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和老师说说心里话

和老师说说心里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和老师说说心里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和老师说说心里话

和老师说说心里话范文第1篇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位大人都认为小孩子是最无忧无虑的。殊不知我们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有的来自学习的烦恼,有的来自家庭的困扰,有的来自同学的诱惑……

今天,我想跟老师说说我的烦恼。老师,你知道吗?每天您布置的作业就像千斤石一样的砸在我们的身上,这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每当中午放学,您就来到教室给我们这些即将小学毕业的学生布置作业,下午放学,您又来到教室布置晚上家庭作业。其实这些,我们都明白您的用意,您希望我们处在紧张的氛围上,让我们毕业前做好去中学的准备,让我们能以一个优秀的成绩去面对中学,让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可是,您知道吗?我们每天背负着那么多的家庭作业,是多么的艰辛。这学期,您给我们的作业,让我明白了您当老师的艰苦。

是您,给了我们知识,虽然这些烦恼一直都在,但我们以后绝不怨言。

和老师说说心里话范文第2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习作”: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你是不是有很多心里话想说,却没有机会说出来?这一次,就让我们在自己的习作中一吐为快吧!例如,对老师说,为了我们的成长,您操碎了心;对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别再把我当小孩儿看;对邻居叔叔说,我们不要再互相起外号了,这样不文明……总之,敞开心扉,把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在习作里向对方说一说。说心里话,就一定要真实,要说出内心的想法。写完以后可以读给对方听,再根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

拓展思路

说心里话,对谁说呢?可以是校长、老师、同学,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也可以是邻居、售货员等你能接触到的任何人。倾诉的内容可以是心中难受的话,倾吐内心委屈,渴求还个清白,这是小孩子也应享有的权利,相信大人会相信孩子们的倾诉,不是吗?带泪的心里话,谁听了也要掉泪的;可以是心中感谢的话,有时候当面向别人表示感谢,还真有点儿不好意思,不如把它写下来,既能清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激之情,又能避免直接表达的尴尬;也可以说说心中感慨的话,每天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会发生一些令人感慨的事。对此我们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有自己的感受和感叹,何不将它们写下来呢?还可以是心中建议的话,在与同学、朋友、家人、老师相处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某人的言行举止或做事的方式不得体,或者解决问题的措施不当,对此,可以在习作中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总之,把自己最想说的说出来,让自己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

习作提示

本次习作可注意以下几点:

1.在诉说心里话时,要有称呼,要注意叙述的人称,最好把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您”结合起来运用。这样就好像是面对面的诉说,显得更加亲切自然。

2.一个人要向别人表明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一定是因为看到了某件事,才会产生要说的愿望。因此,在文章中必须叙事。但这里“事”的叙述一定要简洁明了,不求完整,只需截取一个片段;然后在叙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抒发自己的感想。

和老师说说心里话范文第3篇

带着初三和初一各一个班的数学,再加上初一班主任,应接不暇的我没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做学生工作,学生一脸不接受: “哼,你都不了解我!”听了这句话后,我愣住了……

“那你就让学生写周记。”同一个办公室的班主任赖老师建议。

回想起小时候老师给我们每次布置周记的经历。如果一定让学生写规定题目,大家总会因为这个“额外”的作业而反感,自然也不可能毫无防备地写出自己的心里话。我暗暗告诉自己,不着急,慢慢来,一定得让学生愿意写出心里话!

周五的下午快放学的时候,我诚恳地和学生们说: “老师只是想了解大家心里面的困惑,老师也很想和大家做交心的朋友,希望大家能在周记里和老师说说心里话……”话还没讲完,吴齐林就开始当众抱怨道: “老师您又加作业了!”我微笑着: “我知道有些同学不想写,所以大家也可以选择摘抄100字的小短文。”听到这一点,吴齐林就说道: “老师,那我就选择摘抄了!”我欣然点头默许。

接下来的周一,我收齐了学生写的周记。全班50多名学生有20多名写了自己的故事,其余的都是摘抄的,而这已经让我非常高兴了。我认真阅读了他们写的故事,并且用轻松的语言给这些故事写了评论,真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班会课上,我特别选取了几则故事而不公布姓名地朗读。学生们都很愉快地听着同龄人的想法,并不自觉地鼓起掌。我看到小作者们开心地笑了。

第二周,我高兴地发现又多了几个学生写自己,我仍然在班会课上匿名地朗读一些学生的文章。于是,第三周、第四周,写自己的学生越来越多,许多原来摘抄的学生都开始分享自己的故事,大家听别人的故事的时候都十分快乐。最让我开心的是,最后到了第六周,所有的学生都写了自己的故事,吴齐林写的“四个人”很用心,在班会上赢得最响亮的掌声。他早已卸下了对老师布置周记的那份抱怨,已经爱上了写周记这件事了……

和老师说说心里话范文第4篇

我恨我的妈妈

昨天我做作业的时候,妈妈说我的字写得不好,要擦掉重写。我不但不肯,还和妈争嘴。

妈妈气冲冲地出去对爸爸说:“你的儿子我管不了,你自己去看看吧!”

爸爸生气地走过来吼道:“写得不好的重写,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说着轻轻打了我头一下,我吓得直抖!

我恨我的妈妈!

拿到这篇习作之后,我和身边的人进行了交流:“这篇习作,你会怎么评价?”

一位经常进行学生习作投稿的老师说:三年级学生写出这样的文字,了不起了。但是情感要升华,不然发表起来会很难。

一位幼儿园老师说:从这篇习作中我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以及它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效果。如果是我,一是和家长沟通这种情况下的教育方式;二是和孩子个别交流,对他的写作事件点赞,对他的用词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后的习作就可以面向全班了。

一位热爱儿童诗写作的党校老师说:鼓励孩子不写恨字,但能写出恨意。含蓄一点。再一个就是要弄清是恨妈妈的某种行为,还是恨妈妈。

一位学校同事说:孩子的负面情感如果得到老师的褒奖,后果会怎样?认为还是应该正面引导后修改习作再肯定优点,孩子的做人比作文更重要。

一位中学老师说:叙事思路清晰,刻画人物很成功,符合年龄段特征。但运用在考试写作中,不宜提倡。主题或许比文笔更重要。

一位家长说:虽然做妈妈的看了很难过,但是他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我都念给孙卓然听了,这样将心里想的、怎么做的融合到写话中,应该会更生动些。感觉有时孙卓然自己写的东西还是干巴巴的。

一位居委会工作的同志说:孩子们也有负面情绪,作为老师若能引导,并找到原因最好。我个人认为:每个孩子对父母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而父母对孩子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三分之一的聪慧为天生,余下三分之二的就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学校生活。此文背后的矛盾是“病根”――此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存在过激言语,并且两位家长同时批评孩子,孩子无处躲藏,最终将矛盾激化致“恨”妈妈。疏导时找孩子父母聊天,建议父母好好同孩子沟通。可单独夸孩子文章写得好,洞察力很好;并让他主动同父母聊聊天。只有他们有效地沟通,才能有将“恨”转化为“感激”的可能。我国教育体系可能不完善,只有知识点的普及,没有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系统引导教学教案。当下,孩子压力远远大过二十多年前的我们,信息来源渠道多,懂得多而杂,心理系统教育引导也有所提前才好(可能会帮助孩子平稳渡过执拗期)。

一位报纸编辑说:这样的习作,我们一般会设计为心灵氧吧。作为老师,首先是肯定,习作写得很真实;其次应该和学生讲清楚道理。

可以看出,大部分人认为,这篇习作是存在问题的。新课改进行到今天,我们已经对儿童习作(写话)中的假、大、空深恶痛绝,已经高举“我手写我心”很多年,已经能够对孩子的习作(写话)多了许多包容和理解,但是当孩子的习作中出现类似“恨”这样让我们感觉刺痛的字眼,许多人还是认为,孩子的心理存在问题。即使我们肯定,孩子的习作写出了真实的自我,许多人仍然认为,在对习作“点赞”之前,要对孩子的心理进行疏导。

要不要进行心理疏导?我的心里长久地矛盾着。

的确,当孩子的笔下出现“恨”,而且是“恨妈妈”,我的心里也是不舒服的。当然,要解决这个“恨”,其实也很容易,三年级的孩子,只要我们稍微和他进行一些沟通,就能像许多老师说的那样,把孩子的“恨”转化为“感激”和“理解”。但是,这样做,真的好吗?且不说,这种居高临下的简单沟通,是否真的就能打通孩子的情感。即使孩子真的“理解”了,“感激”了,他当时的情感也是“恨”呀!――你能指望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在被妈妈责骂、被爸爸体罚之后,还由衷地“理解”和“感谢”吗?而我们这种事后的强求,干扰的却是孩子表达的自由。试想,这样的教育出现一次两次,或许懵懂的孩子还没有什么感觉,四次五次之后,他在写作的时候,会不会要思考:我的这种想法对不对?能不能说出来?老师会不会找我谈话?这个时候,他还能享受到写作的酣畅淋漓吗?而且,我也不认为,这个孩子心里就有问题――你能指望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再被妈妈责骂、被爸爸体罚之后,还由衷地“理解”和“感谢”吗?相反,一边心里埋藏着不满,一边高唱“颂歌”的人,反倒是心理出现问题的可能更大。

但是,我又犹豫着,如果对这篇习作过于肯定,会不会给孩子们造成一种错觉――习作中,如果多表达这种极端的情绪,会容易获得肯定。因为,孩子们都是很敏感,很聪慧,很善于模仿的。而这些负面情绪一旦经过长久的渲染和堆积,会不会真的发酵成为一种可怕的情感?

犹豫再三,我只是对这个孩子进行了习作成功的肯定,没有再向全体同学进行推介。但是,我坚持了这样一个准则:即使我们要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但绝对无关乎作文。

事实证明,我的这种担心仍然显得多余了。

在一次《品德与社会》课上,《我的家》一节谈到“我们一家人也闹别扭”,我抛出了这个话题:当你的爸爸妈妈,对你大吼大叫的时候,你的心里是什么感想?有的孩子马上说出了“恨”。我再问:“有恨的想法的,请举手。”小手如林。我又问:“你愿意写出来吗?”“那哪能写?妈妈会揍的!”这是我们班长说的――你瞧,这就是优秀的孩子在咱们的训练系统中获得的敏感。

这个时候,我让孩子们说说什么是“恨”,假如你打得过爸爸妈妈,你会打他们吗?你真的是恨你的爸爸妈妈吗?汪叶茜说:不会,我只会批评他。周泉瑞说:不是,我们只是恨他们的行为。你瞧,孩子们的心多透彻呀!

和老师说说心里话范文第5篇

人家说,家丑不可外扬,可我还是要说说我家的一些事。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现在媳妇是他的第二个妻子,和我大儿子结婚的时候还带了个十岁的小女孩。这个小姑娘刚来我家的时候,性格非常内向,几乎不说话,让我一看就感觉小小的她欠缺很多东西,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营养上的。后来我得知,她的父母在离婚前经常吵架。在这样的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心灵已经受到创伤……现在,她来到一个新的家庭,对周围的人和环境一定都会有一种陌生感和恐惧感。

孩子是无辜的,唯有爱能让小姑娘改变现状。于是,从她到我们家第一天起,我就对她像对自己的亲孙女一样,先安排她与孙女同住一室,结为小伙伴。针对小姑娘饭量小、胃时常不适等情况,我就更加精心地准备一日三餐,有时还为她开小灶加以调养。渐渐地,她的身体好起来。

我还想法设法让她走出自我封闭状态,如经常找她说心里话,让她从心里感受到我是她的亲人,我是在关心她。为了培养她的胆量,我特意在教师节这天给她的老师买了两份小礼物,一份由我送,另一份让她送。刚开始,她不愿意,说她从来不敢和老师说话,于是我带着她去看老师,并鼓励她向老师表达自己的祝福。于是,她终于送上了第一份献给老师的礼物……渐渐地,小姑娘的胆子大起来,在课堂上也敢发言。紧接着,我又鼓励她要学会交往,要有自己的小朋友、小伙伴。如果有玩得好的小伙伴,可以领到家里来玩。在学校举行旅游活动时, 我总是给她多带些吃的、喝的,告诉她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小姑娘到我家已三年了,现在变得活泼多了,说话声音也响亮了,见人总是主动打招呼,特别遭人喜欢。

一个家庭要和谐,需要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健康、都开心。我常对儿子媳妇们说,家里的事你们不要担心,小孩放在我这里,我会在物质上、精神上都关心好。儿媳妇常说:“我有个好婆婆,回到家像到了天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