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信电子线路论文

通信电子线路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通信电子线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信电子线路论文

通信电子线路论文范文第1篇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主要内容围绕无线通信系统展开,其主线是:信号的调制变频功率放大发射与接收高频放大混频信号的解调。为了完整的表述这个信息传输系统,《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音频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信号的发射与放大)的原理和特性、正弦波振荡器电路与特性(载波与本地振荡器)、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分析、振幅与频率调制与解调电路的实现、反馈控制电路(频率稳定)等几个部分。《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就是紧紧抓住通信系统主线把分散在各章的内容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非线性分析方法是课程中最核心的环节,是这门课程与模拟电子技术等其它课程教学内容中最大的区别,也是学生吐槽课程难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说掌握了非线性的分析方法也就掌握了这门课程的核心思想。

二、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困难

1.师资力量的来源单一,缺乏企业背景

由于地处一线城市,学校对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和海外留学经历的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这些青年教师的加入,使教师队伍充满了朝气与活力,知识与年龄结构也比较合理。但限于现有的高校评价导向作用,学校并不愿意从企业引进技术研发、生产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而教师基本从学校到学校,善于或者更乐于做项目、发论文,对教学研究兴趣不高,对企业生产流程的了解不多。这种师资结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是有错位的,对《通信电子线路》这种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更为不利。

2.高等教育的快速大众化与传统精英教育的理念冲突

近几年来随着高考的扩招,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快速进入了大众教育,越来越多的基础一般的学子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这就需要普通本科院校教师认真去研究学生的特点,从原有的精英教育的理念中走出来,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式与手段等方面适应这种变化。据统计超过80%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与研究、开发关系不大,以培养研究性人才为目标的精英教学理念有必要根本改变,毕竟因“才”施教是从古至今颠扑不破的真理。

3.教学的手段比较传统,与学生的学习习惯难匹配

学生反映课程难学无非是教材中的公式推导比较多,图表比较复杂,教师在考核中对理论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要求比较高,学生大量背诵和记忆概念与公式,计算比较复杂,尤其是非线性近似分析方法与前期学习的课程内容差别较大,学生不容易掌握与理解。实际上这些困难固然是客观实在,但也与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教学手段比较陈旧不无关系。教师使用粉笔在黑板上熟练推导公式,追求课堂教学的深度、广度的传统已经不适应现在学生的学习习惯。据社会调查反映,很多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已经不仅仅是课堂与教材,互联网的普及已经迅速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与学习习惯。在教学考核中就经常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来自网络。因而慕课、微课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手段有效利用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内容。4.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低,缺乏学习的热情与主动目前高考录取中推行平行志愿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有弊。为了避免出现由于不服从专业调剂而不得不降批次录取的情况,学校与家长大都选择了学校优先,牺牲专业志愿的策略。这种情况容易出现学生集中填报热门专业,导致学校其它专业出现大量的调剂生,由于不是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最理想的专业,学生对被调剂录取的专业缺乏认同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降低。这种情况在商学院这种以商为主,多种学科共同发展的院校尤为突出,比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有很大部分从财经类专业调剂,对专业课程学习的热情就可想而知了。

三、课程的教学改革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是一门涉及理论知识面较深的专业课程,其课程内容与最新技术发展联系极其紧密,知识更新快,对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要求高,因而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课程的特点,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避免为理论而教学,结合学校的应用型的定位和专业发展的方向,从实践着手,从实际出发,以提高学生分析和应用能力为目标,大力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形成课程建设与教学的特色。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在具体实施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概念、原理性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注重多课程知识体系的衔接与融合。例如调制与解调的概念在本门课程中非常重要,从时域的角度定义也非常清楚的,但学生在学习了《信号与系统》课程后,应该能从频域的角度再度认识调制与解调的含义,从而对于滤波、带宽等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就更深刻,这也是正确理解频谱线性搬移的基础。将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的与《模拟电子技术》中的信号与功率放大电路分析方法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这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非常有利。

2.典型案例教学以分析、讨论为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能力。《通信电子技术》课程中需要分析的电子线路非常多,例如实现频谱搬移的电路就有二极管电路、三极管电路、场效应管电路、查分对电路等,公式推导也比较复杂。因而在课程教学中就紧紧抓住非线性分析特点,以最简单、最有代表性的二级管电路来分析讨论。具备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同学可以比较清楚的分析出二极管电流与信号以及输出电流之间的公式关系。老师再引导学生将开关函数K(ωt)的表达式代入,利用余弦公式,学生自己就可以得到输出信号组合频率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比如信号位置互换、二级管反向、电路不对称等多种情况请学生分析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生对电路结构与AM、DSB调制波之间的关系的正确理解,效果比较明显。

3.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程学习增加专业的认同感是我们课程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前面我们分析过学生的特点,实际上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老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的心理,以近可能贴近学生的方式调动主观能动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除了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网络学习有关的新知识,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培养锻炼自学能力外,我们还重点进行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课程相关的资源如教学大纲、电子课件、教师授课录像、练习题、实验指导书、参考资料均已上网,开发了8个多媒体动画的教学案例,完成了电子讲义的编辑并以网页的形式挂在课程网站上,实现教学资源的网上阅读、浏览、交流和下载等功能。这些网络教学手段的实施顺应学生阅读习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电子课件的上网,基本解决了同学记笔记的难题,上课时可以更加专注。为了方便学生开展自学,组织课程组教师开发了基于JSP的通信电子线路自测和考试系统,具备自动/手动抽题和组题等多种功能,可实现在线自测和考试。网络教学的实施打破了“教材一本书”的单一格局,实现了全方位、多视角的课程教学模式,发挥了多种教学资源的配合、互补、协调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改善传统教学效果。

4.考核是学习的指挥棒大多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不够的,学习基本上还是围绕考试这个指挥棒来进行,应对传统的笔试方式最好的办法就是记忆与练习,这也是目前应用与学习考核脱节最严重的地方。虽然我们的教学方式与内容进行了很多改革,但如果考核模式仍然固步自封,不进行相应的改革,还是事倍功半。针对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特点我们对考核形式与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尝试,具体说就是将考核分为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两个部分。对于理论考核目前主要有开卷、闭卷与半开卷三种形式,各有利弊。其中闭卷考试最为常见,对于通信电子线路这种公式、图表较多的课程,学生复习的确比较吃力。开卷考试题目设计比较关键,应保障有一定的设计量和较多的阅读量,衡量标准比较难控制,尤其是对学生掌握情况把握不准时,设计性的题目难度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半开卷就是在考试中允许学生带一张手写的A4纸,这种方式较好的解决了公式、概念的记忆问题,特别有利于学生的复习准备,是一种综合的方式。在考核中我们在评分体系中新增加了一个环节,就是期中考试结束后,老师要求学生对答错的地方进行原因分析,根据订正与分析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加分,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复习督促较大,受到欢迎。相对考试的形式,考核的内容也很关键,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结合岗位需求,我们在设计考试题目中有意降低了设计、计算类题目比例,增加了应用分析类问题的简答,例如要求学生解释英语考试中调频广播和调幅广播的差别;飞机起飞、降落期间要求关闭手机的原因等等,突出了对学生应用能力考核。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实验设备由于其工作频率高和设备造价控制等原因,技术指标不高,抗干扰比较差,实验操作、调试比较复杂,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因而想做好实验不仅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安排,还要有学生的积极配合。以往实验中经常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室充当一名旁观者,只是简单记录数据提交报告就万事大吉,没有达到调试、训练、提高的实验的目的。因而我们在考核中增加了实操考核,具体说就是学生在完成全部实验后,在老师提供的实验项目中随机抽取,独立完成实验,老师按完成的质量评定分数,计入课程考核成绩。通过考核办法的改革,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大了,主动性、积极性很高。从卷面上看学生记忆性回答逐步减少,理解性回答部分正确率加大,说明学生在慢慢接受考核重点的转变,学习的效果有提高。

四、展望

通信电子线路论文范文第2篇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erospace industry, the reliability of avionic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in the aerospace industry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avionic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reliability design, and then analyzes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avionic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s reliability,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to ensure aviatio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reliability design.

【关键词】航空;设备;可靠性;技术

【Keywords】aviation; equipment; reliability;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V2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141-02

1 引言

随着我国整体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近年来在航天事业上的巨大发展,在航天产业中具备极大影响的电子通信设备其可靠性越发的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众多的电子通信生产企业在其生产理念上,已经逐渐建立起了以切实检验手段来进行产品质量保障的体系,可靠性、质量已经成为设备使用者的最重要的关注点。在此背景下,论文围绕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分三部分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该方面的理论参考,以下是具体内容。

2 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意义

2.1 是通信电子设备使用寿命的直接影响因素

首先基于航空事业其本身的特点,往往使用的周期很长,这也就要求航空电子设备具备很长的使用周期。而电子通信设备的可靠性设计便是电子通信设备使用寿命的最直接影响因素。从整体上观察,电子通信设备的设计、安装以及使用和后期的维修过程,可靠性都参与其中,因此也可以说目前在通信电子设备设计上可靠性已经成为一个设计的重点所在。

2.2 是信息时代人们对电子通信设备的基本需求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抬头,目前市场上的电子通信设备也越发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而随着通信电子设备数量的增多,在航空事业方面对通信电子设备的选择要求也就相应提升,除了要求通信电子设备满足基本的通信功能之外,在使用感受以及可靠性等方面,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航空通信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是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客观要求。

3 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3.1 制造技术及制造条件的影响

在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方面的影响因素,首先便是生产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制造技术以及制造的条件。就目前的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发展趋势进行观察,便捷化、智能化以及多功能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要实现这一趋势就必须在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生产环节,保障一个良好完整的生产体系。目前存在着一部分生产厂家,在生产中并不具备完备的生产的条件,进而难以保障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生产质量,在可靠性方面就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3.2 恶劣天气的影响

因为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使用往往位于外界,而地球的环境十分多变,在太空更是会受到诸多的宇宙因素影响。雷电天气、雨雪天气等都会对航空电子通信设备产生一定干扰和破坏,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而这些因素便会对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3.3 外界电磁的影响

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在使用原理上,电磁波是其最为主要的一环,但是在航空电子通信设备使用时常常会受到一些外界电磁的影响。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而这些电磁场中的电磁波所产生的辐射,便会对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可靠性造成了影响。

4 保障航空子通信设备的可靠性措施

4.1 不断优化、简化电子线路

不断进行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电子线路的优化和简化,便可以极大化的减少外界磁场对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的影响。而在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设计时,必须在满足基本的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功能以及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实现制造流程的优化,从而达到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电子线路的简化和优化,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在元器件的使用通道设计上,可以设计为几个元器件共同使用一个通道,进而实现线路通道的减少[1];②在元器件的使用数量上,可在保障基本功能之上,通过技术创新,尽可能减少对元器件的使用数量;③在设备组成上,尽可能使用软件对硬件进行代替;④对于设备中的一些模拟电路可使用数字电路进行代替。但在整体的线路简化、优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能为了最大化的简化路线,而导致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集成电路板被过载烧坏的现象,更不能将一些成熟性不足的技术和设计方案使用到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电子线路的优化和简化中。

4.2 深化低耗功率设计

目前在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提升设计方面,低耗功率设计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从整体上进行观察,低耗功率设计还有很大的进一步深化空间,因此在提升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方面,可以进一步对低耗功率设计进行深化。从航空电子通信设备性能上进行观察,航空电子通信设备正逐渐朝着高密度化以及微型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了航空电子通信设备中元器件数量的增多以及集成电路在能耗方面的提升,进而在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持续发热的现象越发凸显,而这一问题就可能会导致,航空电子通信设备使用可靠性受到影响。因此在目前已有的低耗功率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低耗功率设计,保护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电路安全,也提升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可靠性[2]。

4.3 依托维修性设计提升设备可靠性

除了设计制造环节提升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之外,面对航空电子通信设备机械化工作环境和恶劣天气导致的航空电子通信设备损坏,还需要通过维修性设计,在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后期使用上提升其可靠性。具体而言,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制作人员必须保障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在故障出现后的检查和拆卸十分方便;此外对于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一些元器件必须是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的,不能大量使用一些不再生产和使用的元器件。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整体抬头,以及通信电子设备的不断多元化和多样化,人们逐渐对通信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通信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本身,也直接对通信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也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必然要求。航空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方面,制造技术及制造条件、机械化工作环境、恶劣天气、外界电磁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基于这些影响因素以及结合航空电子通信设备的特殊性,不断优化、简化电子线路、深化低耗功率设计、依托于维修性设计提升设备可靠性是切实有效保障航空子通信设备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值得相关企业充分合理地参考使用。

【参考文献】

通信电子线路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 通信原理 教学思路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以提高独立学院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结合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的教学实践,通过分析课程及学生的特点,从内容、形式及方法等方面探讨了独立学院的“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以期找到在独立学院环境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素质多元化人才的培养方法。 

 

 

通信原理是通信、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所包含内容不仅需要在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等专业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论,而且和实际应用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更为重要的是,此课程使用的问题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对后续其他课程的深入学习及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具有承接作用的核心课程。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具有内容多、数学公式多、理论性强等特点,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公认的“老虎”课程。独立学院学生中虽然也有个别高考发挥失常的优秀学生,但是大多数的学生表现出学习习惯不好,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和学习能力较弱等特点。因此,如何针对基础差的学生保证其基本教学质量的同时,又能为优秀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实现学生的多元化教育,是独立学院“通信原理”课程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 

 

1面向独立学院的教学内容组织 

 

1.1 有针对性地精炼教学内容,实施多元化递进式教学 

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性强,涉及内容多且数学味道浓郁,是一门让多数本科生都感觉学习吃力的专业课程。依据独立学院已有的教学经验,如果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势必会使学生难以掌握。对此,我院按照对学生能力的把握,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准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将课程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和重要级别进行了层次划分,制定了递进式的教学策略,以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的匹配。此策略突出强调对于基本概念、定理及方法的掌握,同时兼顾对深层次内容的介绍,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递进式教学策略将课程内容划分为核心层、进阶层和扩展层。核心层为教学重点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定理和结论。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必须理解掌握,且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进阶层为需要一般掌握的知识,在实际讲授中简化数学推导,重点加深学生对结论理解并强化对结论的应用。扩展层包含需要了解的知识,讲课时点到为止。如此,可以使大部分学生掌握课程中的基本原理,满足教学质量的要求。同时,针对准备进一步进修的优秀学生,在进行三个层次的学习外,在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上加大培养力度。比如,可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相关考研题的思路讲解,并在课后布置适量与考研相关的扩展作业等。 

1.2 系统化地引用理论知识,推动学生形成完整认知体系 

通信原理中的理论方法是对前期的电路、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等专业基础课程的综合运用,只有对前期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实现对通信原理课程内容的真正理解。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这个宗旨,将通信过程中的各种理论方法按照其应用场景转化为对已学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案例,使得学生既能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学会将理论用于实践的方法思路,去除以往普遍存在的“课程无用”这一错误印象。此种内容组织方式使得学生能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征服”难题的,从而使学生加强了对专业的认识。 

 

2多种教学形式综合应用 

 

课堂讲授是理论学习的主要渠道,应循序渐进,逐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使其形成主动学习的动力与习惯。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多,在授课过程中,仅仅依靠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是不够的。应将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及学习。 

2.1 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 

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融合。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特点,可以加快教学进度,让学生集中精力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解消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放弃传统教学方式而改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但是,独立学院的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实践表明,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而放弃板书教学,此教学经验对于独立学院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更为突出。 

相对于重点大学的本科生,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对于公式推导及定理证明等理论内容的学习较为吃力,难以快速接受新知识。独立学院学生的惰性也表现得更为明显。虽然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为学生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其效果与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因为在课堂上仅有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而没有动笔的行为环节,很多学生容易出现思维溜号的现象而无法跟上课堂的教学速度;在获得教学课件后,又往往将其束之高阁。如此,其学习效果反而不好。 

因此,独立学院的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应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板书教学过程可以促使学生通过记笔记的行为环节加深对理论的记忆,也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分析思考;对于某些既是重点内容又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在理论讲授的同时使用多媒体进行动画展示或者仿真分析,就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加形象生动而又透彻的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2 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 

单纯的理论学习是很难掌握通信原理课程精髓,必须辅以适当的实验,对习惯于感性认识学习方式的学生更是如此。同时,针对当前的社会需求,众多独立学院也突出强调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针对独立学院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更应强调实验环节在教学过程的作用,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感性认识推进理性认识。 

当前,我院的通信原理课程实验分为计算机仿真和硬件实际操作两部分。计算机仿真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计算机真实的再现出来,而不用担心损坏器件、仪器设备等问题,从而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从“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真正做到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实际操做部分以验证性硬件实验为主,使学生能通过真实的体验进一步增强信心。在课程教学中也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性实验,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突出,强调思维方法培养 

 

理论知识的生命力在于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可用性。对应的,人才的能力不是取决于记住了多少知识点,而是体现在是否能够使用恰当的方法正确运用理论知识。通信原理课程的初学者如果没有经过一定的锻炼,基本都会出现遇到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这对于基础本已薄弱的独立学院学生更加突显,容易造成学生因为过多的难题产生厌学情绪。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强调采取讲练结合,强化典型题分析的方式。对于重点的内容讲清、讲透,同时对相关部分的经典例题讲方法,讲思路。最后再将所涉及部分的内容结合实验或实际工程进行进一步分析说明。让学生在掌握了系统理论分析后,更了解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充当的角色。 

教学实践表明,此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也让教学变得更加深入。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通信原理课程及学生的特点,从内容、形式及方法等方面对独立学院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建设进行了探索,探讨了符合独立学院客观实际特点的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尽管如此,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领域的日益扩大,如何更好地因材施教,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水平是独立学院教学工作者应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樊昌信,曹丽娜编著.通信原理(第六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2] 张明君,孙天罡.浅谈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的工作特点和方法—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47~49 

通信电子线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电信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of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and System for the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Specialty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GE Zhen, DENG Minghua

(Engineering College, Wuhan Yangtze Busines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the training goal is to train applied talents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specialty who can meet the social needs, therefore, two aspects that should be focused on in the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e paper shows the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for the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specialty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from three aspects, that is,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the production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system, and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system.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s;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1 当前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对促进产业发展和改造传统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民办高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必须把电信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实验教学质量摆在重要的位置。但是,民办高校在诸多方面仍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第二,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多以验证型为主,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较少。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内容也比较陈旧,实验教学仅用来验证以及巩固理论教学。①第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第四,实践性师资缺乏。

2 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

(1)实验内容要与时俱进,适应学生需要。必须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内容,建立全方位的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来替代纯验证性的实验。(2)创新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实验教学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进行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3)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第一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开辟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能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的良好氛围。

3 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

基于对当前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我们将企业实习、技能竞赛等内容纳入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建设主要涵盖三点:实验教学体系、生产与工程实践体系、创新实践体系(图1)。

图 1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结构图

3.1 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体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基础性实验、实训型实验、课程设计。

(1)基础性实验主要包括电路理论、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实验内容体系、监控体系等方面必须进行探索,形成一套科学、完善、规范、严谨的实验教学体系。传统的基础性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比如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我们可以在保证原有的实验项目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设计性实验项目。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基础性知识,进行实际电子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以加深对电子电路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电子技术实践技能。通过实验还给学生一种可以掌控实验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在实验的教学监控上,加强实验原理及实验注意事项讲解、实验过程监控、实验报告批改、总结等教学过程的管理;规定“凡无故缺席实验的同学最终成绩为不及格”,杜绝学生无故旷课;通过课前提问考查学生预习效果;通过监督实验过程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掌握程度;通过批改实验报告考查学生分析和总结实验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实训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能力的训练。它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等操作性训练和模拟教学。目前,我校开设了不同类型的实训项目:传感器实训、电子工艺实训。传感器实训将电路分析和单片机基础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设计和应用,依据相应课程的基本知识设置,通过学生自主地实验,运用最小系统版、各种传感器,掌握基本的传感器检测信号的处理和控制,处理后再结合实际应用程序的分析和软件的烧录,通过获得数据和观察现象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应用方面的研究。电子工艺实训主要是锻炼学生的电子工艺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接触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及电子产品的生产实际,了解电子工艺的一般知识和掌握最基本的焊接,组装产品的技能,了解电子工艺生产线的流程和基本管理知识,从实践中还使学生得到严格生产劳动纪律的培养。

(3)课程设计是某一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环节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在实践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目前我校开设的课程设计主要有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数字逻辑电路课程设计、单片机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设计等。

3.2 生产与工程实践体系

生产与工程实践体系包含四个方面: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等。认识实习主要是帮助新生深入了解自身所学专业及课程设置情况,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专业素质,提高专业技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课程,为更好的适应就业和升学做好准备。课程实习,是在有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完成后,走进企业、走进工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实践阶段。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习课题,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树立职业意识,为专业实习和就业做准备。电信类专业实习的内容包括从事电子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通信领域相关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积极承担实习单位安排的其它工作。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能够学到相应的专业知识,提高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3.3 创新实践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包括: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着学生个性和才能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

(1)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等活动,不仅可消化书本上的知识,还可增长才干和提高技能。②电信类学科竞赛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网络设计大赛、行业资格认证、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赛车竞赛、全国“挑战杯”课外设计竞赛等。参加这些竞赛,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科研开发与创新能力。

(2)学生科研。作为一名高素质的电信类专业毕业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本科教学中基本没有涉及关于科研方法的内容,因此学生在这一方面显得尤为薄弱。特别是在刚开展毕业设计时,对科研项目感到无处下手。鉴于此,我系近年来坚持在毕业论文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在加强教师自身的科研素养的同时,还要在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传授正确的科研方法。例如,我们要求学生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要阐述如下内容:①选题的意义;②研究创新之处;③研究的主要内容;④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带着问题查阅资料,积极与指导教师进行讨论。每隔一段时间,学生要向指导教师汇报研究进展及下一步研究计划。并回答老师的两个问题:①从已经得到的实验结果中得到什么结论。②下一步做什么。如此,在毕业论文结束时,同学们一般都能对自己的课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此过程中,科研素质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4 结束语

实践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实践教学质量的最终依据。我校电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的就业率超过90%,优质就业的学生比例也逐步提升,学生参加学生科研、学科竞赛等各项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规模也逐步扩大。但是,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资源条件、实验指导思想等方面都不同于公办院校。因此,改革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在理论上深入探讨,在实践中加以改进。

注释

通信电子线路论文范文第5篇

文章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特色与优势,结合哈尔滨华德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特色,对建立柔性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制定多样化培养目标、设置柔性化课程体系、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利用差异化实践教学形式,实现多元化评价体系。推进个性化教育,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柔性化

1引言

近年来,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近30%的新建本科院校大都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所谓应用型有三层含义。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二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三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哈尔滨华德学院建校伊始便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所谓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以培养注重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形成的一批与传统本科院校相区别的本科院校,其数量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学校,最终落在人才培养上,是适应我国市场需求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的产物,是对我国传统的以“理论性、学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本科教育改进与突破的结晶[1]。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把通信工程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定为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通信理论、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以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运营和管理能力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2]。我校通信工程专业1997年成立并开始正式招生,2010年确立为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2011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被黑龙江省政府评定为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2009年我校与深圳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与联合办学,共同组建东北三省最早的“3G通信网络综合实训室”,突显了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特色。近年来,该专业以“基础扎实、突出应用”为专业建设的原则,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3G及4G人才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目标,加强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努力把该专业建设成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良好声誉、特色鲜明的专业[3]。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我校通信工程专业采用个性自主的柔性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简介

近年来,“柔性化”出现在社会的多个领域内。例如“柔性化管理”、“柔性化生产”等。在教育领域则出现了“柔性化人才培养”,已有相关文章发表[4]。关于“柔性化”没有具体的定义,从物理角度解释,柔是相对刚性而言的一种物体特性,由此想象,柔性化的人才培养应该是采用灵活的、具有特性的方式来培养各类人才。综上所述,选择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贴近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特点,可以为应用型本科教育闯出一条新路。本文以通信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哈尔滨华德学院的办学宗旨,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体系、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形式、质量评价体系六个方面进行改革研究,最终确定适合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3实现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以达到柔性化教学的需求。具体情况如下:

3.1根据社会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本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2011年被评为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根据该学科优势以及校企合作的专业特色,2012年我院重新制定了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对就业岗位群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将目前人才培养目标分为学术型、专业型、综合型三种类型。根据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学时数、教学方法等等。其中学术型定位于善于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生,他们将学习各种通信技术的前沿理论、能熟练进行理论推导,并且利用Matlab等仿真软件进行理论仿真、能够发表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学术型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将来继续考研深造的同学。专业型定位于善于进行硬件电路调试的学生,他们将学习单片机、FPGA等课程,能够独立设计电路,编写相应程序,完成工程电路;专业型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将来进行工程设计的同学。综合型定位于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他们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均衡发展。综合型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学生将来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从事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除了专业技能以外,通信工程专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是以上三种类型人才培养目标都必须具备的。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大学一、二年级主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三年级主修专业课。因此,我们从学生大学三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爱好有选择性地进行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3.2建立柔性化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适应不同用人单位和学习者的要求

哈尔滨华德学院坚持应用型的办学特色,将行业发展趋势及企业的需求作为设置专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依据,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立足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及振兴哈大齐工业走廊,面向全国多种行业培养和输送人才。基于这个办学宗旨,2012年通信工程专业制定了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总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平台构成,如图1所示。第一层是公共基础课平台,由通识教育类课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组成,是学生知识结构的根基。包含如原理、就业指导、计算机实用基础等相关课程。第二层是专业基础课平台,为学生讲授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该平台课程主要包括通信工程导论、模电、数电等课程。第三层是专业课程平台,分为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两个模块:专业课为基本模块,满足一般性的学习需求,包括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专业选修课为扩展模块,适用于专业培养目标的深入学习,包括数字图像处理、卫星通信、DSP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传感技术及应用、信息论、蓝牙技术等。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精简实用,目标明确,弱化过深的理论知识,强化实际应用。其最大的特点是减少了必修课的数量及学时,增大了选修课的数量及学时,进而使学习者有更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例如将旧版的电磁场与电磁波、复变函数、随机信号处理等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全部删掉,而增加了通信工程督导、通信网路施工等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旧版高频电子线路总学时为72学时,新版改为56学时,更侧重于通信系统的高频电子线路的讲解。其次,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将知识按模块进行划分,将知识内容分为主要模块和补充模块,主要模块是该门课程的必讲内容,适用于一般教学进度使用;补充模块将知识点深入及细化,适用于尖子班级学生使用。由于我专业将授课内容以及培养方案进行细化,分为较小的单元,因此学校可以按照合适的方式选择授课内容及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此适应社会单位的多种需求,这样的柔性化的课程体系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满足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3.3允许个性化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在课程的内容、方法、环境、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改革,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内容方面,尽可能多的融入学科前沿,支持多种学科交叉,选取贴近工程实际的素材,在专业课讲解的过程中,允许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增添10%左右的相关内容,此内容可不纳入考核范围,以提高学生兴趣为目的。在教学方面改变以往单纯的以老师为主体讲授课程、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模式,采取“全面交流”的教学方法。所谓全面教学分为课上与课下两方面。课上,老师通过设定相应的课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课上,各小组之间与老师交流、探讨知识要点,逐步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下,采取网上交流方式,利用现代通信的便捷工具设立QQ群、微信群等,随时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环境方面,突破传统的课堂模式。一些教学内容可以在实验室上课,比如我专业的“TD_SCDMA移动通信课程”便设在我校“3G移动通信实训室”授课,教师能够理论结合实际,生动直观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快速消化和吸收,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一些专业课程还可在校企合作的企业现场上课,由企业工程师根据生产实际直接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考核方面,减少评价结果的比例,加大过程考试的比重,真正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例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课程的成绩比例分配如下:期末考试成绩占30%,实验成绩占20%,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占10%,1个单独完成的工程实训项目占20%,1个自由组队完成的工程实训项目占20%。该考核方式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4对于各种培养目标,构建突出知识融合与能力培养的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突出知识融合与能力的培养[5],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五个模块,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这五个模块的总体培养目标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和对能力的发掘、培养、实现。实验教学模块分为专业基础课实验和专业课实验;其中专业基础课实验包括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数据通信实验等等;专业课实验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及应用实验、移动通信技术实验、现代交换技术实验、光纤通信实验等等。通过实验教学模块能够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程设计分为电子课程设计和通信系统课程设计,电子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电子产品设计、调试和参数设定能力;通信系统课程设计能够增强学生对“通信”含义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通信系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分为电子工艺实习和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能够培养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电子设备调试能力;金工实习能够使学生掌握金属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训练技巧。实训包括电子线路CAD培训、通信仿真技术培训、3G与数据通信技能培训、光传输与程控交换培训;电子线路CAD培训使学生掌握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以及电路仿真,提高工科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通信仿真技术培训能使学生掌握数字无线电系统的分层结构及其仿真实现,能通过仿真解决实际通信过程中碰到的基本问题;3G与数据通信技能培训增加学生对目前移动通信及数据通信市场发展的了解,把握移动通信及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移动及数据产品的安装、维护所需技能的理论和实践的各类知识点。光传输与程控交换培训使学生掌握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光传输及数字程控交换机产品的安装、维护所需技能的理论和实践的各类知识点,使学生达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光传输及数字程控交换机产品安装、维护所需技能的认证标准。毕业设计包括工程化毕业设计和大四毕业设计,工程化毕业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四年级的毕业设计过程能够综合考验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设计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工程设计的认识。

3.5由学生、用人企业以及学校共同做出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评价体系

学生评价主要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设课程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是否实现个人培养意愿,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挑战自我并超越自我,具有积极向上心态,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校的评价侧重于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学习成绩等,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其中学生的专业素养是重点考察方面,专业素养决定了一个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决定了该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尽快适应工作。理想的专业素养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做到了上述要求,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够游刃有余。企业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在校外实习岗位的工作情况,包括职业道德、工作能力等。其中工作能力是主要考察项目,包括学生的适应岗位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等。

4结论

本文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点,设计了个性自主的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即建立了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柔性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设计差异化的实践教学及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以适应新时代下应用型教学的新要求,为社会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和多变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婷.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5).

[2]邱文成.基于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分析[J].管理创新,2013,(6).

[3]李强.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7,(6).

[4]申亚民.柔性化培养与学生个性自主选择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