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一、结合实际,巧用资源备好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课备充分,才能上好课。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案、课件、资料、作业……怎样利用好这些资源为自己教学提供服务呢?我觉得在备课时教师就要在深钻教材基础上,充分去浏览这些与教学相关的资源,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摘取对自己课堂教学有益的教案,图片,课件,作者资料、背景资料等,优化组合成适合教师自己教学风格的个性化教案,制定能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辅助课件,为教学提供有力保证。如我在准备执教《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前,为上好这堂课,我除了浏览远程教育资源网提供的教学设计,还浏览了相关教学设计不下十篇,结合我们农村学生见识短,根本没人去过“鸟的天堂”这个地方,摘取了资源提供的大量关于介绍榕树美和鸟的天堂鸟多的图片做成了课件,并把其中最能体现“鸟的天堂”美的一张图片做了课件主画面,配上了舒缓的《秋日私语》钢琴曲,让课件声形并茂,能直观形象地体现大榕树的美和“鸟的天堂”的美,更能让学生进入课堂就犹如置身于“鸟的天堂”,渲染气氛,为学生感受榕树美和鸟多这一课文重难点奠定了一定的学习基础。

二、直观形象,巧用资源上好课。

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主要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悟文本,每节课的关键就在于怎样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而农村学校的教学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往往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突破时大多是采取“死记硬背”、“多讲”、“多读”等方式让学生强化记忆、理解,很少由学生自己直接主动探究感受体会的,那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很死板,不能灵活运用。但是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巧用资源,把对课堂教学有利的资源引进课堂,那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教学效果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文章的难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单纯地让他们读,不借助媒体的辅助,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在教学这部分时,为了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我除了让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出示了事先从资源上下载的课件:翠绿的大榕树和配有这句话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新的生命”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再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与伙伴交流交流,最后全班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有了课件直观形象的课件的辅助,思维活跃:有的说是风吹,有的说是阳光的照射,有的说是藏在树叶下小鸟在动……学生畅谈自己理解后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就能把大榕树的美、生机勃勃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让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达到预定的目标。

三、激情感言,巧用资源拓展课。

现代语文教学模式,特别注重课堂结尾的总结与延伸,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语言。但是仅凭教师简单的说教,是调动不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的。如果能巧妙地用好远程教育提供的教学资源,就能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情感,更容易打开话匣子,有感而言。同样我在教学《鸟的天堂》快结束的时候,趁学生正沉浸在“鸟的天堂”美景中,教师忽然话锋一转,播放了资源中引用的一个片断(出示“鸟的天堂”环境被破坏的图片):一个来自网上的最新消息,“鸟的天堂”由于人们不爱护环境,使“鸟的天堂”不再是“鸟的天堂”,很多鸟飞走了,湖面上许多垃圾漂浮……老师声情并茂朗读后,痛心地问:同学们,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说什么?会做些什么?学生亲眼目睹此景,纷纷围绕“做环保小卫士”发表自己见解,这样既训练了学生语言,又达到了渗透环保教育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超载”现象 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52-02

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虽然提高了,但是却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教师为了追逐教学的新潮流而采取了一些新形式,但是再新的形式也应和教学的实际需要相适宜。接下来笔者就着重分析一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超载”现象。

“超载”现象一:学习方式复杂

《语文课程标准》一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有的教师却没能准确的把握这一学习概念,在教学中虽然采用合作学习、探究等学习方式但是收效甚微,甚至有的学习方式竟然成了提高教学效益的负担。

举例分析:

在讲《梅花魂》的时候,一位上展示课的教师是这样上课的:

品词读句,感悟“梅花魂”――“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问题1: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

问题2: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

问题3: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当问题布置完以后,教师就让学生开始小组讨论。这样的教学设计一眼就能看出问题,问题1和问题2都没有讨论的必要,学生在课上虽然热热闹闹讨论,但是学生的自主性和品读感悟文本的能力根本没就没有被激发出来,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毫无效益的,所以只能是教学的负担。

对策分析:

要想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有效就必须整合与优化。因为课堂需要,我们在一堂课中可能会用到几种教学方式,像自主探究的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都是经常用到的,但是这些方式如果不整合就会毫无头绪,学生学习的效率也会降低。要想发挥教学方式的作用,教师要把启发式教学和有意义的讲授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效益。

“超载”现象二:教学激励频繁

自从新课改以来,我们对教学评价的关注也提高了,一直强调鼓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但是在课堂的教学中过渡的评价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些困扰,甚至一些过渡的评价会适得其反。

举例分析:

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中做了一次课堂观察,观察的维度就是教师的激励性语言的运用次数,在统计中笔者发现,这名教师一节课说了10次你真聪明,说了6次你真了不起,说了4次你真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好孩子,说了2次做的很棒。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没有问题,但是“糖吃多了也会腻”,学生也不例外,类似的评价听多了也会觉得麻木,如果一节课下来,没有响应的指引和纠正学生也就没有进步,所以我们不能让频繁的教学评价束缚我们的教学脚步。

对策分析:

教师的评价必须有,但是我们的评价不能是盲目的,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他们在教师的评价中分辨是非,如果一堂课都是激励性的评价,效果反而会为其所累。要想避免激励的频繁性,发挥其有效的作用,我们的教师就要将激励与批评有效结合。学生在上课中表现好,理应激励,这样的激励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生课上的行为不规范时,就应该有相应的批评来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不为过渡的、频繁的激励所累。

“超载”现象三:课堂提问繁琐

课堂提问是一门极强的教学艺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多提问题才是启发式。于是课堂上到处都是问题,最后整堂课下来学生们也没有自己的思考余地,只是机械的在回答每个老师的问题。还有的教师,自己根本没有设计出合理的问题,在逻辑上都是混乱的,所以当学生听到问题后也都是一头雾水。

举例分析:

比如,在讲授《难忘的一课》时,教师在学生读完一遍课文的基础上一连串提出了三个问题:

1、孩子们我们试着回忆一下并试着说一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2、这“难忘的一课”到底是什么内容,以至于作者终身难忘?

3、这句话在课文中总共出现了几次,各在什么地方?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教师在学生读完一遍课文的基础上就提出了三个问题,这样的问题对于初读课文的学生来讲根本就是一个困难,所以说教师的问题过于繁多。

对策分析:

教师的问题要适度,尤其是要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一节课可以是被主要问题串联起来的,但是不能一堂课都是问题,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设计精而简的问题。比如设计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一些有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毕竟挑一挑摘到桃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过多的问题只是负累。

“超载”现象四:教学内容冗长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对于一些课文内容我们只要把精华的部分让学生掌握了就行,没必要无休止的去拓展和延伸,这样只会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长文短教”、“长文精教”也是一种教学策略。

举例分析:

一位教师在讲授《鸟的天堂》时在导课的时候就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展示了很多和榕树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茂密的树木,在讲这些时又把“鸟的天堂”进行了解释,然后才让学生进入文本阅读的。当教师讲到第三部分,也就是10到13自然段的时候,又用到了多媒体,那就是让学生们观看《鸟的天堂》视频,体会鸟的天堂的情景。这时候学生们一看视频出现了,就都比较兴奋了,当教师再布置阅读和思考的任务后,学生们很难再静下心去思考了。

整堂课的问题就在于教师把教学内容设置的过于冗长了,尤其是多媒体的不当使用,更加剧了内容冗长的时间,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策分析: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减少一些辅助设备的使用,没有花里胡哨的形式,只追求实实在在的内容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只有我们的教师将教材吃透,才能为学生们展现一场精彩的教学盛宴。

参考文献: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体会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它将小学语文中字词句篇的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能力统一整合起来,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通过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发展。这已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综合性学习虽然为学生学语文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也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优势,又要抓住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要求中所体现出的兴趣性、实践性、情感性特征这个契机,从而对学生进行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时,首先面临的是主题选择的问题。主题选择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灵魂。一个好的主题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不是信手即可拈来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寻找和提炼。寻找和提炼主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拓展教学问题

课堂具有生成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对教材的深入学习,可能会产生有疑惑、有争议的话题。教师应有捕捉确定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意识,适时地捕捉住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一隐性资源,并以此为契机,适当调整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这些疑问中发现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题。

如《母鸡》一文中,平时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母鸡,在老舍先生的笔下俨然成为了一只伟大的母亲。学生们被这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鸡母亲形象震撼了。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疑问:是不是所有的动物母亲都会为了自己的孩子而不辞劳苦呢?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确定了“动物王国的母爱”这一活动主题。

二、延伸课文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富有启迪性,成功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对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抓住机会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语文知识、能力的运用和提高。

广东的一位老师在教学《鸟的天堂》后,组织学生开展了征集广告词、导游词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先出示了小鸟天堂景区征集导游词及广告词启示:广东新会小鸟天堂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为进一步提升景区形象,吸引更多的游人前来观赏,现向社会征集导游词及广告词,真诚希望您能踊跃参与,为小鸟天堂的发出一份力。――江门市新会小鸟天堂有限公司。然后老师带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进入“广东新会小鸟天堂”网站,点击“景区概况”“百年古榕”“百鸟归巢”“鸟声欣赏”“鸟博物馆”等栏目。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欣赏图片、音乐并收集文字资料。学生被一张张精彩的图片和丰富的文字资料所吸引,不住地发出赞叹声:“哇,真不愧是鸟的天堂。”教师接下来组织学生编写导游词或广告词,并力求新颖。展示成果后把优秀的导游词和广告词用E-mail发往“小鸟天堂旅游有限公司”。

三、紧扣单元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为了体现训练重点,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每个单元中的文章在体裁和写作特点方面都是相同或类似的,因此,教师要准确、熟练地把握单元内容,并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去。让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都成为单元知识序列的再造、拓展和升华。

例如有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学完《秋天的雨》《听听,秋天的声音》一组内容后,在多彩秋天的熏陶感染下,学生们非常激动,纷纷表示想到大自然中去接触感受一下生活中的秋天,看看生活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看到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样子,这位老师顺势布置了“搜集秋的足迹”的活动。孩子们搜集了各种秋的足迹:叶子、枯花、树根、小种子等,在搜集中孩子有了许多新的发现。一番仔细观察,再加上学生们丰富的想象,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诞生了。随后,老师又组织学生进行“品秋”――品析描写秋的文章;在课堂上“展示秋”――孩子们的课桌上摆满了各种“收获”:图片、文章、花卉、树叶、果子、自办的小报等琳琅满目。在展示时,学生们有的将叶子拼成了一座花园房子,并讲述了一个关于花园房子的故事;有的用一棵棵果子在大纸上粘成一个“秋”字;有的朗诵一首秋天的长诗;有的讲述一片叶子的神奇经历等学生们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秋。

四、整合相关课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追求;真实;语文;教学课堂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真实”应该成为引导学生体验文本情感等丰富意蕴的基础与生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为了追求功利而不顾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以致于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屡屡出现失真的场面。请看以下几个严重失真的语文阅读教学案例。

一、语文课堂呼唤真挚的情感

一次语文竞赛课,老师在执教《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为了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完整地体现课文内容与情境而对学生说:“请同学们把这些小船、榕树、房屋、鸟儿、游客等塑料图片都贴到黑板上来吧。”几位学生迅速地走上讲台,将小船等塑料图片贴到了黑板上。之后,这样教师又兴致勃勃地让学生读了《鸟的天堂》中第12和第13自然段,体会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然后,问学生:这样的生态环境“美不美”、“需要不需要保护”、“如何保护”等。下课了,学生眼巴巴地望着那些鸟儿等塑料图片,满心期待着老师会将之送给他们。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教师因为这节竞赛课的教学任务已经顺利完成了,学生也已经圆满地完成了配合老师上竞赛课的使命,这位教师又要准备下一轮比赛的备课了,所以,看也没有看学生一眼,就将那些贴在黑板上的鸟儿等塑料图片通通收到塑料袋中带走了。学生的眼里顿时流露出失望的神情。

这位教师为了让自己的竞赛课达到预期的目标,不仅漠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而且还欺骗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在课后一旦明白这位教师根本没有将鸟儿等塑料图片送给他们的意思,而教师的提问“美不美”、“需要不需要保护”、“如何保护”等,只不过是这位教师在竞赛课中展示给评委的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环节,表面上似乎非常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学生却成了这位教师表演的道具,心里该有多么的懊恼与失望啊。这位教师如果将那些鸟儿等塑料图片送给学生,也许我们的学生会终身难忘这节课、这位老师和哪些美丽的鸟儿等图片,终身难忘在这节课中感受到的真挚情感。这么美好的事情,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语文课堂呼唤真实的语言

笔者在一次视导检查中发现这样一个语言失真的课例。教师在教学完了白居易的词《忆江南》之后,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在黑板上展示与江南美景相关的内容。有一位学生画了一幅一位古代的官员躺在床上梦见江南的青山绿水的图画,当然,其梦境画面是用一个箭头从官员的脑袋中指示出来的。(估计是教师事先安排的)这位教师问道:“请你说说,你画的这幅画的意思,好吗”学生说:“我给这幅画题名为《梦江南》。”这位教师很有兴趣地继续问道:“请说说命名为《梦江南》的原因。”学生说:“白居易以前在江南某地做过官,后来离开了江南。白居易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回到江南欣赏那里的美景,所以连做梦都离不开江南的美景。”教师称赞道:“这位同学说的真好。同学们鼓励他。”于是全班学生一齐热烈鼓掌。那个学生高兴的坐了下来。

课后,我问班里的其他学生:“那位同学说的话好在哪里”有几位学生七嘴八舌地说道:“不知道。反正老师说好,我们就赞扬他了。这是老师给我们做的课堂规定。”我认为,这样的写景古典诗词,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浅吟低唱感受词的节奏美与意境美,讲讲江南美景的具体表现,画画有关江南美景的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高尚情趣就可以了,没必要刻意追求不真实的拔高,应该要让教室里充满着学生发自内心的声音。

三、语文课堂呼唤真切的感悟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留白艺术;兴趣

留白是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无论是在绘画、摄影、书法当中都是比较常见的,留白能够激发大家的想象力,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能够给人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学会欣赏留白能够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教师们可以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来让学生体会留白的艺术,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留白的处理,通过留白教学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可以看到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都是居于主导地位,教师们给学生传授了太多的知识,以至于学生很少有时间来独立的思考,教师们在对待留白艺术的教学的时候也是以教师的灌输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那么,到底怎样运用留白艺术来激发小学语文课堂的活力呢?笔者将在下文谈论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留白艺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让学生更多地投入到语文课堂当中,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根本也最直接的动力,教师们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是不感兴趣的,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非常的被动,这种被动的学习和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完全是不同的,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给学生灌输过多的知识,教师们要以引导式的教学为主,教师们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自,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让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指令来进行学习,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设置一些悬念,通过这些悬念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当中。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教学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速读课文,之后去仔细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教师安排这个任务之后学生会自己读书、自己思考,学生也会在小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教师在进行文章段落的教学的过程中会直接把段落划分的结果告诉学生,这样的教学不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也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也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也相当于给学生设置了一些悬念,这样学生需要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判断去解开这些悬念,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学生会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二、运用留白艺术实施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有自己的个性的,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和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家庭里长大,他们的认知水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都是不同的,所以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这对培养学生的个性是很有帮助,教师们也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能够自主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更多的了解学生,也能够调动学生自己理解文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运用留白艺术拓宽探究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师们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利用留白艺术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太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他们只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是比较单一而且僵硬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们不能够把自己当成课堂上的主体和权威,要多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比如说,教师们在进行《鸟的天堂》的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且大胆地说出来,同学们一起帮忙分析。教师们需要尊重学生的质疑,还要鼓励学生相互作答,之后教师可以进行重点指导。

四、结语

留白艺术被普遍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发展有较大的帮助,所以,留白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们要注意巧妙地运用留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来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们要通过留白艺术的运用来设置一些悬念,也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玲莉.在课文“留白处”等待精彩DD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课程教育研究,2012,(31).

相关期刊更多

下一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省文化厅

数码影像时代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协

凉山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