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达尔文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经过PS,将图片进行处理美化;
3、用废纸经过折叠,做成样册。用笔标号页码,再展开,就是排版的小样儿;
4、按图索骥的排版,并把文字与图片进行排版;
5、打印版面;
Key wordsItem response theory; Mixed-type models; Dichotomous items; Polytomous items;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Weighted likelihood estimation
CLC numberO 211.2Document codeA
1Introduction
So far, there are a lot of approaches about the bias of the ability estimation reduction have been proposed. For instance, Warm (1998) proposed a WML for application in tests of dichotomous items. The WML estimator consistently displayed the smaller level of bias than the MLE estimator. Then Penfield and Bergeron (2005) generalized the WML to the polytomous IRT models (Samejima, 1998; Wang, 2001; Penfield and Bergeron, 2005). Compared to dichotomous items, polytomous items provide superior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level of the estimated latent trait(Donoghue, 1994; Embretson and Reise, 2000, p.95; Jodoin, 2003; Penfield and Bergeron, 2005).
These approaches mentioned above focused separately on tests composed of either dichotomous items or polytomous items. However, in practice the mixed-type test composing of both dichotomous and polytomous items is more commonly used, for instance 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NAEP). Therefore, we believe that it is of interest to propose a WML that applied to the mixed-type test. This is the main work of this article.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wofold: (a) to present the derivations of the WML estimator under a mixed-type item response model and (b) to compare the properties of the WML estimator to that of the ML estimators under different test conditions. To this end, the remainder of this article is organized into four sections. First, two models used in the article are briefly summarized and present the derivations of the WML under the mixed-type test. Second, a simulation study i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WML by comparing with the usual MLE. Third, a real data set from a large-scale reading assessment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estimation procedures. Finally, we conclude the article with discussion.
2.1RASCH and PCM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a mixed-type model that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ollowing Rasch model (RM) and the partial-credit model (PCM). To simplify the notation, the examinee subscript will not be shown in the following derivations.
The RM is defined as
where Pij(θ) is the probability of selecting response j of polytomous item i at ability levelθ, bivdenotes the step parameter of item i of category v, and m denotes the number of the response category.
2.2The Weighted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
To facilitate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estimation method, the relevant technical aspects of the IRT ability estimation methods are described below. Based on the above RM model and PCM, the likelihood of response can be written as the product of two types of likelihood functions:
3.1The Design of This Simulation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WML method, an intensive simulation study was conducted to cover a wide range of index values, such as the total number of items and the proportion of dichotomous and polytomous items in a mixed-type test.
Except for the WML method, the MLE method is also used to estimated the latent traitθ. Then, we compare the two estimators under nine different test conditions, they are: three short test (6 items with 4, 3, and 2 dichotomously scored items), three medium test (12 items with 8, 6, and 4 dichotomously scored items) and three long test (24 items with 16, 12, and 8 dichotomously scored items). The difficulty parameters of the dichotomous items were randomly generated from the standard normal distribution N(0,1).The location parameters of each polytomous item were randomly generated from four normal distributions: bi1~N(0,0.2),bi2~N(?2,0.2),bi3~N(0.5,0.2),bi4~N(2,0.2). Furthermore, 17 equally spacedθvalues were considered, ranging from -4.0 to +4.0 within an increment 0.5. For each of 17 levels ofθ, 1000 vectors of responses to the n items were generated. The dichotomous item responses were si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RASCH model, and the polytomous item responses were si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PCM. For each vector of responses, the WML and ML estimators were computed. For the trials containing response patterns consisting of all zeros or all out, the Newton-Raphson algorithm cannot converge, and thus the ML and WML estimators could not be obtained. These response patterns were removed from the analysis, and examinee responses were simulated until admissible response patterns were obtained at each of the 17 levels ofθ.
3.3Results of Simulation
Impact of Inadmissible Response Patterns. Before describing the results concerning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the two estimators, the reader should be aware of an anomaly in the results that was immediately apparent upon inspection of the simulation output. For values of less than -2.0 and greater than 2.0, the values of bias in the ML and WML estimators became grossly and nonsensically inflated in magnitude, such that the values of the ML and WML estimators were pulled in toward zero. Note that this direction in bias is opposite of what is typically observed for the ML estimator (Warm, 1989). This obscure result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removal of all response patterns consisting of all zeros or all out. As a result of the nonsensical results obtained for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θ| > 2.0, the following description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WML and ML estimators only for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θ|≤2.0.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sampling distribution of a statistic, we also compare of the SD and the SE for the WM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WML outperforms MLE regarding reduction in Bias, RMSE and SD.
4Real Data Analysis
level of the 2000 examinees base on WML and the MLE procedures are?0.6835 and?0.6123.
The total absolute difference and the total relative difference of estimated abilities based on the two procedures are respectively,
The primary limitation to this study is thefinding of nonsensical results for the ML and WML estimators for extreme levels of the latent trait (|θ| > 2.0). As described in the“results of simulation”section, nonsensical ML and WML estimates for this situation are attributable to the removal of trials for which the response pattern consisted of all zeros or all out and poses a major hurdle to the valid use of the ML and WML estimators for such extreme levels ofθ. As a result, extreme caution should be used when estimatingθusing tests and scales that do not match the respondent’s level of latent trait.
There are some other issues that should be further explored. First, the proposed weighting scheme can be generalized to a broad range of applications. For examples, it can be applied to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CAT), not only to lower item exposure rates, but also to improve ability estimation (e.g., Tao 2011). Second, although the RM and the PCM are used commonly in practice test, there are some other more general item response models, for instance the three-parameter logistic(3PL) model and the General Partial Credit Model (GPCM). Therefore, it is worth studying to extend the WML to these more complex models. Third, in addition to the ML, the Bayesian estimator, for instance the expected a posteriori (EAP) estimator, is frequently used in IRT, so a procedure of reduce the bias of the Bayesian estimator should be discussed.
Appendix
Details of Weighted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Using the Newton-Raphson Algorithm The weighted likelihood estimator is the solution of Equation (10) as follows:
References
[1] Baker F B. Item response theory: Parameter estimation techniques. New York: Marcel Dekker, 1992.
[2] Donoghue J R.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IRT information of polytomously scored reading items under the generalized partial credit mode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1994, 41, 295-311.
[3] Embretson S E, Reise S P. Item response theory for psychologists. Mahwah, NJ: Erlbaum, 2000.
[4] Jodoin M G. Measurement efficiency of innovative item formats in computerbased test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2003, 40, 15.
[5] Penfield R D, and Bergeron J M. Applying a weighted maximum likelihood latent trait estimator to the generalized partial credit model.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005, 29, 218-233.
出了车站,就是墙上贴满了若隐若现的达尔文老爷爷头像和名字的达尔文购物中心。我想这里的人们一定为了这个满脸胡子的老爷爷而自豪着吧?要不然怎么会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购物中心放在了游人到达这里之后第一个可以见到的地方呢?
秋天的早晨有点儿阴冷。我开始迫不及待地想去找寻进化论鼻祖的踪迹了。摊开地图,开始找寻达尔文纪念馆的位置,然后一路冲了过去。不到9点钟就来到了这座普通得不起眼的小房子门口,可是它还在沉睡中,问了路过的送信的邮差,原来这个纪念馆要到10点才开门。虽然有点儿小失望,但是却很快兴奋了起来,因为在英格兰很难得能够找到这样一个恬静而优雅的镇子,就算不是为了达尔文也是很值得细细品味一番的。有人说,一个地方有了水才有了灵气。长长的River Severn横贯整个古镇,这是不是给予这里灵气的来源呢?沿着蜿蜒的River Severn散步,是容易让人忘记时间的,仿佛回到了很早以前的古时候。这条长长的河是从什么时候起流经这里的呢?是先有了这条河还是先有了这个镇呢?其实都不重要了。在这里,如在画中。
恬静的早晨,没有什么游人,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游走,这绝对是一种享受。远处的教堂传来了悦耳的钟声,颇为诱人,于是我当了一次不速之客,走到了这个教堂的门口。教堂叫圣・查地教堂,是英国最古老的教堂之一。这个教堂和大家印象中传统的尖顶园拱门的哥特式教堂截然不同,它更为古老,是拜占庭式的建筑。整个教堂完全是圆形的设计,很有罗马斗兽场的感觉。我推了推教堂的门,没想到竟然可以推开。于是我捏手捏脚地走了进去,把相机的声音调到无声,这并不是害怕别人不让我拍照,而是不想打扰了教堂的宁静。教堂的入口四壁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铭牌,铭牌上面写满了这里的历史,曾经经历的故事和曾经来朝圣过的人。继续往里面走,是两个对称的回行楼梯。原来这个大教堂还有二楼呢。继续前进,推开了古老的木门,眼前一片庄严和空旷。今天是星期六,没有人在这里做活动。但是圣坛前面,有一对两鬓斑白的老夫妻。老奶奶在为圣坛换上今天新采摘下来的鲜花,老爷爷拄着拐杖笑眯眯地看着老奶奶。我真不忍心打扰他们,可最后还是被发现了。老奶奶过来和我友好地交谈了起来。她告诉我,他们已经结婚S8年了'也是在这个教堂里面。我问她这个教堂的年龄,老奶奶说,比她的爷爷还要大很多呢。临分别的时候,我请老奶奶给我拍照片,她腼腆地让老爷爷给我拍。老爷爷接过我的相机,在对焦的时候手不停地颤抖着。理所当然,这张照片模糊掉了,可是我还是很开心能遇见他们――这对58年了还这样恩爱的夫妻。离开的时候本想查看关于这个教堂的历史,却无意中读到了一段关于16世纪一场战争的故事。那个时候,敌对的两个军队到了星期天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地到这个地方来祈祷,不过他们不是为了己方的胜利,而是为了和平祈祷,因为神在他们的心中是和平是爱。
走出教堂,一看表已经11点钟了,于是向达尔文纪念馆走去。达尔文纪念馆距离那条悠长的河不过5分钟的光景。纪念馆对游人免费开放。这里分为上中下三层。第一层展示的是达尔文时期的服饰,第二层展示的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些证据、达尔文的作品和一些研究的工具,以及进化论的理论。第三层是关于这个古老的镇子的,记载了当时人们生活的情景。站在纪念馆的三层,推开阁楼的窗,发现早晨的阴霾已经不见踪迹,留下的是蔚蓝的天空。我开始微笑,突然感觉达尔文距离我竟然是这么的近,这个纪念馆曾经是达尔文先生的家,二层展示整个进化论的展厅是达尔文曾经用过的那张书桌。我想,还有他曾经写过《进化论》的那支鹅毛笔吧?
不愧是头脑缜密的科学家,青年达尔文并没有因为对表姐艾玛的深情爱慕而头脑发昏,他用自己研究的科学方法,把婚姻的利弊洋洋洒洒地在19页羊皮纸上逐条列出,然后与医生兼金融家的父亲仔细地分析讨论。
那就让我们撷取几条,来看看在达尔文的头脑里,婚姻究竟会带来什么,并试着结合现实来解读一下。
首先是婚姻可能带来的好处:
孩子――这是婚姻最原始的动因。然而只有在孩子健康并确认自己有能力(经济和教育)抚养的前提下,孩子才是有益的。因为历史的局限,达尔文不知近亲结婚的危害,吞下了自花授粉的苦果。今天的人们却更应该关注自己为人父母的能力。
一生的伴侣――这个要求对今天的人来说并非易事。太多的诱惑和个性张扬,导致一些夫妻无法成为一生的伴侣;即使能够白头到老,也未必都情投意合,话不投机半句多,有时候一个人更安心。
无论如何比狗更好――这个想法我喜欢,很幽默。但是,为什么有一些寂寞的太太整天与狗为伴?狗是一种有很多优点的动物,至少它忠诚。
家庭,有人照料房子――家庭不用多说,结婚了自然就有了家庭。有人照料房子?那必须是个有传统观念的妻子。更要紧的是,你首先要拥有一套房子,在今天,这是件容易的事吗?
再来看婚姻的弊端:
不能自由前往任何喜欢去的地方――听起来美妙绝伦的自由,其实在任何时候都只是相对的,你想得到关爱和照顾,付出一点儿自由的代价在很多人看来还是值得的,况且,乖乖地在家待着比较省钱。
被迫访问亲属――确实挺烦人的,尤其当对方是个大家庭的时候。好在以后这种情况会慢慢得到改善,兄弟姐妹、姑叔姨舅的观念正在淡出我们的生活。
多工作、多挣钱会有损健康――这是肯定的。然而不结婚你就不工作了?不结婚你工作起来就不争强好胜了?那个被称为“上进心”的东西,有几人能够免俗?人活着,总想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工作和金钱就是最直接的体现方式。
耽于琐事,变得肥胖而懒散――这下明白为什么结了婚的男人容易发胖了,其实女人亦然。肥胖和懒散主要源于生活方式,跟年龄也有关系,并不全是婚姻惹的祸;至于琐事,生活的温馨就是由很多琐事构成的,要是连琐事也没有了,那该多么无聊啊!
写到这里我自己吓了一跳:怎么好像在跟达尔文作对,总是反驳他的意见?其实婚姻根本没有绝对的好处和弊端,任何两个人的排列组合都会产生千差万别的后果。青梅竹马深知根底的夫妻不见得能够相守到老,蒙着盖头先结婚后恋爱的男女也有恩爱绵绵的。
[关键词]海明威;自然史;达尔文;自然选择;性选择;《老人与海》
[中图分类号]I71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3-0117-12
迈克尔·雷诺兹(Michael Reynolds) 在完成其权威5卷本《海明威传》之后不久,在总结海明威的生平和事业时,称他为“自然研究者”,并说:
(这位“自然研究者”)把我们带入非洲。非洲那颗黑色心脏有力地跳动在他的作品中,尽管并非一直都很明显。海明威研究多个国家溪流中的鳟鱼,墨西哥暖流中的枪鱼,西班牙的斗牛,非洲的猎物。他研究鸟类的飞翔、河流的湾道和国家的走向。但是他首先、最后、一直研究的是一种奇怪的直立行走动物——他的同类, 自然环境中的人。①
海明威于1923年开始发表作品,在1926年出版的《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中嘲讽威廉·詹宁斯·布赖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在“斯科普斯审判案”(Scopes Trial)中的反达尔文进化论的言论,这类事实将有助于了解海明威的自然观和环境观。之前的美国作家一直在达尔文的《人类的起源》(1871)的启迪下探索人类的性质,这种探索持续了五十多年。在这五十多年中,这些美国作家(有些是明确的达尔文学说反对论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社会角度阐释达尔文进化论。②但是,正如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在《人间天堂》(This Side of Paradise,1920)中所说的,很多人仍然“惊骇得发抖,当他们发现达尔文先生到底说的是什么的时候”。③
海明威完全接受达尔文对人类在生物共同体中的地位的定义:在起源上,人类与其他生物一脉相承,共同生活在生命之网中,受制于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法则。海明威的典型手法是把人物抛掷在其生存的自然历史环境中,让他们去面对自然环境中的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威力,并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独自领悟、界定自己的人性。他塑造的这种典型人物是失去了一切的“奇怪动物……人”,他们信仰爱以及更高层次的法则。但是,像《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1950)中的圣迪亚哥(Santiago),海明威作品中这些最具魅力的人物都能坦然接受自己在“虚无的”、“无意义的”(海明威常用的形容词)宇宙中的生存状态,接受生命的真实面目。他们勇敢地、“真正地活着,不让生命随随便便地流淌”④,他们肯定的不仅仅是生命的美丽和壮观,还有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暴力。他们以优雅的风度和尊严应对生命的本来面目。
一、海明威的自然观
随着《在密执根北部》(“Up in Michigan”,1923)的发表,海明威开始在写作生涯中探索其他许多小说家业已研究的达尔文学说:性选择是如何损害了爱的意义。在这个大胆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建议他写的,但没能得以出版①]中,一位名为莉斯(Liz)的年轻妇女选择第一个恋人主要是因为她被他的性魅力所吸引。达尔文曾经从性特征如胡子来定义性魅力。但是没有爱情的邂逅与无异,莉斯“痛苦不堪”,觉得“一切都失去了”。②海明威在他的第一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更充分地探索性选择的含义。当时的时代背景是达尔文进化论遭遇到极大的抵抗——这种抵抗不仅存在于“斯科普斯审判案”中,甚至存在于直至20世纪40年代早期才结束的科学界的争论中。当时孟德尔的遗传学和自然选择结合在一起形成“现代综合论”(the Modern Synthesis)。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海明威开始他一贯的对其他作家的超验自然观③的讽刺(例如与达尔文进化论不同的观点)。他最喜欢讽刺的对象是W.H.哈德逊(W. H. Hudson)。海明威通过《太阳照样升起》中的人物罗伯特·科恩(Robert Cohn)来达到讽刺目的,因为罗伯特·科恩相信浪漫主义爱情:“科恩一遍遍地阅读(哈得逊的)《紫色的大地》(‘The Purple Land’)”,一部 “非常危险的书”,该书讲述“一个关于一位完美的英国绅士在极度浪漫的大地上的出色、然而是虚构的爱情冒险故事”。④
海明威小说中还有杰克·巴恩斯(Jake Barnes)这样的经典人物。他是一个即将成为情人的人,却在战争中失去了,更可悲的是他仍然有着望。在性方面放浪无忌、挑选了多个情人的布莱特·阿什利(Brett Ashley)也是海明威小说中的人物典型。这两人对爱情讨论得不少,但意识到“关于爱情,他们已经无能为力”⑤。科恩和布莱特分别代表了男性和女性在性选择法则支配下的典型行为:科恩,一个拳击手,好斗好妒;而布莱特的眼睛最终为斗牛士罗梅洛(Romero)所吸引。同时,海明威认为杰克没能体验到祈祷文中更高层次的爱也是自然历史中的自然现象:杰克祈祷失败后离开教堂,步入广场,在那儿,他意识到:“我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刚才还是湿的(才在教堂中的圣水中浸过),但是现在手指已经干了,圣水在阳光下蒸发了。阳光是热的猛烈的。”⑥《太阳照样升起》中呈现出的自然比此文所能讨论的多得多(例如斗牛及一系列的鳟鱼捕捞等)。海明威穷其一生思考情感孤独和精神孤独的问题,这部小说是他长期思考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他认为人类必须根据达尔文学说忍耐这样的孤独。⑦
评论家约瑟夫·伍德·克鲁奇(Joseph Wood Krutch)立即攻击海明威的达尔文式自然观,指责其在《太阳照样升起》中的令人不快的冒犯性的自然观,认为该小说对“生物驱动力”的强调都是“动物”性的“非人化”观点的宣扬。克鲁奇在结束这篇著名的评论时声称:“我们应该宁愿作为人死去,而不是作为动物活着。”①海明威用《死亡的本质》(“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e Dead”)②回击,这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关于战争中的死亡的故事,因为死亡领域“一直被自然学家所忽略”。③海明威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观察到“人像动物般死去”,极端血腥的细节就像“一幅戈雅的画”。④尽管他从来没有观察到“自称为人道主义者”的“高尚的”退场,但他还是下结论说:“大多数人的死亡和动物没有区别,都像动物一样死去,而不是像人。”⑤海明威对克鲁奇的折辱是很明显的,但是他也提到了浪漫主义自然学家,比如W. H.哈德逊(W. H. Hudson)、吉尔伯特·怀特牧师(Reverend Gilbert White)、斯坦利主教(Bishop Stanley)和曼戈·帕克(Mungo Park)——这些人的作品认为自然学的特有功能是加强“我们跋涉在人生的荒野中所需要”的“信仰、爱和希望”。⑥
同样,在《非洲的青山》(Green Hills of Africa,1935, 根据他1933年在非洲游猎的经历所写)中,海明威通过批评其他自然学家来为自己的自然学研究方法辩护, 这次批评的是梭罗 (Thoreau)和其他未知姓名的作家对“艺术”、“经济学”或“经济学的—宗教”⑦的热衷和投入。他所说的“经济学的—宗教”意义宽泛,包括梭罗(他的“经济篇”这一章为《瓦尔登湖》中的超验自然观打下了基础)和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主义作家,这些作家相信互助理论而不是竞争和自然选择。在《非洲的青山》的最后几页,海明威的向导总结说:“我们有非常原始的感情”,“没有竞争是不可能的”, 即使竞争会“毁了一切”;⑧海明威最后向宗教发起了攻击。在非洲结束游猎回家的途中,他发现自己来到“加利利海边”⑨,看到海里有“很多在水中游动,形成圈圈水痕”,于是疑惑为什么“从来没在《圣经》中被提到。我认为那些人不是自然学家”。⑩
关于海明威的自然观,《非洲的青山》提供了很多可供探讨的内容。在研究海明威20年后在《老人与海》中探索自然的方法之前,有两点特别值得先在这里提一提。第一,在他对湾流的高度赞美中,海明威伤心地表明他的自然观,至少在某一方面,已经过时了。他曾经写到:“海洋是最后留给人类探索的地方之一。”{11}海明威把打猎和捕鱼作为一个“严肃的职业”和写作的重要主题,为了辩护自己这么做的正当性,他比较了作家在“充分并真实地描述事物”时的感受和“独自”呆在墨西哥暖流中的感受(墨西哥的水流将会永远流淌下去,人类的力量是无法阻挡的)。尽管哈瓦那的垃圾每天都被倒入大海,但大海还是保持如常的“蓝色和波澜不惊”,海明威在描写这一现象时总结道:“代表胜利的棕榈叶,代表发明的旧灯泡,以及代表爱的空,毫无意义地在永恒的海流中飘荡。”①[确实,如果海明威能活着看到1989年的埃克森瓦尔迪兹(Exxon Valdez)石油泄漏和2010年的英国石油泄漏,如果海明威能活着看到世界各大洋都被大量的塑料垃圾所堵塞,那么他一定不会再认为洋流是可以永远流淌下去的。]第二,在《非洲的青山》中,海明威对于他所称为“一个乡村”的思索包括对土壤遭受侵蚀的观察,这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后来在其生态专著《沙乡年鉴》(A Sand Country Almanac,1949)中对类似生态现象的较为成熟充分的阐述。海明威写到:“一旦我们到来,大陆就迅速老化了。当地人和谐地与所生存的大陆共存,但是,外来者破坏了这种和谐,他们把树砍倒、把水排干,造成自然供水系统的改变。在极短的时间内,曾经埋在地下的土壤,纷纷在地面,接着,土壤开始流失。这样的土壤流失在每个古老的区域都发生过。”②显然,这种生态问题震撼了海明威,但是在海明威那个时代,他不可能像利奥波德那样是为了呼吁人类保护土壤而指出这样的生态问题,他只是为了说明他为什么在非洲寻找未遭人类入侵的原始村落。我在此提及《非洲的青山》这两个段落,不是为了批评海明威作为环境保护者的局限性,而是帮助读者把焦点聚拢在他的《老人与海》中的主题:圣迪亚哥,独自一人,努力理解并接受自己作为一位渔夫在自然中的位置。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达尔文式自然观的一个例子,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海明威在小说中没有提及圣迪亚哥是如何处理生活中对生殖的需求,只有在这个前提下讨论《老人与海》才有意义。圣迪亚哥必须首先解决位于生物驱动力首位的需求:杀和吃。在海明威的生涯中,弗洛伊德同样声称驱动世界运转的只有两大力量——“饥饿和爱”③;如弗洛伊德一样,海明威的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其作品中强调性的本质,例如他的遗作《伊甸园》(The Garden of Eden,1986)。尽管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包括这两大生物驱动力,但却没有在《大双心河》(“Big Two-Hearted River”,1925)中提及性问题,故事中的人物尼克(Nick)“觉得他已经丢弃了一切需求:思考的需求、写作的需求及其他需求”,④这个人物反映了海明威当时的大部分个人经历(他近期的战争经历和爱情,正如很多评论家所猜测的那样)。尼克发现自己身处一个“被烧毁的国家”⑤,尽管独自一人,但他最终适应了新的生存环境并安定下来。是一场森林大火烧毁了这块土地,这块土地反映了海明威对T.S.艾略特(T. S. Eliot)在《荒原》(1922)中的现代生活意象的回应。然而尼克和艾略特诗中的人物不同,他将自然世界理解为“美好的地方”①,从而找到自己的方向。当尼克走向露营地,他“根据太阳保持方向”,最终躺在地上“仰望天空”,认识到“后背所枕着的土地感觉起来真好”。②在观察鳟鱼的时候,尼克明白必须处理自己破碎的生活:他“观察鳟鱼努力在水流中稳住”,“观察它们在水流中掌控自己”,直到“一只翠鸟逆水而飞”把它们惊散,接着这些鱼又稳定下来面对“逆流”。③
尼克进一步感觉到生存是和适应力及自然选择一致的。他注意到所有的蚱蜢都是黑色的,“意识到蚱蜢变黑是因为生活在烧焦的土地上”。④同样地,尼克看到这里的鳟鱼脊背是“带斑点的,像水中的干净沙粒的颜色”(揭示了它们对付翠鸟的适应性防卫),他意识到“生活在沼泽的动物有应对沼泽的方式”,所以才在那种环境中幸存下来。⑤在这个故事的第一部分,尼克看到鳟鱼跳起来捕捉昆虫,“在溪流中以此为生不愁挨饿”,随后尼克建起自己的露营地。海明威写到:“现在他饿了……尼克饿了……他非常饿了。”⑥然后,吃了第一口食物后,尼克说:“基督……耶稣基督。”⑦第二天早晨,(故事第二部分的开始)尼克太兴奋“太匆忙以至于来不及吃早饭,但是他知道他必须吃”。⑧随后,在尼克体验捉住生平第一条鱼的兴奋之前,海明威迫使他先面临作为渔夫必须经历的可怕暴力。尼克是一个用鱼饵打鱼的渔夫(像海明威所创造的所有渔夫那样),他接受了必须杀生以维持生命的血腥现实,以及在其中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他抓住一只“蚱蜢的头固定住它,同时把细长的鱼钩从它的下颌穿过,贯通它的胸部刺入下腹。这只蚂蚱用前脚抓住鱼钩,把褐色唾液吐在上面。”⑨
《大双心河》发表之后那年,海明威开始写尼克·亚当斯(Nick Adams)的另一个故事《现在我躺下》(“Now I Lay Me”,1927)。故事中尼克发现,他的关于吃和钓鱼的想法削弱了他的祈祷能力。在这个故事里,尼克从战争的创伤中渐渐康复,回忆起父母的不幸婚姻,备受折磨。但是海明威暗示,贯穿整个故事的蚕每晚吃食的声音,一直萦绕在尼克的耳畔。正是这种体现了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功能的吃食声音,让尼克回忆起战争和令人痛苦的无爱的婚姻。尼克清醒地躺着,“听着蚕吃桑叶”——“你可以听到它们吃食的声音以及排泄物在桑叶堆中掉落的声音”。⑩尼克不敢入睡,担心睡着后他的“灵魂会逃离他的躯体”,那是他在战争中受伤时所短暂地经历过的事情。{11}有时,在等待天亮时,为了避免睡着,他想着很多事:钓鳟鱼、寻找不同的鱼饵,下决心不再用火蜥蜴或蟋蟀做饵,“因为它们在鱼钩上的挣扎”{12}让人受不了。但是在晚上,当他“无法钓鱼”时,他就回忆起父母的婚姻并“为他们祈祷”。{13}在某些晚上,尼克“甚至忘记了(他的)祈祷”,“完全无法记得”“在尘世犹如在天堂”这句之后的祈祷词。{1}这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写作技巧的极佳例子,海明威让读者去领会隐没在水下的部分,即尼克所不能面对的来自上帝的祈祷文中的话语:“请给我们今天的面包。”{2}相反地,尼克说:“你可以在晚上非常清楚地听到蚕吃食的声音,我睁大眼睛躺着,听着。”{3}随着故事的发展,尼克的朋友注意到他烦恼不安,就建议他“结婚”,因为那时候他“不愿意结婚”。{4}但是尼克无法避免听“蚕吃食”和排泄的声音,海明威留给尼克痛苦的反讽,即他朋友对婚姻的肯定——婚姻“会修复一切”。{5}
二、“以海为生,杀死我们真正的兄弟,足够了”
回到《老人与海》中的饥饿与吃的主题,海明威给我们塑造了另一个渔夫形象——圣迪亚哥。他已经上了年纪,不再有达尔文理论中所说的“性的挣扎”,但是他仍然无法摆脱孤独和吃这一基本需求。独自一人,以海为生,圣迪亚哥将遭受杀和吃的本能需求的折磨,然后逐渐接受自己在充满暴力的世界中的位置。至于圣迪亚哥的苦恼以及他应对这种苦恼的行为,海明威将会把他塑造为一个现代圣人。圣迪亚哥以圣·詹姆斯(Saint James)命名,而圣·詹姆斯这位渔夫是基督选中的第一个门徒,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他认为“我天生是当渔夫的料”。{6}但是海明威的圣迪亚哥坚持说:“我是不信宗教的。”{7}海明威不会暗示读者圣迪亚哥甚至听说过达尔文,但是圣迪亚哥从自己的漫长人生中了解了海洋生命,更重要的是,他完全接受达尔文最令人不易接受的深刻见解: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起源于共同的祖先。{8}圣迪亚哥“并没有对海龟怀着神秘主义的信仰”,他知道:“我有着(像海龟一样)的心脏……我的手脚和它们的相像。”{9}他把鼠海豚当成是“我们的兄弟,就如飞鱼是我们的兄弟一样”。{10}他意识到咬了鱼钩的马林鱼是他的“兄弟”。{11}他认为,“人类与伟大的鸟类和兽类相比算不了什么”,他“宁愿是海洋黑暗深处的兽类”。{12}最终,在与捆绑在船侧的马林鱼一起前行时,他想:“我们像兄弟般一起航行。”①
海明威在故事的开始就发展老人的内心冲突,那时那个男孩一再鼓励老人吃。圣迪亚哥一开始假装他有充足的食物,告诉这个男孩他“不非常饿”。②当男孩告诉他:“你可不能光打鱼不吃东西。”圣迪亚哥回答:“我这么干过。”我们很快明白圣迪亚哥抗拒吃,不是因为他没钱买食物,而是因为“长久以来吃让他感到厌烦”——厌烦到当他出海打鱼时“从不带午餐”。③然而,在打鱼的水域,圣迪亚哥知道他需要吃并且在此后几页中不停地告诉自己:“我一定得记得,为了保持强有力,必须在这条金枪鱼腐坏之前吃了它”;“我一定得记得吃了这条金枪鱼”;“我必须吃这条金枪鱼,这样我才不会失去力气”;“现在……我必须吃这条小金枪鱼”;然后,宰杀了这条小金枪鱼之后,他对自己说:“现在,吃了它……现在吃了它。”④尽管圣迪亚哥这时变得有怜悯心,“慢慢地认真地”咀嚼着一片鱼肉,海明威却没有变得同样富有怜悯心。
海明威一次次显示圣迪亚哥如何努力地吃,特别是吃令他恶心的鲯鳅或剑鱼,甚至在圣迪亚哥“吃了一半鲯鳅肉”后,海明威描写了一幅古怪的情景:上了钩的马林鱼不断挣扎,而抓着鱼线的老人“被拉倒在船头,脸埋在切成片的鲯鳅肉里,不能动弹”。⑤圣迪亚哥试图洗掉“脸上的鲯鳅肉”,后来再一次意识到“他应该多嚼一些鲯鳅肉”,但他担心再吃鲯鳅肉会吐出来,因为他的脸曾“埋在鲯鳅肉里”,于是他决定“吃其他的飞鱼”。⑥在对杀戮和进食问题的长久思索过程中,圣迪亚哥杀掉他的大马林鱼,观察一条灰鲭鲨用“卡嗒作响、强劲有力、吞噬一切的上下颌”攻击已经死掉的大马林鱼,然后他“坚决地、恶狠狠地”把鱼叉扎进这条鲨鱼。⑦他提醒自己,这条灰鲭鲨“像你一样吃鱼为生”,“再说……任何生命都在以某种方式杀掉其他生命”。⑧然后,他探身船侧取一片马林鱼的肉,“嚼着鱼肉,觉得肉质上佳、味道鲜美”。接着他开始准备对付即将到来的“非常恶劣的时刻”。⑨其他鲨鱼来了,尽管他成功地杀死了其中的几条,剩下的鲨鱼却把马林鱼撕扯得干干净净,只给圣迪亚哥留下尾巴和“大鱼那已成垃圾的长长的脊骨”。⑩
留给读者思考的是:海明威为什么在结束这场杀戮和进食的戏剧时不停地暗示圣迪亚哥的苦恼可以和十字架上的基督相比。当最后一批鲨鱼开始进攻时,圣迪亚哥仅仅说“唉(Ay)”一个“无法解释”的单词,但它是“一个男人在感觉到钉子穿过双手定进木头时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的喊声”。{11}上了岸,圣迪亚哥“把桅杆扛在肩上”,爬上山回到自己的小屋,倒头就睡,“双臂伸得笔直,掌心向上”。{12}我上文提到圣迪亚哥是某种程度上的现代社会的圣人。海明威一直为自然史的某些事实所困扰,那也是其他作家在《物种起源》发表前几年关注的事实。这些作家觉得他们的信仰不仅仅受到新出现的地质记载的挑战,还受到如丁尼生(Alfred Tennyson)所形容的残酷的大自然的挑战:“自然,血腥的尖牙利爪。”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和梭罗也提出过类似的大自然意象。麦尔维尔提到生命是“令人震惊的、鲨鱼般凶恶的”;梭罗回想起自己“抓住并生吞(一只美洲旱獭)”的冲动,意识到自己“像第一个捕鱼人一样,是由于需要的缘故才打鱼的”。①但是,达尔文之前的作品已经把人类放置于拥有共同起源的共同体内,这些作家都找到了相应的方法超越生命的暴力性质,护卫自己的信仰。例如,梭罗宣称:“只有确保自己体内兽性一天天灭绝、神性一天天建立的人才能得到保佑。”②
到了海明威写《现在我躺下》的时候,很多作家已经对达尔文理论引起的革命性变革作出了反应,并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接受(某些人是拒绝)T.H.赫胥黎《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Man’s Place in Nature,1863)中的后达尔文主义观点。他们绝大多数被性选择理论及其对爱情意义造成的威胁所困扰。很多作家注意到,人类具有犬牙,但是他们没有哪一个曾经像海明威那样无情地探索过人类在自然这个血腥的竞技场的位置。蚕不停吃食的声音使尼克不能入睡,(和战争经历一起)破坏了他的祈祷能力,而祈祷对圣迪亚哥来说却是相当容易的事儿——圣迪亚哥祷告不是为了“保住我的灵魂”,相反地,他是“不信宗教的”,他只是“机械地”或“无意识地”祈祷他能“捉住这条鱼”。③在夜的黑暗中,他看见、但是“不知道参宿七的名字”(猎户星座中最亮的一颗星星),而当他接受他“必须杀死”他的马林鱼时,他问自己:“它够多少人吃?”谁又配吃“这条有着不凡举止风度和高度尊严的鱼?”④在这个场景中,圣迪亚哥承认不“理解这些事”。他想:“以海为生,杀死我们真正的兄弟,足够了。”⑤我认为,这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的自然观的要点:想像一下,有一个男人,他以自己的尊严接受了生命的血腥一面并积极参与其中。
海明威并没有认为圣迪亚哥这样的人会从“在海上谋生只要活着就够了”的想法中获得彻底的安慰,但是他暗示读者,圣迪亚哥的三段充满孤独和磨难的经历特别有助于引导他接受自己在生命中的位置。首先,在打鱼生涯中,一个生命吃掉另一个生命的原始景象指引了他。圣迪亚哥看到“飞鱼跃出水面”,观察到一只鸟
在追踪这条飞鱼。老人看到水面轻微的凸起,那是大鲯鳅群在追逐逃窜的飞鱼。鲯鳅们正穿越飞鱼下面的水域,并将呆在水中,乘着飞鱼落下的当儿,全速追赶。这是一大群鲯鳅,他想。它们散得很开,飞鱼几乎没有机会。那只鸟也没有机会。飞鱼对它来说个头太大,速度太快。⑥
在打猎生活中,“机会”这一元素突出了海明威对人类精神孤独的感受,同时也突出了圣迪亚哥的感受:他在生活中不是单独一人的。在后来的场景中,一只鸣鸟找到了通向他的小船的路,然后停在那儿歇息。圣迪亚哥想要同伴,看见这只鸟儿飞得很累了,就和它说话,问它多大了,这是否是它第一次出门。他想到了:
鹰……来到大海追捕它们。但是他没对这只鸟儿说这事儿,反正这只鸟儿也听不懂他的话,反正它能很快了解鹰的意图。
“好好休息,小鸟”,他说。“然后进来碰碰运气,就像其他任何人、鸟或鱼那样。”①
鸟儿飞走后,圣迪亚哥环顾四周寻找,因为“他已经喜欢有它为伴”。②
海明威在描写了圣迪亚哥观察鲯鳅追逐飞鱼的场景后,立即引入第二个系列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圣迪亚哥了解了自己的状态。在第一个例子中,圣迪亚哥向“黑暗的水中”看去,看到“太阳弄出的奇怪光亮”③(海明威重复“奇怪的光”这个词语)。圣迪亚哥自言自语:“现在只有一件事该想一想。我生来注定要做的事。”④随后,海明威立即描绘了第二个关于海中光的场景。圣迪亚哥向船外看去,注意到:“海水颜色很深,光亮在水中形成许多棱柱。无数浮游生物因为高悬的太阳而消失不见,现在老人所看到的是蓝色的水中巨大的深深的光棱。”⑤由于时代的局限,海明威不可能明确地表达出生命起源于海洋这样的后达尔文主义观点,所以传统的阳光或天光,在水中发生折射后,在他看起来似乎是“奇怪的”。然后海明威描写圣迪亚哥“慢慢地认真地……吃完金枪鱼的楔形条纹肉”。⑥之后,海明威描写了第三个海水中光的场景。这次,圣迪亚哥“眼光掠过海面,知道他当时是多么孤单”:⑦
但是他可以看到漆黑的深水处的光棱柱,眼前伸展的渔线和无风水面的奇怪波动。
云层因为信风在聚集,他向前头看去,只见一群野鸭在水面上飞,衬着天空像一幅蚀刻版画,时而模糊,时而清晰,于是他知道在海上从来没有人会是孤单的。⑧
片刻之后,海明威引出了第三个系列景象。此系列的开端是圣迪亚哥看到“海洋表面凸了起来”,然后大马林鱼“不停地露出水面,水从鱼身两侧翻涌”。⑨看到这条“了不起”的鱼,他所听说或所见过的最大的鱼,圣迪亚哥机械地祈祷它快快死亡。他决定杀死这条“巨大而美丽”的鱼,尽管“这是不公平的”。为此,他知道,他是“一个古怪的老人”。⑩和这条鱼斗了好几小时后,圣迪亚哥终于靠近了它,掷出鱼叉,然后他看着“这条鱼活跃起来,尽管死到临头,却再次高高跃出水面,显示出巨大的长度和宽度,显示出力量和美丽。它似乎悬停在小船上老人的头顶上方,然后砰地一声落入水中,溅起的水花洒了老人一身。”{11}
为了更好地理解圣迪亚哥眼中的“了不起的奇异性”,比较他的马林鱼和麦尔维尔想象中的大白鲸将有帮助。这条拥有“力量和美”的马林鱼是海明威所能想象的最壮丽的生命意象,圣迪亚哥认为这条马林鱼甚至比“要杀死”它的人“更高贵”。海明威写这条死了的马林鱼的“眼睛看起来超然物外……像队列中的圣人般超然”。①可是他知道甚至是这最奇妙的生命形式也只能“在空中一动不动地悬停”片刻。相比之下,麦尔维尔宣称他相信“难以捉摸的生命幻象”,以此护卫他的基督教信仰以抵御来自19世纪中期科学的威胁。尽管麦尔维尔承认人类已经几乎灭绝了野牛,但他坚信“永恒的大白鲸”甚至将会从又一次的“诺亚洪水”中幸存下来,“在峰尖浪头中抬身,向天空喷出挑衅的泡沫”。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