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签证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整合不能减少课堂的思维容量,不能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主体是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但在许多课件的设计中出现了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的现象。课件制作很“精美”,使用了艺术文字、三维图像、动画、VCD 等多媒体手段,但课堂的思维容量明显不足。一节课下来留给学生的往往只是多彩的画面、好听的音乐和有趣的动画,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却很低。
在化学课堂中信息技术只是化学教学的一个必要补充,它虽然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教师的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高效率的训练,但它却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及时解决一些意外情况,同时还要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内容。因此,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弱化,更不能替代教师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有些课件的“设计”下,教师成了机械的鼠标操作者和陌生的文本阅读器。学生只能获得来自设计精巧的音视频媒体中的有限信息,无从获得来自教师的充满智慧和爱心的无限信息,这于教与学来说都是有缺陷的。
二、课件制作要适用、适时、适度,教学节奏要适当
1.课件要适用,是指课件内容和教材内容要有机融合,而不是生硬地掺和。在实践中,很多“课件”未能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还是以讲授型为主,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只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人性化,但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没有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独立思考结合起来,没有帮助学生把信息整合到自己的理解中形成个性化的见解,建构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的课程整合,应该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运用多种媒体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手、脑、眼并用,使学生真正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同时还要积极探求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寻求最佳途径,这样就一定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爱学。
2.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一定要根据学习目标和意图而定,如果不切实际地,花大力气把工作重点放在课件的制作上,而放弃深入研究教材,忽略学科特点,那就得不偿失了。
3.在使用方法和技巧上,适时和适度地穿插课件于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件不在多,更不能滥,不必节节用课件,而是要精、要巧、要美、要恰到好处。
4.教学节奏要适当。掌握教学节奏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由于多媒体呈现信息的速度快,教学中容易不自觉地加快教学的速度,忽视对学生思维节奏的考虑,造成学生的知识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没有理解这个问题,下一个问题又来了,最终使课堂教学变成“走马观花”式的教学。
三、电脑模拟不能取代科学实验,亲身实践才能感知科学真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的教学,既能让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能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就是能够模拟宏观或微观的基本变化,再现实验的具体过程。可以这样说,几乎所有化学演示实验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较好地模拟出来。在课件中,将演示实验百分之百地模拟化,表面效果是既节省大量教学时间,又让学生在音乐、动画等气氛中轻松完成了记忆。这些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但长此以往,对学生个体智能的健康发展却是非常有害的。具体原因,阐述如下:
1.在科学性上,电脑模拟无法替代科学实验。尽管多媒体技术几乎可以将任何化学变化的过程逼真地模拟出来,但这毕竟只是模拟,科学是需要用事实来说话的,模拟的与事实是否相同呢?其实未必。许多科学实验,其现象是相当复杂的,绝不是课件演示的那么简单,如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学生只有通过真实的实验,才能感知实验中的各种真实的变化。
2.在趣味性上,电脑模拟无法替代科学实验。科学实验往往伴随着物体的运动、发光、发热、颜色及形态的变化,有时甚至是爆炸等极端现象,在完成教学的同时,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许多学生喜爱上化学课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化学课堂上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实验,如果简单地用影片似的课件演示替代实验,其趣味性必将荡然无存。
3.在能力培养上,电脑模拟无法替代科学实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最有效途径。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运用全部的感官去观察、感知实验的现象,而后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处理,探究变化的过程和原因。这其中的许多现象,如放热、吸热等都是课件难以真实描述的,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分析、探究。何况,计算机模拟完全是按照老师的意志、知识水平进行设计、制作的,这种实验的结果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结果。但现实中的许多外因都会对实验的现象与结果产生影响,从而使实验产生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的出现,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科学品质的良好契机。同时,课堂教学的演示实验,学生可以参与其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由学生亲手完成整个实验的过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途径,分享成功的喜悦。而同样的实验,若换成演示课件,学生所体验的就仅仅是鼠标的点击了。
可见,违反以真实的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原则,只热衷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忽视实验本身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四、投影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板书,二者结合才能与时俱进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把各种媒体信息加以整合,展现给学生生动形象、富于启发性、促进思维的画面。但这决不意味着传统板书被淘汰的时代的到来,相反,传统板书的某些作用是屏幕所无法替代的。
1.在很多教学环节中都离不开黑板,特别是方程式的书写、计算过程的正确演示、解题过程的逻辑推理等,板书的作用都强于简单的投影,因为这些知识的掌握注重的是过程的掌握,而不是结论的掌握。
2.传统的板书过程往往是老师思维过程的再现。教师讲授过程的一步步板书,实际上就是在一步步书写着自己的思维过程,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示范作用;同时,一节课的重点、难点、主干知识也要提纲式地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对整堂课的脉络才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若这个过程也用屏幕来替代,多媒体系统也就成了名不副实的电子板书,也就无法展现教师教、学生学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学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3.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吻合,因此,课堂教学需要随机应变,需要机智教学。当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顺序与课堂设计不相符合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有时甚至要对设计好的板书进行调整。一般说来,板书除了包括教师备课过程中设计好的相对固定的部分外,也包括上课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和具体情况临时书写的即时性部分。而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在上课过程中难以即时修改,缺乏应变性。
4.对于化学教学而言,其学科覆盖面广,知识点分散,若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难点,必将使学生无法抓住学习的主流,从而无法建立起知识网络体系,化学将成为各种知识信息的简单堆积。教师在板书的过程中,往往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颜色的粉笔、利用各种不同的符号、或圈圈点点来突出重要知识点。优秀的教师其课堂的要点,常常能直观地反映在其板书的圈圈点点上。相反,在屏幕上,教师很难用其个性化的符号即时描述,也难以对需要强调的文字进行圈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五、人机对话无法落实“三维”目标,直面交流才能产生灵魂碰撞
随着教学手段的网络化,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为拓宽,交互型的网络教学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参与的机会。然而,人机交流仍然无法完成所有的信息交流过程。
1.传统的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是一种畅通无阻的交流,一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全部需通过计算机进行交流,实际上就是给信息交流设置了一种障碍。而信息技术应该是一种工具,而不应是一种障碍。
2.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流是多向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都可以进行必要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绝非单个学生与机器的交流所能替代的。
3.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学习,更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不加控制的以BBS、网络来替代讲授,实际上是以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来替代语言、感情的交流。缺乏情感交流的教学,就像一片荒芜的沙漠,是无法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只有在融洽的课堂中,那些眼神的交流,形体语言的暗示,言语灵性的碰撞,合作交流的乐趣,才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
人类已迈进了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信息已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在这信息的海洋里,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带给我们的能量,于是它也毫不例外地席卷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我们不仅在中小学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合中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件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基本前提。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育部于2004年12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紧接着又了针对教学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大纲,这一标准的推行,标志着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正式启动,也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再接下来,要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必须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1、更新教师的观念
现在学校的整合课虽然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但仍有部分教师为了整合而整合,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混合在一起,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巨大意义和作用。所以,首先应更新教师的观念,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学的质量,不是为整合而整合,不是摆样子。整合不等于混合,信息技术不能成为教师“机灌”的工具,所以强调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使信息技术成为一种让学生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这样“整合”才能真正有价值,有生命力。
2、培训方向和方式
教师的继续教育方式很多,但主要是来自教师进修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因此,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对在职中小学教师大力开展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全面培训”而最近几年,教师进修学校就是注意加强了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网络知识、网页制作、课件制作、英特尔未来教育等的培训。培训活动要始终贯彻一个真实的任务,以驱动的形式组织培训,这样能够贴近教师真实的教学背景,让教师看得见的、物化的结果,从而极大地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结合成人的学习特点,以教师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和师生互动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个网络学习的模式,符合一定的认知规律,也便于全程进行有效的评价。
3、信息技术教师在整合过程中的特殊性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中我们赋予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重大的历史使命,却忽视了承担这一使命的弱势群体——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是一个弱势群体这一说法或许刺耳,但却决不是耸人听闻。如果国家和各地政府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再不采取具体的措施,即便课程标准设计的日臻完美,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轰轰烈烈,也将由于缺乏合格的师资而难以实施,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也将因人力资源的匮乏而无以为继。
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除了教师的因素,信息技术与课程要整合好与学生参与为主体,因此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学会了搜集相关资料,获取相应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最终获得自己的理解并把它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师上好优质课。
1、掌握的技能
信息技术函盖的内容如大海,学生在这海洋里不能随波逐流,需要一个舵手掌舵领航!那么中小学生应该掌握怎么的一些技能呢?上网、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和多媒体的初步涉及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技能。有条件的学校还开展了机器人教学、LOGO语言教学等多种教学活动的尝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放在“综合时间活动”中开设,主要是因为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课程以“综合化”为主要特征,不宜一分科为主,而且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习,应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空间。
2、学习的方式
信息技术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尊重人的本性及其发展规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能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这样的人与传统教育中注重知识接受、养成顺从特性的人相比,具有更大的自由性、适应性和能动性。
【论文提要】图书馆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图书馆馆藏文献与建筑文化的审美功效,图书馆制度文化与图书馆精神等几方面简略分析了图书馆文化的基本特征。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传承与融汇了人类几千年文化与文明的精髓,同时又集中展现了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与方向。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人才精神道德奠基与素质行为养成的必备条件,因此,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新世纪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校园文化是校园场域内全体学校人员所具有的特定的价值标准、精神追求、基本信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与行为规范等的精神与物质的总和,是校园这一特殊群体的文化自认和生活状态,它们真实的体现在学校的教学研究、制度规范、建筑景观、行为风尚之中,面对社会主流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且独具社会影响力的亚文化状态。
大学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柱性载体之一,是大学校园文化精神的高地和窗口,是大学人才成长的特殊课堂。图书馆文化内涵的充实丰富与积极呈现,图书馆文化功能的与时创新与影响辐射,都关系到大学校园优秀文化整体风格的形成。因此,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必须优先建设好大学图书馆文化。
一、图书馆的文献收藏与建筑布局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
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物质文化形态集中表现于图书馆的文献收藏与建筑的审美功效,它是大学校园文化物质形态的特殊组成部分。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知识的宝库,传承着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记载着人类和民族发展的脚步和印记,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知识恢弘大观的积淀与收藏。图书馆的文献收藏集中体现了图书馆的文化积淀厚度和文化传承历史。图书馆通过所拥有的各种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文献收藏体现了大学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大学文化的知识价值和美感,为大学校园文化创造了一种浓烈馥郁的书香氛围和知识气息。馆藏文献的积累和传承,经过岁月的积累,慢慢融合成大学校园文化的一种以文字为主要手段的符号记忆,并逐渐衍化成为大学文化整体不可分割的知识成分。
珍藏人类文化遗产的图书馆建筑历来被看作一种建筑艺术瑰宝,一种文化的标志和符号,因此,图书馆建筑往往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和骄傲。作为大学文化精神和传统的外在体现,同样,大学图书馆也是大学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特殊文化符号。图书馆建筑既是服务读者的空间,又是浸润读者的审美作品。建筑文化包括建筑形式和景观设计。建筑造型布局和景观环境设计以相互映照、相得益彰的表现形式构成图书馆建筑文化的使用和审美的主体。大学图书馆建筑在结合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审美心理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征风貌的图书馆建筑形式和审美元素。如图书馆建筑体现的“天人合一”的环境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计,体现“科学与技术”美感的电子设备和现代设施等等。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体现大学文化民族与世界结合的文化“传承与吸收”精神,体现大学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和开放性。图书馆建筑文化通过空间分割、室内布置、设备配制、环境营造、给读者创造了一个怡人方便的阅读和思考空间,将地域文化特色、时代精神风貌、民族审美心理“润物细无声”地以特有的文化方式影响和陶冶读者,展示大学文化的魅力。
二、图书馆制度文化的人本关怀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构成
图书馆文化的制度创制与管理的人本关怀,是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在图书馆的延伸,是图书馆文化精神赖以生成和体现的规范性制度保障。图书馆制度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行为内容。图书馆人的行为受精神因素的支配,并转化为具体细致的工作规则、管理制度与职业行为规范。这是图书馆在长期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为目的,强制性要求图书馆职工和读者必须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文化现象。因此,图书馆制度文化一方面构成了图书馆人的行为的习惯与规范,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图书馆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变迁。
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是图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合理的规章、科学的管理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图书馆制度文化是一种以人为基本出发点,以人为最终服务对象的管理方式。它的终极目标是把图书馆建成任何读者都可以在这儿找到阅读的快乐和智慧的启迪,每个管理员都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图书馆制度文化的人本关怀,成为图书馆精神的本质体现。
图书馆制度文化是以图书馆的公共权利为依托和基础而形成约束力。这种约束力带有刚性的权威性,以调节和规范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文献利用关系,对图书管理者和读者无疑都会形成制度的天然“冷漠”与“权威”。而图书馆的人的活动又带有大量的个人行为色彩,其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习惯养成、文化素质都呈现个人的独特性和随机性。因此,图书馆制度文化在严肃、权威的基础上,从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等细节处体现人本关怀就显得特别重要。这种人本关怀既从原则性上体现制度的合法性,又从灵活性上体现制度的情理性。离开了以“人本关怀”为出发点的个体性和灵活性,图书馆制度文化将失去动力和活力,反之,又影响制度文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三、图书馆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必然写照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价值观、科学观、思维模式的集中体现,是大学场域所有成员共同的文化根基。大学精神面貌的塑造就是大学文化面貌的写照,图书馆精神也就是大学精神的必然写照。
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图书馆本质的反映和表达。它是图书馆组织在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培育、积累而形成,并为广大图书馆工作人员所共同认同的一种价值取向、主导意识和积极心理状态,它集中地反映着一个图书馆的精神价值本质和行为准则的个性特色。图书馆精神是形成图书馆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础,是图书馆价值观的表现形式。
图书馆精神积淀了图书馆个体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并使这种传统和理念融汇在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与人生价值追求上,并且体现时代特征的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上。图书馆精神是时代意识、大学环境与图书馆文化个性相互结合的群体精神追求,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群体健康人格、向上心态的外化,以及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的集中表现。图书馆精神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构成完整的精神体系。图书馆的科学精神崇尚科学的真理性与技术的效用性,主张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而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则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的图书馆。
图书馆精神对图书馆工作具有鲜明的导向和规范作用,以把握图书馆的办馆方向和服务行为。图书馆精神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是图书馆文化传统的深厚积淀,并成为全体工作人员的心理黏合剂和事业心的不息动力。所以,培养图书馆精神,塑造图书馆的人文与开放形象,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正确认识“整合”的基本内涵
现代信息技术能使学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某些教学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分析与综合信息并能娴熟地表达出来,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才是有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该像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教学工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整合的基本内涵可概括成这样几点:
一个目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两个优化:一是优化教与学的资源;二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三个结合:①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②学科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③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媒体的结合。
一个评价标准:评价整合是否有效的标准是看学生能否达到自主有效的学习。
二、准确把握整合的基本原则
1.功能有效原则。
2.优化组合原则。
3.经济方便原则。
4.适度利用原则。
三、运用恰当的整合策略
1.化微观为宏观。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水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
2.化抽象为直观。化学教学中有许多概念、原理抽象程度较高,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较大。
3.化不能为可能。有些实验无法或不宜在课上演示,或学生无法或不宜在实验室中去做;有些化学反应受现有教学条件所限,且用常规方法难以实现,这些看似不可行的实验,但若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完全可以在课堂上予以展示。
4.化小为大。某些重要细节或现象不易看清的课堂演示实验。这种情况通常可借助视频功能作定点,局部的放大处理,或者制成简单的投影片,由投影仪投出。
总之,应抓住教学冲突处,找准媒体切入点,尽量创设问题情境,努力促进教学互动。
四、采取合理的整合途径
1.教师的教学观念与现代信息技术同步发展。目前,多媒体这种教学形式多是在“公开课”“观摩课”上的昙花一现,过后,往往又是传统教学形式的“涛声依旧”。
2.学科教材处理能力与多媒体操作技能齐头并进。多媒体信息技术既能帮助教师获取、筛选、组织学习资源,也能帮助教师展示、传递、处理教学信息,媒体越是现代化越要重视教师的作用。
3.开发化学课件双轨运作。开发课件是实施多媒体教学不可或缺的一步工作,化学课件的开发应走自行研制和网上下载这条双轨共行之路。
五、结束语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很多教师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角度,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李子奈指出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上没有体现出经济学科特点,应将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数据的分析作为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被许多教师认识到。李芝倩提出计量经济学在教学中应该以应用为导向,在基本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张长青认识到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等问题,忽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建议应建立具有符合专业特色的案例库,使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合理衔接。也有的学者比较了国内外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如谭砚文等对比分析了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发现美国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衔接紧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体系、教学理念、课程设置都明显落后。
这些学者与教师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改善所做的有益探索对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在针对授课对象为工科背景的普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业表现?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怎样才能对所学的计量经济学知识具有较高的保持率并把所学计量模型有效迁移到实际经济情境中去发现和解决身边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鉴于此,我们根据多年的计量经济学教学经验,对普通工科院校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在教学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优化问题尝试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做一个有益的补充。
一、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
( 一) 学生对先修课程知识有效迁移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
计量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有机结合的一门经济学课程,其先修课程包括宏微观经济学、统计学、高数和线性代数等课程。尽管高校在大学一、二年级给本科生都开设过这些课程,但大部分学生不能把这些课程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迁移到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上来。根据我们对该门课程的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这种知识的有效迁移并不成功,表现在教师在讲解计量经济学课程时涉及到的有关先修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思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的反应经常不是忘记就是模糊不清。例如在讲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时要用到线性代数矩阵运算知识,教师认为学生已经先修过这部分内容,于是便把这些知识点直接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对模型进行推演讲解,但是大部分学生却常常对矩阵的秩、逆运算等概念和公式理解不到位,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感到困惑茫然。这种学生在先修课程结束后对已获知识的低保持率无疑对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 二) 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与计量经济学课程性质之间的矛盾
计量经济学课程从课程性质来看既是一门理论课程更是一门实践课程,干中学的性质决定了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要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要想较好地理解和把握这门课程,不仅要有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和数学基础,去学习和尝试使用基本数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通过现有的经济学模型去理解、思考经济问题;而且还必须在实践中学习,也就是学生必须要针对具体现实的经济问题,按照科学的步骤和程序,学会在相关网站上查找、收集和处理数据,使用计量经济学相关的软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和课程设计。这种既强调学生要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工具分析经济问题,又强调实际动手处理数据、建立模型和用计量软件来完成教科书上的习题和例题的能力与当前多数学生在考试前两周突击背书的学习和考试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学生还是沿袭背题背书的模式来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不仅得不到理想的考试成绩,而且还会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无所适从、焦虑厌学的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及时纠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方式和端正学习态度,那么将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 三) 采用的教材难度与学生对知识点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
教材内容难度适中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把握和接受程度。目前国内综合性院校和财经院校普遍采用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对于以工科为背景的普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知识难度较大,尽管教材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部分进行删节和微调,但是学生还是对教材内容中多处以矩阵推导与运算为核心的计量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内容的学习感到普遍吃力,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材本身产生畏难心理。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大学一二年级所学过的线性代数、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点的低保持率和迁移率,使得学生一开始对计量经济学关键知识点的接受和把握程度较差,随着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点的增多,内容不断的日积月累,使得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产生畏难,甚至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优化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 一) 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做到科学合理
科学合理是指教学内容安排既要符合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符合授课学生实际知识基础,要做到讲解的教学内容针对授课学生更加明确有效。尽管不同的院校对《计量经济学》学时安排不同,但基本上都在48 学时到64 学时之间。如果安排在48 学时,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一般给学生讲到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这一章。但是通过实际授课和参加各种教学交流研讨会,我们认识到要讲解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这一章的重要性。这一章主要包含的内容有: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类型设定、总体回归模型设定、应用模型函数关系的设定、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变量性质设定,这些内容对于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把握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此,我们重新编排了教学计划,把这一章安排了4 个学时,对其他章节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删减。针对李子奈老师教材的《计量经济学》( 第三版),我们把主要课时重点放在了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放宽基本假定的模型、以及虚拟变量和滞后变量模型的专门问题上,同时对教学内容中运用矩阵描述、推导和证明的过程进行了适当的删节。我们还安排了4 个学时的计量经济学软件课程,主要给学生讲解和练习Eviews 软件,同时,由于R 软件是免费开源软件,我们安排了一课时初步讲解R 软件的下载、安装以及部分程序的使用,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对R 软件进行自学。
( 二) 要注重计量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性
教学方式方法是为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服务的,教学方式方法包含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其中教师的教法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性是指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同行的交流,我们认为针对计量经济学学科的性质,要重视对计量经济学模型建立的原理、思路和重点的讲解,不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计量模型建立和公式的数学推导上。同时,在计量经济学授课原则的把握上,一定要把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课程,而不是一门数学课程讲解。作为授课教师,要清楚地理解计量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门课程的有机结合,其课程实质是一门经济学课程。自己过去教学在习惯上总是试图把计量经济学模型建立的细节和公式推导过程给学生讲解清楚,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模型,以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但是,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效果表明这种想法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尤其是概率论和线性代数基础参差不齐,使部分学生对模型推导不感兴趣,降低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同时,过分注重于模型的推导使得学生把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看成数学课程,而不是经济学课程,偏离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宗旨。因此,在给学生讲解计量经济学模型时,要有目的地选择要重点讲解的模型,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把建立模型的思路、原理与重点讲解清楚,同时强调模型成立的假设条件与模型使用的经济学含义。对于部分数学推导比较复杂的模型,把思路讲清楚后,针对模型的数学推导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去思考,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难题的能力。
( 三) 要注重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特殊细节的处理
在计量经济学授课内容上注重特殊细节的处理,这样不仅会帮助学生对教材关键知识点的领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这门课程的知识脉络。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经验,几个需要特别注重的教学细节主要有:一是要从细节上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计量模型,而不是仅仅把教学注意力放在模型参数的估计与检验上。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直认为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正确理论设定是学生在学习过理论经济学应该知道的知识,计量经济学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计量模型的估计与检验。然而现实情况是学生在学习完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结束后,对理论经济模型和经济学基本定律理解的程度以及将已学课堂知识迁移到计量经济学课程中的能力明显不足。因而,在课堂上如果只讲解计量模型的估计与检验,而不从细节入手讲解如何建立正确的计量模型,从实践效果上看,对学生后续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端正与转变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二是对随机误差项与随机扰动项区分的重要性。这两者对于理解模型的建立和对结构参数与分布参数的区分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三是对计量模型结构参数所采用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广义矩方法以及极大似然法,这三种估计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各自的作用要讲解清楚,尤其是让学生明白最小二乘法是在有具体明确的观察值时采用的方法,而如果没有具体的观察值,就不能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应该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以前我们在讲课时没有太注重这些细节,然而这些细节在教学中的明确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点深刻的把握都是必要的。因此,对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和相应教学范式的改变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