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域文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雨花石的形成,经过了原生形成、次生搬运和沉积砾石层三个复杂而漫长的阶段,历经数亿年的运动变化才成型,还要经过能工巧匠的细心雕琢,最终才成为精美的艺术品。雨花石的这一演变过程被学校领导提炼为“兼容并蓄、至善至美”的品质,将其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核,体现学校领导对教育的高远追求。“经水濯而清华,遇熔炼而忠贞;呈胜景而纯朴,遭湮没而豁达;担重任而不倦,育群英而无私。”用诗一般的语言解读“雨花石文化”,丰富“雨花石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学校在育人方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培育人、愉悦人、塑造人、发展人,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挖掘“雨花石文化”的深层内涵,学校将体现“雨花石”精神内涵的“争先、坚守、忠贞、包容、奉献”确立为校园精神。这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拓展,也是关注师生成长过程、理解并尊重其成长过程中渐进式变化与幸福感的直接体验。在此基础上,学校将“雨花石文化”的最高追求落实到教育追求上。雨花石的美体现在“品、纹、色、形、质、声、韵”等方面,根据这些特点,学校将教育追求总结为“七行诗”:育德当如石之品,润物无声,一枝一叶总关情;校景当如石之纹,序却随机,横竖侧看总相宜;技精当如石之色,悦目如心,行行出彩齐争艳;塑人当如石之形,方圆偏倚,天生我材必有用;治学当如石之质,脆硬润泽,因材施教当无憾;求学当如石之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意志坚;为师当如石之韵,坚柔稳严,桃李不言自淡然。六合中专通过由浅入深、抽丝剥茧般将雨花石的精神、品质、内涵等融入校园,打造“有根可循”且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并将“雨花石文化”与育人理念完美融合。
二、与专业发展相得益彰
有了完整的“雨花石文化”理论体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理解、继承和发扬雨花石文化。六合中专领导很早就意识到,雨花石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正逐步形成一条经济产业链,传承雨花石文化、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是大势所趋。学校先后开展了4次雨花石文化产业调研,邀请南京市雨花石协会来校进行了三次专业设立论证,最终在工艺美术专业开设了雨花石雕刻方向,以文化促进专业发展,以专业推动校园文化传播。雨花石雕刻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从2010年开设至今已有五年历史,成为学校推广雨花石文化的中心和缩影。据许本洲介绍,学校主要从普及雨花石知识、建立专业标准、推动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完善专业建设。第一届学生是以兴趣班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共招收了20多名“学徒”,他们平时正常上课,遇到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和专业实践则跟着受聘大师学习。在雨花石知识普及方面,学校通过组织相关教师编写校本教材《雨花石美学研究》,并开设选修课帮助学生掌握雨花石的形成、品鉴、工艺加工等知识;将历代歌咏雨花石的诗词文章选编成册,让学生通过晨读接受雨花石美好品性的熏陶。与课本相得益彰,学校还成立了雨花石校外资源调查兴趣小组,让学生亲身感受雨花石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这一以雨花石雕刻专业为中心,吸引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普及方式,让雨花石文化得以散播给校园内的每个人。建立专业标准包含雨花石的雕刻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学校聘请雨花石雕刻工艺大师作为专业建设指导专家,规范专业实训中心建设,营造浓郁的专业实训文化氛围。指导专家蔡康麟大师是六合区雨花石雕刻工艺的主要传承人,也是该工艺标准的主要制定人,经验非常丰富,拿到石头便能很快判断出其价值、可雕刻的形状、雕刻方式等。如今年过七旬的他常年在校“助阵”,既培养学生也培养专业教师,是校内推广雨花石文化的“形象大使”。创新技艺是传播雨花石文化的有效方式。传统的雨花石工艺加工主要是抛光、拼装和制作简单的工艺用品,产品工艺简单、附加值低。学校在雨花石雕刻专业建设过程中借鉴了玉雕、牙雕的工艺方法,推出了雨花石俏雕工艺。一枚普通的雨花石通过俏雕后价值往往提高了数十倍,这也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学习雨花石雕刻工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专业建设的主要职责,更是传播雨花石文化的重要途径。学校充分利用专业优势,与六合区48家雨花石工艺加工厂共同成立了“雨花石文化产业发展联盟”,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定期会晤、岗位技术培训、定标准培养等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六合区雨花石文化产业的发展。学校还邀请雨花石协会的专家和企业代表每年举办两三场讲座,让校内师生更近距离接受熏陶。“精心打造雨花石专业文化,建特色专业,育特长学生。”学校五年来共培养了136名该专业毕业生,76人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5名毕业生在掌握了雨花石雕刻工艺技能后创业成功,实现了职教富民的办学目标,成为传承和推广雨花石文化的榜样。
三、以环境与活动潜移默化
语文看似是一门非常“静”的学科,但实际上语文却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许多文化都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接触才能真正有所领悟、有所感知。并且地域文化作为地域性极强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其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学生要想对该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就必须走出课堂,走入生活,通过亲身感悟,亲自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到地域文化的魅力所在。教师在授课时也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于有限的书面内容,而应着眼于生活,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充分利用周围环境,通过实践性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课堂外、生活中寻找不同于书面教学的学习机会。教师在开展地域文化的实践活动时,还应注重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如在组织活动时,可以将一部分任务交给学生,由学生通过讨论、设计、组织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家乡的风土人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若是在学期内组织实践活动遇到课时有限,学生难以集中等问题时,教师还可以将这一实践活动安排在寒暑假等假期中,如此一来,既丰富了大家的假期生活,也充分地协调了各种问题。在实践活动之后,教师还可组织一个交流会议,让学生将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如图片、论文、视频等,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有所总结,有所收获,充分了解地域文化,充实了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增进交流,分享收获。
二、将地域文化融入生活,将生活融入写作
写作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集中体现,也是学生情感最直接的宣泄方式,因此,教师应注重在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融入他们的写作之中。写作往往需要学生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现状,抒发真情实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地域文化融入其日常生活,将他们对于生活的感知融入写作之中。通过上文中提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于地域文化有了一定的接触和感受,接下来教师就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并将实践后最深刻的感受融入自己的写作之中。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地域文化带给学生的震撼,从而进一步地去体会那种感受,加强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的热爱,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朗诵水平。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方式并不相同,受到地域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影响,建筑物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也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点。建筑物体现出的人文文化,主要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的社会性质、风土人情、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体现;自然环境则主要为区域气候条件、地质特征、经纬度、季节差异等方面。在建设设计之初,必须深入了解项目所在地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两方面的知识,在建筑设计中将二者紧密联系,融会贯通,相互衬托得以体现。若建筑设计仅体现自然环境特征,则缺少文化底蕴,建筑设计方案较为肤浅,不能被当地人民所接收,不能体现地域特征;而仅体现人文特征的建设设计,则会与周围环境形成较大差异,显得格格不入,无法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因此,在建设设计中需将人文和自然特征相互均衡考虑,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方。一个建筑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属性是通过建筑技术以及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间进行相互作用,人们将文化意识以不同的方式或者技术,比如采用不同的色调、不同的材料或者是不同的形式赋予到建筑当中,让建筑表现出这个时代或者区域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建筑设计在一定的情况会受到环境的制约,而这种制约又会反过来与自然环境进行磨合,最后达到一种人性化的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完美整合,不但推进了建筑的人性化发展,而且还加快了当地社会的进步。这种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建筑的社群文化变得相辅相成,进而让人们对建筑产生亲切感。
二、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的方式
1、综合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特色以及生活模式进行建筑设计
本文以锦里建筑为例,锦里地区具有古代三国文化背景,今有四川成都建筑文化特色,充分体现了该地区文化发展和历史变更留下的印记。在现代城市建筑中依然保留古代时期的客栈、商铺和院落等建筑,充分体现了该地区古代时期的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与周围自然景观相互衬托,共同体现出当地的区域特色。此外,现代建筑吸取了古代建筑设计精髓,并在现代元素和设计理念的帮助下进行升华,与当地人文特色朝相辉映,给人一种时空变化的感受。
2、要善于借鉴当地传统的建筑符号
装饰是一种传统文化,是利用各种装饰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具有一定的语言和符号,一定信息的载体和功能标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以各种存在方式为人们所感知和使用。我们可以通过装饰的形式就可以判断出哪些是东方的,哪些是西方的,甚至可以分辨出其所表现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比如清代建筑装饰中运用了大量的吉祥图案,取材广泛,各种人物、景物、动植物都有表现,利用其谐音和形象,寓意和象征特定的含义。
3、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地与特征和地方精神的差异,使文脉成为建筑及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地气候及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景观、植被和建筑材料也都呈现出巨大差异,而他们所形成的空间特征和风格也千差万别。有高原的粗犷豪迈,也有水乡的细腻柔情,有合院的保守儒雅,也有古镇的古朴清新。
4、充分利用项目所在地特有的建筑材料
不同地区受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的差异,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当地充足、优质的资源作为建筑材料。我们在设计建筑物时,必须在了解地域性质和出产建筑材料的类别进行划分,使建筑设计既凸显地域特色,也降低建筑物造价。
5、建筑的地域性与当地的人文、历史的紧密联系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要深入该建筑所在的区域进行了解,充分发掘周围的有用信息,通过与现代的科技技术相结合,才能让设计师们在继承历史建筑物风格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出与现今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创作理念。
6、建筑理念要与时代要求相匹配
现代化建筑设计也就说现代化传统设计,所谓传统设计,就是指继承历史时期的人文因素、历史事件以及建造材料等方面,而现代建筑设计也是以这些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虽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或多或少的改变,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因素会遗留下来与当地的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此,一个现代的建筑设计如果能够充分的表现出这些细节问题,那么就可以完美的诠释该地区的特色。此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要学习西方文化,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要大胆的去结合西方文化,正确对待西方文化问题。
7、参照当地其他建筑物特色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使居住在白山黑水间的东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而日常生活、岁时节日及婚丧嫁娶等民俗事象的描写,表现了浓郁的乡土情蕴,体现出东北民俗文化的动人之处。东北人民用黑土地赐予的智慧和食物为每一个传统节日赋予了鲜明色彩,读《属羊女》,读者会充分感受到异样的文化内蕴。腊月二十三小年,家家都会杀年猪,灌血肠,而亲朋好友之间互赠杀猪菜已经成了小镇人的保留习惯。过了小年儿,女人们忙着蒸面点,包冻饺子、包粘豆包。到了年三十儿,人们还要忙着迎灶王爷、上影。五月节时,小镇家家屋檐插上一排排的艾蒿,姑娘们缝针线荷包,扎小笤帚,图个辟邪免灾:《属羊女》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生动的东北民俗传统文化。东北的冬天寒冷而漫长,所以“猫冬”成了东北黑土地上的一种特殊习俗。猫冬——多么惬意温暖的字眼。大雪封山,人们像靠着火炉蜷缩着取暖的猫一样,在东北方言中“猫”也有“藏”的意思——藏在屋里热炕头上,打牌,摸纸牌,吸自制的土烟,抓“嘎拉哈”——由此形成具有东北特色的“火炕文化”。东北森林茂密,满族人还有游猎打围的传统,蝲蛄镇的男人大多都是狩猎高手。狩猎虽然会收获很多美味的野物,但也很危险,何大林就死于一次围猎。《属羊女》真实地再现了东北林区人们的原生态生活。除此之外,《属羊女》还为读者描画了生动传神的婚丧习俗。关玉河的婚礼完全是遵照关老爷子的指示按照旧礼热热闹闹办的,“新娘的炕席底下放上葱和松明子,这才聪明,再撒点芝麻、高粱,能节节高,撂把斧子,辈辈福。”[2]而小镇最长寿的老人关老爷子去世后的葬礼办得非常隆重。关老爷子下葬时,黄布遮着刺眼的阳光防止返阳,给其开光认准阴间的路,当听见“左躲钉,右躲钉”时,关老爷子寿终正寝了。于雷从文化与地域的角度表现社会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审美空间。
二、东北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
当年因为马车店店主用一碗蝲蛄豆腐救了清始祖布库里•雍顺的命,所以乾隆爷将蝲蛄镇册封为清始祖发祥地,并迁来了三百户旗人。蝲蛄镇位于长白林区深处的偏远乡村,与世隔绝了几百年,解放后才进入人们的视野,小镇人封建保守思想严重,对新事物本能地排斥。县妇救会在蝲蛄镇进行妇女解放运动,想拆除代表封建思想的郎氏贞节牌坊,几个郎姓老太太在那整整守了三天三夜,还大骂“伤天害理”。关连山作为小镇的区长,想破除封建迷信,可关老爷子却翘着小辫子到处跑,还亲自或者煽动别人搞封建迷信活动。而装神弄鬼的大脚仙和赖嚎子,则为了一己私利制造谣言,阻挡文明的进入。东北偏居一隅,地理环境开阔,自然资源丰富,形成了东北人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的性格特征,民风质朴。关连山和何大林就是其中的典型。关连山作为小镇的权威人物,却难改粗人本性,遇到不满或棘手的问题,总要大声嚷嚷几句“扯不扯呢”。他语言虽然粗俗,但并不粗鄙,为人刚正不阿。何大林作为狩猎高手,体现了山民的威武和抗争意识,以及东北人的信守承诺和耿直讲义气。东北民众面对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和社会压迫通常表现出执著的生命意识和倔强的生命力量,体现出一种心理上的强悍,这一点从陶曼与苏小石的爱情故事中得以充分展现。同时,东北这块“化外之地”较少受到中原封建传统礼教影响,女子表现更多的是野性泼辣、大胆奔放。“大花碗”是小镇公认的“有名儿的泼娘儿们”[3],郭惠娟身上则浸透着原始的奔放与野性,敢爱敢恨,不离不弃。在于雷笔下,很多形象被理想化了,表现了作者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东北黑土地的热爱。
三、丰富生动的东北民间话语的运用
一个地域的民俗文化,也可以通过语言体现出来。于雷从小生活在东北,耳濡目染了东北原生态的生活和语言,因此,作家在创作时能自觉运用方言这一民间话语资源,既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又形成了作家自己的个性风格。首先,东北方言形象生动,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如关连山说何大疤瘌眼子“别他妈的叨木鹳子找食——靠嘴儿,把能耐得真使出来,扯不扯。”关老爷子反对关连山封“药王庙”和“娘娘庙”,在庙前嚎叫,关连山要拿枪崩了他,“吓得他一鼓肚子,把个红裤腰带挣断了,缝着白裤腰的黑夹裤差点没秃噜到脚跟儿。”其次,东北方言还表现人物的个性化特点。当马大哈哈问关秧歌儿到医院来干什么,关秧歌儿露出了无赖相:“俺屁股上扎根刺,俺想……”面对关秧歌儿的,郭惠娟一把拉住关秧歌儿的裤带往床上拽:“来,姑奶奶给你挑(刺),你把裤子脱下来,脱!”再如关老爷子:“,南蛮子,想在这儿扎根儿,还敢把房子盖到最东头摆浪!这不明明贬弄咱们臭糜子吗?关连山,臭小子还帮狗吃食,哎呀天哪,这些败家的子孙,咋都这样不着调哇……”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我们可以从《属羊女》的字里行间倾听到久违的乡土乡音,触摸到尚未走远的民风民俗,给人一种本色自然、原汁原味的感觉。第三,自觉的乡土意识,使作家从文化层面关注东北生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开拓出艺术的新境界。如:“人们在为陶曼沸腾着,舌头像一把把烧红的柔软的剑,伸进了小镇那条狗肠子一样的小街。”
文化创意街区的形成和发展常常依托于城市街区的拆迁改造,两者之间关系紧密,依据城市现有的空间形态和功能业态进行调查研究,能够对该区域的文化创意街区建设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国内文化创意街区的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分析,进而对调查数据的归纳总结,文化创意街区建设的基本模式主要有工业遗产改造模式、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模式、文化观光旅游模式、商务办公模式及综合开发模式。[2]工业遗产,是指过去一定历史时期,在城市中留存下来的工业生产实体及相关设施。它折射出工业发展历程,是工业文明的象征。
如位于意大利米兰的一处废旧工厂,原先是该地区运河旁边的老工厂。因米兰国际家具展的需要,工厂成为家具艺术品的展览地,从此之后,文化创意产业在米兰托尔托纳地区生根发芽,现在其已经成为米兰设计周重要的设计风向标杆。在国内,工业遗产被改造成文化创意街区最早的案例是“北京798艺术区”。短短数十年时光,该街区由最初的民间自然演化而成的创意街区发展为由政府提供政策扶持、企业提供基金支持、艺术家提供智力创意产品的文化艺术街区,后期将会建成为融商业和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街区。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律规定要求应该给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此类街区历史古迹相对积聚,能够整体地展现地域特色。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将“历史文化街区”这一文字描述定位法定名称,以条文的形式正是明确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是指对具有历史文化特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及街区环境进行有序改造、整治、充实的过程,其目标是提升环境空间的品质,突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简•雅各布斯在其《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著作中对城市改造给城市带来的破坏进行强烈抨击,她强调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本身没有错,也很有必要,这一过程强调传统与文化、强调人性与特色。成都的宽窄巷子是历史文化街区成功改造的典型案例。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组成,并结合原有的道路格局进行整治融合,突出地域文化和西南民俗风情。成为成都展示其历史场景、市民生活、时尚餐饮、休闲观光、文化展示的窗口,成为成都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文化观光旅游开发模式的形成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休闲和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了寻常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对旅游过程的文化体验最能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强化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是各级政府积极策划的项目之一“南京1912街区”由民国时期的建筑群围合成大小不同的空间形式,并通过线形街道将其串联。富有特色的民国建筑造型及小资情调的都市韵味,配以明晰的旅游参观路径,将特定历史文化、旅游观光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空间、肌理、秩序、光影相得益彰,精致而富有特色,令人向往,街区设计还通过雕塑、外立面修复、室内空间功能重塑等艺术手段进行空间改造,还原了民国时代的城市空间组成,给参与者带来了原汁原味的民国建筑风味,同时使其在全国城市创意街区中独树一帜,该处已成为南京引以为自豪的城市地域化名片。
文化创意街区的另一类发展模式是商务办公开发模式,作为文化创意街区又一种特色聚集地。它以相同类别的高科技产业,动漫、游戏、出版传媒为产业集群,集创意、设计、展示、研发办公为一体。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实际上就是由若干个该种模式的街区所组成,它已成为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引擎与领跑者,也成为公众参观体验、教育培训、购物休闲的重要场所。此类的街区现代而时尚,空间丰富,商业业态齐全,是未来城市文化创意街区发展的新趋势。这种类型的文化创意街区专业性较强,对年轻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上述几种模式是文化创意街区发展的几种主要方向,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几种模式之间或有共同重叠区域。依据文化创意街区的自身特点进行功能定位并加于叠加与整合,形成综合开发模式。
二、文化创意街区地域特色的挖掘整合与表现形式
(一)融合城市自然景观资源在创意街区建设过程中,需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对街区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取舍,最大划保留原有自然地理风貌。因自然资源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最稳定持久及可视化的要素,是文化创意街区地域化表达的基石。其在长久生长过程中,景观层次丰富,通过将当地景观引入文化创意街区,使创意街区环境与当地风貌相统一,具地方特色。
(二)保留城市历史街区文化特质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气候、经济文化、人口名俗的差异,形成的典型风貌各不相同。空间环境中的建筑造型、材料应用、院落形态、街巷尺度、色彩对比等方面的特点,也各具特色。如徽州民居、福建土楼、北京四合院、西北窑洞、湘西吊脚楼,成为各地市民永久的记忆。人们在其中生活生长、交往,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与心理认同。永恒根植于人们的心中,这些地域资源成为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构建文化创意街区要求最大限度还原历史,同时契合时代的特质。
(三)引导空间行为与环境互动空间是街区的主体,美国学者凯文林奇在著作《城市意象》中描述出空间五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这五要素充分展现了城市空间的重要性与可变性。[6]不同的街区空间也依据上述五要素来整合呈现。人在不同的街区空间中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模式。空间环境的综合品质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文化与特色往往是最能吸引公众注意力与参与性。
三、地域特色视角下文化创意街区的设计策略与表达
(一)景观整合与人性化设计文化创意街区通过对街区原有景观资源的合理取舍及对所在地传统名俗的具象表现等手法,强调特色地理资源对于文化创意街区地域特色呈现的重要性及对人性空间的重视。景观整合的核心包括环境要素的取舍,开放空间的形成,文化符号的隐喻,整体氛围的营造。同时,其就已经具备反映城市精神文化内涵和地域景观特色的表达要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街区的生命力,而街区符合人性化需求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增加人的参与性和体验感。福建的“三坊七巷”融福州当地民居、特色经营为原型,其自然资源的营造以还原唐朝板铺地的坊巷、线条流畅的马鞍式风火墙、传统园林式的院落充分展现出福州传统地域文化的辉煌。并对夜景照明的手法、光色和灯具形式进行设计,形成观赏性灯景,让老街呈现出独特的“形、势、意”特色内涵。
(二)空间营造与叙事化表达空间营造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叙事化的表达方式能够让参与者通过游览的先后顺序进行文化创意街区地域文化的深刻认识。整个游览过程犹如讲故事一般循序渐进,有开头结尾,有起承转合,强调空间节奏与秩序。从“三界两方”的交汇处到中西合璧的里弄建筑,从泰康路上的市井生活到多元汇聚的小资生活,行走驻足于石库门里弄建筑的巷道之中仿佛是在听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诉说着老上海和新上海的时空对话,展示着上海这个城市受中西方文化影响的独特地域风貌。
(三)城市更新与品牌化形象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文化生境破碎化、受众群体缩减化、传/继承人断层化、社区保护意识弱化等困境。[7]吴良镛先生的“有机更新”理论认为城市更新应当按照城市内在发展规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8]而在当今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地域特色,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创意街区的建立鲜活的表达着城市的过往与性格,并逐渐成为城市地域文化个性的形象代言。同时,其作为保护和传递城市文化的桥梁,需要通过符号化的语言对城市文化进行剖析和提炼,进而最大限度的向公众展示城市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差异化的文化,会带来差异化的符号表示和城市特色的流露。文化创意街区的设计必须尊重城市发展,注重品牌效应,品牌不单单只是图形符号,它代表着参与者对文化创意街区整体品质的认同和评价。例如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元大都里坊景象的传统民居区———南锣鼓巷街区,其中以菊儿胡同最为著名。原汁原味的北京风貌加上现代元素,特色的商业经营,成为北京新的空间地标和城市符号。
(四)业态整合与特色化经营合理的业态设置是文化创意街区吸引人们前往的关键,而具有地域化特征的设计产品是街区吸引力的重要部分。例如成都东郊记忆主题街区就是在原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修建而成的,规划设计了商务办公、演艺与展览、音乐培训、音乐主题零售、酒吧娱乐、设计酒店和文化餐饮7大业态,成为对接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9]街区依托当地文化,采用游乐化方式来展示工业及后工业文化,融入各种参与性项目,如演艺项目、室内娱乐项目等增加互动体验性。结合当地的旅游纪念品、手工艺品、特产及特色餐饮及休闲娱乐方式等进行的产品开发,例如成都手绘地图、老建筑摄影明信片、熊猫系列产品、川剧变脸表演、鲜香麻辣的川菜,吸引参与者目光。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