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档案管理

艺术档案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档案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艺术档案管理

艺术档案管理范文第1篇

第二条艺术档案是指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艺术档案工作是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

第三条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和监督指导下,文化部负责对全国文化系统艺术档案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第四条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应把艺术档案工作列入本部门整体发展规划,在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第五条文化艺术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艺术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保证必要的经费,确保艺术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

文化艺术单位应把艺术档案工作作为工作总结、业务考核内容之一。

第六条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据《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对在艺术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于违反《档案法》和本办法相关条款的行为,应依据《档案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七条文化艺术单位应建立健全艺术档案管理机构,设置艺术档案工作岗位,配备熟悉业务的专职艺术档案工作人员。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可报请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集中保管艺术档案的专门机构,负责征集、接收和保管本地区的艺术档案和有关的艺术档案资料。

第九条艺术档案工作人员负责管理本单位的艺术档案,对艺术档案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实施监督与指导。

第十条艺术档案工作人员应熟悉自己所保管的艺术档案,编制各种检索工具,编辑、整理、研究档案材料,以便于查找和利用。

从事艺术档案工作的人员,上岗前应接受岗位培训。

第三章归档范围

第十一条艺术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包括:文学创作,艺术表演,美术、摄影,社会文化,艺术研究,艺术教育,文化交流,个人艺术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艺术材料。

第十二条在国家主办的各类艺术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艺术材料(包括文字、声像、照片、实物等载体形式),均属归档范围(艺术档案归档范围详见附件)。

业务人员在职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艺术材料,也属归档范围。

第十三条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属国家所有的各种载体的艺术材料和实物,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第十四条在文化艺术单位举办业务活动时,主办和承办单位应向本单位艺术档案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并在活动结束后将所形成的属国家所有的全部艺术档案材料立卷归档,不得散失。

第十五条凡是为艺术创作、研究、教学和文化艺术活动参考而收集的图书、报刊、音像带、照片、剧本和有关文章材料等,均作为资料保存。

第四章收集与整理

第十六条收集艺术档案材料时,应保证艺术档案材料的完整。

整理艺术档案材料时,应遵循艺术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艺术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

第十七条艺术档案材料系统整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内容和载体分别进行立卷。

第十八条文化艺术单位应加强对名老艺人、艺术家档案材料和散失在社会上珍贵的艺术档案材料的搜集、征集和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艺术档案分类由大类、属类组成。大类应设业务类、个人业务类、综合类。具体属类应按照归档范围设置。

第二十条艺术档案材料应按内容、种类组卷。戏剧材料应按剧目分类组卷;音乐歌舞演出材料应按节目分类组卷;艺术科研材料应按科研专题分类组卷;艺术教育材料应按各专业课程分类组卷;社会文化、文化交流材料应按业务活动进行组卷。

对未完成艺术生产程序的艺术材料,整理时应单独存放,待完成后组卷归档。

第二十一条对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唱片、光盘等非纸质载体的艺术档案材料进行归档时,应将每一单项(盒或盘)作为一个保管单位,单独编排档号,并采取按年度结合内容的方法分类整理和编号。其中与文字材料有直接联系的应编写互见号或互见卡。

第二十二条反映和记录本单位的艺术活动并对以后艺术创作、艺术研究有重要参考借鉴作用的艺术档案材料,应永久保存。在本单位组织或参与的重大的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并具有一定艺术参考价值的艺术档案材料,应长期保存。

第五章管理与利用

第二十三条文化艺术单位应建立、健全艺术档案工作的管理制度,把艺术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列入有关业务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

第二十四条艺术档案管理部门应配备足够的档案用房和档案柜架、装具,备有防火、防盗、防渍、防有害生物等安全设施,并定期检查档案的保管状况。

第二十五条文化艺术单位被撤销合并的,应将原单位的艺术档案整理登记后,妥善移交给主管机关或接收单位,不得散失。

第二十六条集体所有的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艺术档案受国家法律保护,档案所有者应当妥善保管。

第二十七条国家所有的艺术档案,需要向国内外组织或个人赠送、交换、出售其复制件时,须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八条艺术档案管理部门应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积极开发艺术档案信息资源,配合业务部门参与艺术生产和文化交流活动。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办法或细则。

艺术档案管理范文第2篇

1 艺术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方式比较落实,管理设备不齐全。根据调查可知,我国目前各地文化艺术档案馆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不齐全不先进。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各地文化艺术发展速度也是非常明显的,但我国各地文化艺术档案馆的发展却并没有与之适应,很多地方仍然与行政档案混合管理在一起,不仅给管理工作者带来不便同时直接影响文化艺术档案查提取和查阅。同时,相关配置设备不齐全不先进,也使得文化艺术资料保存不完整或丢失,很多资料已经出现老化变质的现象,由于技术设备不足,使其不法修补和转移,严重影响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

(二)档案管理队伍薄弱、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受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程度等各种因素影响,也导致了我国整个文化艺术档案管理队伍薄弱、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现状。很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比较着重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比较容易忽视对文化艺术产业的记录和保存,得不到重视,缺乏资金投入,使其文化艺术档案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档案管理团队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薄弱,责任心不够,甚至出现一个工作人员兼顾几项工作或部分工作无人负责现状,严重制约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发展。

(三)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使得各地对群众文化艺术记录和整理工作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些地区文化档案馆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相关监管工作人员,很多文化艺术资料往往由技能素养不全面的工作人员全权负责,管理人员依据自身喜好不同而进行取舍整理,就出现了一定重文字轻图片、或重影像资料忽视文字描述等不同记录标准,直接影响了档案资料的可用性和完整性。这样缺乏统一科学标准给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进步也给查阅群众带来不便。

2 艺术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艺术档案的不重视,文化馆的艺术档案是文化馆艺术活动的原始记录,因此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职业奉献精神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还需要一定的文化业务知识和档案管理能力。

(二)文化艺术档案馆的保管条件较差,大部分的文化艺术档案都难以长期保存,由于文化艺术档案中的声像、实物档案等其载体的特征性,必须具备恒温、恒湿、防虫等保管条件,县级的文化馆基本上不能达到该要求。县级许多文化馆由于各种原因,不仅没有档案室,而且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使得大量极有价值的资料散落或流失,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有的文化馆里虽然有档案管理人员,但也只是局限于一般性的收集资料,文化馆即使没有专职档案人员,也应该有相对稳定的兼职管理人员,并且还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收集和中立档案,是一项十分繁重、繁琐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耐心、细心、诚心,应该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文化馆的艺术档案问题复杂,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文化馆艺术档案中声像、实物档案的创作者往往以为这些档案归属个人所有,经常会出现不愿意整交档案给管理部门的现象。

3 对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艺术档案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艺术档案 管理

高职院校近年来发展迅猛,各项事务渐趋繁多,这就需要学校各方面工作协调发展。学校档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在学校的内部管理、对外宣传、科学研究、办学水平评估等各项职能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档案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艺术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1 高职院校艺术档案管理现状

1.1 艺术档案建档意识不强 高职院校的艺术档案不仅仅是学校档案工作的有效组成部分,更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师生加强这方面的意识。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科研、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艺术档案,诸如师生在日常教学科研、文艺演出等活动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学校组织各类文化节中产生的艺术档案。艺术档案的来源数量不算少,可是大多数高职院校不重视对艺术档案的归集存档,没有充分意识到艺术档案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1.2 制度机构方面不够完善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高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学校应当对其加强领导和管理,将之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纳入整体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现实的情况是不少院校尚未认识到艺术档案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未将档案馆建设列入新校区总体建设方案,依法管档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建校时间长、办学规模大、档案数量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7号令规定条件的学校,至今尚未成立档案馆;有的学校虽然设立了档案馆,但级别建制偏低,人员偏少,难以适应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在档案管理模式上,部分学校没有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建章立制,未能按照规定要求和档案工作原则对学校各院系、各部门产生的各类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特别艺术档案的管理更是薄弱,呈现随意化、无序化的状态,缺乏必要的制度管理保障。

1.3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升 要管理建设好学校的艺术档案工作离不开一支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构成、个体素质如何,直接影响艺术档案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果。只有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能胜任学校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近几年,高职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但却存在忽视档案建设的情况,学校档案专职人员数量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高职办学规模的扩大,各项工作内容与日俱增,但是,由于人们对学校档案工作的认识不足,高职院校的档案工作长期处于可有可无的一项工作。不是安排一些婆婆妈妈的人员,就是把别处不好安排的照顾对象推去档案室。现有的这些档案管理人员,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有的学习历史、有的学习文学、有的学习计算机,五花八门,档案管理专业的却不多,这就给他们从事档案工作带来先天不足——专业素养不够。高职院校的档案人员往往还兼任一些其他工作,只剩下很少时间和精力应付档案业务已成为普遍现象。

2 高职院校艺术档案管理路径探究

提高艺术档案的建设管理水平,需要从高职院校的组织架构、管理机制、人员素质、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提高艺术档案的利用水平等路径切入,综合运用发挥合力方能有所建树。

2.1 要切实加强领导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应该纳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纳入整体考核评估指标体系,艺术档案工作也应该列入学院整体档案工作规划,各二级院系应该把艺术档案工作列入本部门整体发展规划,由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指导、制定政策、把握艺术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要切实把艺术档案工作作为学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极宣传和组织、整理和挖掘艺术档案,把艺术档案工作作为工作总结、业务考核内容之一。要针对艺术档案工作发展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分别提出不同的量化指标和时限要求,进行分类指导。要保证必要的经费,确保艺术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各级领导的重视,是艺术档案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

2.2 要加强队伍建设 艺术档案员队伍是艺术档案管理上水平上台阶的重要基石。学院领导应该关心艺术档案工作队伍的建设,努力解决艺术档案人员的实际困难,提升他们在学院偏低的待遇,解决他们晋升的渠道问题,提供必要的业务进修、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从而稳定艺术档案工作队伍。要多层次、多门类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艺术档案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艺术档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专业技术劳动,因此,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要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只有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能胜任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提高艺术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艺术档案作用的先决条件。对艺术档案管理队伍的管理重点在于明确岗位,落实职责,稽查考核,协调激励。学校应该把档案人员队伍建设列入人才发展目标,统筹规划,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使高校档案人员队伍朝着专业化、高素养、有梯队的人才队伍结构发展,为高职院校的艺术档案工作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2.3 要加快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 要实现艺术档案的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作用,必须加快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通过艺术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让更多的学生走进网络平台,共享先进文化的魅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艺术档案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是艺术档案事业适应时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艺术档案媒体的数字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我们的存储档案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学校档案管理人员要迅速学习并掌握先进的数字化知识,提升工作效率。购买优良可靠的档案管理软件,实现艺术档案系统化的管理。软件的应用可以提高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的创新,还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提高日常艺术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流程,及时提供文化资源的信息。高职院校在选用档案系统管理软件时,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条件、环境和技术保障等方面的考虑,以提高软件应用的实际效率。

2.4 要提高艺术档案的利用水平 高职院校艺术档案范围非常广泛,它涵盖了师生们在艺术教学、实践、创作、展览、演出、比赛、交流、摄影、采风等各个层面的艺术活动。因此,高职院校艺术档案内容丰富多彩、是一笔可贵的财富,需要我们善加利用,而不是束之高阁。艺术档案管理的终极目的在于利用,以满足师生教学科研、参考佐证、学习提高的目的。

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健全和改善检索手段,介绍档案馆(室)藏的内容与成分,这主要是在档案基础工作中完成的。二是根据外部对各类档案信息需求的情况,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向利用者提供所需档案材料,实施全方位的多元化利用。提供艺术档案利用信息资源的途径主要有咨询服务和文本服务。咨询服务即以库藏档案信息为依据,通过解答问题的方式,向利用者提供档案及其相关信息和知识,对利用过程进行指导,提供检索和成果的服务。文本服务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档案资料文本为利用者服务。各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学生、服务教职工、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发挥艺术档案在学校重大活动庆典、举办陈列展览、编修校史校志、教学科研等工作中的参考凭证作用,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办公厅.艺术档案管理读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11).

[2]韩秋黎.学校档案管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

[3]张爱华.浅谈高校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J].办公室业务,2007(3).

[4]黄健.藏以致用,提高艺术档案的利用[J].艺术研究,2008(02).

艺术档案管理范文第4篇

 

自上世纪30年代起各国即相继成立国家电影资料馆,专责电影艺术档案的搜集、整理和保存。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届会议又通过“关于保护与保存活动影像”的提案,认定电影具有教育、文化、艺术、科学及历史价值,已形成一国文化传承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地区电影文化资源丰富,但自台湾电影诞生以来,由于缺少专门机构负责搜集、整理、保存电影艺术档案,不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影拷贝皆已毁损或遗失,即或上世纪50年代,乃至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拷贝皆因电影公司倒闭而流失。这种情况严重导致有关台湾电影史的研究困难。鉴于电影艺术档案流失以及电影资料乏人搜集整理,1979年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附设一电影图书馆。1989年,更名为电影资料馆。

 

台湾电影资料馆位于台北县树林市忠信街9号3楼及4楼的新加坡工业园区,楼面总面积约842平方米。藏品馆内置独立的制冷系统和气体式干燥及除酸器,以确保储藏库的恒温控制,整个藏品馆可常年保持恒温、干燥、无酸环境。资料馆还配有影片清洗室、影片检查室、录音室、翻拍室等影片整理工作室,设备配置有超音波影片清洁机(英国LIPSNERSMITH公司生产的CF7200型)、16及35mm倒片机、STEENBECK35mm剪辑机、双画面35mm看片机、有声数据转拷MD与TAPE、计算机等设备。完备科学的馆藏布局与设施为台湾电影资料馆电影艺术档案的收藏和电影艺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

 

依据保存状况,台湾电影资料馆馆藏资源保存的影片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画质清晰、状况良好者;第二类是影片有轻微酸化、轻微刮伤等轻微受损,但仍可以转拷为录像带或数字信息者;第三类是影片已旧、脏、锈或偏色,但仍可以转拷为录像带或数字信息者;第四类则是影片有油斑、油渍、严重刮伤、重霉等,但仍可以转拷为录像带或数字信息者;第五类则是影片已严重酸化、卷曲、硬化、变形,无法转拷者。经过30多年的积淀和历任馆长的努力,目前台湾电影资料馆馆藏资源丰富,其中包括华语影片14109部、外语影片2896部、电影光盘10928片、电影录像带计16136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台湾电影资料馆配置了有效、准确和崭新的电影数据检索系统。系统收录数据主要包括“:影片部分”收录1951—2002年间台湾出品影片资料;“文献部分”收录1949—2003年间台湾电影相关文献出版资料“;史料部分”收录1949—2006年间台湾电影相关新闻大事纪要;“新闻与纪录片数据库”收录1945—2000年间台湾新闻影片、纪录片片目数据,相关文献与访谈纪录等“;电影论述广场”收录台湾电影产业观察、影评文章;“影视产业智库”收录台湾电影影展相关统计、台湾电影、电视节目研究统计图表,台湾电影映演模式统计数据、欧盟影视政策研究等。为了向馆外读者提供资料馆的资源和服务,台湾电影数据库网站还提供互联网远程服务。

 

台湾电影资料馆还十分重视推动电影艺术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迄今,台湾电影资料馆已在美国哈佛大学电影资料馆、加拿大国家电影资料馆、芬兰电影数据馆、巴西国家电影资料馆、墨西哥国家电影资料馆等22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过30余次珍藏影片特展,并在法国电影资料馆、东京国际影展等场馆举办了“侯孝贤回顾展”“、宋存寿导演回顾展”“、20世纪90年代台湾纪录片回顾展”等活动,大大促进了台湾电影的国际声名和影响。

 

台湾电影资料馆在电影艺术档案管理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一、严格遵循国际电影资料馆联会的办馆理念:即维护及保存电影文化遗产,台湾电影资料馆的职责范围包括:搜集、整理及保存电影资料;电影史料、电影理论的整理与研究;举办电影欣赏活动及电影教育;促进电影文化交流。

 

二、科学和谐的内部管理机制是资料馆运转协调的保障:台湾电影资料馆的组织架构由行政组、资料组、展览组和出版组构成,四组各有分工,密切合作

 

三、电影艺术普及是电影美学熏陶的重要途径:台湾电影资料馆定期举办不同专题的展览。以2009年12月份周末电影主题展为例,节目安排有“台语电影影片巡回展—戏梦五十”“、南方影展”“、台湾国际动画影展”等专场主题电影周。

艺术档案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档案;数字化;管理研究

艺术档案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艺术工作的辛勤劳动结晶。因此对于其管理质量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档案采用了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将传统存贮介质的各种艺术档案资料,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如:扫描、压缩、转化等手段,演变成新颖丰富的图片文件、声音文件或录像文件模式,并通过各种查询手段迅速地检索出所需要的档案资料,为艺术档案资源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储存通道。

一、艺术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符合新时期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需求。传统艺术档案基本都是以纸质、实物等介质为主的档案资料,给原始档案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并且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其管理效率普遍偏低,致使很多信息来源得不到充分的共享,出现很多失误、差错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艺术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使其管理质量缺乏可靠的保障。通过利用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既解决了以往档案库存管理的弊端,使其适应当前艺术档案管理的需求,又极大地提升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业务能力。

(二)方便快捷的查阅需求和信息传递需求。以往查阅艺术档案资源都要依靠手工操作来进行,这种查阅方式既延长了查阅周期,又使其无法满足现代快节奏的社会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档案管理也采用了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将传统介质的档案资料全部转化成高科技的电子形式,并把电子档案有效地保存到计算机存储硬盘中,不但扩充了保存空间,简化了贮存模式,也极大地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检索与查阅。并且其完全不受任何介质的约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阅览和利用,既使处在同一个电子文件中的不同档案形式也可以进行长期的存放,如: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文件,充分体现了艺术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使其可以保持永久的完整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数字化的管理,还可以针对不同查阅目的的文件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方便日后管理人员对档案的借鉴、研究和分析等活动的进行,使其满足各种不同的查阅需求。

二、艺术档案数字化资源的管理研究

(一)数字化资源管理方法。进入新时期以后,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相对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也可以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来实现现代化的管理目的。可利用时下流行的多媒体技术或超文本技术,将传统档案资料演变成新颖丰富的图像、文字、视频等文件形式,使其更加可视化。同时为了加强艺术档案的保密性质,还可利用先进的安全加密技术对档案资料进行安全管理,从而实现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二)数字化资源的安全管理措施。为了做好艺术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实现档案资料的共享,使其可以不受任何介质的约束,随时保证人们的查阅和访问。可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等先进技术来进行。其次为了保证档案数字化资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避免出现任何网络安全问题,就要加大档案数字化资源的维护力度,利用加密技术来保证知识产品的安全存储,并设置资源版权保护 、系统密码保护等防御措施,建立合理的安全保护机制,如:数据备份、灾难恢复机制、资源异质备份及资源异地备份等手段,从根本上维护数字化资源和其网络平台的安全。

三、提高艺术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建议

(一)科学利用和开发各类艺术档案资源。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有效地开发出各地档案管理部门的多种艺术档案资源,并取其精华进行合理地利用,实现现代化的检索技术与数字化管理技术,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另外由于我国各种艺术档案资源馆的分布范围较为广泛,所以应加大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利用,采用更为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为艺术档案资源馆的长期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途径。

(二)加大档案资料管理的数字化教育。为了更好地实现艺术档案的数字化管理,首先应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对其的数字化教育,使之成为高水平、高技术、高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完善当下数字化教育的教学内容,提高管理人才的竞争能力,使其在工作岗位中发挥自身优势,完全掌握现代化的档案资料管理技术,实现档案资料信息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此外还要定期对从业人员开展专业的档案管理培训活动,尤其是加强对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教育培养,既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效率,也加强了其在经济信息开发与研究方面的能力,使之成为综合数字化档案管理人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已经是各档案资源馆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不仅打破传统管理的弊端,有效保证了艺术档案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也加快了档案资源的共享速度,使其满足当下社会快节奏的查阅需求,为推动社会文化艺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