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教育改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藤式观点对日本教育改革的认识
根据藤式观点,日本教育改革的背景有三个:其一,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学校存在的典型问题(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学生厌学和逃学等);其二,公众对日本学校教育模式及存在问题的批判;其三,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对教育领域的冲击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针对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日本国内不仅出现了强烈的教育改革的呼声,更有一系列的教育政策与举措。对此,藤田教授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并表达了独到的观点。
关于“校园暴力”等问题的成因,日本国内主流的观点认为:这是划一、僵硬的学校教育模式所致。而藤田教授认为:划一、僵硬的学校教育模式由来已久,而校园暴力等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愈演愈烈,基于此,导致校园暴力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二战后,日本偏高的升学率(高达90%以上)使高中教育成为准义务教育。然而,在准义务教育的背景下,高中之间依旧存在等级差别。于是,学生被放到结构等级中,他们的愤怒之情和厌恶之感自然呼之欲出。
关于“学校周五日制改革”这一问题,藤田教授以一项调查结果为依据指出:学校周五日制改革带来了消极后果。具体有两点。其一,在两天的休息时间内,学生主要把时间用于休息,因此,他们不仅没有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自然体验和活动体验,更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二,学校周五日制只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在工作日内更加繁忙。
关于取消初中升高中入学考试,设立一贯制中学的问题,藤田教授认为:一贯制学校会导致两极分化,影响教育公平。
1.尊重不同观点
的确,日本的教育改革举措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藤田教授的观点也确实有一定道理,可见,任何教育政策与措施的出台都不可能被所有人认同,因此,对教育政策与措施有不同观点是正常现象。所以,在教育改革中,应尊重不同的观点,这是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2.善于识理、反思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我们可借鉴藤田教授识理、反思的方式,探讨三个问题。
(1)理性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我们会借鉴许多国外先进的理论,因此,必须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不能食洋不化,盲目追随。正如藤田教授针对“一贯制中学”这一问题所指出的:这种一定要进行改革的做法,就好像在沙漠中一个口渴的人不顾旁人的劝说,径直奔向海市蜃楼一样。我们知道,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以“追求卓越”为口号的教育改革,强调“卓越”的个性、自由和选择等。随后,日本开展的教育改革便是对美国教育理论的盲目追随,最终导致日本教育改革的艰难推进。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我们须理性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也就是吸收适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愿望的教育理论,改善具有一定适用性的理论,摒弃无用的理论。
(2)改革需要充满自信
藤田教授针对“学校周五日制改革”这一问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日本社会充斥着对教育的不信任,只要学校教育出现问题,社会上便会出现“学校教育不符合时展要求”等不良舆论,这对教育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我们应明确: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所以,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时,应充满自信地从民族传统的根基出发,构建基础教育发展的蓝图。
(3)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关键词】西方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 改革阻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各国相继认识到教育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它们相继多次进行基础教育改革。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阻抗力量不可避免地随之而出现,如何消解这些阻抗保障的改革顺利进行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问题。
一、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研究之分析
随着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出现了阻抗问题。此时,受改革理论研究问题领域的影响,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和思考有关教育改革的阻抗问题。
从字面上解释,“阻抗”即“阻止”和“抵抗”。阻止和抵抗这个词,所表明的是人们对某事所采取的一种反对策略,即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使某事不能发生;或者即使无法使之不能发生,也要使其不能顺利地进行以阻止行事者达到其目的。[1]
西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抗因素,在不同国家是有所不同的,但不管各国存在什么样的阻抗,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学者们所总结各国阻抗之因素,可以阐述为如下阻抗因素: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以及社会阻抗。
1.权力阻抗
改革会涉及人们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再分配、再调整,这就出现各种复杂情况,产生了权力阻抗。西方研究者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最大的阻抗来自于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之相互对立,即所谓权力阻抗。各级利益集团(如领导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等)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种种影响,抑制或阻挠改革的推进,影响进程和结果。
西方基础教育改革时,教育者的利益与社会其他利益集团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利益有时是不一致的。非教育的利益集团在教育领域中都存在自己的权益,他们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其自身利益会影响到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效果。而在教育者集团内部,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也不尽一致。行政管理者往往缩小教师的自主性空间,削弱教师的专业特性,导致教师与其对立,相互指责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问题。另外,学校内部斗争也经常涉及收入等经济问题。由此,当某些教育改革的实施损害或危及相关利益集团时,它们通常会表现出消极或反对的态度,甚至会给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严重影响其实现。
尤其要指出的是,任何西方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最终都要落实到或作用于学生身上,而家长是学生利益的直接代言人,是重要的利益群体。因基础教育改革很少真正能全部放在学生利益之上,教育改革也还需要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及其家长为了自身利益而形成了利益集团,以便为他们的利益而斗争。这也是权力阻抗的一方面。[2]
2.心理阻抗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阻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也是极其复杂的。易法建先生在改革心理阻抗研究中指出,个人对改革的心理阻抗,具体表现为个人对基础教育改革缺乏了解或错误理解,存在思维定势,有某种失衡感和不安全感,担心地位,恐惧未来和依赖心理等因素,使其产生阻抗;因经济利益受损或失业,社会群体及历史文化等方面也可能产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组织对改革的心理阻抗方面,也有组织领导、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经济效益、团体规范和人际关系等影响,这些方面极有可能引起心理阻抗。[3] 基础教育改革的所有参与者在面对改革时,总会或多或少地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其过程中,主要有认知偏差、习惯心理和不安全感等。[4] 总之,基础教育改革引起参与者心理上的失衡和行为上的抵制,他们担心害怕、不稳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心理无法承受,这就在心理上产生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心理阻抗。
3.价值阻抗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不同思想意识、基本信仰等方面。改革就是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不是容易改变的,他们不一定适应或认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举措,他们甚至有着与改革相反的价值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革产生了价值阻抗。
4.社会阻抗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复杂的想象,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融合。基础教育改革本身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等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社会方面涉及公平和社会凝聚力的问题,也涉及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学校和社区,而且也要考虑人口、社会风俗习惯、劳动力市场、人权观和能力观、法律和性别角色的变化问题,改变教育环境意味着对以上问题的改变。况且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收入和贫困差距扩大的现象,经济上的松绑和结构重组孕育出更大的社会不稳定性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原子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很容易出现社会阻抗状况。
二、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消解策略
多重阻抗因素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克服这些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西方一些学者研究了阻抗消解问题,如格罗斯就提出了克服改革阻抗的模式概念,它强调改革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清楚地意识到改革引入前的各种抗拒,对于成功的基础教育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5] 又如库尔特·列温提出了“力场分析法”,他认为,任何改革都会有两种力即支持改革的动力与反对改革的阻力起作用。“力场分析法”就是对所有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每一因素的强度,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逐步减少并消除其阻抗。针对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阻抗因素,为了克服其阻力,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效果,一般可采取以下消解策略。
1.消解权力阻抗之策略
领导—阻抗指导模式是这一阻抗消解的策略。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动、组织实施和组织化或拒绝阶段这三个连续的阶段里,政府应考虑各利益集团,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投入,消解因经费不足和失衡给改革带来的阻抗;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筹集改革经费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设具有科学、民主、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来化解利益集团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阻力;设立领导和决策咨询机构,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开放信息公开、传播渠道,保证决策的民主、合理、科学;下放领导和决策权力,赋予学校、教师更大的自主权;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考虑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使这些阻抗因素减少或消除。
2.消解心理阻抗之策略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人们会对未来的工作内容、经济收入、能否适应等表示担心,由恐惧发展成为反对改革。要消解心理阻抗,就要改革消极的观念、习惯、传统并建立起新的观念和社会心理定势;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兴趣和心理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使人们欢迎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鼓励人们参与并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运用政策导向作用来鼓励其参与改革,吸引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支持;让人们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其合理成分吸收到方案中,使改革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领导从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任务,从而使他们关心改革、支持改革,消解心理阻抗因素。
3.消解价值阻抗之策略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两方面,应利用“群体动力学”原则来推动组织的改革,也就是说,利用群体来改变个体或群体本身的行为,这是消除改革阻力的一种可行的办法。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一个群体越具备凝聚力,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越强,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就越大。因此,要努力使小群体的目标与改革方向达成一致,做好小群体的工作,发挥小群体的凝聚力,使因人们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阻抗得到消解;要对有关教职工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改变观念,提高素质,使他们有信心、有能力适应改革的新要求,以此来消解价值因素所带来的阻抗。 4.消解社会阻抗之策略
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社会阻抗涉及许多方面,社会背景环境、社会风俗习惯的不同都可能产生阻抗作用。为了消解这些社会阻抗,应尽可能地考虑到基础教育改革涉及的公平和社会凝聚力,考虑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的学校和社区,加大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等,并尽可能保持社会的稳定,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为其提供保障。同时大力宣传新的思想、观念,让社会了解目前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宣传教育改革的目标、措施、方法等,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明确改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从而消除社会大环境所产生的社会阻抗因素。
三、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启示
基础教育改革并不能使人人都能够受益或同等程度地受益,有些人甚至会受到损失或暂时受到损失。正因为如此,那些受到损失或没有受益或受益较少的人就会这样那样、或多或少地具有抵制或反对改革的动机,形成对改革的阻力。借鉴各国学者对阻抗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更有效地推进。
1.基础教育改革阻抗是改革中所不可避免的因素
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阻抗是任何改革中所不可避免的因素,基础教育改革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抗,而教育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消解阻抗的过程。阻抗的存在,必然会影响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其目标的实现。但我们不能只看到改革阻抗的消极作用,也应该看到改革阻抗在一定意义上也具有积极的价值,它可以提供一定的信息来帮助改革者选择好改革的策略,使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并接受改革阻力存在的客观性。
2.教育改革阻抗的形式与性质不同,其消解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在西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较多阻抗。从中可以得出对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社会阻抗等不同的改革阻抗,消解策略是不同的。而这些改革阻抗产生的原因不同,其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在以后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可借鉴西方的经验,针对不同的阻抗因素,根据其原因、性质、特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消解基础教育改革阻抗。
3.必须认真研究基础教育改革阻抗因素并努力克服之
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中非常重要并且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克服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阻抗,那么改革最终的目的就很难达到。所以我们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改革阻抗,正确认识它们的性质,分析不同的阻抗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个别的阻抗提炼出一般阻抗之因素,从中概括出共性,审慎地理性地对待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阻抗,从而更好地解决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出现的各种阻抗问题。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参考文献:
[1][4]周兴国,朱家存,李宜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55-66.
[2]周小虎,孙启林.试析利益集团对美国教育政策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06(11):19-22,39.
1.课程目标方面
新体育教学课程目标打破了旧目标“单一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它要求体育教学要“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2.课程结构与内容方面
改革后的体育课程教学强调课时比例适当、设置综合课程、能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方面,体现了从旧的“单一化”、“统一化”向“多样化”和“弹性化”转变。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被拓宽,同时不再对课程内容范围、考试项目、评分标准等做出具体规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了灵活性。
3。教学方式方面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探究式、参与式的教学,教学策略将由重动作技能的传授向重学生体育能力培养转变,关注师生的互动,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评价方法方面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暗箱操作的过程,衡量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手段就是进行评价。新课程标准强调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往课程评价的“单一性”得到改变。新的评价体系及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强调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态度及心理的评价。
二、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遇到的瓶颈
1.旧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
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学经过不断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体现,但旧的教育理念仍然根深蒂固,教学过程中“学科中心论”和“知识本位教育观”的旧观念仍然没有摒除。教学方式上,过分强调竞技运动知识和技能,使体育课变成了运动训练课;教学内容上,过分侧重于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讲解。这样的教育理观念必然带来“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讲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形式,最终导致无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坚持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体育课程教学将难以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冲击。
2.教学内容仍显单一
当前的体育课程教学中一些竞技运动项目仍充当着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仍然体现竞技化特点,至于针对运动项目特点,采取各种练习方法和开展游戏教学的教学内容的课时很少,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不太注重学生的性别、情感、兴趣和水平,这就出现了学生没兴趣,教师教学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
3.教学方法改革幅度不大
目前,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幅度不大,仍然以传统授课形式为主,课程设置仍然沿用新授课、复习课、考核课的简单划分。教法上以讲解示范体育动作和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为主,使球类这样带有游戏性质的项目,也变成了“一丝不苟”的技术课;长期沿用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枯燥无味的技术系统教学,忽视了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以及独立锻炼能力方面的培养,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需要,与终身体育脱节。
4.评价方法不科学
一直以来,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都是围绕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进行,评价方法以技术评定和成绩达标为主。面对体育新课程在评价体系上的重大变化,体育教师在实施课程评价时往往感到茫然。虽然针对教学评价的采取了种种新的实践,但依然在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方面没有出现明显的效果。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现行的考核评价体系仍然忽视学生的兴趣、习惯、意志品质、自学能力。这样我国体育课程教学在评价体系上落后与改革就突显出来。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下对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构想
1.更新原有教育课程观念,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体育课程的价值在于学生通过学习能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效果看来,最多只是体现了体育课程增进身体健康的价值,追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旧的教育观念没有随着课程改革而改革。因此,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展开,彻底改变现存的不适应时展的旧观念,牢牢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淡化竞技化教学倾向;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观念的培养。
2.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征
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处理好健身性、运动文化传递性和娱乐性的关系,必须突破以竞技运动内容为主的课程内容体系,在满足学生身心需要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既有健身价值又有终身体育性质的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不断涌现,体育教学内容应一改以往传统体育教材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应遵循体育学科自身的内在规律,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健身性、娱乐性、时代性强的体育素材选人体育课程里,增加社会普及率高、实用性大、健身性强。另一方面,要对传统的体育教育理论课程进行改革,删减重复和陈旧的知识,增加学科前沿最新研究成果,使教师了解专业前沿的学术动态,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和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
3.优化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体现多元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学方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体育课程教学也应发生相应的改变,应该采取理论传教课、实践练习课、学生活动课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并有机结合宣传诱导法、心理咨询法、自我锻炼法等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式。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用在示范和讲解上,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完善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侧重学态度和情感的评价
关键词: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教学
改革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1]中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基于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基础教育历经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过程。上世纪九十年代,教育界人士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提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转变,并从考试题型、教材编排等诸多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尽管国家要求基础教育改变其应试教育的现状,然而,基础教育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应试教育。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对基础教育全面按照《学科课程标准》进行改革。新课程的轮廓已逐步趋向明晰化和稳定化,它在教育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任务、课程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与改革。但这种改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密切相关。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一,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教育的结构也要完善。首先,现阶段,在基础知识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强调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第二,基础教育的改革突显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凸显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等。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具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基础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映射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第四,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多方位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新境界,要求基础教育把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核心,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着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上皆是对人才培养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二者相结合,高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必须要开设“历史与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最后,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例如,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成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2]。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第一,在完成大学本科专业知识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遵循学科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训练、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体验、启迪教育智慧与端正教育思想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着力加强大学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使学生具有坚实的文、理、工学科专业知识及人文和科学素养。同时,在课程设置、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可以体现不同的培养需求,强化其专业性,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从事某项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能力等综合性的职业素养[3]。第二,优化学科结构。从当前各高等院校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大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体结构,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的学科群;优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具体学科结构;优化特定专业的学科结构,使其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三,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建设学科专业的基础。我们应遵循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科学设计并建立课程体系。实践证明,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可以夯实学生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第四,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我们应充分重视本科教学实践科目的学习和考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特别注重依据学生所学不同的专业,采取风格迥异的教学实践方式,同时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毕业设计、综合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训练,可以重视实习与实践机会。
三、现阶段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首先是教育规模的盲目扩大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实现,使绝大多数适龄儿童走进了学校的大门。至九十年代末期,高校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同时,高中教育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新兴高中不断涌现。高中的大规模招生促使高校生源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是基础教育给高校扩招带来的有利影响。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扩招是一把双刃剑,数的扩增并不代表质的提高,反之,有可能是质的降低。无限制的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就会出现短缺现象,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现行的高中与高校扩招疑似陷入到一个怪圈当中:高中扩招给高校招生提供了生源,高校扩招替高中提供了毕业保障。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其次,应试教育在高校招生中占有绝对优势。应试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旨在“育人”,而是指向考试。尽管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其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上仍未贯彻执行。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第一,现行的应试教育对高校的教育造成阻碍。应试教育注重应试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而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要求学生既要有以往的基础教育背景做铺垫,同时又要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长期受应试教育的熏陶,易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面对高校教育,学生必然要经历思维转变的过程。经过正确引导,加上学生自主性和适应能力较强,思维转换的过程或许较短。反之,一些学生则始终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第二,应试教育阻滞了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本质是“立人”,然而,应试教育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现今,因为考试酿成的悲剧屡见不鲜。实际上,这些悲剧是应试教育不良影响的直观映射。考试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然使一些中小学生不堪承受,进而由此引发诸多心理问题。相较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闲暇时间较为充足,许多学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这样,新的问题应运而生,比如部分学生迷失了人生的目标,无心学习;有的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等。
国家富强,教育为本;教育兴盛,教师为本。具有百年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究竟何去何从呢?这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新的制高点上,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以全新的思维,做出恰当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培育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灞,张华编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1.
一、与基础教育目标优质化相适应,强化师范性策略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基础教育整体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与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领衔起草我国《教师教育标准》的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认为,按照新出台的《教师教育标准》,现在的绝大多数教师不合格。现在我国的中小学老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
一方面,在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化进程中,师资优质可以说是优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学校能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服务,主要看教师素质的高低。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老师素质的教育,你有什么素质,你才能给学生什么素质。一个老师素养很高,那么你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是语文,都散发着巨大的魅力,都影响着学生。”
众所周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办学形式:高等师范大学;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综合型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专业。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师范教育模式必然从一元封闭走向多元开放;但在我国现实条件下,面对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数以千万计的、庞大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任务,在可预见的将来,我国相对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不仅不能弱化,而且必须强化。强化我国师范教育的基本思路:控制规模,提升层次,明确地位,内涵发展。
二、与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相适应,师范课程综合化策略
教师是实施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教育如何迎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也是今天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新的课程改革呼唤新型的教师,课程的现代化需要教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知识结构的现代化及教育教学方式的现代化。我们不仅要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按照《教师教育标准》重新调整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培养方案;同时要求师范院校加强教育理论课、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改革力度,重视师范生现代教育观念、综合素质、专业特长以及课程研究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师范院校更要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把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走新型“院校合作”①的师资培养和培训道路。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特点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并呈现出高度综合化的整体趋势。这一趋势反映在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上,表现为各发达国家都注重将众多反映科学、技术、文化等最新成果的内容设置到基础课程中,加强普通基础课的地位。与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课程相比,我国目前师范院校的基础教育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太小(约15%左右);专业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过大(约70%左右),且设置单一,内容太专,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需要;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选择余地小,且内容陈旧,教育实习和实践时数也不够,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极不适应。教育部出台的《教师教育标准》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师,涵盖教师标准、教师教育标准、课程标准、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它对教师的入职标准有所提高,确立了“儿童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三大原则,将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
为此,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是综合化。其基本思路是,优化基础课程,深化专业课程,强化教育课程,增加实践课程,使师范教育的课程朝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与基础教育师资专业化相适应,中小幼师资分类培养策略
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迫切要求我国教育实现“转型升级”,从普及义务教育到追求优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这就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体系结构:重心上移、开放多元,分类培养。
首先,现行师范院校要积极进行布局结构调整,普遍提高办学层次,以提高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从“十五”期间至今,我国教师培养已基本实现由三级师范到二级师范,并由二级师范向新三级(专科、本科、研究生)过渡。
其次,要大幅度调整师范院校培养模式和课程的设置,要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去构筑新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合理确定一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之间的比例,加强课程开发、多媒体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评价、教W实验等教育实践能力训练,要把教育见习、实习、教育调查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