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移动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报讯 (实习记者 吴迪新)12月27日,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信息产业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旭东在开幕大会上做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信息产业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王旭东在报告中回顾了2007年及五年来的信息产业工作。2007年,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通信业务总量完成2万亿元,增长25.6%; 通信业务收入完成8580亿元,增长11.4%,其中增值电信企业业务收入完成630亿元;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3.68亿户和5.46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达1.8亿; 通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完成5.6万亿元,增长18%,其中软件业5800亿元,增长20.8%; 利税总额完成2870亿元,增长10%; 产品出口完成4500亿美元,增长23.6%,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例为37.6%。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到7.9%,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五年来,信息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十五”计划全面完成,电信网络和用户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5年提高2.2个百分点; 通信业转型与发展成效显著,通信业务总量五年来的年均增长28.5%,5年增长2.5倍;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7%,规模5年扩大3.3倍; 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提高,5年来,国家标准199项、行业标准1168项。国内企业申请专利34.3万件,年均增长27%。此外,在信息化推进等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
2008年信息产业的宏观发展目标是: 实现增加值2.18万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1.55万亿元、通信业6300亿元。通信业务总量2.49万亿元,增长25%; 基础电信企业非话音业务收入所占比例达到35%。发展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6200万户,总数达到9.76亿,普及率分别达到27.1%和46.4%; 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6万亿元,增长18%。其中,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额7000亿元,增长20%; 利税总额3200亿元,增长11%; 出口总额5200亿美元,增长15%。
新闻点评: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做大做强,保持较快的增长是关键。
您好!来公司实习已经有快一个月了,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讲,在思想上似乎已经经历了很多次反复的琢磨、修正和重新定位。上周五下午我看了两位就要通过转正的PLC工作部员工的工作报告,触动了我写下今天的这份文稿,其中小杨写道:“在这几个月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因为对工作目标的不明确,所以在工作上存在一些失误,因为工作分工的不明确,所以对工作很迷茫,不知道究竟做什么,加上工作比较辛苦,所以工作态度不太认真,缺少了开始的那种责任感。……”我觉得这段话跟我有一段时间的感觉出奇的相似,所以如果我不想碌碌无为的混下去,想要做出点成绩来,我就必须好好计划一下。同时也是想做一些工作,以此来尽量避免今年4月份新员工到公司以后还会出现同类问题。通过跟您的多次详谈和我自己长时间的思考,同时也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我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我想初步做出以下的一些200*年工作计划和职责定位。总的来讲,工作岗位还是定在总经理工作部,同时工作方向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同时也是我200*年的工作目标:
1、人力资源:主要是员工招聘、培训,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部分工作,同时也可以兼顾一些别的相关工作
2、行政管理:在这方面我有很多东西要学习,这也是我选择做行政工作的原因之一,我会先从行政管理的理论上学习,明确行政管理的工作范围、目标、职责等等,然后再跟您学习、请教
3、行业研究:这是我这些天工作经验的体会,公司既然要做大作强,没有前瞻性的中、下层管理和业务干部根本就不可能将公司的大厦支撑起来,这也就是老总们整天忙活不行了的原因。很多的信息都集中在了高层,也就是说公司高级管理层和下级员工缺乏良好的沟通,普通员工的视角太狭窄,没有良好的全局观,必然影响个人的成长,集聚起来就将影响公司的成长。目前,我看电信、联通、网通、移动等大型电信运营商都已经深刻的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所以我想在我得工作中加入行业研究这一项,定期提交报告,可能刚开始,甚至1、2年很多东西都不是自己的观点,但是我相信经过1、2年的看、写,每周就算拿出2片稿子,一年下来也有100多,对于个人成长肯定有帮助。从公司的角度来讲,我的这些东西不是针对公司领导的,而是作为中下级员工学习,浏览的,同时也是给社会公众看得,这需要一个网页,可以丰富公司的网站内容和层次,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27日
“互联网+”计划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全面落实。通过“互联网+”,可以加快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可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融合发展新的经济业态,实现经济的新增长。当前,风起云涌的信息技术不断推动着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也推动着传统行业的变革升级和重组新生。绿色、智能的全新生活方式也加深着传统产业的固有价值理念,供应链透明、同行协作合并、生产消费者等一系列新的产业模式构建起新的产业竞争模式。电子商务、网络社交、线上金融等新型互联网经济体的出现,加速了产业价值链条的重新构架。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在科技领域的优先布局,抢占先机,夺取优势。
一、“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是当今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它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努力探究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诸多领域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一种新成果,它推动着经济形态的演变,带动着经济实体的发展,为改革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互联网+”可以简单被概括为“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当然,并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互联网+”是借助信息技术、通讯手段、互联网平台等,在广度和深度上实现互联网技术和传统行业的融合,共同开拓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它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注重互联网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优化资源分配,集成信息媒介,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广泛的融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互联网+”战略部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就是这些信息技术在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应用及扩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数据化、网络化。这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改变了传统的业务模式,由封闭变得开放,由局域变成广域,“互联网+”可以实现业务在产业的上下游之间、各个协作主体之间低成本、高效率的流动和交换。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创造更多机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习以为常的衣食住用行乐购方式都受其影响。上网作为一种休闲方式,逐渐为各个年龄段的社会群体所接受,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引发一系列变革。人们日新月异的生活方式也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滴滴打车”、“共享单车”、“掌上公交”、“手机淘宝”、“美团外卖”等软件的研发和使用,就是“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增加就业创业机会的典型代表。“顺风车”这种共享经济的出行方式,在环保的前提下,实现了共赢,将人们闲置的资源充分利用,人们便捷出行的前提下,为一部分大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作为“互联网+”的成功案例,“滴滴打车”、“美团外卖”等不仅带动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浪潮,而且创造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就业岗位,大批有志大学生投身软件研发、后台维护、网络安全、网络工程、数据分析、软件管理等IT热门职业。由此不难看出,“互联网+”正在表现出强劲的发展优势,为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技能较强、热衷网络信息技术的优秀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极大推动了我国自主就业创业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互联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构建更大平台。作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互联网+”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广泛变革。互联网平台经济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功能等最新信息技术的新型经济形态。大力发展互联网平台经济,对于做强做大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持续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孕育着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机遇。政府各部门、全国大小企业着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对产业、市场、人才和区位的发展都有积极影响。大学生选择就业创业机会,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契机,融入大平台、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潮流,打造创新型、自主型互联网平台。如今,互联网经济平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传统型企业为了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也在结合自身特点,开始努力探究自主型“互联网+”新模式。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高达7.3亿人,相当于欧洲总人口数量,其中,智能手机用户数量为6.2亿人,是全球最大的只能终端消费市场,网络零售总额更是达到5.16万亿元,刷新了历史最高值。互联网经济平台,一跃发展成为世界一级交流平台,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大学生深受其益,得以投身一系列的就业创业平台,实现就业创业的同时,也能兑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三)“互联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降低一些T槛。“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创造出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同时也让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结构得以优化。传统就业岗位、创业门路都在不断的“触网”,“互联网+”将一个个线下的传统行业搬家到线上运营。“互联网+”模式飞速发展的同时,供需结构得以重组,产销实现融合;供应链实现整合,传统供应链被打散后重新再造;商业经济形态开始探寻新的出路,创新意味着抢占先机;传统就业创业观念发生改变,就业岗位、人才类型被重新划分。新的创业机遇和就业岗位在云端出现,休闲与工作之间的界限更加的模糊化。“互联网+”计划的推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都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门槛,传统的方式被一一打破,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有了更高的可能性。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化,以及智能手机、移动数据、智能终端、现代物流让许多曾经遥不可及的创业就业梦想成为了现实。阿里巴巴和各地政府联手打造的“千村万县”行动计划,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由此带来了大批大学生的返乡就业创业新热潮,大批高学历、高素质、高技术的优秀大学生回乡,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主力军,推动着农村电商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策略
(一)政府发挥引领作用。“互联网+”发展计划于2015年两会时期的政府工作报告上被正式提出,引发大众创业和全民创新的热潮,极大地催生出全社会的发展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政府应该发挥其主导引领作用,为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提高做出积极的导向。政府应加强“互联网+”创业就业制度法规的建立健全,通过这些条文规范的约束力,使得相关管理机构和社会企业团体等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政策支持。“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还需要专门的教育管理组织和机构,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工作专门负责,以便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扫除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障碍,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工作的进行提供专门的协助。
(二)企业提供实践机会。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参与见习或者实习,进行实践、接受培训,通过这种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应用的能力。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企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综合素质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全面型人才。基于这一现实需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时,可以把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通过了解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模式,加深学生对自身职业选择和创业思路的认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在企业见习中,学生能够将自己平日所学与企业经营实践进行结合,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在未来的社会就业创业中获得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三)学校进行教育创新。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事业,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应该在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的基础上,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发展就业导向型、创业入门型教育模式,积极探索符合社会需要的多元化教学课堂。通过教师的悉心教导和学生的自主发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全面高质的优秀学生。在学生的专业课培养方面,加重培训、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地操练,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对自己也有更清晰的认识。
四、结论
“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的目标,更应该落到实处。大学生也应该转变自身的就业创业观念,提高自身相应能力,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积蓄能量。
主要参考文献:
[1]许帅.“互联网+”背景下大W生创业能力培养探究[J].参花,2016.20.
[2]张汝杨,马晓利.“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才智,2016.32.
关键词 互联网+;虚拟现实;技能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058-03
Abstract Based 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ique, a skills training mode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idea of Internet+. It is provided not only online and offline theoretical learning, but also skills training. At the moment, taking 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the teacher is the leading role in classroom positio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skills training.
Key words Internet+; skills training; skills training mode
1 引言
随着我国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理念从2012年首次提出,到2014年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主题,已渐渐与传统中的各个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发展的新生态,在工业、金融、通信、交通、医疗、旅游以及教育等各行业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应用。目前如火如荼的MOOC、SPOC、微课等都是“互联网+”教育的成果。
虚拟现实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门涉及众多学科的高新技术[1],由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多种技术组成[2],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自主性等特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众多领域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娱乐产业的虚拟现实电影、虚拟旅游,汽车制造行业的“虚拟装配线校检”技术、销售汽车时的虚拟现实选车服务等,有学者认为2016年将成为我国虚拟现实技术的元年。在职业教育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加强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技能都可起到促进作用。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职业院校技能训练中,具有提高安全系数、提高实践效率、激发学习积极性、完善教学等优势[3],同时存在易养成不良训练习惯、影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造成学生生理等劣势[4]。笔者将其结合“互联网+”理念,以期发挥技术本身所具备的优势,通过构建“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的技能训练模式来降低或避免劣势所带来的影响。
2 “互联网+”虚拟现实的技能训练模式设计
训练模式设计 在职校技能训练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互联网+”理念,将其优势与劣势有机融合,即将虚拟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构建虚拟现实技能训练模式。虚拟与现实相结合,能够减少学生在虚拟训练过程中身体产生的一些不适感,降低虚拟训练与现实训练之间的差异对学生训练效果的影响。现实的理论学习与虚拟的实践相结合,能够使学生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作技能,通过做中学巩固其技能。线上师生的交流协作与线下教师的监督指导相结合,既能避免学生偏离教学目标、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又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在“互联网+”学习的热潮下,将训练的形式拓展到线上,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形式。
该模式能够充分体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设计原则,如图1所示。该模式共分为三层,分别是O2O层、学生层以及教师层。
1)O2O层。该层为此模式的核心层,主要包括理论学习、虚拟练习、现实实习以及拓展迁移4个阶段。该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各个阶段循环往复,使学生逐步提高其技能。
2)学生层。该层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层,主要包括传统学习、“互联网+”学习、明确任务、熟知设备、融入环境、观看过程、练习技能、实践操作、反思以及移动学习。
其中,传统学习与“互联网+”学习对应O2O层中的理论学习部分,学生既可以在传统课堂上以教师讲授的方式获取理论知识,也可以利用MOOC、微课等网络学习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明确任务、熟知设备、融入环境、观看过程、练习技能对应O2O层中的虚拟练习部分,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明确虚拟练习的任务目标后,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熟悉所要操作的各个设备,融入技能训练场地的虚拟环境中,通过观察总结在训练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观察虚拟人物进行模拟操作的具体过程,最后学生进行虚拟的技能练习。实践操作对应O2O层中的现实实习部分,在该阶段学生进入实训场中进行真实的实践操作。反思与移动学习对应O2O层中的拓展迁移部分,学生通过对比虚拟练习与现实实习两个阶段的学习,总结出二者在技能训练上的主要区别并进行反思:如何在虚拟练习中降低二者的差异性,利用移动学习终端进行技能的巩固,以便随时练习?
3)教师层。该层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层,主要包括讲授知识、上传资源、交流协作、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确定任务、分析技能点、监督指导、评价反馈、交流协作以及上传资源。
其中,讲授知识、上传资源与交流协作对应O2O层中的理论学习部分,教师通过线下讲授知识以及线上的上传资源与学生进行交流协作,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上的支持。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技能点、确定任务对应O2O层中的虚拟练习部分,教师利用当前的虚拟环境创设某一具体的情境,通过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确定本次练习的具体任务,分析任务中涉及的技能点,让学生进行练习。监督指导与评价反馈对应O2O层中的现实实习部分,在此阶段中,学生进行真实的实践操作,教师监督指导,对学生不正确的操作予以指正,最终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并反馈给学生。交流协作与上传资源对应O2O层中的拓展迁移部分,学生针对教师的评价反馈进行反思,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协作,分享训练心得、解决问题,并提供相应资源让学生进行技能的巩固与迁移的练习。
师生活动流程 该模式下的师生活动流程如图2所示。
1)教师活动。教师首先制定教学目标,确定知识点、技能点进行讲授,根据学生的学情收集、整理并制作、上传适应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资源,制定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训练任务单,在进入虚拟训练环境时,让学生参照训练任务单进行操作练习。在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基础后,教师再制定现实训练的任务单,并适当地增加难度。教师在学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给予实时的监督指导,并纠正不当行为进行评价反馈,同时提供自评表让学生填写。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以及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易错点,制作并上传学习资源,供学生巩固学习。一个阶段的知识点、技能点讲授完成后,回到制定教学目标节点,进行下一阶段知识技能的教学。
2)学生活动。学生首先明确学习目标,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是否组建学习小组。随后进行知识点、技能点的学习,下载并学习教师提供的资源,与学习小组交流探讨。进入虚拟训练环境后,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训练任务单,结合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虚拟的技能训练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及完成虚拟练习任务的前提下,进入真实的实训场地进行实践操作,操作时对教师评价反馈进行反思,填写自评表总结掌握的技能及不足之处。学习教师上传的资源,进一步巩固自身的知识,与同组同学协作交流。
3 结语
本文将虚拟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构建“互联网+”虚拟现实技能训练模式,并说明在该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所进行的活动。笔者相信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虚拟现实在技能训练中的优势将得以充分发挥、劣势得以转化,进而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动作技能培训领域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史铁君.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王红兵.虚拟现实技术:回顾与展望[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1):48-51,82.
关键词: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培育
作者简介:杨红荃(1972-),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苏维(1991-),女,湖北红安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2015年度职业教育专项资助课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研究”(编号:2015A103),主持人:杨红荃;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湖北省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研究”(编号:A2015003),主持人:杨红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27-06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在政府报告中被正式提出,体现了国家现阶段对于“工匠精神”的迫切需求。为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打造中国制造2025,国家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工匠精神”这种隐形知识的培养必须根植于实际的工作之中,依赖于师傅的“口传心授”。因此,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体制基础。
一、现代学徒制中“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学徒制,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定义为“学徒训练”,是指根据一种规定有师徒关系、训练年限和条件的合法契约来进行的一种技术或工艺训练。学徒制是传统技艺传承的载体,主要由师父指导学徒学习传统手艺,内容主要包括技艺的背景知识以及实际工作时的经验。师父不仅是技术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徒道德品质的教育者。师父在技艺和道德方面对学徒的影响非常大,师父必须教育学徒成为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合格公民,所以学徒制教育是从业和做人全方位的教育。传统“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则是通过古代学徒制来进行的。
(一)古代学徒制中“工匠精神”的历史意蕴
古代学徒制在中国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学徒教育与当时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被认为是职业教育的雏形。在古代学徒制中,师父所传授的内容还未形成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学徒只能通过观察并依靠不断的实践训练去体会、感悟与总结。师父不仅是教育者还是传统技艺的历史传承人,其使命就是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将职业精神传承给下一代,“工匠精神”便是依靠这样的方式进行历史传承。古代学徒制中“工匠精神”的历史意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尊师爱徒的传统道德。古代学徒制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师徒关系展开,师父作为徒弟的模范和榜样,影响并激励徒弟,因此古代推崇“师道尊严”。《荀子・修身》中将“尊师重道”上升为国家意识层面,认为尊敬师长是国家安国兴邦必须遵循的道德法度。师徒关系是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与现代组织关系不同,古代师徒关系在工作之外会以友情或者父母子女的关系维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是最好的体现。师傅对于徒弟的爱护表现在对其工作上的指导以及生活上的照顾。徒弟在进行工艺制作时,需要师傅在一旁指导徒弟不断改进、提高,并及时给予反馈意见,徒弟则从师傅的反馈中总结出操作经验并通过重复性动作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操作技能。古代教育形式主要采用小班教学,师傅在进行教学时经常运用教育技巧来进行因材施教,师傅根据徒弟不同的个性特征来调整教育策略。在工作之外,师徒关系表现为一种非正式的一对一互动,师傅依据个人经验对其行为处事进行指导来帮助徒弟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因此,古代“工匠精神”表现为工匠尊师爱徒的道德精神。
2.言传身教的教育模式。古代学徒制中,除了生产生活之外,师父平日的工作就是教授学徒。师傅主要通过示范、训练和隐退三个步骤进行教学。首先师父进行动作的示范让徒弟仔细观察并模仿,之后开始加大对学徒的训练,最后师父隐退由徒弟独自完成产品的制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傅主要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徒弟,通过“做”和“教”将技艺知识和生产经验传授给徒弟,并通过自身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精神来影响徒弟,最后达到德才兼施的目的。教学最后,通过实施评价和考核来择选出德才兼备的徒弟作为下一任技艺的传承人。师父的言传身教,让徒弟全面掌握每一道工序以及工艺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并详知工艺技术技能操作的经验。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教学,所培养出来的工匠不仅对所学的技艺,对与其相关的技艺操作也能积累到一定的经验。另外,师父通过教学来体现和实现自身价值并获得满足感。因此,古代学徒制中的“工匠精神”还表现为言传身教的育人精神。
3.惟精惟一的尽善境界。古代学徒制中的“工匠精神”主要表现为工匠对技艺的执着追求。《诗经・卫风・淇奥》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学》曰:“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朱熹道:“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磨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1]这些描述性的文字都体现了工匠在进行工艺产品制作时反复雕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中国古代工艺制品之所以享誉世界,正是由于工匠对于技艺及产品品质制定了严格近乎苛责的标准。古代工匠从构思、选料、制作、装饰等环节都反复斟酌和对比,对于细节的处理更是细致入微。古代工艺都是纯手工制作,因此,工匠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一件作品,并且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另外,古代工匠在制作的过程中还不断进行推陈出新。工匠们根据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思考,从工艺配料、装饰,甚至程序、操作手法上进行大胆革新,将传统技艺与自己的灵感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加精美实用的作品。因而古代“工匠精神”还表现为工匠对于技艺尽善尽美境界的追求。
(二)现代学徒制中当代“工匠精神”的时代表征
现代学徒制是在古代学徒制基础上,结合现代学校教育形式而发展的一种现代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内容,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目标。在现代学徒制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由职业院校的教师以及企业的师父进行“双导师”教育。与古代学徒制相比,学生不仅要学习技术技能操作,还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通识知识使其认知技能得到发展。因此,现代学徒制对于学生的培养更加专业化,系统化。随着国家主流媒体对“大国重器”、“大国工匠”等系列节目的播出,中国在逐渐形成“大国尚技”的浓烈社会氛围,“工匠精神”一时风靡全国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2]当代“工匠精神”是在古代“工匠精神”基础上的传承与发展。
1.精益求精的技术美学标准。现代工匠不再是传统作坊里的伙计,而成为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当代“工匠精神”继承了古代工匠们对技术以及产品品质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现代工匠对仪器的检查、数据的计算、工具的打磨、产品的制作等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甚至达到了一种技术美学的追求境界,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不仅是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还是工匠们的审美创造。德国制造业非常发达,创造了大众、奔驰、宝马、西门子等国际品牌。德国工匠在追求技能品质的同时,还将现代生产方式与产品进行高度融合,所打造的品牌是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我国每年举行劳动道德模范人物的评选活动,其中也不乏具有“工匠精神”的基层技术工人,他们都是该行业不可替代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追求与现代生产生活相结合,对产品进行人性化设计。
2.根植实践的持续创新冲动。创新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创新是永无止境的,而且创新要以实践为基础,创新产品和工艺最后还是要通过实践来完成。工匠们往往都是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员工,积累了很多实际操作经验,技术技能经过磨练也相对过硬,这为实现创新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在充分实践基础上工匠能随时迸发出创新的冲动,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创新技能。除了拥有高超的技术技能之外,工匠们还要具备能够大胆革新,刻苦钻研以及在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的精神,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经验与创新相结合。因此,当代“工匠精神”还体现为工匠们根植于实践的持续创新冲动。
3.产品实现的社会角色荣誉。社会生产过程中,科学创造及理论创新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最终实现科技进入平凡老百姓的生活中,还是需要通过工匠的双手来实现。从社会劳动分工来说,工匠虽然工作在产品生产的最前沿,但却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终完成人。富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所制造出来的产品不仅是现实中的物质产品,更多体现为一种文化产品,饱含了“工匠精神”的产品。通过反复打磨以及精心制作出来的产品能最终为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这让工匠感受到一种成果实现的荣誉感,这种荣誉感又进一步激励工匠对产品精益求精,甚至持续创新。
二、现代学徒制中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提升
“师徒关系被定义为一个年龄更大的、经验更丰富的、知识更渊博的员工(师父)与一个经验欠缺的员工(学徒)之间进行的一种人际交换关系。”[3]在当今国内外现代学徒制中,办学主体主要包括学校与企业,现代学徒制发展较好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企业是否能作为主要办学一方是决定现代学徒制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企业教学过程中主要由师傅来完成教学。因此从师徒关系理论出发,对学徒“工匠精神”培养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徒弟、师父以及对组织三者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徒弟技术创新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现代学徒制中,对于“工匠精神”的培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徒弟的积极影响上。“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可以让徒弟获得师傅经验的指导以及工作上的支持,得到师傅的鼓励和关怀。对于职业精神的教育能让徒弟尽快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的环境并完成角色的转换。然而现如今,智能化生产系统发展迅速,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一种高度复合型人才,这不仅体现在需要掌握横跨具体工业领域与软件领域的学科知识,还体现在需要具备技术创新能力以及需要掌握精湛的技术技能与完整的复杂生产系统的知识原理[4]。这表明社会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需要进一步构建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职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强调“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工作水平,让学生拥有更加坚定的意志以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而帮助学生完成技术的创新和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在重视学生技能水平培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其“工匠精神”的培育。
2.有利于师父职业生涯的丰富和社会贡献的扩展。成就动机是指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一种内在驱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成就动机对个体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5]。在现代学徒制中,以企业为协同办学主体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师父充当了“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角色,对于师父来说,教育学生的过程自己也能从中得到收获。当师父在帮助学徒成长的过程中,看着学生技能的增长,对工作充满热情,对未来事业充满向往,成为企业乃至社会所需的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师父会从中体会到满足感,这样有助于师傅形成较高的个人成就动机。个人的高成就动机反过来又能提高师傅工作绩效。同时,对于师傅来说,除了劳动生产之外,教书育人也是一种社会贡献,也能体现一定的人生价值。因此“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能对学徒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师傅职业生涯的丰富和社会贡献的扩展。
3.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增值和企业创新文化的培育。“工匠精神”的培育对于企业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价值。首先,通过“工匠精神”的培育能使企业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首先要与企业签订实习合同,学生学习期满时企业会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来判断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表现优秀的学生企业会跟他签约,从而成为企业正式员工。所以在学习期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能让其在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其次,“工匠精神”的培育,能使企业形成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组织价值观和组织宗旨,并外化为一定的组织行为规范和企业形象,最终达到创新企业文化的作用。反过来,这种企业文化又能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控制机制来引导和塑造员工的行为和态度,使企业达到现代科学管理的水平,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现代学徒制中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为主,对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较为欠缺。现如今社会迫切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为了更好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我们必须让“工匠精神”扎根于职业教育,以现代学徒制为体制基础,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机制,形成政府及社会各力量全方位支持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
(一)企业――发挥师父角色的作用,制定学徒实习规范及考核标准
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内化,那么企业便成为了培育“工匠精神”的主要力量。企业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主要通过发挥师父角色的作用,制定学徒工作规范、制定最终考核及企业录用标准等。
1.充分发挥师父角色的作用。在师徒关系中,师父对徒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职业生涯、社会心理以及角色模范三个维度。职业生涯维度是指师父给予徒弟学习上的指导,从而帮助徒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通过职业生涯的影响维度,师父在对学徒进行职业技术技能操作教育时,会逐步将“工匠精神”内化到教育过程之中。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师父就要执行严格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对于操作设备时的每一个精小零件,产品生产时的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按照规范来操作。“社会心理维度是指师父帮助徒弟建立一种身份认同感、胜任力和效力的心理职能。”[6]自古以来,师徒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在工作之外还会以友情甚至亲情关系来维系,因此师父可以通过社会心理维度在生活中给予学生认可和关怀来提高学生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以及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角色模范是师父作为具有知识与技术专长及积极职业精神的人,可以作为徒弟的模范和榜样。通过角色模范维度,富有“工匠精神”的师父可以通过个人魅力来影响学生。
2.制定学生实习规范及学业考核、企业录用标准。首先,通过制定学生实习工作规范来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创造条件。实习工作规范主要包括对学生工作作息时间的规定,对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的规范,对工作任务完成的考核标准、对实习的奖惩制度等。学徒进入企业实习,企业先要对学徒进行岗位培训,让学生了解企业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精神。在此基础上制定学生实习工作规范,学徒通过对实际工作规章制度的了解,对于实际工作环境及组织纪律有一个切身的感受。例如在作息时间上要严格要求学徒,不准迟到和早退,养成守时认真的工作态度;对于公司设备的操作及维护要认真细致,培养学生对工作的责任心;对于工作任务完成的评价标准也要专业规范,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于富有创造力的学生给予奖励,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刻苦钻研的精神,对于懒散、粗心大意的学徒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其次,学徒完成学习之后要接受最终的学业考核,表现优秀的学徒企业会与他签约成为正式员工,因此在制定学业考核及录用标准时要注重对学徒“工匠精神”的考察。考察学徒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考察学生对于工作是否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独具匠心的精神以及刻苦钻研、学而不倦的工作作风。
(二)学校――开展思政道德素质教育,组织职业精神实践教育活动
职业院校在现代学徒制中以培养学生通识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为主,在教育过程中也能通过开展思政道德素质教育,组织职业精神实践教育活动等方式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学校与企业共同提升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1.开展思政道德素质教育。目前职业院校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着眼于学生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突出工作本位的学习,以学生就业为教育目标。根据对国内600多家企业的调查,大部分企业对青年就业人员的最大希望和要求是,除了上岗必须的职业技能之外,还必须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工作责任心[7]。现代学徒制中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期间,学校就应该以各种方式开展思想品德及职业道德教育来培育“工匠精神”。首先通过开设思想品德及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并弘扬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若发现某些学生存在思想品德问题应及时给予纠正和引导。其次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进行专业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分析不同职业岗位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并将其融入到专业教学目标及内容之中,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重视这一部分的内容。再次开展“先进人物”、“劳动模范个人事迹”等专题教育,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学习报道以及展开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崇尚劳动、爱岗敬业的精神。
2.组织学生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思想品德及职业道德教育是从感性上让学生对“工匠精神”有一定的了解,真正实施“工匠精神”的培育更要在实践活动中来历练和强化。只有当面临具体任务时,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工匠们坚守岗位、刻苦钻研的不易。实践教育活动是基于工作本位的学习,开展任务教学或项目教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或是单个项目,学生需要按照实际工作的操作步骤来一步步完成,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强调学生个体对实践过程的主动探索,教师则起指导作用。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才能体会真实工作的状况,培养耐心、仔细、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并将这些隐形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品质之中,在学习操作技能的同时养成较好的职业素养。
(三)政府――引导并转变社会就业观念,制定相关政策激励工匠
政府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划者和政策的制定者,能够给予“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以政策支持。首先应引导并转变社会就业观念,倡导职业平等。其次,制定相关政策对在平凡岗位上有重大贡献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
1.引导并转变社会就业观念。中国自古崇尚“学而优则仕”,对于职业的选择也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现代社会中,学生对于职业的选择也存在着类似偏见,职业选择以机关事业单位为主。并且社会公众对于职业教育也存在偏见,认为只有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才会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技术技能,职校生的工作出路也只是当个普通工人,没有社会地位。因此,国家想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要引导并扭转社会对于就业的偏见,倡导职业平等。只要努力工作,刻苦钻研,即使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政府应采取多种方式倡导职业尊重,引导社会尊重工作在一线的高级技术工人。相关就业部门还要对大学生就业、择业进行科学引导,转变其就业观念。
2.制定奖励政策激励工匠。对于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来进一步激励工匠,引导人们对于“工匠精神”的追求。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出对具有“工匠精神”的有重大贡献的工匠的奖励政策,消除工匠们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从而起到激励其他工匠的作用。奖励政策包括提高个人的工资、福利待遇、进行额外的表彰奖励等。通过政策激励,使社会对于工匠职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鼓励学生向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们学习,消除学生在职业选择中的后顾之忧,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工作,努力成为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创新创造的新时代工匠。
(四)社会力量――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搭建信息平台提高职业尊重
“工匠精神”的培育,还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助力。通过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搭建现代化公众平台等提高工匠职业尊重的方式,来营造全社会对于“工匠精神”的崇尚。
1.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对“工匠精神”进行大力宣传和弘扬。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继续加深人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形成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内涵。并对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及“工匠精神”进行系列报道,让公众对“工匠精神”有一个多层次的全方位认识。对年轻一代工匠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和报道,引导公众转变择业观念。对于在职业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果的技能人才及职业院校给予高度肯定和足够关注。
2.搭建信息平台提高职业尊重。当今社会信息化时代,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关注社会动态,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建立社交关系进行互动交流。因此“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在移动互联网上搭建宣传“工匠精神”的公众平台,将工匠们的个人事迹及工作、生活中的个人故事在网上宣传,让新一代优秀年轻工匠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工作时的一些故事,向人们展示自己独特的技术技能,与奋斗在不同岗位上的年轻人进行交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宣传展示提高工匠们的职业尊重。
参考文献:
[1]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5.
[2]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7):72.
[3]韩翼,周洁,孙习习,杨百寅.师徒关系结构、作用机制及其效应[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7):56.
[4]徐国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J].教育研究,201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