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检验科培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检验科;感染;原因;措施
医院感染现象出现概率最高的地方,主要为检验科微生物室,这是因为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每天均接触大量临床标本,并且其还会直接与患者接触。由于某些临床标本存在传染性很强的微生物,检验科工作人员承受的职业风险也很大。详细分析检验科医院感染现象出现的因素,并且进一步探讨相关的预防对策,对于医院来说非常重要。我院对近来3年检验科的医院感染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取得良好的结果,现对其开展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检验科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总共收集与检测医院每个科室标本1.3万份,患者年龄0―86岁,平均年龄为(40.5±2.5)岁,其中男女比例为1:1。1.3万份标本中,发生医院感染事件有20起。
1.2方法
使用描述方法对感染事件进行分析,然后再结合相关文献对感染事件开展比较分析,最后实施归类总结。
2结果
经过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后,我院检验科20起医院感染事件中,由职业暴露致使的为8件,由利器或化学试剂损伤致使的为4件,由废液、废物、废气处理不当致使的为4件,由生活物品及污染物品交叉致使的为4件。
3讨论
3.1医院检验科感染事件出现的原因
3.1.1废弃物处理存在问题
检验科每天均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品,比如针头、吸管以及试管等,使用后工作人员应该将其装入相关废弃物包装袋中,并且统一由处理厂进行处理,液体废弃物则在完成消毒等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但是我国不少医院没有将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分清楚,因此存在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混装一起仍在地上的现象,严重污染医院的环境,从而致使医院感染出现率越来越高。
3.1.2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一般来说,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会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增加个人职业危险[2]。此外,科室还存在不少类似剪刀等物品,致使患者存在利器刺伤的可能性,污染区、半污染区以及清洁区物品随意摆放也会造成交叉感染现象,因此,致使医院感染事件出现几率被增加。
3.1.3生物安全存在极大的危险
检验科是医院感染出现几率最高的地方,工作人员主要与生物性危险标本接触,例如患者的分泌物和体液等,具备很多医源性原体,致病性很高。工作人员经常会接触标本,存在极大被感染因子污染的可能性,给工作人员埋下隐患。
3.2检验科医院感染预防对策
3.2.1加大医疗废弃物管理力度
检验科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对医疗废弃物开展有效的处理,同时完善生物安全设备,把污染区、缓冲区以及清洁区三者具体划分出来,并且严格控制一次性检验用品质量,待其完成使用后再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或者开展高压灭菌,再按照物品种类放入黄色医用垃圾袋内经相关负责人统一送到有关公司进行处理[3]。至于像针头等具有刺伤危害性的物品,则需要安放在防穿透利器盒中进行处理。完成垃圾回收工作后,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详细的记录以及交接工作,并且共同签字。
3.2.2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医院感染学起步较晚,但是其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并且知识更新换代强。所以,医院需要按时给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提供业务培训机会,促使其掌握更多的新知识与新技术,从而使医疗行为得到规范。医院特别需要加强对新人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防御意识,使其养成工作习惯,在工作过程中开展感染预防对策。检验科工作人员应该遵守有关的消毒隔离与无菌操作技术,其在操作前需要对双手消毒,用完的采血针、吸管以及注射器等均需要进行消毒,完成高温与高压消毒后,集中进行废弃物处理。
3.2.3提高医院监管力度
医院应该完善检验科的消毒管理、预防感染以及操作等制度,同时还应该组织经验丰富人员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检验科工作进行管理,并且检查预防对策的落实情况。另外,医院还需要给检验科工作人员提供学习法律法规的机会,增加其对医感染事件的认识度。新人员需要开展岗前培训以及相关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给参与工作。
3.2.4增加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预防意识
医院需要多次强调生物危害的严重性,使工作人员能给自主遵循生物安全对策以及相关的操作流程,同时使用娴熟的处理技术,避免医院生物感染事件的出现。同时,医院还需要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生物感染培训,使其正确掌握仪器设备的要点以及操作步骤,并且详细了解生物安全装备的使用方法,从而降低生物感染出现的几率。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检验科医院感染事件越来越多,对其产生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探讨相关的预防对策,是各大医院的重要工作。为此,医院需要提高对检验科的重视度,完善各种制度,成立相关的管理部门,从而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出现,为患者及检验科工作人员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洁,郑钧丰,宋云彩.基层医院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0(36):123-124.
[2]巢玲,万颖.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对策[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13(04):78-79.
[3]谭旭明.检验科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28(03):256-257.
关键词:检验科;医院内的感染;管理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205-01
前言:
医院检验科目前在临床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容主要包括了生化检验、病理检验、临床检验、微生物检以及免疫检验等。相关工作人员所接触的包括了患者的血液样本、患者的机体、分泌物、体液以及排泄物。属于医院内的一个高危潜在性生物传染源。但是目前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高。下面本文将探讨医院检验科感染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一、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调取我院检验科在2008年~2011年之间经过检验的标本 11.5 万份( 次),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5,年龄在1~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岁,其中检测出来的有潜在性感染的标本有1850例,所占的比例约为1.61%。
1.2.资料分析 采用描述性的方法对检验科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
二、.结果
检验科发生院内感染的例数为28例。其中由于废物、废液处理不当发生引发感染的有8例,发生利器划伤感染的有5例,发生化学试剂损伤感染的有8例,发生污染废品交叉感染的有7例。
三、检验科发生感染的原因
3.1.医院领导对此没有予以重视 目前随着各种医疗制度的改革,很多医院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还停留于重治疗轻预防的阶段。这样就使得对检验科的预防感染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进而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最终导致检验科工作人员在操作上不规范、消毒不彻底、对污染区和休息区的界定不清,医务人员随意出入,面对血液污染等突况不能及时的处理以及在感染科相关仪器设备的供给上缺失,这些都是导致医院检验科管理的安全性以及科学性缺失的因素。
3.2.医院管理制度的不严格 目前在部分医院检验科或个别检验人员方面,存在操作不规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医院没有制定相关严格的管理制度或是没有将制度认真的落实实施,这样就使制度对相关的工作者缺乏了约束性、存在侥幸工作的心理和态度。造成了检验人员的操作不严谨,进而导致院内感染的加重与传播。如当检验科将遭到污染的化验单交予临床医师的时候,就会使感染在院内蔓延。
3.3.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较差 很多时候发生感染的原因是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就会产生松懈、大意的心理,进而为了提升工作的效率,而忽视了对自我的防护,如不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等,进而养成了不良的工作习惯,造成检验科感染的发生。
3.4.检验科硬件设施不健全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医院对预防感染没有予以足够重视,进而导致检验科在相关的硬件设施上较为缺乏,如占地面积较小,休息区、污染区与半污染区的界定不清,通风换气设备不足,使得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生感染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四、相关的解决对策
4.1.重视检验科公共卫生安全的监督与管理 为了有效地降低检验科发生感染的几率,院方应该对感染的前期预防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强检验科人员自我防护意识的培训、及时的引进先进的硬件设施,促进医院对检验科感染的预防与调控。
4.2.完善医院的管理制度 对医院检验科的预防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对相关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并明确感染区、非感染区与休息区的分布,并让科室的工作人员严格遵照相关的规定与规范执行,让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
4.3.提升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在医院内加强感染危害与处理的相关教育宣传活动,定期对所有检验员工的操作技能和防护意识进行培训与考核,用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检验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进而最大化的杜绝感染的发生。
4.4.制定相关的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主要是针对发生各种微生物感染感染后的处理措施,这样就能使医护人员在发生感染后能够将工作继续有条不紊的进行,如清洗创面、消毒、基础血液等,或是定期的接种各类疫苗,严重者应注射免疫球蛋白或是相应的抗病毒疫苗。达到有效降低感染率的目的。
结论:
医院检验科的感染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治疗与发展,因此,医院应对其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逐渐改进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医院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培训和宣传,并针对发生的各类感染情况制定相应的卫生安全应急预案,进而有效的避免和处理各类感染,促进医学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敏,李伟宏,刘丽. 检验科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 5) : 589.
关键词: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73-03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云南省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到检验科培训是规范化培训的一部分,近四年已有354名医师接受了培训,但接受培训的医师绝大部分是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医生,他们之中很多人认为检验科是辅助科室,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所以到检验科来学习都抱着消极的态度,没有认真思考应该学习些什么,对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有什么帮助。为了转变这样的现状,我们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
一、明确目的要求
到检验科轮转学习是完成规范化培训规定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科室的第一天邀请负责带教老师介绍科室的基本情况,各专业组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到检验科学习,了解检验科的工作流程,开展的检验项目,标本处理基本流程,以及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如何做好检测标本在实验前、中、后的质量控制,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参加患者信息的录入工作,亲身体会认真开好检验报告单的重要性,能将所学的医学检验知识融于实践,不断巩固理论知识,学习如何将实验室检验结果与临床诊疗相结合,并为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工作等提供依据,为今后做好临床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培训工作由检验科主任负责、有专职带教教师。从接受培训的医师中选出小组长一名,负责协助带教教师做好管理工作,要注重素质教育,需要我们的教师投入极大的热情和辛勤的劳动,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他们,让他们从进科室的第一天就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以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去培养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严格组织纪律
受训医生在学习期间应严格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不擅自离岗。考勤由小组长记录,科室审核,并纳入学习鉴定。
四、重视生物安全教育
1.进实验室凡与试验无关的物品切勿带入室内;禁止在实验室内喝饮料、吃食物或在实验室化妆等;必须带入的书籍和文具等应放置在非操作区以免污染;贵重物品不要带到科室;手机要随身携带,防止被盗。
2.每天在实验室都要接触大量的生物标本(血液、尿液、痰、体液等),具有潜在危险性。血液检验中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告诉他们应把每一份标本都看作是无法重新获得,有可能具有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及结核杆菌等病原体传染的“高危”标本。进入实验室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必要时甚至穿隔离衣、戴眼罩;如果手套破损或失去其屏障功能,应尽快更换;进行强传染性标本操作或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血液或体液的喷溅,则应使用面部防护装备或在生物柜内进行,因而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应使用真空采血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检验人员在采血、运输、处理、上机以及废物弃置等检验过程中的各环节与血液产生直接或间接接触;工作完毕离开实验室之前应脱下所有防护装备,脱去手套后使用感应水龙头流水肥皂洗手。
3.若标本发生泄露污染桌面时,应立即用抹布浸泡消毒液包在污染部位半小时后清洗,手和身体其他部位被标本污染应及时用肥皂液反复冲洗并用消毒液浸泡10分钟左右。针头扎伤,应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必要时进行医学处理,要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并应保留完整的医疗记录。发生病原微生物泄露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并及时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和人员报告。
五、举办专题知识讲座
为巩固同学所学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进展,安排教学效果好,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定期做专题讲座。检验科开展的知识讲座等学术活动也积极邀请他们参加,反映受益很大。
六、通过实践发现问题
通过参加患者信息的录入工作,亲身体会认真开好检验报告单的重要性,要求临床医生填写检验申请单时书写要清晰,完整,以便为检验医师出报告时提供参考,临床上经常有医生字迹潦草,无法看清,导致录入病人信息错误,引起纠纷,有的医生甚至将自已的姓名填写在患者的姓名处,如骨髓申请单,要填写血常规的相关结果,简单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等。没有相关的临床资料检验医师就难以结合临床发报告。
七、掌握项目选择原则
临床检验的内容日益丰富,项目繁多,选择项目时,要遵循一定的临床思维。
1.一定要认真和详尽地询问病史。在得到初步诊断的基础上,从疾病诊断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出相关的检验项目。
2.选用针对性和特异性较强的项目进行检查,做到有的放矢。
3.避免滥用和杜绝浪费。并不是检验科所开展的项目每一位患者都必须做。
八、检验结果解释应与临床相结合
临床检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要求检验科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然而,对于离体的检验标本,影响检测的变化因素和环节众多,通常发生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主要阶段。
1.分析前影响因素:是指从医生开出医嘱到标本送到检验科,现认为做好标本采集和转运过程的管理,可降低70%左右的检验差错率。分析前包括医生对患者的分析,化验项目的选择和组合,与上级医生的商讨,医嘱的制定,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所以质量保证涉及患者、医师、护士、标本转运人员、检验人员,各方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才能保证检验质量,以上内容易被忽视需多宣传,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
2.分析中影响因素:涉及标本的质量,如不合格标本(需抗凝的标本凝固);标本处理不当(如需分离血清的刚抽出的标本还未凝固就离心上机);仪器重复性不好、试剂质量、人员的技能与学识、操作技能与方法、质控物与标准品等。
3.分析后影响因素:涉及检测记录、结果书写,计算机的输入错误,与临床的沟通等。
九、排除生理等因素影响
检验结果对临床诊疗工作虽非常重要,但仅是静态的数据和现象,用来判断动态的复杂机体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病人处于可变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机体的反应性也因个体差异而有不同,同患一种疾病的病人可因健康因素、病期、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出现不尽相同的检验结果,而有时不同的疾病进行同一项目检验却出现相似的结果,因此评价检验结果时必须紧密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恰当地做出合理的结论,指导临床诊治工作。
1.生理变异:生理变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能控制的,另一类是能够加以控制的。
2.饮食因素:如进食后引起血糖、血脂等结果增高。
3.药物因素:当出现不可能的异常检验结果时或与临床不符合时,应考虑是否有药物引起干扰。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62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01-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多学科技术的广泛渗透,临床检验医学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检验人员和进一步优化检验医学知识结构,是促进检验专业稳步发展的必然。纵观国内外临床检验工作,临床检验室的管理应从既往的单纯行政管理转向质量、人才、人文、设备、经济核算、医疗信息、生物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其中质量管理是检验科管理的生命线,人才、人文管理是检验科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作者在多年的实际管理工作中,结合本院的具体情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及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和同道们一起探讨科学化的检验室管理对检验医学工作的推动作用。1服务意识
1.1转变观念在多年的计划经济模式下,一些检验人员养成了懒惰、不思进取的习惯,思想保守,没有开拓精神。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的调节下,只有利用一切机会教育全体员工要牢固树立“患者第一,临床第一”的理念,摆正自己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位置。规范行为准则。重塑检验科和检验人员在患者和临床工作人员心目中的形象。才能取得临床医生的理解和支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促进科室发展。
1.2优质服务人文化的服务使患者有在家就诊的感觉,同时也会消除许多医患双方的不愉快,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2.1以实际行动(言谈、举止、沟通、交流等不同方式)做好窗口优质服务,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的需要。
1.2.2根据临床需要。创造条件开展检验项目,改进落后的检验方法,提高检验质量。
1.2.3延长门诊采血及检验时间,缩短发报告时间。
1.2.4编写便于临床医生查阅的《检验手册》与检验科相关的法律文件、标本采集要求、检验项目的名称内涵、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等,指导临床医生科学的选择检验项目,有效地诊治患者。2领导支持
取得院领导的支持是检验科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各种渠道,密切联系领导,让各级领导了解关心检验事业,重视检验工作。在取得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对科室的工作做出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以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制定出每月、每年的科摩发展规划和目标,同时不断地向各级领导汇报工作进展。要让科室人员看到有领导的重视、支持和科室人员的努力,检验工作才能取得好成绩,也为检验专业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成立专家顾问组
邀请临床知名专家和重点科室主任成立检验科专家顾问组,不定期到科室指导工作,举办讲座,向他们汇报检验科的近期动向,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使检验和临床密切结合起来。最终达到临床医生与检验科工作人员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目的。4制定目标
依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制定科室短期和中长期目标。并实施目标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强化“以质量为生命,责任为准则,态度为关键,服务为宗旨。纪律为保证”的科室管理法则。5岗位责任下的目标管理
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严格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实行岗前培训,岗中考核,岗后教育的措施。经济目标责任到小组,小组再分摊到个人,使每人肩上有责任,工作有目标。使检验科的业务收入逐年递增,经济核算后的二级奖金按岗位职责分配。体现以质量求生存,以任务得实惠的多劳多得的原则,调动了全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科室的稳步发展。6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落实《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做好“检验分析前、中、后”的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以科主任为主管,各小组长为具体负责的管理机制。创建样本接收审核到位、实验检测规范、室内质控严格、操作人员尽职的工作模式,建立检验结果发放审核以及化验结果送达签收程序。充分体现在科主任、统一管理下,各专业组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7人员培训及业务学习
选派科室不同专业的业务骨干,到上一级医疗机构进行相应专业的进修学习。要求科室员工积极撰写专业论文,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会议,科室内部制定学习计划.各专业科室业务人员共同参与演讲,以及邀请临床专家定期到科室进行专题讲座。同时每年进行2-3次的业务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通过完成专业论文写作,培养员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目的、有意识地参加科室的质量管理,使他们善于在工作中学会总结,在总结中学会提高。
总之,检验科在管理上有其特殊性、独立性和专业性,在目前激烈竞争的医疗环境下,只有靠科学化、规范化的检验室管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始终坚持提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方能促进检验专业快速稳步发展。参考文献
[1]李峤.加强检验科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附61起检验差错统计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89,5(2):91-92.
[2]段秀英,王海青.谈科技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1999,12(1):54-56.
[3]吴辉,夏寿扬.现代医院检验科管理的综合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3,2(1):77-78.
[4]刘和平,宋小兵.加强检验科管理提高检验质量[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7,6(2):80-81.
[5]武.检验科管理初探[J].实用医技杂志,2008,30(15):4205.
1.1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
检验质量的提高,检验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仅仅依靠检验人员还无法完成,因为还有一部分工作是在检验科外完成的,如标本的采集、保管、运输是由医护人员来做,因为任何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尤其是标本的采集影响最大,采集标本时有核对病人信息,不能张冠李戴。不同的检查项目对标本采集有不同的要求,如检测血糖,有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之分;生化检测一般需要清晨空腹采血,血脂检测需要三天素食;免疫学检测标本应避免脂血和溶血;细菌培养标本应在用药前和发热时采集等;采血时病人的姿势尽可能统一,止血带扎结时间应控制在1min内;抗凝血标本采集量一定要准确;如需要多管采血,一般先采血常规再采凝血功能、生化和免疫等。此外,标本采集后抗凝标本要轻摇5~8次充分混匀防止标本凝固,血钾标本不能溶血等。送检标本应有交接制度,所有这些,都要求检验科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
1.2对检验全过程进行严密的质量控制
检验科如果想要得到一个可靠的检验结果,就必须做到对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但分析前的工作一般都是有护士完成。只有通过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使分析前标本的质量大大提高,我们才可以获得一份合格的标本,接着就要进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在整个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是检验科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部分,是评价检验科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标本检测前,我们必须核对标本,标本预处理必须规范,检查试剂保存环境是否适合,是否在有效期内,采用不同试剂应重新定标;检查仪器是否运行正常,环境温度、湿度、电压是否适宜;同时在标本中插入室内质控进行检测,操作应规范化、标准化。检测完成后,首先应对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质控图观察测定值是否在控,如果在控说明这一批标本的检测结果是可信的,同时我们还有对某些异常结果进行纵向比较,与以往的结果进行对比,对相差加大的标本应进行复查,必要时与临床医护人员联系,共同分析,找出异常原因所在。
1.3积极做好室内质控和参加室间质评
质量控制是医学检验的生命,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实验数据,才能提高检验科在医生心中的地位。室内质控是检验科每天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室内质控的数据是衡量我们日常检验数据的标尺,只有室内质控数据在控,我们的检查结果才具有客观真实性。室内质控:①真实,不能弄虚作假;②制定合理的失控规则,既要监控系统误差又要监控偶然误差;③认真分析质控结果,总结失控原因,找出解决办法,提高检验质量。在做好室内质控的同时,积极参加室间质评,找出与同行的差距,加强与兄弟单位检验科之间的交流,汲取好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通过室内和室间质控结果分析比较能够反应出自己在一定区域内的检验水平。如临床科室对检验结果提出异疑时也好做出分析,质控结果不理想的要落实整改。
2加强检验科与临床之间的沟通
日常工作中,检验科是面向医院内所有临床科室及病人,常常会听到医生抱怨检验数据可能存在较大误差,原因是该结果与病人临床不相符,认为责任完全在检验科,是仪器或操作存在问题,其实相当一部分都是用于医护人员没有和患者交代清楚标本留取和采集不当引起的。如果我们能够与临床积极联系与沟通,定期向他们发放意见征询表,根据反馈信息,研究解决办法,切实为临床提供优质服务,就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他们对检验科的不满。
3医学检验与临床相结合是发展的重要趋势
人体致病因子中,既有外来的微生物因子,也有体内代谢和免疫过程产生的各种因子。医学检验的目的,就是研究人体血液、体液、分泌物中的致病因子,通过这些因子及些活性物质的量和活性的变化而推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医生根据其检验的结果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因此,现代的医学检验不应局限于检验技术,一位合格的检验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实验理论基础和高超的技术水平,负责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且还要有较广泛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能正确地对各种检验项目选择、检验结果作出合理和恰当的解释,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临床医生将这些数据正确地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中。
积极鼓励检验人员到临床中去,参与临床会诊,从本专业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把本科室开展的新项目介绍给临床医生,向他们说明检测方法、临床意义、参考值及医学决定水平,征求临床意见,共同商讨危急值的设定,对他们需要开展的项目,进行全面论证,力求满足临床要求,拓宽检验领域。同时,我们也十分欢迎临床医生到检验科来参观学习,熟悉开展项目的临床意义,参考值以及哪些因素对检测结果可能产生影响;了解标本检测的流程和检测程序,知晓我们的质量控制体系,有利于提高对检验结果的信任度和检验科在临床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