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一历史总结

初一历史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一历史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一历史总结

初一历史总结范文第1篇

一、加强全组教师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

一学期来,我们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工作服从安排,努力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们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参与各项有益于教学的社会活动,勤勤恳恳,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二、发扬备课组团队协作精神,统筹安排全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

发扬团队精神,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统一要求、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考查”。做到优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开学初集体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将课改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研究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根据本届初一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计划。把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着力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补缺补差工作。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注重教学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加强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克服教学过程的无序性、盲目性。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讲清教材的结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总之,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三、按时组织集体备课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能作用。

按时组织备课组活动,各位教师遵守工作纪律,认真落实备课方案,做到定点定时定内容,重点抓如何去“备学生”,如何去“备课堂”和怎样去“备教学方法”,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戒形式主义,克服更多的走过场。期中考试后,我们认真分析试卷及自己所教班级的考试情况,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对以后的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组织听课,在课后,集体交流将存在的优点缺点反馈给各位教师,促进了教学的提高。

四、充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应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历史课堂。

初一历史总结范文第2篇

2011年是 区创园冲刺阶段,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两节”和“两会”,扎实推动市政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狠抓管理机制创新,加强市容秩序整治工作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全民动员、综合治理”的要求, 理顺条块关系,强化街道、社区的管理功能,将市容市貌整治工作的管理权限下放给街道办事处,扎实做好市容市貌整治工作。一是对全城主要路段进行14小时不间断巡查,重点对民主路、福慧路、长水路、忠义市场入口等重点路段和部位,确保城区各街道干净整洁、畅通有序。二是针对违章占道经营、不规范的广告、城市中乱搭乱建等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和当场纠正,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乱停乱放等现象明显好转。同时我局机动中队、西安、束河、和祥执法中队与其他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香格里大道丽客隆超市前、太和路占道务工人员进行疏散,对带泥上路车辆进行巡查。四是加大执法力度,对移交的七星街片区进行综合整治。五是依法开展行政处罚工作。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依法对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惩治违章行为,有效的打击违法违章行为。

二、认真开展户外广告整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广告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制定了《七星街片区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针对七星街片区内主次街道设置不规范,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严重破损、陈旧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各类户外广告进行规范和清理整顿,其中以不协调大中型户外广告和杂乱无章的竖式灯箱、一店多牌为重点集中进行规范整改和整治拆除。共下发《限期整改、规范设置通知书》554份,在下发通知书的基础上,集中组织人员拆除各类违规户外广告牌451块,面积为8020.02平方米。待整治规范后责令广告户主和商户到我局办理相关户外广告设置审批手续,以便于对七星街的户外广告牌进行长效管理。

三、狠抓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城市“牛皮癣”清除管理

一季度,我局在搞好城市“牛皮癣”日常管理和清除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七星街是城市“牛皮癣”的重灾区的实际,按照 区区委、区政府对七星街整治工作的安排及要求,按“疏、堵、清”结合的原则对七星街城市“牛皮癣”进行全面清理,共清理整治城市“牛皮癣”22,000多平方米。其中,清理乱粘贴的小广告8,500平方米,喷印的办证号码约30,000个,7500平方米,在商户柱子上包装的喷印广告约6,000平方米,宣传布标60多条。并在相应的地方增高了3块免费粘贴栏,安排专人在七星街进行不间断的巡查,做到“牛皮癣”停留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出现一处都能及时处理。

四、强化管理职能,加大对民用燃气安全管理。

五、统筹安排,加强城市路灯设施建设管理

初一历史总结范文第3篇

初一地理教师期末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二个班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的教学常规指导下,兢兢业业,扎实刻苦,圆满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现归纳两个方面:

一、学生基本情况

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一部分地理知识,但马上要完整、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同学们显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因此,在本学期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充分发挥地理趣味性的功能,从学生的年龄出发,尊重他们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尽量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摒弃板着面孔说教的教风,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是鲜活的,就在身边。一学期下来,同学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产生了兴趣,也开始慢慢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对地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学生们开始重视地理学科这位新朋友。

二、教学工作情况

1、积极进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运用实践。现正值教学改革的新时期,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教改的活动,把学习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来。本学期学校搞了教师公开课,我也积极的参加。在整个公开课的活动中,我学会了许多,在以后工作和学习中去我将会更加积极、主动。

2、学以致用,课程整合,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本学期,我大胆尝试,积极进行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摸索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教学实效。课件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各个模式的优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地理教学让学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会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被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这样就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用事实做材料,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居民,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国家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通过地理教学更能启迪学生的智能,也促进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每位同学都怀着对世界的渴望,对自然的依恋。渴望认识这个世界,除了自身的社会生活体验之外,通过地理提高着自己的认知。地理教学也要求我们贯彻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要求我们去培养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人。

5、在教学时,我注意学生智能的发展,注意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时事地理事件,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国际事务及学生生活等方面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事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了解了我们祖国的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从而更加热爱它。同时也意识到我们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的现状,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从现在就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奉献的志向。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提高的原则,以崭新的姿态去迎接新学年的到来。

初一地理教师期末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一年级六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潜心研究,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堂课。

1、认真钻研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全册教材的知识目标、教学要求,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学生。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为此,我除了读好教师用书之外,经常上网搜索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包括课例,反思,经验,课件,试题和知识材料等等。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紧抓课堂教学不放松,向45分钟要质量。采用多种方法(谜语、诗歌、谚语、小故事、顺口溜等)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是鲜活的,就在身边。

3、强化读图、用图、分析图的训练。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地理图表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在上课的时候都要把世界地图挂在黑板上,从一开题始我就给学生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教学中培养他们读图分析能力,就是让学生明白,地理教学尤其是世界地理教学必须学会识图。教学中我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地图知识,重点掌握最基本的地图阅读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掌握读图技巧,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熟练地掌握图文转换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完成对地理事物的准确定位,对重要大洲和重要国家的准确位置的掌握。

4、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

三、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积极进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运用实践。现正值教学改革的新时期,一场教育的革命正在兴起,尤其以新教材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思想蓬勃发展,只有融入这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教改的活动,把学习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来。

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本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所任教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对学好地理充满信心。

五、几点体会

1、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重视中等以下学生的学习,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地理教学中要求教师做到精、细,教师备课要精,知识点要抓细。为此,精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实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

初一历史总结范文第4篇

一、 工程概况:

其中云城西路下穿隧道全长约1180m, 隧道面积约35100m2,结构净宽29.7m(隧道截面29.7×8m,截面积237.6m2)。

工程施工位置图

云城西路隧道将下穿横四路、白云新城中心广场和横三路。隧道为双向6车道布置,隧道总长1180m,隧道设计起止里程为K2+305~K3+485,其中包括南段长218m的U形敞口段(K2+305~K2+523)和北段长224m的U形敞口段(K3+261~K3+485);隧道箱型闭口段长度738m(K2+523~K3+261)。隧道南北两端接顺双向八车道的云城西路,白云新城中心公园范围外的隧道敞口段两侧设置8m的地面机动车道、3.5m路侧绿化带、2m非机动车道以及5m人行道,并在闭口段顶设置掉头车道。地面辅道和横四路、横三路设计为灯控T形交叉口。

二、 结构形式:

敞口段:隧道双向四车道,敞口段两侧设置80厘米宽检修道,敞口段横断面布置如下:0.6米~1米(侧墙)+0.8米(检修道)+12米(车行道)+2米(中央分隔带)+12米(车行道)+0.8米(检修道)+0.6米~1米(侧墙)=28.8~29.6米。

闭口段:隧道闭口段两侧设置85厘米宽检修道,闭口段横断面布置如下:1米(隧道侧墙)+0.85米(检修道)+12米(车行道)+0.5米(防撞墙)+1米(隧道中墙)+0.5米(防撞墙)+12米(车行道)+0.85米(检修道)+ 1米(隧道侧墙)=29.7米。

根据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地形,设计从安全、经济、合理、可行的角度出发,主要采用了放坡结合土钉、放坡结合锚杆、拉森IV型钢板桩、钻孔灌注排桩、钻孔灌注排桩+钢筋混凝土横撑五种支护方式。本工程基坑共分为A~M区(包含隧道泵房段H1区)共计14个区域。

三、 进度控制:

本标段合同工期从2008年12月开始,节点工期隧道通车为2010年6月30日。实际施工单位进场时间为2009年3月下旬,工期非常紧张。

因云城西路是新建成道路,尚未满3年,办理占道施工手续困难。然而这也是制约工期的关键,早一天占道开挖,工期就增加一天。

监理部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不等、不靠,多次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市建委等政府部门关于白云新城施工的相关会议纪要、指导文件等与交警、市政部门沟通,争取临时占道。一边加紧交通疏解道建设,一边办理城市道路挖掘许可证。凡事考虑解决方案在前,对于云城西路的替代交通的安排,协助交警管理方面都有成熟的方案,得到交警的信任,为早日占道创造条件。

2009年4月底,云城西路交通改道,进入占道开挖阶段,涉及到大量的管线迁改问题。相关单位有供水、供气、供电,移动、电信、铁通、有线电视,机场空管等单位,为此,监理部召开多次管线迁移会议,并与业主、代建、施工单位一起和各管线单位做了大量的沟通协调、线路摸查、工程计量工作。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尽力配合管线的迁改工作。

期间交通疏解道要加铺砼层和沥青,原云城西路单边通行,管线迁移进度较慢。如果等到所有管线迁改完成再施工,时间就严重拖后了。只能在部分位置,先期进行隧道支护结构施工。为此增加了管线保护的风险,但只要精心管理,互谅互让,问题是可以克服的。

在管线迁改期间,监理部组织施工单位进行了各种施工方案审批,材料厂家确定,进场材料检验,工人三级教育等工作,对危险性较大的深基坑、高支模施工,组织方案专家评审,并按评审意见组织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完善施工方案。总之,把该做的前期工作都抓紧做好,大规模施工后就有根有据,不会顾此失彼。2009年8月下旬,各管线基本迁改完成。

隧道工序为:支护结构施工,土方开挖,基底处理,结构施工4个阶段。支护结构有很多钢筋砼支护桩,设计是采用冲孔灌注桩,每条桩从开桩到成桩时间至少需要4天,而且桩机和泥浆池占用空间较大,在狭窄的工作面上严重阻碍其他工序作业,人员设备通行。经过对照地质勘探资料以及详细探挖施工地段土层后,发现隧道段为粘土、粉土层和砂层,可以采用旋挖桩施工。经过与设计协商同意,采用旋挖桩施工支护桩,每台桩机每天能成桩4条,大大加快了支护结构进度,缩短了工期。

土方开挖方法,施工单位准备是层层开挖,把土方用挖机转运到路面上再运走。这样土方挖掘效率就会很低,而且非常不经济。监理部根据土质情况,提出了分段开挖,开Z型便道让泥土运输车到挖机挖土点装运土方的施工方法。施工单位采用了监理部意见,大大提高了土方挖掘效率。

隧道南北两侧敞口段14段,闭口段29段。闭口段结构施工工序为:垫层、底板保护层、底板防水、底板、侧墙、顶板、电力管沟下外防水及保护层、两侧电力管沟、电力管沟外防水及保护层、顶板外防水及保护层。

再结合支护结构施工,土方开挖,基底处理,结构施工4个大项。测算各工序时间后根据此分段分点进行作业,合理调配设备、工人、支顶钢管架,使施工进入节拍流水施工;让每一节段的施工时间符合进度计划要求。

底板钢筋安装,侧墙模板安装,钢管架搭设,顶板模板安装,顶板钢筋安装都需要使用吊车。施工人员的数量多少导致作业速度不一致,合理的安排不同工序的作业人员,并根据施工峰值调配设备;同时尽量使每个作业点需要吊车的时间错开,各作业点不会因设备不足而窝工,又使吊车等大型设备充分使用,不会浪费。

监理部坚持督促施工单位按月进度计划执行,每半个月检查一次现场实际进度与计划的偏差,出现滞后就分析原因,重新调整各工序资源投入,制定赶工措施,保证工期在总体计划框架内。

初一历史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一历史教学 多媒体技术 教学应用

初一新生入学,他们将接触到小学阶段没有的、独立的新学科——历史。针对完全陌生的新的知识增长点,科任老师如何让“历史”在学生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真可谓功不可没。结合我在教育现代化教学的推广过程中的点滴教学实践,与同行商榷。

一、精心设计课题情境教学内容,上好第一堂课,让学生充分感悟“历史”的伟大。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新生来说,初一历史(上册)讲述的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曲折发展的演变过程。虽然课本知识有限,但所涉及的内容却非常丰富:涵盖政治、思想等方面。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对于授课老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时间性、阶段性。历史课程所讲述的内容却是过去发生的,不可能再重现。然而,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的缩影;现实又是历史事件发展的延续。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非常密切。但如何把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多媒体技术凭借其容量大、覆盖面广、直观性强、生动有趣等特点,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有力帮助。

例如:我在初一第一堂历史课上,打破常规授课方法,运用自创的“倒行逆施”教学法,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结构层次,精心组织准备了一堂让学生既感觉熟悉又知之甚少的、别具匠心的知识点:将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内容与初中将要学习的历史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

首先结合课本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设立课题:“童年的孔子”。

要求:每个学生记录1~2点有突出教育意义的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过程:播放动漫卡通片《孔子》1~3集(课堂时间有限)。

学生观看后踊跃举手发言,将自己记录的名言告诉我:(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2)“我要读书!”(3)“什么叫仁?”(4)“什么叫六艺?”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与参与下,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我适时点评:(1)童年的孔子在条件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仍喊出“我要读书?”同学们在条件优越的今天该如何努力学习?(2)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而时习之”有何联系?在不知不觉的讨论中,过去的教“史”书、读“史”书,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变成了一堂富有启发意义的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将历史教学内容与素质教育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打破了传统的历史课难教、没有素材的空洞、乏味说教。同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百家争鸣”(第9课)中各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和思想。

二、以文化研讨为主线,牵引课程内容学习,掀起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点。

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倡导学生参与教改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处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研讨性学习成为新课改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学生身体力行,是一种训练、引导学生用自己现有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探究过程。多媒体技术为研究历史学习历史,提供了有力帮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师生共同进行一系列研讨活动如下:

活动一:播放文化片“放粽”端午节片段

(师):短片讲述了哪些内容?

(生):(1)吃粽子;(2)农历端午节;(3)屈原。

(师)引导学生:屈原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受人尊敬?用课本(P44)内容概括: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用这种方式追思诗人。时至今日,端午节已经演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缅怀爱国诗人、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民间传统节日。由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课后)让学生自己总结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中的祖国历史文化代表人物。

活动二:比较现代科技研制的西药和古代传承的中药技术。

内容联系:第8课、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比较扁鹊、华佗、张仲景对传统中医理论的贡献。

(1)传统的中医中药理论是国之瑰宝;(2)西药的研制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活动三:由学生自行总结纸的发明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系列历史著作的问世。

三、在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充满智慧,对社会有用的人,历史课真正具备这样的功能。它能让学生在对人类历史漫长发展、演变过程的探究中,学到许多知识、懂得许多道理、学会怎样做人,还能学会怎样思考、分析、处理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变得更加聪明。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在各家图书馆里,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典籍和宝贵资料。虽然历史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但我们凭借多媒体技术的有力帮助,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每个画面都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例如:我在讲授第18课(《三国鼎立》)时,精心设计课堂环境,播放网络课件“战赤壁”,学生观后讨论:(1)这场战争由你指挥,你该怎么办?(2)本课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曹操是如何表现的?(3)知识引申:让学生课后自己从网上下载曹操的《短歌行》,自主阅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