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舞蹈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15-02
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舞蹈专业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学生在大量的实践训练之后,对理论课缺乏学习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舞蹈专业理论课堂教学的效果。事实上,理论与实践从来就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和提升,理论课中进行舞蹈实践的验证,技能课中贯穿理论的渗透。
一、以学生为主的观念实施
(一)让学生自思
相较于其他专业,舞蹈专业的专业技能课即实践性课程在总课程中占近三分之二的比例,在传统的教学中,尤其是专业技能课,课堂是教师的,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几乎全是教师做主,在长期固定模式的教学中,自然形成学生思想上的惰性,缺乏思考。虽然一节课下来,体力得到很大消耗,但在思想上是被动接受。针对这种情况,专业教师应积极探讨教学改革,整合内容,精心设计,弱化原有课堂练习的环节,给学生更多时间和空间,采取集体讨论、个人展示、课堂录像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舞蹈专业的理论课既是教师授课的难点也是学生上课的难点,以《艺术概论》课程的改革为例。《艺术概论》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因此,在课堂上适当安排学生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并要求写出评论(不限字数),必须是自己的切身感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初见成效。特别是对本科生而言,为他们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二)让学生自主
“让学生自主”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例如,把课程中难度最低的章节内容交给学生,让其备课、讲课。这样做不仅要求学生通读课本、查找生僻字、详细了解课本知识、查阅相关资料,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备课,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有效扩展知识面,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和考研做必要准备。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备课能够在中国知网、超星图书等网站熟练查阅资料。
考研是舞蹈R笛生的一个“软肋”,这不是因为学生的文化基础差,而是大家对考研不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考研一无所知,简单地认为考研与舞蹈专业的学生关系不大。教师要抓住备课这个重要环节,给大家讲解考研的相关知识,认真指导他们如何查阅资料,如何讲课。在学生每次讲完课之后,教师要客观公正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鼓励想考研的同学,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三)让学生自制
据调查,在校大学生中超过九成拥有智能手机,在拥有手机的学生中,又有超过九成会带手机去上课。其中,17%的大学生平均每节课使用手机时间超过30分钟。“玩”手机的理由多是因为课程枯燥。如何有效地控制学生对手机的使用,直接关系到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好和课程内容,让他们在课堂上利用手机查找资料,了解相关舞蹈家及艺术家的生平简介,对一些以“识记”为能力要求的内容让学生自学。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师的角色必须发生转变,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课堂教学应努力使学生获得自主、独立的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原来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舞蹈系教师应发挥专业特长,做最优秀的“导演”和“编剧”,在设计上凸显个性色彩,努力创设个性课堂、最受欢迎课堂、最具魅力课堂。
二、遵循专业规律的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应在掌握全局、把握观念的基础上遵循专业规律进行,在此以基训为例。基训,即基本功训练,是基础中的基础。近年来,受社会整体观念的影响和制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为高考而舞蹈,导致专业基础差,几个月的高考强化班之后直接进入高校舞蹈课堂,特别是软开度极度欠缺。基训课的课程特征是抓实践、重基础,从点滴做起,必须要有科学正确的训练方法,由此多种因素的结合之后,才会水到渠成,日久生效。
鉴于此,高校舞蹈基训课适合在学生初入学阶段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但是不能单纯地将课堂训练交给学生,以免在训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伤害。基训课堂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舞蹈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质量。规范严谨的基训课堂应该是在专业教师的科学示范和统一指导下,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特别是跳转翻以及身体软开度的训练、关节的柔韧性等。因此,对于舞蹈专业而言,大一、大二的基训课必须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在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素养之后,再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自行编创基训组合。在此基础上,舞蹈编导、中国民族民间舞等课程才可以实行课堂教学改革。
三、提升理论素养
舞蹈系参与课改的专业理论课程主要有《艺术概论》《音乐基础》《民族民间舞教学法》,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备课、自己讲课。有人说,课改如果是改为全部由学生讲课,那教师岂不形同虚设?事实不然。舞蹈系学生最大的弱点在于自制能力较差,严重缺乏读书的意识和习惯。课改后,学生通过备课开始读书了,有了读书的意识和习惯。而让学生授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首先,要求教师不仅熟练掌握课本知识,还要在原有基础上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以备学生在备课、授课过程中的疑问解答。如今网络资源发达,学生在备课过程中查阅资料的形式、方法多样,所获得的资料也极为丰富,因此教师要能够准确判断学生讲授知识的准确性。如在《艺术概论》课程的讲授中,教师要全面了解音乐、舞蹈、美术、建筑、文学等各类学科的基础知识。日积月累,无形之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其次,教师在进行课堂总结和点评时,更要求语言精炼,准确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不能只是简单重复学生讲授的内容。
第三,让学生备课、授课,学生会更关注教师的表现,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则难以服众。
有些学生为了优化自己的课堂效果,不仅认真备课,而且还在备课的同时要求同宿舍和关系较好的同学上课积极配合,一起查阅相关知识。由于大家性格各异,因此同学们的授课风格也多种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舞蹈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尽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提高,但还是有极个别学生有厌学情绪等,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继续探索。
【关键词】舞蹈水平;评估标准;重要性研究
1 体育舞蹈水平评估的研究现状
体育舞蹈运动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最初的宫廷舞蹈发展到现在风靡全球的体育舞蹈,在这种长期的运动实践中充满了人们的探索精神。正是在这种探索的过程之中,人们不断的进行着创新和总结。伴随越来越多的体育舞蹈院校在中国的开展,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主席Carlos Freitag认为这项运动对年轻人有更多的兴趣。在国外,体育舞蹈运动不仅对年轻人,对中老年人也同样受益匪浅。舞蹈是社会性的,追求的是开心、愉悦,更多的是要热爱,然后才能更好地发展,体育舞蹈更加体现的是竞技,它需要锻炼和投入,不仅是一项运动,更讲的是音乐的和谐、对舞蹈的热爱。近年来,众多的理论学者和体育工作者也一直坚持不懈地对体育舞蹈理论进行研究和探索。
如容丽等人对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舞蹈开展状况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应重视技术水平;同时,体育舞蹈教学大纲、教材的编制、辅助课程的开设、高校间的竞赛组织也是制约体育舞蹈运动发展、学生水平的重要因素。陈自旺对全国各省的体育学院、综合性大学和师范性大学的体育院系体育舞蹈课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今后体育舞蹈运动的发展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李鸿,周振茂等分别对高校体育舞蹈现状、学生水平、特点和功能、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等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和建议。
近些年,全国的一些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也开始组织交流、教学比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舞蹈水平,这不仅给了学生学习的机会,教师、专家、学者也能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一些专家、学者、教师在重要比赛结束后开始进行一些相关的理论研究,申请相应课题、发表相关论文,很大程度发展了我国的体育舞蹈事业。
如邓红妮、邓援朝、李裕和等,在1993年广州体育舞蹈大赛以后,开始展开对参赛选手赛后血乳酸、尿蛋白的变化研究,探讨体育舞蹈对人体身体机能的影响,为体育舞蹈的教学训练提供了参考。
这些都对本研究都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体育舞蹈水平评估标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2 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体育舞蹈水平评估标准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相应带来了竞争和压力。特别是自从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迅猛增长,目前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体育特长生,他们的择业范围更为狭窄,因此,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及业务能力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所以这项运动不仅仅起到了健身娱乐的价值,同时也成为各个院校建设特色体育专业和体育竞技的主要内容,使得这项具有特色的运动项目成了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今后就业的谋生手段。所以制订出科学的体育舞蹈水平评估标准,这对提高体育舞蹈水平,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促进我国高校体育舞蹈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目前,全国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体育舞蹈方面的相关研究很少,而对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体育舞蹈水平评估标准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体育舞蹈水平评估标准的研究非常重要,运用评估标准发现问题、找出问题,不仅能提高他们的体育舞蹈水平,也能拓宽他们的体育舞蹈领域,有利于开发我国高校体育舞蹈市场,促进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同时,也能促进我国体育舞蹈这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增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小结
目前国内高校里尚无体育舞蹈评估标准,本文探究范围是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针对目前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体育舞蹈水平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反映出体育舞蹈水平评估标准的重要性,此研究的成果,既有利于提高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体育舞蹈水平,又能形成科学的体育舞蹈观念,进行健康的、理性的体育舞蹈运动和有意识地建立体育生活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目前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体育舞蹈水平状况,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舞蹈教育工作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王平.21世纪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体系设置指导思想
及其特点.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2 李春文.体育舞蹈教程.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舞蹈教育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1.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
1.1资金短缺,配备不齐全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学设施和设备跟不上教学实际的需要。经调查,有些高校用在舞蹈教育上的经费严重不足。有一所学校每年投入自然科学研究上的经费达8000多万,而投入人文科学研究的经费仅有100多万,而真正用在普及艺术教育上的经费那真是少得可怜。一般高校进行舞蹈训练的场地,通常只是普通水泥地面的教室,没有铺设专门的地板、地毯、把杆,更没有镜子了。最多只是用普通迎宾用的地毯铺设在水泥地上,那样活动极容易受伤,更是无法达到训练的效果。
1.2 生源质量的下降,导致教学质量滑坡
由于教学改革的推进,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大大提增,一些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考入高等音乐专业队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校音乐院校成为“低分考生的收容所”,一些文化课成绩较差的考生,经过几个月的突击,就能轻而易举地考上高等音乐院校。而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音乐知识接受能力和悟性往往都比较差,很难完成学业。生源质量的下降,直接结果是导致教学质量滑坡。
1.3 师资力量缺乏,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意识
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时代要求高校音乐教师不仅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准和教学水平,还要有较深的理论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科研能力。教师缺乏学术研究能力,就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教育,就不能吸引和培养出富有创造意识和有能力的学生,而最终只能使我们的舞蹈课堂成为“一潭死水”。可以说,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对于建设高师舞蹈师资队伍,强化高师的特性,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4 高校舞蹈专业的课程设置层次不齐
由于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入学晚、年龄大、软开度差等多方面原因,对于她们的课程设置,不能单纯地向艺术院校靠拢。虽然她们有很多无法弥补的缺点,但她们却有着科班出身舞蹈学员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她们具有文化基础好、理解能力强等优点。因此,高校舞蹈师资的培养应进行探索研究。
2.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2.1高校舞蹈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
第一:芭蕾舞基训与芭蕾教学相结合:我们之所以选择芭蕾课作为基训教材,是因为芭蕾从十六世纪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产生以来已经历了五百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训练体系。它从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物理运动学、力学、美学等各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比较好地解决身体的基本形态、重心、稳定性、协调性动作的舒展性等问题,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人体各部位的肌肉、韧带和关节的力量、韧性、灵活性外开性以及各种旋转及弹跳的训练问题。
第二: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与民间舞蹈文化相结合: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舞蹈传统,所以中国民间舞蹈的种类丰富,风格各异。
第三:基础编导知识与编导实践相结合:基础编导知识与实践对于高师舞蹈专业的学生培养也很重要。她们除了要学会教学生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编导能力。所以在课程中编导理论和实践课也应占有一定的比重。在课堂设置中,一定要突出编导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并学会用实践去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
2.2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既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又区别于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受教育者是文化知识层次高、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自我意识、参与意识较强的大学生。因此,从事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师,必须是高水平、高素质的,也就是说,高校艺术教育的师资是兼教学与指导艺术实践于一体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正确的审美观点,较高的鉴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还需要有广博知识,一专多能的本领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因此,要提高高校艺术水平必须首先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2.3教学方法的改变以提高教师文化修养为目的
人的审美心理心智结构并不是纯先天的、自在存在的、固定不变的,它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自身禀赋和审美观念基础上的一种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在掌握舞蹈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灵活应用现代教学方法,使学生排除对舞蹈的恐惧心理的同时,由被动变主动,对舞蹈课程或相关活动产生兴趣并提高业务水平。
2.4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开设艺术课的同时,学校还要积极发挥学生艺术团体的力量,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普及高雅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在校学生艺术素质和审美情趣提供一个工作平台和教学载体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尤其要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普通高校应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建立各种艺术社团组织,如成立合唱队、乐队、书画社、摄影社、诗社、文学沙龙等社团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健康有益的审美活动,如举办卡拉OK演唱会、诗歌朗诵会、演讲会、书法展览、绘画展等活动,并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学生自己开展的群众性艺术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陈丽.论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的独特功能和发展新模式[J],艺术教育,2008,(01).
[2]刘薇.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对策[J],学问科教探索,2008,(10).
【关键词】体育舞蹈 区域经济 课程设置
【基金项目】本文是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孵化”研究》之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72-02
1.前言
体育舞蹈源于欧美传统宫廷舞、交际舞和各种土风舞,后经整理规范成为现在的体育舞蹈。体育舞蹈共分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共 10 个舞种。摩登舞包括华尔兹舞、探戈舞、维也纳华尔兹舞、快步舞和狐步舞;拉丁舞有伦巴舞、恰恰舞、桑巴舞、牛仔舞、斗牛舞。
体育舞蹈融艺术、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被人们誉为“健”与“美”相结合的典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但具有独特的观赏性,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重视和欢迎。
目前,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体育舞蹈课程的院校较少,加之云南特有的区域特点,对体育舞蹈的发展也产生较大的影响,经济发展滞后也成为了该课程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笔者在云南省体育舞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课程设置与改革,为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舞蹈的发展带来可依据的理论。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知网中关于体育舞蹈的文章,并进行系统分析处理;查阅现有体育舞蹈的教材;查阅有关高校体育课程的法规、书籍及文献资料,为论文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能较充分的了解云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情况,笔者针对体育舞蹈目前开展现状,对开设有体育舞蹈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体育舞蹈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对现行的体育舞蹈课程有哪些建议等情况。针对内容需求,对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广播电视大学的体育舞蹈专业学生芳芳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率100%。
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4 逻辑分析法
对课题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得知体育舞蹈目前开展现状,探索新型课程体系。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舞蹈开设现状
从调查走访中得知,云南省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为数少之甚少,有些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仅作为选修课来设置,每周课时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舞蹈知识的基本需求,更别提技能的掌握。体育舞蹈发展比较缓慢,而且内容较为单一,跟不上目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1)体育舞蹈学习内容调查
表1 体育舞蹈学习内容调查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中既想学优美的交际舞,又想学具有艺术魅力的体育舞蹈,但是学习体育舞蹈的学生仍然占大多数,比例为78%;两者均学习的仅有9%。
(2)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
表2 学生对教师满意度调查
从表2统计发现,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对教师教学方法、技术水平、教学态度很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6%、31%、66%;而比较满意分别占到50%、67%、34%;不满意的仅为4%、2.5%、1%,由此看出学生对体育舞蹈教师的认可度比较高。
3.2 云南体育舞蹈整体水平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专家访谈,云南省体育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校对体育舞蹈的投入不够;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组织者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影响及参与积极性不高;体育舞蹈课程体系设置不成熟,教学环境不完善等等一些方面综合制约了体育舞蹈教学发展。
3.3 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育舞蹈的影响
如果说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两者作为主体的不成熟受社会发展环境的制约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而经营发展的落后,市场规模的欠缺则是目前制约体育舞蹈发展速度的主要原因之一。云南抵触偏僻的西南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相对发达地区来说,经济来源结构单一成为云南省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经济问题,社会大众更多精力是集中在生活消费当中,很少有人将目光放在娱乐消费上,所以不难理解社会参与体育舞蹈人数为什么少。社会基础差自然而然就成为体育舞蹈开展的主要瓶颈,各高校也会考虑社会原因而放弃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即使开设院校其课程设置也相对较为单一,体育舞蹈的发展以此状况发展下去前景较暗淡。
3.4构建新型体育舞蹈课程体系
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各行业的主要骨干力量,是我国在加入 WTO 后与世界经济强国竞争的高层次人才。丰富和加强大学生体育健康课程的设置,为培养全面发展高、精、尖人才,以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是体育教学工作者,尤其是学校教育部门的决策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情况,重视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教育。使体育教育过程在大学生群体中终身化,促使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更加趋于完善,培养出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
因此,在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是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积极手段。
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每一位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把这一门新兴学科建设得更臻完美,成为大众娱乐健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4.1课程类型改革
打破传统的课程类型,按照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设置多种课程类型,例如一年级作为必修选项课;二年级可以设置成选修选项课,学时根据学校要求灵活设置;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以提高课的形式,继续进行相关的学习和提高。
3.4.2教材改革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高专院校在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时候不能单一设置课程,要考虑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同时也为了能够毕业后满足社会的要求,除了开设体育舞蹈相关课程外,尽量能够丰富课程内容,加上目前比较流行的舞蹈内容。
3.4.3教学方法的改革
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其他课程一样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及教学原则,但是在形式上我们可以始终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育舞蹈的特点来展开。体育舞蹈运动本身具有多功能性,因此,我们采用综合型教学更佳;同时在套路学习时,按先后顺序合理进行组织,从分解到整体,合理安排;其次,动作节奏的变化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
体育舞蹈课程作为一项新型内容,开设后受到学生的青睐,并以其所具备的健身,娱乐,审美及充实业余生活等多种功能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云南省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体育舞蹈课的类型和内容存在差异,高职高专院校很难满足学生通过上课时间来学习和掌握体育舞蹈基本知识和技术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技术水平、教学态度三个方面调查了学生对教师的客观评价,结果显示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云南经济发展滞后,很难为体育舞蹈带来机遇,课程开设也收到一定限制。
参考文献:
[1]张册.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设现状与改革建议
[2]陈立农.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1):114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河南省高校公体课教学的一般情况、公体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及师生对开设健美操教学态度等方面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认为在河南省普通高校开设健美操课是可行并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2003年开始在全国所有的普通高校中施行。《纲要》指出,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人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随着《纲要》的颁发落实,各高校的公共体育课都在不断地进行着种种探索、尝试和改革。在此,笔者对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中健美操课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各高校搞好公体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省8所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健美操教学的相关因素为研究对象,这8所院校分别是: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
二、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研究法。本研究主要依靠中国期刊网,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和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图书资料室等获得相关文献资料。第二,专家访谈法。以走访和电话联系的形式访问有关公共课教学、体育理论等方面的专家,了解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及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开展情况。第三,问卷调查法。为全面了解河南省高校体育课健美操教学的基本情况,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共设计了三份不同的调查问卷:公体部教研室主任问卷、高校公体课教师问卷和在校大学生的调查问卷。第四,数理统计法。问卷发放的对象,问卷1发放8份给河南省8所普通高校的体育部室领导;问卷2发放160份给河南省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男女教师各80份,其中教健美操、体育舞蹈的教师共36份);问卷3发放640份给河南省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平均每校发给男女学生各40份)。回收问卷有效率均在90%以上。笔者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后,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中的有效问卷做了数据处理。
三、研究情况分析
(一)河南省高校公体课教学的一般情况
1.河南省高校公体课程设1的调查与分析。在教育体制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在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以及学校体育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指导下,大学体育必修课将会由一、二年级的体育基础课,向一年级的体育基础课、二年级的体育选项课和三、四年级的体育选修课发展的趋势。笔者通过对河南省各高校公体课负责人的访谈,了解到河南省高校公体课程设置有三种类型:一是体育必修课;二是体育选修课;三是体育专项提高课,即业余运动训练。河南省高校公体课程的设置与《纲要》是相一致的。
2.河南省高校公体课教学内容设里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河南省8所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等的研究笔者了解到,公共体育必修课除基本理论外,技术主要以田径、武术、篮球、排球等为主,选项课及选修课技术以健美操、武术、篮球、体育舞蹈、足球以及乒乓球等为主。从调查得知,健美操的开课率极高,达到100%。调查的几所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健身健美操教学内容,包括基础内容、组合动作和成套动作。也有部分高校将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和形体训练的部分内容均放在健美操教学内容中,河南省的部分高校近年来在原有大纲的基础上,对健身操教学内容有所拓展。
3.河南省高校公体课教学场地、器材的调查与分析。河南省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体育经费自然短缺,办学条件相对较弱,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相对不足,这个问题不是近期内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政府部门和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调查得知,这几所高校中拥有体育馆设施的有3所学校,拥有两个田径场的有4所学校,总的来看,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等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公体课的教学需求。但健美操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简单,一块平地、一个录音机就可以满足于公体课健美操教学,所以就场地器材的需求而言,健美操课在高校的开展有很大的空间。
(二)河南省高校公体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及师生对开设健美操课的态度
1.河南省高校公体课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调查得知(具体数据见表1),8所高校共有体育教师360人,男女教师的比例为2.5:1,其中体操专项毕业的教师共38人,占公体教师总数的10.6%。体操专项毕业的教师少,且男女教师比例为1 : 2.2,男体操教师更少。各高校目前参与健美操、体育舞蹈教学的大多是女教师,全省公体课教师中体操专项毕业的女教师26人,才占体育教师总数的7.2%,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健身操和体育舞蹈等新兴体育项目教学的要求。
2.河南省高校学生喜爱的体操项目情况调查与分析。从表2可知,在高校公体课的体操项目中,最受男生喜爱的项目是技巧项目,其次是健美操,对健美操的喜爱程度占所调查对象的45.8%。最受女生欢迎的体操项目是健美操,占所调查对象的81.6%,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高校中开设健美操课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3.河南省高校教师和学生时开设健美操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从表3可知,河南省高校女生认为在公体课中很有必要和有必要开设健美操课的分别占20.9%和61.7%,合计82.6%;男生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开设健美操课的分别占183%和53.6%,合计为71.9%;女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开设健美操课的分别占28.6%和55,6%,合计84,2%;男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开设健美操课的分别占8.0%和69.8%,合计为77.8%。学生和教师对公体课中开设健美操课的认可率都在70%以上,说明有必要在大学公体课中开设健美操教学内容。
(三)河南省高校校园健身活动调查与分析
1.河南省高校早操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早操是各高校都采用的课外活动方式之一。在所调查的高校中,有5所院校(占62.5%)都流于形式放1-2遍广播操音乐,学生做不做无所谓。只有一所院校(占12.5%)专门安排教师领操。早操形式过于死板,难以调动学生活动的热情,不能达到早操的目的。
2.河南省高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锻炼的调查与分析.调查得知,对于课外体育活动,只有少数院校对学生每周组织两学时的课外活动辅导,其余所有院校都是学生自由活动,大部分学生根本就不活动,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四、研究结论
1.河南省高校公体课的指导思想明确.开设公体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快乐体育”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2.河南省高校公体课开设健美操内容是可行的.通过对大学生公体课中对健美操教学的兴趣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师生认为公体课中有必要开设健美操课内容的均在70%以上。
3.河南省高校公体课的场地器材缺乏.河南省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体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相对较弱,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相对不足,室内场馆能供公体健美操课教学使用的较少。
4.河南省高校公体课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体育教师中,体操教师严重不足。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少,长期在一种封闭的环境中教学,严重影响河南省高校课教学的改革,也影响了各高校公体课健美操教学的开展。
5.河南省高校学生的课外活动不够活跃.河南省高校学生的早操和课外活动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健身健美操活动的气氛不浓。学生有很大的学习兴趣,可是缺乏组织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