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装公司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部有关信息显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约30万,比2009年多49万。急待就业的群体如大雪球般,不断滚动膨胀,无疑让形势更显严峻。
然而,有这么一位老师,她教学生“走街”去找工作;她让学生实习时带着针线包、创口贴;她的语录广为流传;素不相识的人按她的文章做,考上了公务员;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她带的班百分百就业。杨澜称“这位老师有点神”。
萨茹拉,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多年来,她为清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院校开设职业规划相关课程,是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中国第一人。
在萨老师看来,目前人才市场上的问题,并不是供大于需,而是个人的就业意愿、技能,与劳动力市场的机会、需求不匹配。而要达到匹配,毕业生就需完善就业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融合了态度、知识、技能等元素。给自己一个明确定位,并积极行动,才能与他人进行差异化竞争,让全世界为你让步。
职业规划是流动的
“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这样的话,我们耳熟能详。如何规划,却是一门学问,许多人不得要领。
正如萨老师的学生所说:做规划,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作。要么计划不适合性格,不能坚持;要么计划不科学,没能力驾驭;或者有了计划,但时间安排不合理、没对突发事件有预期;或者计划太严格,没给自己时间来满足兴趣爱好,最后厌烦计划……
张林清楚地记得当年的困惑:他想成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长,但专业是通信工程,跟从政没关系,他不知是改理想,还是放弃专业。萨老师说要坚持理想,但要设计具体步骤。
萨老师提了三条建议。一、认真写份简历,写清为实现理想,自己做了哪些事,将来还要怎么做。二、给国家民委主任写信,说自己正为实现理想勤奋学习,告诉他少数民族学生在追求理想路上的困难。三、给现任延边州州长写信,告诉他有一个年轻人为了延边的未来在奋斗,也可以说说大学生的心声。张林愣住了:怎么可能给这些大人物写信,写了他们也不会看啊。
他按萨老师的指示,半信半疑上了延边州政府网站,果真看见州长信箱一栏。他花通宵写了一封信。第二天,他查看信箱,发现【已办理】三个字,惊奇不已,打开一看,是州长办公室回复了他的疑问。他兴奋极了,老师的建议太灵了,虽然自己只跨出了一小步,但也是离理想更近的一小步。
在萨老师眼里,规划有“流动性”,是动态的。一次上课,她邀来几位上海海洋大学的教授、一位公司老总参与,在互动环节,一位女学生顺利换到了那位老总的名片,并得到机会和他交流,争取到了实习名额。对于她来讲,职业规划可能就因这次见面,而要做即时调整。
一次和学生闲聊天,萨老师问对方:听说你在魏公村住,那里有什么好吃好玩的,有什么有趣的地方,都能答上来吗?学生答不出,立刻意识到,很多时候对事情一知半解,对问题不能深究,才会导致规划的不自信、焦虑。而在萨老师调教下,学生都学会了不断捕捉新信息、新机会,修正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以及更远更大的计划。
如何深究问题?拿逛街这件平常事来说吧,“眼睛要‘贼’一点”。原来逛街也可以分层次。低层次的只是消费娱乐,高层次的还有新事物的发现、新想法的浮现。还可以研究店面摆设、店家打折方式,也可以研究过往人群,还可以关注交通变化、新建的建筑。在工作计划本子上,点点滴滴记下这些信息,是一种记录、督导,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有了好的方法才能有好的过程、结果。
曾有一个女生,听了萨老师的课,就有了一个想法――努力进校学生会最难进的部门外联部。因为外联部是要害部门,既能时时把握校内信息,又可以不断扩展校外交友圈。而在外联部期间,她为学校的“十大歌星赛”拉了三万元赞助。这样的经历,给了她一个较高的起点,从此,整个人生都“系统升级”了。
萨老师语录:
不会计划的人最后就会被计划掉。
生存很重要,然后是发展,最后是实现梦想。
你要看最优秀的同龄人现在在做什么,你拿什么去和别人竞争。
工作的第一家公司一定要是好公司――工资可以低,但氛围一定要好。
要背好《学生守则》和《员工守则》,因为规矩最重要。
生存靠的是主业,业余时间搞搞副业也是一种积累,时间长了,说不定副业的价值就超过了主业。所以说“职业要有三棵树”。
多关注国际上的相关机构和论坛,看他们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方面的观点和措施,来修正我们的教学研究和学习。
如果你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处处可以找到资源
“找工作很难吗?我不觉得。”现在的就业形势下,像萨茹拉这样敢“口出狂言”的人确实少见,但她的学生们相信她的话。
萨茹拉对学生们说:找工作容易,你们就去咱学校后面的科技大厦,从一楼开始挨个敲门,就能找到。大家都把这话当成玩笑,只有一个男生记在了心里。
毕业前夕,大家都在为找工作抓狂时,这个男生腼腆地告诉萨老师,他找到了一份和专业对口的工作,要谢谢萨老师。原来他果真去了那座大厦,当走到三楼的时候,一家IT公司录用了他。
萨老师最爱灌输给学生的一个理念,就是找工作时要大胆,尝试着去做一些自己认为不可思议的事。
有一个钢琴专业的学生说,他梦想当一名流行音乐作曲家,像偶像周杰伦一样。他还把周杰伦的很多歌重新谱了曲,加入自己的理解,很有味道。萨老师立刻建议:“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北京的资源?你可以去音乐公司自荐作品啊。”
聊了几次后,男生动心了。一段日子之后,他兴高采烈地说:“老师,我找到公司啦,公司老板姓周,叫杰伦!”
事情的经过充满戏剧性。男生在同学的帮助下,查到了周杰伦的歌迷会,查到了周杰伦到北京参加音乐颁奖典礼的具体时问。那天,他和朋友一起去机场接机,几经周折见到了周杰伦,递上了自己编配的乐曲。几天后,他在一个书城的读者见面会现场,见到了周杰伦的最佳拍档、台湾著名词人方文山,并和方文山聊起了民族音乐的问题。后来方文山在新浪博客上,特意介绍了他的音乐。
正因为有这些执著追求的行动,男生为自己探索出了一条梦想之路。
萨老师一直鼓励大家利用环境修炼自己,锻炼胆量,找到机会。一年快到圣诞节时,她突然向大家提了个问题――为何不去大使馆过圣诞节?有的学生真行动了,最后竟有三个大使馆欢迎学生去过圣诞节,它们是沙特、日本、印度大使馆。
萨老师还通过114查号台、邮政号码本,查到联合国驻京办事处35个办事机构的联系方式、电话,发在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班的公共邮箱里,方便学生查询。后来有学生主动联系,去了这样的机构做实习和兼职。曾经有学生问如何找实习单位,萨老师居然让学生“上百度输入国务院,按回车,找个感兴趣的,拿着开的介绍信就可以去了。”这种“异想天开”的做法也成功了。
其实萨老师是从心态下手,很多人找不到工作,是被“怕”、“担心”困住了。成功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敢于放开自己。资本需要积累,人需要历练,没有行动,哪来结果?坐等天上掉馅饼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然,很多时候,资源还可以靠自己对细节问题的把握、创造。
一个男生找到一家大型服装公司的实习工作,任务是为即将开始的全国十几个城市的服装展销当摄像。萨老师告诉他,随身带上针线包、创口贴,还可以自己想想再带些什么东西。
从大连回来,男生高兴地告诉萨老师,带的两样东西派上用场了。模特在酒店走秀,临上场时裤子被撕破了,男生拿出了针线包。电工师傅布线时割破了手,创口贴也派上了用场。一站下来,男生成了团队里最受欢迎的人,也受到了老板的关注。
萨老师告诉他,接下来的几站,不用带这些了,就负责在饭桌上收营销商的名片,每人要两张,一张给老板要,一张自己留着。回来之后,老板找不到营销商电话时,第一个想起来的人就是这个男生。
第三次出发前,萨老师告诉男生,每天都要把当天的事做详细记录。回来后,男生把记录整理好,交给了老板。同时去的十名毕业生,最后只有这名男生和某名校一名学服装设计的学生留了下来。
因为男生的出色表现,老板考虑要让他担任某市北方区的经理,让他做份营销策划书。男生做好,先让萨老师过目。萨老师说这可不行,咱们一起加班,再做两份吧。第二天,面对三份不同方案,老板当即拍板,任命了这个男生。
萨老师语录:
像大腕一样地生活和奋斗吧。
一个人后面总站着七个人。
有朋友我们就会有未来,有团队我们就能打天下。
成功人的习惯,是敢想敢干,外加脸皮比较厚实而已。
要学习苍蝇那种能够在狭小的空间,迅速找到出口的本领。
如果你想做什么事,赶紧去做。
做人要做100度,就是让水沸腾的温度。
你要去向世界要,不然世界什么都不会给你。
厘清自己的人际关系
一个大四学生找到了一份医药公司的工作,很兴奋地来告诉萨老师,说公司让他一周后去报到。萨老师告诉他:“这一周你要在寒风中站着。”
一周后,学生又来了,说公司把他分到了外地,他觉得很不公平。萨老师问他这七天做什么了,回答是“上网,睡觉,买点东西”。萨老师说:“我要是你,这七天就跑遍市里的大药店,做做行业调查,看看药店和顾客对公司生产的药有什么反响、喜欢什么样的药。七天之后,你拿着厚厚的调查报告去见老板,我不相信他会派你去外地。”
一个研究生和分公司领导去南京总公司开会,萨老师问她,有没有带北京土特产给总公司同事,学生说准备带一份。“带一份不如不带,这不是让分公司领导没面子吗?”萨老师建议她也为领导准备一份,花不了多少钱,取得的效果却截然不同。
以上这些,都是萨茹拉说的“我要感动死你”原则。她常对学生建议:多从单位和领导的角度着想。“比如你想应聘记者职位,看看本地发生了什么新闻,联系一些大的媒体。他们如果人手不够,你可以帮他们去采访地拍照。”
“子承父业”是一句老话,被很多崇尚自我、追求独立的年轻人不齿。但萨老师觉得这是规划职业生涯中应认真考虑的问题。
几年前,有个学统计学的女孩来咨询,萨老师得知她的母亲是教师,而她的言谈举止大方得体,也很有教师风范,便建议她去任教。女孩不同意,执意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考了两年没考上。最后她去了新东方任教,现在非常出色,统计学知识也应用到了教学管理中,最近正打算自己办一个新教学点。
还有一个年轻女孩,妈妈开小卖部,她发誓绝不像妈妈那样生活,但她从小就知道怎么进货、怎么把东西卖出去,她的这个优势自己却没意识到。后来她在职场几经波折,最终还是开了一家公司,做出口生意。
“父母的职业耳濡目染,会对人产生很大影响,而且父母会有些人脉,帮你更顺利地进入职场,为什么不优先考虑呢?”
萨老师建议,年轻人面临求职时,不妨拜访一下父母在本地的朋友。“中国是一个讲人情的国家,有时单位更愿意要熟人推荐的人。就算不能帮你找工作,听听他们对职场的建议也有好处。”而且,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去餐馆吃饭时,可以看服务员如何对待顾客、老板;坐出租车时,可以和司机聊聊八卦……这些正是年轻人需要增加的知识。
有人会问,我父母都是农民,没法交流职场经验啊。萨老师说:“什么时候买种子农药,什么时候播种,自己留多少收获卖多少,怎么卖……农民都有经商的头脑,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一整套东西。”
萨茹拉就是这样,不断推动稚嫩的大学生向职业人靠近。最神的,是一位远在西北、素未谋面的女生,在临近面试时,看了萨茹拉发表在博客上的、如何参加公务员面试的文章后,顺利地考上了家乡的公务员。另外一名文学院的女生,也是看了她的博客,最近顺利地考上了地方公务员,正在等待体检。
“我热爱我的学生,我要永远和我最亲的学生在一起。”这就是神秘莫测却又亲切热情的萨茹拉。
萨老师语录:
性格一定要好,就像招财猫一样。
你给他名片,他要是不给你他就不是人,那一沓名片就是最好的资源。
一个人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受自己圈子的影响。认识层次高的人脉圈,有助于提升自己。
趴在地上做人,要和品德高尚的人做朋友。
人的修炼不要挑地方,不要抱怨环境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