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农业招商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胡杨大哥”为你整理了这篇商务投资促进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谋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商务投资促进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谋划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在潘集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推动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争先进位,多次荣获“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商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全市利用外资工作先进单位”和淮南市市级文明单位,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现将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总结
2020年以来,我局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商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主要指标实现争先进位,好于预期。
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0年1-9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2亿元,同比下降20.1%。
二是外贸进出口额。2020年1-8月(官方数据只反馈到8月份),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993.32万美元,同比增长659.18%,增幅位居全市第二位。预计全年可完成2600万美元,可超额完成全年2500万美元目标任务。
三是实际利用外商投资。2020年1-10月,完成利用外资1940万美元,超额完成全年1850万美元目标任务。
四是引进市外资金。1-10月份引进市外资金项目资金44.0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84.75%,高于序时进度1.4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引进市外资金52.8亿元。
五是引进亿元以上省外资金。1-10月份引进亿元以上省外资金项目资金34.4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86.12%,高于序时进度2.79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引进亿元以上省外资金41亿元。
六是新开工项目数。1-10月份新开工工业招商项目9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招商项目6个;新开工亿元以上其他产业类招商项目:1-10月份新开工亿元以上其他产业类招商项目3个。
2020年,全区商务和招商工作各方面取得了新发展新突破,为全区经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回顾过去五年,我区的商务和招商事业稳步发展,全方位推进。
五年来,经济指标显著提高。全区累计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07亿元,居民消费日益提升。外贸进出口预计累计实现4800万美元,外贸总量稳步提升。预计累计实现外商直接投资8660万美元,外资总量位居全市前列。2016-2020年预计引进内资达311亿元,引进亿元以上省外项目资金达142亿元,招商引资成果斐然。
五年来,发展基础显著夯实。一是电商发展势头强劲。以“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为抓手,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全区建成村级电商网点31个,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2个,示范企业2个,示范品牌4个,示范网点4个。组织开展电商培训1001人次,其中贫困户66人次。累计争取省、市电商奖励资金扶持142.4万元。二是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实施城区菜市场改造升级三年计划,新建、改造菜市场5个,充分保障我区“菜篮子”工程稳定。加油站建设提速,我区运营的11座加油站全部完成油气回收和地下油罐双层罐改造工作。三是是市场运行平稳有序。狠抓商务系统内市场、商场、加油站等重点场所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时与相关部门配合加强市场巡查,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流通渠道。加强消费市场运行监测,圆满保障了疫情期间市场生活必需品供应。
五年来,发展后劲显著提升。坚持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上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多次参加进博会、世界制造业大会、徽商大会、豆制品展销会等展会,积极开展招商活动。五年来,先后引进华西新能源光伏电站项目、淮南固废处置中心项目、正邦循环农业生态园项目、三峡150MW光伏发电项目、阳光浮体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潘集区选煤厂项目、皖江物流综合码头项目、年产26万头生猪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潘集电厂项目、煤电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年产8000万平方米瓦楞纸板等一批重大项目,为推动我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项目“源泉”。
二、十四五期间项目谋划
1.万盛阳光商业综合体项目:该项目由淮南市万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我区珠江路北侧、经五路东侧、黄河路南侧,占地77.45亩,总投资2亿元,其中商业部分占地面积29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亿元(工程8000万元,装修近2000万元),建设6层酒店一幢(一、二层为商铺,三至六层为酒店),二层市内农贸市场一幢,三层商铺一幢,配套社区服务等。
2.北城市场开发项目:该项目由鑫马集团投资建设,选址在潘集区黄山北路东侧,总投资约3亿元,占地面积41亩,建设商住一体商业综合体项目。
3.豆腐文化产业园项目:该项目位于潘集经济开发区(北区),2018年8月份市产发集团斥资3.48亿元投资建设,一期占地面积约86亩,主体工程建设基本竣工,设置五大功能区:生产加工区、物流配送区、产品研发区、休闲观光区、公共服务区。建设标准化厂房面积约12万平方米,产业园分两期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蒸气管网建设项目预计2020年4月份全部建成。拟引进有资质的运营管理企业和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倾力打造集豆制品加工、销售、研发和观光为一体的工业游项目。
4.淮南粮油物流园项目:立足潘集区现有农业优势,建设规模化种养基地,在平圩镇建设集仓储物流、粮食加工、循环养殖、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项目,总体规划面积4000亩,其中仓储物流、生产加工核心区域110亩。形成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聚集的“生产+加工+科技”模式。
5.淮南潘集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由北京中农国发集团公司投资建设,选址在松江路以北、珠江路以南、泥河路以西、贺疃路以东范围,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总建设规模18万平方米。本项目规划交易板块、农副产品加工板块、物流配送板块、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板块、商业配套板块、运营保障板块六大核心功能区,建设形成规模化的农产品交易市场,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是是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建立健全市场化招商机制,试行政府购买招商服务,建立中介招商服务奖励机制,开展委托招商。完善招商顾问制度,加强与一些驻外机构、咨询公司中介机构、龙头企业等的合作,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专业化招商水平。充分发挥现有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实行产业链招商。鼓励我区龙头企业通过主导产品上下游链接,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与项目。
二是壮大招商引资力量。坚持在招商一线锻炼干部、任用干部,强化招商工作部门的职能,加强招商机构和队伍建设工作,把全区优秀的年轻干部充实到招商队伍中来,努力建设一支熟悉产业经济、掌握投资政策、通晓商务惯例、精通项目谈判的专业队伍。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招商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是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强化亲商爱商意识。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积极联系市政务中心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窗口,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压缩项目备案、立项、环评、安评、土地规划等项目行政审批时间,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招商引资全程代办制,为企业提供接洽、联系、申请、办结等全流程精准化的免费服务,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跟踪解决疑难问题,不断塑造潘集区优良营商环境的形象,化被动为主动,逐步从“政策招商”转变为“环境招商”。
四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及时传达省、市外贸发展扶持政策,组织外贸企业的员工参加省、市商务部门关于外贸外资业务的培训和知识讲座,努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积极组织鼓励辖区内外贸进出口企业参加涉外博览会,扩大外贸进出口贸易。大力培育发展出口企业,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壮大出口队伍,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和发掘,加快外贸进出口企业孵化进度,尽快实现进出口实绩,提高外贸增长点。
五是不断提升消费水平。加快流通领域现代化建设,推进我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提升我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围绕我区优势产业和产品,努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等新型消费业态,不断优化消费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农村群众消费方便安全,大力促进消费增长。
六是持续培育限上企业。对全区已符合限上条件的限下商贸流通企业逐户走访动员,促其积极申报,转化为限上企业。同时做好培育限上企业的业务指导及服务工作,对培育成熟的企业,与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协调,将按照限上企业申报标准及时间节点,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十三五期间,已
七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认真排查商贸领域环保和安全隐患,推动商贸领域环保和安全责任制度建设,加强商贸安全宣传培训演习工作,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开展、自查和隐患整改,严防踩踏和火灾等恶性事件发,确保全年商贸领域无事故。
八是继续推进农村电商发展。重点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向电商化转型升级,促进电子商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使电子商务成为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四、“十三五”期间省级以上荣誉
2018年7月,我区荣获安徽省商务厅颁发的“兴农扶贫先进单位”。
(一)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全镇1—3月实现GDP16908万元。1—3月完成财税收入172.89万元,占全年任务的30.07%。其中:国税完成:104.69万元,地税完成68.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38万元。
(二)招商工作取得新突破。工业集中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1-3月招商引资完成1700万元。目前,今龙头实业、誉寰门业、嘉顺印务、鹏浩化妆品等九家企业已在集中工业区入驻。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入驻企业顺利开工。今年第一季度,我镇招商引资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已开工建设项目9个,即将开工项目2个,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项目5个。即将开工的项目即群乐金属制品和星明食品厂房建设项目。
(二)农业结构重点调整,农业生产开局良好。一是以“公司加农户”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为加快全镇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打造“工业新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镇党委政府强化措施,全面实施了富民工程。在具体工作中,镇党委、政府不搞强迫命令,注重从示范、培训、服务上做文章,有力的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热情,以江中源食品为龙头,实现公司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并邀请县农业局、县经科局到现场为农户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步伐,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一是胜利路等工程建设,将积极优化投资环境。胜利路工程预计10月即可完工。二是进一步搞好了城镇规范化管理。坚持城镇建设“一支笔审批,一张图建设,一个样设计”的总体要求,加大规范化建设力度,杜绝了乱建、滥建行为。完成省道101线场镇段沥青混泥土路面硬化。三是中金快速通道段已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4月竣工。四是积极配合做好成德南高速路建设协调工作。
(四)财政税收工作。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围绕财政抓经济的思想,以财源建设总揽工作全局,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基础财源,壮大骨干财源,培植新兴财源,发展后续财源,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的促进了全乡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3月份全镇财政收入达172.09万元,同比增长5.3%,其中国税104.69万元,地税68.2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继续改进措施,不断完善计划,使下一步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强力推进工业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
认真贯彻落实项目攻坚、产业提升、突破开放年活动,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镇”战略,以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依托,以建设工业集中发展区为切入点,以打造工业新城为目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以工业带动其他产业的科学发展。
我镇工业集中区年已正式入驻的企业9家。龙祥陶瓷和雅仕嘉家具已正式投产;江中源食品预计6月底前投产,预计12月底实现产值4000万元;嘉顺印务、鹏浩科技2家企业预计9月底前投产;誉寰门业、鑫成包装、今龙头和寿益冶金4家企业预计12月底前投产。在土地指标和资金保障的前提下,镇党委、政府决定,年将挑选部分投资实力强、亩平产量高、财税贡献大的优势骨干企业入驻。
一抓规划。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兴隆工业新城一体化发展规划,根据我们掌握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二抓基础。按照“一年起步、两年变样、三年见效、五年升级”的要求,加快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一是完成村1、2、3、4、5、7社和村8、9、10社共计2089亩的征地和拆迁工作;二是完成B段道路延长线和胜利路一期建设工程;三是在4月30日前完成中金快速通道段的征地拆迁工作;四是力争开工建设健康街2400米道路、胜利路二期800米道路及二街800米道路;五是开工建设工业集中区二号安置点和三号安置点工程。六是做好中金快速通道段工程和胜利路一期工程协调工作;七是做好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协调工作;八是做好工业集中区一号安置点工程建设协调工作;九是参照南华模式完成青云公墓建设工程。到年底,工业集中发展区产值力争达2亿元、企业总数达20家,解决劳动力2000—5000人。三抓管理。以园区为载体,以规范管理为抓手,狠抓园区公益设施和项目施工建设管理。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督促入驻企业必须按规划、规定审批投资强度、建设时间,按要求规范建设,确保园区的规范化。四抓招商。以落实开放突破年为目的,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采取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深化优质服务、保姆式服务,在招商选资上下功夫,挑选投资实力强,财政贡献率好的优势骨干企业入驻园区。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中源食品有限公司建设蔬菜种植基地为契机,采取公司加协会加农户模式,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式,把书房村建在统筹城乡示范点。坚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狠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
一强基础。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核心,大力实施道路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三大工程”。年,建成通村水泥路20公里;完成10个提灌站新建、10个提灌站改建,整修支沟斗渠12千米,新建、整修塘堰60口,着力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大力提高机耕、机播、机收、机械植保等农机作业水平和作业能力,着力改善农机装备状况。二调结构。围绕工农互动,突出农业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全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小家禽、食用菌、花生、中药材四项优势产业。到年,畜牧业通过广东温氏集团种鸡场带动,使小家禽年出栏达到100万只;地膜花生规模达到4000亩以上;食用菌年生产规模达到4000万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300亩。积极支持江中源食品有限公司、温氏种鸡场、大川天然物有限公司3家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引进花生、食用菌加工企业。三拓机制。结合我镇实际,大胆创新,拓宽渠道,形成合作模式的多样化、普遍化。大力推广公司加农户的新型合作模式,强化产业链,实现农户的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