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孝道文化;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74-02
众所周知,民以孝为先,由此可以看出孝道是中国传统德育的根基,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因此,孝道不仅对个人,也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能发挥德育教育的职能。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对其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孝道教育作为其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一、孝道文化的内涵
对孝道内涵的解释,现在存在着许多的说法,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且能较好的与传统价值观相符合的是宋代朱熹所作的界定。他在对《论语》“其人也孝弟”一句所作的注解中指出“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可见孝即为“善事父母”。可是“善事父母”说起来容易,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善”呢?“善”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才是真正的“善”呢?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为此,中国古代一些思想政治家们将“孝道”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划分,第一个层次也是最基本的一层,就是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赡养,也就是说,当父母到了花甲之年时,作为子女应该尽到赡养的义务和责任,要使其物质生活得到相应的满足。第二个层次是由孔子所提出的,即对父母的赡养不能只是停留在物质阶段,更要给与其良好的精神生活。第三个层次也是孝道的最高层次,即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不能拘于形式,而是要发自内心的来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对其进行赡养,也就是说,子女在进行赡养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和颜悦色,令父母畅心悦意。当“孝”的含义与层次除上述划分以外,还有服从父母意愿和继承前人遗志的说法。所强调的是子女在提供物质赡养之余,要“子随父愿”、“子承父业”,不违背父母意志,更不要有损父母名望。“孝”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早已积淀成一种纯洁的道德信念,成为中国人神圣血缘关系的重要体现。一般人的心中,“孝”是针对父母的,“孝”就是“顺”,顺从父母就是“孝”。真正的“孝”其实有着更深层的含义,是更广义的做人的品德。孔子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意是说,“孝”,在小处体现在同亲人的关系上;“中”体现在同君主的关系上,在大处体现在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上。敬老养老是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主要内容。它是中华民族都认同的优良传统,子女孝敬父母,使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二、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及孝道缺失的原因分析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在经历多年的坎坷后,其生命力依然十分顽强,在倡导现代化文明发展的和谐社会的今天,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孝道文化的传播与教育对其道德教育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孝道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现状,其发展趋势和主题方向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可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元素,孝道的缺失就是其元素之一,具体体现在:高校对于道德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常常感到乏味和厌倦,主要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思想报告、政治理论学习等方式进行德育教育,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自我价值的取向越来越趋于实惠,对于工作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功利化越来越强,从而使得其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意识淡薄,道德素质偏低;大学生的个人信仰不同,导致其对传统道德观念的理解趋于弱化,尤其是对孝道文化的思想和感恩报德的意识极为淡薄。由此可以看出,在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孝道的缺失问题是其普遍教育现状,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孝道文化理念受到当代社会价值理论体系及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时期,整个社会的价值理论体系发展较为失衡,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与此同时,西方文化越来越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较快,因此也严重地冲击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两者都使得传统孝道文化的思想逐渐偏离了原来正确的轨道方向,从而也使在校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
2.传统孝道文化理念受到高校德育教育力度的影响。高校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既定的教育目标太过于理想化,大多数高校只是一味地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将人文精神渗透进去,从而使得德育教育的内容十分空洞和乏味,教育方法也比较单一,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和厌烦的心理。
3.当代大学生偏激的价值取向以及淡薄的孝道意识。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产生较强的投机心理,学习态度不端正,较为浮躁,对于未来的就业问题也是急于求成,从而限制了视野的开阔与胸怀的拓展。此外,由于当代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从而造成学生的传统道德观念较弱,对孝道的意识问题十分淡薄。
三、孝道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分析和研究了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水平的现状和产生原因,认为孝道文化的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孝道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唤起人们的生态良知
环境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认识到,人类的责任不是最大限度地按照人的意志去改变自然,而是学会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地球生态环境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关,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与美丽是人类对自然所负的责任和义务,这无论对地球生态还是对人类自身都是有利的。
1.2激发生态意识,培养理性生态人格
生态良知进一步升华就形成了生态意识(或称环境意识),它是人们对自然关系的认识、态度、观念和行为取向等的总和,表征的是现代人的一种道德素质、道德人格。从根本上说,生态意识是一个哲学问题,是一个通过环境道德教育来确立、内化和普遍化的问题。哲学层次的生态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也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是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它包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即环境价值观)和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3理性生态人格的建构
环境道德教育就是要培育越来越多的具有理性生态人格的各类道德主体,以使他们在各类环境道德实践活动中,能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不仅需要一个人的终生努力,甚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续努力。培养个体形成环境道德品质、进而形成理性生态人格就是环境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理性生态人格的建构过程与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是具有一致性的。
2.高校环境道德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2.1学校环境道德教育
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这一阶段的思想对青年人一生的生态行为习惯、对全社会的生态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高等教育要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及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学的全过程。要用“绿色伦理”思想培养人才,大量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和核心人才,将基础的环境教育课程列为必修的公共课;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贯穿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追求双重目标(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用“绿色校园”示范工程熏陶人,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绿色校园”。
2.2政府环境道德教育
正规、系统的学校环境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主要的,但它不能涵盖环境道德教育的全部,为此,就需要学校以外的机构、场所来进行补充。政府在环境道德教育实施中主要进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与阐释,为个人的生产、生活行为确立指导思想、理念和规则。比如颁布多部保护自然环境的法律,提出和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思想、“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因此,政府更多的是充当总揽全局、统筹人和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推动者。
2.3社会环境道德教育
社会应以最大的努力来培养和维护公民的环境道德素养,以正面的宣传教育影响公民,避免负面影响。比如大众媒体应多出版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电视纪录片、综艺节目、期刊专题、图书画册;社会环境保护组织多开展环保运动,加强环保宣传力度;社区可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丰富生动的社区活动,加强社区居民环境道德意识;提高公民的文化程度(尤其是农村地区),因为公民的环保知识和环境意识是成正比的。同时避免宣传铺张浪费、污染环境、破坏自然的生活、生产行为,比如对奢侈品消费的推崇、对满桌野生动物的高档酒店的称赞等。以此来共同洁净我们的社会环保风气,形成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潮流。
2.4家庭环境道德教育
家庭是个人接受教育最早、最久也是最稳定的场所,因此也是最能配和环境道德教育终身性特征的场所。在家庭环境道德教育的初期,也就是孩子的儿童时期,家长应潜移默化地以自身的行动来教育引导孩子,因为儿童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并且个体在儿童时期所处的生活环境对于其人格品质的培养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意义。家长可以以童话、寓言故事的方式来警示孩子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在从小的生活细节中规范孩子的环境行为习惯,培养孩子的环境道德意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环保知识的补充,强化孩子的环境道德意识,最终使孩子形成稳固的良好的环境道德品格。而在家庭环境道德教育的中后期,由于孩子接收到了更为广阔和新颖的环境知识,家长在这时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者。家长要谦虚地向孩子请教不熟悉的环境知识和思想,这样才能使环境道德教育在家长和子女之间实现双向互动,共同提升双方的环境道德素养。
3.结束语
关键词: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人文教育
人文一词的中文,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在当时指的就是礼教文化。到现代,我国《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广义的讲人文就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化,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
那么,人文如何能被清晰的感知?而就影响力的广度或深度而言,没有哪种社会文化能与设计艺术相提并论。艺术设计具有审美功能和物质功能,它还具有文化上的意义,具有明显的人文精神。所以,纵观世界艺术设计史,任何一项设计都是当时的社会人文环境的产物。
一、人文精神在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1、人文精神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没有“技术”的支持,一切只能是“空想”。但是只有“技术”,是无法创作出具备审美性,独特性,功能性的产品。人文知识就是提供给设计师依据和灵感的源泉。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古典园林的设计大都是出自文人学士之手,无不体现了当时的人文思想。著名的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王献臣在建园之初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为其设计蓝图,形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名――景――境,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体现了中国文人清醒的世俗理性精神、强烈的政治伦理色彩、礼乐和谐的审美和幻想浪漫的气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2、人文精神在艺术设计中的必要性
清代学者沈宗骞在文章中说“笔格高下,亦如人品,故凡记载所传,其卓乎昭著者,代惟数人,盖乎几千百人中始得此数人身。”道出了人文知识的必要性,道出了直接影响笔格高下的内在原因。所以说“笔墨虽出于手,实根于心”,“心”就是品质、修养。先天人品固然不足,必须以丰富的人文知识修身,通过内心的认定、取值、积淀、拓升而定型,人品高学问深,设计自然精妙。
3、人文精神在艺术设计中的延伸性
艺术设计的结果演变成为商品后,商品的出口不仅仅意味着经济上的变化,而且意味着人文和意识形态的交流和渗透。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设计文化受到压力,设计师应该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审美传统,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人文精神,在设计中彰显民族性。
二、高校艺术设计中人文教育出现的问题
近几年来通过用人企业的反馈情况暴露了学生的很多问题,大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及地方文化知识,语言沟通及文字表达能力差,缺乏敬业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差,对任何事情都没有热情,价值观金钱化,缺少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等。究其根源,反映在艺术设计人文教育方面的问题是突出的。
1、教学安排上的不重视
2、实用主义的浮躁心态
为迎合市场需要,急功近利,在这种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学生们一味追求实用价值,认为凡是马上能用的,能带来财富的,就是有价值的,就值得去学习和获取,变成了一批研究能力弱、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转变能力差的“机器人”。
3、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
令人担忧的是一些设计艺术教学战线上的教师,这部分专业老师们盯着的是做好该门课程学习,殊不知没有文化底蕴的设计作品是空洞的,无力的。
三、高校加强艺术设计专业人文教育的手段
1、有针对性的加强艺术设计专业人文类课程,提高综合艺术素养
文学、绘画、诗歌、音乐、建筑等都是关系非常亲近的艺术形式。可以引导学生接触各门类的艺术,如带领学生去听音乐、品味绘画、观摩戏剧等方式和活动,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展学生的艺术欣赏领域,提升学生的综合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
2、在专业课中潜移默化人文素质的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定位;问题改进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2-0023-02
近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招生规模已与本科院校大体相当,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重点是提升内涵和办学质量。教学质量是体现高职院校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有效的教学督导机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督导体系建立时间不长,很不规范,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各行其是,定位不清,督导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不仅未能真正发挥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教学良好氛围的培育,以致地位边缘化,值得探讨。
1 当前高职院校督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没有优质的督导队伍。督导的职能决定了督导人员应该是专家型的,具备优秀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可是不少高职院校督导人员往往以返聘的退休教师或者老教师为主,这些教师虽然经验丰富时间充裕,但其教学观念和专业技能毕竟和中青年教师存在一定差距。有的院校甚至把一些没有专业特长和教学经历的人员安排到督导处,这些督导员自己缺乏实战经验,当然无法指导教师,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课堂检查工作。
2)督导内容和方式简单化,重“督”轻“导”,或光“督”不“导”。教育教学的环节和内容很多,教学管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都是督导的内容。一些督导不深入考察,工作中如蜻蜓点水,仅充当“教学警察”的角色,巡视课堂后即对教师做出考核评价,对学习不认真的学生也只做简单批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指导。
3)缺乏尊重与沟通。教学督导人员对师生缺乏尊重,听课不打招呼,擅自闯入教室,破坏教学秩序,伤害教师感情。同时,教学督导人员听课之后只做考核评价,不和被督导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开诚布公的交流,导致相互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加深,引发督导对象的抵触情绪……
4)以点代面评价偏差。教学工作是持续的多面的,但督导的抽查形式,使督导人员倾向于凭教师的某一两次课就形成对该教师的整体评价,评价容易出现偏差。
5)督导积极作用被削弱。由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教学督导不能落实“指导”,因而积极作用被削弱,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的积极影响有限。
2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定位与职能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出现上述问题和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角色定位错位,被定位为考核系统而非支持与服务系统,因而队伍配备不注重专家化,督导人员则以考核官的身份和心态自居,以不恰当的方式干预教学。实际上,教学督导的定位是管理系统中的决策支持系统,是学校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参谋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以服务教学和教学管理为宗旨,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目标,以教学信息收集为手段,针对教与学双方和教学全过程,对整个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和评估,及时客观地向学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及教学双方反馈教学现状、问题、质量等教学工作信息,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
高职院校督导的基本内容通常为“三督”,即“督教”(教师教学)、“督学”(学生学习)、“督管”(教学管理)。由于高职院校有专门的学工处,各院系都配备了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和较强的辅导员队伍,可以较好的履行“督学”职能,因而教学督导可将工作重点放在“督教”和“督管”上,深入考察,发现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和教师教学中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工作的有效建议,推进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激励和引导教师自我成长,最终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职能包括“督”和“导”两个层面,“督”包括检查、监督、评价等职能,是基础职能。“导”包括反馈、指导、建议等职能,是较高层面的职能,也是“督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往往只注重实现检查、监督、评价等基础职能,而不落实反馈、指导、建议等核心职能,并且因为角色定位错位的原因,在“督”的基础职能上也履行得不尽如人意,以致出现上述种种问题与现象,引起矛盾与争议。
通过全面正确履行职能,高职院校的督导可以发挥对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的诊断评价作用、反馈督促作用、沟通协调作用、咨询指导作用和推广经验作用。
3 建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新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体系大致存在三种模式,一是职能处室模式,督导处和其他职能处室平级,作为教学研究评估的机构;二是依附于教务处的模式,督导作为教务处的一项职能;三是校长直接领导模式,作为咨询部门,负责全校的教学督导和参谋。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模式下督导处便于经常化专门化开展工作,但其职能易与教务处、学工处等部门交叉重叠;第二种便于教务处统一安排,但容易出现“以管代评”的弊病;第三种便于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但如果制度不规范,则可能出现自我管理不善的问题。无论运用哪一种模式,都要明确定位、职能和重点。建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新机制,改进和完善高职院校督导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完善的科学的规范的督导工作制度。制定教学督导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聘任考核等系列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出现的问题修订和完善。教学督导要顺利持续开展,必须有制度保障。
2)建立一支专家型督导队伍,专家型督导人员能“督”善“导”,既能充分肯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中的优点和长处,又能敏锐地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建议,令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督导队伍可以由教育教学专家和优秀的老中青年教师按一定比例构成,由于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督导队伍中还应有来自企业的专家。因为院级督导一般很难配备所有专业的专家,院系二级督导可分工协作,院级重点“督管”,系级重点“督教”,院系二级督导同时协助学工线做好“督学”工作。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问题导向式”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除了具有普通大学共性的特点之外,还应该焦距在“实用”和“能力”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的一个渠道就是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然而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某些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理论的博和深,忽视了学生的需要。“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学生自主研究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自在”的学习状态逐渐转变为“自为”的学习状态。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三个动态因素以信息为载体的互动过程[1]。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以教师在课堂上单向灌输理论为主,这种模式过分地强调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打破了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重点、难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为主,将“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中解答”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全过程。借此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共同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消除学生在价值判断方面对授课内容的反感与质疑,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互动,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良性转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教学内容而言,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一定程度的涉及,但囿于当时知识水平的局限,致使学生对一些比^关心的问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在进入大学后,面对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们会再次将这些得不到解答的问题挖掘出来进行追问。除此之外,生活在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必然会表达自己的思考,在这一点上,“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所以,学生们会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过去习得的思维方式及固有的价值规范产生再思考,进而会采取与中学时代全然不同的一种思维方式来提出问题。如果此时思政课教师只是对旧有理论的重复或者是对教材知识的照搬,学生是不会感到满意的。所以,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学生最迫切、最感兴趣的符合教学目的的问题挖掘出来,在深度把握教材理论的同时,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关注的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加以分析、讨论,使得问题最终得以解答。
(三)“问题导向式”教学有助于满足大学生的理性诉求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开学之初,我通过“蓝墨云班课”对山东华宇2015级230余名本科学生就“课程改革评价”进行了问卷调查。由于该调查不是专门针对“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改革的,因此仅选择其中与教学改革相联系的几项作分析。
(1)您喜欢具有哪些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多选)A.理论素养深厚,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B.对时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C.了解同学的问题并给予解答;D.能有效激发同学的课堂参与度;E.语言风趣幽默;F.其他。学生的选择是:选A的占70%,选B的占75%,选C的占25%,选D的占30%,选E的占42%,选F的占5%。(2)您认为《概论》课的老师应具备哪些特点?A.对时政有独特见解;B.对理论知识熟练掌握;C.能提供教材以外的学习资源和信息;D.上课时多联系国内外时事问题。选A的占41%,选B的占14%,选C的占20%,选D的占25%。从以上两题学生的选择来看,学生普遍对于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对现实问题有独到见解的老师感兴趣。由此可见,学生对于纯理论性的知识是厌烦的,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要更多一些。
(3)您认为当前思想政治课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多选题)A.教材过于偏重理论,与现实结合不足;B.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低;C.教师照本宣科,缺乏创造性;D.学生和任课教师有代沟;E.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F.其他。其中选A的占57%,选B的占41%,选C的占10%,选D的占10%,选E的占26%,选F的占5%。从学生的选择来看,教材内容偏重于理论,与现实问题结合不足及单向度的灌输性教学是致使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将教材体系联系实际问题转化为教学体系。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我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3、4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2、3班,电子信息工程1班的同学,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举行了座谈会,学生代表们对“纲要”课教学方式提出了如下改进意见:一是多走下讲台,与学生多一些互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多播放一些历史性的影视片;三是多联系一些时政和社会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思考;四是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展示自己的想法。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座谈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有所期待的,他们希望教师能够解决他们的疑惑,希望将教材理论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要实现这一目标,有效途径就是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这是学生对于课程的一种诉求。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
(一)问题的精度创设
“问题”――学生的热点难点问题,是破解教学重点、难点或疑点的导向,是实现或达成教学目的的关键[3]。所以“问题导向式”教学最终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本身的质量。如果提出的问题质量较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不仅能够顺利地引出所要讲授的内容,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4]。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我认为,教师在问题的创设方面除了关注授课内容之外,还应该关注三点:一是社会热点问题或者当地热点问题;二是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三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如在讲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可联系“德州雾霾的产生及影响”及“宿舍(校园)环境卫生”来创设问题。这样的问题接近学生实际,学生不陌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对于问题的产生,最为直接的方式是由教师提出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也可以通过课下交流、蓝墨云班课、课堂调查;以及运用现代通信手段介入学生私人空间的方式(如微信、电子邮件、QQ、手机短信等),较准确地把握学生所关注、所感兴趣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问题的精心包装
对精准创设的问题进行通俗化的理论包装是“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必要环节,如果教师展示的问题太过直白或太过枯燥,是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这样的问题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那么课堂教学也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对问题进行精心包装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借助多媒体,抛出大量历史素材或者提供必要的案例,在分析案例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也可以展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剖析来包装问题。如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时,通过剖析当下理论界五种“流行”观点,提出问题“如何认识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在教学中,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对五种观点进行解说,然后引发讨论,最后在教师引导下问题得到解答。
(三)模式的合理设计
1.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师生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设计就是把教学目的和要求转化为一个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师生互动就是要把这些经过精心包装后的问题转化为教学项目分配给学生,学生按照所选择题目进行分组,分组后小组内的成员根据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并搜索相关的材料,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及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并由组长汇集组员的意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写出解答问题的发言提纲。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请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课堂上作中心发言3~5分钟,小组代表发言后,同组内其他同学还可以继续进行补充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e极参与相应的讨论、引导和点评。通过“问题”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实现“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
2.以“热点话题为主题”开展演讲活动。要求人人准备、人人参与,演讲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内部选拔,然后推选优秀者到课堂演讲每人3~5分钟。演讲题目可根据主题自拟,文体也可以形式多样。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讲授“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时,我就让学生准备了以“改革开放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实践效果很好。通过这种主题演讲,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力、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均有提高。
3.观看视频资料并写出观后感。教师根据所授教学内容,围绕一定主题事先准备相关影视资料和准备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下观看后对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上教师针对其中的重要片段进行必要的解说,然后由学生分小组进行问题讨论,讨论结束后请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同学发言,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归纳和理论的升华,课后学生根据各自的体会及相应的理论基础,写出观后感。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需要将偏重于“以师为本”的“问题导向”教学转向重视学生需要的“以生为本”的“问题导向”教学,以进一步促进“问题导向”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的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继东.“问题导向”的大学课堂教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53):76-7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