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农机培训;重要性;工作措施;成效;安徽当涂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344-01

当涂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非常适宜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的种植,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近几年来,随着政府土地扭转政策的实施,全县农田逐步向大规模集中种植发展,给当涂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随着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当涂县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逐年加大以及民生工程项目的实施,当涂县的农机总量、农机装备水平和服务面积、服务质量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当涂县农机装备总动力44.7万kW,变型运输拖拉机2 550台、大中型拖拉机819台、插秧机255台、收割机501台。全县农业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5%,全县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1 农机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国家《农机化促进法》《农业法》等法律政策的出台和当涂县农机购机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当涂县的推广,当涂县农机总量、规模、农机装备水平和服务面积、服务质量等发展很快。由于这些农业机械的构造、工作原理、操作方式各不相同,就必须让农机从业人员接受正规系统的培训,才能使他们正确熟练安全地操作、保养、维修这些农机具,从而确保农业机械化生产正常开展。另外,一部分农机操作手特别是一些从事个体运输的变型运输拖拉机驾驶员法律意识淡薄、安全意识缺乏使当涂县农机安全事故每年时有发生。因此,对当涂县农机从业人员进行正规、系统的农机知识、法律法规和安全教育的培训是一项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2 当涂县农机校农机培训的主要工作措施

2.1 加大资金投入,创造良好教学环境

学校每年都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基础实施的建设和教学设备的添置、保养、维修。目前,学校有1栋3层教学楼,其中教室200 m2、办公室8间;硬化教学场地500 m2;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教学机具6台(套);还拥有多媒体、电教板、电脑等先进的教学仪器。给当涂县农机培训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教学环境。

2.2 制定每年工作计划,任务分解到乡镇

县农机校每年年初都根据历年来农机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对本年度培训的期数、人数、对象及培训内容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明确每位教员的工作职责,做到人尽其职、人尽其能。把民生工程培训任务分解到乡镇,充分发挥乡镇农机员群众基础好、农村工作经验足的优势同时积极争取乡镇政府的支持,认真实施好民生工程农机培训项目。

2.3 选派教员进修,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贯彻实施好国家相继出台的各种惠农政策,掌握各种新型农业机械的知识,了解农机培训的新动态和发展方向,以更好地开展当涂县农机培训工作,促进当涂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县农机校每年都选派教员参加农业部、省市农机主管部门举办的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班、农机科技人员培训班等农机专业培训班,适时组织教员到和县、含山等兄弟学校参观、考察、取经,学习他们在培训中的先进经验,使教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不断丰富,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2.4 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县农机校根据农业机械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适时更新培训教材,针对受训学员文化程度偏低的特点,授课教师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编写成通俗、浅显的教案,严格按照农业部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根据农民亟需的农业生产知识自编了《农机科技服务手册》等通俗易懂又实用的教材,既保证了培训质量又提高了培训效果。针对当涂县存在的黑车非驾、无证驾驶等违规操作行为而引起农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情况,县农机校每期培训班都给学员播放《全国农机安全事故案例》《农机安全生产常识》等录像,警示学员违规操作的危害性;并安排一定课时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知识,强化学员的法律意识,从源头上尽量减少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

2.5 理论和实习并重,严把证书发放

严格按照农业部教学大纲的课时要求,每期培训班理论课结束进行实习,由具备专业资格的农机校教练员在实习场地现场讲解、亲自示范,细心指导学员实际操作。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理论、实习都合格的学员发给结业证书,不合格的学员要求参加补考,直到合格才发放结业证书。学员凭结业证书参加县农机安全监理站组织的科目考试。

2.6 拓宽培训渠道,灵活培训方式

县农机校在当涂县盛农科技、汇通等省市级农机专业合作社挂牌设立实训基地,利用他们先进的农业机械、丰富的生产经验,每年组织学员前往参观、实习;依托民生工程农机培训项目平台、寻求乡镇政府和农机站的支持送教下乡,在农闲时选派专业教师前往乡镇对农机手进行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定期举办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培训班[1-4],组织乡镇农机员参加农机化新技术、新知识及农业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使他们能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带动其所在乡镇农机化的发展。

3 农机培训的成效

3.1 农机培训效果显著,农机手素质普遍提高

历年来参训农机手考试、考核一次性合格率达95%以上。2012年民生工程农机培训送教下乡共举办阳光工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167人,举办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340人,学员受训满意率100%。县农机校荣获省农机局授予的2012年度全省农机系统农机培训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全县农机驾驶员素质普遍提高,基本杜绝了无证驾驶、黑车非驾的情况,交通违章现象大为减少。

3.2 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

农机手们通过正规、系统的培训能正确、熟练地操作各种农机具,安全、高效地投入农业生产中去,当涂县的农业机械化生产综合水平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2012年达到75%,农业生产效益逐步提高。

3.3 农机安全事故逐年降低

全县农机安全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大幅减少。2012年全县发生道路外农机事故1起伤1人,较2011年下降50%;道路农机交通事故9起,伤7人、死亡2人,分别比2011年下降22%、50%。当涂县也荣获了国家农业部授予的2012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的殊荣。

4 参考文献

[1] 马龙武,陈海涛.农机推广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5):85-86.

[2] 朱丽萍.农机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当代农机,2008(9):73-74.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双导师;毕业设计

一、引言

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品牌专业,也是内蒙古科技大学核心专业,机械工程学院的主要专业,在具有重要的地区影响力和辐射力。在内蒙古科技大学总体定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指引下,学院为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制定了具体的培养目标:高水平用型人才。重点突出“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的人才培养特色,“上手快”是指实践能力强、“留得住”指人才综合素质高、“后劲足”指创新能力强。

毕业设计与实习环节是培养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最后一次综合型实践环节,该阶段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素养,在培养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二、当前毕业设计与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

工程实践类毕业设计题目数量不足,内容陈旧。高校扩招,专业教师和学生人数比失衡,老师指导学生数目增长过快,导致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流于形式,质量不高。工程实践类设计题目数量不足,部分毕业设计的题目和内容比较陈旧,与企业实际现场结合不多,毕业设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机会少与价值有限。

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青年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工程实践经验欠缺。导致毕业设计常采用论文模式、回避设计课题。

教学实践和生产实践脱节。机械类本科毕业生在四年的学习中除了能在工程教育、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与实习等环节接触到专业技能的锻炼和培养外,没有更丰富和充实的实践环节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素质和基本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企业迫切希望高校教师和学生进驻企业、熟悉企业,希望有更多高校毕业生加盟,表示希望校企共同培养学生。通过学生驻厂进行毕业设计,加深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也有利于企业引进和培养急需的高素质人才。

三、全力推进双导师制毕业设计培养模式

推进毕业设计指导方式改革,建立“双导师”制毕业设计培养模式。在毕业设计环节实行“双导师”制。其中“校内监管导师”由学院统一安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老师,负责学生毕业设计过程指导;“企业负责导师”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负责毕业设计选题、毕业实习、具体指导、过程管理。企业导师需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在企业工作5年以上、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实行“双导师”制,确保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是搞好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根本。双导师制就是为每一位学生安排一位高校专职教师和一位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导师,校企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在选题审题、任务书下达、开题答辩和毕业答辩各个环节都由双导师共同协商,制订出详细的工作计划。毕业设计要求结合企业实际项目“真题真做”。企业导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提出源于企业实际、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校内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分析和判断选题的难度和深度是否合适。学生毕业设计题目既可以从企业当前的实际项目中选择,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从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寻找。毕业设计方案在校企双方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完成。在开展毕业设计过程中,企业导师重点负责实践方面的指导,校内导师重点负责理论方面的指导和毕业设计最终质量的把关。

每年聘请包头钢铁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神东集团天隆公司、包头钢铁设计院等企业、设计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企业带教导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完成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立题、过程指导、论文评阅和答辩等工作。近3年来,“双导师制”指导本科毕业生的人数已占总人数的35%以上,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3―2015毕业设计(论文)52%学生以上由双导师来指导。

加强“双导师”制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及制度建设。针对企业导师与校方导师权责不清晰的情况,学院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具体操作可行性后,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对此进行改进尝试:提高选聘要求以加强校企双方导师的沟通。敦促时间节点以加强导师与学生间的沟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体系框架和内容由企业导师负责,如果学生和导师疏于沟通,论文进度明显变慢。针对这个问题,校内导师负责进度指标,敦促双导师制毕业设计学生的论文进度,并及时将进度情况与企业导师沟通,以提高学生对论文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保证论文按时间节点完成。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 项目教学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252-01

1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授予对象基础较差

该课程所授予的对象主要为高职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较薄弱,认知能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有部分学生长时间封闭自己,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社交困难。甚至有少数学生心理矛盾冲突过强,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敌视,情绪易激动,遇事一触即发,行为易走极端。

1.2 教学内容广泛和教学体系陈旧

目前,三年制高职的《机械制造基础》是机电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是在传统的工程材料、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工艺学和公差与技术测量五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虽然按照零件的制造过程,从材料的选择――毛坯的成型――零件的切削加工――零件的检测四个过程把教学内容整合为4个部分,但是仍然存在教学内容涉及的面广,内容过于详细,且有些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显陈旧。

1.3 教学方式陈旧

受各种应试考试的制约,很多教师的授课观念较保守,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传授知识,教师只是一味的讲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使学生获取的信息量较少,也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1.4 实训与理论融合不够

长期以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配套实训就是《金工实训》。而很多学校的金工实训是车工实训、钳工实训和焊工实训的组合。金工实习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动手能力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机械制造基础不仅仅只包含车、钳、焊,实训课程结束后,学生也不能将理论的知识和实训的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

2 课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施

2.1 课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理念

依托学院与五粮液集团联合共建的“五粮液技术学院”,秉承“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通过校企合作,课程改革以各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项目驱动的方式设计由浅入深的学习内容;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以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工学交替等形式组织教学,实施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教学活动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使课程兼具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保证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形成“校企共育、工学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成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机电行业中各种技术岗位群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2 课程体系设置

《金工实习》虽然是实践操作为主的技能实训课,但同时必须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作指导,没有理论教学支撑的《金工实习》必然只能停留在获取一些感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较低层次上;同时没有《金工实习》的实践教学,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理论教学也会变得枯燥无味。因此,课程应整合理论《机械制造基础》与《金工实训》两门课程为一门课,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教学。

2.3 课程项目选取

现行的教材是根据学科知识系统性编写的,项目教学不可能按照教材一章、一节地讲授。因此,在选取项目时要以教材主要的知识点为依据,打破现有教材的“组合”形式,不能拘泥于教材现状。以典型的制造加工项目来覆盖主要的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每个项目的教学实施又是通过若干个教学任务来实现。另外,选取项目时要考虑到项目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以及完成项目过程中所涉及技术的先进性。鉴于这些情况,对项目做了以下选择:以减速器中的主要零部件为载体,如轴套、减速器传动轴、齿轮轴、箱体等的加工制造为项目,按照任务分析、制定工作计划、选择机床、选择并安装刀具、选择材料、安装工件、零件的加工制造、零件的质量检测以及教学考核这几个方面来完成每个项目任务。

2.4 项目实施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首先确定项目任务,教师先下达任务或图样,学生通过项目工作任务书或审读图样来了解任务要求,获得有关工作目标的技术要求和整体概念。

学生根据项目任务的实际需要,确定工作步骤和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在此过程中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拓展设计思维,还应针对学生不同的构思进行个性化指导,并把自己的方案与学生的方案进行比较、审核与修订,选择出最佳方案。在实施任务计划之前,教师应针对该项目涉及的一些理论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比如:碳钢的种类及性能、车削加工的基础知识、刀具材料类型、刀具几何角度及其对车削加工的影响、机床的性能及其基本操作等。

然后对任务进行实施,以上图1套筒为例,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拟定加工工艺路线:下料、钻中心孔、粗车、钻孔、车、车,并注意每道工序内容严格按照上面尺寸进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并独立完成零件的过程,教师只是在学生出现错误是才给予指导和帮助。具体完成以下内容:安装工件毛坯――安装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车端面、倒角、车外圆――车套筒内孔――质量检测――设备保养及现场清扫――完成实训报告单。

最后在检查完各组的成果以后,教师应归纳、点评学生在车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结语

《机械制造基础》项目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按部就班的模式,采用更积极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性。通过项目实践,完成成果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成就感,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传统机械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滞后

传统的职业教材几乎是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的压缩版,讲究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重理论、轻实践,忽略了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要领、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不利于技能人才培养需求。

2.课堂教学模式滞后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单纯讲授,学生被动听讲,教师示范操作,学生简单模仿,这种方式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优化专业设置方案

1.专业设置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有好的拳头产品,才能立足于社会。一个好的学校同样需要有生命力旺盛的主体骨干专业支撑。设置机械专业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紧紧围绕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的技能与素质来组织教学。把企业的工作标准规范,作为教学和实训的标准,让学生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体验和感受到一种职业操作氛围,养成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因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以服务客户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

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突出教学与企业实际应用的结合,将企业维修场景引入教学。

(2)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用典型的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安装、调试和检测维修的实际职业能力。

(3)循序渐进原则

按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学生遵守操作章程,严格按照标准填写工单、反馈维修信息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改革考核模式

将考核的方式由单一的理论测试改为过程考核和理论考核的综合考核方式,提高应用能力。

2.专业设置以中等职业教育为目标

职业教育的中等目的应更明确。职业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重点、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内容结构注重知行合一,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实际化、教材的内容结构、训练项目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相统一化,实现了知识、技能和工作之间的融合。采用市场导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明确目标——接受任务——教学准备(分析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施——学习成果展示——检测与效果评估”的工作过程。

三、适应市场需求,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变“应知”为“应会”

教师不是把有限的课时过多地放在“为什么”的理论探究上,而是将重心转移至“做什么”、“如何做”的技能培养上来。在实训环节中,针对典型的故障和检修技术,模拟真实或仿真的生产环境,使学生获得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

(2)采用“行动引导”教学法

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为目标。教学采用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不定型的活动方式,辅以教具、图片以及多媒体教学软件,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实训场景生产化

机械电控技术实训项目尽可能与生产一置,并要求学生一切行为严格遵照生产实际的操作规程来进行。让学生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体验和感受到真实职业氛围,把企业的工作标准和规范,作为教学和实训的标准。

(4)落实校外实训计划

校内实训项目只能涉及少数车系和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解决校内实训设备的局限性、学生就业去向多元化等问题,只有落实校外实训计划,充分借助校外实训基地的力量,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认识学习。

2.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针对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法

在讲授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以启发式和研讨式课堂教学为主,注重学生智力开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直观和现场教学法

尽可能使多媒体动画与现场教学(实物、模型、示教板等)相结合,使教学直观明了。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则采用现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亲眼看到,亲手做到,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

(3)任务教学法

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任务教学法的基本步骤,按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方案决策计划实施检查控制评价反馈等六步法则组织教学过程。

(4)网络课程教学法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中的仿真模拟软件,教案、课件、录像等教学资源进行自学,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我测试和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信息量大等特点,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机械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工程力学;工学结合;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1-0069-02

Talk about Higher Vocational Engineering Mechanics Course Construction//Wei Fufang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mechanics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it is a language can be directly used fo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ubject.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can optimiz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and improve education quality.

Key words engineering mechanics;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uthor’s address De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Dezhou, Shandong, China 253034

教育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这3个层次来落实,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育教学来完成的,因此,课程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工程力学这门课理论性、实践性都比较强,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好工程力学这门课。

1 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主要包含教学大纲、教材使用情况、教学参考资料、实践教学条件等内容。

1.1 教学大纲

高职教育是以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从岗位入手,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切实落实“管用、够用、适用”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来制定教学大纲,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1.2 教材使用情况、教学参考资料

学生是高中毕业后进入学校学习的,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接受能力较好,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也比较快。教学中多给他们渗透课外知识,应用一些课外资料,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1.3 实践教学条件

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师多深入企业学习生产实践,把它们应用于教学中去。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实践,提高学习兴趣,开拓知识面,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奠定基础,有利于以后走向工作岗位。

2 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总结课程标准、教科书,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合理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制定教学计划的主体部分,也是关键环节。要选择适宜贴切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组织内容时要把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顺序相结合,要贴近学生实际。

2.1 课程性质

工程力学这门课对学生来说为今后从事施工、学习后续课程及有关技能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工程力学不仅是机械类及近机类有关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而且是一门能直接用于工程实际的技术学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课程设计

制定好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工程力学分析计算能力。制定与实际生产相关联的教材、教参,注重拓宽知识面,多参考其他力学书籍资料。建立合理的师资教学队伍,配制力学试验仪器,构建相应的能力培养教学体系。

2.3 课程内容

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内容主要分为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部分,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教学内容增加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难题的例子,学生较易接受,并提高学习兴趣,内容新颖,信息量大。

2.4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效果显著。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多深入企业学习生产实践,把它们应用于教学中去。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基地。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保障。与企业联合教学,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操作,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很快地胜任工作。教师不但教学,还到企业中去学习,然后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教学中去。

制订《课程教学规范》(教学任务安排表,教学过程实施与管理细则),实施效果好。其他教学文件较齐全,课程组教研活动定期正常进行,每年教研活动≥18次,并有一定工作计划与活动记录。

3 师资队伍建设

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学校大力支持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