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材考察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准确把握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定位
按照官方和学术界比较认同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理论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专门职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主要分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保障、社区建设、司法矫正、教育卫生(心理疏导)等领域,专门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按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的界定,社会工作者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很明显,这里的社会工作者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工作人才。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里的社会工作人才,应当属于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之一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范畴,指的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这跟我们通常工作实践中所说的社会工作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工作实践中所称的社会工作者不能混同于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者必须走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才能转化为社会工作人才。
二、严格界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外延
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外延应当涵盖: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践,并做出贡献的社会工作者(包括公共服务部门、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公益性协管岗位、各类志愿者);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管理、教学和研究,具有初级专业技术以上职称或执业资格的人。
三、充分认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当前社会,不和谐因素很难用传统行政、法律或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来化解,需要大量社会工程师来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有力手段;是建设和谐文化、营造诚信友爱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保障;是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迫切要求。
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大表现:
一是职业不专业,专业不职业。所谓职业不专业,是指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践的社区工作者,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缺乏价值理念、工作手段和方法有限,往往无法兼顾服务对象的各类利益需求,只凭主观经验,采取简单说服教育式,很难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服务,无法有效应对和解决新的复杂社会问题。所谓专业不职业,是指每年专业培养的大学生非常有限,全国仅1万多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老年人、残疾人、城乡贫困人口、青少年的现实需求),由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如民政、人民团体没有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和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加之民办社团、社会服务机构不发达,大部分难以就业,改行做其他工作。
二是行政半专业,志愿不专业。所谓行政半专业说的是,非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其实早已存在,长期以来社会工作由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来担负,特别是民政、劳动保障部门、街道、群团组织承担了主要工作,但这种服务主要是依附在行政系统上的半专业服务,强调以行政管理为本而非专业的以人为本、以服务案主为本,缺乏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理念。所谓志愿不专业说的是,社会工作具有专业的价值理念、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是社会工作人才区别传统助人者和志愿者的重要方面。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群众越来越多,但由于很多志愿者只有一腔服务热情,缺乏专业培训和机制激励,难以形成持续化、常态化、专业化的社会服务;而有专长的志愿者,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决定了一个人很难在多个岗位上长期兼职,提供的服务难以令人满意,更难长远。
三是无名无利难留人。社会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相对较低,赢得社会认可和尊重远远不如其他专业技术人才。
五、培养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对策
摘 要 针对SWA熔铸厂工序过程控制存在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工序过程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熔铸厂产品质量明显改善,铸锭裂纹、夹渣等突出质量问题得到有效遏止,市场环境好转,顾客满意度提升。
关键词 SWA熔铸厂 工序过程控制 质量管理
一、熔铸厂工序过程控制现状
工序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熔铸厂工序过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人、机、料、法、环、测等生产要素符合要求,确保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预防次品的发生。
(一)人员
熔铸厂现有固定员工10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约120多人。在熔铸厂,各生产工序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员为近三五年新进厂的年轻转业军人和工厂技校生,总体素质偏低,经过短暂的培训后走上工作岗位,责任心不强,加上多年以来抢产量抢分意识作祟,质量意识比较淡薄。同时,富有经验的老师傅、老工人有的走上管理岗位,有的退休,特别是工厂内高级技师的匮乏使得熔铸厂在技术层面上面临断档的危险。
(二)工装设备
从产品制造过程看,主要的设备有:熔炼炉、静止炉、铸造机、均热炉、天车、铣床、刨床、测氢仪、光电光谱仪等。自投产以来,其熔炼铸造设备一直采用前苏联和国产设备,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近几年经过改造翻新,炉子、铸造机等状况有明显好转,但依然不能满足高合金化、超负荷生产需求。
(三)原辅材料
熔铸厂生产所用原辅材料品种复杂、规格众多。原材料主要有原铝锭,铜、镁、锰、锌、钛、镍、铬等各种纯金属,Al-Zr、Al-V、Al-Si、Al-Fe等中间合金,铁、锰、铬等添加剂以及氟硼酸钾等;辅助材料主要有覆盖剂、熔剂、二氧化钛等。但原辅材料采购中对供方资格选择未进行严格的控制;原料管理部门内部废料管理不严,废料检查不彻底,保管时铸锭标识不清,混料严重。
(四)工艺技术和方法
熔铸厂工艺规程由技术质量部门严密控制。技术部门与各生产车间之间沟通乏力,文件没有及时转化为可供车间操作的技术标准和工艺规程。在分管工艺的技术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在操作时往往无法准确控制各种合金的技术参数,只凭经验办事。
(五)测量
熔铸厂主要的检测控制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个熔炼铸造过程中各项工序质量控制参数(铸造温度、铸造速度、铸造水压、氢含量等)的在线检测以及铸锭表面质量检验,该部分工作由检查站负责;二是在生产过程中铸锭化学成分和内部组织结构的分析测试,该部分工作由化验车间和技术中心负责。但工艺技术人员、检查人员仅仅是走走过场,填填数据,先进的统计技术未能与自动化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使得信息反馈不及时,产品质量不能得到及时改进。
(六)环境
熔铸厂环境要素的控制主要包括原料车间生产现场、熔铸车间的生产现场和成品现场的控制。在原料场,物料堆放杂乱、合金标识不清,一级、二级、三级废料未实行挂牌管理和分合金管理;在熔铸现场,铝渣与金属堆放一处,流盘、流槽、漏斗、铲子、渣刀随意摆放;成品料场,不同合金铸锭随意叠放。
通过现状分析发现熔铸厂在工序过程控制上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进料把关不严;设备老化,铸造工艺参数控制不准;SPC技术未有效利用;生产现场管理混乱。
二、熔铸厂工序过程控制改进措施
本部分将重点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生产环节、各个关键工序处于受控状态,稳步提高熔铸厂产品质量。
(一)严把原料关,提高铸锭配料一次合格率
1.建立供货商资质档案,对原辅材料的采购进行控制
(1)对供方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对其质保能力进行一次复评,根据其供货产品质量、供货条件、交货及时性、技术支持以及售后服务的好坏,由采购部门、技术质量部门、使用部门组成评审组,按绩效评定标准,评出优秀供方,提供《供方考察报告》,建立供应商资质档案[1]。
(2)货比三家。每项采购,尽可能的要求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信誉好的供货商,以期将因原料质量波动带来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2.建立完善的原辅料检验、保管制度
(1)生产所用的原辅材料进入工厂时必须有供方提供的产品合格证或复验合格证书,经工厂专职收料员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并建立《金属材料进车间记录》台帐。
(2)在保管时,必须建立完善的出入库制度。中间合金、复化料实行“挂牌”和“标记”管理,并注明合金名称、炉号、熔次号等,严禁混料。
3.提高配料一次合格率
(1)配料计算员必须准确掌握现场各种原辅材料库存情况,以便合理选择炉料,进行配料计算,并作到配料计算所选用的炉料与现场相符,大小块炉料搭配使用。
(2)配料计算必须坚持互检制,认真审查熔炼铸造生产随行卡片。每一个熔次的炉料备齐到炉台后,配料班长必须到炉台按卡片内容逐一核查所备炉料,确认无误后在卡片上签字。
(二)加大设备改造力度,提高铸造工艺参数准确性
1.加大工装、设备改造力度
熔铸厂工装、设备老化成为制约工厂发展的一道屏障已是不争的事实。工厂领导应加大投资力度,进行各条生产线设备的大力改造,增强熔铸生产能力,生产出高质量的合金材料。
(1)进行供流系统的改造。熔体流盘逐步采用进口流盘,特殊制品采用探伤专用漏斗,加强熔体在线保护,采用双级过滤装置和进口过滤板,设计制作新型结晶器等。
(2)进行在线装置的改造。改进现有除气装置石墨转子和保护管的材质,增大DDF、DFU除气率,提高熔体净化效果。
(3)优化铸造机系统。对3台铸造机进行智能化改造,增设2台自动液位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人机合一,实现对各种熔炼铸造参数的有效控制。
2.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确保工序控制过程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熔铸厂产品包括圆锭、方锭、管材等几百种不同规格的铸锭,而几乎每种规格、每种合金在熔炼铸造时都有着不同的操作规程、不同的工艺参数。这就需要参与每道工序的工人及技术人员熟悉每道工序的流程和参数,确保制造产品过程中每道工序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首先操作工人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办事,精心准备、精心操作。同时,技术及管理人员必须每天深入生产现场,监督、检查各项工艺规程的执行情况,评价其质量效果。
3.利用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和方法,确保生产过程中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
在熔炼铸造过程中,应该运用传感技术和在线测量技术采集质量数据和过程控制信息,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信息反馈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确保工序过程控制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2][3]。
(三)生产现场推行“5S”管理
企业领导应当把“5S”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组织工艺、质管、检验、计量、设备、能源、生产、环境等有关部门有机配合,保证生产现场的物流和信息流畅通,最终实现工序过程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四)设置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确定关键工序和工序能力
1.确定关键工序,设置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熔铸厂主要的生产工序包括:配料-熔炼-铸造-热处理-机加工-成品检验等工序,而最为关键的工序在于熔炼、铸造过程,承担着工厂80%以上的产品质量责任。应根据熔铸厂生产实际,设置出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和控制内容,并通过控制图来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达到要求。
2.确定关键工序的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反映工序的质量保证能力,评价工序能力有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质量措施[4]。铸造工序是影响熔铸厂产品质量问题的一道关键工序,而铸造工装设备的好坏尤其是结晶器内壁水孔的平整度、光洁度将直接影响到铸锭的拉裂和夹渣等冶金质量缺陷。因此,设计并了解结晶器的工序能力指数显得非常必要。
(五)引进和使用先进的统计技术或方法
1.分析阶段的SPC技术应用
熔铸厂铸锭生产过程从原料投入、熔炼、在线处理、成分检测、铸造、均热、机加工到成品出厂需经过多道复杂工序,质量控制难度很大。应当根据每种合金的工艺流程、各个阶段的监控指标,制定相应的统计控制图表,并将统计技术与生产监控切实联系起来,使每道工序处于统计状态,及时反应出过程数据和相关质量信息,从而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2.监控阶段的SPC技术应用
为了判断工序控制是否处于稳定状态,需要分析和掌握影响产品的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查明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的实际精度,从而为制订工艺目标和规格界限确立可靠的基础,使得工序的成本和质量成为可预测的,并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和准确性测量出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达到预防和控制的目的。此时,控制图、相关图等SPC技术和方法的使用是最理想的选择[5]。
三、改进措施实施效果分析
2009年下半年至今,熔铸厂针对工序过程控制方面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主要从“机”的角度加大了工装、设备能力的改造力度,并进行了各项课题攻关工作,其他质量改进工作也在逐步推进之中。
(一)工厂内部产品质量逐渐提高
1.铸锭夹渣问题
2009年7-12月,工厂质量工作处于低迷期,铸锭夹渣多,轧机单辊通过率低,仅达到6.87%。熔铸厂加大对工装、设备的改造力度,并率先在扁熔生产线实施标准化操作,推行质量责任追溯制。2010年初开始,夹渣数量逐月下降,轧机单辊通过率逐渐上升,铸锭质量状况明显好转。2010年1-6月,投入458个卷,仅26个卷夹渣粘伤,单辊通过率达到23.45%。
2.铸锭裂纹问题
随着工序过程控制措施的落实,铸锭裂纹问题得到大幅度改善。2009年7-12月共78块裂纹铸锭,报废约624吨;2010年1-6月裂纹铸锭仅25块,为工厂节约616万余元。
3.铸锭探伤问题
熔铸厂铸锭的探伤合格率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过铸造机系统的在线装置改造,探伤合格率由原来的81.25%上升为98.43%,效果非常明显。
通过一系列工序过程控制措施的改进,熔铸厂铸锭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尤其是影响产品质量最为突出的铸锭裂纹和夹渣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废品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值都比2009年下半年大幅下降。
(二)工厂外部环境好转,顾客满意度提高
2010年上半年随着熔铸厂产品质量地逐步提高,工厂外部环境不断好转,顾客满意度大幅提高。突出表现为产品一次交付合格率由原来的87.23%提高到98.51%;退货降价损失减少225万余元。
参考文献:
[1]商晓艳.供应商管理新模式.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06):66-67.
[2]许琳等.图像测量技术及其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电子测量技术.2008.31(01):137-141.
[3]张晖.图像测量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现状研究.科技经济市场.2009(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