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马原课程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职学校经济法教学
一、重视度问题
中职学校与高中学校不同,无论国家、社会或家长等各方面的重视度远不及后者。虽国务院、教育部和政府大力改革与支持中职教育事业,国内外仍普遍存在对中职教育的偏见,认为中职教育是二流教育,各方面支援仍比高中低。
再者,中职学校针对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开设的主课多为商贸、计算机、艺术、外语类,我校区仅有会计系、外语系、学前教育系、计算机系、工商管理科(原商贸系)、制造工程系,并无独立的法律系,故法律课程在中职学校仅为选修的基础课程,受重视度明显低于其他专业课程。
二、教材的问题
(一)每学期选用的教材不同造成师生困扰
笔者自任教以来,几乎每学期都换教材,造成备课负担是其次,造成学生困扰是重点。2008级及2009级的学生曾问我:“若不同校区选用的教材不同倒情有可原;但为何同一个校区同一个系同一个专业同一门课程同一名教师授课的班级却用不同版本的教材,究竟哪本教材才符合中职学校的教学大纲?”当时我解释:“请以授课老师的课件为主,无论教材怎么变换,我校区法律类课程的教学大纲不会有大变动,换新教材后只会针对新增部分修改;无论我给哪个年级哪个系哪个专业哪个班级上课,都以各位老师均可共享的课件为主。”鉴于我是新老师,故有学生又问:“您是新老师,凭什么让我们相信新老师做的课件而放弃相信教材?”明显,学生们对新老师的不信任、对新教材的不适应,都是授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摩擦。当时我的解释是,每个学期期初和期末,各系各任课老师都要开会研讨和总结任教课程的情况,其中就包括课件与授课内容的中心思想,如有违背教学大纲的内容,是不可能通过研讨会一致意见的。
事后我向本校区教务科部门反映了上述问题,该部门积极于与各校区联系,最终在三校合并的大趋势之下,确保首先解决2()11级材的问题,让新年级减少上述困扰。
(二)推荐适用的教材
笔者自任教经济法以来,先后接触到的教材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胡基、邓连文《经济法基础》第6版;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袁绍歧《经济法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马淑芬、王靖《经济法基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王永吉《经济法基础》第6版。在这几个版本的教材中,有的篇幅较散,甚至出现错误的知识点会误导学生,故在任课时必须纠正。在使用上述版本教材中发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马淑芬、王靖《经济法基础》教材较适合中职使用。现三校虽已合并,但因大校在建的场所问题,各校区仍在原区域上课,故要真正做到教材与资源统一,估计要等到三校区合流至同一大校时才能圆满完成该任务。
三、课时与授课内容的问题
我校区开设经济法课程的系部为会计系、工商管理科(原商贸系)、外语系,针对各系不同的专业与就业趋向,虽为同一门经济法课程,在授课过程也要注意侧重点的小变动。如劳动法、合同法、公司法、诉讼与仲裁法适用于各系各专业班级,商贸系和外语系还可讲授工业产权法,会计系还可讲授会计法、税法;但因各学期的课时为17~19周(即一周有2~4课时,17~19周共有34~76课时),根本不可能完成整本书的章节,故每学期都会出现压课与遗留章节的情形,惹来学生不少抱怨:
一是认为压课属于赶鸭子上架的教学方式,中职生原在初中并没接触过法律类课程,对于很多法律术语的理解有困难,而经济法章节之众多,让学生们学习起来已经非常头疼,若任课老师光顾压课赶速度而忽略了学生的吸收程度,就算一本书全部讲完,对学生而言等同没学;
二是中职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比能读高中、上大学的学生有更重的经济压力,若学生发现一本书到期末时还有很多章节没讲解会投诉学校骗学费和教材费,甚至投诉任课老师不尽职和不专业。
四、师生的问题
(一)无心听课
如上所述,三个校区均无独立的法律系,而中职生对枯燥又有难度的法律课毫无兴趣,重视度也远不及其他专业主课。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得想尽办法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要比其他主课老师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精力。另因受到三校合并的影响,毕业班大部分渴望提前就业、一年级还没完全进入状态学习,无心听课率明显比上一届高。
(二)作业、课外实践与考察情况
因法律类课程不是主课,故要求每学期平时作业次数为3~5次,期末形式为考察。为巩固学生的知识。笔者一般要求重点章节至少做一道案例题,可选择书本现成题或课外案例题;例在讲解合同法时,会针对合同的效力出1次案例分析,在违约责任的知识点上又出1次案例分析。因法律类课程有一定难度,故在授课时还应做到:
1、针对学生们排斥法律课程问题:
模拟学生的思维、用通俗的语言、关注的时事新闻去讲解各知识点,多利用视频案例教学授课,多用身边人举例会让课堂气氛更活跃。
2、针对学生们课后不复习的问题:
多在课前反复强调各重点;多在课堂上惯用提问式教学和选做简单练习,开拓学生的法律性思维与思考能力;做用图表总结,利于学生吸收;自费买小奖品奖励每次作业、提问与考察第一的学生,树立学习榜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一般布置5次平时作业、1次期中测试卷和1次期末考察。各系完成作业率较高,但综合性开卷测试的通过率仍比预想中的低。此外,笔者在本学期发现,配套教材的习题难度大部分超纲,低分率大大打击学生的自信,故笔者拟往后章节只选用适宜的部分习题,不足的在课外寻找难度与重点均配套的练习。此外,因响应大校开源节流的响应,原本期末作业形式为试卷形式,因考虑到复印的经费毫无着落,故统一改为减少题目数量或手抄题目的形式进行考察,不利于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2011年上半年,笔者率先组织201004班、201005班、201006班3个会计系的班级进行了小型模拟法庭,是三个校区首次课外实践活动,虽有不足之处,但的确让学生们在各个方面得到了锻炼;2011年下半年,笔者又组织会计系201025班、商贸系201020班、外语系201015班进行了大型的跨系模拟法庭,本次课外活动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也赢得各部门的支持与援助,锻炼了学生的演讲与口才、搜索证据资、整理资料、写稿、法律性思维、手工创造、礼仪接待、组织策划、会场布置、秩序维护、自信等能力,让各师生明白法律存在的意义,深刻体会到团结与协调的重要性,将教学理念彻底贯彻到实践当中。举办这两2次实践活动的最大意义:因考虑到活动的经费毫无着落,故这2次活动亦有受限的地方,如户外参观实际法庭环节的取消。故笔者组织学生手工做邀请函、身份牌、国徽等道具,担任法官、律师、证人的选手借穿礼服或便服出庭,尽可能不花一分钱,让更多的学生“环保”开庭,挖掘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乐趣。
(三)教师的被动心态
因中职教师和法律课程不受重视的原因,再加上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还有经济法课时紧张与任课老师紧缺的对比关系,往往造成教师的被动心理。再者,同一门课反复讲授几次以后,心理容易产生松弛感,往往忽略了在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及教学内容上的补充,忽略了自我挑战的必要性。
五、完善各问题的建议
下学期三校人员、教材、场地等资源完全统一后,应先优先解决教材、课时、教师、教学经费的问题;相关部门除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外,应考虑同步积极调动法律类课程教师的积极性。日后如有条件,望学校多举办各种实践活动,学习我校区外教的户外灵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爬山、逛街、操场上同样学习,提高教学质量,调整课堂授课与实践的比例,让学生更能学以致用,没白教这门课的学费。
[结语]综上所述,在重视维权的当今社会,中职学校经济法教学应受到更多重视,尽管暂时无法开设独立的法律系,不代表各个专业的学生不需学习法律知识;尤其经济法适用于社会每个领域每个工作岗位,不应再被忽视,不应让法律教育只是教育,应保证学生走出学校后,能真正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正确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才能使得中国越来越强大。
参考文献:
[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胡基、邓连文《经济法基础》第6版.
关键词: 线性电路 回路电流法 解题技巧
1.引言
《电路分析》课程是目前电子信息和通信类等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该课程是相关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然而,该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的方法及定理较多,极易发生混淆。例如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多达五种:支路电流法、支路电压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这五种线性网络分析方法中,回路电流法与网络电流分析法类似担忧不同,因此学生经常混淆这两种方法。但学生认为回路电流法比网孔法复杂,也最难掌握。笔者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一套针对回路电流法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以帮助学生快速抓住回路电流法要领,理解内涵,并灵活运用。
2.学生应用回路电流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近年来教授《电路分析》这门课程的经验,以及与同事的交流,发现学生应用回路电流法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混淆网孔、回路和基本回路三者概念。
回路是指电路中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只要是一个闭合的路径,就可以称为一个回路。网孔则是回路的特殊情况,是指除了组成回路的支路外,不再含有其他支路的回路。而基本回路是建立在“树”的基础上,是由一条连支和某些树枝构成的回路。显然,这三者中网孔和基本回路都包含于回路中,网孔和基本回路一定是回路,但回路不一定是网孔和基本回路;基本回路是网孔,但网孔不一定是基本回路。
(2)混淆网孔电流与回路电流。
网孔电流是指假想的、沿着网孔支路流动的电流,可认为网孔电流等于网孔边沿支路的电流。而回路电流也是假想的电流,等于连支支路上流过的电流。两者的区别在于网孔电流是网孔边沿支路的假想电流,而回路电流则是连支支路上的假想电流。
(3)基本回路查找困难。
在应用回路分析法时,关键环节在于找出合适的基本回路。基本回路选择合适,则可以减少方程数,起到简化计算的作用。如果基本回路选择不合适,则可能会增加计算量,使计算变得复杂。
3.回路电流分析法的解题要点与技巧
我校现采用的教材为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袁良范主编的《简明电路分析》[1]。目前笔者担任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及电子信息专业的授课工作,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课堂上仅有浓厚的兴趣是不够的,还要求学生吃透课本知识,充分理解课程内涵。为便于学生理解,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非常注重对知识点的总结与简化。针对该课程中的回路电流分析法,笔者总结了如下三句话:“找树找回路,特殊情况特殊处,标准方程带自阻和互阻。”学生只需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三句话,便能对回路电流分析法做到“手到擒来”。
这里,笔者将通过图1所示例题简单说明上述三句话的内涵和运用步骤。
例题:请只用一个回路方程,求解图1中的电流I。
以此题为例,上述三句话分别对应回路电流法解题的三个步骤,各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步:“找树找回路。”即只有先找到原电路图对应的树,才能找到基本回路。在授课中,笔者总结出一个简单的选树原则,即电流源、受控电流源、未知电流等尽量放在连支上,电压源、受控电压源等尽量放置在树枝上。那么,电路图中去掉连支,留下的就是树。在图1所示例题中2A的电流源与3I的受控电流源及要求的未知电流I显然放在连支上,去掉连支得到的就是树,最终选定的树如图2所示,实线部分为树枝,虚线部分为连支。
第三步:“标准自阻和互阻。”即列含有互阻、自阻的标准形式的回路方程(标准形式方程为:自阻×回路电流+互阻×相邻回路的回路电流=该回路中所有电压源电压升的代数和)。
需要稍作说明的是,在标准方程中,互阻的前面是需要判断符号的。判断的准则为:若两回路电流同向通过互阻,则回路方程中互阻前的符号为正(+)号,若两回路电流反向通过互阻,则互阻前的符号应为负(-)号。
这样通过所总结的三个步骤,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回路电流分析法解出未知量。因此,针对回路电流分析方法,采用笔者总结出来的三个步骤,并时刻牢记选树的准则,可以很容易地找出基本回路,并快速列出回路方程。
4.结语
回路电流分析法是电路分析课程中比较难以掌握的,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出此方法的三个关键步骤,学生只需谨记这三个步骤,就能顺利地列写出回路方程。
【关键词】生活化地理教学内容设计
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教学,使我们的地理课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也是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
一、从生活体验出发,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导入是上好一节课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一个成功课堂不可缺少的前奏。成功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心理学认为:当学习的材料与生活体验相联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思维活跃。因此在新课导入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入手,当学生发现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时,会觉得学习地理确实是有用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巴西》这节课导入中我采用了学生所熟悉的世界杯足球赛导入新课,耳熟能详的足球明星,娴熟高超的桑巴足球,让学生感受独特足球文化,自然的引入巴西文化中融合了欧洲葡萄牙、西班牙的文化及非洲黑人民族文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殖民主义给巴西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
二、运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掌握地理技能
传统的地理教学注重学科的逻辑体系,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而新课程要求我们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要求教师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拓展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体验来解决地理问题。
1、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解释地理现象
七年级学生首先接触的地理知识是整个初中地理最难的部分:《地球与地图》,尤其是地球的公转产生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比较抽象,很难掌握,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掌握四季成因的重点。在教学中讲述昼夜长短变化时,我先通过对话,让学生感受到一天中正午太阳最高,在一年中夏季正午的太阳高,冬季太阳高度低;夏季时白昼长,黑夜短,冬季昼短夜长。还可以让学生关注学校旗杆在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这些都是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的现象,在地理课堂中把生活中现象引入课堂教学,学生既容易接受,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可度。
2、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设计地理问题
地理问题设计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同时问题设计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前提。《有效教学》这本书中提到,如果想让提问有效:“提出的问题既要基于教学目标,更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这个认知水平就是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的生活经验入手,设计地理问题,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我们在学习七年级上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时,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大陆气温低。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提问:“夏季在海边游泳时在海水里和脚踩在沙滩上哪一温度更高?”学生回答沙滩的温度高,海水里比较凉快?教师总结:夏季时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那是什么原因呢,教师补问:“用家里的微波炉加热面包和一杯牛奶哪一个热更快”,学生会得出面包热的快,牛奶热得慢,教师总结。同理,海洋和陆地性质不同,海洋受热慢,放热也慢,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导致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气温冬夏有较大差异。通过教师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的设计,解决了地理教学中的难点。
三、从生活出发,把地理规律和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
地理教学在选择上要坚持提供给与学生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在《巴西》这节内容中,讲述巴西地形时学生很容易从图中读出巴西地形由两部分组成: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通过读图学生可以看出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最适宜人居住,但巴西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巴西热带雨林地区降水丰富,原始雨林茂密,不适宜人们居住与发展,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大气成份等作用,不仅不能随便砍伐,而且应该保护,学生通过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地理技能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假期旅游,设置选择合适的旅行路线方案,掌握我国的交通路线分布就大有裨益。我们到一个旅游景点,如何看导游地图,就坚持“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可以介绍给学生各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如在野外可以通过立竿见影的方式辨别方向,在地上垂直树立一根杆子,上午影子指向西北,下午影子指向东北,影子最短时是正中午,这时影子指向正北方。地理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更多的还要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把生活现象、生活元素融入教学,融入课堂,教师就要善于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生活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学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参考文献
课程的学习是把知识转化成智力,那么实习的过程就是把智力转化成智能。一个学期来《公司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学习让我对公司的性质、公司的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公司的破产清算、股票的上市等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现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本的知识都要运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把理论变成自己的能力。在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公司的种类、公司的设立、公司名称的拟订、股东的出资方式和比例、股东会运做规则和董事会的运作规则等,虽然我们学了这么多似乎都可以独立地经营一家公司,其实不然。在这次的实习中我深刻得体会到课本与现实的巨大差距。
因为课程实习的需要我在福建旅游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对福建旅游有限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对该公司的设立时间、投资者、设立方式、注册时间、交纳的质量保证金的多少、公司的运作等相关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在与公司职员的沟通交流中了解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运作情况。实习的时间虽然很短却是一段极有意义的时间,以前我认为只要把课本的知识背清楚了就可以在现实中应付自如,通过这次实习我才发现其实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观点。不管是在公司的设立还是公司的经营中都存在很多的现实因素,不像书上写的那么简单。比如公司设立的申请登记,这是一个繁琐过程,要比书本讲的复杂。
通过这一阶段的实习我对《公司组织与管理》的相关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通过实践的操作我知道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它们。书本的理论和工作的实际应用是有着很大区别,只有把他们结合了我们才能发现我们的不足,也能更好地找到学习的方向。
2 公司简介
福建省旅游有限公司前身为福建省旅游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连年荣获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福建旅游公司是由福建旅游局投资设立的公司,它是一家国有独资公司。后来随国有企业改革浪潮的不断高涨,福建旅游公司改制成福建旅游有限公司。公司从由福建旅游局单独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转变成由福建省旅游局和福建省煤炭工业集团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是大型国际旅行社公司。其业务涵盖入境旅游、出国旅游、国内旅游、国际国内航空销售、会议服务、旅游车队等。公司在福州市区设有十个门市部,在厦门、福清、长乐、马尾、武夷山等地设有分公司。2005年11月16日福建省旅游有限公司武夷山分公司正式挂牌开业。福建旅游有限公司杨桥营业部是福建旅游有限公司的一个下属门市部,该门市部成立于1998年8月31号。
1988年公司成为全国第一批国际客运销售,是福建省第一家国际客运商。多年来,公司一直保持全省航空客运销售量的榜首,目前已成为国内外50多家航空公司的商,是福建省与外国航空业务签约最多的单位。
福建省旅游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鲜明经营理念的旅行社,公司注重诚信服务,并注册了“福之旅假期”的优质品牌。公司以“更好地服务的人”为目标,致力于福建省乃至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是海内外朋友和同仁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公司拥有一百多名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作为福建省旅游企业中坚,公司年营收规模突破2亿元,位居全省旅行社的前茅。
3 实习过程
参加了福建旅游有限公司为期三天的新人培训后,我们被公司安排到其中的一个部门——办公室进行实际的操作。
3.1 参加部门的早会
这是部门每天必须的课程,部门通过这种方式让职员学习到新的知识。在早会上同事有时是总结工作,然后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经验,有时部门也会开展专题讲课,请一些在某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士给部门职员介绍相关的知识。部门的一些日常的通知有时也在早会上,因为早会是每个职员都必须参加的,在早会上通知能使每个人都接到通知,这样即快速又方便。不管是总结工作还是专题讲课,我都认真听他们讲然后认真做好笔记,从中不仅吸收到了他们的经验新也学到了一些保险的专业知识,仿佛我也参加了他们的工作,间接地学到了很多东西。
论文摘 要:船舶专业英语是公共英语的后续课程,是架设在基础英语学习和专业英语应用之间的桥梁。提高专业英语是船舶行业及其关注的课题。本文阐述了该课的课程性质及特点,探讨了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
1 船舶专业英语的课程性质与作用
《船舶专业英语》是培养船舶工程专业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一门实践课,是船舶工程专业必不可少的工具课。它是公共英语的后续课程,是架设在基础英语学习和专业英语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公共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英语基础,培养学生阅读和翻译简明船舶英语出版物和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和书写与本专业有关的简短文书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业务交流,在理论上达到stcw78/95公约中规定的管理级船员应具备的英语水平,在实践技能上达到操作级船员应具备的英语水平。
随着中国船舶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其对国际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提高专业英语是船舶行业及其关注的课题。
2 船舶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
2.1 船舶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及特点
与基础英语不同,该课程的教学目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这门语言来学习专业知识,用英文来处理本专业业务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把英语当作工具去了解和学习其专业及相关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素质。
专业英语相对来说较艰涩难懂。比如专业英语在构词和意义上和普通英语大不相同。在普通英语里fire是燃烧,room是室,可是作为专业英语的燃烧室是combustion chamber。还有很多词汇在专业英语中扩展了它的基本词义,或在翻译中改变了原来的词性,要具体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义。再比如专业英语里的句子一般较长,在普通英语里不常见到。
专业英语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专业英语课上成英语课,只讲英语语法、翻译,还要应用英语这门语言来学习专业知识。
2.2 学情分析
一般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是在第二学年进行的,学生的学情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储备。学生在第一学年基本都通过了国家ab级或四级英语考试,具备较高的日常英语阅读和对话水平,同时在第一学年开设了一到两门专业基础课,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因此专业英语的课程内容要清晰思路,合理归纳提炼,将英语与专业有机的结合。
(2)学生的求知欲强。大二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大学学习方法,有很强的求知欲,对于教学要求也较高,而且学生不单单满足理论的灌输,还会思考现在的学习对将来的职业是不是有帮助。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要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补充大量新鲜有趣内容,扩充知识量,模拟实际工作情景,补充实战阅读,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按照职业岗位标准的技能和规范培养学生,以适应职业需求。
(3)个体存在差异。由于学习能力和原认知的不同,学生在专业知识以及英语基础上有着差异。因此专业英语的教学要多样化,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教学方法要由易入难,让学生相互带动,互帮互助,老师课后辅导,对个别学生加强学习。
2.3 船舶专业英语教学方法设计
通过对课程的特点及学生学情的分析,该课的教学要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语言知识能力培养与船舶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一体化”,即教学做一体化,在“教”中体现任务驱动,在“学”中体现章节导向,在“做”中体现工学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经过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及时和企业交流探讨,归纳出如下教学方法。
(1)多媒体应用。随着教学硬件的完善,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选择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形象的专业图片,生动的动画视频,丰富的专业知识,让原本单调枯燥的英语学习生动起来。而且老师制作的课件可以供学生课后自学和复习。
(2)情景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教师唾沫横飞,学生昏昏欲睡的老模式,教师要有足够的想像力,采用情境教学、话剧表演、小组任务等方法,把死板的教材变成活的,将工作岗位任务带到教学中,调动起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
(3)网络应用。网络超越了传统印刷书籍的局限性,网络技术提供给教师无限的与时代相呼应的信息资源。它提供了声音、图像的功能,它包含的信息使我们迅速,廉价,并且方便地使用。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选择一些比较符合学术界文章作为阅读材料,如,学术网站上的相关内容,新近发表的论文、技术报告、技术说明书、产品广告、合同、协议书、投标书等。在学生读懂了整篇文章之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专业知识、英语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4)教学互动。学生参与教学,将阶段性教学过程的效果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是否合适等,教师利用这些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同时要引导学生自己来制定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学习过程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引导和监控。让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学会自主学习,对其英语能力的提高,尤其是专业英语知识的增长大有裨益。
3 教学评价及改革思路
以上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在07、08届船舶工程专业学生中的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考核成绩平均水平较高。学生评价教师的教法很实用,课程丰富有趣,能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内容易于理解记忆,已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越来越体会到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与实际性,专业英语的学习真正做到了“用得上,留得住”。
通过教学效果的反馈分析,为了进一步完善专业英语的教学,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情感目标的培养,总结出如下改革思路:(1)建立高素质船舶工程专业师资队伍。(2)调研船舶行业岗位应用英语,更新船舶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案。(3)建立实质性船舶英语专业兴趣小组,组织多种专业英语兴趣活动。(4)船舶企业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和专业英语竞赛检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迅.专业英语的特点及教学[j].科技信息,2008(12).
[2] 张静静.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10(17).
[3] 周密.船舶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2010(3).
[4] 朱钰.蔡振雄关于轮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1(2).
[5] 马树超.新世纪职业教育走向抉择[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