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政治生态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诚信论文参考文献:
[1]安灵,白艺昕.企业政治关联及其经济后果研宄综述[J].商业研究.2010(401):67-74.
[2]熬带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2005.
[3]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99.
[4]陈勇.试论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治理[J].审计月刊,2012(3):23-30.
[5]樊纲,王小鲁等.中国市场化指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冯兴元,何广文.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系列报告[M].北京市: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73-75.
[7]刘芳.企业规模决策及其有效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8]刘帅帅.政治关联与上市民营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P].河北经贸大学.2013.
[9]宋敏,张俊喜,李春涛.股权结构的陷讲.南开管理评论,2004(1):9-23.
[10]邵宁.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与国有企业改革[J].现代国企研究,2014(02):8-22.
[11]郭建民,毛家强.寻租理论与反腐败分析m.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
[12]蔡春,朱荣,蔡利等.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理论分析与实现路径探讨一一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的视角[J].审计研宄,2012(1):6-11.
[13]陈劲,李飞宇.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检释[J].科学学研究,2001,19(3):103-107.
[14]吴联生.盈余管理、政治关联与公司税负[J].会计论坛.2010,17(1):3-17.
[15]吴灵玲.政治关联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一一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
会计诚信论文参考文献:
[1]丁青艳,王喜富.供应链上核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0,7(20):52-53.
[2]李金玉,阮平南.核心企业在战略网络演化中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19-21.
[3]李欣,刘湘宁.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建之领导种群研究--以阿里巴巴为例[J].企业研究,2010(8):40-41.
[4]韩福荣,徐艳梅.企业仿生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12-25.
[5]胡斌.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4-15.
[6]刘学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研究[J].商业时代,2011,(30):33-35.
[7]陆玲.企业生态学原理初探,中日管理比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254-268.
[8]梁运文等.商业生态系统价值结构、企业角色与战略选择[J].南开管理评论,2005,8(1):57-59.
[9]刘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培育[J].江苏商论,2010,(9):15-18.
[10]刘雷.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5(6):23-24.
[11]任今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发展环境[J].闽江9院学报,2010,31(4):22-24.
[12]杨艳萍,李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企业竞争策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8(9):10-11.
会计诚信论文参考文献:
[1]薄仙慧,吴联生.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盈余管理视角[J].经济研究,2009,2(8).
[2]夏立军.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0):35-40.
[3]杜胜利,李清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高管人员更换研究[J].财政研究,2008(7):77-80.123-33.
[4]薄仙慧,吴联生.盈余管理,信息风险与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2011(1):90-97.
[5]范经华,张雅曼,刘启亮.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3(4):81-89.
[6]高宏亮,张瑞君.论我国CFO的职能定位及能力的提升[J].辽宁大学学报,2005(9):131-136.
[7]李增福,郑友环.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方式比较--基于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0(6):80-89.
[8]军,唐国平.盈余质量在经验研究中的度量方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4):93-98.
[9]吴联生.盈余管理与会计域秩序[J].会计研究,2005(5):37-41.
[10]蔡春,朱荣,谢柳芳.真实盈余管理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12):135-130.
[11]林永坚,王志强,李茂良.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1):4-14.
[12]李增福,郑友环、连玉君.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4):49-56.
[关 键 词] 大连滨海景观廊道建设原则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拓展,尤其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以及2012年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为标志。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生态环境的现实问题己经对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国内学者纷纷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生态文明进行具体的阐释,期刊论文、专著不断问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执政理念后,学界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更加深入,其理论视野更加开阔把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推向了更高层次。特别是十再次重申“生态文明”,并将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提出来,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可见,生态文明理念已从学术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并将在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实践中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连市黄渤两海岸线总长度约2211公里,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拥有众多的滨海景观。在形形的滨海景观中不乏一些好的设计,但就总体来说也存在众多的缺陷与不足。尤其在其人工廊道效应不断强化和提高的同时,其周边自然廊道日益被挤占,其周边原有人工廊道及城市景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对大连滨海景观廊道进行合理的建设、发展与保护,特别解决滨海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已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二、滨海景观廊道建设主要问题
(1)城市特色缺失
如今城市的发展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再加上设计师们追求朴实的建
设原则,其中一些设计原则都是放之四海皆为准,老城市在不断地更新过程中,
特色也随之流失,而作为滨海城市,滨海景观的规划则是一种继承历史文脉的一
种重要手段,所以对滨海景观设计的特色的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大连滨海地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过多保留了沿岸的风貌,使滨海景观廊道特色不够明显,缺乏地域特点,也没有合理的组织形式,导致滨海景观廊道面临着一定的特色危机。
(2)景观布局缺乏主次
大连滨海景观廊道在主景和配景的比例分配上基本相同。某些景观段的功能分区散乱无章,没有重心,景观结构组织散乱。所以在进行滨海景观建设的时候,应首先把功能分区划定好,然后确定主体,主要在主景上下功夫,次景起到补充作用,二者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3)景观元素单一
景观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景观的个性,功能需要以多样化的形式来表达需求。大连滨海景观廊道的诸多景观要素存在单一问题。以地面铺装为例,滨海步道的地面,主要以海特产的具体形象进行表现,缺乏创意;海边雕塑和铺装材料基本是花岗岩,只是起到一种单纯的功能作用,缺乏趣味性的装饰作用。
三、滨海景观廊道建设原则
3.1人性化原则
创造“以人为本”的滨海景观,就是要充分考虑游览者在游览滨海景观廊道时对情感、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需求。在建设中可以通过设置人性化的亲水平台、林间步道、观景台等景观设施,提供给游览者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机会。
3.2生态性原则
在大连滨海景观廊道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保护、改造或新建,都要遵循生态性原则:强调在不破坏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方法来保护和提升整体生态环境的质量,并结合人工手段充分开发滨海生态资源;充分考虑地理、地貌特征,合理安排景观要素,努力营造顺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滨海景观。
3.3 历史文脉原则
历史文脉的演进和发展所赋予滨海景观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的过程性和过去性,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再造性。在滨海景观廊道的建设中,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和突出历史风貌特色,留出足够的开放空间并精心设计,让滨海景观空间的游览者,身临其境感受到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传递一种价值观。
3.4整体性原则
(1)滨海景观廊道是大连市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景观建设必须从全局出发,切忌将滨海廊道和整个城市分割开来孤立地规划成一个独立体。
(2)必须将城市设计、市政设计、防潮防汛设计乃至环保,都要与滨海景观廊道建设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各自为政。
(3)应避免在缺乏整体构思和指导的前提下,将各个滨海景点孤立地由开发机构进行设计,其结果必然导致整体风貌的杂乱无序。
四、 滨海景观廊道建设的优化实施途径
基于以上建设原则,拟提出具体优化实施途径。
4.1 建立生态滨海廊道网络
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为指引,对沿途区域的生态环境、地域文化、景观基质作相对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并充分保护和利用滨海岸线的生态资源,处理好水、山、土地的生态联系,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生态滨海廊道网络建设模式。
4.2强化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一个现代化城市离不开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相互依托,要加快现代化的滨海廊道景观建设进程,就必须在保护和利用的同时,积极推进现存滨海景观与人文新景观的融合,通过人文景观的创造反映城市的建设进程和时代特色。
4.3实现廊道建设的整体性布局
在建设过程中,要首先从研究廊道的整体环境出发,确定景观的形式、形态、布局方式及空间尺度,从而构成主景、辅景、近景、远景的丰富变化,形成和谐的量、度关系,实现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协调。
4.4 提高亲海设施的建设品质
滨海景观廊道的建设不能仅从观光角度考虑,还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在保证其使用功能满足的前提下进而完善审美要求,实现舒适、安全、优化的景观建设目的。例如,可结合曲线的海岸线设置曲折多变的亲水平台和滨海步道,一方面符合生态设计及防潮防汛设计要求,同时有助于整体上呈现一种动态,具有多变的滨海景观视角,可谓一举两得。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时代背景下,大连滨海景观廊道建设以文化生态学、景观学为基础,融合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很好的做到地域文化的继承、保护、更新,实现大连滨海景观廊道建设的地域性特色。分析不同特点滨海区段所适用的景观特征及其开发过程中可以利用或需要体现的特色;试图为面向生态文明的大连滨海景观廊道建设提供相关的策略与手段。
参考文献:
教学实习包括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与创业意识、学以致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职业意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
1.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安排在大学二年级,在培养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学分(时)数以及实习要求和考核方式。实习场所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园区、大型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政府环保部门等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的形式包括参观考察以及专题调研等。
2.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学生完成《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综合性实习,在大学三年级下半学年进行生产实习。实习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政府环保部门、研究院(所)或在本校进行科研实习等,要求学生上岗实习,直接参与教师科研工作。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与具有良好环境行为、环境绩效的研究机构、企业集团、社会团体等组织,以双赢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有效科研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展视野、亲身体验的场所。通过有经验的环保技术专家指导学生实习,进行现场教育。通过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等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及自身的不足,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科学专业社会实践应当与专业培养计划有机结合,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学生需求、专业特色、学生成长阶段和认知规律,实施分类教育。将社会实践纳入本科培养计划,规定学生社会实践的学时数,制订相应的规范。学生的社会实践形式包括校园文化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工作、科技学术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等。
[关键词]王建革;环境史;生态社会史;水文生态史;景观生态史
近年来,环境史研究逐渐发展成为热门学科,来自文理各个领域的学者广泛参与到环境史讨论的队伍中,逐渐形成一个联系较为紧密的学术共同体,并在理论界和现实社会中发挥重要影响。环境史研究要求学者立足于生态系统的核心层,即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界面,考察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王建革教授,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环境史研究,研究视野从蒙古草原逐渐南下到华北平原,再到江南,先后出版了《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江南环境史研究》等著作,尤其是《江南环境史研究》一书,更彰显了其汇集农学、美学、历史学、社会学之力打造出的景观生态史研究路径,将环境史理论研究推进至哲学层次,同时也使学界看到了环境史研究的现实人文关怀及其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一、学术背景
20世纪80年代,王建革在山东莱阳农学院学习农学。当时的莱阳农学院农学学科分化并不明显,农学本科生需要学习土壤肥料学、作物学和育种学等学科知识,这段学习经历为王建革日后从事农业史和环境史研究奠定了宝贵的学术基石。综合而严格的农学学习,使他更为直观且深刻地观察、理解了生物与无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与促进,技术作为中间媒介在人与自然关系互动中的作用,以及贯穿其中的能量与物质流动,这些对于解读农业典籍、思考以农立国的中国传统社会,是极其有益的。在《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一书完稿时,王建革回忆说:“时光一去二十多年,非常幸运,以前所学的,特别是所受到的农学训练,几乎都用上了。我深深地知道,这种幸运不是人人都有的。”①后来他到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今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前身,简称“农遗室”)攻读农史研究生。20世纪90年代农遗室的学风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要求学问必须面对现实,即把古农学的知识与农业生产现实相对应;二是重视田野调查。当时人类学尚未兴起,农遗室的学生已比其他史W和社会科学的研究生更注重田野工作。当时农遗室许多著名的农史专家,除了李长年和郭文韬等导师外,缪启愉、王达、宋堪庆等几位先生也给当时攻读研究生的曹树基、萧正洪和王建革等人上过课。缪启愉先生擅长立足农业现实,依据乡村习惯与地方知识体系进行考证,他在研究《齐民要术》时就借用了20世纪50年代大量可见的传统农业技术,用于解读中国古代技术。王达先生对《补农书》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亦是将学术研究与实证考察紧密结合的实践。如今,近九十岁高龄的王达老师对曾与陈恒力先生深入桐乡农村进行农业调查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在农遗室,王建革先后师从章楷、郭文韬两位先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他以“山东植棉史”为题进行硕士论文研究,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华北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系统的了解。攻读博士期间,他的论文研究方向是人口压力与农业的问题,其中涉及生态史的一些基本问题。在这个阶段,闻大中先生利用《补农书》对古代江南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将中国17世纪江南高效循环的生态农业介绍给国际生态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也给王建革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受闻大中和郭文韬两位老师的鼓励,王建革尝试从生态史角度着手展开研究,将生态系统理论引入传统时代社会,尝试探索生态―社会史的研究路径。但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在当时国内学术界尚无先例可循,国外的生态史学术专著也未大量引入国内,探索之路困难重重。
1992―1995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读博士期间,王建革发表了论文《小农与环境――以生态系统的观点透视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这是国内较早的生态史论文。他在文中提出了小农生产的生态性和社会性,因而在物质循环流和产品循环流的水平上,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实际,探讨了小农在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系统之间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过程,进一步揭示了我国传统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生态学背景。此后,王建革对于人口、资源、农业与社会发展的讨论逐渐深入且细化。农业生产涉及自然与人文多方面要素,这对研究者提出了较高的综合知识背景要求。为此,王建革奔波于国内各大图书馆,查阅分散在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20世纪60―80年代,国际学界的人类生态学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王建革在北京图书馆读到了人类生态学著作,并从中汲取了大量的学术营养,为他在生态史中的一系列学术探讨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华北与内蒙:生态―社会史领域的探索
1996年,王建革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工作,也迈出了生态―社会史具体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在这期间,他开始探索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阐述我国历史上社会制度、人口压力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联系,并发表了《人口、生态与我国刀耕火种区的演变》《资源限制与发展停滞:传统社会的生态学分析》《人口、制度与乡村生态环境的变迁》《人口、生态与地租制度》等论文。在思考人文与生态关系的同时,王建革也开始着力分析影响生态系统的核心自然因素,如关于土壤肥力的探讨等甚是精彩,这些探索为他的博士后研究“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奠定了基础。1999―2006年间,王建革默默无闻地在学界做一位这样的学者:严密地梳理“满铁资料”以及民国调查、笔记小说等文献资料,又致力于田野考察,围绕生态与社会展开严谨的论证,发表了关于华北和内蒙的三十余篇论文。此后,《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和《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两本专著的出版则是水到渠成。
方万鹏在书评中写道,王建革在“在地域社会的研究中贯穿生态史学的方法……该书的研究视角不存在学术标签的迹象,而是真正践行了生态史学的理论”①。全书围绕生态环境与乡村社会的主题,探讨了传统社会末期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的广大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其对应的社会特征,这是王建革将生态学理论与思路融入到历史学、农业史研究的具体实践,其研究成果展现了人与环境的历史,既是物质作用的过程,也是心灵、思想和人类整体社会关系对外界反映的历史。全书从影响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自然因素开始论述,然后逐个讲述诸要素状态,继而分析生态系统的运行与调控,可见其清晰的生态系统理念与研究逻辑。首先,不同的水环境产生不同的政治与社会效应。鉴于干旱对华北平原农业的重大影响,一方面,对水的治理衍生出灌溉与社会的问题,从而决定了水利的自然形态与社会组织形态;另一方面,水环境影响着沿河地区的土壤肥力或沙化进程,来自人类社会的农业变迁也影响着土壤的肥力。水土环境是自然体系中最核心的基础要素,也是该著展开论述的基础。其次,王建革论述了生态系统中的诸要素状态,作物、家畜、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主体。农作物是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因此耕作技术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并且固化到人们的生活周期中。畜牧业供给人口的能力弱于种植业,且由于取食关系,一个地区所负载的人和动物的数量相对稳定,当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牲畜必然减少,因此在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畜牧业呈现萎缩趋势。最后,该著进一步分析了生态系统在以上要素基础上的运行情况。各要素以取食关系建立联系,保证物质与能量流在系统中往复循环,但人口过度增长,在排斥家畜畜养的同时,也影响了农作物的种植,从而影响了传统社会末期人们的饮食与营养水平,“三料危机”的出现也警示了生态系统的失衡。而灾害是生态系统运行中的重大波动,由此衍生的社会应灾机制、聚居方式都与生态文化有关,面对生态压力,人们也形成了不同的关于人与环境的信仰理念。在该著中,王建革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近代农业生态系统,重新审视了传统经济史中关于租佃的一些认识,弥补了此前学者们对近代华北生态关注的不足,也诠释了环境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历史学发展的卓越贡献。
《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出版之后受到了学界的高度评价,邹逸麟先生说:“华北平原是我国传统社会的主要农业基地,也是灾害频发、社会矛盾较尖锐的地区之一。考察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乡村的生态和社会变动,剖析其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对了解当今华北平原的农业与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作者在满铁资料为主的乡村调查资料基础上,收集大量方志材料,进行实地考察,历时十年,写下了这部专著,使华北平原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农业技术、生态环境以及乡村社会诸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②葛剑雄先生也高度评价了王建革的学术研究:“王建革教授是农学博士,在农业开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有扎实的基础,又在历史地理、社会史等方面做了较深入的研究,所以该书既有科学原理的探索,又充分运用了文献研究、社会调查的成果,资料丰富、观察细致、论证合理,是一项沟通文理的综合性研究,在近年来同类成果中居领先地位。”③
围绕着蒙古草原的生态问题,王建革于2006年出版了《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一书。他研究蒙古的机缘来自对华北社会的研究,在查阅“满铁”资料时,王建革看到了大量关于对内蒙古地区丰富且详实的调查资料,这批资料对当时的人口数量、牲畜头数、牲畜结构和游牧规律、放牧特点等均有详细的调查,是进行生态史研究的珍贵资料。草原、游牧、农业是蒙古社会传统的三大支柱,草原上的人、牲畜与作物的关系构成了农牧业生态问题,所以,王建革以“满铁”和其他日占时期的资料为核心,辅以旧方志和笔记小说、20世纪50年代的档案资料,运用生态人类学和历史学方法,由草原生态和游牧生态的内容进入话题,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游牧生态与蒙古社会的关系,论述了畜群与蒙古社会的关系,以及蒙古游牧社会在汉农业渗透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的研究逻辑与《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一书建构在相同体系下,比较而言,前者关注的生态要素略为简单,但生态系统的层次清晰明了。自然系统中物质与能量流在草原植被―畜群―人之间往复循环,这是蒙古社会生态运行的基础。蒙古社会中人的经济与社会地位甚至阶级关系均不同程度地受畜群的影响。而在文化层面上,农耕技术渗透的过程是蒙古社会流动性降低的过程,此后,社会结构、文化、制度等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均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变迁的基础上,因此,结合生态系统的变迁来阐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互动就更有说服力。研究蒙古社会时,王建革多次到蒙古草原开展田野调查,其著作鲜明的“文理结合”“注重实证研究”“对满铁资料的谨慎和灵活使用”①特征多被学者们赞誉。
三、以水文生态为基础的江南生态环境层次研究
告别了蒙古与华北,王建革将目光投向了江南。不同的地理特征造就了不同的社会形态,水是江南社会的灵魂,理解江南的关键也在于对水的理解和把握。王建革汲取了历史地理学前辈关于水文研究的精华,并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融会贯通地开始尝试探索各层次生态系统的历史,并通过《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和《江南环境史研究》两本著作揭示了生态系统的层次。《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是以吴淞江下游地区为中心区域的研究,其揭示的层次基本在水文、土壤、农业与社会诸方面,而《江南环境史研究》则是以吴江和杭嘉湖为中心地区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这个层次。
《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从气候、水、土等自然环境基础要素写起,然后到技术、社会组织、结构层面,最后到制度、文化层面展开分析。全书共有九章。第一部分关注基础的水文环境,根据水文生态原理重新解读了古人关于三江水文生态的一些理论;考证了太湖东部没有三江,只有逐步形成的吴淞江,以及周边的塘浦河网对吴淞江上游河道的形成也产生影响。在江南水乡,水环境变化往往会引起乡村社会体制和农田景观的相应变化,故该著在第二部分分析了大圩时期的河道水环境、乡村社会体制及农田景观变化。“水环境与圩田的改制,实是江南许多制度变化的重要原因”②,家、乡村共同体、豪强对水环境的不同认知影响了他们的治水实践。李明慧在评论《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对目前环境史研究的启示时也看到了这一点,说:“……如地方百姓与官府、地方与中央之间在治河方面的矛盾。结合这些社会内部的矛盾来考察或许会使生态环境史研究更为丰富。”③在水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农田景观随之改变,继而导致唐宋转型期的诗歌呈现出小区域化、微妙化、多面化等特征。在第三部分,该著结合常熟县的河道与水利社会状态个案,主要描述了宋以后小圩模式发展,以及水利共同体在内容上的变化。第四部分是关于稻田生态历史的独特分析,水环境、农作技术、社会组织都对土壤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部分作为个案研究,作者从水乡环境和水利入手,接着以肥料和土壤之间的生态联系为主线,分析了农村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比,认为传统时代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率远远没有发挥其增产的潜力。第五部分研究传统生态系统的信息流,涉及一个广泛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人往往发挥着主导作用,传统时代的农人们对各种环境因子都有着精细的观察,并依据这些观察采取相应的决策,这也是后人理解的传统时代人与环境关系最为关键的部分。王建革站在生态系统观的高度,解读文集、诗歌及其他关于水文、水利、农业著述等史料中有关水环境与土壤、农业等要素的关系,对吴淞江流域的主要河道和河网形成时期的水环境进行了长时段的历史考察,围绕水环境和治水,考察了自然系统与乡村社会之间的频繁互动及其构成的多姿多彩的历史过程。
《江南环境史研究》在地域上延伸了《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的研究区域,从吴淞江中下游转至中上游和嘉湖地区。更为重要的是,在《江南环境史研究》中,王建革关注的生态系统要素逐渐增多,且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的生境密切结合。该著以吴江和嘉湖地区的水环境,由人与水环境互动而产生的水文与地貌的变化,农业与水生植物的变化,以及士人阶层对环境感知的变化为重点,分四部分展开分析。第一部分涉及纯粹的无机自然,包括湖泊、河道以及自然的降水与天气的冷暖。首先分析了吴淞江口的陆淤引起的太湖东部地区水网与地貌形态的变化,然后分析了吴江长桥以西的水环境引起的圩田和地貌变化,特别是分析了太湖沿岸的淤积和湖田形成的过程,最后分析了吴江与吴淞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旱敏感性。在这里,作者分析了人们长期关注的温度和降雨在不同地表下的反映的问题,也是环境变迁学者长期关注的问题。水环境丰富时期,水灾较少,旱灾基本上不发生,而随着人口增加和开发程度加巨,丰水程度下降,水旱暮υ龆啵吴淞江中下游逐步形成高地,产生了旱灾敏感。第二部分分析了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那部分自然环境,即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核心层――乡村和农田,主要研究了嘉湖地区生态环境的形成过程和桑基农业的历史发展。历来关注桑基农业的学者众多,但是放到农业生态系统中进行考察,王建革是最为精辟的一位,如书中分析:
湖羊饲养所对应的小环境与桑基农业生态环境有天作之合。民国调查报告有:“如果每头羊全年产肥平均为二千五百斤,那么三要素的总量将是:氮,二十点七五斤;磷酸五点七五斤;钾,十六点七五斤。而一亩桑地全年对肥料三要素的要求为:氮,二十点二五斤,磷酸四点三斤,钾十一点二六斤。恰与一头羊所产的肥料相符合,农民习惯,全年羊肥的大约百分之六十五用于桑地,百分之三十五用于水田,加上蚕沙(用于水田),河泥和其它肥料,可以完全一亩田稻一亩地的用肥量需要。就农村施肥的一般水平言,一头羊的肥料可以解决一亩田和一亩地的大部分用肥需要。‘以桑养羊,以羊养桑’是这一带农民的传统经验。”生态系统的自循环满足了小农在小生境下的经营。”①
在人口压力和农业开发作用下,自然景观向乡村景观转变,农田景观逐渐精细且加强。第三部分分析了野外的自然和人对自然的审美,不但讲述了水生植物在水环境变化下的变化,也讲述了文人对水生植物的审美反应。在这一部分,作者对江南生态系统的分析明显多了一个重要因素,即野外具有审美意义的植物,这些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关键的生态地位,一方面提供了众多生物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是人类获取生存资料的重要来源。所以,对野生植物状态的探讨,更有助于全面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与发展。第四部分是关于人对环境感知的研究。人对环境的反映,一部分体现在社会组织方面,诸如为了适应水环境而产生的水利型社区等,这部分内容较早地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并已经形成诸多讨论;另外还有一部分体现在审美方面,涉及人文与艺术,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是不足的。由于这一领域的资料内容主要记录在文学史或艺术史中,如何将它应用到生态环境史研究中,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探讨。如为了分析不同群体对生态系统的反映,并从认知层面分析环境变化对人的审美的影响,王建革从早期诗赋、中期山水画到后期江南私家园林的相关内容中旁征博引,论述精辟。从全书的表达来看,前半部分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后半部分侧重环境与文化的关系分析,特别是变化的环境对人类审美的影响,系统讲述了一个自然与人文互动的生态文明发展过程。
四、景观生态史领域的探索
景观产生于人与环境相处的历史过程中,“景观不是环境中的某种自然要素,而是一种综合的空间,一个叠加在地表上的、人造的空间系统。其功能和演化不是遵循自然法则,而是服务于一个人类群体……用于加快或减慢自然过程……许多人造的空间组织形成已经与自然环境如此地融合,以至于它们本身与环境已经难以区分、难以辨认。”①由此可见,景观更是一个地域性显著的生态系统。王建革从生态系统的逻辑出发,解读和处理史料,对影响景观形成的水、土、植物等自然因素和不同群体的观念等社会因素逐层分析,继而解释自然与人文的互动,既在理论研究中取得了方法、观点的诸多创新,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启示意义。
在对华北与内蒙的研究中,王建革已经关注到了景观史内容。《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一书中,他对水利社会中政治景观和栖居景观的分析是一个突出的案例,村庄形态及分布、社会组织机构的运行都显著受到灌溉的影响。因此,王建革综合河流、地形、农业、战争、社会习惯等因素,揭示了传统社会末期华北乡村景观呈现出一种内聚的形态。而在内蒙社会,水草是游牧生态基础,继而衍生了游牧社会特有的景观:从逐水草而居到有规律的游牧。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结成的游牧单位与界限划分是本土的政治景观,而农业渗透之后,村落形态逐渐巩固,定居加强,畜群放牧也逐渐从夏、冬营地游牧到耕地与耕地之间留下草地,或者村边保留牧地,无论是政治景观还是栖居景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转到江南研究之后,王建革对景观的分析更为丰富。作者在《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的研究中,在持续关注政治景观和栖居景观的同时,对野外空间的探索逐渐增多。野外空间中动植物群落的变化、空间大小的变化直观地反映着人地关系,但学术界相关研究甚是缺乏。他根据大量文人歌颂自然的诗词,在史学呈现上复原了唐宋时期的丰水环境下,由河道与河岸上的树木花卉、野生植被、圩田中的农作物等共同塑造的江南景观,尤其是对乡间野生植被的关注与研究,丰富了景观史研究。另外,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观念也影响着景观的形成与发展。宋代以后,在人口压力与资源破坏的影响下,水与田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在小农经济兴起以后,家景、乡景、野景都趋向微型化。景能怡情,尚可喻志,因此,景观可作用于人的心灵从而影响文明的进程。“环境不但使人产生了空间感、时间感,还产生了四时循环的感觉和认识”②,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如何渲染人们的环境审美、时序感、家乡归属感等,在《江南环境史研究》中都有更为丰富的论证。从《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的出版到2016年之间,王建革撰写了十余篇关于江南水土环境、乡村景观的学术论文,一幅幅立体的传统乡野景观画面逐渐在史学上呈现出来,待《江南环境史研究》出版,便引起学术界一片好评。
在王建革的景观史研究中,景观要素丰富且层次分明。在影响景观的自然要素中,地貌是最基本的因素,而河道等水体又深刻影响着地貌,因此,他的著作分析均以水为核心,之后延伸到土壤,植被;社会因素中,结合历史进程,考察国家、乡村共同体和小农在不同阶段对景观产生不同的影响,农业景观、野外风光、聚落形态构建了景观的变化。《江南环境史研究》作为一部较为纯粹的环境史著作,对上述要素的分析更为详细,且长时段的考察更为系统。早期的江南,景^中自然成分居多;唐代开始,来自国家的力量加强,农业开发大规模实施,农田景观丰富起来,但野生花卉及其他植物依然广泛存在,圩田、树木、田野与植被立体化风景有序而多态,直到唐代末期,农业开发成熟,村落依然拥有优美的野生植物景观;五代开始,小农力量增强,在精耕细作体系下,桑基农业景观增多;宋代以后,在人口压力下,水面多被大规模地分割开发,逐渐破碎,景观呈现出更多的人为状态。
【论文关键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
军队恩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及效果产生影响的部队内外部因素的总和。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态环境和外生态环境。教育的目的、功能、内容、组织形式与方法等内部体系,无不受到外生态环境的作用与影响。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教育内生态环境同样包含各种分系统及其组成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教育生态系统所独有的特点,并对官兵的身心发展和部队环境的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生态系统自然平衡、协调进化的思想,营造有利于生态主体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协调思想教育生态环境的外部因素,建设和谐的内部生态环境。
1 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态环境建设
1.1物质环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部队的物质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主体发展的基本条件,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育装备与图书资料。军队教育装备与图书资料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主体不可缺少的教育、教学和学习、发展的工具。部队应该落实训练场地、教室、健身房、课桌椅等营区设施设备的国家标准,对军队图书馆藏书的最低限额也应该做相应的规定,并且采用教育督导手段促使其设备配备标准化,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运行,并尽可能的使之符合官兵的身心发展特点。营区的设备对官兵的全面成长,特别是对官兵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关系很大。军营只有充实而又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才能改变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官兵的自学能力。二是教育经费。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教育经费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合理使用教育经费,就是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有保障的投入,不能把教育经费挪为他用。
1.2制度环境。所谓制度环境,就是指依据部队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有意识地选择,对部队各种工作具有强烈的规范性、层次性、组织性和程序性规定的有机集合。教育的制度环境是有关教育的各种规则与要求。如果教育组织需要得到广大官兵的支持,它就必须遵守这些规则与要求,要受到既有的已经成为文化和传统组成部分的各种制度、规章的约束。教育组织对于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取决于有关的教育制度安排。而制度安排则是营区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和延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来说,要使各个子系统形成相对独立的自私、自我约束、自私备争阳自我激励的运行机制,在宏观匕形成规范的教育管理体系和法律体系,以保持制度环境的动态平衡,优化营区教育环境建设,就必须针对政冶初关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整顿和治理,从而建立和完善—整套科学、合理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棚制。
1.3文化环境。军队文化环境包括:一是美化育人环境。军营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能为官兵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良好的、富有个性的军营建设,一方面可起到美化环境、装饰军营作用,另一方面又能以其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官兵,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军营物质文化建设以创建优美育人校园为主要目标,做到环境绿化、美化、净化、静化的可持续,充分利用营区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将营区办成“园林式单位”。二是优化管理环境。为了保障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开展,应该健全各种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中长期管理制度。比如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部队还要在培养目标、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相应形成严密的组织机构,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有严格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从而促进军营制度文化环境建设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这种具有纪律性的制度文化环境,一经官兵的认同,不仅能促进官兵良好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更能凝结为一种无需强制就能在官兵中自然传承的精神文化传统。
2.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外生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