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级会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职会计教学存在的多种问题,使中职会计教学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会计技能大赛为会计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职业学校的老师要以技能大赛为风向标,切实加强会计教学改革,真正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推进中职会计教学改革。
1.1以技能大赛为导向,创建灵活的教学模式技能大赛的内容和主题主要体现了社会会计岗位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中职学校应该根据技能大赛的主题和内容,改革以往死板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分解工作任务,建立多个学习小组,充分利用多样化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具有较高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1.2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属于应用型学科,必须要学以致用。这就要求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的水平,而不能使“双师型”教师流于形式。会计也是一门发展很快的学科,税法制度、会计法规都会不断在变化,经济业务处理也会有些变化,这就要求老师要经常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会计知识。同时,要想在学校保留“双师型”教师,必须要引入竞争机制。这些教师除了日常教学,还要有大量的实践投入到知识更新中,有些还担负技能大赛的任务,压力之大,难以想象。这就要求学校要给这些教师较高的肯定和待遇,以平衡其消耗投入。除此之外,学校可以经常请一些会计专业机构的高级会计人员到学校开讲座,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最前沿的会计讯息,也可以使校内教师和高级会计人员进行交流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1.3完善实训设施建设,加强实践教学要想进行好的会计实践教学,除了才软件上提高,还要完善实训设施的建设。会计技能大赛是在仿真财务、会计、税务、银行、供应商等环境中进行的,,那么学校的实践教学建设可以以技能大赛为进行建设。学校可以和技能大赛的设备、软件供应商合作,创建接近大赛和企业实际的实训实验室。按照会计的不同流程创立不同功能的实验室,采用企业真实案例,让学生真账真做,让学生在仿真的会计环境中熟悉会计的不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使学生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得到强化。同时,在会计课程设置上采用日常实训和专项实训相结合的方法。技能大赛对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训练方式相当重要。电算化软件在日常上课时可按照模块分步练习,点钞需要在平时强化不同方法的训练,数字录入需要强化指法的练习。基本方法掌握后,就需要强化练习,不仅要求准确度,更要求熟练度。
2结语
关键词: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道路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大学扩招后,中职学校招生也就不考试了,凭初中以上毕业证就可入学,这就导致中职生源质量明显下降。作为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会计专业人才,可是,由于生源质量下降,加之,在整过三年的教学中,有些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使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例如:数学课理应设置,它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基础,,对培养学生逻辑运算能力很有好处,可是,在三年教学中均未开设,给专业课教学带来不小难度。珠算本是中职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可由于师资的原因也没有开设。须知:在会计实际工作中,电脑也有出故障的时候,此时珠算就派上用场了。又如:形体课本不应在会计专业中开设,但也设置了,跟专业无关,还占用本来就有限的时间。
(二)理论课和实习课课时比例失调。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可由于理论课占用80%课时,致使实习课无法保质保量完成。
(三)教学方法落后。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中,有的教师仍采用纯理论,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讲台上尽职尽责,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学生的技能得不到提高,积极性也无法调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学生技能低下。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也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致使这一目标可望而不可及。首先,由于校领导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技能培训对提高学生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致使实习计划无法完成。其次,由于财会岗位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企事业等单位一般不愿承担财会教学实习任务,即使是勉强承担,也尽量不让学生仔细看,更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应付了事,这样的实习用跑马观花来形容不为过,实习目的自然无法实现。学生在校只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而对实际问题一知半解,比如:对相对简单的借和贷理解起来也费劲。当然,也有经费的原因。
(五)专业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按照国家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规定,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在生产一线工作五年以上,经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合格,方可任职。可现实是:部分会计专业老师,是从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直接分配到中职学校任教,理论和实习课一肩挑。由于没有财会实际工作经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仅限于书本,教学时,难免是空对空。还有少数教师是从其它专业转向而来,以前学的是其它专业,后通过函授取得会计专业本科文凭,转而从事会计专业教学。须知:由于成人教育的特点,取得学历比较容易,但要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实属不易。以这样的师资去完成理论和实习教学任务,效果可想而知。
(六)部分学生基础差,给教学带来难度。有的学生来自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甚至连电脑都不会用,这给会计电算化教学带来难度。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课程设置要合理。既要重视专业课,也要重视专业基础课,二者合理配置是质量的保证。对一些与专业无关的课程不应开设,以免占用本来就有限的教学时间。当然,管理者的愿望是美好的,让学生开拓视野,尽量做到一专多能,但经验告诉我们,职业学校面对现实,只有先做专、做精,最后才能做大做强。
(二)理论课和实习课课时要合理配置。按照2000年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有关规定,三年制的职业学校,实践教学课时要占总课时的40%以上,有关资料显示,西方国家的职业学校课时分配也大致如此。因此,我们要按教育部规定,把实习课时提高到总课时的40%以上,以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
(三)教学方法要多样化。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纯理论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改革。作为专业课教师,要把理论联系实际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不能搞满堂灌,应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1,研讨型教学。在教学中不搞满堂灌,留出一定时间,列出几个今后会计工作中将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研究解决办法。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讨论,遇到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关键点在哪里,然后每个组派一个代表上讲台发言,道出各自的解决办法,最后由老师总结,评出最优解决方案。由于学生充分参与,各抒己见,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讨论的又是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教学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2,现场教学。当学校因条件限制,无教学所需设备和资料时,积极和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把课堂搬到财务工作一线,请财务工作人员就有关课题进行示范性讲解,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经同意让学生亲自动动手,以增强感性认识。回到学校后,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按要求写出实习报告。由于身临其境,知道了今后的工作岗位,知道了今后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提前感受了今后工作的氛围,学习积极性高涨。3,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师生交互条件,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容易实现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从而增强教学实效,同时也是让学生了解先进科学技术,掌握多种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了多种能力,促进了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校领导要重视学生技能培训,要在实习经费上给予保证,要在主管部门的帮助下,主动和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取得联系,争取把部分实习任务安排在生产一线,以提高实效性,毕竟校内模拟实训也有他的局限性。
(五)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专业教师,既要通理论,又要具备丰富的财会工作经验。因此,要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和企事业单位签订培训合同,将没有会计从业经历的专业教师送到单位的财务部门顶岗学习,并对学习效果进行严格考核。对通过函授取得会计本科文凭,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要通过公开课、学生评议和摸底考试等方式,对教学水平进行全面评估,如未达到要求,必须限期学习提高,再评估仍未达到要求的,不得从事本专业教学。要采取优惠政策聘用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事业财会人员任实习指导教师,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要创造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对于双师型教师在晋职晋级等方面要给优先考虑。
(六)教学中对基础差的学生不放弃。针对部分来自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历史的原因,文化基础较差,有的甚至不会使用电脑,给会计电算化教学带来的困难,学校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要利用课余时间给这部分同学补习文化和电脑方面的知识,逐步缩小差距,共同进步。
总之,中职会计教学只有正视存在的问题,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理论功底扎实,又懂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才能做大做强,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会计是一门理论系统性与实践应用型并重的学科,它不仅重视理论的学习,更需要来自于实践的检验,可以说会计是一门技术活。其实用性强的特点,决定了会计教学一定要体现知识为本、实践至上的原则,这也是会计专业为什么要构建“双师型”师资团队的客观原因。所谓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是指学校和企业联合起来,针对“双师型”教师的特点,凸显各自的优势,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这进一步丰富了学校教师的实践经验,也促使企业会计人员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理论水平。会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又要具备会计职业道德、经济素养、社会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和创新能力等职业素养和能力。
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中职会计专业建设的特色,对于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对会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体提升了教师队伍的职业水平;另一方面,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吸引了优秀会计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为会计人才培养新添了有生力量,是会计实务教学的必要填补。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校企合作的模式还不够成熟,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尚未建立稳定的“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
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很多学校采取将教师送到企业进行锻炼的方式,且重数量轻质量,而从企业聘请去学校任教的教师则相对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对于专业骨干人员从事教学工作并不是十分积极,短期派往学校的兼职教师也并非都是一线专业人员;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事业单位的性质限制,聘用教师的程序相对复杂,对聘用的兼职教师的岗位安排和待遇给予不尽合理。在以上两个方面的综合影响下,学校未能建立稳定的优秀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依然以学校教师为主,来源单一,以致于校企合作模式未能充分发挥出其预想的作用与效果。
(二)“双师型”教师激励政策不够完善
“双师型”教师比普通教师更加辛苦,他们在负责会计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会计实践教学任务,然而在福利待遇、培训机会等方面,他们并没有优先权。另外,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在其会计行业内本身就有相当高的地位,在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下,往往无暇顾及会计教学。由此来看,激励政策的不完善、激励力度的不足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对策
(一)教师要设计好职业生涯规划,走向自我发展
一方面,每个会计专业教师都应该遵循自主发展、阶梯发展、教育创新等自我发展的规律,树立成为“双师型”教师的信念,积极对自己的教师生涯进行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找到适宜自身发展的路径,不仅专注于科研和理论,更要努力从实践经验上丰富和提高自己,尽快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会计专业教师要抓住校企合作的契机,主动去企业参与实践,多锻炼,多交流、反思,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二)改革教师引进制度,完善教师管理、评价制度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指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运用企业和学校的优势资源,把实践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对于从企业引进的教师,学校多采用聘用制,但这种不同的聘用模式导致学校教师出现了同工不同酬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因此,学校应进一步改革“双师型”教师引进制度,简化引进手续,提高引进效率。对于从企业中聘用的教师实行适宜的政策,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科学管理,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明确他们在教学中的骨干作用。同时,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考评要区别于普通教师,在科研扶持、在绩效考核和学生评价等方面区别对待、综合衡量,并建立适宜的包括津贴制度在内的激励政策和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这能够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四、结语
评价实践表明,提出科学的评价原则,对明确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手段乃至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质量和效度,发挥评价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1.1科学与导向评价相结合原则
科学评价是指在遵循高职高专教育总体教学要求的同时,极力使评价项目少而精,并用等级表示评价项目的结果,使评价便于检测、易于操作。导向性是指必须体现职业院校发展的总体思路,体现教学的基本要求,使教学质量与学校的整体发展一致,从而使考评结果对师生产生重大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价只有注重评价的科学性,突出评价的导向性,强化评价的激励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2过程与效果评价相结合原则
职业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一般在期末,周期较徐媛:中职学校会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营销教学长,实效性差;是一种总结性评价,是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结果性评价。过程评价是指以职业能力为标准,注重学习过程全程化的开放式评价考核方式,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将岗位能力分解为若干模块,进行全程分段考核评定成绩的时间,不以学期学年为限制,而视实际所含职业技能内容的具体情况确定。采用过程与效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导向是明确的,不仅考查其对职业能力发展的渐进性,而且考查其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1.3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定性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的状况和性质所进行的判断,侧重于质的方面。定量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进行的数量分析和比较,侧重于量的方面。一般来说,定量评价便于数据处理,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避免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以选拔甄别为主要目的的教育需求;定性评价便于评价人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注重无法精确量化的内容,但难以精确把握其客观公正。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可以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增加评价的效度,对提高职业院校所倡导的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的帮助更大,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取长补短。
1.4规范与创新评价相结合原则
规范评价要求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要完善规范,评价过程要周密部署,统一组织;对评价结果要科学统计,及时反馈,增强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实效性。因此,规范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职校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也都应不断创新。采用规范与创新评价相结合原则,可以鼓励学校发挥创造性,加强质量建设,使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在教学改革建设管理等方面努力创新,达到可持续发展。
1.5全面与重点评价相结合原则
全面评价是指对影响和决定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教学工作中的各项指标和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全面充分地评价,具有充分体现多角度评价内容的整体性特点。重点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的部分因素,如特色项目个性优势进行评价,具有重点体现评价内容的突出特点。全面与重点评价相结合原则,既能反映学校教学工作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
1.6学校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原则
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不同的评价主体,质量评价的内涵也有所不同,评价侧重点也不同。学校评价是指学校内部评价体系,如学校组织的专家评价、督导组评价、教师自评、学生评价等。而建立企业评价体系是保障教学质量寻求企业支持的有效途径,企业评价的客观性、整体性、指导性、科学性是职业院校以质量求生存的准则。企业参与评价可使学生职业素质的综合表现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指导,并能得到符合职业标准要求的较合理评价。社会评价是指学校用人单位之外的外部评价体系,指政府、社会、家长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及认可度。其侧重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效益。采用学校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原则,使企业、社会的评价机制与学校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共同制定合理的评价教学质量与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能较真实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能使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得到较合理的评价结果,这样的评价方式也能受到企业的欢迎与社会的认可。
2中职会计教学质量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教学质量评价是对教学质量全过程的各种条件和各种因素是否符合标准的鉴定过程。张焱等人在大量的问卷调查基础之上,通过科学分析,建立了一套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采用《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评分等级,该评价等级共分A、B、C、D四个等级,A/C在评价指标内涵及其标准中,介于A/C之间者为B,低于C者为D。A、B、C、D的分值分别为85~100、75~84、60~74、0~59。具体分值乘以权重,为该项分数,各项分数相加为总分。评估结论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其标准如下。
(1)80%以上的指标为A,且无D者为优秀,60%以上的指标为A,且指标D少于或等于1项者为良好,指标D多于4项者为不合格。
(2)本方案二级指标共34项。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者为B,低于C者为D。
3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
3.1设置评价工作组织机构,协调评价主体评价活动
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面广量大,需要设置质量评价工作组织,协调组织评价工作。首先评价组要研究社会需求,积极吸收企业等多方参与制定教学质量标准,使标准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弹性,以适应社会需要和学校发展;在组织教学质量评价时,我们可采用不同评价主体单独评价,也可组织几类不同主体合作评价;评价组织还须收集处理评价结果,进行二次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
3.2抓住影响质量的主要矛盾,简化评价工作
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学校,涉及学校全方位的质量问题很多,多元化主体评价实行较困难,我们只有抓住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和环节,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情况动态的需要增减评价内容,删繁就简,如对家长作为评价主体,我们只调查他们关心的几个问题即可,这样才能既减少评价工作量度和难度,又提高评价结果的效益。
3.3利用网络手段强化日常评价工作
网络在评价工作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巨大,将网络的优势引入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使教学质量评价实现适时化、客观化、科学化,同时把质量监测意识融入学校各个主体、教学全过程、教学评价及其他各要素中,更加适应目前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实现教学质量的科学化治理。教学质量评价组织,依据校园网广泛获取和收集有关影响教学质量的信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量化、加工和处理,对照评价指标进行科学规范的评价,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评价结果,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4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
教师评价不仅是对教师工作进行管理的方式和途径,更是让教师从评价反馈中发现自己教学不足,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与调节功能,科学合理地应用评价结果。
4.1对评价结果要进行纵向比较、综合分析
评价者和教师要充分交流沟通,帮助教师总结优点,查找不足,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给教师提出合理建议,以关心的态度,指出教师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避免只给教师一个笼统的评价分数或简单结论。
4.2及时合理反馈评价结果
及时反馈监控与评价中获得的信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和教师沟通交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评价的调节功能,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评价应以激励为主,注意保护教师的自尊心。增加教师的自信和工作积极性。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评价对象,选择周通报、月通报、教学例会或个别交流的形式反馈。
4.3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一)中职财会实践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由于中职学生基础较差,个人学习能力不足,学习主动性较差,在学习中存在很多困难,导致学习的低效率现象。小组学习有效的发挥了团体成员的集体智慧,动员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弥补了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缺陷。尤其是在财会专业的实践操作中,小组配合,分工合作,完成相应的操作步骤,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并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情感交流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完善个人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中职财会实践中合作学习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很多学生不够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由讨论时间看成是放松闲聊的时间,讨论一些与课程知识无关的内容,看似热烈的讨论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其次,由于个人学习能力的差异,存在小组成员之间的盲目攀比和个人权威现象,有的基础好的同学不尊重基础差的同学的自由发言权利,对自己个人的能力过分自信,在一时的争强好胜心理中排斥抗拒其他成员的意见,看不到其他成员在小组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基础差的同学由于得不到重视,久而久之就无所事事,不参与小组活动。第三,有的小组对小组成员的得失看得太重,在小组竞赛的失利后相互指责,导致小组内人际关系紧张,矛盾重重,学习效率低下,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些问题都对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职财会实践教学中如何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一)发挥教师的组织带头作用
教师的教学在财会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将学生有效组织起来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应该对小组合作进行有效引导,对怎么分配小组成员、如何进行小组团队协作、如何分配任务才能充分发挥小组优势等问题进行深度讲解,并且做好榜样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团队协作上来,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及时解疑,帮助小组合作取得有效率的成果。同时,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抽查,调动学生的反馈来对老师的教学成果进行监督,使老师更好的发挥组织带头作用,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合作目标具体化,明确分工
在每一个小组合作任务分配下来的时候,先写好小组合作计划书,制定明确的团体合作目标,以及具体的任务,分配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明确目标,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积极为团体合作献力献策。只有明确的分工才能避免懒散现象,达到自我约束的作用。比如要完成财务报表的制作,要分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会计报表分析等五个大的版块,具体的任务具体到每个人,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提高效率。
(三)加强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
营造良好协作氛围在分配小组成员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长优势。每个小组中都应该有一个富有责任心,自我约束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发挥带头作用,也可以激励小组成员积极完成任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老师在分工的时候可以采用自由组合加教师调整的方式,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友好是最关键的,而自由组合时无疑对小组成员内部的信任度有大的优势,这样更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也更容易相互理解,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
三、中职财会教学中人才培养策略
中职教育的核心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为学生的就业以及创业打好夯实的基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专业课的学习也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环环相扣,不能够中断。当中职财会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专业技能是从事今后工作的硬功夫,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胜任这项工作的,更加谈不上创业了。
(一)加强学校师资人才队伍的建设
完善会计专业课程设计学校老师的整体专业知识水平决定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加强学校师资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更好的完善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依据近几年财会专业的需求,学校需要对现行的财会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努力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机制,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努力积极的建立起高水平、高能力的师资教学团队,培养出骨干老师以及学科带头人,从而使走进中职学习财会专业的学生切实能够学到专业知识,毕业后能很好的胜任与财会相关的工作。
(二)初级财会人员的培养
对于好学基础又很扎实的学生,专业课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讲讲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财务方面的工作流程,也可以在学校举办比赛,模拟企业财务部、银行、税务局以及工商等部门的实际工作流程。在进行电算化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列举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应该是来自于企业、银行等部门的日常遇到的真实会计实务。除此之外还需要让学生确实掌握如何正确填写汇票、支票等业务、如何成功的申请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及如何办理税务的登记、变更、年审等常识知识。最后还需要让中职财会学生掌握POS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真假钞如何快速辨别。最终使学生在参加工作的时候就能很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三)具备财会专业较高技术水平人员的培养
对于那些非常想多学些理论知识的财会学生,中职学校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在扎实掌握好一定操作技能的前提下,让他们参加会计专业技术水平考试,以此来巩固他们学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因此课程也要设置为选修课和必修课两部分。必修课是每个财会学生必须学习以及掌握的知识,而选修课可以让学生对更高层次的知识有一个了解,也让那些喜欢多学理论知识的同学的心愿得到满足。另外,学校也可以组织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让他们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基础上,取得更高层次的资格证,对取得资格证的学生也给予一定的奖励,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措施最终提高财会专业学生整体的专业技术水平。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