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系统设计

管理系统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系统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系统设计

管理系统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设计;实现;物流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倾向于使用自身资源,通过在各地区开设销售公司和办事处,完成产品存储销售与运输工作。这种专有化程度较高的物流管理系统的特点,是企业对其控制能力较强,但由于组织结构的刚性,人力资源专业性强,导致整个渠道系统的柔性较差。

一、物流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管理系统的模式主要有:制造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简写为M-DCs)和商业服务业中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简写为C-DCs)”。他们大多数脱胎于原有企业的管理理念,多数从属于企业管理构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在我国企业中物流管理的地位较低,尚未引起企业决策者的重视。?在国外的制造企业中,物流管理在企业组织中具有较高的地位,根据90年代北美的一项调查,美国被调查的企业中,有约45%的高层物流管理者是副总裁以上人员。而我国的制造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物流的集成化管理在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降低成本、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方面的作用,因此,尚未将其作为一项战略问题来对待。

其次,物流管理实践及研究重内不重外,缺少系统管理物流的方法研究。我国企业及研究人员较重视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的设计和管理,而缺少有关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方法的研究。

再次,物流管理系统设计和运作过程中,社会化分工程度较低,缺乏合理利用企业外部社会资源的意识。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我国物流管理系统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方能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益,才能发挥第三利润源泉的作用。

二、物流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1、设计指导思想

结合我国实际,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把社会化的结构、系统化的运作流程、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及关系型的管理方式作为指导思想。

物流系统社会化的含义建立在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即制造企业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建立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物流系统,而不是专有化程度较高的结构模式,借以减少组织结构的刚性,增加系统的柔性,并且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专业分工的结果)和减少包括管理成本在内的系统固定运行成本,增加效益。

系统化运作的含义有两个:第一,处理好物流系统与企业生产加工、营销、开发、财务等基本功能系统间的关系;第二,综合考虑企业内外因素,对物流系统中采购、制造、仓储、分销过程中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的运作流程进行集成设计和管理。其好处是可以建立一致的目标,使系统中的成员相互协作,通过共同减少系统中的资源浪费,减少运作成本,通过协调一致的合作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信息化的含义是指新的物流系统应充分利用以计算机网络、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可以说物流系统信息化是实现物流系统社会化和系统化运作的必要前提。? ?

关系型的管理方式是指制造商在供应商、分销商和承运商等行为主体的交易过程中,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力求建立相对的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以保证物流系统的可靠性和快速反应性。?

2、设计遵循的原则

物流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在保证先进性、实用性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企业积累的经验和国内外的先进技术。

②充分考虑系统的柔性、扩展性和功能重组。

③在先进性、有效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系统的经济性,实现设计开发过程的平滑过渡。

④在保证先进性的基础上,采用成熟技术,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

3、系统设计的目标

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是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充分吸收企业长期积累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确保物流企业健康发展。

三、物流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

根据物流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为辅助制造企业合理设计其物流系统,特提出了一种以区域公共配送中心(RC-DCs)为核心的社会化物流系统体系结构,并给出了其中信息流及物流的运作流程。

区域公共配送中心(RC-DCs)是独立于制造企业、分销商之外的经济实体,是生产企业产品的集散地,其职能是为多个制造商提品短期储存、分类、拆包、再包装、送货的物流功能,但并不买断产品的所有权,同时将合并后的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种类,按照顾客的提货单及时送货。

制造商是生产企业,是整个物流系统的产品的来源地。制造商为区域公共配送中心和供应商输送制成品,并与(RC-DCs)、各分销商、客户直接保持紧密的信息交流。

供应商为所有制造商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并与各制造商直接进行必要的制成品的交换。

各分销商是单线接受与区域公共配送中心制成品的输送,同时与各制造商、区域公共配送中心、客户进行商品销售信息的交流和分享。

客户是整个物流系统的终端,直接从分销商处购买到所需的商品,同时与各制造商、分销商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反馈。

四、物流管理系统运作的实现机制

社会化物流系统结构是一个统一有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信息畅通,反馈及时,沟通顺畅,货运及时。通过使用RC-DCs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其原理如下:在使用RC-DCs之前,制造商自己负责为客户送货,这意味着每个制造商要派遣数量较多,但可能没有满载的运输车。使用RC-DCs之后,制造商可以满负荷地将产品运送到RC-DCs。RC-DCs同时为多家制造商提供服务,在RC-DCs将多家制造商的产品进行拆包、合并,又可以利用部分制造商送货的运输设备满负荷的运送至顺路的分销点,减少跑空车的次数。通过RC-DCs、制造商、分销商共享信息和设备,使整个物流系统送货和收货的次数明显减少,从而可减少运输设备和劳动力的需求量,达到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在社会化的物流系统中,“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既是协调成员活动的基础,也是产生信息价值的前提”,故网络环境和友好的伙伴关系是保证系统信息化和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在本系统中的制造商(企业内联网),RC-DCs(企业内联网),分销商(企业内联网)和客户之间,通过Internet完成相互间的信息共享和传递。在系统中,合作伙伴间通过防火墙技术和用户认证,访问和读写Internet部分的数据库。内部人员可以访问内部数据库,其他顾客仅能访问外部Web服务器。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参考文献:

管理系统设计范文第2篇

山东金阳矿业集团是一家集煤矿、热电、建材、经贸等为一体的中型企业,拥有七个子公司。为加快“数字化矿山”建设,推进管理信息化,运营市场化,辅助专业化,后勤社会化的进程,对车辆的管理就显的特别重要。

2用例分析

系统包含四个不同的角色:系统管理员,子公司填报员,部门领导审批人,派车还车人。

3静态结构分析

在用例模型的基础上,抽象出了车辆管理的静态模型(即类模型)。

4动态结构分析

车辆管理系统包括了申请、多级审批、领车、还车等多个步骤。子公司填报员填报车辆申请单后部门领导审批各自子公司的申请信息,然后分管厂长审批部门领导审批通过的信息,办公室审批分管厂长审批通过的信息。办公室审批通过后派车人派车,派完车系统会提示对应申请人去领车,另外用车人回来后还要到派车人那里还车。

5逻辑数据库设计

通过分析,确定了车辆管理系统所用到的实体,并用ER-win设计出了数据库的实体关系图。根据数据库逻辑模型,使用自己定义的数据字典,用Erwin的正向工程,将逻辑数据库模型转化为物理数据库模型。

7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系统采取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层的三层架构,基于B/S模式进行软件设计。在这种结构模式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这样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成本。

8系统实现

系统利用.NET平台开发。页面上半部分是车辆申请的填报,下半部分是管理页面,是对已填申请信息的修改、删除、查询,审批等功能。

9结束语

管理系统设计范文第3篇

1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可以为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等参与方提供交流的平台,极大地提高顶岗实习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用户有学院管理员、辅导员、学院指导老师、企业管理员、企业指导老师、学生等。根据用户的需求,整个系统可划分为公告通知模块、管理员模块、学院指导老师管理模块、企业管理模块、学生管理模块等五大模块。

1.1公告通知模块

学院可以在公告通知模块顶岗实习的要求、规定、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实习企业和就业信息等;学生可以通过查看该模块的信息,完成学院规定的顶岗实习任务。

1.2管理员模块

根据管理权限的不同,该模块划分为系部管理员、学院管理员和开发企业管理员。其中系部管理员可以导入或新增指导老师和实习学生的个人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统一维护;可以将学生分配给相应的指导老师;也可以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修改、禁用、启用实习岗位,并将该岗位分配给适合的学生。学院管理员则可以对全院实习学生的岗位、工资、实习和论文答辩成绩等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实习单位的企业性质、规模等进行统计和测评。

1.3学院指导老师管理模块

1.3.1查阅学生基本信息。指导老师可以查看自己指导的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实习企业的名称、地址、岗位、企业指导老师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1.3.2学生实习文档管理。老师可以查看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提交的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并做出回复。每位同学的文档都有提交时间和次数,方便老师及时提醒没有按时提交的同学补交,因此该模块可有效的督促学生定期完成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实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有疑问,也可通过此模块提出,以便于老师帮助解决。老师通过该模块批阅学生的周记和报告,答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疑问,能让指导老师更好地掌握学生近期在企业中的实习情况。1.3.3学生论文管理。指导老师可以方便的查看学生论文的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有效的指导。1.3.4成绩管理。实习结束后,由指导老师评定学生实习成绩,成绩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学生实习成绩由实习答辩成绩和企业指导老师成绩加权得到。

1.4企业管理模块

通过该模块,企业可以管理本单位的信息,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修改用人岗位信息;可以新增、修改或删除企业指导老师,给企业指导老师分配实习学生;对来企业实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管理,给学生分配实习指导老师。此外,企业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该模块查看自己所带学生的信息、学校通知、意见反馈、填写指导记录、成绩评定等。

1.5学生管理模块

1.5.1浏览岗位。学生查看学校和企业的岗位信息,对有意向的岗位可以提出申请,等待系部管理员和指导老师审核。1.5.2实习文档管理。实习学生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按时提交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等实习文件,使指导老师了解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收获,同时在有疑问的情况下也可以及时向指导老师反馈,由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1.5.3论文资料管理。上传撰写的论文资料,以便学院指导老师查看,并对论出相应指导。1.5.4查询成绩。查看由学院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实习过程做出的考核评价以及最终成绩。

2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关键问题的实现

通过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功能设计的描述可知,系统的开发应该以实习学生和实习指导教师为核心,以实习流程和实习任务为主要内容。该文采用基于UML的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建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的实现描述如下。

2.1实习周记和报告的提交

在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学生管理模块中,应用较为频繁的是实习周记和报告的提交功能。对于这一问题,该研究采用的是无刷新页面提交的Ajax技术。学生在填写好周记之后,直接点击提交按钮,这时就会触发一个DHTML事件并调用Javascript事件处理函数,该函数调用XMLHttprequest对象,这一对象在函数中将会被初始化,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向服务器发起异步通信请求,再将用户的请求提交到服务器中。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的请求后,可以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判断和处理,然后再将处理结果以html的形式显示给客户端。服务器将结果输出的时候,执行Javascript回调函数,并根据返回的数据更新相应的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列表,显示新的页面。页面更新后,结束一次Ajax处理过程。

2.2报表设计

对于报表的设计,一定要根据不同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报表输出的信息量,因为用户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需求而变得非常庞大,几种简单的格式已经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老师指导情况、学生实习情况、实习岗位安排、实习单位情况、实习地域分布以及就业合同签订情况等都是报表输出模块中涉及到的东西。而且报表针对的是不同的用户和对象,每位用户对数据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因此,本系统采用分类统计的方法来满足各个用户的需求。在报表输出系统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对用户可查询统计的范围进行判断。报表的分类统计功能可以方便用户的数据分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3分页技术

在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记录和学生提交的实习周记内容较多,往往会超出一个页面,所以该文运用Displaytag标签来处理分页问题,该技术对JSP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并且其是一款免费开源的框架,还能支持数据分页。主要的处理方法是在web.xml文件taglib-location元素中将Displaytag标签库文件进行导入,再在JSP页面中将该标签的别名进行设置,其标签代码是<%@tagliburi="/displaytag"prefix="d"%>,然后在后台的代码就会对其进行匹配的显示控制。

3结语

根据该院的实际实习情况,采用以WEB平台为基础的Java技术,设计了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实习申请、实习审核、成绩查询以及通知列表等功能模块,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沟通,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世亮 单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高馨,张世亮.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168-169.

管理系统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MIS) 专用人事管理系统(SPMS) 系统设计

一、管理信息系统(MIS)和专用人事管理系统(SPMS)简介

1.管理信息系统(MIS)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即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设备、相关软件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传送和使用的系统,能够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并利用现在和过去的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的角度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MIS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MIS的定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更新,在现阶段普遍认为MIS 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

从概念上,MIS由四个部件构成: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它们的联系如图1所示:

信息源是信息的产生地;信息处理器负担信息的传输、加工、保存等任务;信息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利用信息进行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和维护。

管理信息系统一般被看作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分为从底层的业务处理到运行控制、管理控制、最高层的战略计划。最基层由任务巨大、处理繁杂的事务信息和状态信息构成。层次越往上,事务处理的范围越小,针对的也是比较特殊和非结构化的问题。

2. 专用人事管理系统(SPMS)

专用人事管理系统(SPMS)系统主要用于员工个人资料的录入、职务变动的记录和管理;使用SPMS便于动态掌握人员的动向,及时调整人才的配置;从而加快OA步伐,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便于人事信息管理。它由新员工档案输入、人更、员工档案查询修改三个重要功能模块构成,通过共同的作用对象――人员信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根据三个功能模块各自的工作职责,采取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Transact)方式,完成人事信息维护工作。

SPMS系统中的信息来自人事管理部门,维护数据量大且复杂,呈阶段性,符合信息的前两个基本特征。信息在系统处理过程中,反馈与控制分支条件复杂,灵活多变,政策性强,必须提供实时可变的系统结构。

二、专用人事管理系统(SPMS)项目设计

1.项目开发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繁荣,导致各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迫使企业采取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高质量的辅助软件来管理企业的各项运作,以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以及人员效率。人事管理系统软件作为一种管理软件正在各企事业单位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是最重要的因素!管好人,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

本文是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事管理现状出发,针对人事管理的复杂程序,经过详细的系统调查,开发出的操作简单而且方便实用的一个人事管理系统。所有数据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输入。

2. 设计指导思想

(1)本系统是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部分。为其他子系统,如考勤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等系统,提供员工的基本信息;同时为其他系统提供了员工登录的密码认证和权限分配功能。

(2)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3)简化操作的中间环节,使整个处理过程尽可能符合人们的习惯性思路,让只要熟悉自己本职工作的计算机技能水平不高人员也可以熟悉使用本系统,完成正确的管理工作。

(4)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相互组合和修改,又便于将来系统的升级更新。

3.开发工具及运行环境

开发工具:Delphi 7.0

数 据 库:Access

运行环境:Windows 9x、 Windows NT、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4.需求分析

专用人事管理系统的核心是人事管理,在本系统中其功能主要体现在新员工档案输入(即:增加新员工)、人更、员工档案查询修改上。

以人事基本信息的员工号为联系主线,各个模块在此基础上维护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信息,这些信息即可作为其他模块信息处理的依据(但不可更改)。在“增加新员工”字窗口中,员工号和密码会自动按顺序生成,并且不允许修改;是信息的中枢,做最基础的信息维护;查询相关必要信息。

(1)新员工档案输入功能模块分析

新员工档案输入即“增加新员工”字窗口,主要功能是自动按顺序生成员工号和密码,是人动模块、员工档案查询修改功能模块的信息维护依据。

(2)人动功能模块分析

人更功能模块主要完成对人员职位和变动情况等信息进行维护。依据增加新员工模块中提供的唯一员工号和密码对人员职位变动情况和时间、部门以及职位进行信息的维护和更新。

(3)员工信息查询修改功能模块分析

员工信息查询修改功能模块是整个MIS系统数据维护的中心。完成对员工信息的综合修改和维护。在该模块中还涉及到对员工登录密码的修改。

5.结构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笔者提出SPMS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有数据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人员输入:

SPMS系统采用分布式处理方式,具体信息在各个相关的子系统中运作处理,然后将处理好的数据提交给共用的Access数据库,达到信息共享与实时更新的目的。

6.功能设计

(1) 基本信息维护

基本信息维护主要涉及到:

员工信息:员工号、密码、权限、姓名、性别、生日、部门、职务、受教育程度、专业、通讯地址、电话、E-mail、当前状态、其它

人动:记录号、员工、变动、详细描述

所需的外部数据支持:

部门设置:部门编号、名称......

(2)用户管理部分

针对三个功能模块,需要各自的数据维护与更新,而在每一个功能模块内部,仅仅确定用户在用户管理上的权限,其他部分的权限控制暂时不予开放。因为在各个功能模块中的信息维护仅限于自己的人员,所以无需做非常严格的权限控制。具体实现功能如下:

用户添加

用户修改

用户删除

④当前登录用户密码修改

为了限制部分用户到服务器上打开数据库修改密码或添加用户,数据库中保存的用户名、密码、所属部门等相关信息均经过加密后保存。用户名大小写不敏感,密码大小写敏感。

管理系统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操作员权限;连接字符串;active控件;后台数据库

在当今时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餐饮管理系统的环境。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餐饮管理系统是进行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的功能对于酒店的服务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餐饮管理系统能够为酒店营业提供前、后台自动结算,对酒店经营者来说可以轻松的查阅本酒店业绩以及相关信息等。避免以往人工管理许多缺点,如:效率低、出错率、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1软件设计过程

用户需求分析:

①软件使用过程当中应该分权限管理,一般的收银员的权限,老板的权限,迎宾台小姐查询权限应该各不相同。

②前台和后台必需分工明确。

③酒店初次使用软件时必需对酒店所有信息进行初始化,其中包括餐台、商品、原料、员工等。

④酒店的所有的账务信息应有详细的登记和查询

⑤酒店的各项支出费用和所有员工的工资必需进行登记和查询。

因此把软件分为以下六个模块:登入,前台服务,账务管理,费用管理,库存管理,系统初始化。

2软件的特性

①软件开发完成后,以稳定、可靠、安全的性能。

②采取图形加数据的方式使用户能更方便的操作和管理数据信息。

③连接后台数据库是用Connection对象进行连接,从而是连接数据库的传输速率达到最佳化。

④后台管理包括了采购、领料和库存的信息,可以使酒店有效的管理商品信息。

⑤本系统权限设置很明确,用户可以给不同的账号设置不同的权限。

3软件运行环境

3.1硬件环境

①CPU主频Pentiun586以上;②内存空间64M以上;③硬盘可用空间最低100M以上;④显示器分辩率800×600真彩色或更高;⑤打印机各种24针、激光、喷黑打印机;⑥网卡(10M/100M自适应);⑦两键鼠标、倍速光驱、声卡等;

3.2软件环境

①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XP/2003;②要求局域网和远程网络还必须有“TCP/IP协议”支持进行通信;

4软件环境

软件的主要功能有:登录、前台服务、财务管理、费用管理、库存管理、系统初始化管理、管理员信息管理、帮助。

①前台服务包括开台管理、结账管理、餐台预定;②财务管理,其功能是管理酒店的财务;③费用管理,其功能是管理酒店的各项费用和查询酒店的各项费用;④库存管理包括采购登记、采购查询、领料登记、领料查询、库存查询;⑤系统初始化,设置酒店的基本信息;

⑥管理员信息,非管理员帐号修改密码;⑦帮助,本系统的帮助文件;⑧退出,退出本系统;

5结语

①系统开发之前的需求分析十分重要,要切实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在与客户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搭建好主要的框架,并且需要说明哪些需求是可以实现的,哪些是无法实现的。否则会走很多弯路,甚至导致开发失败。

②基于用户需求的不同,选择恰当的开发工具十分关键,正确的选择开发工具可以事半而功倍。

③编写程序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网络版功能的实现,过多的使用adodc控件会使服务器负担过重,而导致很多意想不到的错误。

我们这里使用的是ado的连接字符串的方式进行访问数据库,保证一个程序运行过程中始终只有一次访问连接数据库。从而提高了用户的并发访问数量。

④本软件许多功能还没有实现,比如与pos机的连接接口程序,数据库的备份问题,由于使用的是sql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支持,没有一台真正的服务器以供开发测试,数据库访问方面的优化做得不够。

参考文献:

[1]刘炳文.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

[2]李红.MicrosoftSQLServer2000[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