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动机正反转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033-02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时要求教学一线的教师必须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这部分内容在电工技术教材中至关重要,它是将前面所学的交流电路原理、变压器、电动机及电工测量等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应用。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谈谈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教学思路。
1 教学整体设计
电工技术是研究电能与其他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及其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学科,而电动机及其控制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尤为重要[1-3]。在工农业生产中,生产机械往往要求其运动部件能实现正反2个方向的运动,例如铣床加工中工作台的左右、前后和上下运动,起重机的上升与下降等,这就要求电动机能实现正反转控制。从电动机的原理可知,改变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即可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而改变三相电源的相序只需任意调换电源的2根进线,电路如图1所示。将课堂搬到实验室,边教学,边实验,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学习和实训使学生掌握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原理和安装调试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以就业为导向,采用项目式教学,使学生在逻辑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方面都可以得到一定的锻炼与提高。
在关于低压电器及控制电路2个部分内容的处理上,可由一般习惯先集中介绍各类低压电器再讲控制电路,改为将电器及电路合在一起介绍,即先给出控制电路图,再介绍该电路图中所涉及的各种电器的结构与功能,最后说明该电器的功能如何在电路图中予以实现[4-5]。后者系统性似乎稍差,但从学以致用的角度看,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接受与记忆,这也是针对职业教育特点的一种尝试。
2 控制线路的原理与特点
2.1 具有连锁控制的电动机正反转电路
联锁控制就是在同一时间里2个接触器只允许1个工作的控制方式,也称为互锁控制。实现联锁控制的特点就是将本身控制支路元件的常闭触点串联到对方控制电路的支路中。
2.1.1 电路原理与特点。图1左边是主电路,正转接触器KM1的3对主触头把电动机按相序L1—U1、L2—V1、L3—W1与电源相接;反转接触器KM2的3对主触头把电动机按相序L3—U1、L2—V1、L1—W1与电源相接。因此,当按下正转按钮SB2时,KM1接通并自锁,电动机正转;如果按下反转按钮SB3,则KM2接通并自锁,电动机反转。当按下停止按钮SB1时,接触器释放,电动机停转。
图1右边是控制电路,它由2条启动支路构成,且在对方支路中相互串联上控制元件彼此的常闭辅助触头,实现互锁。从主电路可以看出,KM1和KM2的主触头是不允许同时闭合的,否则会发生相间短路,因此要求在各自的控制电路中串接入对方的常闭辅助触头。当正转接触器KM1的线圈通电时,其常闭触头断开,即使按下SB3也不能使KM2线圈通电;同理,当KM2的线圈通电时,其常闭触头断开,也不能使KM1线圈通电。这2个接触器利用各自的触头封锁对方的控制电路,称为互锁。这2个常闭触头称为互锁触头。控制电路中加入互锁环节后,就能够避免2个接触器同时通电,从而防止了相间短路事故的发生。
2.1.2 应用。上述电路中,当电动机在正转时,如要使其反转,必须先按停止按钮SB1,令KM1失电,常闭触头KM1闭合,然后按下SB3,才能使KM2得电,电动机反转。 如果不按SB1而直接按SB3,将不起作用。 反之,由反转改为正转也要先按停止按钮。该电路适用于重载拖动的机床等不能或不需要由一个转向立即换为另一个转向的机械设备,以减小换相对设备的机械冲击力和电机绕组受到的反接电流冲击,起到保护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作用。
该控制电路能防止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直接正、反转。 但是对于一些功率较小的允许直接正、反转的电动机,采用这种电路会使操作不方便,为此可采用复式按钮互锁的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
2.2 具有电气和机械双重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2.2.1 电路原理与特点。电路如图2所示,SB1、SB2是2个复式按钮,它们各使用了1对常开触头和1对常闭触头。SB1按钮的常开触头用来连接正转线圈KM1,其常闭触头则串接在反转线圈KM2的电路中;SB2按钮的常开触头用来连接反转线圈KM2,其常闭触头又串接在反转线圈KM1的电路中。当电动机正转时,按下反转按钮SB2,它的常闭触头断开,使正转接触器线圈KM1断电;同时它的常开触头闭合,使反转接触器线圈KM2通电,于是电动机由正转直接变为反转。同理,按下SB1可以使电动机由反转改为正转,操作比较方便。因此,还可以称图1的电路为“正—停—反”电路,而称图2的电路为“正—反—停”电路。
2.2.2 应用。该电路在电力拖动中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以保障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如Z3050型摇臂钻床的立柱松紧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X62W型万能铣床的主轴反接制动控制和CA6140型车床主轴正反向切削加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等。
3 线路安装与调试
3.1 按照原理图接线
主电路从QS到电机接线端子板的走线方式与单向启动线路完全相同。2只接触器的主触点合理布线实现换相。进行辅助电路接线时,可先接好2只接触器的自锁线路,然后做按钮连线,检查无误后,最后做辅助触点联锁线。随做随检查,反复核对,避免漏接、错接和重复接线。
3.2 检查线路
对照原理图、接线图逐线检查。重点检查主电路中2只接触器之间的换相线,辅助电路的自锁、按钮互锁及接触器辅助触点的互锁线路。同时检查各端子处接线是否牢靠,排除虚接故障。一是检查主电路。断开FU2以切除辅助电路。首先检查各相通路:2支表笔分别接L1—L2、L2—L3和L1—L3端子,测量相间电阻值。未操作前应测得断路;分别按下KM1、KM2的触点架,均应测得电动机绕组的直流电阻值。接着检查电源换相通路:2支表笔分别接L1端子和接线端子板上的U端子,按下KM1的触点架时应测得R0;松开KM1而按下KM2触点架时,应测得电动机绕组的电阻值。用同样的方法测量L2—V、L3—W之间通路。检查辅助电路。拆下电动机接线,接通FU2将万用表笔接于QS下端L1、L2端子,操作按钮前应测得断路。按下SB2应测得KM1线圈电阻值,同时再按下SB1,万用表应显示线路由通而断,这样是检查正转停车控制,同样的方法可以检查反转停车控制线路。按下KM1触点支架应测得KM1线圈电阻值,说明自锁回路正常,用同样的方法检查KM2线圈的自锁回路。检查电气互锁线路,按下SB2(或KM1触点架),测得KM1线圈电阻值后,再同时按下KM2触点架使其常闭触点分断,万用表应显示显示线路由通而断;说明KM2的电气互锁触点工作正常,用同样的方法检查KM1对KM2的互锁作用。检查按钮互锁线路,按下SB2(或KM1触点架),测得KM1线圈电阻值后,再同时按下反转启动按钮SB3,万用表应显示线路由通而断,说明SB3互锁按钮工作正常,用同样的方法检查SB2的互锁按钮的工作情况。
3.3 通电试车
上述检查一切正常后,检查三相电源,装好接触器的灭弧罩,清理实验台上的杂物,在教师监护下试车。注意观察电动机起动时的转向和运行声音,如有异常立即停车检查。
4 结语
这次课所用的实验设备简单,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实验教学同理论教学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将实验方法应用于理论教学,既能使课堂教学更直观、生动,又能将实验中的难点、重点分解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处理、消化,降低了实验操作的难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 参考文献
[1] 常晓玲.电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华满香,刘小春.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 田淑珍.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电工实训》是电子电工类学生必学的一门专业课,并且有与理论相对应的实训课。以前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都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操作步骤,在撰写实验报告时没有学生提出各自的建议。这样,教师有效地控制了实训步骤中不安全因素,做到整个教学秩序“井井有条”。这会使不少同学把刚开始的学习兴趣变成了厌烦、逃避甚至和教师对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意识越来越淡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无从着手,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些问题呢?
去年我带12春电子二班的电工实训课,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电动机的控制线路。刚开始我是讲解原理,强调接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接线试车。每个内容都得3-4节课学生才能全部接完并试车完毕,而且效果不怎么好。后来有一节课是《电动机双重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因为学生前一节课刚学过《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大部分学生掌握还好,我就先把本节课的实训要求大概讲了一下,然后把班上学生按照平时表现和学习成绩分成15个小组,(当然每组的好,中,差学生合理搭配,以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接下来,让每组学生根据任务和前面的知识自己分析,设计原理图,设计好的经过我的检查就可以接线试车。但是由于强电的安全隐患,所以在线路检查时,我都要给学生做指导,如主电路中的“换相,短路,通路”等,还有控制电路中的“启动,制动,互锁,自锁”,让学生在试车之前做到心中有数。效果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很多同学在课前五分钟都试车成功,而且组内同学都在相互帮忙,互相学习。在撰写实训报告的实训心得时,好多同学写道“这节课我终于知道了如何换相….”,“在组长的帮助下,这是我第一次按时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好高兴….”,“我不仅自己做完了这个任务,还帮助第二小组的同学完成了试车….”等等。阅完实训报告,我心里特别高兴,这是第一次比较成功的实训课,对本次实训课做了简单的总结。
一每次实训课必须制定一个确定的目标。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内容,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难点,教学形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统一评价,让学生在项目完成后能有一种成就感。
二实训的过程极为重要。我们这种方法,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我们在实训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模块,各个部分强化突破,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老师对于个别学生的指导必须恰到好处。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教师指导深度要有所不同。我们实训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即使学生有问题,也应该是启发性的,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这样,学学生不仅记忆深刻,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四要让学生人人都参与项目,并能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依赖能力强的学生,要让他们在实训有事可做,所以在分工中任务明确,要求组内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设计任务,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挑选出较好的原理图去应用。每生一块控制板接线,并推行“一帮一”的措施,对部分学生及时帮助纠正,提高教学质量。这样的教学法,主要是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也从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主为,转变为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发展为主,这为职校生走向社会,找到自己能胜任而满意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拖动;课程;教学效果
1.明确电力拖动的概念、特点和主要应用范围
电力拖动是指用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使之运转的一种方法。电力拖动系统由电源、控制设备、电动机和传动机构四个子系统组成。电力拖动系统主要应用于社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车床、钻床、铣床、磨床和其他各种行业企业生产设备等各种各样的生产机械中。电力拖动具有方便经济、效率高、应用范围广、调节性能好和易于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特点。
2.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1夯实理论基础、规范基本操作
良好的基本功是学好电力拖动课程的前提,规范基本操作是学习、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先决条件。每个课题都有它的规范性,正如小学生入学时,老师先对学生进行笔姿、坐姿的训练,只有先握好笔,规范写字姿势,才能写得好字,并提高写字的速度。在教授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前,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常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要实现其功能都需要哪些必要的电器。如“低压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继电器”等低压电器。不但要明白这些电器的工作原理、功能,还要知道其在电路图中所使用的代表符号。其次,要能看懂电路图、接线图和布置图。尤其是在设计低压电器布置图时,要充分考虑布线需要,尽量避免导线交叉,不好走线,同时要照顾低压电器整体布置效果是否美观紧凑。再次,熟悉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安装步骤和基本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2.2理论联系实际,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
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教学融为一体,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保证电力拖动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专业理论教学是技能训练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专业理论教学要为技能训练教学服务。在电力拖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保证二者的有序、紧密衔接。在进行技能训练教学之前要将技能训练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要让学生知道我们即将进行的技能训练教学需要这些专业理论知识,必须学好、学懂,否则将直接影响下一步的技能训练效果。两者的教学地点最好选择在同一地点进行,最好放置在实训车间、实训设备周边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两个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充分保证教学效果。
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象与抽象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从形象事物中感受抽象理论,用较短的时间理解理论知识,并用以指导实际操作,让理论知识渗透实践中,并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教学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讲授“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正反转控制线路主要用途是什么?最好让学生亲眼目睹机床正转、反转的情形。其次,讲解正反转控制线路图,通过线路图的讲解让学生知道电动机正传和反转是怎么实现的。再次,根据电路图亲自动手接好电路。最后,接好电路后与真实的电动机连接,通过按钮控制电动机正传和反转。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亲眼目睹自己的劳动成果等一系列的教学过程,充分保证了教学效果。
2.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抓好“两头”,促“中间”
在电力拖动技能训练过程中,充分利用小组教学的优势,在小组之间制造“比、赶、超”的教学氛围。要根据全班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能力,把全班学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一头)是组织纪律性强、学习态度认真、操作技能掌握得较好的学生。第二部分(另一头)是纪律性较差、怕苦怕累、操作技能掌握得也较差的学生。剩余部分(中间)是各方面表现得一般的学生。在训练中,认真抓好“第一部分”学生,使他们的操作技能达到或超过教学大纲的要求,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对“第二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很好地向“第一部分”学生学习外,更要耐心帮助他们真正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抓好了“两头”,使得中间部分的同学前有学习的榜样,后有被“第二部分”同学赶上、超过的危机感,他们在训练中必然会认真起来,这样就形成一个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局面。
2.4充分发挥产教结合优势,增强学习效果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为生产服务的技术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技术人才。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一般都有自己的实习工厂,都具备一定的实践条件。职业院校要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开发自己的定型产品,也可与工业企业合作加工定型产品。在加工定型产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如在生产钢筋调直切断机时,学校实习工厂可根据学校专业对产品各个部分进行分解。变速箱部分交给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完成;电气控制线路部分交给维修电工专业学生完成;最后,整体组装任务交给机械维修专业学生完成。一件定型产品可以同时让三个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这是非产教结合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的。另外,产教结合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为学校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弥补二产专业办学成本高的问题。
3.加大电力拖动教学软硬件投入,创造一流的教学实习条件。
3.1硬件投入
良好的硬件设备是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职业教育是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实际的特长教育。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是说,教师的水平再高,如果没有实习设备也难以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也是如此。“电”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没有真实的实物很难想象“电”到底能干什么?只有借助一些实物,才能让人知道它到底有多大能力。如“电”可以让电动机旋转,通过电动机旋转带动生产机械运转,从而实现生产的目的。另外,在硬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调整电力拖动教学的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相关专业企业进行现场实践训练,将部分无法在校内完成的课程搬到企业进行。这样不但解决了实训设备不足、办学成本高的问题,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2软件投入
中国关键词:高职;电工技术课;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概述:在目前推行的“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中职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各类职业院校把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如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高质量地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已成为职业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电工技术课教学中,尽力做到一体化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教育客体主体化和学习主体客体化。
一、做好教学设计,设置教学情景
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推敲、预演,课堂上采用引导、讨论、让学生上讲台表述自己观点等一系列方法,使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舞台,学生作为主要演员,教师做好编导。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教学,注重借助生活实例,加强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去做,通过实际电路的测量参数结合理论分析,使直观的现象和抽象的理论相结合,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
电工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公式复杂,特别是电学现象和磁学问题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对该课程有畏难情绪,学习效果不佳。如把电工技能中的“日光灯控制线路的操作”和电工技术中“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结合起来,先指导学生动手安装日光灯电路,再让学生思考日光灯电路在交流电路中是属于什么性质的电路。然后让学生测试参数,用矢量分析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到感性负载电路可以用并联电容的方法提高功率因数的结论。利用该结论,引导学生从能源利用角度思考,结合书本得出“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这种通过观察得到的现象进行理论分析的教学,不但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为专业理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教学任务,利用项目驱动教学
课程整体采用项目的制作与测试过程来丰富教学内容,即整个课程采用了个体项目的方式驱动课程教学,即在每个知识点讲完后提出相应的训练项目,来训练学生的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并按照项目的工作任务需求设定不同的目标;诸如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学生在完成项目中训练能力、学知识、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工学结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终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通常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采用分析解答的项目。例如戴维南定理和叠加原理,他们属于电工技术理论解题占有重要地位,理论考试是常考的知识点,理论讲授完之后,由于两定理解题各有千秋,因此我们就提出项目:每位同学至少找出两个例题来分别说明采用两种方法解题那种为好;目的让学生掌握知识,明确两定理应用时注意事项,培养阅读能力,达到解题方法能灵活应用。而对于实践性强的知识点,例继电器控制系统,我们就安排原理说明做项目,要求每位同学观察身边事物,至少找出一例控制电动机工作的事例,并能说明其工作原理,结果丰富多彩,五花八门,既有工地运送物料的升降机、砖窑用的拉车系统,更有的同学观察仔细,发现教室里的多媒体屏幕上下运动、上下课的电铃系统等,都含有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或者时间控制原理的知识点,通过感性认识,加以理论知识辅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开动脑筋思考,使书本的知识得以充分理解和贯通,达到我们课堂讲授控制系统的目的。
三、在实训室和生产现场观摩教学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边操作,化抽象为具体,解决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教学内容和实践结合,能保持学用一致,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做人、做事、求知、创新等素质的全面提高。可采取集中和分组相结合方法来完成教学。职业院校培养的是为生产、管理第一线服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学习书本知识必须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形式之一是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直接观察与教学有关的事物及现象,从而获得感性知识或巩固验证和丰富扩大所学知识。在学习继电接触器控制中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这一节内容时,要求学生课后去实习工厂观察机床上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去建筑工地看升降机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然后结合课本知识,自行设计并安装一个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这样真实的工作场景,既可以在巩固已有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其应用于实践,使知识得到深化,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感到学有所用,体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四、采用多种教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听、教师讲的注入式传统单一教法,不仅使学生处于接受灌注的被动地位,而且还使学生在感知讯息上只依靠“听”的感性知觉,易于疲劳、注意力容易涣散,兴趣急剧下降。因此,在教学过程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进行综合启发式教学,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认识的兴趣,发挥能动作用。就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而言,其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模块:电路的计算、变压器及电动机原理、电动机的控制、照明安全用电等,其中每个模块的要求都有一些共性,如对电路的计算,不管是直流电路还是交流电路,都是计算单个元件或部分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发现教学中一些相似或相反的规律,从而达到识别、理解、运用的效果。例如,电阻、电感、电容是电路的基本元件,理解了三个元件的性能特征,可为学习交流电路的计算和电子技术课程打下基础。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电阻元件比较容易理解,而对电容和电感的性质很难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对比法,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类比性,可从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对比讲清电感元件的感抗,让学生推出电容元件的容抗。当然,进行类比时,不应局限于找出其相似属性,而要着重于抓住属性之间相似的因果关系或导出关系,所以讲清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单一元件的交流电路后,就引导学生推导二个元件串联(R-L、R-C电路)及三个元件串联(R-L-C)电路的性质,同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单一元件电路和两个元件串联的电路及三个元件串联电路的共同特点。又如电动机和变压器都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电机,它们的结构、原理和特性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学生在中学已经学过变压器内容,比较容易记住变压器的参数,但对电动机往往分不清定子、转子的参数,就指导学生观察,变压器的一次侧和电动机的定子都是接到电源,所以参数脚标都有1且和电源的参数有关,而变压器的二次侧和电动机的转子都是接负载,参数的脚标有2且通过负载来计算,这些对比启发,学生就会总结分析出其相同点来领悟新的内容,同时也理解了难点,掌握了重点知识。
五、点滴激励,适时评价教学法
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表扬和尊重,学生正处于人生最敏感时期,更是如此。“成就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非常好的能动力和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学生完成一个任务或一个项目都鼓励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佳品,对主动展示作品并介绍作品特点的学生教师会加于表扬,并在项目评议中作为成绩记录的一部分,对没有做出作品或作品做得不够理想的、知识点欠缺的学生,教师会加于引导,这样学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每一点滴的进步,都可以通过同学的鼓励和教师的评分得到体现,使学生在自己的成果得到认可的过程中得到激励。同学们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六、结语
如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高质量地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已成为职业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的教学方法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职业性、实践性、协作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淡化理论分析,强调理论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实训教学 安全管理 三相电动机安全运行 触电与漏电的预防
指导老师在维修电工实训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引导、启发和辅助学习的同时,要适时地开展安全教育,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学校机械光电专业群采用“1+1+1”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年在主校区学习基础理论,第二年在实训中心的车间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车间按工厂与教室结合模式设置,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维修电工是机电和光电专业群的基本专业技能课程,学生以探索性技能训练为主,进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道德和基层管理能力的综合培养。实训课采用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2~3个小组,每组安排1~2位指导老师带教,这样可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又可更好地保证教学的安全。
笔者学校的维修电工技能(中级)实训考核装置为拼盘结构,电器零部件已经连接到端子排。实训时,学生只要在端子排上进行电气连接,便可得到各种所需的功能线路。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可以避免电器部件因反复连接而损坏,设备的使用寿命长;然而线路连接走线又多又长,电路连接点增加近1倍,与电路原理图对比,整个布线更复杂。该实训装置工作位置比较高,电气线路采用线电压为380V的三相电源,有着复杂的连接线、的金属电气连接部位和较高转速的电动机,如何在实训教学中进行安全意识渗透,是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习态度与教学安全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影响操作规范与否的重要因素。若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高、学习态度积极,在实训中就能严守操作规范,触电可能性低;而被动训练的学生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常发生误操作,触电可能性较高。
在专业技能培训中,二年级学生中存在两个极端:要参加技能等级鉴定的同学,技能训练积极性很高,主动钻研技能;不参加技能鉴定的同学,学习缺乏动力,消极应付技能实训,甚至逃避技能实训。对于这种现象,笔者学校统一老师认识,要求课程是所有学生必学的知识,根据教无定法原则,根据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要求制定分级技能训练目标,明确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速度要求和进度要求,严格开展技能实训。同时,采用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开展同学结对子互助学习,掌握快的同学帮忙辅导掌握慢的同学,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所有学生在实训课中都有事做,杜绝在课堂上出现散漫现象,营造一种向上的集体学习气氛,让学习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这样做符合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思想,实践证明,快乐互助学习可以大大降低实训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三、在实训中开展安全教育的策略
1.在各个阶段安排安全教育
一是培训前集中进行安全教育。在每一期的维修电工实训开始时,均组织学生学习维修电工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强调安全用电知识。二是课前课后集中进行安全教育。每天课前集合和课后集中,点评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强调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用电知识,进行安全教育。三是实训中进行安全教育。在实训中,指导老师不仅要辅导技能学习,还要不断提醒、指导学生规范操作,更要“眼观四方,耳听八方”,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出现。面对突发的安全个例,也是教师开展安全教育的好机会。对于当事人来说,这就是一个对危险的永久记忆,对于其他学生更是教育引导的好机会。
2.实训教学安全管理经验介绍
为了保证实训教学的安全,引导学生进行安全检查、判断和防护,在实训教学过程,笔者总结了一些防范用电安全事故的经验。
(1)指导学生掌握安全用电方法。
①万用表检查。实训电路安装连接后,要求学生用万用表检查电路连接可靠性,判断电路连接正确与否,是否有短路现象等。万用表是故障排除必不可少的工具。
②异物管理。连接好电路,经万用表检查之后,接通电源前,要先检查电路板和电动机等部件周围是否有异物,不用的导线、旋具等要清理干净,防止通电时发生伤害事故。
(2)训练中注意顺序问题。
①安装顺序。维修电工实训主要是控制电动机启动、运行(变速与正反转)、停止与刹车等动作。实训室条件下,实训控制对象是小功率三相电动机,动力电路与控制电路导线线径没有区别,从效果来看,先安装哪种线路都可以。实训中,学生选择先易后难,接线顺序一般是先动力线路后控制电路。但实际施工的电动机功率则视需要而定,动力导线线径按每千瓦2A配线,大功率电动机导线线径比控制电路大,为了便于接线,安装顺序是先控制电路后动力线路。为了模仿实际施工,要求学生按先控制线路后动力线路的顺序来安装,也方便线路检查。
②通电断电安全顺序。电源通断操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护,仔细检查后方能准备通电试车。实训台采用三级电源,一是总开关,二是电源启动,三是断路器。通电试车时严格执行通电步骤一、二、三,断电步骤三、二、一,渗透负荷分级管理概念。在接通断路器时,学生绝对不能正面站在电路板前面,手臂不要在电路正上方去接通或断开断路器,防止发生短路事故时电弧灼伤人体。指导老师必须站在总电源开关侧,随时注意学生的操作,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切断电源。学生按步骤接通电源后,人必须站在电路板侧面方能启动电路通电试车,防止电弧灼伤人体。指导老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站在电路板正前面的行为,注意观察通电试车情况,果断处理存在的异常现象。
③教师现场就实训内容进行指导。学生安装好实训项目,经万用表检测无误后,连接电动机,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通电验证。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现场讲解、个别引导,分析电路的通断顺序,观察可能发生的故障并做详细分析,模拟故障的发生与处理,解决学生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掌握三相电动机安全运行的相关知识。
实训室中采用120W电动机,线圈直流电阻为1.2kΩ,启动电流小。三相电相序确定后,三相电动机转向固定。实训项目安装正确,通电后电动机运转稳定、声音优美、切换控制准确。在实训室条件下,电动机是空载运行,电阻减速启动效果不明显。
①三相电动机缺相运行的安全防范。每次通电运行时,指导老师要注意电动机的运行情况,三相电动机有缺相的故障表现为有振动和异常响声等,一旦发现这些现象就要快速切断电源,防止电动机烧毁。电动机缺相运行时,启动处于某个特定位置的电动机,它不会转动,可听到电动机发出嗡嗡声;轻推电动机转子,转子就沿推动方向转动;测量缺相运行电动机的三相间电压,可以发现正常两相间电压是380V,断相与正常相电压约为320V,断相与另两相间测量电压的高低与转向有关,缺相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不固定,振动大,有嗡嗡声。
Y连接小功率电动机发生缺相时,短时缺相运行,电动机不会损坏。控制缺相运行时间,引导学生观察缺相现象,分析缺相运行的危害性,让学生学会判断和处理缺相故障。
②三相电动机运行的中性点不连接的安全防范。三相电动机运行的连接方法有Y、、Y—、—双Y等连接方式。在实训中发现,Y或双Y连接的电动机,首端接入三相电源,尾端不连接也可以正常运行。这是因为尾端连在一起是星形中性点,三相平衡条件下,中性点没有电流通过,尾端没有连接不影响电动机运转。为了防止运行中发生意外触电,要把尾端绝缘包扎固定。
(4)讲授防触电与漏电措施。
①漏电保护器保护下的触电防护。维修电工技能实训考核装置总电源采用4P漏电保护断路器,漏电动作电流是10mA,主要的作用是当发生对地触电时,能快速切断电源,降低触电危险性。但若相零触电、两相触电、甚至三相触电时,漏电保护器却拒绝动作,原因是漏电检测装置无法判断是正常工作电流还是触电电流。
实训中,教师在通电试车时候,规范学生操作动作顺序、操作位置,防止发生接触触电。实训过程中,有目标、勤于练习、训练进度快的学生,往往安全意识高,能严守操作规范,触电可能性低;而那些被动训练的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常发生误操作,触电的可能性较高。近几年来,笔者在实训中遇到过两种典型行为:一是一位女生张开双手,手指直接按向通电的电路板;二是一位男生直接伸手想取下带电的鳄鱼夹。这两位学生都是被动训练者,幸好笔者坚持站在电源侧,在未发生触电事件之前就及时切断电源。在实训教学中,指导老师要细心关注学生的行为,防止被动学习学生发生触电危险。
②防止带电容设备的触电。T68卧式镗床、W62铣床等排除故障练习电路模拟板,采用电容限流的指示灯,工作电压380V。排故电路板断电后,发现按下按钮时指示灯会闪亮,MF47型万用表测量指示灯两端电压超过250V,停止按钮、启动按钮交互按近20次,指示灯还能闪光,这表明线路中电容与电磁铁间存在能量交换和阻尼衰减。设备断电后,要防止发生因电容残余电荷触电。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