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古代建筑

描写古代建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古代建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描写古代建筑

描写古代建筑范文第1篇

绕过大雄宝殿,便是高耸着的宝塔?方塔。方塔共有六级,高30多米。基座即第一层空心,14米见方,系青砖砌成。上部每面砌斗拱13垛,顶端出檐,琉璃瓦覆盖;二至五层,四周镶嵌琉璃浮雕。其中二层为弥勒佛、观音、地藏菩萨,以及十殿阎君、十八罗汉、护法金刚等;第三层为东方药师佛、西方毗卢佛、南方如来佛、北方成就佛,各方均饰以二十四诸天神;第四、五层主要描绘释迎牟尼出家修行,出游四门,路遇赤妇,恶鹿行凶,夜梦吉祥,隔城投象,太平遇恶虎等神话传说故事;第六层呈八角形,各按方位饰八卦符号;最上部安金塔顶。琉璃烧制浑厚大方,人物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塔身第一级内有一个6米多高的铁佛头,直径5米,似是如来佛,明显具有唐代佛像造型风格,丰满大方,比例适度。传说唐代建塔时,佛头就地铸造,规模之大,工艺之精,在我国是罕见的。

另一些稀世珍品,是珍藏在藏经楼内的经书。藏经楼位于方塔后几百米处,里面珍藏的经书是人类文明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游人一般不得人内。

围绕以上建筑物的是24间厢房组成的大长方形院落,大多数厢房都是金锁窗,朱漆门。目前,这些厢房用来作展览室,共展出117件古字古画,增添了铁佛寺的古朴典雅。铁佛寺的建筑布局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传统和独特风格,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

点评:

描写古代建筑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学语言;现代建筑设计;作用

引言

传统文学中的许多类型,比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所包涵的体现建筑设计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如诗歌中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故人西辞黄鹤楼”、“滕王高阁临江渚”、“独自莫凭栏”、“危楼高百尺”等,不仅只表现了诗歌的意境,也体现了古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在散文作品中,作者为表达主人公情感所描绘的美丽空灵的景色,正是因为有建筑物所构成的景象,才能更好地抒情达意;在小说中,作者为烘托情节、展现小说的矛盾而描写的具体场景等,这些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建筑物,不仅是现代建筑设计中深远持久的素材,同时也是现代建筑设计师们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这也是中华传统古典文化一直以来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结晶。

一、传统文学语言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一)楼阁

在传统文学中,有大量的诗歌是以“楼阁”起兴的,除了诗歌外,像一些文言文等,也是以“楼阁”这一建筑物开头,进而描写在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描绘出岳阳楼的雄丽、壮观的景色。《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诗人的好友滕子京因为贬官,所以来到这个地方,诗人他们在岳阳楼上把酒言欢,虽说政治上比较失意,但是能够欣赏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也不外乎是一种乐趣。试想一下,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八百里洞庭,湖水波光粼粼、烟波浩渺,正值春光美景,不正使人心胸开阔,将不快抛之云外吗?除此之外,还有王勃的《滕王阁序》,描绘了滕王阁的美景;还有黄鹤楼、蓬莱阁,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楼阁”。那么,这些传统的文学语言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有什么运用呢?首先,是影响现代建筑设计的情态。如果说人类有情态的话,那么动物和建筑物未必没有情态。这里所说的情态是建筑物本身所具有的那种给人的感觉,有的是雄奇的、有的是壮丽的、有的是巍峨的、有的是秀丽的。雄奇壮丽的建筑物多出现在北方,而南方的建筑物则相对温婉秀丽。而传统文学语言则对建筑物的情态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岳阳楼记》,在洞庭湖之畔,众所周知,南方的建筑物,尤其是楼阁,一般来说历史比较悠久,也符合典型的南方建筑的特征。但是就因为范仲淹登岳阳楼,看到岳阳楼的美丽景色,加上当时的政治情况,所以才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慨叹。我们在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心中的政治抱负被激发,所以对外在的建筑物才有雄伟这一感觉。岳阳楼距今几千年,经历了风风雨雨,历代修葺,越来越雄伟,且在周边景物的烘托之下,更显得其壮丽。如图1。其次,是影响现代建筑设计的整体美感。中国传统文学讲究人与景融合为一,人与大自然讲究和谐。而现代建筑设计中则更加注重人的感官享受,比如,视觉、触觉、肤觉等。比如古代的楼阁,一般坐落于竹林深处、河流湖畔,能与周围的景色融合在一起,所以现代建筑设计则更注重人与大自然的联结,把楼房或者景观建造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形成了“有山、有水、有人家”的完美格局。最后,是影响现代建筑设计的格局。总说周知,中国的建筑设计往往比较大气、辉煌,注重格局,就像故宫一样。不仅讲究局部的精雕细琢,同时也讲究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相得益彰。所以中国的建筑设计往往是左右对称结构,辅之以中国的五行、八卦,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智慧。而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结晶就蕴含在文学语言之中,能够影响到现代建筑设计的格局。

(二)栏杆

栏杆是建筑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是用竹子或木头制作而成,也有极少部分用砖石制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许多建筑设计都会用栏杆来作为最后的陪衬,或者是点睛之笔。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意养生,居住的地点也由城市慢慢移动到郊区。而郊区的空气质量不仅好,居住面积也大,所以在郊区就会有一些花园别墅或者独立小院子,这些建筑物的设计就彰显出了栏杆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别墅中,可以由栏杆代替围墙,一来可以开阔视野,增大空间,二来可以增加整体的美感。栏杆也是在文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意象,也是古代建筑设计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在古代,几乎家家户户门后都会有篱笆,亭台楼阁上也有栏杆,诗人站在楼阁之上,依靠栏杆,眺望远方,有所思。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比如公园里、小河边等都会设计护栏,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虑,另一方面也会使局部的栏杆与整体的效果相融合,令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难道不是建筑设计的最高境界吗?

二、我国传统文学语言及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一)我国传统文学语言的内涵

中华民族文化,历经千载风雨,长达上下五千年,且源远流长、丝毫没有中断,包含了卷帙浩繁的传统文化,其中传统文学语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学作品、传统艺术作品、传统戏剧、地域文化、衣冠服饰文化、四大雅戏、传说神话的神文化等是其主要内容。其中,传统文学语言作品,包括戏剧语言、服饰语言、艺术作品语言等,是影响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传统文学语言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现代建筑设计的主要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学语言。中国传统文学语言中包涵许多具有灵感启迪性的内容,如古代诗歌中诗人所描绘的美妙意境,散文家在竹林中所体会到的与大自然合二为一的奇妙感受以及一些玄幻小说中,作者所描绘的虚幻景象等,这些都是现代建筑设计师在日常的建筑设计中可以获取的重要材料。现代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工作过程中,通过结合自身已经拥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并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实践,再通过对传统文学语言的灵性掌握并运用,就可以设计出优秀的建筑作品。同时,现代建筑设计师在学习借鉴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学语言的鉴赏能力,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跟文学语言素养紧密结合、融汇贯通,方能设计出好作品。一个好的建筑设计作品必然是有灵性的,而灵性就来自于设计师深厚的传统文学语言功底。第二,现代建筑设计的根基在于中国传统文学语言。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含众多文化内容的名族,比如,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母氏文明、图腾文化、氏族文化、尊卑文化、宗教文明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想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取得辉煌卓越的成就,关键在于把中华民族的特色传统文化熔炼于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只有具有了富有特色的民族特征,才具有了世界特征,才能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正因为在世界建筑史上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才证明了中国建筑设计的民族性。同时,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我们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一定要继承古代建筑文化的精华,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古代的楼阁、栏杆、亭台以及刻在建筑物上的各种各样的花纹,只要可以为现代建筑设计所用的,都可以借鉴吸收,因为只有继承,才能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要求,充分发挥中国建筑设计的优势,这样才可以在世界建筑史上拥有不败之地。第三,现代建筑因为有了中国传统文学语言,才具有了符号性与标志性。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内经济市场与世界经济市场日益接轨,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参与,而且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中国传统文学语言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同时也将中国不仅是古典建筑设计,同时也是现代建筑设计推向了世界。目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基础上趋于一体化,国际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无形中也会影响中国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思路,所以中国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世界色彩的建筑物;但是,如果中国建筑设计师不能在这种文化交汇中把握主流,坚持民族立场,那么中国的建筑设计还有何特点可言?现代建筑设计越来越提倡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生活居住环境与大自然的和谐,这也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师一直不断追求的目标。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有苏州园林,是中国典型的建筑物的代表。苏州园林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也是现代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即中庸,也是儒家学派的观点。现代建筑设计中,像一些公园、楼房、小区、亭台的设计等,无不体现出传统文学语言元素的影响。因此,传统文学语言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意义显而易见,其重要性也可见一斑,故传承中国传统文学语言对于现代建筑设计至关重要。现代建筑设计中应该自觉向中国传统文学语言吸取营养、寻找经验。

参考文献

[1]贾方英.论艺术创作性的典型性[M].设计,2016年2月第234期

[2]黄双华.房屋结构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

[3]程世丹.现代世界百名建筑师[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

描写古代建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宫殿建筑;数字;心理意义

中国皇家宫殿建筑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古代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当时的哲学思想的艺术作品。而宫殿建筑中所偏爱使用的建筑的尺寸和形制并不是偶然而为之,这其中包含着的不仅是出于建造本身的实用性,更多的是反映着中国封建帝王的一种心理现象。本文意在剖析中国现存古代宫殿建筑中对特定数字的选用的内在心理意义,从另一个角度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解释。

1 数在中国古代的神秘性及其心理意义

古代人缺乏科学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技术,因此他们凭借着自己独特的方法来揣测天神的意思,解释周遭的凶吉祸福。古人认为,人的命运由神灵安排控制,一切自有定数,而神就是用数来表达其意志,正所谓“神虽非数,因数而显”。[1]因此数字对中国古代人来说就有了神秘的意思,借助数字可以窥视天意,推往知来。

最初人们利用灼烧龟甲,通过灼开的裂纹来推测人事的凶吉。周代后开始人们开始借助数字来占卜,其中《周易》是流传至今的国学经典。其中有大量关于数字的描写,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余。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2]其中对天数,地数的概括对之后中国宫殿建筑的布局和造型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阴阳和五行随后充当起了解释和预测历代帝王命运和朝代更替的手段。与五行对应的五色、五音、五季、五方、五帝等也相应地成为了帝王的附会或者禁忌。如秦接替周,在五行上属水,则秦朝崇尚黑色,服饰全部是黑色。

中国古代的占卜方式不仅止于此,观星是另一个沟通人与天的有效途径。占星术士通过星辰移动,日月之行来与天帝对话,接受天帝的旨意。古代皇帝称为“天子”,受命于天。汉代董仲舒甚至提出:“人之为人,本于天也。天亦人之曾祖父也。”[3]人既是天之子,那么人界的数字必然与天界的数字一一对应,人有四肢,天有四时;人每肢有三个关节,天每时有三个月;人有五脏,天有五行……人们甚至通过观察星象,构建出了一个与人间相似的天庭之象。古人把天空分成几个区域,与人间的地区相互对应,当星象发生变化,其对应的地区也会有感应。

在构建的天庭中同样存在着神秘的数字,包括四兽之像,二十八宿,五官三垣,十二次分野等等。而古代皇帝出于祈祷皇权稳固,昭显尊贵地位的心理往往会在建造其宫殿之时运用宇宙数字。

中国古代建筑有一个非常神奇的特点,自汉代以来绝大多数都以奇数开间,各类古塔的层数也是奇数,而明代皇家祭祀之用的天坛圜丘从石料的大小件数到一切尺寸都采用奇数。史料有记,《礼记》:“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尚书?大传》:“天子之堂高九雉,公侯七雉,子男五雉。”[4]这不仅反映的是古代建筑从尊崇的礼仪秩序,还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对特定数字的偏爱。

中国古建筑是否自古以来就遵循奇数开间的的形制呢?而采用奇数开间的建造技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呢?一些殷商时期考古复原的遗迹中可以看出殷商时期的建筑多以偶数开间为主。商人崇拜偶数,“以八为纪”。这其中的原因似乎与占卜的易爻有关,爻分阴阳,所用的数字只能是双的,不能是单的。西周中叶以后,在诸多方面都出现了“八九之替”的现象。[5]随着中央集权和皇权制度的日益巩固,中央为尊的帝王心理愈发的体现在宫殿建筑之中。天子的宫殿开始采用九开间,奇数开间的制度也一直延续到清朝。

2 彰显皇权尊贵的心理

中国古代皇帝是神圣的,唯我独尊的,所谓“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帝王是受命于天,统领天下百姓的大家长,理应享受这世上最为尊贵奢华的住所。自秦始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造阿房宫起,中国古代帝王建造宫殿之术愈发精湛,宫殿也愈发巍峨高大,壮丽恢弘。 宫殿的体量之大,装饰之精美已远远超越了其功能性意义,更多的是为了彰显帝王天下之主的至高无上地位,起到皇权显赫的震慑作用。而如今阿房宫毁于一旦,未央宫遗迹断壁残垣,大明宫往日之辉煌只能重现在人们的想象之中,仅剩下保存较为完整的,能让世人一睹其雄姿,回味其雄浑气势的宫殿建筑只剩下明清时期的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了。

北京故宫因其规整的结构和庞大的建筑群组而举世闻名,其中所运用的数字以及数字中所隐含的帝王的心理意义可见一斑。

描写古代建筑范文第4篇

1、房间四角立着汉白玉的柱子,四周的墙壁全是白色石砖雕砌而成,黄金雕成的兰花在白石之间妖艳的绽放,青色的纱帘随风而漾,刹青痕站在这高达十米的建筑里,如果不是杀手特有的镇

定,他早就晕过去了,脑海中一直浮现两个字:奢华。淡淡的檀木香充斥在身旁,镂空的雕花窗桕中射入斑斑点点细碎的阳光,细细打量一番,身下是一张柔软的木床,精致的雕花装饰的是

不凡,身上是一床锦被,侧过身,一房古代女子的闺房映入眼帘,古琴立在角落,铜镜置在木制的梳妆台上,满屋子都是那么清新闲适。

2、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唯美的句子请关注:描写古代美女的诗句

描写古代建筑范文第5篇

西安,一座古老而又有历史文化的名城。这儿历史悠久,有很多的名胜古迹都坐落在这里。有“世界第奇迹”兵马俑;环境幽雅的兴庆宫;关中八景之一"骊山晚照"的骊山……而我,对小雁塔特别感兴趣。今天,我有幸到荐福寺小雁塔进行考察。

小雁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友谊西路东段南侧。唐文明元年睿宗李旦为其父高宗死后献福而建的,原名"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改名为"荐福寺"。荐福寺是唐代重要佛经翻译场所之一。唐中宗景龙年间于荐福寺所在的开化坊之南的安仁坊浮图院中修造了15层的佛塔。因比慈恩寺的大雁塔小,故名小雁塔,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小雁塔虽不及大雁塔规模宏大,但这里环境清幽,风景优美,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原为15级,约45米高,现存13级,约43.3米高。其平面呈正方形,各层南北两面均开有半圆形拱门,塔内设有木梯,游人由此登上塔顶可以饱览西安市内风光。每层叠涩出檐,南北各开一门,塔身从下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往上愈小,全部轮廓呈现出娇媚舒畅的锥形形状,造型优美,比例均匀。小雁塔为密檐式中空砖构建筑,塔壁不设柱额,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塔形秀丽,别具风格,塔身结构坚固,是我国唐代精美的建筑艺术遗产。

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呢!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这不能不令人叹服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游人在荐福寺内可以见到一口逾万斤的大铁钟。这口铁钟是金代明昌三年铸造的。以往荐福寺的僧人每天清晨都要去撞钟,清脆悠扬的钟声响彻长安上空,5000米之外都听得清清楚楚,人称“神钟”。此钟高4.5米,口沿周长7.4米,重10吨。上面刻有“皇帝万岁,臣佐千秋,国泰民安,常转”16字吉祥语。 “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就是对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的生动描写。

考察结束了,在小雁塔里边看边想。中国古代社会道德运动的核心是仁义忠孝,孝者,强调家庭本位,进而达到社会稳定,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效的治国办法与理念,在很多情况下,单纯强调或拔高法律的作用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看着小雁塔,仿佛就在告诉自己:仁孝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