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小学语文生活化学以致用语文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在学语文中了解感触生活,这是语文教师应该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语文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真正让语文贴近学生生活,让语文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地在生活中学语文。

一、关注日常生活,榜样学习法

语文教师一定要用好教材,借助教材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向文章中的人物学习,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语文的身影在生活中每个角落,语文的价值来自日常生活。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语文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技巧的目的。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语文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认识语文,发现语文的空间,重视学生对语文体验的积累。让学生在语文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教师身着灰色西装,深情悲哀而又庄重。这样,万年青、白花、哀乐、服饰、神情,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悲伤的情境。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对的哀悼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自然就达成了统一,这就是教学与德育的统一。这些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语文,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原来语文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就有语文,语文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同时,也增强了语文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二、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在教学数学“百分数”一般应用题时,笔者这样重组材料:一是收集信息。上课一开始,就请学生描述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状况;二是选择信息;三是自主探究。学生提出问题中很多是学生已知领域,让学生自己解决;四是教师引导。让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这样重组,贴近学生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学习材料来自师生的熟知信息,体现了生活语文的现实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死知识”适应“对话教学”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语文课本增加“营养”。让教学根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有价值的案例,从而适合学生发展的语文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体验到学语文的乐趣。

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这里所指的学生实际生活并不单是单纯学生生活情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完全再现,而是一种语文化的生活情境。和许多研究者的认识一致的是,目前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仍然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缺少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学习材料生活化可以依托现行教材,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语文学习生活苍白无为的状态。学习材料生活化就是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将语文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

三、有生活,语文课堂才能精彩

“源于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语文课堂生动、活泼、精彩的物质保证。

记得我在教学“席”这个生字时,让同学们组词语,当同学们组出“出席”这个词语时,我要同学们讲讲这个词的意思,其中有个男孩站起来做着动作大声说:“就是村里的人在一起吃席,快要开席时,管事的人说一声‘出席喽DD’,这样端盘的人员就该上席了。”不等他说完,同学们就前仰后合地笑开了DD为他的理解,也为他的动作和语言。发言的这位男孩是我们班的班长,他爷爷是村里有名的理事人,哪家有红白喜事准少不了,他是见多了,所以一下子就联系上了“出席”这个词。其实,“出席”这个词的书面意思并不是他所说的这样,可他的理解我也找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见生活处处皆学问。

四、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语文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举办文艺作品欣赏会、评析会、演讲会、辩论会以及建立文学社团等,这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语文知识的信心。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写有关评论,开展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等各种活动,实行全面教育,综合治理,形成集体舆论,充分发挥多渠道功能。

综上所述,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必须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引导学生把语文知识运用于实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习变得通俗、有趣、生动,使语文教学实践变得更有活力。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一、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内容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进行学法指导的学习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法指导的形式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效应用学法指导的形式,这样就能够促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想要有效进行学法指导,首先要提供较为完整的学习材料,其次要在语文教学中使用较好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开展学法指导,需要教师实施“四导”策略。

二、小学语文学法指导中的“四导”策略

1.导向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教师依照教学需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认知提出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可以从课后问题中寻找到目标。学生就能够自主寻找、把握正确的学习目标,这样就能够在学习实践环节中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导法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应用较为有效的教学途径,向学生传授较为适当的学习形式,让学生能够接受这样的学习形式,进而应用正确方式进行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要应用讲练结合的形式进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讨论环节中。

3.导疑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促使学生能够产生疑问,教师向学生解释问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培养,养成勇于提问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就能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的学法指导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导路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其中自主学习是基础和前提。教师要怎样来引导、调动、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需要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例 如:讲名篇和名人故事,或把其他学科内容引进语文课堂等。在讲课中引导学生去想去学习,在思考中慢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发现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不能完全脱离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采用有效的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努力实施以下的策略:

一、积极引导,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调动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选取自己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语文新课标中就明确有一个单元是由学生自选课文学习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的能力。如在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中,课文是由老师翻译,还是学生自己翻译?我让学生来选择,然而学生选用了小组合作翻译,那样教师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只是在学生不懂的地方要教师帮忙的地方,教师才去引导。同学们在自主、合作中显示出高涨的学习热情,小学语文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

发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往往收到实效。学生在合作、互动中,互助中取长补短。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他人观点的机会。如在互动、合作中创造竞争情境,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提倡语文教师在班上经常开展自学比赛活动。如:记忆力竞赛、口头作文竞赛、速读竞赛、书写竞赛、查字典竞赛等。竞赛使学生大脑处于高效率状态,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对所学习知识充满了兴趣,以致在欢乐中忘记了困难和疲惫。人的能力是在动力下得到发展的,学生在这种竞赛中培养了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又如,课堂上常常采用分组朗读或表演等方式。学生在表现自我,评价别人中,自己的学习能力从中也得到发展。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自主分散和合作查阅信息,或在共同讨论中达到自己学习效果。

三、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变换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在课堂中主动、大胆、尽情地动脑、动口、动手,自由发挥自身的学习个性,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1、营造开放式课堂,拓展学生自主意识。开放式课堂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讨论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师要致力于还学生以心灵自由,发挥群体交互激励机制,大胆地拓展课堂时空,创设“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使其自主意识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成功感是学生获得自由的最重要情素,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思维的灵感,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将其延伸为自主思维过程,拓展为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

2、拓展自学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学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材,自做读书笔记,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学全观察,学会发现。突出强调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观察问题的能力。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出情感 精彩教学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50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朗读的形式,不能只是单一的自由读或者齐读,还要根据文本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法,比如分角色朗读、模仿性朗读、跟读学读、配乐朗读、感知性朗读、个性化朗读等,从而诱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根据文章以及学生的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朗读活动:1.教师范读,或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感受文本的语调。2.播放相关音乐,要求学生再次朗读,梳理文本的基本结构与脉络。3.教师让学生自由串读,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4.学生自由选读,细细品读课文中的美词佳句与精美片段。5.学生进行个性化演读。6.让学生背读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通过采用丰富多样的朗读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文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预留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如自主阅读有助于学生梳理文章的情节与结构;重点段落分角色朗读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这些都能为理解文本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一些交流讨论活动,给学生自由表达与说话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敢想敢说。而教师则应随时关注学生,及时给予他们帮助与提示。尤其是在学生们进行深入讨论、激烈争论时,教师更需要巧妙点拨,打开学生思维,启发他们思考,让他们有所感悟。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总结与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比如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本文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请说说原因。教师还可适当予以提示:主人公是文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文中的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都是围绕主人公而展开的,次要人物的出现以及活动均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一般而言,若要判断文中的主人公是谁,要看该人物形象是不是表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否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于是,通过讨论以及教师启发,学生会明白莫泊桑着意刻画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虽然文章情节紧扣于勒的命运展开,然而本文并非靠于勒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于勒只是作为线索人物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如于勒的遭遇不断发生变化,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也随之产生变化。而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又折射出他们受金钱腐蚀的灵魂,让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社会认钱不认人的丑恶现象,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这样,通过层层深入的交流讨论,学生逐渐体会到文章的耐人寻味。

这一策略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习是学生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一切教学行为只有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进行,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否则,无论教师多么优秀、教学多么努力,也无法使教学效率最大化。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听说训练中呢?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就是老师讲解学生听讲,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样的听说训练机械单调,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学习效果也会受到限制。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为小学生制定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听说训练要求和计划。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包括听同学的发言,能够对老师或者同学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其次,课堂上要大胆发言,并且能够在发言中做到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第三,引导就课本中的问题或者社会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言等。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投入的越多,就越有动力。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这样学生学得有趣,教师教得轻松,那么教学效果也就越佳。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合作可以博采众长。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匮乏,合作学习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我们这里说的合作是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来答疑解惑,这样就可以集中集体的智慧了。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思路更加开阔,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 优势

引言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当中,一直以来,教师都是沿用传统的“四一”教育方式行于教育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本教科书,一个备课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积累了较多经验,可以说形成了自己特有优势,尤其是一些教学方法,如研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已经被广泛证实具有良的教学互动效果。然而,传统的中小学教学方式和运用现代化的语文教学方式相比,还是存在一些自身所无法克服的缺点,如教学手段较单一,教学效率较低,教师复述较困难,板书较刻板,等等。在语文教学当中恰当运用一些现代化高科技信息技术,可以给语文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个崭新的教学空间。广大教育者要紧跟时代潮流,在积极改变授课方式及师生关系的同时,较熟练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从而让广大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乐趣。

一、以多媒体启学生之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之母。兴趣对于学生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相当重要。如果课堂中将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是学生喜欢并感兴趣的东西,那么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升,从内心里就会产生想要学习的想法,进而较大幅度地提升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把小学语文教育有效地同信息技术结合,就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不一样的语文知识。

(一)妙用媒体,引情入境。

多媒体教学方式产生的生动形象而又极具吸引力的情景,可以使学生的感官认知获得大量材料,进而获得相对较多的学习信息,大大拓宽视野。同时多媒体教学方式成了中小学生学习获得语文知识的一个相当得力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兴趣势必会得到全面强化。比如,教师在讲解五年级上册中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该诗写作背景相关的松树、童子、深山等图片,吸引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该诗的作者,在松下与童子相遇,体会向童子探问时的心情。其次教师可以播放富有感情的诗歌录音,从而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认识并学习这首诗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善用媒体,双向互动。

多媒体还具有另一个优势――交互性。教学手段的双向互动性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现代化的语文教学方式的运用,彻底打破了以往那种相对来说比较死板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填补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劣势,而且让中小语文的教育教学形式变得更加富有活力。

二、以多媒体训学生之思维能力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信息技术腾跃时代,教育界也逃避不了这个现实,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开发学生智力,还担负着训练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责任。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交互式可以实现人机对话,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自主地控制媒体所要呈现的各种内容,灵活改变内容展示方式,进而让学生与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增强他们的思维判断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展示一些自己设计的直观生动的课件,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进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本中的一些重难点词句。例如,在学习《陶校长的演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设备自主搜集一些同演讲有关的东西,这样他们就能了解并掌握演讲的含义、特点及作用等。由此学生不仅学到了课本上的内容,还拓宽了视野,锻炼了思维。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让学生在搜集与健康相关的知识的基础之上细细研读课本,通过思考讲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人类自身的视觉、听觉、触觉及日常生活学习的协调,优化学生的理解、思考方式[1]。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交互式教学方式,可以通过互动、互促、互补的方式,使学生的视听说等感知系统得以激活,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三、以多媒体练学生之运用能力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它们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重点[2]。在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精神指导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对口语课程的设计,适当地做出了一些有特色的安排,该设计以广大小学生的言语性活动作为设计中心,设置了多样化的口语性学习情境,在课本中准备了较多学习方案和学习材料,从而为学生开展言语交际活动实践做好了铺垫。在此基础上,可以较为轻松地将学生引入一种富有生机的生活、语言及想象情境,使他们在这些特定情境之中产生表达欲望,比较自然轻松地展开口语交际活动。学生在运用知识的时候,可以得到更多知识,并在进一步的认识当中获得更多实践锻炼,另外,可以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有所创新,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比较多的知识。例如,讲解课本中提到的一些日常性的口语交际行为的时候,可以让课堂上的学生自己利用多媒体设备搜集一些相关知识和信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比较适当的指导,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将从多媒体教学设备上获得的相关知识同课本上的知识加以充分结合,进而使得语文课堂变成了一个动态性的、开放性的学习场所。在这个课堂中,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将课内外所学到知识结合,最终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空间及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得到相对比较大的拓展。

四、以多媒体通师生之交流

现代化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一方面可以调动中小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不仅要担起教师角色,还担起学生朋友的角色,学生同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得到了极大方便。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交往方式,比如QQ、Email等,比较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状况,及时了解其内心状况,让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缩短。语文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上传共享功能,快速上传一些与学习相关的知识和资料,由于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这些免费的学习材料,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语文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网络成为他们学习的工具之一。通过这一集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语文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得以巩固,提高写作和口头沟通能力。同时,通过学生和老师在网络上的沟通过程,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得到全面提升。

结语

伴随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多媒体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于人类的影响越来越不可估量,教育领域势必会受到影响。苏教版的语文标准将运用信息技术等相关内容纳入其中,信息技术参与到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使得语文教学变得更为活泼和有效。合理科学地整合各种技术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资源,进而适应社会发展对于语文知识的需要。但是,我们也得承认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难免会存在各种弊端。这就势必会要求学校的语文教师在自己教学实践中,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并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其存在的一些缺点,从而让这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以较好的方式为中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在笔者看来,小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仍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因此,仍然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学者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探索。只有积极地吸取并整合经验与教训,才能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变得更加有效和完美[3]。

参考文献:

[1]刘国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自主、互动、创新”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9(0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