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教学口诀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能力目标:(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2)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帮助别人,体现自我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记熟9的乘法口诀。
2.会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四、教学手段
电脑课件,蛋糕图片。
五、教学流程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是11月7日,是我们的好朋友跳跳龙的生日,早上,跳跳龙早早地起来,它想:(放课件:跳跳龙说:“今天是我9岁的生日,小伙伴们会不会来给我祝贺生日呢?它们会给我什么生日礼物呢?最好是一个大蛋糕,那该多好啊!出示蛋糕图)
2.探究新知
同学们,既然跳跳龙这么喜欢吃蛋糕,你们想不想送给跳跳龙一个又漂亮又香甜可口的大蛋糕呢?
(1)学生小组内自由拼蛋糕图。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手中的蛋糕拼好,送给跳跳龙吧,拼好的同学请往前面走。
(2)师挑拼好的蛋糕图贴在黑板上。
(3)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蛋糕图填写统计表。老师发现你们真是心灵手巧的孩子,蛋糕做的这么漂亮,可同学们,你们注意了吗?你们刚才在拼蛋糕时,每个大蛋糕都是用几小块拼成的?(9小块拼成的)
那么两个大蛋糕又是由几小块拼成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个大蛋糕是由18小快拼成的,9+9=18)
我们知道了两个大蛋糕是由18小块拼成的。那3个、4个、5个一直到9个大蛋糕又是由几小块拼成的呢?(生答 师相机板书,完成统计表)
(4)师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列出乘法算式。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不但善于观察,而且勤于动脑,这种学习数学的方法真的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看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加法)
那你们能用一种比加法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吗?是什么方法?(乘法)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想一想,1个大蛋糕是9小块,也就是几个9,(1个9)那应该怎样列乘法算式。
(1×9=9 板书)
依次往下,你能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吗?谁来回答。(生答 师板书)
(5)编口诀。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那你们能不能根据以住的经验给1×9=9编一句口诀呢?(一九得九)
大家想一想9的口诀一共有几句呢? (九句)
那你们能把剩下的8句口诀编出来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编,小组长要做好记录。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编的口诀。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把9的口诀编完整了,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读一读9的乘法口诀吧!(齐读口诀)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句乘法口诀能列几道乘法算式吗?
(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
那我们来看一九得九这句口诀除了能写出1×9=9外,还可以列出什么算式?(9×1=9)
那接下来谁愿意把板书补充完整?(找生板书)
(6)找口诀中的规律并记忆。同学们,一句口诀除了可以列两道乘法算式外,还有很多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同桌讨论,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同学们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经过大家的认真观察,我们找出了这么多的规律,那我们就根据这些规律来记一记口诀吧!看谁记得快。
我们来个对口令游戏吧,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3.运用新知
(1)口算练习:玩快乐大转盘。同学们,今天我们除了为跳跳龙过生日外,跳跳龙的爸爸、妈妈也为它买了生日礼物,他们送了什么生日礼物呢?原来是快乐大转盘,这下可把跳跳龙难为坏了,因为大转盘上有些数学知识跳跳龙不会解决,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它呀?
大家看这个大转盘,里圈是9×,外圈是1~9的数字,当拨针拨向几是你就列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并说出结果。
(2)比较练习。跳跳龙今天玩的特别开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帮跳跳龙算一算今天一共收了多少个小伙伴送来的礼物吧?(课件出示练习题)。①一只小猴选了9个桃子,5只小猴一共选了多少个桃子?②小狗送给跳跳龙9块骨头,小猪送给跳跳龙9穗玉米,它们一共送了多少个礼物?③小袋鼠送了9个苹果,小猫咪送了4条鱼,它们一共送了多少个礼物?④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同学们,通过上面的练习题,我们知道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具体分析,其实9的乘法口诀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广,如:我班同学一排是9人,那两排是多少人呢?那3排、4排呢……
4.课后总结
(1)学生谈收获和感受。同学们,你们在这一天中不仅给跳跳龙过了生日,而且还帮它解决了问题,老师相信你们在这一天中一定会有一些收获和感受吧?
(2)师生共唱生日歌。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老师希望你们能做个有心人,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别人。好,最后就让我们共同为跳跳龙唱一首生日快乐歌,祝福它生日快乐,请起立。
本节教学内容的前后知识联系为: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有:100以内的加法、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有:除法的意义,用乘法口诀求商及其应用,6~9的乘法口诀及其应用。教材通过数松果的情境,把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置于有趣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松果的总数与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规律,体会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应用口诀。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前测,了解到:1.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背出5的乘法口诀,但在书写上有错误,主要体现为数字汉字同时出现。2.当学生遇到难记的口诀时,为了记住它只会机械记忆,没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窍门。
1.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东西才是感受最深刻的,于是我设计了以下4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记忆、应用有深刻的体会。
活动一: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
先以数松果的情境导入,数一数,松鼠们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边数边整理数据,完成表格。在整理数据过程中,初步感受堆数与总个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数形结合,编写口诀
借助统计表、实物图、算式得到松果的数量,在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中体会乘法口诀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通过在实物图上圈一圈的活动,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建立起统计表、实物图、算式和乘法口诀的关系。
活动三:多种形式,记忆口诀
通过拍手读、集体背、对口令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当学生记忆口诀遇到困难的时候,通过找规律的方法教给学生记忆口诀的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口诀,背诵口诀。
活动四:丰富练习,应用口诀
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完成书上第31页的1、2、4的练习,通过采松果的游戏建立实物图、算式、算式结果以及乘法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在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经历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建立数形结合的意识,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会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数松果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跳着数”的数数技能,在这个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先学“5的乘法口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松果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一《数松果》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是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第一课时,虽然有些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但还没有真正地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因此,教学时,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及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学生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其他乘法口诀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节课力求让学生学得轻松,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备课时预设学生第一次编制口诀有困难,准备师先讲解示范编前三句口诀 ,再多用些时间进行探索和交流,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同学已会背口诀,编制时脱口而出。因此,编口诀的时间缩短,把学习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应用。总之,本节课从童话故事入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良好。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二数松果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跳着数”的数数技能,在这个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先学“5的乘法口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我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以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为重点,让学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上。首先,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卡通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感知5个5个地数,为编制5的乘法口诀奠定基础。其次,由于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乘法口诀,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运用主题图和课件,使新授知识更加具体,引发学生观察和思考,其次,教师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鼓励学生说一说乘法口诀的意义。本节课比较不足的主要有:教师如果能对课堂教学各环节时间的进行妥善安排,课堂或许会更丰富。其次,学生对于口诀中的规律的发现还比较浅层次,教师的引导如果针对性较强些,或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三《数松果》是北师大版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的第一课时。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 5 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
首先让学生在采松果的情景图里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数学问题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
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如在熟记口诀时采用了对口今、开火车、手指等游戏,使学生乐记且又记得牢。
3、以探究式的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这节课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5 的乘法口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对 5 的乘法口诀算式的比较观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函数思考能力;通过对情景图的提问题与解答,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挑战自我”题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等等。
【关键词】联想;应用
联想,一般是指由某人某事物或某概念出发从而想起与他相关的人、事物或概念。而我认为的“数学联想”是指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处理新问题的数量关系或内在联系时,能够在已掌握的旧知识与新问题之间,找到内在的联系,或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从而变换审题的角度,使学生能够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思考、探究,最终使问题得到更顺利、更简捷解答的一种思想。结合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的教学,谈谈我对数学联想的体会。
一、立足数学联想解读内容
1.从局部到整体
教材在教学每一个乘法口诀的过程中都有以下的一些特点:在现实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按乘法意义把几个几写成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口诀花样记忆口诀用编出的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这样相对稳定的教学线索,使得学生在学习之前的1-6的乘法口诀时能够经历并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一般方法,这类知识与技能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联想自主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2.从意义到结构
乘法口诀的意义可以分成2个层面:1.知道乘法口诀的每一句口诀表示几个几相加;2.感受到乘法口诀可以很快地帮助学生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而当学生在熟悉和应用这些数学乘法口诀的意义时,学生将会发现乘法口诀也有一定的结构性特点,利用这些特点进行迁移联想就可以更好的进行教学。当然,学生在应用数学联想时,可能感受的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想,也可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之间的联想。我们可以关注和培养学生利用这种联想的思维,然后介入学生对口诀之间规律的思考,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形成乘法口诀的网状结构,从而使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乘法口诀。
二、立足数学联想进行教学
1.探究方法规律,培育联想的基础
联想,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我们利用联想优化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内容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体会数学知识网状结构的建构,从而更好地完善认知的结构。
【案例】苏教版《1-4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
……
观察4的乘法口诀,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第一个乘数每次大1,第二个乘数都是4,积每次大4.)
追问:为什么积会每次大4?
引导学生根据口诀的意义分析:每一句口诀比它的上一句多一个4,所以积也每次大4.
那3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为什么积会每次大3?
……
教师在引导学生找到乘法口诀的编排方法和其中的规律,并不意味着他们了解了表象后的更深层的元素。老师的追问使得学生去反思规律形成的原因,从乘法的意义来分析,让学生的思维回到原点,从而对乘法口诀中的规律达到了深刻的理解,为学生后面利用规律联想其他的口诀做基础。
2.利用方法规律,实现联想教学
联想,可以让学生由一种已有的表象唤醒另一种表象。学生在已经学习的知识中,形成了已有知识的经验,然后在学生学习新课时,就可以“由此及彼”的思维中,进行回忆、收集相关知识信息,从横向,纵向去了解和沟通不同知识的关系,从而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例如,学生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后,学生已经基本知道了编制口诀的一般方法和每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存在的规律。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为背景,借助形象地操作进行思维,利用联想自己编出乘法口诀。
【案例】苏教版《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
1.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谁会背6的口诀?
说一说6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7的乘法口诀。(揭示课题)
2.迁移猜想:
你来猜想一下7的乘法口诀会有什么规律?(第一个乘数每次大1,第二个乘数都是7,积每次大7。)
师:你能用这些规律,试着来编一编7的乘法口诀吗?(学生独立活动)
……
这节课中,在学生探索新的乘法口诀之前,先帮助学生搭建已有乘法口诀经验的脚手架,让学生从已有的编口诀的方法及口诀的编排规律自主迁移,猜想类推“7的乘法口诀”,这既是对已学的乘法口诀结构的巩固练习,又是对建立和形成编制口诀的思维方式的联系。
3.利用方法规律,延伸联想意义
联想,可以让学生在认识到已经构建的知识技能之后,给与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对知识进行延伸和重组,从而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学生的联想意识。
【案例】苏教版《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
……
三、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一起把7的乘法口诀背一遍,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几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是怎样想的?
在教学的结尾部分,教师先让学生总结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知识和方法,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8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想?让学生在思考这类乘法口诀的方法之后,大胆地去联想,就会使学生联想到学习下一个8的乘法口诀,不但能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发散了思维,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是从联想出发形成的推广和延伸。
平时,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关注教材,从中挖掘出可以让学生去联想的内容;关注学生,寻找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中把握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联想的时机;给与空间,我们为学生营造一个联想的空间与自由,发展学生联想的能力。当我们耐心地、长期地、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时,学生将会更大能力地发挥自己的数学潜能,而学习数学将会更加快乐!
【参考文献】
[1]张奠宇,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一、教师要相信学生内在的主体能力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创造性教学是一种主体教学”。教学专一、划一性地强迫学生呆读死记,不能照顾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反而会阻碍学生的主体能力,抑制学生的主动发展。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数学“4的乘法口诀”教学中,学生已经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了探索性的学习,基本掌握了2和3的乘法口诀。所以教师只要充分相信学生的主体能力,着力于创造动机的激发并进行创造的指导,便可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在学习“4的乘法口诀”之前,老师先让学生说一说“2”和“3”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到的?接着向他们提出:你们自己能有办法得到“4”的乘法口诀吗?可互相合作,借助摆学具的方法,比一比看谁能又快又好!(学生立即拿出学具)。教师提出问题及要求,“两个4是多少?怎样写乘法算式,口诀是怎样的?……请边摆边试写出乘法算式的口诀。”教师稍微点拨,一会儿“4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任务就顺利地完成了。在这种学习实践活动中,改变了过去那种对学生的主体作用估计偏低、消极地适应现有的教材教法、教师包办代替的做法。学生乐意接受,学习愉快,体现了自主、合作、创新的精神,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发展。
二、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全体学生
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合作,共同参与,由集体解决冲突性问题,不仅能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改善课堂教学气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实现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记得在小学二年级的一次数学课中,我们针对“怎样判断直角”开展了积极的讨论,同学们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说用类比的方法;有的说用直角度量的方法;而有的却说用肉眼的方法直接判断,等等。“同学们这种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首先肯定是对的,值得我们学习。但是,用肉眼和类比的方法判断的同学,忽略了一个小小的问题,请大家再认真找一找、想一想。”经过教师这一提示,学生“茅塞顿开”,很快得出这种判断存在误差。只有用三角板的直角度量,才是准确无误的。教师接着说:“准确度量直角的方法还有很多,希望你们今后多看书学习,能自己去探究寻找!”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路,珍惜他们思维中的合理因素,保护学生创造性的幼芽,并以理服人,巧妙引导,使学生感到轻松、和谐。学生生动活泼,敢说敢做,就会不断地产出创造性的火花。
三、课堂设计以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中心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方法,主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精辟名言。他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可见,让学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以叶老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并努力体现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这个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认真设计每一个问题,始终考虑如何为学生服务。如:怎样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如何使他们自己获得新知识,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大胆实践、细心观察、勇于提问等,最终成为自觉的学习行动,促进了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发展。
再如:教学除法应用题时,我将教学内容作了这样的处理:“将24个苹果装进盘子里,要求每个盘子装两个或两个以上,不能剩余。问有哪些装法?”请同学们用24个小圆片代替24个苹果,在桌面上摆一摆。答案分别有:“每盘装3个,可以装8盘”“每盘装4个,可以装6盘”“每盘装6个,可以装4盘”,等等。再通过电教化手段演示,让同学们懂得:不管每次怎样分,每盘分得的个数都相等。因此,以上的这些分法,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得到的算式分别有:“24÷3=8”“24÷4=6”“24÷6=4”等。像这样一题多义、一题多解、殊途同归的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应变的创新能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创造性思维的氛围,从丰富多彩的解题方式、解题运作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