保护状况,而应该采取互补的方式,用不同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完善耕地保护;最后,建设“绿色GDP”制度,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耕地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绿色GDP这个指标,是在GDP的基础上扣除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后的余额,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经济“净”增长的概念,能更好地体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若能将此指标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加以实施,可以促使政府重视资源环境建设,有利于耕地资源的保护,减少土地违法现象。应该说,绿色GDP体现了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天君.耕地保护新论[M].人民出版社,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