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二年级语文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材分析: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一年级做好幼小衔接、平稳过渡的基础上,二年级上册稳步推进,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整体概况和主要特点: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全册由24篇课文组成7个阅读单元,由4篇识字课组成1个识字单元。每个单元由3-4篇课文(包括课后思考练习题)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其中“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在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
“口语交际”穿插编排在语文园地之前,共编排4次。从本册开始编排“写话”栏目,穿插安排在语文园地中,共编排3次。
口语交际的编排,话题的选择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强调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学到的原则和方法,还可以直接运用到直接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学有所用。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等。学生在说话、写话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要求说一段较通顺,内容完整的话,并能把自己学过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口语交际中。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大多数同学都能读懂短文,并能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简单的问题。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朗读的基础上去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人物的心理活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还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多识字,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积累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一定的积累习惯,我要求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利用早读时间互相交流、反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尽力为学生创设交际的情境,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体验,展开想象,自由表达。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明白生活中遇到的当自己拿不定主意、与人意见不一致、借东西、需要帮助时,都可以找人商量,学会商量是一种交际的技巧。
2、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商量时要用商量的语气,能把商量的事情原由表达清楚。
3、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际实践,培养他们表达的自信心,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找人商量态度真诚以理服人,共同耐心商量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策划。
教法:引导法、练习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课型:说话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下节课是我的数学课,我有点急事要请假一节课,谁来给你们上下节课呢?
2、你这主意好,帮我想想我怎么和她商量?我觉得你这个办法可行,凡事好商量,商量商量事情就解决了.不过商量的学问可大了,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堂口语交际课_----商量.(板书课题)
二、理解课题,讨论课题。
1、孩子们口语交际课都要干什么?
口语交际课不但要积极发言,还要认真倾听其他人发言
2、我们今天的口语交际课的内容是什么?(生齐说)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商量?
意见不一致(zhì)、拿不定主意、需要帮忙或借东西。
2、有位小朋友就遇到困难了,我们一起看看他是怎么和别人商量的:(出示视频
)和同桌商量借铅笔
4、同学们,这位小朋友和同桌商量的事,他的同桌能同意吗?为什么?
5、同学们想一想:与别人商量时要注意什么?(要用商量的语气、把要商量的事情原由说清楚)商量的语气有哪些呢?(行吗?可不可以?好不好?能不能?......)
6、听了你们的建议,他觉得有道理,他又和同桌商量借笔去了。我们看看他这次能成功吗?用你们说的方法他还和老师商量调换座位去了,你们看(播放视频)这次,你觉得他能成功吗?为什么呀?(他用到了商量的语气,比如说行吗?可以吗?他很有礼貌,他说清楚了事情的原由)
1.听音节、指韵母、说声调。
xiě xiè xuě xué ěr
2.找整体认读音节。
出示拼音卡片ie、e、üe、ue、er,指生找出整体认读音节,并领读。
3.拼读音节。
tiě niè xuě ué ěr
二、拼读音节
1.出示音节:
2.对比两组音节,你有什么发现?
3.引导学生总结、q、x与üe相拼时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教师再次强调。
4.组织学生分小组练习拼读,并在小组内进行纠音、正音。
5.指名读,开火车读,达到熟练拼读。
6.练习lüe、nüe、ue、que、xue的四声。(指名读、开火车快读、男女生竞赛读)
三、拼读音节,认识生字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2.拼拼读读图中(出示教材图片)的音节,你能用这些词语各说一句话吗?
è sè xuě huā
夜 色 雪 花
3.卡片出示生字:雪。
这个生字你认识吗?你在哪里见过?你是怎样把它记住的?
预设:“雪”:雨点落到倒山上。
4.扩词练习,给这个生字找找朋友。
四、拼读儿歌,认识生字
1.出示儿歌《月儿弯弯》。
2.认读儿歌,请学生独立进行拼读。
3.指名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拼读小老师。
出示儿歌:
zǎo chén wēn nuǎn diào yú méi huā sēn lín
( ) ( ) ( ) ( ) ( )
yáo yuǎn lán tiān hán lěnɡ yóu yǒnɡ zhuānɡ jia
( ) ( ) ( ) ( ) ( )
二、把表格写完整。(6分)
字
音序
音节
共几画
雹
感
三、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8分)
亻( )( ) 木( )( ) 艹( )( )
刂( )( ) 扌( )( ) 纟( )( )
讠( )( ) 女( )( )
四、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成词语。(12分)
人( )( ) 加( )( ) 采( )( )
半( )( ) 奇( )( ) 路( )( )
生( )( ) 青( )( ) 令( )( )
包( )( ) 本( )( ) 间( )( )
五、填上合适的词。(6分)
一( )树 ( )的树叶 ( )地操纵
一( )雹子 ( )的小花 吃得( )
六、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6分)
数 图画 洗 出来
种 星星 看 干净
画 葫芦 造 准确
七、选词填空。(3分)
1. 的 得
小马听了松鼠( )话,吓( )不敢过河了。
2. 喝 渴 治 沿
(1)叶子上生了蚜虫,你要赶快( )。
(2)小鸟口( )了,飞到井( )上想( )水。
八、排列句子的顺序。(5分)
( )小芽钻出了地面。
( )蓖(bì)麻开花了。
( )蓖麻越长越高。
( )种子在地里膨(pénɡ)胀(zhànɡ)发芽。
( )蓖麻结果实了。
九、选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再把句子读一读。(6分)
1. 像 向
我们要( )雷锋叔叔学习。
秋叶( )那飞翔的小鸟。
2. 在 再
小林进步很大,不但不( )迟到了,还经常做好事。
同学们( )海边等候日出。
3. 做 作
这是语文( )业本。手工课上,王老师教我们( )风筝。
十、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做题。 (5分)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1.这段话一共有几句?
2.这段话中都写了哪几种颜色?
3.这段话中写的“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澄澄的稻子”像什么?
十一、默写。(8分)
山行
十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一) 冼(xiǎn)星海在巴黎
一九二九年,二十四岁冼星海,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誉为学校开除了,他在远洋轮船上找了一个工作,就趁这个机会到时去法国巴黎(lí),实现他学习音乐的愿望。
在巴黎,冼星海的生活很艰苦。他在饭店洗碗,在理发店扫地,还帮别人看孩子、守电话、抄乐谱,甚至拉着提琴到街头和咖啡店去卖艺。
在那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好几次在楼梯上晕倒,在马路上饿倒。但这都动摇不了他学习音乐的意志。
后来,冼星海的音乐天才和苦学精神,得到了巴黎音乐家的赏识,她们给冼星海很多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的鼓励。冼星海终于考进了巴黎音乐高级作曲班。他是第一个考进这个班的东方人。还得了荣誉奖。
1.用动词填空。(5分)
( )地 ( )孩子 ( )电话 ( )乐谱 ( )提琴
2.用“ ”画出冼星海生活艰苦的句子。(2分)
3.你认为冼星海是个怎样的孩子?写一写。(1分)
(二)读下面一段话,再回答问题。
早晨,森林里散发出阵阵清香。树缝中间透进来的阳兴有红的,有紫的,组成了各种颜色的光带。一只只小松鼠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上。树上的露水沙沙地滴落下来。树上的几只黃莺叫得那么脆,那么响。
1.这段共有 句话,写了早晨 的景色。(3分)
2.表示颜色的词语有 、 。(2分)
3.从这段话中找出动作的词填在括号里。(2分)
松鼠( ) 露水( ) 黃莺( )
十三、看图写话。(10分)
一气之下
要求:仔细观察画面,展开想像,先练习说话,再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
zǎo chén wēn nuǎn diào yú méi huā sēn lín
( 早晨 ) (温暖 ) ( 钓鱼 ) ( 梅花) ( 森林 )
yáo yuǎn lán tiān hán lěnɡ yóu yǒnɡ zhuānɡ jiɑ
( 遥远 ) ( 蓝天 ) ( 寒冷 ) ( 游泳 ) ( 庄稼 )
二、
字
音序
音节
共几画
雹
B
bɑo
13
感G
ɡɑn
13
三、
亻(你)(他) 木(林)(材) 艹(草)(花)
刂(到)(利) 扌(打)(扫) 纟(约)(纪)
讠(说)(话) 女(好)(如)
你一定还有更好的答案吧!
四、
人(认)(认识) 加(架)(衣架) 采(菜)(种菜)
半(伴)(同伴) 奇(骑)(骑马) 路(露)(雨露)
生(胜)(胜利) 青(清)(清楚) 令(冷)(寒冷)
包(跑)(奔跑) 本(体)(体育) 间(简)(简单)
五、
一(棵)树 (嫩绿)的树叶 (随意)地操纵
一(阵)雹子 (美丽)的小花 吃得(很饱)
你一定还有更好的答案哦!
六、
数 图画 洗 出来
种 星星 看 干净
画 葫芦 造 准确
七、1.的 得 2.治 渴 沿 喝
八、
(2)小芽钻出了地面。
(4)蓖(bì)麻开花了。
(3)蓖麻越长越高。
(1)种子在地里膨(pénɡ)胀(zhànɡ)发芽。
(5)蓖麻结果实了。
九、1.向 像 2.再 在 3.作 做
十、1.四 2. 白、蓝、黄 3.铺了一地金子
十一、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十二、
(一)
1.扫 看 守 抄 拉
2.他在饭店洗碗,在理发店扫地,还经别人看孩子、守电话、抄乐谱,甚至拉着提琴到街头和咖啡店去卖艺。
在那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好几次在楼梯上晕倒,在马路上饿倒。
3.略
(二)
1.五 森林
2.红的 紫的
▶教学目标
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等8个字,正确读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清楚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能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可能会说什么话。
▶教学重难点
1.能说清楚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2.能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可能会说什么话。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的生字较多,且字形较复杂,主要结合故事情境分组识字。利用对比识记“买”“卖”这一对意思相反、字形相似的字;结合图片识记“牌”;利用字理识记“缺”;利用偏旁和动作识记“灌、泳”;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烂、挺、茵”;“播、撒”这两个表示动作的字,都是提手旁,与人的动作有关。
(2)写字:“蛙、搬、倒、籽、破”,左右占位略有不同,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卖、泉”是上下结构,写时注意上小下大。“应”是半包围结构,广字旁的“撇”要写舒展。
2.朗读教学
课文故事结构相同,角色众多。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抓住角色语言,读出对话的语气。重点指导第10自然段,由扶到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的乐趣。
3.语言运用
本课可以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教学思路展开,创设多个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学会复述。第一个语言训练点是小动物说的话,可引导学生发现并习得这种“先肯定后提出建议”的语言表达方式。第二个语言训练点是故事重复的语言支架。第三个语言训练点是“吆喝”,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演练“吆喝”,再迁移训练学生推荐一本书或一种酸奶等物品。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等8个字,正确读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
板块一
初读课文,走进故事
1.牌子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刚才老师在门口看到一块很特别的牌子,你们想看吗?
(课件出示写着“卖泥塘”的牌子)
(2)谁卖泥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随老师书空写课题。指导书写“蛙”字。
(3)比较“买”“卖”,引导发现。
①谁能说说这一对双胞胎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②指导书写“卖”,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课件出示儿歌:有十它收钱,无十它付款,世人吃穿用,都靠它来办)
(4)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青蛙为什么卖泥塘?他是怎样卖的呢?
2.初读课文,情境识字。
(1)自由读课文,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课件出示:
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2)认读“烂泥塘”。“烂”在这儿的意思是“差,不好”。他觉得这个泥塘很差,很不好,所以想卖掉。
(3)他想卖出去,是怎么做的呢?又有哪些动物过来买泥塘呢?
课件出示:
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
“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
(4)认识“牌”,借助图片认读,并组词“牌子、扑克牌”。提示“牌子”的“子”读轻声。
(5)学习多音字“喝”。(课件出示“喝”的多音字组词)
(6)听到青蛙的吆喝后,谁来了?
课件出示:
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
(7)认读“水坑坑”,再读“牌子”“舒服”这两个轻声词。
(8)跟老牛一样,好多小动物都被青蛙的吆喝吸引过来。他们有的说缺点儿树,有的说缺点儿花,有的说缺条路……利用字理识记“缺”字。
(9)听了小动物们的建议,青蛙做了很多事。认识“采集、播撒、灌水、栽树、游泳”等词。
通过青蛙“卖泥塘”牌子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课题质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读课文后抓住“谁卖泥塘”“谁买泥塘”,进行随文识字。既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又解决本课要认识的生字。
板块二
梳理结构,朗读指导
1.青蛙第一次卖泥塘。
(1)自由读青蛙第一次卖泥塘。
(2)青蛙是怎么吆喝的?
课件出示:
“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
(3)指导朗读:抓住“喽”,读出吆喝的语气。
2.梳理课文:青蛙卖泥塘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
课件出示:
青蛙卖泥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买泥塘,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小动物来买泥塘。
他们给青蛙提了哪些建议?(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3.指导朗读:读老牛的话时,读出慢条斯理的感觉。体会“不过”“就”,读出前后意思的转折。
4.听了老牛、野鸭的话,青蛙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
l
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l
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5.教师示范读,指名学生练读,指导读好长句子。
6.青蛙最后的吆喝。
(1)当青蛙做了这些事之后,他又开始吆喝了,他是怎么吆喝的?
课件出示:
“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
(2)朗读指导:读到后面语调慢慢变低,语速变慢,注意最后是省略号。
(3)最后他的泥塘卖出去了没有?
7.学生交流、朗读,梳理故事情节。
8.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文中的角色众多,但结构相似,因此在梳理情节时,应理清青蛙卖泥塘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指导朗读,读悟结合,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块三
指导书写,评价提升
1.出示生字,观察字形。
(1)课件出示会写字“蛙、破、搬、倒、籽、泉、卖、应”,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与不同点。
(2)发现疑难,交流书写要领。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1)“蛙、破、搬、倒”左窄右宽,其中“虫”字第五笔改横为提。“籽”左右等宽。
(2)“泉、卖”上小下大,要写紧凑。
(3)“应”字的“广”撇要舒展。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书写,并纠正。
5.抄写词语。
课件出示:
青蛙
草籽
野鸭
泉水
竹子
应该
花丛
尽情
道路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注意同样结构的生字的不同点,注意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这些观察和指导对学生的书写至关重要。写后及时评价反馈,指出优缺点,切实提高书写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可能会说什么话。
2.通过感悟语言,知晓青蛙卖泥塘以及小动物不买的原因,能说清楚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
3.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语复习,语言运用
1.复习词语,巩固字词。
课件出示:
青蛙
草籽
野鸭
泉水
竹子
应该
花丛
尽情
道路
牌子
吆喝
(1)注意读好“牌子、竹子”中“子”的轻声。
(2)对多音字“喝”进行词语认读并用词语造句。
2.理解感悟。
(1)理解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
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2)这个泥塘,青蛙觉得不怎么样。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烂)“烂”的意思是什么?
(3)结合课本中的图片,说说这个泥塘是怎么样的。
3.他写了“卖泥塘”的牌子,并大声吆喝,此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通过词语复习,巩固所学生字,通过对多音字组的词语进行认读,掌握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抓住关键字“烂”,体会文中角色内心的想法。
板块二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自读课文,理解运用。
(1)读课文第3~10自然段,说一说小动物们不买泥塘的原因。
课件出示;
l
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l
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l
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
(2)引导发现老牛和野鸭说话的规律:都是先说泥塘的优点,再说泥塘的缺点,中间都用了一个词语进行前后意思的转折。
(3)这两句的行文结构相同,但内容不同。引导学生在读的时候,抓住角色语言,读正确角色的语气。如,老牛说话的语气应是慢条斯理的,野鸭说话的速度稍快。
(4)青蛙的吆喝声还吸引了哪些小动物来买泥塘?
(5)其他小动物说的话都只是简单的概括,请依照老牛和野鸭所说的话,发挥想象,用“先肯定再提出建议”的方法,中间用上“不过、就是、但是、可是……”等词语试着具体说说。
(6)指名说一说:当时小动物们会怎样说?预设:
课件出示:
l
蝴蝶飞过来说:“这地方真好,青青的草,绿绿的水,可是没有花。”
l
小兔跑过来说:“这地方真美,有草有水有花,但是我喜欢蹦蹦跳跳,这里没有路。”
2.精读课文,感悟原因。
(1)小动物们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青蛙听到后做了哪些事?请从文中找出句子,画上横线。
课件出示:
l
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l
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于是青蛙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2)用词语概括青蛙做的事。(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
(3)最后,他的泥塘变成什么样了?
课件出示:
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
(4)来,大家一起帮他卖泥塘,一起吆喝一下。齐读第11自然段青蛙说的话。
(5)语言拓展,学会吆喝。
课件出示:
商店里有酸奶、果汁、西瓜……谁来吆喝下,帮商店老板卖一卖?
(6)比较阅读,体验语言。
青蛙的第四次“吆喝”最成功,告诉了我们泥塘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请同学们再读第11自然段,找出泥塘最吸引你的地方。
预设一: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
引导学生想象蝴蝶飞舞,小鸟唱歌的热闹场景。
预设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引导学生理解“尽情”,指导朗读句子。
(7)此时青蛙有什么感受?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青蛙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8)“愣住”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愣住了?他心里会怎么想?
(9)他的泥塘都达到了小动物们的要求,他为什么又不卖了呢?(因为青蛙听取了小动物们的建议:种草、引水、栽树、种花、铺路、盖房,将泥塘变得这么美。他认为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所以不卖泥塘了)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就是语言积累、学会表达的过程,通过发现句式的规律,练习模仿说话。通过概括青蛙为卖泥塘做的事,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板块三
演读课文,体悟情趣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1)小组内分角色练习。
(2)小组展示。
2.拓展延伸,总结提高。
(1)青蛙的泥塘变得这么美,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2)如果你们从现在的这个泥塘边经过,你还想给小青蛙什么建议?(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3)相信青蛙如果听了你们的话,一定会将泥塘变得更美丽的。
(4)小青蛙现在有这么漂亮的家了,它邀请我们一起去玩呢,我们一起出发吧!(课件播放歌曲《小青蛙回家》)
(5)小结:同学们,只要我们勤劳、肯努力,烂泥塘也能变成美丽的花园。让我们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自己的家乡出一份力,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吧!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小组分角色演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发挥想象力投入课文中与青蛙沟通交流,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创造力,使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和内容梳理上,注重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下面就本堂课的设计做以下反思:
1.读写结合,把握低段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把随文识字和识字、写字相结合,渗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契合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兴趣。在初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识字和写字教学,扎实有效地落实了让每一位学生掌握读写的教学目标。
2.深挖文本,设计有意义的语言实践点。
本课始终关注教材中出现的语言训练点,有目的、有梯度地进行训练。关注老牛和野鸭的说话方式上的共同特点,即两者在说话的时候都是先说优点再说缺点,中间通过运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不过、就是”进行连接。我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角色语言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想象和交流小兔、蝴蝶、小鸟和小狐狸等可能说的话,让学生迁移运用,感受这样说话的好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1个字,会写“宁静、光线”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课文生字、词语,对海底世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到海底探险,感受神奇的海底世界。
二、
理解内容,感受语言
1.海底的光和声音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思考:“依然”是什么意思?(仍然)原来海底并不像海面那样波涛澎湃,也不像海面那样光线十足,越往下越黑。
(2)海底有光吗?请你勾画出相关句子。
小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宁静,黑暗,却有着点点星光,这多么神秘,多么奇异啊!让我们不由的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啊!
(3)海底有什么声音?指名朗读。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感受“窃窃私语”。
① 理解什么是“窃窃私语”?
(“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
②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③句子对比: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轻微的声音。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好像他们在说悄悄话,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④是啊,小动物在“窃窃私语”呢?我想再读这句话,你会读的更好。
(4)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除了这几种声音,还会有什么声音?你能继续说一说吗?
2.动物的活动方法
(1)思考这段写了什么?围绕哪句话写的?
(2)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写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法?
(3)他们的活动方法是什么样子的?
(4)你还知道海底那些动物的活动方法吗?出示龙虾,吸盘鱼的图片。
师总结
3.植物之间的差异
从颜色、小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4.矿产资源
三、图片欣赏,感受奇异
海底世界,物产丰富,景色奇异,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海底图片吧。(出示图片)
四、美读课文,拓展提升
五、课外延伸,推荐书目
介绍推荐《海底两万里》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