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数字出版 出版教育 课程体系 数字化演进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数字时代的来临使出版业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版业数字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进而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将带来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实践新一轮的调整和改革。
目前,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趋势。数字出版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其出版物集多种媒体于一身,由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等元素构成。这就需要从业人员既能掌握数字出版技术,又懂得设计艺术,既有扎实的出版理论素养,又要具备数字出版实践操作技能。高等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应在“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的要求下,以“大出版”、“大传播”为目标培养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和信息时代传播多元化趋势,拥有策划创意、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在数字出版领域从事网络出版、创意策划、新媒体出版技术与管理、数字装帧设计、媒体运营、数字版权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1]。课程设置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的,因此,数字时代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应积极适应出版业现代化、网络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做出相应调整。
一、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数字化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媒介融合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当前出版产业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随着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成为核心;二是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出版业中的广泛应用,出版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各个环节对从业人员的信息技能有了更高要求[2]。对此,一些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作出了相应调整,以应对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带来的变革(见表1)。
从表1可以大致看出:一是与其他学源背景相比,设在信息管理院系下具有图书情报学学科背景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其课程体系数字化更加明显;二是脱胎于印刷专业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其课程的技术色彩更加浓厚;三是与大陆相比,港台地区更为重视数字出版技能的传授。
武汉大学与南京大学的编辑出版学专业都设在信息管理院系下,因此课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向更为明显。相比较之下,南京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较多沿袭图书情报学专业课程。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则不仅新设了更多有针对性的数字出版课程,如数字出版导论、网络编辑、多媒体应用技术、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等,并从2008年开始实行文理兼收的招生政策。2011年,教育部公布年度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同意武汉大学新增“数字出版”本科专业。武汉大学自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原有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之外独立招收数字出版专业本科生,以适应转型升级后的出版行业对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高级专门出版人才的需求。这标志着我国数字出版高等教育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印刷学院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变化并不大,但是它于2008年新增了传播学(数字出版)专业,其课程以数字出版相关的技术、内容加工与传播类课程为主,而以传统编辑出版学课程为辅。大陆其他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往往只是增开“网络与电子出版”“电子出版技术”等较少量的数字出版课程,似乎尚未形成出版学课程体系数字化。此外,台湾世新大学的出版学具有悠久的历史,现今设在图文传播暨数位出版学系下的数位出版学专业也脱胎于原来的印刷专业,因此其课程设置特点与北京印刷学院非常相似,其中网络信息媒体相关课程与传统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比例不相上下。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代表性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媒介融合以及出版数字化的冲击下,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大多对本科课程设置进行了数字化调整,但是仍需加强和拓展。
二、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数字化演进中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我国数字出版教育和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数字化演进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全媒体”(omnimedia)并没有一致的定义,现有的各种解释更多出自传媒界的实际应用。有研究者曾对全媒体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全媒体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界定。从广义上看,全媒体即是指对媒介形态、媒介生产和传播的整合性应用;从狭义上看,全媒体即是指立足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传播观念,综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媒介内容生产、媒介形态、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媒介运营模式、媒介营销观念等方面的整合性运用。
在全媒体时代,媒介内容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的表达方式和传播体系越来越多样,新的传播手段和运营模式不断出现,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和传播理念也随之而来。出版业也出现了向“全媒体出版”发展的趋势。所谓全媒体出版,是指图书一方面以传统方式进行纸质图书出版,另一方面以数字图书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手机、手持阅读器等终端数字设备进行同步出版、多种载体同时。2008年底,电影《非诚勿扰》的同名长篇小说以“全媒体出版”方式首发,标志着中国出版业进入了全媒体出版的新阶段。此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图书都陆续采用全媒体方式出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市场效益。面对媒介市场的全媒体化,作为为出版行业培养后备人才主力军的高校出版编辑专业,需要前瞻性的眼光,对本专业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领域进行深入改革,进行全方位的市场化培育,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当前编辑出版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落后于时代
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多是80年代从中文专业中分设而来,培养的主要是以编辑传统纸质书刊为主要目标的文稿编辑。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或学科发展的“”,高校中曾经出现一窝蜂开办编辑出版专业的现象,而这些专业大多附设在人文学院、文法学院、新闻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等等二级学院当中,并没有自身独立的学术体系和学科地位。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专业并不能对迅猛发展的媒介市场做出及时灵活的反应,教条、陈旧的专业训练造成与时代的脱节,培养了许多滞后于市场需求的毕业生。
(二)课程设置缺少专业技术支撑
目前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着重于文字编辑能力的培养,强调训练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字处理能力,但是,比较缺少对学生其他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如发行、经营管理、渠道建设、电子商务营运、网际网络技术、网络社群经营、数字编辑等等。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1998年第三次修订),“编辑出版学”是由“编辑学”“出版管理学”“图书发行学”三个专业合并而来。因此,对出版、发行学相关课程的设置需要加强。即便如此,在“全媒体”时代,对数字出版相关技术的培训,更应该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范围。同时,在现有课程设置无法做出重大调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鼓励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选修双学位,或其他专业学生选修编辑出版课程的方法,培养精通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数字出版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师资力量,在学历方面普遍达标,多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但很少有在新闻出版单位、网络媒体工作的实际经验,对于新闻出版机构运作的方式和管理经验、现代编辑出版技术、数字出版相关技术缺少直接的认识和感受。他们向学生所讲授的知识,一部分来自于陈陈相因、缺乏新意的教材,一部分来自于网络等媒体的二手信息,无论是时效性、实用性还是系统性,都不能令人满意。由于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脱节太甚,学生不得不在工作之后“二次进修”,重头摸索,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这种教育模式是造成该专业教育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缺少教学设备及实践机会
培养全媒体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才,需要在教学设备方面与行业发展相衔接,建立以媒介整合为目标的实验中心,形成平面媒体、电子媒体、数字媒体的完整的编辑出版系统。不仅让学生掌握纸质书刊编辑、装帧设计,而且让学生能全面掌握并能进行数字媒体的创意设计和非线性编辑。但是,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设备投入还很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此外,现有编辑出版专业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并将实践重点局限于排版软件的应用上。学生实习也多局限于传统出版企业,鲜有与数字传媒企业接触的机会。
二、“全媒体”视阈下编辑出版专业新培育模式的建立
(一)以“大出版”观念为指导,培养复合型人才
全媒体出版需要复合型的编辑出版人才。无论是传统纸质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既要求编辑拥有充足的人文社科知识储备,又能够熟练掌握多种媒体的编辑手段,同时还要对新出版产业链有充分了解,并对市场及营销理论有深刻领会。要培育出这样的人才,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以“大出版”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到“大出版”是运用所有传播手段和媒介平台构建的复合型出版体系,紧跟时代变化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远观其神:既是杂家,又是专家
编辑绝不是一门“老板花钱请我来看书”的行当,它是一门新闻、传播、图书馆、情报、中文多学科交叉的跨学科专业。它以新闻传播学课程为主干,除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这些基础文化课程,编辑学、出版学、营销学等课程均有涉及。要想把各种各样的稿件处理好,就要掌握广泛的知识。难怪一名老编辑说,编辑既要是杂家,又要是专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信息数字化的普及,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现代技术方面能力的培养,如计算机应用、网络出版技术等。
近观其质:龙生九子,各有所长
武汉大学:被誉为“出版业的黄埔军校”
武汉大学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创办于1983年,是国内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老大哥”,在出版业界和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倚靠得天独厚的新华书店系统,教学重心以出版发行教育为主,从出版物的市场调研、宣传推广到营销均有自己独到的培养方案。
北京印刷学院:专业学习更贴近行业需求
北京印刷学院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许多出版社和民营公司都在北京扎堆,对于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社会实践还是找工作都比较方便。北京印刷学院非常重视实践这一环节,在教学上更偏重于印刷技术。它借助社会力量成立了出版传播重点实验室,并在全国上百家出版社、杂志社建立了实习基地。
华南理工大学:被誉为“南方之星”
华南理工大学的编辑出版学立足于广东市场,放眼全国的行业发展趋势,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儒商现代化的出版理念和方式。广东是新闻出版业十分发达的地区,南方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等著名媒体均聚集于此,华南理工大学的出版学子无疑占据着地利的优势,职业生涯前景广阔。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校也开设有编辑出版学专业,且办学风格各有特点。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比较偏重于培养学生在出版与发行方面的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比较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编辑技术能力。
细看其工:入行容易,拔尖不易
关键词:编辑出版 就业能力 就业困难
我国目前有68所以上的高校招收编辑出版学本科生①,20多年来,为文化产业培养了数千名编辑出版人才。然而,近年来,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时却不同程度地遭到了出版单位的冷遇,一项由北京大学开展的调查发现,被调查的164家出版单位中,明确表示需要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只有15%。就业市场存在着这样一种怪现象:一方面学生毕业面临就业困难,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找不到满意的人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存有差距。
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缺陷的原因分析
就业能力指普通高校中的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获得并保持在工作中所必须具有的综合能力及心理特征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编辑出版专业的高等教育,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理论型教学模式上,致使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学科基础先天不足。目前,不少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往往是由某一母体专业课程加上有关编辑出版课程杂糅而成的。而且,由于母体专业的不同,所设立的编辑出版专业也就或多或少地带上了母体专业的烙印,这对编辑出版专业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如设在文学院的编辑出版专业,偏重于文学、文艺学、语言学等方面的课程;设在图书馆系的,偏重于图书学、文献学、流通学等方面的课程;设在新闻学院的, 偏重于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方面的课程。
课程设置不科学。由于历史、现实等原因,编辑出版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大多优先考虑理论文化类课程,真正的专业课特别是专业实践技能课并不多,而且专业课中又有许多理论型课程,如“编辑学概论”、“出版学概论”、“期刊编辑学概论”等“概论”类课程。各高校所开设的课程、每门课程课时的多少,大多只能由院系视已有的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而定,有着相当大的随意性。另外,目前编辑出版专业的教材总体而言距实际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重理论知识的阐述而轻实践技能的指导,与出版业的现状和发展脱节比较严重。
师资队伍薄弱。由于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从相近专业如汉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图书馆学等专业转岗而来,多数不熟悉编辑出版工作,不仅缺乏编辑出版的业务实践经验,而且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在这样的师资条件下,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也很难提高。
缺少实践经验。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高等院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也不足,无法很快适应职业人的要求,无形中就与企业形成了“就业鸿沟”。造成学生缺少实践经验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训练记忆的讲授式,教师在黑板上讲理论,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死板教条。学生学到的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动手能力差。第二,我国目前教育评价制度仍以书面考试为主,这就势必使学生只关心课堂笔记和死背书本,缺乏对自己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第三,多数高校教师并未受过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在讲授理论、指导学生实践等方面缺乏职业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好。
心理素质缺陷。随着竞争机制被全面引入职业社会,“双向选择”所营造的竞争只遵循一个原则:优胜劣汰,这就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一些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乐;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我,自我评价偏高,而遇到挫折与失败时就会产生失败感或焦虑的情绪而低估自己甚至自我否定;对自己在社会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义务认识不够,渐渐表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
如何提高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三加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出版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既要掌握出版领域的专业知识,又要学习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出版编辑人才所必备的条件。国内有学者提出了“三加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宽基础、精专业的编辑出版人才。为了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编辑人才的要求,高校可以在现有学科、专业基础上进行培养编辑人才的“三加一”培养模式,即本科前三年的课程可以学习中文、数学、计算机、英语等专业的课程,第四年重点对编辑班学生的相关编辑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和相关的技能训练。
课程设置科学化。为培养更多适合实践要求的有用人才,我们必须重建现有的课程体系,减少“概论”类课程,增加专业类课程,如图书、期刊、报纸、网络编辑实务,选题策划、市场营销、畅销书特征分析、校对印刷实务、版权贸易与出版物管理等。同时,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互动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与实践能力。例如由学生扮演出版社编辑、总编辑或社长、作者等模拟某一选题策划的全过程, 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体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无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着重加强对编辑出版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投入,如组织其出国进修、到企业培训等,使教师熟悉出版工作规律,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注意研究出版动态,总结典型案例,积累信息资料,努力成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家。教师与编辑身份的重合,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编辑学教师的魅力,也会加大学生对其授课内容的信服度,从而获得显著的教学成效。
丰富实践经验。首先要加强实践性教学。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制订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传统实践课程为突破口,以西方及国内先进地区的实践教育经验为参照,全面提高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其次要建立编辑出版实践基地。企业无疑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最好平台,所以学校应该着重同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实践基地,实现“校、企、生”三赢。最后要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以质量标准来预测、考查、追踪、控制各种因素的优化过程,使其达到最佳。学校应根据目前实施的学分制管理办法,对生产劳动、专业劳动、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都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并把要求和规定编入到实纲中,分发到学生手中,使学生明确相关评价标准的重要性和实施细则。
提高心理素质,完善性格习惯。“习惯练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习惯和性格对人有着极大的积极的影响力。现代社会,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情商的塑造和培养上,认为情商较智商能够更大程度地左右人们的成功。因此,大学生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培养沉稳、果断、正直、诚实的优良品德,养成独立思考、雷厉风行、乐观进取的个人作风,这些性格品质对今后的求职乃至事业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结语
在出版产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出版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高校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又要遵循出版产业发展的规律。如何培养适应出版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社会、行业、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只有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改进和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才能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编辑出版人才。
注 释:
①张锦华:《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现状研究》,河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②刘宏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参考文献:
1.腾跃民:《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编辑学刊》,2006(5)。
2.王鉴:《实践教学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赵泓:《数字时代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编辑》,2007(2)。
4.王和平:《从传播看编辑出版学学科名称的不合理性――兼论“大编辑”、“大出版”观念的树立》,《出版发行研究》,2009(8)。
5.孔正毅:《关于出版学学科体系建构的若干思考》,《出版科学》, 2009(3)。
关键词:出版业 出版教育 转型
目前,我国出版产业已经进入传媒时代、整合时代、“人本”时代、营销时代、工艺时代和品牌时代。21世纪的编辑出版业呼唤高层次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呼唤高校编辑出版教育的转型。
编辑出版学要求学生对编辑和出版的各个环节都要能够胜任。因此目前的依托培养模式不适应行业的要求。只懂出版发行,或者只能坐在办公桌上搞文字编辑加工的人不算是出版人才,充其量只是一个出版工作者。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准出版人各个方面的工作能力,而不应该只是依托某个专业,培养某个方面的能力。编辑出版学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在学科划分中应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位置。
二、注重塑造文化建设意识
出版产业是一个最有文化的产业,它的第一重任还是传承中华文化,塑造文化品质,建设文化大厦。因此,我们的出版人必须具有很强的文化建设意识,否则,如果失去这个原则作底线,出版人的职业道德感也会减弱,那么就可能会不顾社会效益,完全追求经济效益,会给整个社会文化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因此,出版教育要在这方面大下功夫,任重而道远。
三、打造核心竞争力
要在职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核心竞争力是必需的。这要根据学生的潜力、兴趣、资质来塑造,最好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种类,然后根据学生的资质进行重点培养和训练。比如,不善于交际的学生可以重点培养稿件的编辑加工能力;头脑灵活、思维发散的学生可以重点培养策划能力;善于交际的学生可以重点培养营销和发行能力,以及市场探测和分析能力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最好和出版单位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自参与出版的各个环节,要让学生参与自己的优势环节,强化自己的优势。
20世纪末,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纷纷进驻出版业,网络阅读也随之盛行起来。网络阅读具有5个特点:新颖性、广博性、沟通性、创造性、便捷性。我们要引领时代潮流,必须充分重视网络编辑能力的培养,教学生如何去吸引网民的眼球,但同时要重视文化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其次,出版法规是出版人必须掌握的知识。在课程讲解时一定要结合时下的案例来讲解,把出版法规融入现实中,能调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敏感性,让学生懂得运用法律武器。如出版法、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等等。
再者,出版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要求我们必须熟悉国外出版。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出版业面临着国外出版巨头的猛烈冲击。
五、合理衔接学校教育和出版实践
在专业课与非专业课的设置上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要把课程设置与编辑出版相应级别职业资格考试相衔接。[1]有些院校为了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前两年只上基础课,后两年再上专业课。这对建立专业认同感非常不利。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年,学生忙着准备考研或者找工作,这时才开设专业课为时已晚,并会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
如果研究建立这样一种机制,行业普遍认可的出版专业院校,其毕业生可以免于相应级别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将毕业文凭作为登记注册的有效证件。这样能够强化社会对编辑出版专业的认同度。而这种免考待遇的拥有,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六、调整教师队伍结构
目前核心问题是,真正懂出版的专业教师较少。西方的高校也有办这个专业的,这些国家基本上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教师主要来自于大出版企业且是有长期实践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员,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高校编辑出版教师大多是从各个相关学科的教师中挖进来的,但是一部分老师对出版行业接触的并不多,因此所讲课程与出版完全脱离了关系。
从出版社聘请高级出版人才的尝试也正在进行,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目前的师资政策存在问题,去大学教书,一般要有博士学位,这是个硬性规定。所以,要引进一些出版人才很难,即使是编审,也很难当上大学教授,因为一般情况下很难调进高校。这些政策限制了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而出版教育没有出版实干人才的参与,是很难搞好的。
另外,可以将业内著名的出版家和经理人联络起来,推荐他们走进大学出版专业的课堂,将合适的人才推荐为大学的兼职教授,培养专业教师。可以组织高校的教师与行业的专家共同编写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教材,参与出版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工作,在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2]
七、完善教材建设工作
目前我国出版教育尚没有一套权威性的教材,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教材基本已经过时,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差别很大。有些学校自己编教材给学生用,这只能是一时之策,这类教材毕竟权威性不够。另外,我觉得可以使用一些外版的教科书,借鉴使用。如《编辑人的世界》、《图书业》等,我认为都是很好的教材。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教材建设可能会跟不上时展的要求,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授课时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比如,《编辑心理学》这门课,在讲解时可以结合实际出版工作,教学生如何沟通读者、联系作者、团结协调同事,以及如何处理在编辑出版具体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如,怎样沟通照排公司、怎样利用好印刷厂等等,这就要求教师本身是出版实践出身,而且有实干经验,不只是在教心理学,而更是在教学生一些出版交际技巧。[3]
结语
综观我国出版业的历史和现状,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诸多启示。而分析我国出版教育现状,并把两者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到教育和业界的差距,有助于我们从缺陷入手去改变现状。但是我们要处理好出版经济与出版教育的关系,不可以本末倒置。我们的编辑出版教育应该主动地去寻求引导出版经济、政治等其他上层建筑的走向,而不是成为对经济亦步亦趋的“跟随者”。如果缺乏辩证的眼光,将会使出版教育成为出版经济的“奴婢”,将会对整个民族文化甚至整个民族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大编辑”、“大出版”的培养理念和宏观导向。
参考文献:
[1]罗紫初.对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意见[J].出版发行研究, 2006(0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