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报告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报告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报告范文第1篇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既要着眼长远,谋划未来,又要立足现实,明确阶段性工作任务;既要树立信心,积极进取,又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既要有统一部署,又要因地制宜,区分层次,绝不能超越阶段,急于求成。必须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地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阶段迈进的转轨时期这个实际,围绕地委确定的阶段性的重点工作,选准工作的突破口,有的放矢地展开精神文明创建各项工作。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党委政府赋予我们的任务。群众最愿意看到的是不断提高社会和人们的文明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善城乡环境面貌,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最反对的是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做法。必须从当地的经济实力出发、量力而行,不图虚名,注重务实,不盲目攀比,不急功近利,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要通过真抓实干,通过做好一件一件具体的事情,一步一步去积累,一点一滴去创造,让群众能分享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带来的丰硕成果,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立足地域特色,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我们每个县市特点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同,群众的精神需求也不相同。精神文明创建需要在差异化中去寻求自己特色的东西,抓住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积极从精神文明创建这个层面去为党委政府化解难题,通过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设计工作载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和各族群众广泛参与,推进工作落实。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形势 群众文化工作 重要性和建议

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之外,为满足自身精神需求,主动参与的各种文艺娱乐活动。群众文化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振奋人民群众的精神,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是人民群众获得审美享受,实现自己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精神需要不断增长,社会文化消费日趋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有效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1、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群众文化来源于群众、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民族特色,表现出广泛性、综合性、传承性的特点,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更加剧烈的新形势下,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我们应该具有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长远眼光,从振兴中华民族和保持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的战略高度,全面认识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发展群众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前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对对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从为人民群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宗旨出发,必须积极发展群众文化。

1.2 发展群众文化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建设不仅要实现物质富裕,还要实现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群众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文化素质,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2、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建议

2.1群众文化工作必须以道德意识为导向

群体性的文化活动不仅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的文化艺术素养,而且体现了社会群体的道德意识,具有社会政治导向的功能。当前,我们提倡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一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鼓励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通过多样化的文艺活动鼓舞人、塑造人、引导人,利用群众文化为社会的发展打造良好的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2 发展群众文化必须加大财政投入

群众文化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发展群众文化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才能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促进群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当前政府一是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财政对群众文化设施的经费预算,加强对文化设施建设的监管,多建群众喜爱的文化设施。二是要加大群众文化活动的资金投入,并监管好资金的使用流向。只有群众建立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所需的物质基础,才能确保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3群众文化要体现出当地特色

群众文化活动来源于群众的生活,反映群众的现实生活,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群众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其生命力就不会长久。因此,发展群众文化要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一是要充分利用本地已有的资源,比如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等。二是要加强对优秀民间文化的挖掘和整理,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积极宣传,促进各种贴近民间生活的文化活动的传播和发展。

2.4 必须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是人,群众文化建设必须有文化队伍的带动。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地方群众文化干部不仅要有专业技能,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以及奉献精神等素养,更要与时俱进,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精通业务、具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有利于加快群众文化建设进程。

2.5要不断创新文化活动方式

群众文化具有通俗易懂、活泼多样的特点,其主题接近普通人的心态,以亲切、生动的形式反映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因此,发展群众文化要不拘泥于形式,要体现出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只要敢于创新,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抒发人民群众的情感,其生命力都是十分旺盛的。当前,很多地区已经开辟了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一定阵地,比如各地相继建成了一批条件较好的文化室,具有一定娱乐设施和固定工作人员,民间艺人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得到提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广泛开展诸如演唱、书画、著书、灯谜晚会、笔会、展览、社火以及大型的节日演出等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提高,在提高中不断增强活力,将群众文化生活搞得有声有色。

另外,群众文化活动不能局限于任何一个方式和环境,应该力求开展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利用多种空间如校园文化、街头文化、企业文化、青少年文化、商业文化等都可以作为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发展的空间,利用好这些空间,有利于群众文化工作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发展群众文化工作,有利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先进文化的建设,国家应对公益事业加大支持以及保障的力度,并鼓励它们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这既是对全体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又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吕振泉.解析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J].文学界(理论版),2012(10).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报告范文第3篇

同志们:

全市电信创建文明行业工作会议就要结束了。

这次会议传达了省公司***总经理在全省电信创建文明行业工作会议的讲话,与会同志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与讨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同志对全市电信创建文明行业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局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对下一阶段我局的创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殷切希望;***书记代表局党委所作的工作报告,对我局一年多来的创建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对下一步的创建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我局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必将掀起一个新的。会后,各部门一定要把这次会议的精神传达到每一个职工,动员他们增强创建文明行业的决心和信心,进一步处理好发展、改革和服务的关系,为全市创建文明行业尽责尽力。各单位要将落实情况及采取措施以书面材料形式在4月15前报至局办公室。

今年以来,我们全局上下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紧紧围绕电信发展、改革、服务,大张旗鼓地开展以“电信连着你我他,文明服务千万家”为主题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保证和推动了电信通信发展任务的完成,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好成绩。

电信通信既是社会基础设施,也是服务性行业,窗口形象尤为重要。当前通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改善电信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对我们来说,创建工作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上级纪委把电信行业作为今年民主评议的重点行业,今年我们要重点协助各相关部门抓好民主评议工作。在继续严格查处严重违反通信纪律案件的同时,重点解决营业窗口的规范服务,解决管理上出现的问题,避免发生各类话费争议问题。

在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创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要抓巩固、抓深入,努力解决电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三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实现建成文明行业目标,进入行风建设先进行列,使全年各项目标落到实处。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工作再强调几点: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报告范文第4篇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它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企业文化是文化概念在企业这一特定领域的延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与企业同时并存的一种客观存在,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是企业宝贵的、潜在的无形资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观念、品牌形象、企业形象、企业声誉等的母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主要集中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文化附加值上。因此,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不容忽视。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职工的精神粮食,是凝聚全体职工的重要力量。它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企业要生存,要发展,离不开文化。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没有精神支柱的企业,没有凝聚力的企业,没有希望的企业。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与政治的反映。企业要发展,必须重视观念形态文化的作用。企业的产品要依靠企业文化来宣传,良好的企业声誉要靠企业文化来传播,优秀的企业形象要依靠企业文化来塑造。企业要面向市场,产品要在复杂的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借助于文化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力。正所谓“好酒也怕巷子深”,“形象等于市场”,“市场就是效益”。

二、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价值观为企业职工提供了一种共同意识,以及日常行为的指导方针。企业文化通过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意识观念,说服、感染、诱导、约束企业成员,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把全体职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企业文化是员工追求与理念的集中表现。一个强大的企业不一定有很深厚的文化,只有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内心,形成企业内部的伦理和一种企业内部大多数员工所共识的观念,员工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真正做到自觉、自律、自学、自新,企业才能形成鲜明的、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企业文化。自觉是前提,自律是保证,自学是创新的源泉,自新则是创新的集中表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每一位员工品格将直接关系企业文化这棵“大树”的成长,培育良好道德品格,树立企业全局观念是企业文化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通用电气公司、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优质的产品、精明的服务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实际上,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一种文化的扩张——收购一个企业,派去一个总经理、一个会计师、一套海尔的文化。

三、新时期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企业职工业余生活的表现方式,而是一种包括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在内的,以其精神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整体文明的总和。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企业的产销结构也相应发生了从“生产导向”“行销导向”“形象导向”的变化。换言之,现代企业想在国内外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永葆不败,不仅要具备强劲的产品力和行销力,而且更需要企业与产品的形象力。企业形象识别体系(corporateidentitysystem简称cis)已被国际社会视为21世纪企业发展的一种新战略和新动力。它将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精神(mi)透过企业对内、对外的行为活动(bi)以及系统化的视觉识别设计(vi)传达给社会大众,具有塑造、完善和提升企业形象,强化市场竞争能力的功能,是现代企业经营发展必备的利器。

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一)必须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坚持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与国际接轨,有相当大的包容性。一方面能够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一方面能够坚决抵制一切落后的、阻碍企业健康发展的东西。

(二)必须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方面要大力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优秀成果,一方面要根据新时期的要求不断改革、发展和创新,注入新的内容。

(三)必须符合我国企业的特点。强调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强化自我,努力开拓创新。

总之,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必须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四、积极创建新时期的先进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特色在于其独特性与唯一性,即不可复制性。企业文化的建立需要每一位员工都从做特殊的事开始,培育自身的持续意识(工作+学习)、全局意识、开放意识、超前意识及市场意识,从而形成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方向,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正确引导员工的思想价值,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坚定政治信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员工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使其成为“四有”新人,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一)建设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必须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践“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着力把企业引向市场,促进企业更新观念,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引导企业面向市场,以追求价值为导向的属性,积极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潜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符合社会需求。

(二)建设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必须以培育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为核心,实践“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和激发职工的企业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使职工与企业同生存、共忧患,为企业发展竭尽全力。树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的企业精神和经营观念,以不断鼓舞职工的士气,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使其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要着力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建立良好的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娱乐休息环境以及文化设施,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建树良好的企业形象,大力培养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价值观念、服务意识、劳动态度、法制观念等,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规章,以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文化和业务素质,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三)建设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目标,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面对机遇和挑战,企业必须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职工认可的中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并积极引导职工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争创一流企业而努力奋斗。

(四)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企业的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制定出长远规划,以指导企业文化建设;认真搞好企业文化交流,并在每年的政研会上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认真总结分析,交流经验。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企业文化应当成为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有力抓手、重点工作和精品工程,应当成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企业强筋固体、内树品牌、外树形象、提升竞争力的法宝。:

(五)以提高职工素质主要目标。人才是第一资源,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企业发展的“四有”职工队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五、突出南铝“企业文化建设年”工作,努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报告范文第5篇

部分代表和网友对此表示肯定,认为,这是对网民同时也是公民这一身份的肯定,是对网络民意的尊重。但也有专家指出,在现阶段“网络问政”制度和技术还不规范的情况下,政府一定要慎重对待网络民意,将网络民意提到与专家意见同等的高度,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不妥当。

读罢这则消息,笔者首先感到的是一种欣喜,毕竟,网络民意作为一种原生态民意能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是件不容易的事,湖南省的做法值得提倡和赞赏。

首先,网络民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拉近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可以说,网络改变了以往衙门高高在上的形象,实现了官民的“零距离”接触,网民和网民是平等的身份,没有了身份的尴尬,打消了彼此间的顾虑,网友可以用化名来提出一些很尖锐的、很真实的意见,这样便于领导掌握真正的民情,了解真正的民意,听到真正的民声,才能针对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网络民意具有范围广、效率高等特点。掌握民情,了解民意是各级政府都应该做的事。如何去问,如何去搜集民意,是要讲究方法的。而通过网络了解民意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不计时间,不计地点,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跟网民平等地进行对话,进行交流。可以说,网友反映的民意不仅范围广,而且效率高。

再次,网络民意可以促进政府工作。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开通了诸如市长信箱、局长热线等与民众交流的方法,但是,这些方式方法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透明不公开。由于处理机制不透明,可能使老百姓的问题很长时间得不到答复,长此以往,民众也就会失去信心,失去反映问题的动力,同时,也会让市长信箱等流于形式。如果采用网络在线交流或者网上建言献策的形式,可以让民众提的问题和建议公开,同时也可以让其他民众看到并关注这些问题,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同时这种公开透明地给政府提意见、建议的形式可以让政府有压力和动力去及时解决各种问题,让民众的诉求渠道更加畅通,从而促进政府工作。

在感到欣喜的同时,笔者对网络民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还有三点“期待”:

一是期待网络民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常态化。如今“网络民意”已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既是对“网络民意”的肯定,给予了“网络民意”应有的地位,更是对网友的鼓励,希望“网络民意”能够更理性、更客观、更全面地反映问题、反映民生,真正地能把群众的呼声,更真切、更便捷地传达到该传达的地方,更多地为党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网络民意”越走越开阔、越走越畅通。同时,也更期待“网络民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由新闻变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