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外出考察报告

学生外出考察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外出考察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外出考察报告

学生外出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地考察;教师指导;考察规范

实地考察是学生认识周围环境、认识社会的一个比较直观的方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到现场开展观察、体验、调查等活动,使学生获取直接知识和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学生深入地开展研究。在社会现实中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以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只能在教室里、在学校中开展。长此以往,学生的眼界无法拓宽,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背离综合实践课程设立的初衷。在安全教育、周密组织工作的保障下,综合实践课要大胆地走出去,不能忽视实地考察这种研究方法对研究问题、验证信息的重要作用,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指导让学生知晓什么是实地考察,如何开展实地考察,尽可能多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考察规范和要求。

一、制定考察计划

制定实地考察计划乃是实地考察的第一步。有了周密的计划,学生才能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考察活动,得到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考察计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由考察主题生发考察内容

考察主题即学生小组的研究小课题,在研究小课题的范畴内让学生充分提出通过考察有可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将问题转换为清晰的考察目标,再针对考察目标设计具体的考察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善于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实地考察相关的情境中去,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新奇性、挑战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持久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更能吸引学生去探究、去实践。比如:教师播放考察地点淹城野生动物园的一小段宣传视频,学生自然对动物园的面积、交通、环境、宣传促销、行程安排、动物种类、动物饲养等方面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大大丰富了具体的考察内容。

2.确定考察地点、时间

选择实地考察的地点与考察主题、考察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引导学生确定考察地点时,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地点有助于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开展关于常州免费公园现状的研究,选择哪些公园去考察时,在学生开展讨论之后,教师进行追问:同学们准备选择一个还是多个公园呢,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对一个公园与对多个公园考察的区别,学生在对比后发现,考察多个公园,一个公园内的多个景点,可以使考察得出的结果更客观、更全面、更符合实际。在进一步具体选择哪些公园时,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经过思考,师生共同讨论,选择了大型、小型,中心城区、城区边缘等免费公园,因为它们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选择考察时间要根据具体内容来确定,选择的时间要适当。比如:考察常州免费公园周边交通情况,就要选择一天之中不同的时间段,平时与周末分别进行考察,但也要兼顾客观情况,比如:小组自行考察只能利用星期六、星期天、放学后的课余时间进行。

3.考察中注意事项的设计

实地考察是一项外出活动,对于好奇心重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往往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实施细节的考虑,从而可能使活动产生安全隐患或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制定考察计划时,引导小组充分讨论,从出行路线、方式、自我管理、活动安全、活动分工、准备工作、信息记录等方面设计本次活动的注意事项,并在全班进行论证,同学们相互补充,从而真正把活动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可以操作的细节上,让小组里的每一个成员按照注意事项开展实地考察,保障考察活动安全、有序、有成效。

二、考察中获取资料的整理

经过前期的考察,学生搜集到很多的资料,其中,有文字资料,有形象的记录,如:照片、录像、还有数据资料等。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这些资料有顺序、系统地呈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得到的结果更具可信性。在此基础上,不能只满足于对这些文字、图片、实物的堆积上,或不能只从这些资料的表面上得出结论,因为其结果是肤浅的,不仅不利于自己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也不能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通过耐心地、一步步地引导,培养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习惯,收集信息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及探究精神。

比如:在“寻访南京地方美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有小组实地考察南京的地方美食店——“小李汤包店”,欲将其与肯德基进行对比。在呈现考察中获取资料时,教师引导:怎样呈现资料才能让别人一下子看到它们的区别呢?学生思考后,小组进行实物展示:一边是小李汤包,一边是肯德基,同类放在一起,如:桌子、椅子、厨房文字、数据等,一目了然。接着学生就比较的情况畅谈自己的发现,认为传统美食与肯德基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继续引导:我们在考察时不仅要找出差距,更应该找到各自的优势,为传统小吃进行诊断,提出改进的建议。谁都不想若干年后,我们的大地上遍布着洋快餐,而难觅中国传统美食的踪影。教师的点拨无疑使学生在考察中将问题引向深入,从庞杂中理清思路,从无序中寻找根源,步步深入,有效地落实了活动目标。

三、考察报告的撰写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有限,三、四年级能在校内安全、有序地进行实地考察,并能将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有所发现,解决一些研究问题即可,五、六年级可以尝试撰写考察报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对规范的格式,让学生模仿迁移。比如:考察报告可以包括考察过程记录表,考察中的发现、我们的建议几部分,图文并茂,教师要注意当学生写作遇到困难时提供必要的帮助,给予细致的指导。考察报告不仅是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支撑,更是重要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其撰写的过程将培养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各种繁杂的资料进行梳理,有条理地分析,从多个角度,更深层次地发现问题,得出可能的结论。

学生外出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艺术;服饰;考察;教学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突出民族特色的艺术教学,是我院办学的努力目标,在各学科课程的设置中,均有一定比重地安排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采风收集及运用设计的课时;这一措施,一方面,有效地促进师生对传统民族艺术的深入认识,另一方面,为发掘、研究、保护和发展我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出实际贡献。

传统民族、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形式,从其服饰形态上看,在历经漫长的历史变更后使得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颇为壮观;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各个节日里,如:苗族的苗年节、吃新节、芦笙节、姐妹节、鼓臧节,侗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盘王节等,均能看到节日盛装中的华丽服饰,精美的蜡染、精致的刺绣工艺及其独特的装饰艺术形态,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传统民族服饰采风研究的必要性

传统民族服饰,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变更和劳动生活中,根据民族自身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承所产生的服饰形式。一般分为便装与盛装,便装却为日常生活劳作中穿着,盛装即是在民族重大节日盛会、婚礼庆典等场合穿着,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多为盛装,由于其穿着的时间性,这就给我们的采风活动必须要考虑其节日的时间安排。因为当今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已较少穿着,其原因是现代时尚流行服饰对新时代青年的着装有着极大的影响,这对于已渐渐走出大山的少数民族青年也不例外,他(她)们在电视信息、外出务工、上学等的方面,逐渐接受了新的时尚着装理念,而对本民族的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的穿用已不注重;在许多的苗寨、侗寨、瑶寨里平时很少看到青年人穿着其民族服装的,只有在他们的节日里才能看到载歌载舞的身着盛装的人们,展示其华丽的民族服饰。这些华丽的服饰里有精美的刺绣、独特的蜡染工艺和华美的配饰艺术,均蕴含着宝贵的现代服饰创新运用的艺术元素。

由于民族开放与融合,许多少数民族的生活观念也渐渐被“汉化”。他们所居住的木楼已渐变为水泥砖房,其穿着的棉麻纺织土布也逐渐被时尚的“牛仔布”所代替,其具有民族特色的银项圈也更换为时尚的钻戒、项链……这种现象的延续,意味着再过十几乃至几十年后,是否会使得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艺术丢失更多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发掘和研究、保护和挽救、传承和发展传统民族艺术是当今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民族艺术的采风、考察研究,正是这一任务的具体实践。

从现代设计的趋势上看,民族艺术元素的运用在现代设计领域上得以广泛的运用。西方艺术形态的引入和发展,所注重的是现代艺术元素的研究和运用,所体现的是以西方艺术元素的现代构成成果。在历经一定设计阶段的探究后,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们已开始把目光注视到民族艺术元素的设计运用上,也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其成功代表作品如:我国著名服装设计师吴海燕的设计作品“鼎盛时代”、张肇达的“紫禁城”、“西双版纳”等等,这些作品均具有时代性又富有民族性,是当代服装设计的优秀作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具有丰富的民族服饰艺术元素;但在年轻的大学生中,对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需要加强,在学习、研究中丰富和发展民族艺术。因此,民族艺术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对培养现代设计人才,弘扬、发展民族艺术具有重大意义。

二、传统民族服饰艺术采风的实施方法

对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认识,普遍的方式是,在现有的图书资料、画册图片、网络视频等阅读媒体认识、分析与研究;在以往的采风过程中,也只是到一些少数民族的村寨拍些照片、画画速写,记录些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故事等等;但仅是这些采风活动,对传统民族服饰的研究,探索其民族艺术深层次的精髓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课题研究的采风活动,不是一般性的采访,更不是只到民族地区的旅游观光,而是有针对性的选择采风内容、地点,深入到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的民族居住地,有方法、有步骤地,较为完整的服饰艺术考察,从而较全面地收集民族服饰的第一手资料。

1、采风路线、地点的选择与确定

在准备下乡采风前,要带着目的与任务地选择和确定采风地点和行进路线,也就是要收集什么素材,要到什么地方去,该地点有什么民族居住,服饰有什么特点等等,都要预先查找有关资料进行了解,否则,没有目的的随便走走,就有可能无法收集到所需的资料。因此,在接受到带采风课的老师,应当根据该班的专业方向及研究课题,选择和确定采风地点,如:服装艺术设计的班级,进行苗、瑶、侗族的服饰考察研究课题,就应选择这些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聚居地的广西融水、三江、龙胜、金秀,贵州的凯里、雷山、施洞、黎平等地;与此同时,也要选择好行进路线,在该路线上,根据时间安排,确定几个考察点,预定每个点的考察时间和考察内容,尽可能的做到时间紧凑、经济实惠;并准备该考察地区地图,标定行走路线,从而确定考察目的地及考察路线。

2、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考察出发前,首先要组织学生查阅所考察地区少数民族的有关资料,对其历史概况、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装饰艺术形态等作初步了解,这些了解,对考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让学生知道所考察的内容中有哪些资料是要重点收集的,哪些是需要补充收集的;其次是经费准备,根据考察的地点、路线、车船交通情况、吃住情况等作经费预算。另外,对该班级学生作以小组为单位的考察分组(以3—5人为一组),指定组长负责;同时,组织一个由2—3人组成的先遣组,负责车(船)交通及住宿的联系与安排,指定班生活委员负责经费的收支与管理,领取或采购必备的药品和生活用品。再者,对全班进行下乡采风的安全及纪律教育,强调各项规定与注意事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完成采风任务的重要保障。

3、采风考察的实施方法

采风考察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民族地区的州、县的民族、民俗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资料的参观考察;二是深入民族村寨对民族服饰资料的收集与考察,这些考察要确实做到具体、细致,对收集的资料,要力求完整和准确;由于民族服饰的类型较多,因此,应以每件(套)的服饰的分类进行小组负责制,同时每小组的同学,每人负责一项具体任务;如对某一苗族女装服饰的考察为例:

第一组(5人):负责头、项、胸饰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银饰,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服饰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协助测量服饰;组员五,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

第二组5人:负责衣服类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衣物(上衣、裙、裤等),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服饰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协助测量服饰,记录数据;组员五,负责画出个衣物的款式样式图并标记各部位数据,记录有关调查、采访资料。

第三组(5人):负责服饰材料的织造、蜡染、刺绣工艺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物品,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所考察的物品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协助测量;组员五,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

第四组(4人):负责银饰铸造、打造、雕花、镶嵌等制作工艺: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银饰,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测量银饰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负责记录数据、制作步骤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

第五组(4人):负责服饰的装饰图形(图案)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图形物品,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图案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图形的调查、采访的资料。

在考察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各组员进行机动轮换。各组在考察时,如时间较紧迫的情况下,应注重抓主要部分的先行完成,余下的细节可作粗略记录,在后期整理资料时凭记忆和参考照片补充完善;同时,也要注意记录各服饰的穿戴方法。

三、采风过程中的教、学互动

采风的教学实践,是教师教授方法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认识和掌握这一方式、方法的过程,两者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采风教学,是课堂式教学的野外延伸。教室中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是学习前人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总结,只是在理论层面的理解与认识;通过采风实践教学,深入到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生活气息的环境中,使得师生以较高的积极性、聚集较大的激情投入该教学实践中,感受新的服饰文化氛围和获取新的服饰知识,以愉快的心情置身于采风实践里,教学气氛轻松、活跃,真可谓寓教于乐。这一方式,也是众多师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

2、灵活的教学方法

课堂的教学,通常是学习理论和研究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而采风实践,是在对新的艺术形式的接触性研究,从而获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丰富和提升理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教,则注重方法的传授、在把握好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机动地安排实践和灵活实施每一个步骤,充分发挥教学的灵活机动性,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学,则以确实了解和掌握采风所获取的新知识和研究方法为目的,在教师的统筹安排下,灵活地实施考察环节。采风实施中,方法的灵活多样,师生相互配合、组与组的分工合作,组员与组员间的互相协调,共同完成采风任务,是集体主义和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

3、教、学的相互促进

采风教实践学,一方面是学生在民族生活中,感受到民族服饰艺术的特殊魅力,并从中学习优秀的传统民族服饰艺术文化,更重要的是从中掌握学习和研究民族服饰艺术的方式方法;这一方法,也将会影响和启发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也将促进教师在同样感受民族艺术瑰宝的同时,从中学习到传统民族服饰的更深层次的服饰艺术和文化内涵,对促进教师对民族文化研究与运用的科研创作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将为今后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考察、研究与运用,探索新的采风方法而提供实践基础。

四、采风资料的后期整理

资料的收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于今后的艺术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当面对采风收集回来的一大批资料时,有必要进行整理和保存的一系列工作,以便今后的查阅和调用。

1、资料的分类整理

按民族名称或支系名称的不同服饰分类:采风收集的有多个少数民族服饰资料的,应按有主次的排序,同时,男装、女装、童装也要实行分类,盛装与日常装也要进行分类;同一民族有不同支系的不同服饰,也要作分类整理。

按每套服饰的衣服、配饰分类:(1)衣服类:有上衣、裙(裤)、绑腿等。将图片、款式图及测绘数据、采访资料均按秩序排列。(2)银饰类:有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镯等。(3)服饰材料染、绣工艺类:有蜡染、刺绣、织造等。(4)装饰图案类:有崇拜图腾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等。同时,传统民族服饰的图案装饰十分丰富,如帽饰图案、衣领图案、胸襟图案,背部图案、袖饰图案、裙摆图案、腰带图案、绑腿图案、鞋饰图案等。对这些图案,运用PS软件进行抠图,将单纯的图案从服装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图形单元,以方便今后的设计运用。

2、文献材料整理

文献材料,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在采风后期的文献资料的整理中也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民族史料:有关该民族的起源、迁徙、、生活习俗及发展简况。(1)服饰的发展变化。(2)服饰现状。(3)民族的神话传说与故事等。

3、总结、撰写考察报告

总结是每次课程后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每位师生在该课程的教学体会与心得,有了总结,才能检测到每位学生在课程中都学到什么,了解到什么,还有哪些不足之处等。因此采风总结,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以撰写考察报告为总结形式。

学生外出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院 教职员工 培训 管理

学院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地方,要想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员工队伍刻不容缓。如何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培训势在必行。

一、学院培训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学院的人员结构中包括行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三大系列。行政人员又分为院级领导、中层干部、职员三个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分为教师系列和其他系列(如:经济师、会计师、政工师等);工勤人员分为技术工人和一般工勤人员。针对培训管理,学院一直以来都较重视中层以上干部、专职教师的培训,而忽略其他人员,这与学院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是不一致的。因为,学生每天接触到的人不仅仅是给他们上课的老师,还有行政、工勤人员,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如果只重视教师、中层干部的培训而忽略其他人员,那么,其他人员就会像木桶原理中的短木板制约学院的全面发展。

2.培训内容单一、不全面。学院一般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培训,只安排英语老师进修英语;只让会计人员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课程;只允许电工学习操作技能等,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

3.缺少对培训质量的考核。在《教职工继续教育管理规程》中只要求参加继续教育人员履行备案手续,填写《岗位培训备案表》(见附表),对于出差、出国培训后有何考察、调研报告、经验介绍等不做要求,造成外出培训变成了游山玩水,浪费了宝贵的培训资源。

二、学院积极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上问题如不尽快加以重视和解决,就会影响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学质量下降,出现不和谐的育人环境。所以,学院要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解决。

1.在培训管理中要坚持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全员培训并不意味着平均使用力量。培训必须有重点,这个重点就是对学院的兴衰有着更大影响力的管理人员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但为了避免短板现象,也要加强学院其他岗位人员的培训。比如工勤人员、司机师傅、食堂管理人员、普通职员等。学院树立全员培训的理念,使广大教职员工的素质普遍提高,形成良好的校风,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2.丰富培训内容,按照知识技能培训与学院文化培训兼顾的原则。培训的内容应该与岗位职责相衔接,学院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到位。但是,学院中的任何职位都要求任职者既要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又要了解并遵守学院的制度并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还要了解学院的教育理念等,所以,必须通过不断的丰富培训内容加以强化。不仅仅安排文化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还应安排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培训。

3.坚持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的原则。严格考核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必要措施,也是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学院要制定培训考核制度,各岗位的继续教育培训要有培训合格证明,写培训小结、心得;出国培训后要写出调研考察报告、论文,在学院学期绩效考核中要包括培训内容。

学院通过培训,使教职工队伍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技术、更新观念,和谐发展,走在高职学院发展的前列,紧紧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学生外出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经过调查研究和集体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地直街小学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人才多样,绝大多数保有优良的传统和严谨的作风,我们应该继续利用这些优势,以培养“合格+特长”学生并促进其全面发展为着力点,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发挥教师的潜能,走教育科研发展之路。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石。要建设一支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师队伍,首先就要找到“活水之源”—学习,让教师爱上学习、崇尚学习。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取了诸多措施。

营造学习氛围

学校倡导教师经常翻阅报刊、杂志,收看教育话题的电视节目,上网浏览教育新闻,不断扩大信息摄入量。为了创设教师学习的环境,学校开设了“文明办公室”的综合评比,每个科室的墙壁上都设有“学习园地”“才艺展示台”“教师风采”等板块。

为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一是树立竞争意识,实行岗位聘任制,做到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二是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并把对教师的日常行为管理、思想管理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如《教师一日行为规范》《文明办公室评比细则》《文明职工评比条件》等,以此监督教师的日常行为;三是从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入手,坚持进行经常性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活动,如组织教师学习职业道德规范,举办师德讲座及职业道德演讲会等。

此外,我们还积极树立师德典范,并广泛宣传他们的事迹,使先进典型成为有口皆碑的楷模,以榜样激励教师群体。

拓展学习领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了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学校着力推进“良师工程”,培养一专多能、教法灵活的研究型教师与特长型教师,让教师拓展学习领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每位教师都自觉地按照专业特色突出、教学特点鲜明的要求来提高和完善自己,逐步形成各有所长的教学能力和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如语文教师刘娜在讲授“走近苏轼”一课时,把相关古诗词的历史与知识点讲解得非常到位,还为词谱曲,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受到感染,产生学习兴趣,甚至崇拜教师。

日常工作中,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及校内“一带一”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即派遣教师到外地参加学习培训,邀请知名专家到学校讲学授课;发挥校内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一带一”师徒结对工程,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学校多次创造机会,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丰富阅历,考察结束后每位教师都要写考察报告或感受,在教师大会上进行交流。从2000年至今,已有200多人次外出学习,支出培训费用21万元。

送教下乡,支援薄弱校,实现资源共享,是我们的又一尝试。早在1993年,学校就与湖北省大悟县徐庙子小学结为“手拉手”联谊校,多次为其捐赠红领巾、学习用品及爱心基金。1998年,我们派教学经验丰富的王海明老师送教下乡,担任二十一中学的音乐课教师。少先大队发动学生为二十一中学捐献竖笛,学校为二十一中学装备了20台电脑,使该校电化教学跃上了一个台阶。海丰小学、新发小学、伊通县新家中心校、铁二小学……“手拉手”活动使我们跟这些农村学校站到了一起,在给予的同时,也在获取学习的激情与工作的干劲,送教下乡真正做到了派出一个、促进一批、带动一片。

以教研促学习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通过培训讲座、集体讨论、个人自学、优质课观摩等形式对教师进行科研培训。先后制订了《学校教科研实施方案和行事历》《政治学习制度》《业务学习制度》《教师学习考评细则》《教师评价制度》,通过实施这些量化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学习档案,并与四平市教育局开展的“一评三考”挂钩,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要求教师人人参与教研,人人有实验课题,人人出实验课题成果。每学期举行一次科研成果汇报。目前,学校承担国家级实验课题2个,省级实验课题4个。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目前有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特级教师3人、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7人、十佳教师2人、科研名师1人,市教学标兵1人、名师5人、学科带头人8人、骨干教师12人,再加上区级骨干教师等,可达116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利用好“学习”这一源泉,使崇尚学习成为教师中间的热潮,就能为创建特色学校打下基石,引得清渠。

学生外出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我市初中校长一行50余人于年年月13日至17日考察了江苏省如东实验中学、如东实验小学、泰兴洋思中学、溧水东庐中学、苏州大学附属中学等五所学校,共听课三节,听报告六堂。收获颇丰,感慨颇多,现与我校我镇我市比照,就以下四个方面谈差距。

一、重教方面的差距:真正重教

江苏省各级高度重视教育,真正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在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教育强省战略,营造了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把教育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

其一、办学条件差距大。考察的如东实验中学、如东实验小学、泰兴洋思中学、苏州大学附属中学都是国有民办性质的学校,其办学条件当然无法进行对比。而溧水东庐中学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它的办学条件很好,如各教室安装了电子摄像系统、学校有塑胶跑道、师生有标准的宿舍等。如东131所中小学都建设成了高标准的学校,高举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大旗,近几年来政府实施了中小学危改工程、布局调整工程、三新(新课桌、新黑板、新讲台)工程、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四配套工程等,实现了教育的均衡和超前发展。我镇即使建设成标准化学校就需投入经费500万元以上,我校也需200多万元。

其二、经费上差距不小。从我的感觉中,好像江苏所参观到的中学都不存在经费上的问题,办学条件改造经费、学校运转经费、教师福利待遇经费等都无需校长操心,而我们的校长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虑解决经费问题。我校是一所现仅360名学生的初中,学校没有任何其它经费来源,教师福利待遇与我镇两所小学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年头到年尾,作为校长的我都要愁钱,为钱奔波。

其三、队伍建设上的差距。江苏十分重视校级领导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比较顺畅,努力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烈氛围。由于我镇属边远山区、教师待遇低、教师缺少住房等诸多原因,教师调出的多,调进来的少,教师队伍不稳定,我们的教师都是凭着一种敬业奉献的精神在此努力工作。

当然,从湖南省、到浏阳市、再到大围山镇,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不容否认。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在落实上。

二、观念上的差距:以质量为中心

在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大旗下,江苏各学校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让家长满意作为奋斗目标。因以质量和效益来进行管理,所以使江苏教育教学质量长期处于全国前列。

其一、打造精干的教师队伍。江苏把质量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最重要指标,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肯钻研、特别勤学习的教师队伍。注重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而且给予特别高的待遇。我们更注重人文关怀,没有把质量作为评价教师(因缺乏比较,也不好评价)的主要依据,

其二、建设书香校园。教师与学生都注重读书,形成制度,学校还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其三、课堂教学求实效。我听了洋思中学八年级语文和七年级数学各一堂,他们的课朴实无华,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讲究“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只只蚂蚁捉上树,实现了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提出了构建和谐课堂的目标,即紧张、有序、高效,还提出了教育“打假”的问题。溧水东庐中学多年来推行的“讲学稿”,以“学”定“教”、“教”“学”合一,实际上是围绕课标设置大量的题目,让学生一个个搞懂,最终实现了教学质量的飞跃。

当然,在抓质量方面,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作法比较好,但小学要加强质量管理,在课堂教学和有些管理方面要务实,少搞花架子,也确实要打假。

三、管理上的差距:注重创新、总结与推介

所参观到的各所学校都做到了学校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卓有成效。而且他们还特别注重创新、总结与推介,各学校都有成套的资料,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还收取门票。

1、如东实验中学:最大的亮点是学校节会和文化立校理念。他们每年举办全员参与的体育节、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节会。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德育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等构成了学校文化。学校建有网站,教师都有博客网,注重交流。办学理念“享受快乐、演绎精彩”。

2、如东实验小学:注重生态校园、数字校园、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建设。把学校建设成花园、家园、乐园。特别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注重课堂教学。教育理念“让儿童天天快乐、让教育处处精彩”。

如东县教育局长期开展课堂教学“一听二警三停制度”,从局领导到学校领导都经常性随堂听课。管理上做到了严、精、细、实、活。

3、泰兴洋思中学:最大的亮点是打造紧张、有序、高效的和谐课堂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德育工作上“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思想和“生活课程”的设立,办学思想上“尊重主体、面向全体”。

4、溧水东庐中学:推行“讲学稿”,以“学”定“教”、“教”“学”合一。集体备课和捆绑式考核作法。

5、苏大附中高万祥校长:书香校园理念、教育打假思想等。

所参观的几所学校都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都有各自的特色,他们的校长都有全新的、完整的教育思想。我发现,我们缺少创新、总结与推介,我们的校长为“钱”所累、为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所累,还没有沉下来去认真研究教育教学,更谈不上创新、总结与推介。

四、做一个有思想的校长

考察了江苏的教育,我真正体会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有思想校长,就是一所发展的学校”的内涵。我们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学习江苏的经验。主要是学习江苏中小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校长们的先进办学思想。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实干精神。学习他们以质量为中心,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学习他们努力建设书香校园,以文化立校;学习他们注重反思、总结、推介,注重学校特色发展。可学习借鉴的除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外,捆绑式质量评价方式、“讲学稿”课堂教学模式、学校节会作法、“生活课程”作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等都值的探讨。

学校师资情况考察报告

根据市教体局的统一安排,我校组织学校领导班子先后深入教育教学一线,进行调研,广泛与教师座谈、交流,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并接受反映的问题,对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校教师队伍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校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举行政治学习、工作述职、演讲赛、专题研讨交流会等活动,尤其是开展思想大讨论以来,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使其使命感、责任感普遍增强,人人争创一流成绩的浓厚氛围正逐步形成。

目前我校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尽职尽责,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我市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全校涌现出了一批师德高尚、工作成绩优秀、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威信的模范教师。广大教师一心扑在工作上,追求一流的教学成绩和育人质量,使我校教育质量稳步上升。

但是,当前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有几个学科教师缺编,造成物理、生物、政治、历史等薄弱学科,给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在教师素质方面有三点不足: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教师虽说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的还不够。有的教师缺乏爱心责任心,对家长给了好处的孩子特别照顾,对其他不主动沟通与帮扶。

2.工作作风需改进,少数教师业务能力不强,学习态度不好。有的教师不爱读书、不善于学习,理论水平低,知识陈旧,管理方法、教学方法落后,缺乏现代教育思想;对工作不深入调查研究,不全面了解具体的情况,大搞形式主义,真抓实干做的少,对工作不用心,精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不高,私心杂念较重。

3.质量意识待增强。个别教师敬业精神和进取心不强,职业倦怠,教学上应付,不思进取,敷衍塞责,得过且过,教学成绩始终较差。

二、对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切实加强领导,促进师德建设。

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特殊,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做到爱岗敬业。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首先要成立组织,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让领导小组切实负起全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督促责任。

其次,继续在教职员工中深入开展“三讲三比三热爱”的活动,努力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

第三,各年级组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要认真组织全校教职工读书学习活动。在学习方式方法上,一要抓住重点学,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科学发展观等知识,以学习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二要联系实际学。要把解放思想学习讨论与个人工作及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三要构建和谐幼儿校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科学发展的思想意识,掀起学习讨论。

2.培养树立典型,带动全体教师。

典型人物对众人有较一定的影响,但对教师影响最大、最有说服力的还是他们身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人物,因此,我们要培养、树立一批典型。要把近年来我校教育方面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模范教师筛选出来,总结他们的工作成绩,交流他们的先进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带动作用,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通过我校“帮、带”活动实现整个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飞跃。

3.开展业务学习,提升教学能力。

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迫切地学习新技术,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必须做到博学多才。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精通与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当代科学知识分化急剧,新陈代谢迅速,应用期越来越短,知识的创新性越来越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的精通与知新,要求教师自觉参加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外出培训,坚持接受继续教育。

4.表彰模范教师,弘扬师德正气。对我校涌现出来的师德模范教师,学校要进行表彰鼓励,把师德作为岗位聘任、评优树模的重要内容,从而营造人人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的良好氛围。

爱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师必须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教师爱自己的学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这样的爱才会是发自内心,持久的。基于这一点,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学生交朋友,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

每位教师要时刻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自己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5.构建评价机制,科学评价教师。

围绕市教体局开展的“三查三评”活动,落实对教师的评价。一是完善教师教学工作监测考评方案,以更有利于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每学期组织一次评议教师活动,精心设计评议材料和表格,主要通过三种形式进行:学生评议教师、领导班子成员评价教师和家长评议教师。从而确保对教师工作评价的科学、公平、公正。

6.争取上级支持,加强薄弱学科。

学校可通过正常渠道与教体局、人事科、教研室的领导进行沟通,反映学校实际情况,争取领导的理解与支持,尽快解决学科教师缺编现象,解决薄弱学科建设中的师资问题,以保证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总之,为了认真贯彻市教体局“以改革创新求发展,用特色内涵铸辉煌”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广大教师敬业爱岗,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这一神圣事业中去。我校要继续在教职员工中深入开展“三讲三比三热爱”的活动,努力提高教职员工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勇于创新,争先创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教师必须做到博学多才。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精通与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当代科学知识分化急剧,新陈代谢迅速,应用期越来越短,知识的创新性越来越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的精通与知新,要求教师自觉参加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外出培训,坚持接受继续教育。

4.表彰模范教师,弘扬师德正气。对我校涌现出来的师德模范教师,学校要进行表彰鼓励,把师德作为岗位聘任、评优树模的重要内容,从而营造人人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的良好氛围。

爱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师必须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教师爱自己的学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这样的爱才会是发自内心,持久的。基于这一点,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学生交朋友,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

每位教师要时刻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自己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5.构建评价机制,科学评价教师。

围绕市教体局开展的“三查三评”活动,落实对教师的评价。一是完善教师教学工作监测考评方案,以更有利于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每学期组织一次评议教师活动,精心设计评议材料和表格,主要通过三种形式进行:学生评议教师、领导班子成员评价教师和家长评议教师。从而确保对教师工作评价的科学、公平、公正。

6.争取上级支持,加强薄弱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