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稿撰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选题依据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校《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引进民间体育游戏的研究》课题是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提出的。目前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小学体育教学都非常重视继承和发扬本国的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把其作为重要的体育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上海、浙江等地区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引进民间体育游戏的研究比较多,也很全面,但是对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进民间体育游戏的专门研究还有不够。当前我市各中小学教师对这一领域的应用和研究严重不足,虽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渗透,但是普遍缺乏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将为我校体育课堂教学带来实质性的指导,为深化推进体育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质量,提供经验借鉴。
2、当前我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在我市的深化实施,“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有效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权交给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没做硬性要求,教师可自主选择能达成教学目标的、健康向上的内容进行授课。因此,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花样尽出,各式各样的、新颖的优质课和公开课层出不穷,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活动的情绪高涨,确实达到了新课程改革的预期效果。但是在达成效果的背后,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长,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们通常是绞尽脑汁,各显神通。甚至部分男性教师和上了年纪的体育教师就有点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对此,我们想通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引进既受孩子们喜爱、又能锻炼身心的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发挥其教育和课程功能,丰富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为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服务。
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
教材改革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还应该挑选、整理一些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豪感”。因此,我们应该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搜集和拓展一些适合小学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引入到体育课堂,发挥其教育和课程功能,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
4、少年儿童身体与心理发展的特点
民间体育游戏大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娱乐性强,简单易学,不受时间、空间、地点、器材、人数的限制,适合孩子们天生好动,善于模仿,喜欢结伴的生理特点。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规则灵活变通,寓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孩子们玩起来不仅能锻炼身心,培养日常生活中交往、竞争、合作、创新的能力,而且具有健身、健心、健智的功能。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挖掘和拓展民间体育游戏,对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基于以上论述,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的研究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蕴藏着丰富的体育健身方法和体育项目,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增选或置换体育教学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体育课程改革彻底放弃了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硬性规定,只是规定了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和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的原则和范围,且这个范围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具体学习内容的确定,则要由各地、各校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水平目标要求以及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这些规定和要求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
基础条件:近三年来,我校加大对各项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投入配备,达到市一级学校以上要求。在体育教育教学方面,我校坚持开展体育课程改革,效果明显。同时响应上级要求,坚持开展大课间、第二课堂和组织体育竞赛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员上:本课题的参与成员都具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撰写的论文和优秀课例都曾在市镇级发表。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和理论学习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必须首先着力解决组员要有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要树立培养学生健康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在实践中创新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和学校体育管理的理念和策略。
2、民间体育游戏的收集、实施和评价问题:开展本课题的研究,首要任务是收集和改编一些符合小学生特点的,适合小学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把其引进到课堂教学内容中,逐步进行各水平的体育课堂教学实验,总结,再实验。其次是制定适合的、完善的民间体育游戏教学的评价制度。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目标:
建立一个以民间体育游戏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符合《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的,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的、新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内容
1)民间体育游戏的搜集、筛选、改编、拓展和整理。
2)小学体育课堂引进民间体育游戏的教学模式、教法和学法研究。
3)民间体育游戏的运用与现有体育教材的整合和优化策略。
4)小学体育课堂引进民间体育游戏的效果评价研究。
3、本课题研究创新之处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课题基于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渐渐深得人心时期,传统体育教学与新型课堂教学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创新教学模式、教法和学法。课题研究中,大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民间体育游戏与常规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突出教法与学法创新。
3)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创新。在体育课堂中挖掘和改编大量民间体育游戏充当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在实施中制定民间体育游戏进课题的评价体系,从学生的身体机能数据中对民间体育游戏进课堂的实施进行全面的评价。
五、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1)通过实验研究,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体育课堂教学体系,促进教师在执行新课标教学的具体行动上能真正体现以生为主、育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2)通过实验,编制我校民间体育游戏课堂教学的校本教材,推进民间体育游戏教学在我校实施的规范化和常态化,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3)通过实施,获得家长和社区对民间体育游戏进课堂的普遍认可和大力支持。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加强学习,以相关理论知识和政策为理论指导,以研究中生成的过程资料为本课题的进程和方向,加强学习和总结分析,推进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2)问卷调查法:在课题准备阶段,向家长及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学生上课的兴趣及喜爱程度进行调查实地调查,为本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和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
3)行动研究法:在开展研究实施的过程中,以课例研究为载体,针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边实践,边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4)实验研究法:根据我校情况和研究需要,我们在每个年级中选取两个班做为实验班,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实验和实施前后的身体素质指数数据收集,做出阶段性的数据对比。
七、本课题的研究进度
1、研究周期
三年半,即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
2、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A、准备阶段(2009年7月——2009年9月)
1)通过网络,对民间体育游戏在全国各中小校开展的情况进行调查学习、收集分析相关资料,学以致用。
2)搜集、筛选和确定适合我校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项目,按水平要求进行归类。
3)收集和制作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教学所需的器材设施。
B、实施阶段(2009年10月——2011年6月)
1)通过实践,逐步改编和拓展民间体育游戏,使其具备体育课程教学功能。
2)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实验班加强民间体育游戏引进课堂的教学模式、教法和学法的实施和研究。
3)加强民间体育游戏进课堂的评价方法研究,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机能数据测试和统计,分析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C、结题验收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2月)
1)结合现有教材,编制民间体育游戏教学的校本课程,发挥其教育和课程功能。
2)撰写结题报告,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
八、本课题组成员
根据国内外现状的分析与高职院校教改和课程项目化的发展方向,实训教学将朝向“课程融通贯穿式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发展。所谓的“课程融通贯穿式实习”,就是将实践教学时间分解到每个学期,让高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间断地轮流接触完整的实践项目进行实习。而在第一学期实行的课程联动实训项目,正是契合了本专业的办学特色与目标,并运用“课程融通贯穿式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打破以往的单课程实训和学期末的实训方法,使教学与实训相结合,集整合资源,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联动实训。不仅可以把学期内各专业课程联系起来,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各专业课的优势,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采访与写作”技能、《非线性编辑》的“后期制作”技能、《视听语言》的“拍摄与构图”技能,使学生利用各门课程所学的专业内容,融合于实践,完成在学期中期的“校运会”采、写、编、播实训项目,课程与课程相连接,更好地锻炼学生实践与应用的能力,更扎实的融会贯通专业课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传媒学生活泼大胆的个性与团队合作的精神。
【项目内容】
学生任务:
全班分为十个小组,完成“校运会”采访与新闻稿写作
另外从班级里抽出14名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完成“校运会”主题新闻视频
完成采访稿
在运动会现场进行拍摄(照片用于新闻稿中,视频用于视频新闻中)
完成后期剪辑
撰写“校运会”新闻稿
老师任务:
组织学生选题与分组
参与学生前期讨论会,从学生谈的想法中提示问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并渗入教学内容
对学生完成的新闻稿和新闻视频进行点评,并给予建议,评出优胜组
项目组指导老师总结会议,并完成总结报告
【目标】
本学期为大一第一学期,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明确自己所选专业以及所学内容涉及的工作范围与职责,强调实操性。
与多门同期专业课程配合,更好地完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符合本专业行业就业要求。
学生积极参与,分工责任到个人,增强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并锻炼学生的工作实操能力。
完成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个专业作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
老师可以从此项目发现每个同学的特长与不足之处以及考察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此次课程联动实训项目能促进教师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对提高教学水平有明显推动作用。
【预期成果】
两个“校运会”主题新闻视频
“校运会”新闻稿作为本学期个人期中考试成绩
学生的小组“课程联动实训总结”及老师的“课程联动实训项目报告”
【成果总结】
本次实训活动学生的积极性都被成功的调动了起来,同时发现了几位新闻敏感度高,反应快的学生,也发现了几位擅长做后期制作的学生和擅长拍摄的学生,还发现了一些同学的不足之处,这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给教师提供了很丰富的个人资料。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实践性的问题,比如在面对一场充满新闻的运动会现场时,不知道该把重点抓哪里,怎么做新闻的取舍。而实践当中学生也发现了“怎么问?问什么?”要做出事前的采访稿大纲并确立新闻主题,在实际采访背景下随机应变,发现新闻点,抓住新闻点,挖掘好的新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采访问题落入“俗套”而过多在乎问题华不华丽,反而在他们绞尽脑汁想出采访问题后,却得不到想要的回答。因此每个小组重新确立了新闻主题,并为新的主题制定了拍摄方案,重新拟草了采访提纲。后面的采访过程就顺利多了,学生对摄像机的紧张感也减少了,问题更丰富了,也抓到了新闻人物与主题亮点。
在过去的一学年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媒体宣传工作在校团委的正确领导下,较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宣传阵地,在新媒体领域实现了新突破。本年度,我学院的新媒体工作主要包括:新媒体工作队伍的培养建设;院团委官方微博、院团委官方微信、公众QQ这三大平台的建设和推广;拍照、新闻稿的日常活动;部门活动的举办。现就相关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
一、队伍培养
新媒体平台是学院紧跟时代步伐、学生兴趣特点开展思想教育、舆论引导的新阵线。在过去的一年我们不断摸索总结,逐渐形成出了一支由学院团委书记领导,五位院学生会成员带头的新媒体精英工作团队。我学院形成了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内更新学院新媒体平台人员,由院领导牵头对院新媒体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摄影技巧”、“写作技巧”,再由院新媒体成员对班级网络宣传员进行培训。
二、新媒体工作
学院目前共有新浪微博、公众微信、公众QQ三个新媒体平台。在学院新媒体推广方面,新媒体工作队制定了以新媒体促活动、以活动提高新媒体关注度的方针措施。现以2015年9月我院学生会举办的“地铁站,去丁楼还是去工大万人签名活动”为例,刚开始用投票的方式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期活动宣传到位,新闻被多方媒体报道。
1、微博总结
微博是新媒体的主要工作点之一,需要学院团委的新浪微博,新浪微博2015年1月份的关注人数为892,到2015年11月17日为止上升到1800人,增幅50.4%,收听120个省、校、学院组织官方微博,2015年原创及转发信息近1000条,做到了让学生每天有东西可读,其中转发省、校团组织信息近80次,有效扩大了省校团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
下半年,微博一直在更新,当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挫折:
1)微博更新频率得不到保障;
2)微博更新不够及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未能真正领悟到此平台的优缺点;
3)微博的内容和板块太死板,内容不够深刻,不能做到很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4)没有充分发挥微博应有的作用。
2、微信总结
当下微信平台凭借其强大的信息推送功能,简介明了的页面正在飞速发展且有逆袭微博、贴吧之势。我院新媒体团队于2014年3月21日成功注册微信公众平台,目前学院微信公众号的关注量已达到622个,新增500个,我们会用微信推送学院的各种活动及院网新闻稿,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1)内容不够新颖,没有时效性;
2)学生之间互动较少,未能积极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
3)校园主要活动提前预告做得及其不理想;
4)微信推送技术不够熟练。
3、新闻稿和照片总结
新媒体中心作为学院活动的宣传渠道,2015年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活动新闻稿的撰写以及拍摄活动照片,比如校运动会、杯篮球赛、迎新、开学典礼、红歌比赛、工大讲坛等等活动,活动新闻稿被校团委、工大学生处、工大新闻中心三大校级网站采用近30篇,虽然成绩可嘉,但也有不足之处:活动照片质量不够好;新闻稿不够精简,还有待提高等。下半年,对新媒体所有成员进行了“新闻稿”和“拍照”的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新媒体成员的拍照技术和写作能力。
4、部门活动总结
新媒体中心不只是做学院微博、微信的推送和活动拍照、新闻稿的撰写等工作,也有自己举办的活动,上半年开展了节粮爱粮摄影大赛、九一八微博矩阵等活动,并拍摄了信息学院宣传片,得到了良好的反响。;下半年开展了七十周年微博征集活动、微电影大赛、参与第九个记者节活动、“坐地铁,去丁楼还是工大”万人签名活动、新媒体培训、微小说大赛等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和不错的成绩。不足之处在于:活动不够突出,没有特色活动。
除了打造学院官方新媒体平台,我们也积极向学院学生推广团省委、校团委微博微信平台,以便让学生更好了解省团委、校团委的信息动态。我们采用了学院团委成员向班委会成员推广,再由班委会成员向班级推广的模式,经过多月努力,我们推广学院团委微博和微信平台,并建立了班级团支部官方微博,以便管理。
以上是2015年度我院在新媒体宣传工作方面的基本情况,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们将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努力让新媒体工作更进一步。规划如下:
进一步加强部门自身建设和部门间的交流
1.进一步完善部门内部的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
2.细化部门内的工作记录,详细记录每位干事在任职期间所做的工作事迹,并将添加部内的会议记录。
4.鼓励部门成员与其他部门成员交往,及时了解其他部门信息,把工作状态由原来的被动转为主动,协助其他部门工作的完成,以更好的起到宣传作用。
5.设计安排学院橱窗,宣传栏的评比。尽可能的美化校园的宣传环境,增强宣传部门的宣传力度。
6.多开展特色活动,促进微博微信的发展,强化新媒体的地位。
以上就是2015年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媒体中心的工作总结和未来工作展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中我们将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努力让新媒体工作更进一步,希望在校团委和院团委的指导和帮助下,新媒体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一、工作目标
我院新闻中心刚刚成立,新闻编辑部也随即诞生,各方面的工作尚未正常运行,因此,部门全体成员应把全面建设部门为主要目标,一方面要切实做好特约记者本职工作,整体提高部内成员的业务素质,形成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一方面,规范部门建设,增强凝聚力,为新闻编辑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立优良的传统。
二、部门计划
1.指导思想严格遵守新闻中心特约记者的规定,坚持新闻公平准确及时的原则。
2.部门任务
1)新闻部除了撰写新闻稿件之外,还需进行个人文学创作,形式多样。
2)努力拓宽新闻渠道,加大稿件的覆盖面和涉及面,要面向全校师生和外界,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3)开展多方面的采访模式与内容,以便更好的培养我部人员的新闻素质。
3、部门管理
1)为建立新闻编辑部内部机构,培养人才,需切实做好部内成员培训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新闻稿件撰写方法;挖掘有价值的素材,提高采访能力,定期上交一定数目的各种题材各种形式的稿件。
部内成员都是精心挑选的精英,都热爱手中坚实的笔杆。我们将设立一个部内邮箱,部内成员可把符合主题要求的作品发送至邮箱,既可以发挥部内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这与特约记者的考核挂钩,又能丰富新闻中心的存稿量。
2)为加强部内交流,搞好学院新闻工作,本部会定期对各成员召开例会,实行签到制度,上达下传工作内容,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并接收部内成员对特约记者的工作、部内建设、正部副部要求等想法和建议,及时修正错误,切实把新闻编辑部发展成为一支活跃、有影响力并有着良好传统、和谐的团队。
3)配合各部门搞好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联系,使各部门间协调运作,作好新闻中心的一份子,形成学院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团队而努力。
4)组织本部副部干事进行新闻专业、文字编辑和组织能力的培训。新闻编辑部除了采写新闻之外,还要对稿件进行文字编辑。因此,部内因分设两个部分,新闻采写和文字编辑,切实做到上交的稿件近乎完美。
一、宣传工作指导思想。
宣传工作要在学校的领导下,坚持校内校外结合,多渠道、多媒体宣传,注重创新与实效,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师生员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人人动手,共建美好校园。
二、建立新闻宣传队伍,加强管理,提高宣传质量。
负责处室及责任人:
办公室××(负责学校大型活动的报道、协调媒体、新闻稿件的审核和发表)
通讯员队伍:
××(负责党务等方面的报道)
××(负责政体处活动及学生活动报道)
××(负责教育教学动态的报道)
××(负责教科研活动报道)
××(负责总务工作情况报道)
××(负责团委及学生活动报道)
*8(负责本年级的报道)
1、通讯员及时撰写新闻稿件,由办公室登记审核后发送到校园网、教育信息网、《教育报》、《晚报》等媒体,其他教师捕捉到的新闻亮点也可及时组稿上送到办公室。
2、通讯员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意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形成学校的品牌效应,为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支持。
3、宣传报道工作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及时高效地宣传学校的工作动态,展现学校的崭新风貌,扩大学校的影响,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4、教育新闻写作“三少三多”:少写常规性报道,多写鲜活性报道;少写文学性报道,多写记事性报道;少写表面性报道,多写深层性报道。稿件要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快,人快我深。
5、各通讯员要加强与办公室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和新闻稿件,为新闻单位记者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三、培养新闻敏感度,协调与新闻媒体的关系。
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把握好政策,有所重点、有所选择的对学校的工作进行宣传。凡重大活动,要提前联系新闻媒体,加强沟通和交流,完善策划加强宣传效果,并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文字资料,安排好采访对象,以达到最佳的新闻宣传效果。
四、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加强过程管理。
根据教育局对2008年新闻宣传考评工作的要求,学校每月要按时完成新闻宣传发稿统计,每月积极参评优秀稿件投稿,按时完成组内优秀稿件的评议,并积极配合宣外处的各项工作,加强沟通,不断完善过程管理。
五、不断总结,及时调整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