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经济调查报告

大学生经济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经济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经济调查报告

大学生经济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北京市大学生;基督宗教;态度;人生的意义;社会网络

中图分类号:B9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3)04-0089-21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与社会生态的复苏,各种传统宗教在中国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复兴。其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督宗教在中国的迅速传播与发展由于各种原因最引人注目。而揆诸中国基督宗教之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说,影响基督宗教在中国之传播与发展态势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政教关系。然而,政教关系既是自变量,亦是因变量。20世纪20年代由上海和北京两大城市的大学生发起的非基督教运动与非宗教运动,就曾深刻地影响了民国政府对基督宗教的政策和举措,从而对基督宗教在中国的命运产生了深远而又长久的影响。将近一个世纪之后,在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基督宗教快速发展的现代语境中,作为中国首善之地的北京市的大学生对基督宗教的态度便因大学生与基督宗教之间复杂的历史关系而颇具调查和研究之价值。这是因为,尽管学术界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莫衷一是,似乎仍可假定,“稳定的态度、重要的态度、容易提取的态度、由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人们很确定的态度、在认知与情感上有很高一致性的态度,是最能预测行为的态度。”换言之,态度对行为的重要影响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还有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在中国的巨大示范性,决定了关注基督宗教在中国之发展态势的各方人士,不能不关注一下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的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宗教的态度。有鉴于此,我们在2011年4月至6月间就此问题在北京市做了一次抽样调查。

我们此次调查的理论旨趣不只是检验贝格尔提出的去世俗化理论的第二个例外论(全球性的精英亚文化仍然是世俗化的),而更多地是为了通过对上述态度的调查回答以下问题:在中国这样非西方的语境中,人为造成的世俗化在社会管制较为宽松、社会生态快速复苏的情势下,在当今大学生群体里,是否已经遇到了限制其无限扩张的去世俗化势力?在无神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面对各种思潮和宗教的挑战的情势中,当宗教市场上出现求过于供的短缺经济态势或意义的稀缺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求“人生的意义为何”等终极问题之答案的大学生群体是否还会延续历史的成例(即对基督宗教冷漠、拒斥乃至仇恨),抑或转向其他态度选项(如宽容、被吸引、感兴趣乃至信仰)?大学生中基督徒的信仰状况如何?其中的信徒比例是否高于全国的平均比例?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个群体的态度转向?这种转向预示着什么?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我们还想回答以下事关中国未来走向的问题:在当今的中国,大学究竟只是社会结构及其心智结构再生产的机制,还是公共领域的一个关键的参与者,从而逐渐变成知识与意义多元化的场域?

二、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涉及北京市的13所高校,发放了2000份问卷,实际回收问卷1876份,各个学校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数和设计问卷数如表1。

除国际关系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外,其他各个学校的回收率都控制在90%以上,其中国际关系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的样本数在执行过程中根据现场核实的宿舍数进行了细微调整,故比例相差较大。

各个学校受访学生的年级与性别构成情况如下表:

各校受访学生的城乡来源情况如表3。可以看到,整体上而言,北京市高校学生主要来自城市,来自农村与乡镇的学生仅占三成左右。

受访学生的专业分布情况如表4,理工科、法律、经济、管理学学生合起来占高校大学生的多数。

三、北京市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状况

本调查中我们试图通过了解大学生们对超自然力量、灵魂的有无、算命、风水、占卜、星座、命运等的认知,以及对自己生活和学习压力的感知、对未来就业及生活前景是否担忧、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情况、对个人能否把握自己命运的认知、是否经常思索人生意义等问题,以期了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现状。并借以探究,面对处于求过于供的短缺经济态势的宗教市场,寻求“人生的意义为何”等终极问题的大学生选择何种精神或灵性生活,基督宗教是否以及如何成为部分大学生感兴趣乃至信仰的对象。

首先来看北京市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状况。

1.生活满意度与命运控制度

生活满意度是反映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程度的重要指标,生活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个体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和反应,可能影响到个体向宗教寻求满足的动力与倾向。问卷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与命运控制度的整体分布类似,60%的人生活满意度及命运控制度都在7分及以上,表示生活不太满意或者命运控制度很低(低于4分)的人都在5%以内。生活满意度与命运控制度两者之间的相关度一般(R=0.3733),不过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两者的相关程度变化较少,这说明生活满意度确实与个体对于自身命运和生活的控制度有一定关系。

综合性的分析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学习成绩排名较好、家庭和睦、在学校朋友较多的学生生活满意度较高。相反,当前生活和学习压力较大的学生生活的满意度较低。与此同时,在对自身命运的控制度上,成绩越好、朋友越多、对人生意义思考较频繁,或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较大功效的学生感觉对命运的控制度较高;感到生活和学习压力较大而相信命运的人自我感觉对于命运的控制度较低。

2.压力感与人际支持

在压力感与意义感方面,四成学生感觉到因生活、学习、未来发展、社会位置而有着较大压力或困惑,三成学生对自己活着的意义表示迷茫。不过,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朋友情况来看,多数大学生都有较多的朋友,仅有小部分人认为自己在学校没有几个好朋友、人际关系状况很糟糕或者必须依靠虚拟的网络交往来给自己支持。

综合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家庭较为贫困、缺少朋友、因为学习之外的原因获得过奖励、经常思考人生意义与目的的学生感到学习与生活压力较大,而家庭和睦、成绩较好的学生压力感较小。

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与价值观定型的重要时期,也是对人生进行定位和反思的重要时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大学生对于人生意义及目标的思考非常频繁。四成人经常思考这些问题,仅有不到5%的人极少思考这些问题。综合分析表明,相对于人文学科的学生,理工科及社会科学的学生对人生意义与目的的思考不那么频繁。此外,成绩较好、生活满意度较高、入党或者相信基督宗教、感觉到生活压力较大的学生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人生意义的反思更为频繁。

3.抗压支持的精神来源

面对挫折、压力和疑问,大学生能够求助的资源主要有哪些呢?问卷结果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很少成为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化解意义危机的资源。从大家的回答选项来看,即便实际上所用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上所学的内容具有一致性,大学生也不会将功劳记在这些课程上。在针对“我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我有帮助”这一问题的回答中也只有16.4%的受访者表示赞成或非常赞成。从表8可以看到,将近2/3的人在遇到挫折时会选择非的人生哲学以及科学世界观,还有10%左右的学生选择宗教,宗教比思想政治课上学到的知识更受青睐。当前,思想政治课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并且所占学时不少,学生对这一课程的收获评价不高,容易造成各种心理和意义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市场短缺”局面,可能为其他思想与意义体系(如宗教思想)在学生中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4.周边的宗教氛围与宗教供给

在上述意义供给市场状况下,大学校园的宗教氛围与供给情况如何呢?问卷结果显示,9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周边存在宗教信徒,其中半数大学生报告他们身边有基督徒(含天主教徒、新教徒、东正教徒),并且半数以上在校园遇到过基督徒对其进行传教(C6题复测百分比为46.2%)。相比于其他宗教,基督宗教在传教方面最为积极。此外,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宿舍中至少有1个基督徒。这意味着北京市高校的宗教可及性,特别是基督宗教的可及性是非常高的。

从家庭的宗教氛围或环境来看,大学生的父母中有明确的的比较少,其中信佛教的最多,且母亲信佛的比例是父亲信佛的比例的将近两倍。而在基督宗教环境方面,母亲信新教的比例将近3%,相当于父亲信仰新教的两倍。有意思的是,七八成大学生倾向于认为父母“不信”任何,这可能与大学生关于“信”某种宗教的定义有很大关系,值得继续研究。在大学生看来,信某种宗教可能不仅指心理上的相信,还包括一系列的宗教行为与实践。

5.对超自然现象的相信与认同

首先,我们来看大学生对于超自然现象的主观认同情况。从下表可以看到,四成以上的人认为存在着超自然的力量、人有灵魂。但是明确相信算命、风水等预测命运的具体术数,以及认同星座、血型、命运决定论的人在15%以下;三成到四成的大学生面对这些与超自然及命运相关的表述无法做出明确的赞同和否定,处于模棱两可的状况。

6.敬拜神灵与供奉宗教物品

在宗教实践方面,问卷结果分析表明,有72.4%的大学生过去一年中在某些场合敬拜过神灵。从敬拜神灵的场所区分来看,51%的大学生在宗教场所敬拜过神灵,45.5%是在墓地或祠堂,24.7%的大学生在家里敬拜过神灵。而在收藏或供奉宗教物品方面,半数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拥有某些宗教物件,如超过23%的大学生有佛教塑像如观音菩萨像,而拥有基督宗教物品的学生也达到将近10%,这一比例仅小于佛教塑像及像的普遍性。

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大学生是否敬拜神灵或者拥有宗教信物呢?我们考察了几组变量的影响。从表13中可以看到,在其他情况相同的背景下,女生敬拜过神灵的比例更高,男生敬拜神灵的发生比只及女生中敬拜神灵的发生比的2/3左右。

另外,越是相信一切是由命运安排的学生拜神及拥有宗教信物的比例越高,拜神正是希望神灵能够保佑自己;而月消费水平越高的学生过去一年拜过神的比例及拥有宗教信物的比例越高。因为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是在宗教场所拜神的,而随着市场化的渗透,宗教场所往往与旅游、商业化有着一定的关系。月消费水平较高的学生更有可能到过这些宗教场所、购买过宗教物件。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对当前学习和生活感到压力较大的学生更有可能在过去一年中拜过神,但不一定更多地拥有宗教信物;父母中有基督徒的学生更有可能拥有宗教信物,但不见得更有可能参加过拜神(系数不显著);农村的学生更有可能敬拜过神灵,但在拥有宗教信物方面与城市的学生差异不大(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城市、乡镇、农村分别取值5至1);被基督徒传过教的及感觉自己对命运控制度较高的人拥有宗教信物的可能性更小。

四、北京市大学生的基督信仰与实践

在简单描述北京市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之后,这一节我们将主要描述和探索北京市大学生对于基督宗教的态度及基督徒的宗教实践。首先,我们来看受访的大学生对于基督宗教的信仰情况,有多大比例的学生相信基督宗教,有多少加入了基督宗教,他们的信仰实践情况如何。

1.对宗教的多元认同与兴趣

我国奉行宗教自由以及宗教不得干预教育的政策,而学校中灌输的是社会主义的科学教育,那么长期身处校园的大学生对于世界几大宗教的信仰情况如何呢?从表14可以看到,受访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学生比较相信或相信这些宗教。在科学世界观占主导地位的当代中国语境中,大学生群体中仍然有如此大比例的学生对各类宗教表示相信,这说明宗教对部分大学生确有其吸引力。从表14同样可以看到,相对于新教、天主教,大学生中对佛教、儒教和道教等中国宗教表示相信的更多。其中明确报告信佛教的占7%,明显高于上海松江大学城的信佛学生比率(4.55%),但略低于2006年的全国平均水平(7.4%),与2008年的全国平均水平相同,略高于2010年的全国平均水平(5.7%);信仰新教的占2.9%,明显低于上海松江大学城信仰新教的学生比率(4.89%),但高于2006、2008、2010年的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8%、2.1%、2.0%);信仰天主教的占1%,略高于上海松江大学城信仰天主教的学生比率(0.61%),明显高于2006、2008、2010年的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0.3%、0.1%、0.2%);信仰伊斯兰教的占2.1%,明显高于上海松江大学城信仰伊斯兰教的学生比率(0.79%),高于2006、2008年的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2%和0.7%),但低于2010年的全国平均水平(2.4%)。

不过,受访大学生多数为杂糅性信仰者,有的受访者甚至什么宗教都比较相信。从表15可以看到,对宗教有所相信的受访大学生中,佛、道、儒等宗教是普遍被信仰的,单独相信佛教、道教、儒教中某一种的合计占15.5%,还有15%的学生佛道儒兼修。单纯相信新教的学生约占2.5%左右,这些大学生中表示参加过入教仪式的有21人,占全部受访学生的1.12%。其他对新教有所相信的学生,对佛道儒甚至其他宗教也有所相信,合计比例占到了15.4%(7.1%+7.7%+0.6%)。

在上述杂糅性信仰占主导的情况下,如果让非教徒大学生们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个宗教,可以看到,对基督宗教表示感兴趣的学生的比例比较高,达到17.9%,仅仅低于佛教(32%)而高于道教(9.9%)、儒教(8%)等其他宗教。如果加上对各种宗教都感兴趣的学生,这一比例还会更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基督宗教在高校传播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将近1/4非教徒学生对之非常感兴趣。与此形成印证的是,有将近两成的人表示如果机缘合适,愿意做一个基督徒,有25%的人表示自己并非绝对不会信仰基督宗教。

那么,哪些学生对基督宗教表示相信或感兴趣呢?对此我们进行了综合的分析,除在多元logit模型中纳入了学校、年级、性别等控制变量外,还考虑了受访者本身的意义需求以及周边的基督宗教环境与社会支持状况。从表17的模型可以看到,女生中相信基督宗教的更多,并且15岁以前居住的城市越大,越有可能相信基督宗教。除此之外,在控制变量中,受访者自身的成绩与家庭的经济地位水平与其是否相信基督宗教没有显著的相关。

从个体的意义需求来看,个体对于人生的意义反思越频繁越有可能相信基督宗教;越感觉自己对于命运有把握,相信基督宗教的可能性就越小。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生活满意度与对于基督宗教的信仰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对生活不满意不一定信仰基督宗教,信仰基督宗教也不一定生活满意度高,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

而从周边的基督宗教氛围来看,父母、亲朋中有基督徒的学生更有可能相信基督宗教。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方面周围基督宗教文化和实践的耳濡目染可能使一个人更倾向于相信基督宗教;另一方面,一个人相信基督宗教则更有可能与基督徒走到一起(尤其是那些可以选择的后天朋友)。有意思的是,受访大学生中将近半数被基督徒传过教,但是这种传教行为似乎对大学生对基督宗教的相信程度没有正面影响。在受访样本中甚至表现为被传过教的学生反而更不相信基督宗教(当然,由于统计检验不显著,无法将这一结论推论到总体中)。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被理解为传教者在大学生中进行传教时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与甄别度,或者其传教的方式不具备亲和力或吸引力,被传教的对象并不具有明显的相信基督宗教的倾向。

从个体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来看,大学里朋友的多少与是否相信基督宗教没有关系,没有朋友的人不一定更容易相信基督宗教。家庭不和睦的学生中也并非有更多人相信基督宗教。不过基督宗教确实与哲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科学世界观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立。遇到困难主要求助于哲学和科学世界观,或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自己比较有用的学生相信基督宗教的更少。反过来说,主观宣称自己相信基督宗教的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或者相信哲学或科学世界观的更少。

在是否对基督宗教感兴趣的模型中,各个自变量的影响类似,周边基督宗教环境以及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仍然明显。但意义需求变量的作用有所减弱,对于人生意义的反思频率、命运控制度等变量的作用在统计上都不显著。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男生和女生对于基督宗教的兴趣并无显著差异,尽管女生更有可能信基督宗教。

总体上而言,城市学生、女生对于基督宗教有着较好的想象和向往,周围有基督徒的人更有可能认同或对基督宗教感兴趣,越相信哲学、科学世界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生对基督宗教越排斥。

2.对基督宗教的了解程度

上述分析表明,虽然单纯对基督宗教表示相信的学生不多,但对基督宗教有所相信或对基督宗教表示最感兴趣的学生的比例并不低。上述表态仅仅是随意的宣称还是有着实际的认知与行动基础呢?下面我们将从大学生对于基督宗教的知识与行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一方面请其自我评估对基督宗教的了解程度,之后,通过有关基督宗教历史、教义与中国基督宗教现状的问题测试其对基督宗教的了解程度。

首先,从主观的评定来看,受访大学生普遍(近80%)表示对基督宗教的了解甚少;不过与此同时,六成左右的大学生表示有兴趣了解基督宗教的知识(尤其是《圣经》的知识)。最后,非常了解基督宗教但反感基督宗教的人仅占3%左右。

除了让受访者自己评估自身的基督宗教知识外,我们还设置了4道题目来测量受访者对于基督宗教的认识。从测试的结果来看,大学生对于基督宗教的知识缺乏,表现为83%的人不知道耶稣在世上活了多少年,70%的学生不明确知道天主教与新教的关系,54%的大学生不确切知道利玛窦为何人;仅仅有8.7%的大学生能够全部正确回答上述三个关于基督宗教的知识性问题。

大学生们对于基督宗教的了解和认知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呢?通过分析受访学生对于“耶稣在世上活了多少年”、“天主教和新教的关系”与“利玛窦是什么人”三道题的回答,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多元logit模型。

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到,不同的知识点的影响因素不同。首先来看共同点,控制基本变量后,基督宗教的知识多少主要受性别,是否被基督徒传过教,对于哲学和科学世界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与评价,以及对他人介绍、阅读书籍和聆听课程等传播途径的使用或利用等变量的影响。男生对于基督宗教知识的回答正确率高于女生,被基督徒传过教的学生回答正确率更高,对哲学、科学世界观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越高的学生回答的正确率越低,有他人介绍或自己阅读书籍、聆听课程的学生对基督宗教的知识的把握情况更好。这些变量对于三个知识题的正确回答都有显著的影响。

从各模型中有着显著影响的系数的差异来看,成绩好坏对认识天主教和新教的关系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于认识耶稣和利玛窦没有显著影响;对人生意义的反思频率有利于掌握后两种知识,但对于知道耶稣活了多少年似乎没有明显影响;党员中知道耶稣活了多少年的更少,而相信基督宗教的人知道这一点的更多;此外,不同的信息获取渠道对关于基督宗教的不同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着不同的影响:通过大众文化和网络了解基督宗教的学生能够识别出利玛窦身份的比例更高,而这并不能显著提高他们对于耶稣在世的年数及天主教与新教的关系的了解;最后,对于基督宗教的相信与兴趣同对于基督宗教知识的了解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不过这并不能明显改善学生对于天主教和新教的关系的认识,而且相信基督宗教的学生并非更有可能知道利玛窦,而对基督宗教感兴趣的人也并不见得更清楚耶稣在世上活了多少年。

3.了解基督宗教的主要途径

那么,大学生主要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基督宗教呢?调查显示,六成大学生表示外来大众文化是其了解基督宗教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次是阅读相关书籍,40%的大学生表示这是他们了解基督宗教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他主要的途径还包括网络、师友的介绍、基督徒的传授以及家人的介绍等等。有11%的大学生表示他们的外籍教师曾向他们介绍基督宗教相关知识(另外,将近1/4的大学生没有接触过外教)。有将近半数的学生在校园遇到过基督徒传教,其中2/3表示无所谓,1/4表示反感,表示喜欢的只有4%。因此,当基督徒真正接近时,大学生的态度不算积极。

4.基督宗教聚会活动的参与

前面的分析表明,基督宗教在校园的传教活动比较频繁,可及性较高,那么大学生是否实际参与到基督宗教的宗教活动如基督徒的聚会中去呢?问卷结果显示,9.7%的学生表示过去一年中参加过基督教堂或教徒组织的聚会,这些参加过的人中,超过一半(54%)参与次数在2次及以上。

那么,什么特征的学生更有可能参加过基督宗教聚会呢?除了对基督宗教表示相信的学生更有可能参加外,从上面的多元回归模型也可以看到,周边基督宗教环境越浓厚的学生最近一年来参加过基督宗教聚会的可能性更高。例如父母中有基督徒的学生参加过基督宗教聚会的发生比是那些父母都不是基督徒的学生的4.8(=exp(1.566))倍左右。从此处我们也可以看到,校园的传教活动并非没有用处,被基督徒传过教的学生参加过基督宗教聚会的可能性更大,其参加过基督宗教聚会的发生比是那些未被传过教的学生的1.57(=exp(0.451))倍左右。除了周边的基督宗教环境外,个体的意义需求及周边的社会及意义支持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影响:生活满意度高、相信命运的学生更有可能参加过基督宗教聚会,而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较有用处的学生参加过基督宗教聚会的可能性要小一些。此外,有意思的是,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受访学生中党员参加基督宗教聚会的可能性更高,只是在统计上不显著,暂时无法推论到全体北京市大学生。党员学生对于基督宗教聚会的参与动机和目的值得研究。

因此,总体上而言,在北京市大学生中,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对基督宗教有着一定的兴趣,甚至愿意成为基督徒、参与基督宗教的聚会活动;但是多数学生要么没有明确的,要么信仰非常繁杂多元,他们对于基督宗教知识并不了解,面对基督徒的传教采取元所谓甚至抵制的态度。只有那些对人生意义的反思比较频繁、周边基督宗教氛围比较浓厚、觉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没那么有用或较少求助于哲学与科学世界观、比较相信命运的人才更容易对基督宗教感兴趣,或更有可能参与基督宗教聚会。

五、基督徒的信仰实践

这一节我们将专门分析宣称自己是基督徒(包括新教徒、天主教徒、东正教徒)的大学生在宗教实践方面的情况,包括教龄、宗教活动参与、宗教体验、对于教会及宗教活动的评价等等。

1.教龄与入教

本次调查我们访问到52名自认的基督徒,约占全部1876名受访者的2.78%。这些自认的基督徒中36人是新教徒,占基督徒的69%左右,12人是天主教徒(约占23%),有1人是东正教徒。这些基督徒中仅有30%受洗,其余并没有参加入教仪式。受洗基督徒中女生的比例是男生的3倍。这些基督徒中教龄在3年及以下的占37%,教龄4~8年的占29%,教龄9年及以上的占33%。

根据大学生受洗年限及家庭宗教背景可以大致估计出大学生基督徒中先赋基督徒与自致基督徒的比例。从入教时间来看,这些基督徒有一半是在16岁以前人的教,父母中有人是基督徒的学生中有1/3宣称自己也是基督徒,而且36%的基督徒认为自己走上信仰的道路受父母的影响最大,42%的基督徒表示父母支持和赞同自己的信仰,父母反对的和还不知道自己的信仰的占20%左右。由此可见,家庭的基督宗教传统对于个体有着重大的影响,是基督宗教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如果根据人教的年限与目前所在的年级来推测,将近45%的基督徒应该是在上大学之后才加入的基督宗教。同龄群体也是基督宗教传播的重要途径,将近1/4的基督徒表示自己走上信仰之路受朋友和同学的影响最大,而30%的基督徒表示自己有使人归信的经历。

2.教会的选择

教会组织是基督徒维系其信仰的可信性之结构基础,随着新教的发展,教会组织的构成也趋于多元化。从教会选择来看,基督徒的教会忠诚度并不高,52个基督徒中,38%表示固定参加1个教会,30%表示没有固定的团契,有17%左右同时参加2~3个教会组织的活动。

从参加的教会的类型来看,基督徒更喜欢家庭教会。全部基督徒中有1/4参加的是三自教会,半数参加的是家庭教会,其中参加未登记过的家庭教会的占40%左右。具体从新教徒来看,参加三自教会的比例将近30%,参加家庭教会的基督徒比例超过三自教会,达到了44%。还有部分基督徒三种教会都参加。

问卷分析表明,参加非三自教会的教徒之所以不参加三自教会,主要是因为三自教会太远或者不知道三自教会在什么地方(分别有超过两成的此类基督徒如此认为)。不认同三自教会理念或者认为三自教会人太多无法充分互动的分别占那些不参加三自教会的基督徒的15%左右。相对于三自教会,家庭教会更受欢迎,新教徒中有75%以上表示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家庭教会。参加家庭教会的教徒表示,他们参加的教会38%是由三自教会的神职人员领导的,分别有超过23%和28%的大学生教徒表示他们的教会是由外籍人士或非三自教会的神职人员领导的。这些参加家庭教会的基督徒有七成表示喜欢教会生活中的赞美诗与圣乐,有38%表示喜欢团契带来的归属感,另外有27%表示喜欢教会神职人员的讲道。不过,参加家庭团契的基督徒中也有27%表示教会生活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人生意义的疑问得不到解决;此外有22%的人表示教会对于个人生活的干预太多,另有22%的人认为教会与政府的关系过于紧张。

3.宗教活动参与

宗教活动是信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反映出教徒的虔诚程度,同时也使得具有了实际的社会表现,成为宗教组织及社会文化生产的一部分。基督宗教有着不同的宗教活动形式,查经、祷告是最为日常的活动,除此之外,退休会与福音营也是重要的活动形式。问卷结果表明,86%的基督徒都参加过祷告活动,新教徒参加祷告活动的比例更高,并且有超过半数的新教徒参加过查经活动。

从参与宗教活动的频率来看,40%的基督徒每天都会读经或祷告(或者经常读经或祷告),另外,大约有1/3的基督徒只有在遇到困难时才读经和祷告或者很少读经、祷告。这说明基督徒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常虔诚的,坚持每天读经和祷告,同时也有一部分表现得不那么虔诚。

从聚会的频率来看,超过半数的基督徒每月的聚会次数少于4次,也即1周少于1次,每周聚会至少1次的基督徒占1/3左右。可见基督徒聚会的频率还是相对比较高的。

奉献是教徒表达崇敬和感恩的重要方式,也是基督宗教及其组织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大学生教徒的奉献行为表现如何呢?问卷结果表明,将近一半的基督徒几乎没有给教会捐过献金,不过也有超过10%的教徒每月的奉献额度超过300元。从这一点来看,有部分教徒是相当虔诚和感恩的。这为教会组织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费支持,有利于教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及小城市出来的基督徒有过奉献的比例更高。

除了捐钱外,贡献自己的时间做同工或者参加教会的活动也是支持教会发展、表达虔诚的重要方式。分析表明,1/3的基督徒除了礼拜外,每周还能在教会侍奉2小时以上,新教徒中这一比例达到了27%。有少数教徒,一周有超过6个小时在教会。这些人可能就是基督宗教中的“铁杆”骨干,为基督宗教活动的开展与发展提供了支持。分析表明,一些教龄特别长的人及刚刚入教不久的人每周奉献的时间比教龄居中的人更多。

除了上述活动外,向他人表明自己的信仰、宣传基督宗教、使人归信也是反映基督徒程度、促进基督宗教发展的重要方式。分析表明,问卷调查的基督徒中有86%的新教徒愿意向人表明自己的,75%的天主教徒有这样的意愿。而且,那些对于人生意义思考越为频繁的教徒越愿意将自己的信仰告诉他人。另外,有5名教徒(约占10%)有到外校或外地宣教的经历,有30%左右的基督徒使人归信过。对比分析表明,受洗过的基督徒在传教方面更为积极,有过使人归信经历的更多。

4.宗教虔诚

上面我们从入教、教会的选择以及教会活动的参与等方面对基督徒的信仰实践进行了描述,它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督徒信仰的虔诚度。基督徒自身是怎样评价自己的虔诚程度的呢?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基督徒是否遇到过如果坚持信仰就会失去人生机会的情况,面对这样的抉择问题教徒会如何选择。此外,我们还询问了基督徒会在多大程度上将信仰应用到生活当中。我们试图以此来进一步衡量基督徒对于自己的信仰的虔诚度。

调查结果分析发现,有7名基督徒(含6个新教徒)曾经在生活中遇到过如果坚持信仰就会失去人生机会的情况。6名新教徒中有4人坚持了信仰,有2人暂时屈从现实,并祷告求主饶恕。也就是说,面对现实的抉择,多数基督徒坚持了自己的信仰。那么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信仰的应用情况如何呢?分析发现,60%的基督徒表示他们将信仰运用到生活的每一个部分的程度达到70%及以上;而且这种应用程度似乎与基督徒自身的特征没有明显的关系。

六、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宗教的态度

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北京市大学生对于基督宗教的信仰与实践活动。这一节我们将从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宗教的评价,如何认识基督宗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基督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基督宗教与中国的现代化的关系、基督宗教与中国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关系,对基督宗教信徒在中国总人口中的比例的主观估计,如何认识基督宗教发展的原因等7个方面来测量北京市大学生对于基督宗教的态度。此外,我们还试图探究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宗教的了解程度、本人的宗教背景、家庭的宗教背景等因素是否与大学生对基督宗教的态度相关、有何种相关。

1.对基督宗教的总体看法

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宗教的总的态度如何呢?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测量,一是基督宗教本身的好坏,另一个是个人对基督宗教的喜好程度。从下表可以看到,多数大学生对于基督宗教的态度中等偏上(30%认为不好不坏,40%打分在6~7分),态度极端的大学生非常少。不到10%的学生打分在极端状态,其中认为基督宗教很好(打分在9~10分)的占7.8%。

从表31中右边两列数据可以看到,北京市大学生对于基督宗教的喜好程度不如对基督宗教本身好坏的评价情况,2/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于基督宗教无所谓强烈喜好(打分4~6分),对基督宗教喜好在8~10分的学生约占10%左右,表示比较厌恶、打分在1~3分的也在10%左右。

那么,什么样的人对于基督宗教本身好坏的评价更高呢?综合分析表明,城市学生或父母及亲朋好友中有基督徒的学生对基督宗教的评价相对较高,而党员、朋友较少的人,或认为哲学、科学世界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有帮助的学生认为基督宗教比较坏的更多。

同样,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城市学生、父母与亲朋好友中有基督徒或相信命运的人更喜欢基督宗教;而成绩较好、在学校没有什么朋友或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较有帮助的人喜欢基督宗教的比较少。

总体而言,在对于基督宗教的评价与喜好上,家庭经济水平、和睦度、目前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都没有显著的作用。

2.基督宗教与中国的关系

基督宗教作为代表西方文化的外来宗教,在北京市大学生心目中与中国及东西方文化、科学、民主等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从表33的结果可以看到,多数大学生不同意“基督宗教是与中国社会文化格格不入的‘洋教’”的说法(2/3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赞同这种说法),1/3的人甚至认为“基督宗教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相对于“基督宗教是格格不入的‘洋教”’的观点,大学生中赞同“基督宗教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的比例高很多。不过,极端赞成或反对上述观点的人只占少部分。整体而言,大学生对于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的态度整体上是正面的,且有部分坚定的拥护者,不过仍有一部分人认为基督宗教是外来的,甚至是海外对华渗透的工具。

那么,大学生对于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的态度受何种因素影响呢?我们首先想到了受访者是否为宗教徒对此的影响。单变量的回归显示,自认为是基督徒的大学生更不认同“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这一说法。控制了对于基督宗教的认识和相信后,是否为基督徒尽管还有正向的影响,但在统计上已经不再显著。也就是说,是否为基督徒,实质性的影响在于他们对于基督宗教的认识与认同。控制这些特征之后,基督徒与非基督徒在对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的认识上并无显著差异。而且在控制了周边的宗教环境(亲朋好友、父母中有基督徒)、性别、民族、党员身份、经济水平之后,对于基督宗教的认识与相信与否对于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的态度的影响仍然显著。在其他各方面的情况相同的情况下,相信基督宗教的人反对“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这一观点的发生比(0dd ratios)是不相信基督宗教的人的1.76倍。

模型结果表明,控制变量中的亲朋好友中是否有基督徒、性别和民族属性,也会影响到受访者对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的认识。亲朋好友中有基督徒的大学生以及汉族大学生较多的认同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相容性。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男性大学生认为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相容的发生比仅为女性大学生的2/3,也就是说,女生更有可能接受基督宗教文化。

如果以D4题(中国基督宗教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模型的因变量,所得的模型结果与表34类似。在未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是否为基督徒对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的认识有着显著的影响。但在控制其他变量之后始终显著的变量是对于基督宗教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是否相信基督宗教。三道有关基督宗教知识的测试题全对的受访者或者对基督宗教表示相信的受访者有更大比例会认为基督宗教已经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亲朋好友中有基督徒的大学生也更容易认同这一观点。

在基督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只有极为少数的大学生认为“基督宗教是迷信,只会阻碍科学的发展”,这可能是因为西方科学技术比中国更为发达同时基督宗教更为普遍这一事实影响的缘故。多变量模型分析显示,男性仍然比女性更难破除这一观念;对于基督宗教的了解和认同有利于破除此种观念;此外,身边亲友中有基督徒同样有利于破除这一观念。

可能是由于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后发的、模仿西方的现代化,仅仅有2.5%的学生明确赞同“基督宗教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是水火不容的”,有77%以上的大学生明确反对这一观点,有16%以上的大学生表示绝对不赞成上述观点。也就是说,多数大学生认为基督宗教与中国的现代化之间存在着某种更“和谐”的关系。综合分析表明,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情况下,男女生对基督宗教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的认识有所差异,女生的认识更为宽容,而男生更倾向于认为基督宗教与中国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除此性别变量外,对于基督宗教本身的认识与态度、亲朋好友中有基督徒等变量有利于受访者看到基督宗教与中国现代化的正面关系。

对于基督宗教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及民主化进程的影响,有将近10%的人对基督宗教的壮大对于国家稳定的影响存在顾虑。多数人并不确认基督宗教对中国民主进程有确定的促进或阻止作用,认为基督宗教可以促进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大学生仅占17.2%左右。在这一问题上,大学生的态度主要受何种因素的影响呢?综合性的多元分析表明,对于基督宗教的了解、相信、喜欢程度显著地影响着受访者的回答。更了解基督宗教、相信基督宗教、认为基督宗教本身较好、更喜欢基督宗教的人更不会赞成“基督宗教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稳定”这一观点。

3.希望基督徒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

基督徒在中国人口中的比例是政府相关部门及基督宗教团体特别关注的问题,它可以测量基督宗教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与方向。基督徒的比例越高,说明改革开放后基督宗教的发展越迅速,满足了更多人民群众的宗教需要;在基督宗教团体看来需要大力保护和发展,在政府看来则应该注意恰当引导和管理。那么,北京市大学生认为基督宗教在中国人口中所占比例大概多大比较合适呢?调查结果显示,半数大学生希望中国的基督徒比例在3%以下,2/3希望在10%以下,有另外1/4表示并不关心这一比例,无论多大比例都无所谓。只有不到1%的学生认为全民信教比较好。因此,整体上而言,北京市大学生似乎并不愿意基督宗教在中国大规模发展,使中国变成基督宗教国家,仅有少数学生支持全面基督宗教化。

前面的分析表明,实际上基督徒占北京市大学生的比例并不算高。例如单纯相信基督宗教的学生占受访学生的2.5%左右,认定自己属于基督徒的占2.78%左右,参加过入教仪式的更少,占受访学生的1.3%左右。表示自己宿舍有基督徒的受访者占7%左右,如果平均每个宿舍有3~4个人,则高校住宿生中基督徒的比例也会超过3%。还有,表示自己的父母中至少有1人是基督徒的学生占受访学生的比例也仅为3.3%;过去一年参加过基督宗教组织的聚会的学生也仅占9.7%。放宽一点,仅相信基督宗教加上相信基督宗教同时还相信其他宗教的学生占18.3%左右;表示机缘合适愿意做基督徒的学生占20%左右,而表示自己并非绝不可能信仰基督宗教的学生占25%左右。相对于当前高校中比较普遍的传教活动和较高的基督宗教可及性,高校现有的基督徒比例并不太高,但考虑到学生对基督宗教的兴趣与倾向以及高校的思想及宗教供给情况,基督宗教似乎还有增长的可能。但是,前面的分析表明,面对基督徒的传教,大学生的回应积极性并不太高,被传过教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基督宗教是国外势力渗透的工具,加上思想政治教育有可能因质量的改善而更具吸引力,相信基督宗教在大学生中的增长会受到强有力的限制。

4.基督宗教发展的原因

基督宗教的传教和聚会活动正在逐步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频繁的传教活动使学生及老师主观上感受到了基督宗教的“蓬勃发展”。那么,在北京市大学生看来,基督宗教在中国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主要将基督宗教的发展归结为:社会转型发展带来的精神空虚与焦虑所呈现的客观环境、基督宗教的吸引力以及国外渗透和基督徒传教的主动性,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下降、基层控制不力、人民愚昧落后等也有一定的影响,但重要性不大。

而且综合分析表明,女生、因成绩或其他原因获得过奖励的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自己较有作用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基督宗教的发展是国外渗透的结果,而其他宗教环境、个体的意义需求以及周边的社会支持环境变量都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亲朋中有基督徒或者被基督徒传过教的人更倾向于认为基督宗教在中国的发展是社会转型带来的精神空虚与焦虑造成的。

上述认识与学者们关于转型时期中国基督宗教发展的原因和背景的认识是一致的。在当前的社会剧烈转型时期,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价值体系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激烈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在如此巨变的社会环境中重建稳固的精神与价值体系、保持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安宁,是很多个体都在努力寻求的。在正统的思想政治课堂逐渐被大学生所厌倦的大学校园中,各种亚文化逐渐发展和兴起,宗教文化和活动也有发展之势,其中又以基督宗教的传教活动最为普遍和频繁。这让学者和学生都“警觉”起来,在反思当前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基督宗教及其发展。

七、宗教发展政策建议

最后这一部分,我们将探究大学生对基督宗教在中国发展的具体建议的认可程度及其对基督宗教发展的政策建议,探究宗教自由观念在大学生中的影响程度及大学生对既有的多种政教关系类型(如国教、神权政治、政教合一、政教分离)的认知与主观选择。大学生是未来国家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国家与社会教育的产物。摸清大学生对中国基督宗教未来发展的态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影响大学生对基督宗教态度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未来的互动则更为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水平也得到提高。宗教作为一种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事物在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如何应对这种发展是摆在政府以及全体民众面前的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问题。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将近四成的北京市大学生认为最终应该让各种宗教自由竞争,反对对基督宗教的发展进行遏制或控制,认为可以借鉴港台地区让宗教自由竞争的经验,或者先扶持中国传统宗教然后让各个宗教自由竞争。与此同时,有1/5~1/4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对基督宗教保持警惕和控制,反对实行宗教自由竞争政策。此外,还有将近1/3的大学生对于基督宗教在中国的发展持比较模棱两可的中间态度。

综合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党员及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自己较有作用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认为需要对基督宗教在中国的发展保持警惕,并严格控制和遏制,不主张选择宗教自由竞争政策;而城市长大的大学生以及亲朋好友中有基督徒的大学生则主张宗教自由政策,不希望对基督宗教保持警惕和控制。此外,意义需求较大(表现为压力较大、对于人生意义的反思频率较高)的学生一方面支持宗教自由发展,同时倾向于主张在放松对基督宗教控制的同时扶持本土宗教发展。总起来说,是否同意给予基督宗教自由发展的空间主要受学生的政治及文化倾向的影响。那些认为基督宗教是海外对华渗透工具、基督宗教发展不利于国家稳定的学生更倾向于支持限制基督宗教的发展;而那些认为基督宗教发展可以促进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学生更倾向于反对遏制基督宗教的发展。

那么对于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到底是如何认识的呢?从表39可以看到,半数以上学生主张政教互不干涉,另外有超过1/3的学生主张政治和宗教协调合作,主张政治支配宗教或者宗教凌驾于政治之上的人较少。综合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更倾向于主张政教互不干涉;而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较有作用或认为基督宗教的发展不利于中国稳定的学生则不太支持政治和宗教互不干涉。

八、基本发现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描述,可以得到如下基本发现:

1.多数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较高,有部分大学生感受到较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人生的意义有着非常频繁的反思。这种精神和思想状况为宗教在大学校园的发展提供了需求基础。

2.相对于较好的人际关系,多数大学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课评价不高,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上学习的东西对自己有益。精神支持的缺乏是宗教传播和发展的沃土。

3.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父母及亲朋好友中有基督徒,并且半数大学生在校园中遇到过基督徒向其传教。基督宗教的传教活动在各种宗教中是最为积极的,在多元竞争的宗教市场上,基督宗教在供给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4.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相信存在神灵等超自然的事物,具有一定的灵性倾向,并且实际参与到敬拜神灵的活动当中。

5.有接近20%的受访大学生对基督宗教表示感兴趣,但其中多数人不仅对基督宗教感兴趣,也对其他的宗教感兴趣。单独相信基督宗教的大学生所占比例并不高,初步估计不到3%。

6.大学生对于基督宗教的了解并不多,缺乏关于基督宗教的常识,多数大学生对基督宗教所知甚少。对执政党及其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倾向较为鲜明的大学生更缺乏关于基督宗教的常识。

7.从传播途径上看,不同的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不同。书籍、专门课程和他人的介绍对于把握多个方面的基督宗教常识都有帮助,而网络和大众文化仅仅对了解某些方面的基督宗教常识有所作用。

8.将近109/6的大学生参加过基督宗教组织的聚会,并且校园的传教活动对于教会活动的参与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不过,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在面对基督徒的传教时并不积极,并且容易形成“基督宗教是国外势力对华渗透工具”的印象。也即是说,校园传教活动对基督宗教本身具有“双刃剑”的作用。

9.从调查访问的52名基督徒的信仰实践来看,不到1/3的基督徒接受过洗礼,他们半数是在进入大学之后才归信的基督宗教。

10.在教会的选择上,大学生基督徒参加家庭教会的更多,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三自教会的地址或者教堂太远而造成的,此外家庭教会更强的归属感与神职人员更亲近灵活的布道也是吸引教徒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与高质量的灵性产品的供给短缺是部分大学生走向灰市甚至黑市的重要原因。

11.在宗教活动参与与宗教虔诚方面,并非所有的基督徒都十分投入和虔诚。不过其中确实有10%~30%的基督徒频繁地参与宗教活动,为教会奉献时间和献金,支持了基督教会的发展和壮大。

12.在对基督宗教的看法与态度上,多数大学生认为基督宗教无所谓好坏,对之也无所谓喜好。但这种态度受政治倾向的影响较大。

13.整体而言,大学生对于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的态度是正面的,且有部分坚定的拥护者,不过仍有一部分人认为基督宗教是外来的“洋教”,甚至是海外对华渗透的工具。

14.多数大学生并不支持基督宗教在中国太过发展。2/3的大学生希望基督徒占中国人口的比例在10%以下,有另外1/4表示并不关心这一比例,无论多大比例都无所谓。只有不到1%的大学生认为全民信教比较好。

15.对于基督宗教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大学生普遍将之归结为社会转型带来的精神空虚与基督宗教的传教的主动性与渗透性。

16.在宗教发展政策上,大致有两成左右大学生主张控制基督宗教的发展,与此同时有四成左右大学生主张实行宗教自由、任各种宗教自由竞争的政策。宗教政策倾向受大学生的政治身份与政治倾向影响非常大。鉴于主张实行宗教自由、任各种宗教自由竞争的政策的大学生是主张控制基督宗教发展的大学生的两倍左右,这表明一些现代性观念在当代大学生的心性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九、结语

我们的调查表明,北京市大学生中不信任何宗教的大学生占总体的48.4%,明显低于2006、2008、2010年的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86.1%、89.5%、87.0%)。这或许说明,当今中国的大学并不只是社会结构及其心智结构再生产的机制,而是逐渐变成了知识与意义多元化的场域。

大学生经济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增长,现代的校园已不在是五六十年代的校园。大学生恋爱已经是普遍的现象,出入的双双对对、亲亲我我也不会被认为不正常的行为,虽然爱情可以让人陶醉,让人更好的工作、生活,但在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恋爱心理也会给恋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各大校园因此每年都会因失恋或别人的感情原因而跳楼或割脉的现象。因此,中国计量学院零点调查协会校园文化部开展了《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希望能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本次调查针对在杭九大高校,即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入室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等抽样方法,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300份,其中有效问卷1173份,有效问卷占90.23%。我们将这1173份问卷在暑期全部用于数据分析,运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些相应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调查报告的格式包括:标题、署名、正文。

1.标 题: 三种写法。

① 一般文章标题的写法(如:《西部企业生态立旗“一石三鸟”》,《某某市蔬菜的品种结构问题》)。

② 类似于公文标题的写法(如:《某钢厂技术供应处实行经济责任制调查》,《关于农村信用社业绩的调查报告》,《对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问题的调查》)

③ 正副标题写法,一般是正题揭示主题,副题写出调查的事件或范围。(如:《 振兴经济要靠科学技术——包头市依靠科技人员发展工业的调查》。)

2、 正 文: 由两个部分构成,即 前言;调查报告的主体。

(1) 前 言:扼要说明: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或范围;

做了哪些调查;

本文所要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基本情况和提出问题,写法可灵活多样。

(2 )主体:主要是对事实的叙述和议论。 一般把调查的主要情况、经验或问题归纳为几个问题,分为几个小部分来写。每个小部分有一个中心,加上序码来表明,或加上小标题来提示、概括这部分的内容,使之眉目清楚。

大学生经济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范文一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就业形式日趋严峻,为了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了从事兼职工作,一方面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社会,获取了一些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实力。大学生兼职已是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存在很久,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兼职是大学生交际圈的突破,是大学生生活的剂,也是大学教育在地域上的延伸。

无论同学们有没有做过兼职,眼下都存在着一条漫漫兼职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该怎么走,走向何方呢?在兼职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挫折可能对部分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何更好的做好兼职工作,为以后的生活打好基础,日益成为我们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试图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兼职状况,以期掌握大学生兼职的一些特征,从而为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兼职工作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网上兼职,赚钱经历,综合实力

大学生兼职赚钱的原因

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点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从学习方面上看,大学的课堂授课时间要大大少于中学阶段,以自学为主的大学生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从生活方面看,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往往都由自己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活节奏快,活动空间大,接触面广,朋友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语言、个性、习惯、价值观念各不相同的差异,在共同生活相互接触中,易逐渐融合;从校园环境上看,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种启事,各式传单随处可见,各种组织的活动,各式性质的社团比比皆是。这为大学生们兼职提供了丰富的舞台。

社会广告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进入新的世纪,各种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各大企业开始投入大笔的广告费用,加强对企业品牌的宣传。企业广告除了电视台等各种媒体广告,街头、车站站牌海报外,还包括新品推出时的商场、街头、超市等地的宣传促销(包括广告传单、优惠券派送等)。企业对这部分广告宣传的人员需求量大,但此类工作临时性强,一般集中在节假日,且企业希望能尽可能地降低这部分的成本,又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因此,在选定这部分工作人员时,企业一般愿意选择在校大学生为他们服务。

强劲的毕业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将或迟或早地推向市场。在市场上进行 双向选择 ,取消了统分统配的大学生,也毫不例外地要面对择业的考虑。调查结果显示:84%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兼职工作是他们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的最好方式,兼职经历能让他们更多地发现社会需求,明确自身的不足,通过兼职能让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于是他们纷纷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兼职。

大学生兼职赚钱的特点

大学生在寻找兼职信息方面各具特色。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69.4%的男生,45.2%的女生自己寻找兼职,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通过熟人寻找兼职,22.9%的男生,27.5% 的女生通过中介机构寻找兼职,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广告寻找兼职。调查还发现,80%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确保兼职的安全。

大学生在兼职工作的中种类上有特点。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80.8%的男生,40.7%的女生做过家教,分别有16.3%的男生,78.4%的女生做过促销,分别有13.2%的男生,29.4% 的女生发过传单,同时,还有少数同学从事过礼仪、家政、餐饮等兼职工作。从年级来看,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分别有65%,75.5% ,98%的同学做过家教,分别有5%,7.5%,26%的同学做过促销,分别有20%,30%,16%的同学发过传单。

大学生的兼职工作会对其他方面有所影响。

不论从性别还是从年级来看,均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兼职对学习的有一定的影响,大部分同学会过分关注报酬,没有注意到兼职工作的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等内容。但是有部分大学生比较好的处理学习与兼职赚钱的关系。只要注意调整,能够二者兼顾,二者是否会相互影响。

大学生兼职赚钱的收益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45.2%的男生,37.3%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赚到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钱,作为生活费,以减轻家里经济负担,颇有成就感;

分别有43.6%的男生,60.8%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积累社会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分别有11.2%的男生,1.9%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拓宽交际面。

兼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不论从性别还是从年级来看,超过70%的同学偶尔遇到过困难,20%左右的同学多次遇到过困难,只有极少数同学从未遇到过困难。所遇到的困难当中,基本不包括性别歧视,而有部分同学认为引起兼职困难的原因是自身能力不佳,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是由于用人单位过于刁钻。遇到困难时,80%左右的同学积极想方设法解决,10%左右的同学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还有极少数同学不知所措。

网络兼职赚钱成为新的兼职渠道

网络兼职赚钱投入小、预期收益较高。

网赚通常由用户、中介网站和广告主三方面构成。 邮件网赚 其中用户就是普通大众,广告的最终接收者,本人便是其中之一;广告主就是提供广告中所涉及的产品和服务的商家,是最终付出广告费用的一方;中介网站呢,便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广告主的广告传送到用户那里,并与用户一起分享获得的广告收入,是直接与用户打交道的一方。说白了,我们从网络上赚到的钱就是广告费的一部分。你看了他的广告,他付你钱。广告费与网络的结合产生了网络赚钱这一新时期的产物。现在 花钱买顾客 已经成为很平常的事情了。由于网络大部分实行免费赚钱模式,投入的直接成本是网费,间接成本是大学生的时间,所以这种模式还是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这种网赚就是为一些商业性调查提供的平台.由某公司发起对市场调查的活动.有中介网已有偿的形式发送给愿意参加调查的网民.在参加调查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完成调查的要求,调查网站的收入也是波动很大,小到1元2元的,多到几百元一份调查,不过大多数调查都在20分钟10元左右。由于调查网赚一般都是由专业的调查公司接手承办,相对其他网赚来说比较稳定,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各家大公司都减少了对网络调查资金的投放,现在的网络调查变得更少,价格也变低了,但是相对其他网赚的不稳定性,调查网赚仍旧是一项比较不错的网赚项目。

淘宝开设网店有巨大潜力。

淘宝网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个购物网站。随着网络购物的方便性、直观性,使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购物。一些人即使不买,也会去网上了解一下自己将要买的商品的市场价。做这类网赚的多为兼职(学生与上班族也有部分是在本身开店,同时在网络上开个分店)。有的人甚至做起了淘宝客,不用投资一分钱,只是通过销售别人的商品赚取提成。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腾讯的拍拍网,百度的有啊网也都进入了这个行业。不过现在网络购物的主流还是淘宝网。网络购物虽然方便,但匿名性更高,骗子还是避免不了,所以大家购物的时候特别注意,不要有贪小便宜的心理,买东西前先看信誉与好评率,没收到东西千万不要给钱。

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范文二

一、目的、时间等

调查的目的: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兼职状况;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调查对象: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

调查的主要内容:兼职的种类、目的,期间遇到的问题,兼职的收入情况等。

调查工作时间安排:20XX年5月6日确定调查内容.目的及调查对象,并制订出调查问卷;5月7日,发放问卷,进行实际调查;5月8日,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完成调查报告。

采用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人员分工:

问卷设计:全体成员

问卷调查:全体成员

调查报告:柯晓玲 韩英

问卷统计,数据整理及插图:杨丽 鹿园园

调查计划及提纲:焦恒

调查提纲

调查问题类型及现状分析:

全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问卷的一些情况.

第二部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调查并对现象分析(这部分所占比例较大):

a. 调查同学们对待兼职工作的态度,这是决定因素。(1.2)

b. 针对已从事过兼职工作的同学,调查他们从事此项工作的目的,再与其收获进行对比,看看兼职是否对他们有益.(4.7.13.16)

c. 在兼职过程中,同学们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等因素将会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否有勇气去面对,将采取什么方法应对?这是对同学们的心理素质进行检测。同时,学校是否该帮助呢?(8.9.10.11.12)

d. 调查家长对同学们从事兼职工作的态度,这对同学们是否从事兼职工作也有很大影响。(15)

e. 作为当代大学生,大家都具有各种各样的特长及不同的性格,这将直接导致从事兼职工作的种类不同及寻找兼职工作的途径不同。(3.5.14)

f. 在大学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学们是否能处理好学习与兼职工作间的关系呢?这是对同学们综合能力的检测。

第三部分,对调查报告进行小结。

针对大批在校大学生都有过兼职经历的事实,我们利用五一长假开展了一次题为大学生兼职状况的社会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一年级20份,二年级30份,三年级50份,收回100份,有效回收率100%,总体来说,被调查男女生人数基本相等。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兼职的类型、目的、期间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收入情况等内容。调查发现:

看待兼职的态度

1 有无必要兼职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46.9%的男生,52.9%的女生认为大学生兼职非常有必要,而认为大学生没必要兼职的均占0%,其余的则认为可有可无。

从年级来看,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分别有30.9%,35.2%,60.8%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兼职非常有必要,其余同学均认为可有可无。

2 是否从事过兼职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14.3%的男生,11.8%的女生经常兼职,75.5%的男生,78.4%的女生偶尔兼职,10.2%的男生,9.8%的女生从未兼职。与此同时,各年级差异性不大,即绝大多数同学偶尔兼职,少数同学经常兼职或从未兼职。具体如下:

总的来看,由于社会对女性就业的歧视,女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兼职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同学们意识到就业形势愈来愈紧迫,认为非常有必要兼职的同学比例显著增长。

寻找兼职的途径

大学生经济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调查报告范文(一)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了解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在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生一、二、三年级进行,共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回收率89%。

2、网上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1、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专业认识有充分的了解,30%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只局限于课本,25%的学生认为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根本无法就业。

2、身体素质

调查结果表明,66%的学生对运动的热情较高,18%的学生对运动热情中等,9%的学生讨厌运动,7%的学生不排斥运动,但一般不做运动。这与他们的饮食习惯是相一致的,正常饮食的学生对运动的热情较高。值得注意的是,不喜欢运动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同时,调查还不喜欢运动的学生,他们经常在生病,喜欢吃零食,且三餐不固定。

3、个人能力

在调查中发现,18%的学生适应能力差,同时其应变能力,自我约束力,沟通协调能力,适应力普通性都不尽如人意,其活跃度也不够。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学生的适应力感到无限地忧虑,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学生已经起来越注重自身个人能力的培养,其适应能力强,各方面的个人能力都在提高。

4、行为举止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能做到不说脏话粗话,48%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做到不说脏话粗话。30%的学生认识不到随意翻看他人物件是不道德行为,12%的学生不注意整洁得体,举止文明。

5、价值观念

通过调查发现,65%的学生有自己清晰的事业蓝图,且精神充沛,学习的动机是为提高自己意识,完善自我,35%的学生精神不济,不能认识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没有事业的目标。

6、对他人的态度及团队合作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78%的学生认为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效率,遵守规章制度,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工作,同时调查还发现这部分学生对他人态度良好,乐于帮助他人,且积极听取别人意见,但仍存在22%的学生无法理解团队合作的快乐,以及帮助他人的乐趣。

三 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在集体认同感和适应性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很多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最大的目标可能就是为了寻找一份高薪面具体面的工作,因此,学生必须具备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具有导向的作用,是一种行为动力。在生活实践中,人们无不重视价值观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这次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自身已经意识到大学生价值观评价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接触,交流情感,彼此吸取对方长处和积极因素,从而增进友谊,实现自我价值,增加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未来的社会发展不是一、两个人能决定的,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更好,更快的得到发展。首先,必须认清当前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综合素质提高和人格魅力养成的意义和长远利益,养成主动力、积极的习惯;

其次,必须克服思想障碍,大胆探索创新,认真学习实践,注重形成特色;

最后,自觉主动培养坚定信仰、矢志不移的坚强亲和力;品行高洁、才学逸群的吸引力;沉着果断、潇洒自如的感召力;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亲和力;举止得体、言谈机智的感染力;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能力。

未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了生存于社会的易难,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为了更好的发展社会,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可延迟的事情了。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有和英雄一样的使命---继承中华民族的一切优良传统,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自觉担负起挑战。

调查报告范文(二)

目前,全球气候变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都和人类自身不保护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有关,倡导低碳联盟,环保生活已经迫在眉睫了。我对我家的日常生活做了一次调查和统计。如下:

(一)衣:四季衣服购置,基本无浪费,相对来讲比较环保,因为我妈妈通常将我不够穿的衣服鞋祙都送人,不存在浪费。

(二)食:早餐搭配牛奶;午餐:汤、米饭、菜和猪肉;晚餐:汤、米饭、菜和鱼肉,晚餐偶尔有点浪费,是因为妈妈说:“隔夜的菜不能吃,因为有损健康,所以晚上吃剩的饭菜妈妈都不要。

(三)住:

(2)家里的燃气热水器使用频繁,特别是冬天时洗澡时间过长,浪费了大量的气和水资源,应当引起重视。

(3)电灯用的时间过长、电脑每日使用的时间都超过了10小时,用完了又没有马上关机,造成的浪费,全家一起要动员起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抓紧时间早睡早起,尽量利用白天完成学习、工作。

(四)行:目前家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自行车,尽量使用自行车或用公交车代步,减少浪费。

(五)其它:全家使用环保袋,家里的垃圾袋采用可降解塑料袋,在外用餐有时使用一次性餐具,有时是自带餐具。

大学生经济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市场调研方案设计范文一一、前言

现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开支已不仅满足于吃、穿,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了。 尤其是女大学生逐渐意识到了护肤的重要性,她们对护肤品的需求在日益攀升。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无论是从消费人群还是购买力而言,校园市场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市场。因此,为了更清晰、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对护肤品认识及使用情况评价,我们做了这样一次关于相宜本草的调查。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女大学生护肤品的消费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女大学生对护肤品的需求,并对女大学生的品牌认知度和购后满意程度等进行市场调查。

XX.02 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创立相宜本草中草药护肤品牌。

相宜本草的由来是中医强调的标本兼治理念,它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的长期合作,将汉方本草和现代科技相结合, 开发出一系列功效卓著,使用安全本草护肤品。

二、调查目的和意义

(一)调查目的

1. 全面了解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女大学生对相宜本草护肤品的认知和使用情况 。

2.全面分析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女大学生对相宜本草护肤品购后满意度评价情况。

(二)调查意义

针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女大学生对相宜本草护肤品认知及购后满意度评价调查情况,为该产品的销售制定更好的营销策略,开拓大学生市场,提高产品的销售量。

三、调查的内容和具体项目

(一)消费者

1、消费者统计资料:(生活费、护肤品消费水平、品牌认知度)

2、消费者对于相宜本草品牌的使用情况---是否听说过、用过,满意度如何以及功效是否更能吸引消费者。

(二)市场

1、相宜本草在校园市场上所占的份额

2、消费者需求及购买力情况

3、相宜本草品牌的市场前景预测

(三)竞争者

1、大学生热衷的护肤品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

2、了解各竞争品牌的销售优势

四、调查范围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五、调查方法

考虑到此次调查工作涉及面广,因此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并拟定样本数为200人。调查方法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鉴于此我们专门制定了一套问卷调查方案。我们采用入户实地调查方法。

六、资料分析方法

主要采用Excel数据分析及通过图表形式反映情况

七、进度安排

3月28日 制定市场调查策划

3月29日上午 制定调查问卷

3月29日下午----31日上午 实施调查

3月31日下午 数据统计和处理

4月1日上午 撰写市场调查报告

八、经费预算

打印调查问卷200张*0.1元/张=20元

备用资金10元

九、最终成果形式

市场调查报告

十、附录

(略)

市场调研方案设计范文二一、 背景:

第一,学生人数多,用餐时间比较一致,学校食堂同时容纳就餐人数有限,造成就餐拥挤,排队等候时间较长等一系列问题。

第二,食堂开放时间有限,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推迟就餐的要求。

第三,校外饭店纷纷推出外卖服务,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

二、 调查目的: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以下主要内容,达到以下目的:

(一) 了解外卖在大学生心中的需求程度,消费观点及习惯;

(二) 把握校外饭店外卖服务的常规宣传方式与促销方式;

(三) 分析大学生消费者对外卖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特点;

(四) 统计资料,预测外卖市场容量及潜力。

三、 调查内容:

(一) 外卖市场环境调查

1、外卖市场的容量及发展潜力;

2、学院不同年级对外卖的消费状况;

3、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对该行业发展的影响。

(二) 消费者调查

1、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偏爱、经济、便利等)

2、 对外卖产品的了解程度(品种、口味、价格等)

3、 消费者的忠诚度

4、 消费者消费能力、消费层次及消费比例的统计

5、 消费者理想的外卖服务描述

(三) 商家调查

1、 主要客户群

2、 广告策略

3、 商家对现有外卖服务的描述

四、 调研对象及抽样方法

调研对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全体学生,提供外卖服务的校外饭店。

抽样方法:为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合理性及样本的精确程度,同时考虑到时间、人力、物力及消费者的经济状况等因素,调查是采用重点调查以及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五、 调查员的要求及组成人员

(一)人员要求

1、 仪表端正、大方。

2、 举止谈吐得体,态度亲切、热情。

3、 具有认真负责、积极的工作精神。

4、 访员要把握谈话气氛的能力。

(二)人员

唐叶梅、晏兰辉、曾艳花

六、 市场调查方法

消费者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对商家以访谈为主,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完成市场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制作以及调查人员的安排等相关工作后,就可以开展具体的问卷调查了。把调查问卷平均分发到各调查人员手中,最好选在就餐时间后,学生比较空闲的时候。由于学生在宿舍中时比较集中,节约时间,便于调查,对于要重点调查的对象所在的宿舍进行走访调查。进入宿舍时要说明来意,以确保被调查者积极参与、得到正确有效的调查结果。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应耐心等待,切不可督促。调查员可以在当时收回问卷,也可以第二天收回(这有力于被调查者充分考虑,得出更真实有效的结果)。

在完成市场调查访谈提纲以及访谈人员的安排等相关工作后,就可以开展具体的访谈了。在非就餐时间,对饭店管理者及服务人员进行访谈。

七、 调查规模

预计发放200份调查问卷,访谈20个学生、6个商家。

八、 工作内容、时间及人员安排

(一) 调查策划讨论及其撰写:20XX年4月25 日20XX年5月5日,集体讨论,曾艳花负责撰写

(二) 设计问卷及访谈提纲:20XX年5月4日20XX年5月5日,晏兰辉负责,其他人员辅助

(三) 发放问卷:20XX年5月9日20XX年5月11日,全体参与,唐叶梅负责

(四) 访谈:20XX年5月14日,全体参与,晏兰辉负责

(五) 统计问卷、总结访谈:20XX年5月15日20XX年5月20日,全体参与,曾艳花负责

(六) 撰写调查报告:20XX年5月21日20XX年5月25日,集体讨论,唐叶梅负责撰写

九、 经费预算

打印费:策划书 1元

问卷 30元

访谈提纲 0.3元

调查报告 1元

合计: 32.3元

十、附录:

调查问卷

访谈提纲

市场调研方案设计范文三一、调查目的和任务

1.目的:针对肯德基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之前的可行性进行市场调查。

2.任务

(1)中国人对于洋快餐的接受程度,并进行先行的品牌推广。

(2)根据中国人的接受程度来制定开拓中国市场的战略和决策。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随即调查在北京公园内游玩的游客。选择在北京进行调查是因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国际化的大都市,人们比较愿意接受新事物,对于洋文化的接受程度也会相对比较高一点。而选择在公园进行市调,有三个原因。首先,公园人流量比较大,调查采样比较方便;其二,在公园调查对象的类别会比较广泛,因为在公园内游玩的游人拥有者不同的年龄层、职业等等,这样调查的对象会比较全面,对于之后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第三,在公园游玩的人说明他们比较喜欢外出消费,这对于作为快速消费品的肯德基公司来说有相当的调查意义。

三、调查项目

调查中国民众对于肯德基口味、餐厅环境的接受程度,并获得不同年龄、职业的中国民众的消费能力和水平参考数据。

四、调查方法

采用拦截、试吃、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

五、调查机构及人员

由华东师范大学10级传播学院负责调查,调查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严三九老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

副组长:高防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市场调研专业老师)

成员:华东师范大学10级传播学院10名学生:陈喆、方治平、张萌胤、翟娟、郭蓓蓉、李琦、朱燕亮、熊英凯、忻彬鸿、俞俊。

六、调查组织和调查进程

(1)培训:20XX.5.20

(2)人员分工:10名学生分为5组,分别履行各自小组的职责。

第一组由4名长相可爱、外表靓丽学生组成,负责在公园内一共拦截各年龄段的游客100位,并负责把他们带入公园内搭建的餐厅内,请他们进行访谈。

第二组由2名态度良好、手脚麻利的学生组成,引导进入餐厅内的游客洗漱、就坐,并在每一位进行市调的游客面前摆放好袋装毛巾,送上苏打水和白开水,以消除口中的异味,又送上优良嫩黄的鸡块。

最后一组由4名口齿伶俐、思路清晰的学生组成,在游客品尝玩鸡块之后,对游客进行访谈,完成市场调查内容。

再由第二组成员为已经接受完调查的旅游送上肯德基炸鸡赠品,并送旅客走出餐厅。

最后由此次市场调查活动的副组长高防老师负责审核、汇总和统计分析,起草调查报告。

(3)调查:20XX.5.23

(4)资料整理分析:20XX.5.24-25

(5)调查报告撰写:20XX.5.26-31

七、调查费用:

礼品费:1000元

交通费: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