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们的节日作文

我们的节日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们的节日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们的节日作文

我们的节日作文范文第1篇

但是我们已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这是过最后一个六一节,老师说以后要上初中了,不会再在六一放假了。听完了这句话,心里有些说不出的伤感。可是还是得过这个“六一”,因为这是给我们留下的最后一个值得回忆的事情了。

今天是星期五,我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去上学。书包中没有任何一本书,上学不带书,你或许会问:“老师不会批评吗?不会、不会!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一天不上一节课呢!

迈着轻快的脚步,我走进了教室。虽然外面下着蒙蒙细雨,但是每个班中都充满欢声笑语,老师看上去也无比轻松,往日的严肃全没了。不一会儿,班主任张老师笑地走进教室,她说:“今天是你们的节日,祝你们节日快乐!”

我们的活动很多:有唱歌,有弹琴,还有击鼓传花等等。但我最喜欢的是击鼓传花和猜谜语了。

击鼓传花的规则是:先选一位同学上来击鼓,并蒙上眼睛。然后同学们就一个个传花,等鼓声停的时候,花在谁手里,就叫谁上台来表演。第一位上台的是位男同学。他表演的是朗诵古诗。但他是这样背的:“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众鸟高飞尽,众鸟高飞辞,手可摘星辰。”这可把同学们逗得哈哈大笑。这位同学可为难了,不知怎么办了,他只下台去。接着又传下去了。

猜谜语也非常好玩儿。第一道题的答案是烟花,可同学们猜的答案却非常好笑,他们一会儿猜是礼花,一会儿猜是彩纸......可把我笑死了。后来终于有一位女同学猜对了。

我们还玩了一个活动:“扔乒乓球”,前面放了一个水盆,水只有盆子的四分之一高,每人有5个球,2次机会。只要你在这2次机会中扔进5个就奖本子,9个就能够翻一倍。我们在那儿投得很开心,我只投进7个,最多的进了10个,而最少的只有3个。不一会儿,铃声响了,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但我们的心仍然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的节日作文范文第2篇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习惯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春节总要贴春联、贴年画和窗花、放爆竹烟花、拜年祝贺……我们倒贴“福”字,拿压岁钱、包饺子、吃年糕……在春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都“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过年当然要做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在除夕,外婆叫我去帮她按花印,我听了,很高兴,连忙答应了。大年初一,我早早地来到了外婆家里。外婆把搓好的面粉团包上馅,交给我,我把面团放在花印板上,用手按下去,一个就做好了。做完之后,外婆拿去蒸,蒸好后,我尝了一个,真甜,真好吃啊!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时间过得真快,年夜饭即将开始。哇,太丰富了!有鸡、有鸭还有鱼……。,每一种菜都是有寓意的鱼的寓意当然是年年有余啦。看了看这一桌子的好菜,一时半会儿我都不知道该吃什么了呢,看着我茫然的眼神,爸爸好笑的看着我“光看什么快吃啊!想吃什么自己夹啊!”我点了点头,呵,瞧,这苍翠欲滴的莴笋,我夹了一点,放进嘴里嚼起来,香溢满口,别提多好吃啦!我不禁又夹了一口,再看看这油光四溢的红烧排骨,看着就让人流口水啊!我夹了一块放进嘴里,肉质松嫩,吃起来香甜可口,真是人间美味啊!鱼是年夜饭中必须出现的,但是却不能吃,要等年夜饭吃完了以后,才能动。为什么呢?因为年年有“鱼”嘛!

晚上吃过年夜饭后,就开始发压岁钱了,同时也要向老人们所一些吉利话拜年,讨红包。那场面,人人不甘落后、奋勇向前,“剑拔弩张”、热闹非凡。

不知不觉,七点半到了,大街上的人都散的差不多了,我和我的家人家中,爸爸妈妈早已经在家中守候着电视机了,终于,让人期盼已久的《春节联欢晚会》终于都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着逗笑的小品,不时的发出笑声来,一家人其乐融融,好不热闹啊!不知不觉,晚会就要结束了,当赵本山上台表演节目时,街道上就已经放起了炮竹,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的第一天,随着2012年第一天钟声的响起,做生意的老板们燃起了迎接新年的炮竹,这叫做开年。十二点已过,按照以前的习俗,守岁的时间到了,我走到窗前看向窗外,大街上一片灯火通明,家家都留了一盏灯!渐渐地人都已经入睡了,

年初一到了,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俨然一副喜庆的样子,玩儿的不亦乐乎,在这一天早就把什么作业啊,书本啊,抛在了脑后。只想痛痛快快的玩一场呢!

年初二是外嫁女回娘家的日子。嫁出去的女儿陆陆续续回娘家看望亲人们。年初三是去给朋友拜年的日子。

年初一到初三大家都忙忙碌碌,年初四就基本恢复原状了。

一个节日,就像一个故事,情节美妙动人;一个节日,就是一种文化,内容绚丽多姿。在当今很多洋化了的节日文化的冲击中,愿我们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欢度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节日。

我们的节日作文范文第3篇

如果按我们家乡的习俗,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才算春节,春节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但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嘛,所以我呀就当一回“小广播员”,给大家“解说”一下我们家乡的春节吧!

除夕可以算得上是春节最忙碌最重要的一天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伯大娘一大早就忙活开了:有的去摘菜,有的去炒菜,有的去包饺子••••••反正忙忙活活地就干了一天。到了晚上,大人们更忙了,无暇照顾我们这些小孩。天还没黑,性急的哥哥就拿出了一个“二踢脚”,把它“送”上了天,这一声响犹如黎明前的鸡鸣,方圆几十里以内的鞭炮全响了。因为我们这里有一种认为“老祖宗”存在的迷信习俗,所以,爸爸提着鞭炮去放了,这可能是一种欢迎“老祖宗”的仪式,不一会,鞭炮点响了,“噼里啪啦”的声音震耳欲聋,而我们家的小狗却惊恐地躲在床底下,可能是以为“世界末日”到了。吃了晚饭,爸爸提着一筒烟花去院子里放了,“轰”的一声震天响,烟花弹从烟花筒中射出,飞上蓝天“啪”烟花在天空绽放了,顿时,天空如一页画纸,五彩缤纷。而年夜饭更加丰盛了:鸡、鸭、鱼、肉样样都有,什么饺子,什么年糕••••••真是太多了。

大年初一,大家都要去串门,家家户户的门框边,都贴着一幅幅对联,我看着火红的春联,看见了这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我看着火红的春联,仿佛看见这家来年红红火火的日子,那春联仿佛变成了一只只千纸鹤,带着这家人的向往飞向了远方••••••因为这一天最重要的就要数拜年了,所以我和哥哥姐姐们一大早就出门拜年了,拜年其实也蛮好的:磕个头,拜个年,临走时再抓把糖,拿把瓜子,多好啊!

我们的节日作文范文第4篇

说起春节的起源,还要追溯至尧舜时期,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到特定的一天(现在说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所以就流传下来,春节贴春联和放炮竹的习俗。

当然,春节的习俗还有许多,就我们宿迁本地而言,早上要将房屋打扫干净,晚上在吃年夜饭之前要放鞭炮,吃完年夜饭,当然就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春节联欢晚会》了,到了凌晨一点要吃饺子和放鞭炮。但是中国春节的习俗远远不止这些,一些地区还要送灶神,敬菩萨等等。

在春节时,我们欢聚一堂,快快乐乐,阵阵笑声从千家万户里传出,瞧,人们多快乐: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新鞋,手里拿着几根爆竹乐颠颠地往空地跑;有的手里数着一把压岁钱,脸上笑开了花;有的嘴里大口大口地嚼着好吃的年夜饭,一直甜到心里。大人们脸上漾开了笑脸,频频举杯,欢度新春……

今年是虎年,我家还发生了不少趣事呢!

下午,姑姑姑爷和弟弟都到齐了,我们一个大家庭就开始了”家庭年夜饭活动”,我们都分工在先,所以,一开始我们便投入进了状态。大姑和面,妈妈切肉,我烧开水,爸爸负责品尝(这可是一个让人嫉妒的工作啊,只需动嘴,就OK了)。只见大姑费力地用擀面杖左一圈右一圈地擀着面,头上时不时流下了汗,而妈妈却在一旁边哼着小曲儿边跟着曲调的节奏切着肉,很是悠闲,但那些肉却切得十分均匀。哎呀,不好,光顾着留心别人,自己负责烧的开水都快烧干了!锅碗瓢盆撞在一起的清脆声,大家的欢笑声,奏成了除夕特有的锅碗瓢勺进行曲。不一会儿,年夜饭便上桌了,望着一大桌的可口饭菜,弟弟早就忍不住了,像饥饿的老虎般扑了上去,拿着筷子左夹一筷,右夹一筷,吃得满嘴流油,大家都被他这副贪吃样给逗得哈哈大笑。

我们的节日作文范文第5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不错,这首诗正是坡的《守岁》。谈起着首诗,第一个想到的必定是春节那喜气洋洋的幸福情景。每当除夕日的夜幕降临时,鞭炮声、欢笑声就开始荡漾在空中,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亿万烟花鞭炮如同一条条火龙一齐穿上了天空。震动了大地,照亮着天空。连星星也暗淡下来,月亮也躲起来了。我最喜欢的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这个节日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我又长大了一岁,又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在春节期间,人们多喜欢在自己的房间中挂上几只中国结。给来年加上一点喜悦的色彩。中国结,又名盘长结。起源于古时期,那时没有文字。人们就在绳子上打上不同的结来表示事件。这就是“结绳记事”。它内涵浓郁的民族气息,外观也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东方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这也是《我们的节日》教我的。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没有理由忘记自己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一碗腊八粥、一顿年夜饭、龙舟竞渡、中秋赏月、踏青、祭祖、登高,每一个节日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看了《我们的节日》后,我知道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七个节日的由来与风俗,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