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无线通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无线通讯技术由于是无线接入式,因此具有灵活、快捷、高效的特点,它可以快速的地进行数据图像和文字语音的直接传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线通讯技术加强了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无线通讯技术还有可靠性高,机动性和可用性强的特点。由于无线通讯技术设备比较小,并且是通过无线接入的方式进行网络传输的,因此不受地震,雷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即使在自然灾害很大的时候依旧可以保持信息畅通无阻的进行,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是,无线通讯技术也有自己的缺点,比如信息的保密性较差,安全度不高的特点,因为是无线的传输,因此无线网络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信息的泄露和信息拦截,因此在安全性上比较差。
2无线通讯技术的创新
2.1WirelessHART技术
WirelessHART技术运用的是网格状的组织网络,这样每一台设备都可以作为无线路由器来使用,它的功率更低,对于无线的传输的距离更远。网络中节点越多,网络可覆盖的范围越广,距离越远。而对于WirelessHART的频率为2.4GHz~2.4835GHz,这是国际通信联盟开放给工业、医学和科学三个主要机构使用的免费频段,因此WirelessHART技术不会对其他的通讯造成干扰。另外,在环保方面,WirelessHART技术的无线设备是微功率短距离的设备,这对于用户所担忧的网络功率就不论无线通讯技术创新与应用文/陈浩 孟夏无线通讯技术具有覆盖面积广、信息传递快、不受自然灾害的限制等特点,它是我们时代和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无线通讯近些年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这篇文章就是针对无线通讯技术创新与应用的讨论。摘要是问题了,不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不良影响,它的发射功率为10MW,比手机使用的峰值还低。
2.23G和4G网络
目前在我国3G技术日渐成熟,TD-SCDMA、CDMA2000和WCDMA作为我国研发的3G无线通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3G信号覆盖面积广,对于数据的传输快速,并且能支持语音信号和数据的传输和切换,这些3G技术已经发展成世界的主流,目前3G网络已经非常成熟,wcdma的技术的版本不断升级。目前,又出现了更高的覆盖率和通讯的技术,4G网络技术,目前4G技术还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它更加的低成本,并且没有距离限制,这是对于3G的传输上的一些缺点和弊端做了一些调整和升级的网络传输,它更加的快捷,方便,数据传输量更大。3G和4G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2.3WLAN网络
WLAN技术作为宽带的无线通讯网络,已经广泛应用到生活中,这种宽带无线式接入技术使网速更快、更灵活,它采用与商业一样的2.4GHz的波段。目前,WLAN宽带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办公室,家庭网络中。但是WLAN宽带的无线距离传输受到限制,只能在比较小的空间内才能接收到信号,传输数据,因此还没有被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2.4UWB技术
UWB技术是一种超宽带无线通讯技术,它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它的频谱范围非常广。它基本上是在3.1~10.6GHz频段中占用500MHz以上的宽带,因此它的功率很低,发射和接收数据比较简单,发射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低,定位精度高。因此UWB技术更适合运用在室内等密集多径的场所,它能够穿透墙壁,地面,身体系统,对于个人娱乐的局网是最具特色的无线通讯设施。
3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
3.1工业中的运用
在工业生产中,无线通讯设备也在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中比较运广泛的是,无线短程网和无线局域网。无线短程网功耗低,工作周期比较短,使收发信息的功耗降低,采用休眠模式。并且它数据传输可靠性高,同时预留了需要固定宽带的的专用空隙,避免了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碰撞和干扰。无线短程网还具有时延小的特点,无论是在休眠状态还是在激活状态下的时延都很短。另外,它还具有兼容性,通过网络协作建立自己的网络圈,加强课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在工业中还经常用到的是无线局域网,它在工业发展上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很多的感应器、PLC、计算机、读卡器等等,这些设备的连接和信息传输都需要有一个控制网络,这些设备提供的通信接口通常是RS-232或RS-485,无线局域网将这些接口的设备都连接到一起,利用网络将信号互相转换,这样就使工业设备的通讯能力不断加强,还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并且无线局域网覆盖广,这在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安全防御管理、电信、光纤、生产设备自动化都有很多的应用。
3.2生活中的运用
无线通许科技现在已经广泛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了。从之前的红外和蓝牙开始,已经被我们的手机、电脑、文曲星等很多的电子产品应用到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无线通讯设备传输数据、图片、音频、视频,这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过去有线的网络,到现在WLAN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家庭、办公室、娱乐场所和公共场合,人们随时随地都能通过无线网络获取数据。另外,GPS等系统也在不断的丰富我们的生活,在开车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GPS定位,寻找路线,搜附近的美食、找公交站点等等,这些无线通讯技术已经不断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使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4总结
目前普遍使用的无线通讯平台结构简单,可移植性差,为了实现各种无线功能,往往在每个具体的无线通讯平台上都需要实现各种不同的无线应用,应用和无线通讯平台间的接口十分繁多。因此,深入研究通用的无线通讯平台技术,研制实用的无线通讯平台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深入分析了作为无线通道和无线应用间桥梁的无线通讯平台的技术特点,阐述了嵌入式无线通讯平台的设计需求及其体系结构,并参考已有的无线通讯框架和相关通讯命令,设计了 Wireless-Platform 嵌入式无线通讯平台,实现了无线通道和无线应用之间的平稳和高效通讯,使各种无线应用与具体的无线通讯平台无关。
一、 嵌入式无线通讯平台的概述
随着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计算越来越自由,从一般的手持设备(如:手机,PDA 等)到网络通信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都涉及到嵌入式应用,并呈现渗透计算模式(PervasiveComputing)。各种嵌入式设备都具有功能专一、针对性强的特点。随着 Internet 的发展,Internet 技术与信息家电、工业控制技术等结合日益密切,以手持上网设备(如:移动电话和智能 PDA)为代表的嵌入式信息终端就是这类结合体,这种手持上网设备一般都需要使用无线业务功能的支持来实现各种无线业务,如:通话,发送消息和其他操作。手持上网设备主要是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进行各种信息交互和传递,而无线通讯平台正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嵌入式系统主要特点之一是多样性。设备生产厂商在芯片选择、无线通讯指令标准、无线业务支持和操作系统等会有许多不同的要求,没有任何无线通讯平台可以满足所有嵌入式系统的要求。因此无线通讯平台各个模块也会根据不同的嵌入式系统进行不同实现,唯一相同的是无线通讯平台提供给各种无线应用的抽象接口不会改变。无线通讯方式具有分散性、多样性和变异性的特点。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对无线通讯的特点进行细分,对各种业务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设计开发,才能实现无线通讯平台对各种无线应用的可拓展。
二、 嵌入式无线通讯平台的设计
1、体系结构的设计
由于无线通讯平台需要处理的数据接口种类比较繁多,无线通讯命令的标准也不同。无线通讯平台需支持各个无线应用并行请求,处理无线上报消息,转发无线应答给无线应用,通知无线应用处理上报消息,对无线数据进行缓冲和无线通信命令处理的动态扩展。无线通讯平台由三个逻辑抽象层构成:数据处理层,服务处理层和应用接口层。无线通讯平台总体流程如图所示:
2、 各应用接口的设计
query 接口:当应用需要查询无线通讯模块的相关状态等信息的时候,可以通过 query 接口来进行查询;需要传递需要查询的状态的查询类型,每种无线通讯模块的状态都对应一种类型,如:运营商号等;
modify 接口:当应用需要更改无线通讯模块的状态信息的时候,可以通过 modify 接口进行状态更新,参数包括:更新状态的类型和需要更新的值。
add 接口:添加数据到 SIM 卡存储空间中,传递参数包括:位置,存储空间标志,电话号码,电话类型和姓名等信息;
update 接口:更新 SIM 卡存储空间中的数据,传递参数包括:位置,存储空间标志,电话号码,电话类型和姓名等信息;
remove 接口:删除 SIM 卡存储空间中的数据,传递参数包括:位置和存储空间标志等;
read 接口:读 SIM 卡存储空间中的数据,需要传递的参数包括:位置和存储空间标志等;
flush 接口:由于电话本命令实时性要求不高,并且数据量比较大,因此电话业务服务器中对电话本命令和数据进行缓冲。当命令缓冲区满的时候才执行命令,如果需要立即执行缓冲区中的命令,那么需要调用此接口。需要传递的参数包括:存储空间标志等。
send 接口:发送短消息请求,传递的参数包括:短消息内容和消息标志等;
read 接口:读取 SIM 卡某条短消息请求;
write 接口:往 SIM 卡写短消息请求,传递的参数包括:短消息内容和消息标志等;
delete 接口:从 SIM 卡删除某条短消息请求,传递的参数包括:消息标志和需要删除的短消息位置等。
accept 接收来电:发送接收来电请求;
dial 拨号:呼叫当前的电话号码,传递的参数包括:需要呼叫的电话号码;
state 电话状态查询:查寻当前电话的状态;
hangup 挂断电话:挂断当前的电话。
hold 保持电话:让当前电话处于保持状态。
activate 恢复电话:让处于保持状态的电话重新恢复。
join 加入多方会议。
splitMultiCall 离开多方会议。
begin:开始 STK 功能。
response:传递请求类型。
3、电话业务服务器软件设计
应用注册。由于无线系统有通知信息和命令结果返回,应用对于通知消息和/令结果返回的处理是被动的,电话业务服务器不能够唤醒每个应用去处理无线通知消息和命令结果返回。因此,应用需要向电话业务服务器进行注册。
请求操作。应用发送无线操作请求,电话业务服务器根据请求的唯一标志,调用对应的通讯处理模块接口。
管理通讯通道。由于各个接口通过向指定的通道发送消息的方式传递数据,因此电话业务服务器必须对通讯通道进行建立,关闭和维护。
管理不同的通讯处理方式队列。让不同的通讯处理方式可以在一个通讯平台中同时使用,而不会互相影响。
[关键词]ARM7无线传输指纹辨识
中图分类号:TP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048-01
一、发展背景
目前国内外的指纹识别系统设备大多停留在指纹采集器、和一台计算机的组合水平上,这样的系统有很多缺陷。针对于目前国内存在的一些不足,本项目拟以ARM芯片为核心的蓝牙通讯芯片硬件,以指纹识别系统为核心的软件,实现一个基于ARM的无线便携式指纹辨识系统平台,能实现无线通信传输。以此改进现有的指纹识别系统,并期望在应用方面得到推广。
二、研究意义
为了解决目前大多指纹识别系统的携带不方便,身份识别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且目前的系统都不具有通信交换功能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的缺点,有针对性的去设计和开发一种无线通信功能的便携式指纹识别系统。
三、创新点
与常见的产品模型相比,有如下优点:1.便携式:本项目拟设计以ARM9为平台的便携式指纹识别系统,该系统可以方便在室外使用,通过比较存储器内的指纹特征信息与现场采集的指纹信息可以完成身份确认;2. 速度快:通过相关人员的指纹能够马上确认身份,无需与计算机相连;3. 实现了无线通讯的模式:通过单片无线收发芯片可以完成与机构中心的信息交流。
四、硬件设计
本系统硬件设计主要包括指纹采集、无线通讯、和存储模块三个部分。先利用指纹采集模块采集指纹图像,再经ARM9模块进行算法处理,把相关的信息存储起来,并与存储模块的中的指纹比对确认身份,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把相关信息发送至信息中心。1.指纹采集指纹采集传感器采用OV7620,并以I2C总线及DMA的数据传输方式实现与CPU的信息交互。当nXDREQ1输出由高电平变得低电平时,传感器便有数据输出,并且数据能够维持至下一个同样的过程的到来。这正好符合44B0的外部DMA请求的单步模式的要求。于是自然就可以采用DMA的方式来读取数据。最终的数据读取是通过片选锁存器来实现的。由于DMA的方式不干预CPU,因此也大大提高了读取的速度。2.电源管理。电源管理部分采用了1150mAh的LI电,通过DC-DC升压至5V,再通过LDO给系统所需要的3.3V和2.5V电压。具体的实现过程为:电池供电时,开关S9按下,TEST1点由高变低,Q0导通,NAND网络为高,系统开始供电,此时程序运转并给与SHDN引脚高电平信号,促使Q6导通,此时即使按键抬起TEST1点仍为低电平,维持Q0的导通。当插上U后,按键的按下使得Q4导通,Q0此时截至,系统由电池供电切换为U供电,其它道理相同。关机时按键按。系统可以实现图像的连续采集以及温度、湿度、照明亮度等的控制。其中图像采集是系统的核心,其工作流程如下:(1)默认情况下,系统工作在休眠状态。(2)工作人员通过PC管理软件发送命令开始采集图像,软件通过USB接口把命令发送给蓝牙适配器ARM命令。(3)接收到图像采集命令后,ARM控制CPLD开始采集图像数据。(4)CPLD把采集到的一帧图像数据写入一块SRAM中,把ARM的总线切换到该SRAM上,并通知ARM进行压缩;同时CPLD往另一块SRAM中继续采集下一帧图像,便于提高系统的吞吐率。(5)ARM通过蓝牙模块返回响应命令,并返回采集JPEG-LS图像的头信息。(6)PC管理软件发送命令接收下一行压缩图像,ARM压缩该行原始图像,并发送压缩数据;如果出错,可以重新发送。重复本步骤可以获取整帧压缩图像。(7)PC软件对压缩图像解码并显示,并提供其他附加功能,如图像处理、保存等。(8)重复步骤(2)~(7),获取下一帧压缩图像。由上述流程可以看出,JPEG-LS压缩以及无线信道传输决定整个系统的图像传输速率。无线传输采用蓝牙技术,其标称空中速率为1 Mbps,不易提高;因此,系统设计的核心是JPEG-LS的编码效率。3.ARM与蓝牙接口设计.蓝牙是无线数据和语音传输的开放式标准。它将各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终端设备、各种数字系统,甚至家用电器,采用无线方式连接起来。为了优化系统设计,我们采用性价比高的CSR BC2实现蓝牙无线串口。CSRBC2是一款高度整合的模块级蓝牙芯片,主要包括:基带控制器、2.4~2.5GHz的数字智能无线电和程序数据存储器。通过该模块,系统可以提供无线标准UART接口,支持多种波特率(如9.6 kbps、19.2 kbps、38.4 kbps、57.6kbps、115.2 1kbps、230.4 kbps、460.8 kbps、92l.6 kbps)。当速率为460.8 kbps时,蓝牙芯片能够正常工作;而在921.6kbps时,会有很高的误码率。
五、软件设计
本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固定主程序,管理功能模块,指纹采集算法模块,指纹匹配算法模块,无线通信程序模块,硬件操作模块等。以下为各个模块所包含的函数:1.指纹采集算法模块:打开采集仪函数、关闭采集仪函数、设置参数函数、指纹探测函数;2.指纹匹配算法模块:指纹验证函数、指纹比对函数;3.无线通讯模块:协议层函数、控制层函数、网络层函数、链路层函数、驱动层函数;4.硬件操作模块:读写存储器函数、初始化函数、状态读取函数;5.管理功能模块:指纹的存储、删除、更新函数。
六、结语
本系统以ARM为核心,通过蓝牙传输,实现了数字化的无线指纹辨识功能。本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可以使得系统更加微型化。首先,如果采用CSR公司更新的BC3系列芯片,则将融合ARM核以及蓝牙功能,可以更加减小整个系统的体积。最重要的是,如果发展自主产权的指纹识别芯片,那么以现有的SOPC技术,可以将ARM核、CPLD逻辑门以及蓝牙通信功能集成在一起,形成指纹识别的集成解决方案,从而使其产业化成为可能。
基金项目:本文为九江学院科研课题“《基于ARM7的无线便携式指纹辨识系统设计》09kj11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费浙平,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程序开发要点(二),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3,9:80~83.
[2]张小田文,基于ARM7的无线内窥系统设计,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应用,2008.03.
[3]王波,ARM的三种中断调试方法的探讨.微计算机信息(嵌入式与SOC),2006,22~130~131.
[4]甘泉、杨健、陈永泰,ARM处理器启动代码的分析与设计,2004年全国第五层嵌入式系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151~154.
[关键词]变压器;防盗报警装置;声光报警;手机短信提示
中图分类号:TN929.5;TM41;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282-01
1 变压器被盗事件及防范措施
唐山供电局下各供配电营业所辖区内,在2010至2012年期间发生了多起配变被盗事件,2011年12月份发生6起,2012年3起,变压器的被盗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影响了正常供电系统,给正常工作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013年下各供配电营业所将“辖区变压器防盗措施的改进”作为QC课题,初步研制了配电防盗的方案。结合目前市场上变压器防盗器械的特点,变压器防盗报警装置应运而生。该报警装置弥补了市场上产品的不足,不但能实现远程短信、电话、Email报警,而且能在就地发出强有力的声光报警信号,能有效的驱赶盗窃者,直接避免损失。装置通过短信方式设置分时段运行,避免白天正常停电等情况造成的误报警,提高了报警的准确率。
2 变压器防盗技术国内发展现状
针对农村变压器频繁被盗的情况及对盗窃分子作案手法的分析,科研工作者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盗窃案件的发生。国内目前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进行变压器防盗。
(1)安排专职人员进行日夜巡查这种结合治安、消防等的防盗方法,但依然无法满足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的需要。仅靠人力来进行防范己经不能达到震慑犯罪分子的目的,技术预防逐步成为解决变压器盗窃案件频发的重要途径。
(2)机械式防盗,主要由新型联接栓、栓母及吸能释能装置组成或对变压器进行焊接加固。采用该防盗方式以后,安装与拆卸均需用专用的工具,用任何其它工具都不能将其卸除而开盖盗窃。该方式防盗性能特别强,但只能增大犯罪分子拆卸难度,延长拆卸时间,不能防止变压器被搬移。
(3)电气式防盗,采用诸如红外线,门磁开关,有限距离无线通讯等方式解决变压器防盗问题,但是投入运行后,此类防盗报警设备因产品或系统局限性容易产生误报警,抗干扰能力差,不能及时发送报警信息,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 变压器防盗系统
3.1 设计思路及原则
根据农村电网特点,变压器智能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需要满足以下特点:
(1) 报警装置必须满足第一时间报警通知要求,进行电力设施盗窃破坏行为前必须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停电操作,故报警器必须在设备断电的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息;
(2) 满足现场声光报警要求,大功率声光报警器装置在单一报警器设计中应用效果不佳,但结合在远程防盗报警器中还是能够很好的利用其现场震慑力的作用驱离盗窃者。
3.2 系统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该变压器防盗报警装置包括:声光报警器、三相输入供电及判断电路、信号输入输出端子、主处理芯片,GSM无线通讯模块和蓄电池。主要功能的实现方法如下:
(1)变压器检测模块
当变压器带电运行时,装置采集变压器三相输入电压的变动情况,以判断电力线路是否缺相或者停电。每相电借入经过一个光隔离器,当没相电有220VAC时,光隔离器驱动隔离开光接通,从而将电源信号接入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口。如果防盗报警器的门被强行打开,设置在门上的开关将会通过输入输出端子转接后接入高电平信号到单片机的输入端口,单片机接收到以上任一的信号,首先输出高电平信号到输出端口驱动继电器线圈,继电器开关触点与输入输出端子上对应报警器的端子相连,从而实现报警器得电报警的目的。
(2)单片机信号处理模块
单片机是防盗装置的主要功能器件,用来对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进行储存、处理。本次设计采用的是ATMEL公司生产的ME64单片机。该部分主要由ME64芯片、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报警电路及单片机与信号采集单元和串行数据接口组成。
(3)事故报警模块
选用了6-DZM-10型设备。LTE-1101J型警灯警报告警设备进行报警器模型的装配制作,以便对产品的结构样式做进一步的设计探讨。经编程调试后电子板实现两项主要功能:
(a) 手机短信提示,变压器一旦非正常停电,系统马上利用GSM900MHZ、1800MHZ、1900MHZ无线网络发送相关信息到10组预设手机号码中;
(b) 可通过手机指令自主设定报警时段,防止对计划停电、抢修停电误发报警信号。
3.3 变压器防盗报警装置安装
报警装置采用杆上安装,主机外壳采用铝合金制成,综合考虑了散热与防雨要求。报警器为LTE-1101J型号,其电源采用400V电源,型号为6-DZM-10,可对缺项故障做到准确及时提示。
4 防盗系统应用效果
唐山供电公司路北营业部30处容易被盗户外柱上变压器安装了智能防盗报警器。2012年10月完成系统装置的研发,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评价如下:
(1) 可使用普通手机人工接警也可以通过接警中心电脑自动报警,具有强大的联网报警功能;
(2) 对电网供电三相线路检测,能准确检测并上报任一项异常情况;
(3) 具有断电保护功能,当电源线北溲蛊鞣赖帘爸玫挠τ醚芯?
张立兴
(唐山供电公司营销部 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结合某供电局下各供配电营业所辖区内配电变压器被盗的实际情况,本论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变压器防盗报警装置,包括声光报警器、三相输入供电及判断电路、信号输入输出端子、主处理芯片、GSM无线通讯模块和蓄电池。变压器一旦非正常停电,现场声光报警的同时系统马上利用无线网络发送相关信息到10组预设手机号码中,进行手机短信提示。并且可通过手机指令自主设定报警时段,防止对计划停电、抢修停电误发报警信号。
[关键词]变压器;防盗报警装置;声光报警;手机短信提示
中图分类号:TN929.5;TM41;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282-01
黄苹凳毕低潮赣玫缭茨芗绦邮惫ぷ鳎ǖ绾笞远涞纭?通过对变压器防盗报警系统的实际应用,路北营业部农村配网变压器台区的设备盗窃事件减少,提高了配网设备完好率,配网设备水平的提高保证了广大农村的供电可靠性,极大的推动了我局配网运行管理水平。
5 防盗系统的待改进部分
变压器防盗报警系统的使用给配电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但同时该系统本身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变压器防盗报警系统在需要改进的时候,若能通过通信系统与变压器的负控终端相兼容,那么系统的升级就能变得很简单;
(2)在变压器报警系统报警之后的后续村所联防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要加紧完善相关的应急处置与预案编制,以及落实可能产生的经费支出等问题。
本书一共收集了16篇论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人体监测,包括5篇论文:1.将生物学与电子线路相连接:量化与性能度测;2.用于神经信号记录的全集成系统:技术前景及低噪声前端设计;3.用于神经肌肉模拟的无线神经记录微系统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使用无线电频率技术的健康保健装置;5.用于可植入医学应用的低功率数字集成系统的设计考虑。第二部分生物传感器与电子线路,包括6篇论文:6.基于亲和力的生物传感器:随机建模和品质因素;7.基于标准CMOS及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工艺的制造实例;8.用于芯片实验室应用的CMOS电容性生物接口;9.用于定点护理及远程医学应用的无透镜成像细胞仪及诊断学;10.用于生物微流体学实时监测与控制的高级技术;11.使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干细胞培养过程的监测。第三部分新兴技术,包括5篇论文:12.建立用于培养细胞与有机物的接口:从靠机械装置维持生命的甲壳虫到合成生物学;13.用于阵列式单细胞生物学的技术;14.微流体学系统中细菌鞭毛发动机的应用;15.应用基于CMOS技术的遗传因子注射和操纵;16.低成本诊断学:射频设计师的方法。
本书编辑是一位在无线通讯、医学成像、半导体器件和纳米电子方面知名的新兴技术国际专家,他管理着一个初创公司――Redlen技术公司的研发部门,他同时也是CMOS新兴技术公司的执行主任。他曾在国际性专业杂志及会议上发表过100多篇论文,在各种国际场合中被邀请作为演讲者,他拥有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和日本授予的18项国际专利。
本书可用作电气工程、微电子学、CMOS线路设计及生物医学器件专业研究生课程的补充材料。
胡光华,
退休高工
(原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