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家居实训总结

智能家居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能家居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能家居实训总结

智能家居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北京

陈嘉炜 南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9年关键词:LTMS 集成能力 家庭影院

LTMS

2009年南鹏科技成功引进飞利浦Pronto控制系统、HAI智能安防、LiteTouch灯光控制系统等国外智能家居明星产品至中国市场。制定公司对未来智能家居行业的LTMS四大核心产品的理念,通过不断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及方式方法,与国内各同行进行沟通及分享,希望能为国内智能家居的推广尽一份绵薄之力。

集成能力

2009年的国内智能家市场依然在稳步的发展中,更多的商家相继投入到此行业中。目前有感各集成商的水平参差不齐,行业及施工标准不明确,导致某些个别案例施工质量欠佳,影响到终端用户的信心而不敢投入。综观整体的用户需求非常庞大,但很多用户往往在选择合适的集成商时而却步,面对五花八门的系统方案及各执一词的功能分析,令很多用户感到无所适从而缩减系统或放弃投入。希望通过各大产品厂商及广大系统集成商的共同努力,提高大家在智能家居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培养一批优秀的系统工程师及设计人员,为更多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通过客户的口碑介绍加快中国智能家居集成行业的发展。

家庭影院

随着市场的不断推进,全宅智能家居项目将越来越普级,加入到订制化电子安装市场的商家也会迅速增长,预测每个地区都会有几家较具实力的集成商率先跑出,培养出一群客户,再通过客户的口碑介绍迅速积累一批优质的客户。在智能家居的多个组成部份中,个人认为家庭影院部分会是发展得最快的系统,客户的要求也会从原来简单的 DIY 系统发展至高度集成、包含声学处理、室内装修主题设计、全隐藏式的设备安装等高端影院的标准。欧美及国内厂家也会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出更适合国情及用户使用习惯的产品。

北京

郭天彬 者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品牌市场部总监

2009年关键词:抉择倡导者展望

抉择

看到盘点的标题,让我回想起2009年很多对于公司乃至个人发展都至关重要的事件。其中,让人最难忘的当属公司对于整个家庭影院行业做出的最艰难抉择,即在提供私人影院整套架构与系统集成的整套方案之中,制定对于私人影院设计收费的行业标准,在购买影院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加收设计费。

这在国内影音行业可以说是闻所未闻,甚至是很多业内人士所不敢想象的。这种标新立异的做法在最初也引来了非议,自然也包括客户的质疑。但公司做出这样的抉择并非为一时冲动,恰恰是为了体现公司的价值,因为我们始终认为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我们品牌的生命价值就在于――用行业最顶尖的技术团队创造专业私人影音唯美空间,引领家庭数字化娱乐潮流。

事实证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乃至敢于做决策的人手中。2009年,在公司整体团队的努力之下,客户对于公司的设计理念及专业的行业设计标准化、流程化非常认同,也使得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今后家庭影院行业中,我们也始终坚信,这次艰难的抉择将对未来的家庭影院市场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

倡导者

2009是市场风云突变的一年,刚刚兴起的数字高清私人影院行业乃至智能家居市场也剥去身上的薄霜,迎来了生机勃勃的快速发展。回顾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不禁让人回望过去几年在数字私人影院发展中的坎坷波折,由当初对于私人影院概念在客户中的艰难推广,到现如今对于私人影院设计制定相关收费标准并普遍认同之时,可以说我们在私人影院行业开辟了先河。

我们以私人影院设计为先的主导思想也逐步推广于市场,更培养、容纳了一批杰出的影音行业人才,公司也跻身世界权威的家庭影院协会CEDIA的核心成员。其实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作为“私人影院倡导者”的我们不仅仅倡导影院的高标准,更倡导我们对于私人影院行业的理解,那就是让每个人都能真正感触生活,体现真正的私人本质。

因此,我们在专业的影院设计标准下融入了更多的空间美学设计,以及对于智能家居在影院中的多元化应用。在家庭影院行业中,我们可以说走着不寻常的道路,这条路的前方充满着许多未知,但我们唯一知道的,也是不变的就是将我们的私人影院理念一直倡导下去。

展望

展望2010年,我想说影音行业不会再是单纯的视听,人们将会在追求高音质、高画面质量的同时追逐空间美学的融合及智能家居的高品位享受。家庭影音发展至今,已不再是仅仅对于器材的堆砌,想要达到最理想、完美的音视频体验,需要的是将这些器材与空间的高度融合,包括对器材的摆放、定位、调校,以及对空间的声学、视觉的专业处理,而且在做到音视频的专业处理之后不破坏其空间的美感,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美学设计。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更具私人化的设计标准诠释了现代生活更高的品质。

2010,在经济复苏后令人充满期待的一年。我们有理由相信,高品质数字私人影院以及高品位智能家居甚至高科技概念产品会在2010年的市场中备受关注,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渐普及到中高端市场。

北京

何森 北京舒适时代新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2009年关键词:发现问题 客户思维 服务延伸

发现问题

“叫好不叫座”一直以来都是智能家居在面向终端用户时所存在的一个同性问题,我们一直在思索这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客户的问题,而是我们智能家居行业的问题。

智能家居不是一个必需品,是针对更高的控制需要的一种对应。面对复杂化的控制需要智能家居,但是复杂化的控制是客户的真正需求还是一个陷阱?例如使用场景开光替代普通的开光就是对记忆力的挑战,因为它改变了正常的控制模式,因此对智能家居的接受程度受到客户是否愿意改变原有的习惯的影响,此外,智能家居的使用可靠性也让人诟病。

客户思维

2009年公司在霍尼韦尔单户型智能家居产品的销售上,总体情况不错。不过目前使用智能家居的大都以别墅客户为主,对公寓用户来说的接受程度不高,用户对于智能家居往往会认为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我认为,这也需要我们在便捷性方面更下一些功夫。

如新风系统的使用方面,我们要求是实现定时通风,不要24小时通风,这样对于客户使用也更加便捷。我们是要为客户创造一种更为便捷的生活方式,而现在行业更多在产品功能、技术上是往复杂方面考虑,没从客户角度思索。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更节能才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服务延伸

最初的切入智能家居市场的考虑的方向是降低门槛,做面向终端的零售,而现在更多是想向集成化方面努力。一方面是通过智能家居整合暖通空调,使得提供的舒适范围更广。

另一方面,离开家的范围,酒店客房、商业展示厅、中小型办公室、专卖店这些地方的控制要求,远远要比家居复杂,智能家居也就会更有用武之地。从长远发展看,这些地方的市场可能要比家居市场还大,智能家居也可能不全姓“家”。

目前北京舒适时代已经开始在房地产、酒店、商业办公领域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需求。此外,我们正在筹划搭建一个实践的平台,通过短期实训,让下游工程商和内部销售人员提供技术和销售培训。希望能在2010年培养出100-200人相关的技术和销售人员,为推广智能家居贡献一份力量。

苏州

曹华 苏州朗悦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9年关键词:创业 分享

创业

2009年最大亮点,就是自己终于跨出了独立创业的一步。此刻对我来说,从一名打工者转换成领导者,这的确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我终于可以把以往总结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把公司创办的更好。实际上,这中间就是资源再整合,最后精挑细选组合成最好的优势展现出来。

我并不担心竞争的问题,多一个人加入进来,就能对行业多一份贡献和人气。因为我们都是需要相互帮助的整体,在智能家居产业当中,我们不要太看重利益,做的人越多,让这个市场火爆起来,把蛋糕做大,大家不就都能快速的成长起来吗?虽然智能家居这条道路还比较崎岖,国家也还在观望状态,但是都影响不了投入智能家居行业先驱者百折不饶、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毅力。我有信心,在众多精英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在日益进步的信息化时代,我们智能家居最终一定会崭露头角,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和活力的产业。

分享

智能家居行业又挺进一步,产品的设计改进了,技术更清晰了,参与的人更多了,而且最重要的是2009年通过一批有想法并且敢于实践的创业者,他们将自己一年下来的经验给予我们分享,这是我看到最大的行业奉献,正因为有分享我们才会进步。反之,我觉得行业上游的设计生产厂家,能多听取一些经销商的意见,因为他们在第一线最了解当前市场的动态与需求。我认为,2010年哪个厂家能主动把握市场,积极并快速的反馈,推出真正合适的产品,我相信谁就会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引领者。

杭州

石慧杭州昊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9年关键词:渠道拓展 尝试 坚持

渠道拓展

毫无疑问,2009年不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公司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方面,这是我们自主创业的第一年;另一方面,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做了很多第一次的尝试,而这些“尝试”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利好的消息。

今年我们主要的精力都集中放在了杭州及周边地区渠道的拓展上来了,这也符合我们公司对于今后的定位发展方向。与面对终端客户的销售不一样,我们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品牌宣传、产品培训、销售培训以及工程技术支持上来。针对自己发展出来的经销商,我们在今年做过两次全方位的经销商培训大会,第一次主要针对泊声产品开展培训,第二次主要针对市场进行的销售实战培训,并在会上与众经销商探讨分析了整个智能家居市场现状。从几次经销商的培训交流大会来看,极大提升了我们经销商对于品牌的熟知度、忠诚度以及信任度,而对于智能家居市场现状的探讨与分析也让与会经销商(尤其是刚进入或准备进入这个行业的经销商)对行业有了深刻的认知,也为他们日后在市场推广的进程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迎来新的一年的时候,我们很欣慰的发现,我们的业绩也随着自己的努力在之前一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倍,这还不包括已经签掉还未下单出货的那些工程。除了本身渠道上的工作,我们今年在智能家居个案上也确立了以服务高端为目的的发展方向,并逐步建立了完善的产品渠道、产品销售、技术方案、系统调试及售后服务方面的各种机制。

尝试

我们在2009年做出了许多新的尝试,渠道建设、个案销售、分包业务、经销商管理、新品引进等等。作为一名商,我们今年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渠道建设上面。考虑到行业的特殊性,之前我们在渠道拓展方面一直都放不开手脚,随着市场进程进一步的加快,我们也详细制定了渠道拓展方面的各种计划,并一步步的完成各阶段的目标。从目前实际收到的效果来看,这一步走的是非常成功的。

在我们接触的各种工程商中基本分为几类:一是本身就在智能家居这个行业从事多年的工作,有一定的行业认知和产品技术实力;另外一类是从事空调、地暖等销售安装的工程公司,这类公司对于行业认知度还不够,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实力还不到位,随着中央空调等产品的利润下降,他们急需寻找新的产品补进,提高利润点;还有一类则是准备进入这个行业创业的人士,他们的社会资源参差不齐,技术实力也多半不太到位,但是激情高涨。针对不同类别的经销商我们制定出不同的跟进策略,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培养出忠诚度较高,合作较为稳定的渠道商。

比如,第一类经销商因为有一定的市场资源同时具备相应的产品技术实力,我们可以要求在其公司产品线上作些调整以应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平常还会一起分享一些项目资源信息,已达到相互信任的效果;对第二类经销商,我们主要从实际利润上去入手,他们有很丰富的客户资源,只是缺乏产品认知和技术支撑,那我们便在这块做足文章,让他们销售出去之后能稳享其成;针对第三类经销商,我们更多的是采取理念灌输,以我们自己的从业经验来诚挚的与他们沟通,扶持他们进一步成长,在需要的时候会全权分包他们的业务,万事开头难,以我们自己的专业来带动事业。

坚持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基本形成以杭州为中心的一个大型的经销网络,通过广泛征集经销商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我们也开始准备引进新的产品线来不断满足我们经销商所碰到的各种新的智能化的需求。最终而言,商要发挥在区域市场辅助厂家监督和管理本市场的各种行为,但就现阶段而言,我认为商还应积极发展个案业务,因为整个市场进程还很慢,活着才是硬道理。只是在处理与下级经销商的冲突的单子上要显示出商的风范来,万不可与经销商争抢。

2009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萎靡,在年末,随着经济复苏,我们明显感觉到更多的客户把目光转投到智能家居的装修上来。很多客户在12月底不断打电话来向我们咨询有关方面的问题。在2009年有一半时间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们的智能家居市场其实只受到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冲击,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在明年的智能家居市场进程中不但会给我们已经身在这个行业的智能家居领航者带来全新的收获,同时会有更多的尾随者进入这个新兴的市场。而且我们关注到LG、三星、海尔等一大批大型电器厂商也在加紧步伐研发新产品,给我们这个行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智能家居贵在坚持!

山东

李斌 青岛锐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9年关键词:美好 艰难

美好

锐意智能科技从无到有,一步一步走过了近三年时间,作为一个智能家居的从业者,个人对于智能家居行业这几年的发展有一点切身感触,借此机会就市场状况及企业发展方面谈一点自己的感受,望智能家居集成商同行交流借鉴。

2009年是智能家居行业稳步发展的一年,总的来说给我个人的感受是智能家居行业越来越很美好,但仍然很艰难和残酷。之所以说美好,从产品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品牌瑞讯、波创、音・丽士、海尔等不断变革创新智能产品,很多的对讲厂家也都在推出和完善其智能家居产品;国外品牌Control4、GE等高调进入中国市场,霍尼韦尔、罗格朗、Nico等也不断推出新产品和功能,可谓是百花争鸣。市场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大众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接受智能家居产品,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商的需求不断提升,高端楼盘智能家居的应用已渐成趋势。就青岛地区而言,目前沿海一线就有八个左右的高端住宅项目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对智能家居的需求。这些现象都给我们从业人员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我们看到了智能家居行业美好前景,坚定了从业者的信念。

艰难

之所以说艰难和残酷,一是市场真正要进入成熟期,广大的用户都能认识和使用智能家居产品,还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这个阶段中需要我们智能家居集成商根据自身地域市场的情况做好定位,找准市场的突破渠道,做好推广和运营。大市场虽不断转好,但是地域市场却差异很大,只有找准方向,扎实的做好工作,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这个过程涉及的工作内容很多,也很艰难。

二是虽然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家居产品很多,但真正要找到适销对路,适合企业和当地市场的产品却不容易,比如高端房地产项目比较注重产品的品牌度、质量、价格,还有要求能和数字对讲兼容,要找到一款适合的,而且对于智能家居集成商可以长期应用的产品,就我们公司而言感到比较困难。

三是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同行业竞争者,而且会有很多国际化的大公司、大品牌,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残酷,作为中小型智能家居集成商在日后的发展中面临着与大公司、大品牌的直接竞争,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的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不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重庆

王维亮 重庆伟景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9年关键词:体验馆挑战与机遇

体验馆

2009年,对于在智能家居行业打拼了三年的伟景科技来说,绝对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在2009年2月份,重庆伟景科技智能家居体验馆隆重开业了。作为重庆地区首家实景体验式的智能家居体验馆,它不仅引领了重庆市场智能家居体验式消费热潮,同时也让广大普通消费者,有了近距离亲身接触、体验智能家居魅力的机会。

在智能家居体验馆开业后,伟景科技又将扩张的目光投向了整个西南地区。经过周密的筹划和准备,位于四川成都、四川大竹的两家分店也在2009年开门迎客,伟景科技智能家居也是有了辐射整个西南地区市场的实力,这无论是促进伟景科技公司本身快速向前发展,还是对推动整个西南地区智能家居行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挑战与机遇

2009年,对于智能家居而言,堪称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继往开来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由于受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影响,家装市场实现了井喷式的发展,这也给了智能家居行业迅猛发展的机会。当然,机遇有挑战也不小,虽然现在智能家居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在广大普通客户的意识中,依然对其存在许多认识误区,如认为智能家居是奢侈品,以为智能家居是别墅、花园洋房专用品,觉得智能家居就是实现远程控制空调、电器等开关,根本没必要安装智能家居等等。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也大大限制了智能家居市场向普通消费层扩大。另外,由于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也使得一些原本有意识、有实力消费智能家居的客户,削减预算,将原本计划中的智能家居系统排除在外。

展望2010年,伟景科技全体员工都是信心满满。2009年在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支持下,很好地推动了房地产行业快速向前发展。毫无疑问,由此将会在2010年里引爆新一轮家装,这也是智能家居行业大发展的一个良机。我认为,经过2009年不遗余力地宣传、灌输合理的智能家居概念,再加上我们将会在2010年里不断完善产品种类、产品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客户的需求,2010年智能家居市场是大有可为的。

河南

邓伟河南新联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家专家家居集成网(省略)总经理

2009年关键词:集成创新 机遇

集成

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用这句话来形容智能家居最好不过,2009年是公司发展最艰难的一年,公司通过市场探索,并在考察、学习了国内较为知名的“跨行业”企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家居集成商”的发展定位,专注家庭健康、舒适、智能 、安全、节能等方面的“一站式、全系统”解决方案,并在国内率先提出“冷暖系统解决方案、空气品质解决方案、家用水系统解决方案、家庭安全系统解决方案、家庭娱乐系统解决方案、家庭智能化综合控制系统”等六大系统概念。

基于对“家居系统集成”这一新产业的判断,我们将围绕“家居系统集成”新理念,对“六大系统”所涵盖的上万种产品进行更深层次的整合。最终,我们不但可以利用我们的“家庭智能化综合控制系统”来对所有产品进行集中、精确控制,还可以实现网络化远程控制。

创新

2008年我们走了不少弯路,但我们还是决定继续走终端销售,而我们这次“终端”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带动全国渠道的建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走过了艰难的2009年,迎来了崭新的2010年,北上与“家专家”战略合作,并在北京设立了新的企业总部,面向全国市场,大力推进“家居集成”。

基于对行业的前瞻性判断,我们为立足“全国发展”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从公司本身的架构完善,到制度不断的完善,再到分工的明确,成立了销售、技术、工程、培训、商务等部门,直到各个架构的不断磨合完善。

当然,以上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对于市场的不懈努力,同时也为我们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更宝贵的是在这此过程中锻炼了一批和公司共同成长的员工,这也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机遇

想必,大家对于前不久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有较为深刻的印象。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也意识到,原来节能、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距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她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行为息息相关――随手关灯、外出关闭空调等,这已不再是身份或者消费能力的象征,而是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的素养和使命。

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是,万科的王石先生也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再联系到万科最新提出的“精装修”战略,我们会明白:原来,像万科这类房产巨头,已经意识到――成千上万的消费者,自己装修房屋,不仅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更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目前,在国内还鲜有提供一站式全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出现,一方面在于“系统集成”的技术要求非常之高,不仅要掌握各大系统的特点,还要能对系统进行交叉整合。而国内目前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单一行业,如“中央空调”、“中央新风”等,即使有零星的企业出现,也仅仅是“拼凑”阶段,并未实现系统化。

这个空白市场,也随着我们这类企业的发展,不断成熟、壮大;我们深知,一个行业的发展,需要众多企业的参与,对于这一高速发展的市场,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参与进来,我们将提供全套的产品技术培训、营销培训、供货支持等。

面对充满机遇的2010,我们真诚地向您发出邀请,前来参观国内最专业、最全面的“家居系统集成馆”。在“家专家-未来之家”体验中心,您将真正体验到“科技与家的邂逅”,会给您一个怎样的惊喜。

刚看过了2012,在商业社会,机遇和生路只为探路者所有;灾难和末日,必将在固步自封的僵化思维中生根。2010已到,2012还远么?

云南

李论 昆明智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

2009年关键词:理念变革 方法创新 充满期待

理念变革

作为云南地区进入智能家居领域较早的公司之一,我们看到太多同类公司进入市场,又退出市场的沉沉浮浮,也曾经为了销量和理念而煞费苦心。2009年对于公司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在金融危机对于市场的冲击中,我们保持了销售业绩的稳步增长;虽经历了公司渠道的重新洗牌,却实现了公司由弱到强的实力提升、由被动到主动的理念革新。

通过不断与行业人士的交流,对产品特性的学习,以及从各个工程案例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抛弃原来智能家居让客户感觉就是“遥控灯”的被动局面,主动在人性化、智能化上作文章,目标客户也盯准高端客户和社会精英人群,把高端、人性化、方便实用这些理念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体验馆的形式充分展现在客户面前。加强对销售人员的技术培训,让客户感觉到我们的“专业性”,并以真诚的服务态度赢得客户的信任。在理念的提升中,我们逐渐抛弃了传统固有的渠道方式,让客户主动来到自己,让口碑效应为我们带来更具质量的客户群体。

方法创新

就本地而言,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市场对于智能家居的认知较少。用户不能理性的看待智能家居,过高或过低的评估智能家居的功能。部分智能家居从业者则一味吹嘘智能家居功能,导致用户在实际体验中对智能家居产生误解,这也是需要在智能家居行业内部进行检讨的。

第二,开发市场的方法不对。大多数商家在开发市场的方法上人云亦云、固步自封。需知每个地区、每个市场、每个公司的情况都不一样,生搬硬套只有死路一条,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的思路,调整做事的方法,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道。如何创新是摆在每个智能家居从业这面前的一个疑问,我认为创新就是不断总结工程经验,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切身为用户的利益考虑,将智能家居真正做到人性化,实用化。

第三,对待客户的心态不正确。这表现在把客户既要当作“上帝”也要当作“孩子”。把客户当作“上帝”这个是众多商家都懂的道理,但是客户永远没有我们专业,客户需要我们来引导他们消费。只有把客户当作“孩子”来看待,甚至把市场当作“孩子”来培育才是我们做好智能家居市场的关键。通过专业的知识引导客户,通过精彩的案例说服客户,通过精品的工程服务客户才是我们求发展立足的根本。

智能家居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学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训练;职业素养;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5)03-0012-05

作者简介: 高立新(1967-),男,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教学和研究。

以往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一般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含专业基础实验课) 专业课(含专业技能实训) 顶岗实习的顺序组织教学。这一培养模式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都是松散的,缺少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和优化,而企业的实际应用项目往往需要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因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缺乏综合项目的训练,培养出的学生难以达到完成企业岗位实际项目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些年一些学校实施项目教学,以项目为平台,创建学习情景,学生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来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项目教学,可以用一个项目贯穿整门课程,或者用多个项目穿插在课程中。但是,对于综合项目,需要融合多门课程进行组织实施,即实施 “一个项目关联多门课程”的项目教学。

学期项目通过项目将本学期的多门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学期项目概念最早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提出,在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实施。南洋理工学院的学期项目具体方案是从一个学期开始到本学期结束完成一个项目,一年级是专业基础学期项目,二年级是深化专业学期项目,三年级是专项学期项目,安排专门用于毕业设计的全学期项目。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学期项目教学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启发。但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经费、师资配备、企业协助等方面有政府强大的支持,这些独特的优势,是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所不具备的。

如何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中构建学期项目,如何通过项目实施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提高他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将学期项目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融于人才培养当中,是高职院校“学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重点。

如此能按学期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循序渐进,使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培养出面向企业、能够从事专业工作的高技能发展型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一、学期项目的设置

学期项目将本学期相对独立的课程综合应用起来,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环境和过程,将本学期专业知识在项目实施中得以运用。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启动了人才培养的改革,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自2008年起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施了“学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期项目”人才培养经验积累基础之上,对工科专业全面实施推进“学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并逐步对文科专业实施“学期项目”教学。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在第2个学期到第6个学期分别设置有数字稳压电源组装、信号发生器分析使用、智能家居设计与制作、智慧城市系统综合设计、顶岗实习企业实践项目等5个学期项目,学期项目及内容如表1所示。

结合专业技能综合实践和顶岗实习,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如:广东好帮手公司的车载导航设备设计与制作,广东物联天下科技公司的基于GPRS模块HTTP传输电路设计、广州益维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的电动汽车充电器高效开关电源研发设计、广州思卡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高速公路电子自动收费系统车载电子标签设计。

每个学期通过一个学期项目,将本学期的课程联系起来,综合运用这些课程的知识。以智能家居设计与制作学期项目为例,如表2所示:(1)智能家居学期项目中的前端使用红外线传感器和门磁霍尔传感器,这两个传感器及应用电路,运用到这学期的“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的知识;(2)智能家居学期项目中的无线发射与接收模块,运用到这学期“高频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3)智能家居学期项目中的控制模块使用到单片机,运用到这学期“单片机应用” 课程的知识;(4)智能家居学期项目中的绘制电路原理图和设计制作印刷电路板,运用到这学期“电子电路CAD” 课程的知识。

本学期专业课程的进程与学期项目课程的任务进程紧密配合,并起到项目驱动的作用。学期项目及内容如表1所示。

二、学期项目的组织实施

学期项目按照详细的计划进度,如表3所示,有序开展学期项目。

(一)明确任务

首先,学期项目指导教师向学生下发任务书,并解释项目任务,使学生明确项目的具体要求与任务。

(二)方案设计

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查找案例、搜集文献资料、与项目服务对象沟通等方法进行方案设计。在项目构思与设计完成后,提交项目策划书、设计项目各环节方案,进行项目方案汇报。

(三)项目实施

指导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全程指导、检查和督促。在项目的实施中,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项目的工作程序,分阶段、按步骤完成。教师每周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其工作进度,学生按项目开展计划提交进度报告,教师检查项目质量并给予指导。

(四)学期项目的成果展示和评价

项目教学注重完成项目的过程,指导老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实施质量和小组表现进行过程考核。以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态度、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等作为评价的标准。学期项目成果展示和汇报答辩的评价,由教师和各小组代表组成考评小组,从“方案思路,项目策划、项目质量、表达能力、项目成品完整性”等方面,对小组及个人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

(五)学期项目组织实施案例和实施效果

以“智能家居设计与制作”学期项目为例,教师给出任务,讲解分析任务。学生3人一组,先完成整体设计构思后,分解整体设计为多个模块,再对每个模块提出设计思路。然后,各组修改设计,购买元器件,搭建电路,测试电路,展示模块的工作情况。最后将各模块连接起来,组成整个系统。制作印刷电路板,焊接元件,做出一个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实施,听取并评价设计思路,检查并指导电路搭建测试。最后,每组书写制作报告,作PPT课件,讲解、演示并答辩,考评组点评。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经过了3个学年5个学期项目的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电子信息专业班级学生在2010年广东省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2011年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省赛中获得一等奖,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电子信息专业班级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明显高于未实施学期项目的其他班级,获奖人数也明显高于未实施学期项目的其他班级。学生在第三学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及就业,顶岗实习工资、就业工资和专业岗位也明显好于未实施学期项目的其他班级。电子信息专业班级学生取得的这些成绩也明显好于未实施学期项目的本专业往年学生。

毕业生就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对口率高,毕业生中出现了一批专业技能强的高收入者。

就业单位对学期项目班级毕业生总体评价是解决问题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业单位整体评价满意度高于我院其他专业、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

(六)学期项目中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以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为例,如图1所示,“学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将学生的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培养。通过学期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达到了对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培养出面向企业、能够从事专业工作的高技能发展型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三、学期项目的设计

(一)学期项目的选取标准

学期项目要运用本学期所学课程知识与技能,是本学期各学习领域能力的综合反映。学期项目要围绕这一学期的课程来选取,所选学期项目应尽量包罗各课程的内容,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巩固了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其次是项目的完整性,项目从设计、实施到完成必须要能够有一个完整的成品出来,使学生完成项目后有一种成就感,提高学生兴趣。

学期项目重在方案的构思和设计两个环节,以便可以进入实施和运作两个环节。同时要考虑能否通过学期项目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能力和主动性创新思维、技能运用。

为了保证选取合适的学期项目及以后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依靠学院自身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成立学期项目小组,通过共同研讨,确定学期项目的教学内容,所确定项目要具有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整工作过程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基本专业能力。项目要反映相关专业和职业技术领域最新的科技水准,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学期项目的选题

项目选题上要突出真实性、实践性、完整性、创新性的特点。真实的工作任务可以提高学生的工作兴趣,有利于主动性地发挥; 实践性是项目教学的出发点; 完整性是项目实施的要求; 创新性是由项目的创造性特质决定的,项目对于项目组来说是全新的。

(三)学期项目与学生竞赛相结合,在竞赛中实施学期项目

以竞赛作为学期项目的教学过程和考核形式,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职业技能训练,通过竞赛式教学,把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大力发展各类竞赛,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观念,以此作为学期项目的延伸和补充。

(四)学期项目与企业项目相结合,在企业实习中实施学期项目

目前在实施的学期项目,在产品化方面还有欠缺,缺少综合的企业项目。今后要多与行业、企业联系,企业学期项目由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设计和实施,综合项目取自于企业的实际项目或将企业实际项目进行适当调整形成,学生在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企业学期项目的完整训练,提高学生完成企业项目的能力。

(五)学期项目与考证相结合,在学期项目实施中掌握考证技能

分析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设计学期项目,使学期项目直接对应到职业资格考核工种中的鉴定点,使学生在完成学期项目的同时,掌握职业资格标准的技能,实现在学期项目教学下“学期项目证书融通”。这种“学期项目证书融通”的教学模式,将以前一至两周的考证周实训,贯通在整个学期中,并实施项目教学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良好。考证通过率和优秀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六)学期项目阶段递进

学期项目分为基础项目、深化项目、综合性项目、顶岗实习企业真实项目四个阶段。

一是基础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实践技能、专业基本能力。

二是深化项目,专项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专项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思维等关键职业能力,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拓展和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三是综合性项目,生产性综合训练的项目系统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综合专业技能。选取以企业产品生产或开发为项目,“教、学、做”一体,贯彻“教学工厂”理念,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岗位操作技能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四是顶岗实习企业真实项目,真实企业生产项目或研发项目强化学生的企业职业素质和企业专业技能。学生在顶岗实习企业完成企业学期项目的完整训练,提高学生完成企业项目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做好铺垫。

通过四个阶段的学期项目的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按照“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企业技能”递进式提高。

四、学期项目在其他专业的推广

工科专业,特别是具有设计制作特点的工程类专业,如最早实施学期项目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对其他专业而言,容易进行学期项目的实施。

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专业特点,学期项目如何在其他专业推广有待进一步探讨。

因为项目来源于工程教学理念,学期项目又如何与文科类专业相结合,文科类专业的学期项目如何选题,如何实施也还需深入研究。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期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在各个专业成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学期项目小组,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选取学期项目,设计学期项目的组织实施的方法和步骤,实施学期项目。

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设置四个学期项目。学期项目一“外贸跟单”,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外贸跟单员职业角色,重点训练外贸业务流程、外贸企业跟单及国际经济思维方式等外贸员的基本素质;学期项目二“外贸函电及谈判”,重点训练外贸员专业技能―具备运用外贸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进行国际商务礼仪和外贸英语谈判训练,提高学生在外贸业务活动中进行商务谈判的能力和技巧;学期项目三“外贸单证”,重点训练国际贸易员职业核心技能―根据外贸合同履行过程中各个业务环节的需要,能够办理、制作相应单据;学期项目四“外贸综合演练”,对国际贸易员职业核心技能进行综合训练,为实习和就业做好准备。各学期的课程根据学期项目的学习要求与能力递增要求制定,突出职业性和关联性的特点,为学期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撑。

在学期项目“外贸函电及谈判”的实施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先对商务谈判基本知识、商务礼仪、谈判理论有一定了解,制订出方案,用英语书写产品介绍、询盘报价、外贸合同等文件,用英语进行外贸业务口头交流,达成外贸合同。项目完成后,进行工作总结。项目过程体现“做中学”的理念,学生在完成各项具体工作任务时,熟悉了国际贸易惯例,掌握了阅读、翻译和写作英语商务信函的能力,掌握了谈判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同时,锻炼了口头表达、宣传策划、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的能力,提升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五、“学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总结

学期项目通过这个学期项目系统化地将本学期相对独立的课程综合应用起来,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本学期课程的知识,并且能够将知识运用到项目开发中,达到本学期课程最佳教学效果。

“学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循序渐进四个阶段的学期项目,递进式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达到了工作岗位的要求,培养出面向企业、能够从事专业工作的高技能发展型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人才培养方案[M]. 广州: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出版社,2014.

[2] 陶振琴.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之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0.

[3] 李 洛,古凌岚,汪清明. “三阶段技能递进式”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0):12-15.

[4] 汪 剑. 软件技术专业项目化教学的对比研究及思考[J]. 当代职业教育,2012(5):87-89.

[5] 赵红顺. 双证融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09(7):30-31.

智能家居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111-02

1 前言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被誉为下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产业,已被我国列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行业对人才需求与物联网人才的缺乏形成鲜明的对比。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只有充分利用资源,构建专业建设生态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合行业需求的物联网专门人才。

2 了解产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在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物联网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物联网产业涉及的重点领域有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国防与军事等,可以说几乎包括了各行各业。随着物联网的大规模产业化,必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高职人才。经过深入调研企事业单位,归纳总结出需求高职物联网专业较多的就业岗位有物联网产品的生产、制造与设备维护、物联网项目实施与管理、物联网项目售后服务与维保、物联网项目解决方案辅助设计、物联网产品的辅助设计与测试。专业建设紧跟物联网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接行业企业,形成基于能力本位、提升职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3 物网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技术是一个包含电子、通信、网络、软件等跨专业多门类的综合性学科。物联网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物联网系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感知层负责识别物体、采集信息,包括条码标签和识读器、传感器、射频识别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等设备或技术。网络层负责信息传递和处理,包括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形成的融合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等。应用层是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专业领域技术相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的应用解决方案,利用智能手机、掌上电脑、个人计算机等终端实现应用。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要紧密围绕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4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物联网专业要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基础理论知识和物联网系统的构建方法,具备物联网相关产品辅助设计与生产、系统集成与测试、设备操作与维护技能,能从事物联网智能终端产品的辅助设计、制造,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规划、施工管理,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物联网项目售后服务、维保与管理等工作,成为适应物联网设备的辅助设计、生产、安装、运营维护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深化“课岗融通、双标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对物联网行业及典型企业工作岗位调研,确立物联网系统集成、物联网应用维护、物联网产品生产及技术支持专业所面向的岗位。基于工作过程确立典型工作任务,将工作过程融入教学中,归纳行动领域。然后根据行动领域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将岗位工作能力与课程教学模块相融通,实现教学任务岗位化。在教学实践中,将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保证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实现双标融合。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①以“项目为引领”,改革专业基础课,夯实专业基础。根据对顶岗实习生的企业调研反馈,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导致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因此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物联网专业围绕专业建设的需求对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专业核心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过程或业务流程为顺序组织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仿真教学软件,优化教学过程。在物联网工程课程建设过程中,以视频监控物联网系统集成工程师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切入点,围绕物联网工程系统规划、系统搭建、调试测试、升级与维护工作任务技能要求,设置四大情境:IP监控系统规划、IP监控系统搭建、IP监控调试测试、IP监控升级与维护。课程的实践平台采用校企共建的业界领先的平台,设备采用主流的视频监控中档设备,培养学生对IP监控系统基础理论、核心技术、业务流程、工程技术等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对视频监控网络平台搭建与维护,视频监控图像的实时监控、存储,报警业务等技能,真正围绕岗位工作任务要求培养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双师队伍的建设 专业教师与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物联网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开发、工程实施等业务,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通过教师到企业锻炼、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各类培训与竞赛等途径,加大对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以此带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同时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强化实践育人,建设多层次的专业实践基地 立足行业,面向企业,以项目合作为切入点,创新校企合作运行与管理机制,促进办学内涵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彰显特色化办学的思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改革、丰富内涵,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合作“分层建设、分类管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根据双方合作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学院校企合作关系分为核心型、紧密型和半紧密型三个层级。专业依托于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基地,通过各类技术性讲座、论坛、短期实训营、就业实战班、体验班等多种形式共同培养物联网专业人才。

智能家居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科竞赛;MCU;教学改革

Abstract:The article to the students of various subject contest as an opportunity,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of series courses in multi-level MCU as the core.It focuses on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and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was reformed and,seek to develop innovative,high quality,adaptable application-oriented professionals.

Keywords:subject contest;MCU;teaching reform

引言

一直以来我院电子信息系提倡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学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因此在重视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通过吸引更多的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但又不能仅仅按照传统意义上的实验教学来开展,而是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开展产品的制作、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新型形式走出校园与全国重点院校同台竞技的同时,获得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并能快速捕捉社会的实际需求,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建。

1.以竞赛活动为契机,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当前,面向大学生的科技竞赛种类繁多,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受到了各大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竞赛活动,通过构建大学生竞赛平台,举办和参加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不断推动学校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推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竞赛促教学,以教学带竞赛,不断探索有益于学生发挥潜能和成长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电子信息系从2007年以来已经成功地组织学生参加了多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毕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以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等,并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全国大赛总决赛特等奖三项,一等奖两项,广东省一等奖七项,二等奖三等奖若干项,有近百名学生参与到各类大学生电子竞赛活动中去。回顾近几年的历程,我们深有感触:是竞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2.建立以多层次MCU为核心的系列课程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我院参加以上不同的学科竞赛活动的特点,建立以多层次MCU为核心的系列课程平台,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实践教学。以多层次MCU为核心的系列课程分为四个方向:电路设计类课程、仿真设计类课程、软件设计类课程及应用设计类课程,各个方向又细化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图所示。以单片机技术、EDA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应用开发为核心的课程平台建设,有机融合了电子电路系列课程,仿真分析系列课程以及软件设计系列课程,强化了学生的电路设计、软硬件相结合、综合运用先进技术的能力,进一步通过各类MCU设计项目提高学生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的能力,为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实践创新思维、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知识平台。

图一 MCU系列课程体系

加大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承前启后性,加大各课程知识点的相互促进作用,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将更多应用型,设计型课程引入到培养方案中。在51单片机、电路CAD、ARM处理器原理课程的教学中,更多将MCU的应用和实际结相合,结合企业应用的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把握教学的内容,在学生完成一门课程后则具备使用该专业知识进行相关电子制作的能力。

联合电子信息系实验室动态合理配置系内实验资源,以实验楼328嵌入式实验室为学生科技活动中心,全日制面向电子信息系学生开放,电子信息系教师与实验中心实验员共同对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指导与培训,支持和鼓励学生进行各类电子设计、电子制作、软件设计、各种创新科技实践活动。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各种领域进行创新型产品的研发和制作,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博创杯嵌入式竞赛、毕杯创新电子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等全国性竞赛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信心。

图二 单片机课程实验内容创新与完善

打破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根据实验教学的内容不同,将实验课程划分为验证性、应用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注重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题目由简单到复杂、难度从小到大,以单片机课程为例,如下图所示,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完善,将51单片机在各类电子产品的应用引入实验课程,学生围绕单片机进行各种电子制作,例如:交通灯的设计,电子时钟的设计,立体停车库控制器的设计,自动行走小车,太阳能发电照明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等一系列设计型创新型实验(见图二)。

增设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涉及电子,通信,自动化,嵌入式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从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到单片机,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嵌入式linux,物联网技术等多个相关专业课程的综合设计课程,着力于培养学生开发创新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参加各类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起到促进作用。参赛获奖作品有“基于LINUX系统和ARM11处理器的智能家居系统”,“基于WINCE系统和GRPS的远程校园智能监控系统”,“基于ARM7的风光互补发电照明控制系统”,“基于ARM6410及Android系统的六足机器人”,“基于ARM6410的六轴航拍飞行器的控制”,“基于第六感的探险救援爬墙机器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兼排爆机器人”等。

3.总结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检验了电路设计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博创杯嵌入式大赛反映了我们本科生很好的将嵌入式、物联网应用系统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学生将所学的技术知识得以转化,并充分利用大赛平台相互学习、交流,为未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打好基础;毕杯创新设计大赛通过我们的学生在达盛科技的开发板上进行不拘泥于各种技术形势的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弘扬了民族创新精神。由此可见,以多层次MCU为核心的系列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改革是成功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竞赛的参与面,促进校际交流,为优秀的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舞台。

参考文献

[1]田磊.大学生电子竞赛对实践教学的促进和革新[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S1):65-67.

[2]曾强,沈玲.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07).

[3]杨春荣.浅析大学生竞赛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新余学院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2,(36):164.

[4]陈东,谢发勤,皇甫宜芳.电子设计竞赛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03):86-88.

[5]羊箭锋,肖圣兵,周怡.依托电子竞赛平台,推进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03):164-166.

[6]于微波,姜长泓,刘.以电子设计大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10,(06):40-41.

作者简介:

智能家居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播电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98-02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三者之间相互交叉,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目前,三网融合正处于第二阶段性目标实施中,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2013―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在广电总局发表的《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自主创新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广电网络是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三网融合的基础网络之一。为加快推进NGB建设,促进三网融合,各广电网络运营商正在加快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建立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探索和试验交互视频、智能家居、视频监控等基于视、音频服务的新业态,逐步将网络向NGB推进。南广学院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抓住三网融合建设与发展的契机,及早调整和充实自身实力,准确、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跟上时代步伐,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三网融合的建设与发展输送技术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品牌专业。身处艺术气息浓厚的传媒院校,当好这万红丛中一点绿始终是本专业的奋斗目标。专业建设具有前瞻性。专业培养具备数字视音频技术、数字影视制播技术、数字电视传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多媒体、数字影视制作、电视监控、信息产业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系统集成工程、产品开发应用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三网融合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就要全盘否定本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杠杆,与时俱进,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从三网融合的特性来看,要求本专业能够与物联网、通信电子、数媒技术、计算机等专业更好的渗透、融合。对专业人才教育的研究与改革应“注重与时俱进,强化能力培养”,这就需要了解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了解广电网在三网融合中所处的地位,及时做出相关调整。除了传统的演播馆、转播车、数字电视等台内技术,扩展到应用层面上的人才培养,由电视中心、视音频系统集成、设备设计与制造等扩展到光通信、交互视频、流媒体云技术等方面。这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利于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创新

培养方案本着“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原则,以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信息传播领域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特色带专业,“特色”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的始终。强化本科生通识教育和基础理论教育、注重实践和创新,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0学分方可毕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类(42学分)、专业核心类(专业特色类)(24学分)、专业系统类(42学分)、专业拓展类(27学分)、公共选修类(10学分)和实践与创新类(15学分)六大模块。

1.公共基础类。包括政治、英语、体育和计算机。旨在提高学生政治修养、英语能力、身体素质及计算机技能。

2.专业核心类。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数字电视、数字电视制播技术、电视摄录编技术、录音技术及视频测量技术等。培养学生掌握广播电视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技术,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成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专业系统类。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电路分析、数字电路及通信电子线路等。为培养专业能力打下扎实的数理、电路基础。

4.专业拓展类。包括广播电视技术实务、有线电视技术、广播电视发送技术、广电宽带网络技术、视音频系统设计、专业英语及CMMB技术与应用等。学生通过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明确专业目标,拓展就业渠道。

5.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包括人文、自然和科技知识,该模块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6.实践与创新类。为提高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多数专业课都开设了配套的实验和实训内容。其中,低年级以了解广播电视工程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为目标,如《广播电视技术实务》课程等,熟悉演播馆、转播车内设备的使用;高年级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标,如《视音频系统设计》等课程以项目形式进行实训,提高学生对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此外,本专业在第四学期末和第七学期初分别开设了课程设计和综合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课题。课程设计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造能力为原则。综合课程设计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开设如设计、绘制视音频系统工程图,实践性较强。三网融合后,电信网、互联网以及广播电视网各个领域对人才需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单一技能的人才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更需要适应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并行,及时修订教学大纲,淘汰过时知识,增补新技术。近年来,本专业逐渐减少模拟部分内容,补充如IPTV、CMMB、流媒体、宽带网络、云电视、多屏互动及HEVC编码等新技术。另外,通过不定期举办专业学术讲座,开展社团活动、举办科技创新大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获得新知识,学习更多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以增强未来进入职场的竞争力。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对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实验式、探究式等小组合作和实践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思路,与时俱进,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实现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接轨,提高广播电视专业的人才质量。

四、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本专业从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出发,大力加强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实验室等平台,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方面,加强与三网融合建设发展相关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数字电视、三网融合实验室的逐步建设与完善为教师科研、学生实践搭建了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学生在进入行业之前可以深入学习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加强了学生对数字通信、IP网络、光通信的全面了解与掌握,提高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就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与广电运营商、设备制造企业、广电网络公司、系统集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和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中枢作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信心,为行业输送更多合格、可用的专业人才。

五、师资队伍培养

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曾说: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智慧、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管理人员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随着三网融合的建设与发展,未来广电技术类专业的教师既要精通本专业的课程,又要具备通信、物联网、计算机等相应知识。这对教师能力和教学管理的要求也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本专业加大对三网融合建设与发展相关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尤其是注重中青年教师知识的更新,要求专业教师不断追踪技术发展,将新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中。近年来,学校一方面提倡“请进来”,引进学科带头人,聘请校本部(中国传媒大学)、兄弟院校及业界知名专家来校授课、办讲座;另一方面倡导“走出去”,专业教师深入校本部、业界、相关设备制造公司、系统集成公司、重点院校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专业教师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使教师自身的知识不断更新,综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从而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结束语

三网融合的发展为广播电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契机。建立科学的、实用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目前广播电视事业人才紧缺,促进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与繁荣的关键。本文讨论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但是,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用更高的人才培养质量来验证该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谢锦辉.物联网与广播电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周森.对新时期广电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青年记者,2012,(24).

[3]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