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酒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酒文化差异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酒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酒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酒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儒林外史;英译;统计分析

一、引言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作的长篇小说,共五十六回,是中国十大古典名著之一。该书对于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之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儒林外史》以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越来越多国内外读者的目光,因此对于该书的英译无疑至关重要。

二、 《儒林外史》英译本简介

与《红楼梦》、《聊斋志异》不同,最早译介《儒林外史》的均是中国人。我国学者葛传、徐真平、王际真、张心沧等人都曾翻译过《儒林外史》的片段。葛传是第一位英译《儒林外史》的学者,他所译的第一回刊载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39年出版的《英文杂志》。第二位英译《儒林外史》的是徐诚斌,他节译的《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于1940年刊载于英文杂志《天下月刊》。1946年,王际真翻译了第二回和第三回,其译文收录在《中国智慧与幽默》一书中。1973年,张心沧英译了《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和第三十二回,译文收入其专著《中国文学:通俗小说与戏剧》一书。最为大家熟知的译本则为1957年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译的The Scholars,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儒林外史》英文全译本。

三、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本文收集文章共76篇,其中期刊论文50篇,硕士论文26篇。为了有效分析《儒林外史》英译研究的发展脉络,我们有必要先统计出历年所发表的文章数量、所占比例及主要研究视角。

从(表一)中不难发现,自2000年起几乎每年都有研究《儒林外史》英译的文章发表,主要研究视角则集中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习语的翻译、文化缺省的处理、英汉语篇对比等方面。下面笔者将从这些文章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对这些文章做出分析。

文化负载词是特定文化中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民族心理等因素在语言上的集中反映。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王莉(2004)通过对《儒林外史》译文的探讨,总结其规律性翻译途径:即采用语义翻译+解释,交际翻译,交际翻译+脚注,源语词汇的义素拆分以及意象的转换等方法来实现跨文化翻译的最佳目标。陈莉(2006)通过对《儒林外史》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进行统计分析之后,提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取向与译者的把握度、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度和译入语文化的宽容度等多项因素密切相关,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该避免归化和异化的任何一个极端。柳晓辉(2007),郑(2012)则均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出发,对《儒林外史》中文化负载词及其英译进行分析。

习语是文化负载词之一,语言和文化的精华。因为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要想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汉语的语言现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陈宏斌(2004)认为《儒林外史》英译本的译者在翻译其中的习语时尽量采取异化手段,辅以必要的归化翻译策略,保留和传达了源语的文化信息,从而让译入语读者获取异域文化知识、领略原著之美。刘思、华燕(2014)也认为杨宪益夫妇在处理俗语翻译时娴熟地利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使得译本传神达意。张秀(2009)则以关联理论为基础,对杨宪益夫妇翻译的《儒林外史》 英译本中这些习语的翻译实例进行分析,探讨汉语习语英译的翻译策略。刘荣荣(2012)则结合直译、意译、套译、直译加注等翻译策略对杨译本中的四字成语进行了剖析,提出“在翻译过程中,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要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下的涵义,方能译出高质量的译文”。

文学翻译中文化缺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难题,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郑意长(2002)结合英译本《儒林外史》,将“文化缺省”细分为三种类型:待补偿型文化缺省,可植入型文化缺省,以及可隐去型文化缺省。马孟春(2008)以杨宪益夫妇处理《儒林外史》中文化缺省的翻译方法和途径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依据文化翻译观,灵活运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可以成功处理文化缺省现象。”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会导致文化缺省现象。因此,有必要填补这种文化空缺。金文韬(2009)以《儒林外史》为例,运用翻译补偿理论评述了英译本中使用的文化缺省和补偿策略。研究表明,翻译文化负载词要达到形式、功能以及文化上的等同,需要译者熟悉英汉两种语言文化,根据不同类型文本,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再现原语的文化内涵。

也有一些学者从翻译理论和策略出发对《儒林外史》的英译进行了研究。李希(2008)将目的论与文学翻译相结合,对目的论在《儒林外史》英译本中的应用进行描述性的分析,以此证明目的论对文学翻译同样具有解释力。此外,项西国,欧阳俊林(2008)认为尽管很多学者对关联理论持有不同的观点,但实际上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张秀(2009)也以关联理论为视角,对杨译本《儒林外史》中的习语翻译进行了分析。功能对等理论也是一些学者的研究视角。陈倩(2012)以《儒林外史》杨宪益译本为实例,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为理论依据,探讨“春秋笔法”的翻译策略。李亦凡,肖英荃(2013)也从这一理论出发,分析杨译本中叙事方言的翻译策略。

除了上述研究,从(表一)中可以发现,英汉语语篇对比也是主要研究视角之一。著名学者徐(2002)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从文化语境角度对《儒林外史》英译文进行功能语篇分析,重点讨论文化语境中的语篇体裁问题。李纯玮(2013)则从语言功能方面对《儒林外史》及其英译本进行了赏析,具体从其语境、结构、对比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功能语篇在《儒林外史》的英译本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李冰(2010)基于韩礼德的衔接理论,以《儒林外史》及其英译本为例,对比英汉语中替代的异同。

此外,一些学者也从其他方面对《儒林外史》的英译进行了研究。陈菁(2008)通过分析杨宪益夫妇翻译的《儒林外史》中的译句,指出译句对中国传统小吃的翻译过于单一。黄杰辉(2013)则持有不同观点,他认为杨氏夫妇在译介这些饮食文化信息时,始终站在文化传播的高度,将作品中饮食文化、茶文化和酒文化忠实准确地传递给了目标语读者。郭晓辉(2010)则依据《儒林外史》汉英版本对照,详细探讨文本中的官职英译。黄莉萍(2011)结合《儒林外史》英译本,比较与分析其中各种人物服饰的汉英翻译,探讨服饰翻译的可译性限度问题。

四、 《儒林外史》英译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儒林外史》近20年来的英译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其英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远不及《红楼梦》的英译研究,研究者人数不多,研究缺乏连续性。而《儒林外史》作为中国传统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在国际汉学界的影响颇大,它所具有的文化传播价值必然需要有一批持续、稳定且专注的研究者。

此外,研究《儒林外史》英译所运用的理论除了上述提到的目的论,关联理论,系统功能理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等,还应该尝试从其他不同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如接受美学,文艺学,心理学等。具体研究对象除了上述提到的小吃,官职,服饰,酒文化等,还应该探索出新的研究对象,以期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因素。

翻译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而典籍翻译则架起一座沟通中西方文化的桥梁。李绍年(1993)指出,建立《红楼梦》翻译学已刻不容缓。同样,陈莉(2009)提出要“加快步伐努力建立起 《儒林外史》翻译史、《儒林外史》与文化、翻译内容 、翻译理论 、翻译技巧与方法 、翻译理论与实践等专门研究有关《儒林外史》的翻译学”。林戊荪(2011)在第七届全国典籍翻译学术会议上则提出,典籍翻译要以透彻研究原文本为前提、参考筛选已有的译本为辅助,必须抓住英语世界的读者,“中西合璧”是保证译本质量的最佳模式,他建议对现有典籍英译本进行普查、建立数据库,促进各种形式的合作出版和版权交易,扩大典籍的海外传播。如此看来,《儒林外史》的英译研究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但仍有许多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有待探索,这就需要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不断开展《儒林外史》英译研究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吴敬梓.The Scholars[M].杨宪益,戴乃迭,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57.

[2]王燕.《儒林外史》何以在英语世界姗姗迟来[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

[3]刘荣荣.浅议杨译《儒林外史》中四字成语的翻译[J].语言与文学,2012.

[4]王莉.从《儒林外史》的翻译谈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方法[J].皖西学院学报,2004.

[5]陈莉.论《儒林处史》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D].长沙:中南大学,2006.

[6]郑意长.《儒林外史》英译本中“文化缺省”的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2.

[7]马孟春.文学翻译中文化缺省及其对策――杨宪益夫妇《儒林外史》英译本中有关科举制度词汇的翻译[D].扬州:扬州大学,2008.

[8]徐.《儒林外史》英汉语篇对比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尝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9]陈莉.近年《儒林外史》英译研究回眸[J] ].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