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初中历史教育应以陶冶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
历史学科不是一门“实用”的应用学科,而是一门文化素质养成性质的人文学科。所谓历史教育就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促使学生的智慧、情感和人格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以促进学生的生命整体不断获得发展为根本追求的学科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的理想,这才是初中历史教学真正的目的,才能形成国民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2.利用影视片段、历史资料片,重现历史的生动。
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是人物画展的时空走廊,历史事物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历史是生动的。然而,过去性是历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课堂上仅仅靠语言描述,有时候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生动与丰富多彩,所以在中外的多次调查中,学生都认为干瘪、乏味、无聊是历史学科的代名词,甚至有人惊呼:“对新一代的多数人而言,历史,如同上帝一样,已经死了。”解决这个难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利用影视片段、历史资料片,重现历史的生动,同时,在形、声、光、色、动画的感染下,使学生自然突破时空界限,在如临其境的感觉中,经历历史、体验历史,获得由感知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开国大典”时,尽管有关开国大典的语言描述已经比较生动了,但很难感染学生,难以使学生产生庄严感和自豪感。而截取电影《开国大典》的片段,讲课时播放给学生,情况就不一样了,富有感染力的音响效果、隆重的场景、庄严的表情、欢腾的人群,使学生仿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在经历历史的过程中,学生的庄严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3.利用图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情。
教学中,受条件限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视频资料。但前人在丰富的社会活动中,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图片、实物和文献资料,它不如视频资料那么生动,但是如果运用得当,则依然能为我们创造性地创设调动学生感情的历史情境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在组织学习“”这一内容时,我没有找到电影《》的光碟,用图片成功地创设了一个令学生“神入”的教学情境。我先向学生展示了两副圆明园的复原图,同学们看到画面上这些精美的中西合璧的建筑,不禁对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产生向往之情。接着,我又向学生展示了三幅文物图片,并告诉学生这三件文物是圆明园喷泉上的装饰品,我们国家买回它花了数千万元,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都放在圆明园,它们每一件的价值都超过图中的文物。学生对此惊叹不已。讲到这,我话锋一转,说:“1860年10月,这一切都化为了乌有,宝物成了侵略者的战利品,精美的建筑化为废墟,这个侵略者是谁呢?就是英法联军。”学生的痛惜之情、痛恨之情立刻被激发出来。
4.丰富历史教育活动。
初中历史教学,就其课程来说有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应该充分利用开展教育活动。如组织知识竞赛、讲历史故事比赛,举行专题讲座或评论,利用社会资源,参观遗址、古迹、纪念馆,组织观看历史影视片等,尤其是知识竞赛,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举办过各级各类的知识竞赛,如果我们也像数、理、化、外那样从全国到省、市举办知识竞赛,那么一定能促使学生学习历史,激发兴趣,提高素质。总之,要让学生动起来,必须开放教育,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5.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
新教材切实贯彻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注意消除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课文意设置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每一个学习单元都设有活动课,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这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活动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它的缺陷越来越显现出来。它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按照上述五步进行教学,虽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却是以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正确认识新课程下三个角色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前提。
新课程下的学生: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应以主动参与、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性进行学习。实施新课程必须把学生当作有独立性的人看待,并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所教学生的情况、要求和认知的发展规律。
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新课程评价的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也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了解以往的上课流程与新课程要求有何不足,然后扬长避短,并按新课程、新理念充实自己、改变自己。
新课程下的课堂和教材: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唯一的场所。教材则是学生学习的素材之一,并不是全部。新课程有多种版本的教材,因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师只能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一、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起来,关键取决于问题的设计与生成。问题的设计,首先是应当具有阶梯式思维难度的,是足以让学生真正开启思维而进行一番苦苦思索的。其次,它们又应当是使学生可以有一定的思维成果的,即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品尝到问题解决的喜悦,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对有关历史问题的探究中去,这样的问题设计才具有其存在的价值。例如;“我眼中的秦始皇”“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等问题为切入点设疑,启发思考,引发讨论。让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会客观的,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二、创设情境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动,学生静。是一种传授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的内心波澜。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使其如身临其境,体验人物的心灵, 思考历史的时限性和复杂性。如讲隋炀帝的功过时,我们可以采取模拟当时情景的方式,先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不同的人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双方可以辩论,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形象直观”等特点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其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的情景再现。
由于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很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的加以利用。如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我利用《开国大典》的视频来导入。这样马上就把学生带到了那让人热血沸腾的天安门广场,同学们被当时的情景所感染,他们兴高采烈,群情激昂。这样的情景老师如何讲都不能重现当时的恢宏场面,任何语言的描述都显得苍白无力。接着让学生回顾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这不仅使学生回顾了相关的历史知识,还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爱国热情。
四、及时反思总结,师生共同进步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我们不能由于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在备课时必须多下功夫,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四个到位”:精心备教材到位,准确了解学生到位,预设课堂到位,课后反思到位。备教材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研读教学大纲,知道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该达到怎样的程度,不是课本上所列举的知识都要求学生掌握,也不是每个知识点都要求学生熟记熟背。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总是把课本里的点点滴滴琐碎知识点都让学生掌握,生怕遗漏了某一知识点,这样的上课还能高效吗?准确了解学生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关键,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才能达到学有所获的目的。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因此,学生在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做法和想法都是教师所要面对的,那么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就非常必要。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机智;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对课堂要有“超前”的预设能力,特别是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预设,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才不会浪费教学时间。做好课后反思,更要备“课后课”,发现问题,就要想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有没有必然的规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分析一下,记下来,不管是什么情况,就像拍照片一样。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这样,通过课堂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一节完整的课才算备好,也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重现历史情境,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动力
在教学上,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真正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还原生动、深刻、鲜活的历史,才能使更多的学生爱学、乐学历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1.运用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接感知。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对于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学习;近代史中,对于国共两党进行的三大战役的学习等,我就借助路线挂图进行教学,变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记忆。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感性认识。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兼容性高的特点,把图片、影片、录像等史料重现,通过历史的原貌的重现,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进一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领悟、理解和掌握。在讲授“开国大典”时,我给学生放映了中国悲壮的近代历史简评,放映了第一届领导集体走上天安门城楼宣布的场景。当时,全班的学生都震撼了,他们更理解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3.插入历史故事、历史资料使教学更具趣味性。有人称历史课是史话教学,可能有些偏颇,但也体现历史教学的一个特点。在学习时,我把当时民间传诵的民谣:“神助拳,,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跟同学们一起分析。讲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述了奕山“马桶遇洋兵”的故事,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传统教育中,我们一直把学生放在客体的位置,强调接受学习。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很难有主动探索的机会,一堂课中死气沉沉的气氛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课堂效果的高效化恐怕很难!目前,实施素质教育人人皆知,但仍有不少的教师还在继续着“填鸭式”的教学,这显然不合时宜。其实,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即教师不再局限于向学生问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发现问题并能学会解决问题。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课活起来!教师从传统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互动研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这无疑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化,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积极化。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播放的影视图片来感受历史,通过学生自己查资料进行演讲、表演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活动中及时肯定学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事件的认知程度得到更大提升,虽然减少了教师滔滔不绝的精彩演讲,教学效果却出乎意料之外。
作者:宋文 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书院中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习作教学;习作指导;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C
习作教学在所有的课程教学中都具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习作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对于学问的崇尚,促进学生观察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对事情能有自己的看法,看法还很有一定的道理,并能有层次地、措辞精当地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来说,一个学生的作文写得较好,他日后发展的潜能就会更大。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涉及诸多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我校课堂教学一些具体案例,谈一谈习作教学的几个策略。
一、素描训练、夯实功底
素描是绘画术语,按照美术教学的经验,要画好画,首先通过各个局部的素描来训练造型基础。这种注重基本功的起步训练法,值得作文教学借鉴。要很好地完成中年级起步习作教学,最好的形式就是素描。[2]
学生学会习作,大致要学会七种能力:⑴审题能力;⑵遣词造句的能力;⑶搜集和积累材料的能力;⑷选材能力;⑸提炼和表现中心的能力;⑹布局谋篇的能力;⑺修改文章的能力。[3]实践证明,中年级进行素描训练,可以为培养上述独立习作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牛英老师在教学三年级习作《秋天的图画》时,采取以下素描训练:
⑴师:昨天同学们都用自己五彩的画笔,描绘了一幅幅秋天的美图。这节课我们就用语言来“画画”秋。怎样才能把景物“画”美呢?别着急,喜羊羊和美羊羊来支招。
⑵训练点一:首先要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由远及近、从左到右……);其次要分清主次,先看主要的、重要的内容。
示例练习:出示学生的秋景图画之一,按一定的顺序说说图上都有哪些景物?( 近处、远处、天空……)
⑶训练点二:给景物加上颜色。
示例练习:
赏图后描述“( )的苹果,( )的梨,( )的枫叶……”
⑷训练点三:加以想象,用比喻句、拟人句,将景物写生动、写具体。
示例练习:
赏图后描述“枫树的叶子(红了),远远看去,就像(火焰在滚动),高高的白杨树在(哗哗地鼓掌), 秋风在(悄悄地把喜讯传送)”……
⑸综合运用:出示学生秋景图之二,用上前面谈到的方法,写一段话。
同时出示参考词语:一望无际、颗粒饱满、北雁南飞、凉风习习……
类似这样从观察到想象、从说到写、从仿到作、从单一到综合的素描形式,对夯实习作功底不无裨益。
二、对比鉴别、辩证思维
对比论证、对比猜想本是数学术语,在习作教学中也大有用武之地。中年级起步习作阶段,有不少学生习作写成流水账或笼统账。头脑中无“详略得当”、“生动具体”的概念。为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对比鉴别的策略进行引导。例如教学看图习作《文明只差一步》,出示如下两例:
A例:有一天,小明和小红去上学,他俩走着走着就看见一个垃圾箱跟前有很多垃圾,他们就赶紧去抬,不一会儿就抬完了。他们还写了一句“文明只差一步”的纸条粘在垃圾箱上,就又高高兴兴去了上学。
B例: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六毛和小Z姐姐一起走在放学的路上。他们看见路边有一个垃圾箱外堆了许多垃圾,苍蝇在上面飞舞着,阵阵恶臭迎风扑面而来。那还不是人们图省事没走近垃圾箱就扔的,结果命中率不高,全扔到了箱外。许多路人都捂着鼻子绕道而行。小Z指了指垃圾气愤地说:“谁这么缺德,垃圾箱就在旁边,也不扔准点,弄得周围臭气熏天,久而久之,垃圾箱外面的脏地污染范围越来越大。垃圾箱成了摆设。多不好。”六毛回答道:“对呀,垃圾箱只有一步之遥,一点也不自觉!”“不如我们把它收拾干净吧!”小Z说。说干就干,小Z弯下腰伸出洁白的小手捡起了肮脏的垃圾……
以上比照的出示,使其在鉴别中揣摩什么是具体,什么是笼统账、流水账,什么是书面语、方言口语……辨证认识、一目了然。
还比如王海林老师在教学《学写发言稿》时,也采取了对比猜想的策略,使学生初步明白发言稿与普通文章的不同之处;又放手让学生讨论对比竞选、获奖、慰问、联欢等几种不同类型的发言稿需要写清什么……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下笔胸有成竹,事半功倍,可谓是一石二鸟。
三、创设情境、积累感受
朱作仁教授多次说过:“作文教学要注意三个积累——生活的积累,感受的积累,语言的积累,三者缺一不可。”同一班学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为何有人写得好,有人写得不好?写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感受或感受不深。感受来自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创设情境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感受就是一种很好的策略。因为儿童是用语言画面、色彩、声音和动作来思考的。在儿童的知觉中,似乎情感的因素占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情境教学法正是顺应了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一个形象性,一个情感性,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刘清杰老师在教学《学写演讲稿》一课时,创设如下情境,引导学生积累感受。
⑴出示视频歌曲《我爱你,中国》,请你边听边看边想,用上“祖国”或“中国”二字说说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
学生纷纷说出“祖国,我爱你;祖国,生我养我的那片热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为当代教育理论提供了许多实现的途径。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本身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最终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因此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历史课程作为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解决问题能力,还要培养品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学习的许多目标都要通过学生积极地获取材料来实现。所以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为教师教学个性提供了张扬的舞台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在同一段时间内,人通过不同感官获得的知识量是不同的,它们的比例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视觉和听觉获取的知识达94%之多。另一个试验还表明: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视觉,学习时注意的集中率是83.7%;而如果是纯听觉的,注意的集中率只有54.6%。以上数据说明,视听结合所接受的信息量和记忆度都超过单项感官接受的效率。因此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绵至今的国家,漫长历史中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可以说是浩如烟海。近些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及纪录片也不断出现,如《三国演义》、《》、《》、《开国大典》、《抗美援朝战争》等。大量的图文素材使得历史学科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历史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优势,随时从网络上充实自己的个人素材库,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筛选、整理、提炼,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单纯使用教材、教参备课的老套路,实现备课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构思,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变历史过去性和一维性的特点,使某些抽象的、难以表现的教学过程得以实现,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历史,达到声画同步、图文并茂、情感共鸣,使许多教学设想变为现实,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网络支持下的学科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化和学生学习的自主化,教学的空间极大地扩展,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余地得到无限延伸,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得到尽情地发挥。
二、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教师都应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情感,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最感兴趣的学科,他们就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合作者,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使命。
历史《标准》要求结合“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可通过文化机构、传播媒体、学校、社区、参观访问和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和资料检索能力,就可以通过各种网上搜索引擎,方便快捷地获得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历史教师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如在带领学生到微机室上网时,我通常要求他们,利用D盘共享建立“资料市场”,调剂组际资料。每个小组在整理资料的时候,都会剔出大量无用的资料。如何使无用的资料得到再生利用,化废为宝,是很有意义的。学生们把小组无用的资料存入D盘,在“资料市场”进行交流,互通有无,实现资料再利用。学生也在重新选择中学会合作的重要性,相互协作。
三、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实践的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历史课堂中的现代建构意义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辅以计算机的帮助,自主参与,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探索性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开放的氛围,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与网络建立联系,指导学习、参与讨论,实现由维持性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轨,这种学习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由和主动。
如:在教学中,我注意营造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经常让学生走上课堂,利用自己上网查阅的素材制成Powerpoint,讲出自己的感受。其中李甜甜同学的《不能忘却的记忆》留给同学们深刻的反思。她在展示课件讲课的同时,还节选了《》影片中的四个片断,以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灵。
我们在震惊之余,更真切地感受到学科整合的魅力,它让一个孩子在信息化的讲台上有了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随着历史学科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历史学科信息化平台的创设,使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及在网上寻找的信息,寻求答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变过去那种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探寻未知,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信息素质的养成。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知道怎样、从哪里获得感兴趣的知识,通过网络迅速实现知识的拓展、选择、归纳、凝炼,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不足的后顾之忧和某些教材知识的遗漏,实施个性化的教育。
四、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为学科德育渗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志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创业精神、抗洪精神等,这都是为我们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
历史课堂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在知识的传授中潜移默化地把爱国主义精神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植根在学生的心里,使得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源源动力,焕发出巨大创造力。
在教学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图象和音响来展示历史的风云变幻,重现难忘的历史时刻,展现中华文化的精彩斑斓,以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调动学生的多重感观,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领悟历史,将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责任感和光荣感,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如在讲授初二历史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中,我把学生带到微机室,分活动小组选择专题,追寻中国“两弹一星”及战略导弹部队的建设史及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利用素材制成简单的Powerpoint,通过教师机进行广播,使学生迅速实现知识的选择汇集,展现计算机操作能力。在大量精美的图文中学生形象地了解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史,受到了“两弹一星”民族精神的教育,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工作伙伴。它使得历史教师在深刻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可以超越教材,实现教学的激情。它给学生展示了知识的广阔空间,教会学生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如何进行学习,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它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以大量的图文、声音、影像生动地再现了过去的历史,利用学生认识过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特点,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抽象的道德认知生动地、主动地走进学生心灵,传承民族之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应看到由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学科,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水平往往影响学科整合的成效。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知识广度和理论素养。另外现有初中学校的计算机室还没有配备多媒体设备,这也局限了学科间整合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相信,随着新课改的理念逐步进入我们的课堂中,溶入到我们的教学思想中,落实到我们的教学行为中,这些软硬件达到了,我们会看到在新课改的学科整合领域又会焕发出奇光异彩,显示出更鲜亮的活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美]吉尔福特著.施良方译.创造性才能.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