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化教学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也受到很大冲击,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要求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学科,然后以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从而甄别出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良的学生。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尹子武,2011)这个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即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促使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独特领域。
本文立足英语教学教法的改革,结合信息技术的新成果,探讨信息化教学手段与英语课堂模式的结合,研究围绕如何更好地实施个性化英语综合课程教学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细化为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教学评价阶段这三方面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研究现状和问题
1.研究现状回顾
英语课堂教学个性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课题,也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发展。如何以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个性化的英语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达到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的目的,是当前英语教育教学探讨的最紧迫的问题。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已提出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探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新模式,如:何克抗(2012);曹进、王灏(2007);谈言玲,严华(2007)等。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中小学英语教学,或较浅显地介绍了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或侧重于个性化英语教学的某一方面,至今尚未有论著用实证将信息技术与个性化的英语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从信息技术的新模式背景下彻底而深入地探讨英语综合课程教学个性化的具体实施办法及策略。通过分析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明确了改革内容、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高院校英语教学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外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而多数高校的英语教学还采用以教材和语法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弊端是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很难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新模式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个性化英语综合课程教学的理论依据、必要性和具体操作办法及策略,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检验,如:提出开展个性化英语教学的途径,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等,这些是需要明确的改革内容。
英语课堂教学个性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课题,也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发展。探索如何以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个性化的英语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增强效果,达到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的目的,这是本研究中需要解决的最紧迫的问题。
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使每个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探讨究竟如何因材施教,如何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环节,这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此外,引入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以多种形式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英语学习环境,一方面保证了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要求和个性特点,对于培养学生进行终身学习英语的能力和发展均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例如可能会导致学生过于依赖这些信息化手段而忽视了自身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消除信息化手段的负面影响,或降低至最小,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
本文将从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教学评价阶段三个方面探讨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框架。
1.课堂教学准备阶段的个性化
教学准备是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构思和设计,主要包括备教师、备学生、备教材,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个性化教学观念的核心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的应试教学观念,改变教师传统角色,由“教”变为“导”,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又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2)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多元教学模式,个性化地进行教学设计(集中讲授与分层教学)。
①学生分层。大学生不仅存在语言潜能的差异,而且其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经验、兴趣爱好不尽相同。
②讲授分层(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需要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差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制订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计划。
2.课堂教学实施阶段的个性化
课堂教学实施阶段的个性化,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个性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环境的个性化,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建或模拟英语语言环境。
(2)课堂教学方法的个性化,运用多媒体实行个性化教学。可以利用情景教学原则、任务型教学原则,运用歌曲、电影、小组讨论、情景剧等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投入英语教学活动中,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
(3)课堂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水平,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自主选择学习材料及学习形式。
(4)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课堂授课与课外辅导相结合。
(5)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余丽华,付香平,2006)。因此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指导性地计划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如英美国家文化背景介绍、英文影片等。
(6)适应新的师生交往方式。由于交往媒介发生了变化,教学由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走向个别化教学,而不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交往方式由单向转为交互,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3.课堂教学评价阶段的个性化
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实现个性化评价,注重评价分层。在评价的内容方面,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业学习智力,而应当是多元的;在评价的方式方面,也不能只注重书面考试,而应当探索多维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要关注他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四、结语
本文尝试将信息技术与个性化的英语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探讨英语综合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及策略,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以期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综合运用技能和技巧。
参考文献:
[1]曹进,王灏.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外语课程资源整合策略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7,03:53-57.
[2]郭绍青.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的个案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06:58-61.
[3]韩秀莲,冉亚维.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之浅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8:120-121.
[4]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19-23.
[5]谈言玲,严华.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研究10年:回顾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07,05:37-42.
[6]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应用于教育领域,互动式白板教学、微课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加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对信息化教学在具体课程中的实现方式即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优化。以期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结合信息化技术予以创新,充分应用教育资源,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
一、信息化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现代教学有四大要素――教师、学生、媒体以及教学内容。借助恰当的媒体手段可以实现要素之间的畅通联系,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逐步转变为学生参与教学的引导者。通过积极的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将会产生更多的兴趣,学习主动性将会变强,学习过程亦会变的充满乐趣。现代信息化技术正是这一恰当的媒体手段,信息化技术运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1、讲授型的教学模式
讲授型的教学模式是最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对相关的知识的直接讲解。然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属于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授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是很多,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厌学情绪。信息教学手段的介入,能够实现这种传统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在形式上的多元化趋势。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资料,在教学内容的展示上呈现出更多的形式。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知识变得更直观、更形象,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
2、讨论交流型教学模式
因为理解能力和理解程度不一,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总是会产生很多问题。问题不辩不明,在讨论交流型教学模式下,通过“为什么?”、“怎么做?”等角度的多向交流讨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透彻知识点的内容。通过社交软件、手机APP、大学空间城等方式,信息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进一步优化升级课堂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相互讨论,而且可以延伸将课堂讨论延伸到课后,而不受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的限制。信息化教学模式无疑有助于实现讨论交流型教学模式的延伸和多元化。
3、合作型教学模式
合作型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相互合作完成知识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松散的分组变为明确的分工,把学生较为单一的个人学习模式引导为团队学习模式。如何进行有效的组内沟通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多渠道沟通,激发学生参与合作教学的主动性。借助网络平台和软件程序,学生们在接受任务之后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实时沟通,安排好组内的分工。通过任务的分解可以提高任务的完成效率。通过组员之间的及时沟通可以交换意见、互通成果,从而保证任务的良好完成。信息化教学模式无疑有助于提升合作型教学模式的团队效率和凝聚力。
二、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1、提升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实现,需要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应用能力。在培养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激励教师主动学习相关的应用技巧和方法,不断提升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以微课教学为例,首先需要对微课形式的优势进行宣传,让教师从心理上接受这种信息化教学的形式。同时,还需要告知相关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针对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问题,应当采用系统教学的方式,逐步告知资料查找、课程录制、资源上传、网络互动等步骤,最终实现教师对微课教学形式的有效应用。
2、优化教学设备
设备资源是信息化教学的必要前提。现代化的计算机、高速的网络、流畅的网页、清晰的投影等基础设施是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的物质基础。一方面,需要对现有教学设备做好管理维护工作;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设备也需要及时更新换代。这就需要学校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及时优化教学设备,在物质基础上保障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展开。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是辅助,教学方法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虽然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运用可以生动教学形式,丰富教学资源,但是如何合理安排、运用仍然是优秀教学的精彩所在。针对教学对象的多面性和教学过程的多变性,教师需要在做好学情调查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并适时进行创新。通过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推动教育在教学形式上的深刻变革。信息化教学通过信息资源的合理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路径。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创设学习情境,如何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应用信息化技术努力创新,是值得我们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这需要从提升教师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入手,在教学方法改进上加强,同时也需要学校在教学设备更新上予以配套,以期促进现代化信息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宗营,姜旭峰,纵静,赵媛莉,等.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提升教学保障新能力[J].201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3),2013,01:127-128.
[2]韩冰,王杨,沈秋敏,等.中国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2015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y(ICSSH 2015),2015,09:176-177.
[3] 姜艳丽,张学超.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实践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3(95)
[4] 程丽,王寅龙,王聪丽,王希武.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对比研究[J]. 价值工程.2013(03)
[5] 王军武,王海杰. 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初探[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05)
1 信息化教学模式内涵及优势
探索
信息化教学是指运用系统的教学方式,认真踏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一个整合,并且对涉及到教学各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过程与评价的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具体的教学设计,以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积极创设更多有利于教学系统的方法与程序,从而更好地促进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进行学习的学生学习效率。信息化教学主要的优势体现在在整个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十分充分的交互性,继而更好地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绪,进而更好地推动教学的直观化、动态化与模型化。另外,信息资源利用其非线性的超文本以及更好的超媒体的链接方式,可以更好地符合人们本身的思维方式,继而对于更好地表现人们思维的复杂性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对于思维的良好推动,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自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本领,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能够很好激发学生思维兴趣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对学生实现多个角度的完美阐释,由此而来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整个知识的整体构建。同时,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有了这些资源,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唤起学生在记忆深处中关于知识表象与经验的理解,继而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同化掌握与顺应性接受。
另外,在现代的教学模式中,信息教学越来越广泛地被融入学校教学当中,对于教学的实施者也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主要包括要尽可能树立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的观点,这样做也可以进一步促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全面开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默契融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牢牢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可以更好更全面地养成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基础等教学工具观等相应教学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电子商务课程与信息技术教
学结合的特点分析
电子商务课程之所以适合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相结合,自然有着其自身不可忽略的显著特点,要更好地认识这一规律,自然要尝试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去认识它。首先,从横向方面的整个来看,学生在对电子商务这门课程进行深入学习的同时,在一个相对比较特定的时间内做到内容上的交叉与融合,不仅要学习电子商务课程的有关内容,还要培养学生自身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以及培养教师在必备的教学方面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掌握能力等。其次,从纵向整合方面看,可以了解,学生在认真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深入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还要积极体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信息环境。
具体而言,分析电子商务课程与信息技术教学的结合主要分为4个阶段。
1)对信息技术的认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信息技术知识与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相对而言是独立存在的,它们被看做一个独立的对象进行研究教学。
2)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阶段。在这个阶段对信息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做到积极辅助学校传统教学的发展,还要尝试作为教学演示的主体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手段。因而,在这个阶段,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发生潜在的关联。教师将电子商务教学贯彻于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中,要积极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也要积极引领学生更好地融入这一具体的教学实际中。
3)信息技术的开发阶段。在这个阶段,充分展示出信息化教学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越性,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以高效的声音和图画为传播媒介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在相对比较轻松和自主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探讨与掌握,即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也极大地提升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兴趣。电子商务课程本身就要借助网络信息这个大平台与客户进行交流,因而对这个方面能力的掌握可以很好地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体现出来,从而更好地让学生适应发展的需要。
4)对信息技术的融合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全面的改革,继而更好地让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通过信息化教学掌握其自身的专业技能。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模式俨然成为教学发展的主流,营销类课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必将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3 营销课程与信息化教学模式整合的现实性不足
分析
在实际操作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与营销课程的整合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信息化教学与电子商务课程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主要在于它们之间进行的整合过程中存在的整合现实方面的主要情况、整合的难度以及整合的主要途径等各个方面。同时,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成熟特征,从而直接导致电子商务课程与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整合教学的过程中碰到许多共性方面的问题。
首先,对信息化教学模式与电子商务课程进行整合的概念理解还存在偏差。常说将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营销类课程进行整合,主要是指将它们进行更高层次的互相适应的过程。这种互相适应绝不是对一方自身特点的缺失,还是要将整体与个体进行一个更好的交叉融合。同时,还要使它们完全处在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和谐的统一高度上,具体来说,就是要尝试尽量将信息化教学与电子商务这门课程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乃至课程所需要的资源进行一个高度整合,从而形成更为自然的有机组合的形态。
其次,参与这一信息化教学的教师与学生在信息方面的素养还有待提升。产生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应该充当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还要主动成为整个信息化教学模式与课程下活动的组织参与者的角色。因而,这种高标准的挑战强烈要求教师具备更多信息方面的技能,或者说是在信息化实践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方式方法。学生也同样要积极具备一定的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学习能力和认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学的现实需要。
最后,教学的信息技术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每天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换,信息技术想要实现更好地与电子商务学科的结合,一定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来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殊性,继而真正达到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的目的,使得营销类课程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大背景下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清红,瞿塑.建构、环境及学习团体: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思维[J].外国教育资料,2000,29(3):67-71.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091-02
1 前言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尝试使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是课程标准改革大背景下的时代产物。因为语文课程的新课改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阅读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出创造性阅读的习惯。只有这样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才可以真正成为高效的阅读课堂,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精神的学生,将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也能够肩负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担。这实际上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因为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也是顺应时展潮流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根据时展的信息化趋势来采取信息化教学模式,从而真正让阅读成为学生终身进行有效学习的途径与方式之一。
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根据语文课程的新课改标准,语文教学中应该越来越重视学习者思维的发展能力。作为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是语文综合素养培养的基础所在。可以说,语文教学中如果缺乏了有效的阅读教学,将会使语文教学显得毫无生机,无法培养出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并不是很令人满意,还有不少问题存在。
学生缺乏主体性地位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并没有根据新课改的标准来进行教学,仍然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自己当成整个语文阅读课堂的主体所在,学生仍然是整个语文阅读课堂上的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与倾听者,教师的权威性地位牢不可破。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初中语文阅读的兴趣逐步减少,学习自主性与兴趣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从而让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显得有些沉闷。
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匮乏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充分重视起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习机会,从而让本身知识与能力有限的初中生难以完成一些较大难度的语文阅读任务,这也就干扰了他们语文阅读知识的获得与理解。事实上,鉴于初中生的自身特点,应该组成一些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式学习。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并没有在阅读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出讨论的机会,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都缺乏互动式的交流,当然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并不会很好。
课堂教学资源不够充足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准备的教学资源不够丰富,难以很好地满足初中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难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让学生的阅读思维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学生只能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问题发现与解决,根本无法进行向课本以外的思维探索与发展。
3 初中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鉴于以上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尽快从教学套路与困境中走出来,因此应该搞清楚导致以上种种问题的原因所在。根据目前的分析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教学环境的限制。基于这些原因分析,应该尽快采取信息化教学模式,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真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从以自身为主导的教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真正让语文课本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得到进一步的扩展,让学生在一个更为丰富的学习环境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创设出一个丰富多彩的阅读课堂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其能否成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的真正本质就是应该激励与鼓舞学生的学习斗志。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阅读课本身的枯燥乏味,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来创造出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阅读课堂,让学生能够置身于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之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语文阅读课教学需要,使用一些较为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并借助于现代化的先进教学设备,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能够最大限度上激发出学生对于阅读课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与认知活动的结合下优化阅读课效果。
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灵感受,营造出一个和谐开放的阅读氛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新的问题和矛盾,尤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让本就显得无生机的阅读课程变得更为乏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就应该广泛运用好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让传统的语文阅读教材中的知识内涵与外延都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从而让教师在重视学生内心感受与体验的前提之下,积极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更为和谐开放的语文阅读学习氛围。这样的话,初中学生就可以在一个更为开放且广阔的阅读空间中进行学习。当然,初中语文教师显然不能忽视自己的引导与主导作用的发挥,在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积极向上的阅读学习情境的同时,必须充分了解清楚学生的内心想法与体验活动,然后有机结合教学情境来设计一些与学生的阅读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促进学生与阅读文本间距离的缩小,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在这种平等、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利用旧知识来建构新知识。
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应该能够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积极把课堂内的教学内容向课外进行拓展与延伸,从而为学生的阅读学习开辟内外结合、拓宽阅读空间的新局面。事实上,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知识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关系重大的环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以教材的内容作为教学基点,不断向教学内容外的知识资源进行拓展,从而有效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并不断充实学生的知识容量。当然,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形象化特点来赋予课文以新的时代色彩和生命力,从而让语文阅读课实现课内与课外、书本与生活、学习与体验的多维拓展与延伸,同时还充分体现出课堂的情感性,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效结合在一起。在不断提高学生信息识别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潜力,通过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来切实增强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祥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8(6).
【关键词】院校;信息化教学;对策
信息化是教育教学变革的本质与核心。院校必须主动适应变革要求,树立“信息主导谋跨越”的观念,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展信息化教学,积极推进现代化教学工程,构建信息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促进信息化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合。
一、优化信息化教学内容
顺应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院校逐步加强了信息知识的教学,学员的信息素质得到了提高。但也存在着信息类教学内容偏重理论,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信息素质培养缺乏系统性等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知识教学交叉、脱节。必须把握信息技术的实用性的特点,科学确定各级各类人才信息素质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信息知识教学,实现信息素质培养由独立设计、分散教学到总体构建、系统培养的转变。一是优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要科学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模型,促进信息素质与其他素质有机结合,并成为人才的基本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起点,实现人才培养向信息化跃升。二是整合信息类课程。要把信息类课程作为主干课程之一,整合信息类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构建科学先进、综合优化、特色鲜明、适应各级各类人才培养需要的信息化课程体系。三是充实教材的信息化内容。进一步优化教材内容,加大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含量,不断充实信息知识、信息技术、信息装备、军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战争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军事领域信息技术运用的发展前沿,努力提高学员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满足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二、普及信息化教学方法
近几年来,各院校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电子讲稿、电子幻灯、多媒体课件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必须以普及校内网上教学为重点,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方法。一是进一步转变信息化教学的观念。突破仅仅把电子幻灯当数字化、把网上调用课件当网络化的认识局限,全面理解和运用信息化教学,增强用信息技术改造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辅导答疑、自主学习等教学全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引进、开发信息化教学平台。目前,地方大学都已经开发出了比较好的教学平台,能够实现课件开发、网上授课、测试答疑、教学资源管理、学生活动跟踪等功能。要采取引进利用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法,以引进为主,结合院校教学实际,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相对统一、界面友好、便于技术升级的网络互动界面,提高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三是普及网上教学。要健全机制,建立网上教学发展规划、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用制度来保证网上教学的顺利开展。要抓好网上教学的普及,形成独具特色的网上教育体系,尽快使网上教学更广泛地进入课堂。四是推广信息化实践教学。近几年,各院校相继开发了一些教学软件。但由于建设标准不一、技术力量和经费投人不足、知识产权保护、缺乏可持续性研发经费等诸多因素,有些软件系统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大统一建设力度,集中力量,开发适于院校教学的模拟训练、网络训练软件系统,向全军院校推广,让战场走进课堂,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实施综合演练和模拟训练。院校要结合实际教学,组织力量开发特色教学软件系统,不断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
三、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
目前,在总部统一部署下,院校网络硬件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军事训练网运行顺畅。部分院校教学资料库、多媒体素材库、数字化图书馆等等建设步伐较快、效果比较明显。但从教学需要出发,学科专业网站、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步伐还不够快、教学资源共享率不高,各院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必须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调整到资源建设上来,大力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一是开发网络课程。升级、推广《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为院校提供便利的网络课程开发平台。加快网络课程建设步伐,逐步完成全军院校专业主干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加强院校人文素质选修课的网络课程建设,力争早日实现全军院校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网上互选。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积极试办网上虚拟大学,拓展远程教育功能。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制定网络课程开发计划,健全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分期投入、跟踪问效、评比奖励等措施,提高网络课程建设质量和效益。二是建设学科专业网站。明确要求,建立规范,加强管理,把学科专业网站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狠抓落实,使全军院校每个学科专业都有资源丰富的网站,形成军事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网站体系。三是完善网络教学服务体系。抓紧院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建成全军“一个馆”,加快资源更新,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扩大信息量。统一建设标准,加强多媒体素材库建设,完善教学视频点播系统,建设各院校主办刊物的电子网络版,尽量减少冗余资源,扩大开放共享度。建成院校网上学员创新园地,加强对学员科研创新活动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